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中的分子原子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概念;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252-01
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很难对许多概念进行深层把握,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影响学生正确解答习题和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所以,教师应该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优化化学的概念教学,本文拟从提高化学概念教学的几个方法进行论述,希望能够更好的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一、从宏观表象深入微观实质
初中学生对“摸不着,看不见”的微观粒子感到很难理解,更难将微观粒子的运动与物质的宏观现象联系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使学生在感知化学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建立化学概念。例如,为了引出原子概念,证明分子的可分性,可在教学中增加电解水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学生看到两电极上产生气泡,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看到其复燃,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看到气体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教师结合图像进行直观分析:水分子可以再分,水分子是由更小的微粒子构成的,这些微粒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我们称这些微粒为原子。最后进行总结: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两种物质,氧分子由氧原子构成,氢分子由氢原子构成,所以水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这样可以使学生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分子、原子联系起来,在脑子里形成微观粒子的概念。
二、实验观察法
化学概念是反映化学物质及其所产生变化的本质特征的思维方式。若要形成一定概念,便要在充分发挥学生思维主动性的前提下,抓住化学概念的关键部分,使学生充分在思维深处形成概念意识,而不只是通过讲述性教学,简单地将书本概念强加给学生,造成学生的应用能力不强,不会在所学概念的基础上做好化学习题。
所以,在化学概念教学上,须遵循初中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人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首先在课堂上,做好相应的演示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的前提下,启发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层次思考,形成相应的化学概念,并在实验课当中鼓励学生勤于动手进行操作,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形成了相应的化学概念。
三、从内涵和外延方面了解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由于其自身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其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每一个化学概念根据其定义,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分析概念,例如“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但是我们发现,钠原子和钠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就不同,但却将其归于同一类元素,该元素的核电荷数都是11,所以,我们在
教学过程中要对“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一类原子”两个问题进行解释,使学生了解到“质子数”才是区别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在最后的总结性讲解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元素作为一个宏观概念,它只论种类,不论个数,而且“一类原子”指的是质子数相同的中性原子和带电原子。所以,只有通过深层的分析,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化学概念,并用概念指导学生的习题。
四、通过练习深化对概念的认识
化学当中经常会有 “形相近,意不同”的概念,所以找出概念之间的区别和练习,从而形成化学概念体系,才是更好地加深化学概念教学的根本途径。初中化学书上的“混合物”定义是“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混合物里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常常是对通常条件而言,而并不排除混合物中某些物质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教师可以在此时举出一些例子,比如大气中氧气和氮气在放电条件下有可能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等例子,加深对化学概念的认识,而加强认识,可以通过各类练习题,比如章节复习或总复习,一般都会对重要的概念进行总结,所以,教师要指导学生及时进行概念的归纳总结活动,找出概念之间的联系,加入适当练习,最终达到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的目的。比如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都是相对比较难区分的概念,教师在完成教授过程、总结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后,利用课后习题或编排适当题目对学生化学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宏观的检查和把握,当然教师应该在选择习题时,充分地注意到学生的层次、习题的插入时间、习题的难易程度,并要充分注意习题的选择,要选择那些便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概念的习题,比如在每节课结束时,教师便可以选用教材课后的习题对学生进行联系和测试,这样从基础上,能够更好的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教学
新课改后初中教学淡化了知识体系,降低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计算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加强了化学与社会、生活、科学技术等的联系;强调学生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轻视学生知识结论的教学。进入高中以后,许多基本概念、实验、计算等一下子都涌了上来。使得很多学生觉得化学太难了,大有放弃之心,这样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高中化学教学,这对学生以后的升学及科学素质的培养都极为不利。所以对于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问题一直是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中学化学有关基本概念教学的认识。
一、认识化学概念教学的重要性
