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第1篇

一、财会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比较差

只有拥有较强专业素质的财会工作人员才是顺利实施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的重要保障。如今计算机技术迅猛的发展,不断出现一些先进的软件,软件具体的操作系统也不断进行升级更新,如果财会工作使用的软件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在使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以及财会具体的工作需求,需要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及时掌握先进的基础知识。但是,在实际的财会工作中,我国部分企业对于财会工作人员的待遇并不高,难以及时吸引一些拥有较高专业素质或者是学历比较高的专业型人才,企业内部财会工作人员整体的能力比较低,并且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比较大,同时,企业内部对财会工作人员进行的专业培训并没有足够的重视,一般情况下,都只是象征性的组织相关的工作人员集体参加一次培训,一般工作人员正式上岗就业以后就不会组织相应的专业培训。例如,通过实际的调查,某企业内部的电算化工作人员只是接受过一次关于会计以及出纳的相关专业培训,正式工作以后没有参加过专业的培训,并且,从事会计工作的相关人员学历水平普遍比较低,年龄比较大,这些工作人员对于计算机的使用,除了一些最基本的财务软件以外,对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了解的都非常少,一旦计算机出现任何的故障相关的工作人员都是束手无策,即使接受了相应的系统知识培训,但是部门会计工作人员接受起来仍然比较困难,经常会在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一些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人员虽然接受了关于电算化的专业培训,但是,最终的培训效果并不明显。

二、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的完善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转变思想观念

企业内部所有领导具有的基本观念意识也是企业顺利实施会计电算化的重要因素,只有企业领导能够足够的重视会计电算化,才能从实际行动中实施电算化。企业的领导需要充分的认识到利用传统手工的方式完成企业内部的会计工作,在对大量会计信息资料进行记录以及整理的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并且较大的工作量非常容易出现工作人员的失误,同时,会计工作人员无法向企业的其他部门及时提供相应的财会信息。但是,如果使用先进的电算化,企业内部大量的财会信息都会得到及时的处理,并且具体的财会信息具有较强的准确性,失误大大减少。

(二)利用合理的电算化模式

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具有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各种电算化模式,企业建立模式主要就是企业购买关于会计电算化相关的各种软件系统或者是一些硬件系统,同时,在企业的内部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的各种电算化的相关规章制度,并组织所有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的技术培训,还要组织人员负责电算化系统正常运行的维护工作等。各大企业都需要充分的结合企业内部的实际情况,并构建属于自己的会计电算化相关的系统以及硬件设施等,并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各种系统软件。所有企业内部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工作系统,只有经过企业内部授权的工作人员才能进行系统的操作,严格避免任何的外界人员使用计算机,有效地减少一些外来人员的恶意访问,或者是由于操作失误出现信息资源的丢失,减少计算机病毒的侵害。会计电算化的具体模式需要企业投入较多的资金,同时对从事会计工作的所有工作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企业内部还需要建立健全的制度,所有的工作内容或者是工作环节都要做到有章可循。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企业的会计电算化需要涉及到的有关于会计方面以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是单纯的计算机工作人员或者是从事会计方面的工作人员都无法完全满足如今会计电算化对具体工作素质的要求,因此,企业需要选择一些电算化专业知识比较强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这方面的管理、运行以及维护等工作。通过一些优秀的案例不难发现,如今,大部分企业都在积极主动的加强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自身具有的关于电算化的专业知识,并不断的提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企业在招聘一些毕业于会计电算化学校的员工时,还应该注重考察员工是否掌握了关于计算机方面的专业知识,还可以组织企业内部的老员工能够去高校参加一些关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相关培训,建立企业内部新老员工相互结合的会计电算化团队。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所有从事会计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不断加强培训的力度。部分企业内部从事会计电算化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差,这就需要安排较长时间的专业培训,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直接脱产的形式,半天的时间在岗位上工作,半天的时间需要离开自己的工作岗位参加一些专业的培训或者是学习,并给更多的工作人员足够的时间学习知识,消化知识,最后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专业培训具体的知识内容,需要充分满足企业内部会计电算化相关工作的内在需求,其中主要包括基本的账务培训以及报表培训等,还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扩大对工作人员具体的培训范围,努力做到专业知识培训结束以后工作人员能够灵活的将学到的各种理论知识内容应用与实际的工作中。同时,为了能够加强所有会计工作人员对于专业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的深入了解,还可以在培训的过程中向会计工作人员介绍一些关于电算化的先进软件,让工作人员能够了解更多相关的信息。此外,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结束以后,需要对员工进行全面的检查与审核,具体检验的内容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充分发挥企业进行监督或者是检查的重要作用,促进参加培训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

三、结论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第2篇

当前中专卫生学校的计算机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很多计算机教师并不是本专业出身,专业水平不够扎实,对于难度较高的计算机操作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也就不能给那些喜欢钻研的学生以有效的指导。教师也缺乏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心理不能有效把握,不能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

二、优化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模式的策略

1.引导学生明确计算机学习动机和目标

思想决定行为,中专卫生学校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拥有明确的计算机学习动机和目标。中专卫生学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医学专业应用型人才,计算机教学的目标就是学以致用,满足学生参加工作后的计算机技术能力需求。计算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与就业市场状况紧密联系起来,要让学生明确知道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会用到哪些计算机技术。同时,中专卫生学校应经常组织学生到医疗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和专业实习,让他们体会到计算机技术能力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性,进而让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目标得到明确,提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计算机学习效果。

2.选取和研发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专用教材和教学软件

我国中专卫生学校有着自身独特的教育特点,中专卫校的计算机教学也应该考虑到自身的专业特殊性,要选取和研发与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学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材和教学软件。计算机教材和教学软件要注意及时更新,其内容要与中专卫生学校的医学教育特点紧密联系,还要与中专卫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目标范围紧密结合。

3.不断创新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

中专卫生学校计算机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要采取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计算机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地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一些学生喜欢上网玩游戏的特点,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增添一些与所教授课程相关的益智游戏,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另外,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与课程相关的漫画和插图,并给学生以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最后再给予讲解。通过这样的方式,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水平。

4.不断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

一切伟大的构想和蓝图都是要由具体的人来实施的,中专卫生学校要想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加强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中专卫生学校要努力引进一批专业出身的高水平计算机教师,以提高计算机教师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同时,中专卫生学校还要加强对现有计算机教师的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另外,中专卫生学校还要加大对计算机教师队伍的工作考核力度,对于工作质量高的教师要给予适当奖励,对于教学效果不佳的教师要帮助他们找出问题所在,全面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三、结语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医改背景;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

新医改政策对医院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提出了相关改革意见和建议,对医院的资本进行控制和改革,实现医院的信息化发展,其中医院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是改革的重点工作内容,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可以有效实现信息数据资源共享,对医院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统一性管理,有利于对医院资金进行科学化管理[1]。在新医改制度的指导下,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成本管理及其预算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建设完善的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经营稳定发展,更加完善我国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一、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

新医改制度下指导医院的发展方向更加科学和高校,但由于部分医院中缺乏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导致对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不重视,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影响和意义缺乏了解,从而影响了医院经营效益和运营效率。此外,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财务核算时仍采用传统的人工计算和记录的方式,出现高出错率,工作效率较低[2]。总的来说,还是由于医院的高层领导对于财务信息化管理缺乏充分的认识,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管理手段,导致医院的财务信息化管理仍较为滞后。

(二)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不完善

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不仅需要有相关法规或体系来保障,还需要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支持。从当前情况来看,医院的财务管理中缺乏完善的责任制度和惩罚制度,对于医院财务资金的收入和支出缺乏系统性管理,医院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缺乏科学的策略,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对于医院各方面的预算,审核和控制缺乏整体性规划,限制了医院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此外,医院在财务信息化管理中投入资金较少,不能将财务信息化管理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化管理技术进行结合,制约了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

(三)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中缺乏复合型人才

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部分管理人员注重对先进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引进,及专业医疗工作者的培养,但对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缺乏技术性培训,使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计算机技术不高,医院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存在一定的影响。目前医院中的财务管理人员一般是由管理专业或财会专业的人负责,但在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中要求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财会知识,管理知识,还需要具备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技术,从而导致在医院财务管理中缺乏信息管理技术人员。

二、基于新医改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一)树立医院新型财务管理观念,注重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在新医改制度背景下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首先需要加强管理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视,树立新型财务管理观念,向医院管理人员传递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新理念,使得医院在提高医疗水平的同时,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3]。由于医院此前财务信息化管理是医院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应与医院管理人员积极探讨关于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措施。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升信息化管理理念,让医院管理人员能够意识和重视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在新医改制度背景下需要完善医院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响应新医改方针政策。在引进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需要加强对国家政策的理解,确保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国家相关政策要求一致。此外,在选择医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软件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并对医院自身的财务情况和资金投入情况进行深入了解,选择适应医院发展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并及时对引进的信息系统软件进行不断完善和升级。

(三)引进或培养医院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复合型人才

在新医改制度的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同时具备充实的财会知识,管理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4]。因此医院在招聘或培训时应注重对这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在招聘过程中应注重考查应聘人员相关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对这方面的人才进行重点选拔。与此同时,医院应注重对在岗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计算机技术水平。医院可以选择与高校或企业合作的模式进行人才的培养,满足医院的实际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

三、结语

总而言之,基于新医改的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从财会核算信息化、成本管理的信息化和预算管理信息化出发,但目前我国在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求医院管理人员需要树立新型财务管理理念,注重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系统,积极引进和培养医院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军波.探索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2):48-49.