学生学好化学概念,对他们以后进行化学原理、实验、计算等方面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如果在教学中忽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那么,让学生真正学好化学是很难的。在新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广泛的开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活动,但重视概念教学的确不多。难道新课程教学真的不需要重视化学概念教学了?笔者认为,化学基本概念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重视化学概念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关键。
二、做好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1、加强直观教学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征原因,他们的思维主要以直观为主。因此,在进行化学概念教学时,要尽量利用直观的手段。比如,原子、分子的结构,它们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想象不出来。这时候,老师可以用模型来帮助学生的认识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从而形成原子、分子等概念。
多媒体技术也是很好的直观教学,因此在具体的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它、用好它。比如,学生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这一概念总是不理解,很多学生根据这个概念,还错误的认为分子比原子大。利用多媒体动画,可以让化学反应过程清楚的展示出来,让学生清晰的看到:在化学反应时,分子分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
对化学概念的理解不能是支离破碎的,而应该是全面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并能利用化学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学生不能深刻的理解化学概念,他们只能死记硬背的学习概念了。学生死记化学概念,就不会灵活运用,那就等于没有掌握化学概念。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化学概念的本质。比如,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学习,要强调判断的标准是看有无新物质的生成,有新物质生成的就是化学变化。比如,水变成水蒸气,很多学生错误的认为它是化学变化,那就要向学生讲清楚:水蒸气的本质仍然是水,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不是新的物质,因此它属于物理变化。同样,水结成冰、电灯发光等变化,都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它们都属于物理变化。
在具体教学中,老师要对某些化学概念需要进行剖析,才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尤其,要帮助学生领会其本质意义。比如,催化剂这个概念,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改变”的含义,它可以是加快,也可以是减慢;“不变”的含义是指质量与化学性质,很多学生将“改变”理解为只有加快,讲“化学性质”误认为是性质。事实上,物质的性质包括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因此,概念中的化学性质不能随便的理解为性质。又如,氧化反应概念中的氧,很多学生错误的理解为氧气,事实上,概念中的氧不只是指氧气,它还包括含氧化合物中氧的意思。由上可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利于剖析的方法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内在含义。
3、利于对比方法帮助学生正确的形成概念
化学上很多概念具有对立性,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领会概念的含义,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分解反应与化合反应;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等等,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比就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它们。
4、利用实验帮助学生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化学教学中无任怎样重视实验都不过分的。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比如,饱和溶液与未饱和溶液,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亲手配制,这样能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其含义。同样,溶解度、质量守恒等概念,都可以用实验让学生建立概念。否则,老师空洞的讲解,只能使学生听的枯燥。
5、通过各种训练帮助学生巩固化学概念
虽然一些教材在一些知识点上已经有不少这样的例子,如用气体、液体、固体的分子结构和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物态变化,用原子的结构来解释摩擦起电等都是很好的范例,但总体上仍有“意犹未尽”的感觉。笔者认为在单元复习,尤其在总复习的阶段中,在如下几个具体问题上仍有文章可做。
一、质量
质量是初中生较早接触到的一个重要概念。但质量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物理概念。目前质量的定义有5种常见的说法。在学生已具备分子、原子、质子、中子这些微观粒子知识后,不妨将其概念从“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转变为“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质子、中子数的多少——即含核子数的多少。”这样可将相当抽象的“物质的多少”转变到“核子数的多少”而具体、有形的概念,从而揭示了质量大的物体所含的核子数比质量小的物体要多的事实。用这种表达也容易向学生解释“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形状、温度、状态及位置的改变而改变”;也可解释“为什么不同物体的质量是可以相互比较的”这个令部分优秀学生也感到困惑的问题。
二、物质的密度
有了上述质量概念的转变后,“物质的密度”的概念也可以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转变为”单位体积所含核子数多少,从而看出物质的密度是反映物质排列的紧密程度——即孩子排列的紧密程度的物理量。由于各种物质内部核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不同,所以“物质的密度”理所当然成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显而易见,物质密度的大小只能由物质的结构来决定,而与物体质量多少、体积大小均无关.此外还可与“种植密度”“人口密度”等学生已有的知识类比,使学生对“密度”的广义性也有所领悟。这对今后在更高层次学习中涉及到的“质量线密度”、“电荷体密度”“电荷面密度”等都是有益的.
三、电阻
关于导体的电阻,课本土的说法令不少学生处于一种矛盾中:导体既然是容易导电,为什么又说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呢?但从微观角度看,这个问题是容易回答的.现以最重要的金属导体为例作如下说明:由于金属中有大量自由电子,所以金属容易导电,但金属原子中除去最外层的电子其他部分(也称原子实)是不能自由移动的,它们的有序排列好像形成了金属的“骨架”。当自由电子在电压作用下做定向移动时,其实它们是在金属“骨架”里移动,必然与组成骨架的原子实发生碰撞,所以导体对电流——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必然要产生阻碍作用。总之,导体容易导电是由于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而导体的电阻是由于导体内还有更大量的不能自由移动部分造成的.我们还可以此为例,对学生进行一次认识事物要“一分为二”的辩证法教育。
四、电流热效应
许多学生在学习化学中发现很多基本概念特别是微观世界,摸不到,看不见,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各种直观手段,尽量做到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让学生看得真切,印象深刻,易于记忆.