[2]欧阳玲.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不足及对策分析[J].时代金融,2015(36):162+166.

[3]许江滨.浅析新医改背景下医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济,2014(24):100-101.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第4篇

【关健词】“双师型”教师 计算机类专业 高职高专

为切实加强我校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熟练操作技能的“双师型”教师,促进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根据黑龙江省教育厅对我校教学水平评估为契机,结合学校自身实际,制定本方法。本文中提到的“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教师资格职称又有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的专业课教师。非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主要包括通过国家组织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考试或评审,取得国家承认的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以及参加黑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并获得合格证书,能全面指导学生专业实践活动的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

一、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

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是指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理论,又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胜任教学科研和计算机技术领域双重职责的复合型教师。

(一)教师素质:在计算机学科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教书育人素质,具备指导学生参与IT企业管理和参加IT企业生产实践活动的能力。

(二)职业素质:具备深厚的行业职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具备把IT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于教学过程的能力。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生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三)创新能力:善于接受新信息、新知识、新观念,掌握创新的一般原理和技能,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活动。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讨论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人才培养模式先进,坚持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

二、计算机类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途径与措施

(一)营造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师德建设、政治学习、座谈讨论、参观考察、专题讲座等教育形式,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激发专业教师争当“双师型”教师的意识,进而形成争当“双师型”教师的良好氛围。

(二)鼓励并要求教师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类职业资格或职称资格的培训考试。学校可根据计算机类专业特点有方向、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中青年教师。学校要鼓励计算机类专业教师结合在二到五年内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教师理论实践“双肩挑”,既负责专业课的理论教学又负责相关的实习实训指导,让理论教学深入到实践教学中,做到理实一体化教学。

(三)应充分利用学校已有资源进行“双师型”人才培养,可通过科研、技术服务、技术开发、产学结合等方式组织教师参与IT企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在建设“双师素质型”教师队伍中占有很多优势:通过合作,学科专业与IT企业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学科专业向企业提供技术和人力的支持,在专业技术人才使用方面建立共享机制;IT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安排及指导教师选派,也培养了IT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

(四)实施专业教师到IT企业实践制度。鼓励没有实践经验的青年教师到IT企业挂职锻炼,积累实训教学需要的技能和实践经验。学校每年可以利用暑假等时间,安排教师到IT企业,通过挂职顶岗方式接触到先进的专业知识、技术工艺和企业文化,及时了解IT企业经营现状和发展趋势,丰富实践经验,强化实践技能,提高“双师”素质。教师回来后在教学中及时反馈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挂职、顶岗实习、中短期专业培训等多种形式,让专业教师深入到IT企业一线,系统掌握业务技术流程,强化操作技能,提高“双师”素质。

(五)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把生产实践与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并选聘高素质的IT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为专业兼职教师。积极引进既有实践工作经验,又有较扎实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通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实施,企业成为“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为学校聘任专业兼职教师的来源地。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和考核,对现有专业教师,有计划地开展各类专业培训提高。组织专业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培训,力争在3-5年内所有专业教师均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等级合格证书。

三、“双师型”教师的奖励及有关待遇

(一)建立合理激励机制。新进专业教师优先“双证”,在职称晋升、骨干培养等方面,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双师型”教师。当年度未参与实践教学及未参加市场调研的不予评先评优。对于一些具有潜力的中青年优秀教师将有计划地安排外出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双师型”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或指导学生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参加全国、省、市组织的各类技能大赛、比赛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果,课时岗位津可贴适当提高。

(二)对“双师型”教师,应优先安排参与教材编写、科研课题项目开发,主持或参与本专业范围的实验实训项目,指导培养年轻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中,同等条件下“双师型”教师给予优先推荐。

(三)被认定为“双师型”教师的,学校每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被评为市级专业带头人的“双师型”教师当年给予一次性奖励。鼓励参加相关教育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进修培训,报销学费、差旅费,并每天给予适当的生活补贴。

参考文献:

[1]刘翠娟.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22期:94-95.

[2]旷健玲.中外高职院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比较研究.出国与就业,2011年,第20期:48-49.

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2020764,项目名称: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技术专业培训范文第5篇

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科技发展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席卷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大潮,信息化社会给人类生产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了深刻地影响,甚至于这种影响是以变革形式发生的,因而,计算机技术成为当今世界的人们必须掌握和不断更新的实用技术。针对我国国情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使用,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在我国显得愈发紧迫,计算机人才从哪里来,自然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出来,各级各类学校中的计算机课程应运而生,我国高职院校也都纷纷开设了计算机专业课程。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的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在知识和能力均与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人计算机才素质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差距,在这之中暴露出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诸多弊端。为了提高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校方应当切实对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探究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突破瓶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高职计算机教学健康良好的发展。

一、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主要因素分析

(一)教学反馈的缺失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当中,鉴于高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尚很薄弱,学习动因和学习习惯也都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因而他们对于抽象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接受就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以适当的教法对学生进行施教,让学生通过这个过程不断明晰和熟稔这门知识和掌握基本能力。但是,实际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是,往往学生把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重点放在了对基础理论的机械记忆上,这样一来,不但学生对于知识点内化的过程较长,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也表现出能够口述而实践能力不足等问题。不可否认,计算机专业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需要学生在具有理性思维的同时,有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甚至于能够产生创新性思维,没有达成这样的教学效果的原因之一就是教学反馈环节的不足,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得到及时的真实的反馈,导致教师并不完全了解学生们学得究竟怎样,知识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既有的备课教案进行,结果问题就积累和发展下。还需要指出,在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当中,对于计算机理论和实践操作的考核比重失衡,实践操作考核明显不足,方法和内容过于僵化,学生有理论乏实践的情况始终解决得不好。

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中往往会发现,岗位中所要求的需要具备的职业技能同学校的理论教学脱轨严重,应学习的没学到,应做好的做不好,还必须现学现卖的问题很明显,导致在上岗初期很难胜任自己的工作,许多学生因此要再进行一次专业培训才能顶岗。

在这个问题上明显暴露出学生的教学反馈的缺失,以及对计算机知识时效性的忽视。在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理论和时间的发展日新月异。用固定的,陈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课堂教学,显然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学生的教学反馈以及计算机知识时效性的双重缺失,直接导致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不仅仅脱离了学生学习的客观情况,也脱离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于更新教材内容,和重新安排教学计划,调整教学方式需要一定的教学成本,大部分高职院校依旧保持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社会发展严重脱节。这就造成了最终教学质量的不理想,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的缺失。

(二)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缺乏热情和主动钻研的精神

计算机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高效的实际操作能力。计算机的理论知识教学难免枯燥,听起来艰涩,记起来容易混淆,事实上,这些难学难记的理论通过上机实践是比较容易弄懂弄通和融化于记忆中的。但是,因为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学校和任课教师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教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效法已经开设多年的传统学科,忽视了这门学科的实践性强的特点,所以,空洞的理论教学占用课时过多,既难能让学生掌握好这些理论知识,也容易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在实际操作的学习和熟练计算机技术的过程中,学生一般会有懈怠心理,觉得计算机应用即使不是在学习专业课的课堂上,自己也会玩得团团转,现在的高职学生,谁在学校课堂教学之外不会玩电脑啊,因而常常会精神溜号或者不集中精力操作,动手上机成了走过场,而当真正的在应用学得的技能练习具体操作出现问题时,又往往缺乏探索和研究的动力和毅力。这两方面问题的出现都表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三)教师的专业素养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影响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其专业素养不仅仅是计算机专业的技能,还需要敬业惊声和为学生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掌握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将抽象难懂的计算机理论形象而生动的教授给学生。常常会听到学生评价自己的科任老师,认为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课,不愿意听哪个老师的课。学生的愿不愿意听课并非取决于课堂所学习课程的具体内容,而是泛指对老师讲课艺术的感觉。有的教师的课堂上老师讲得绘声绘色,学生听得饶有兴趣,这样的老师的讲课方法迎合了学生的听课兴趣,将所要传授的知识讲得形象生动,而且,对课堂节奏把握得好,能够适时采用奏效的方法来舒缓学生听课的紧张神经。此外。教师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方面的层次和实践经验的丰富程度也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职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关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

高职计算机教学的课程无疑是遵循教材的,教材内容的讲授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和组织,但是并不应该唯教材来授课,对于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是必要且非常重要的环节。计算机技术和理论知识不断发展,学科的实践经验日新月异都要求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根据新技术和新理论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因为毕竟教材的编印和适用与新理论新技术的推出间会有时间差,教师有责任并有义务来弥补期间的衔接不足的问题,防止将已经过时了的东西还作为新技术和新理论传输给学生的问题发生。与此对应的是,教材的选择和内容的更新和填充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师应当积极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计算机发展的最新信息以扩充自己的专业信息量来保证教学任务的保质保量地完成。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之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必要的拓展,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层面能够保持时效性,这是学生将来毕业进入就业岗位之后,能够快速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保证之一。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

教师在高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注意以教学方式的丰富多彩和创新变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计算机专业课程因为抽象化、理论性较强,学生学习起来难免会感到枯燥或转移注意力,那么教师的诱导和启发包括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做法就必须要跟上。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进行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走过场和敷衍了事,应当将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要有方法、有措施、有新意。在实践课中,教师应当安排一些结合课堂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任务,把任务设计得饱满。这样即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避免了程式化的实践教学安排的弊端,又密切了学科实践和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有理论有实践有趣味的教学才会增加对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喜爱这门学科知识的感情,愿意投入学习并激发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