比如在教学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时,教师演示实验:(1)加热试管中的水至沸腾;(2)在研钵中研磨硫酸铜晶体;(3)在试管中加热硫酸铜晶体;(4)往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分析、归纳出“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这样教学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让学生很快地理解了概念.
在教学第九单元课题2“饱和溶液”概念时,教师实验:在饱和NaCl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的NaCl,充分溶解,仍有少量固体存在,说明这种溶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少量的KNO3,充分溶解,固体消失了,说明这种溶液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通过直观的演示实验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和本质特征.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模型、图表和多媒体演示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比如在学习“分子和原子” 时,为了让学生形成“分子”的概念,我们可以借助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的球棍模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两者因为分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性质的不同;然后引导学生看课本中的插图“苯分子的图像”“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感受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建立分子原子的印象.还可借助多媒体动画来演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过程,形象逼真,让学生懂得“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结合成新的分子”.直观的方式使概念变得易于理解,易于掌握.
二、从内涵和外延方面学习化学概念
化学概念由于其自身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其具有自身特定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即概念的表述.外延是指概念所指的对象的应用条件和范围.所以,每一个化学概念根据其定义,都具有自身特定的含义和适用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分析概念,例如“元素”的概念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教师可以列出不同种类的原子,让学生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释“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和“一类原子”两个关键性问题,使学生了解到“质子数”才是区别元素种类的唯一标准.
如“溶解度”概念是初中化学的难点,句子比较长,涉及的知识较多,学生难于理解.因此在学习“溶解度”的过程中,要弄清溶解度的“四要素”:一定温度、溶剂的量为100克、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溶质的克数.抓住了这四个要素,对“溶解度”概念就有了比较清晰的理解.
三、从知识脉络中建立化学概念
《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概念教学不要过分强调定义的严密性,要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发展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原理性知识教学要与元素知识相联系,做到深入浅出,防止出现偏重思辨和过深过难的现象”.关于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教学,在概念形成过程中,要在启发、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经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得出结论.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应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微粒观、元素观、化学反应观和分类观等基本化学观念.
一、基本概念辨析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2.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
3.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混合而成。
4.单质和化合物:单质和化合物都是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5.分子和原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6.元素和原子: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7.原子和离子:原子是电中性的;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8.阳离子和阴离子:阳离子带正电荷;阴离子带负电荷。
9.催化剂和催化作用:能够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并不改变的物质是催化剂;催化剂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10.酸、碱、盐概念的区别: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③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二、有关化学反应的问题
1.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
化合反应:多变一(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
分解反应:一变多(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
复分解反应:化合物1 + 化合物2化合物3 +化合物4
置换反应:单质 + 化合
物新单质+新化合物
2.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中有氧的得失,则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氧的得失不好判断时,看反应中是否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则该反应必为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不是并列关系。)
3.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注意这其中有三个“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
三、有关化学用语的含义
1.结构示意图:表示原子核内质子和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
2.元素符号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Fe既可以表示铁元素,也可以表示一个铁原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Cu表示三个铜原子。
3.化学式
a.符号前面不加数字,有宏观、微观两种含义。如,H2SO4既可以表示硫酸这种物质,也表示一个硫酸分子。
b.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有微观含义。如,3H2O表示三个水分子。
c.符号中的脚标: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的个数。如,H2SO4中“2”表示一个硫酸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特别注意不是含有一个氢分子。)
4.化学方程式
以4P+5O22P2O5为例。
a.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上述反应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通过相对原子质量表明了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质量比。上述反应表示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每份物质质量均相同)。(这也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础。)
四、有关溶液的概念及表达方法
1.溶液、溶质和溶剂
溶液: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和溶剂:被溶解的是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是溶剂。
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液中还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3.溶解度和溶解性的关系
(1)溶解性只是定性地说明某种物质在某种溶剂中溶解能力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等粗略地表示。
(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单位为克(g)。
(3)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4.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区别
5.混合物的分离方法和使用范围
附一:常见的化学“之最”
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②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③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④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
⑤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⑥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活动性最弱的是金。
⑦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⑧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⑩在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中最轻的是氢气。
附二:常见的“一定”和“不一定”
①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
③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由同种分子构成。
④酸电离时一定产生氢离子,但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⑤对于不同溶质,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也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但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条件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大。
⑥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盐,但盐电离时不一定只产生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⑦电离时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一定是碱,但碱电离时不一定产生金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⑧同种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⑨有机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不一定是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