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子商务技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电子商务专业在近年来成了各所职业院校的热门专业,在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其专业建设还没有形成一套固定的培养模式。在这样的一种发展形势下,我国各大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并形成不同侧重的专业建设特征。因此,针对电子商务专业如何采用正确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成了当前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焦点。
1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分析
1.1专业课程设置应具有前瞻性
在制定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时,需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进行分析。认真总结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让其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形成融合。针对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设计出具有前瞻性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此外,电子商务专业学习需要具有非常强的实践能力。因此,每一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都需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要确保每一名学生在学习完其课程之后,可以对专业课程体系及结构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意识到培训目标,并清楚地划分出每一项电子商务模块,让其专业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各个不同模块之间所产生的协调与联系。所以,在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时,应该加强实践教学课程占比,注重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1.2专业课程体系设置需注重校企结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对于设置电子商务专业的院校而言,应该为学生创造多元化条件,让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能够有更多机会接触电子商务活动。在此环节中,各大院校应该加强与各用人企业的合作,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互相合作与支持关系,并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资源环境。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其专业学生可以进入到IT公司进行实际项目操作,还能够让电子商务企业进入到校园中进行电子商务相关知识讲解。让一些知名电子商务企业人士,分享一些具有实用性的知识,通过项目来驱动教学。通过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可以增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其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
2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2.1合理设置技术课程和与商务课程比例
在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经济与管理学知识融入具体课程当中。并在其基础上发挥出各项学科具有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理论知识。电子商务专业在建设核心课程时,应该注重其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的构建。不仅要让学生全方位地对电子商务有一个了解,还需要让学生学习电子支付、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管理等多个层面的知识内容。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特色性的课程建设,应该结合具体的电子商务案例进行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掌握商务与技术的特色教育。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在其专业课程中设置一些类似于“客户关系管理”的特色课程,增加学生对电子商务的学习兴趣。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在设置商务理论课程与实践技术课程时,应该采用合理的比例。应该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来进行调整,将两种类型的课程比例设置为3∶2,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2.2构建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拓展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知识面
在进行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应该将科学与人文精神进行整合。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注重其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升其专业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通过构建规范化实践教学模式,坚持“实际、实用、实践”设置原则,将电子商务专业特色完全体现出来。在开展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项目案例开展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沟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电子商务项目当中。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模式下,可以对电子商务工作有一个全面了解,不仅培养了其专业学生的项目开发与管理能力,还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因此,院校需要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联合更多的校外企业与其形成合作关系,让电子商务学生在进行实习过程中,接触到电子商务最前沿的知识内容,有效拓展其专业学生知识结构。
2.3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训来了解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法律规范、售后服务等知识。各大院校需要积极构建电子商务实训基地,让其专业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中开展项目实训。但从当前电子商务实训基地的使用情况来分析,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基地软硬件设备不到位等,还没有充分发挥出实训基地所应该具有的价值。在开展实训时,要为学生演示整个电子商务流程,并通过模拟教学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电子与商务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学习,学生会意识到电子商务的本质是以电子为模式,商务为实质的特征。电子商务学生在实训基地中的学习,能够亲手操作电子商务系统,对电子商务原理以及整个流程有一个全面了解。明白电子商务的结构以及所需软、硬件环境,方便学生掌握电子商务系统开发与应用。
3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中的绿色技能开发
3.1绿色技能开发的概念与意义
绿色经济是当前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一个新概念,是由英国经济学者于20世纪80年代末所提出。在全球经济危机出现之后,在联合国组织的主导下,提出了新的绿色经济概念,给予绿色经济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从传统型的自然资本消耗,向着扩展型自然资本发展。电子商务中消耗自然资源较大的是其行业中的物流行业,对于绿色经济的发展要求就成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所以,在开展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过程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其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绿色经济意识,有助于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绿色技术能力。
3.2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策略
从目前电子商务专业而言,其专业在建设过程中的绿色技能开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打破概念瓶颈,让其专业学生能够对绿化概念及基础有一个全方位理解。(2)打破教学瓶颈,在此环节中需要针对教学内容及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并通过精心设计让学生树立起绿色技能开发意识。(3)打破文化瓶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出学校、教师、企业以及学生各元素的作用,提升对绿色技能开展的信心。(4)打破政治瓶颈。需要结合当前社会的多元化需求,以多维度方式来进行干预。通过开展教学改革来激发其专业学生中的绿色技能开发需求。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应该采用学做结合的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可以寻求相关专家的指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促进电子商务课程的灵活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经常性开展反思学习,并结合实际案例开展专业知识学习。在实训体系中不断实践与积累学习经验,构建最新的电子商务绿色技能知识结构。
3.3电子商务专业需要补充的绿色技能
电子商务专业在进行绿色技能补充过程中,需要针对其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特点来进行。对于其专业的课程设置,需要在教学中将职业认知理念与实践教学形成融合,通过创新形式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绿色技能教学。尤其是需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轻实”的问题,要让相关专业学生意识到绿色技能在电子商务行业中所具有的价值与重要性。
3.4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发的主要方面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绿色技能开展而言,需要针对环保、节能等技术环节进行推广与应用。要在其专业绿色技能开发中,将循环经济课、资源回收等理论进行融入,让其专业学生从内心中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并将电子商务行业引导向着生态文明的方向发展。在教学中全面灌输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与相关制造业资形成统一与联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增强了电子商务产品所具有的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从而实现电子商务行业的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4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是为了满足当前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所开设,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还能够为其行业输入更多的技术型管理人才。不断进行专业化学习,能够为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开展其专业教学过程中,需要将绿色技能开发渗透于教学过程中,为增强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作者:范兴昌 单位: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阮伟卿.基于工作体系的电子商务物流课程开发[J].物流技术,2014(21):485-488.
[2]张藜山.案例教学在电子商务物流课程中的运用研究[J].华夏教师,2016(4):36.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创业能力 专业嫁接
一、专业嫁接的背景
1.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及渠道在社会经济各领域广泛覆盖和普及应用,使电子商务在信息社会中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平台。由于其具备的宽口径、高平台的运营优势,越来越多的中职毕业生将电子商务作为获取创业“第一桶金”的渠道。
社会经济网络化进程的加快,使得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急速增加,而且主要需要多样化、综合性的人才。电子商务融计算机科学、市场营销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现代物流于一体,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服务于生产建设和管理一线的应用型人才的“大后方”,计算机专业作为电子商务的基础专业之一,应该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繁荣的电子商务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2.地理区位与人才需求的双重优势
浙江省是电子商务起步最早、发展最快、业态最全的省份,杭州市是全国电子商务试点城市之一。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地处义乌,比邻浙江杭州,既有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的地理区位优势,又与计算机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等大量人才需求契合。随着越来越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渴望通过“触网”实现创业、走向就业,将电子商务模块嫁接到计算机专业的各个层面,是满足学生创业需求的重要举措。
3.专业嫁接势在必行
当下的电子商务,其行业格局处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依存关系加强,计算机专业人才在该领域有着较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企业网络的规划与组建到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再到网站的运行与维护,以及网络的安全管理等相关岗位,都离不开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直接参与。而该行业的不断发展,将传统商务活动中的参与方――买家、卖家、物流、金融等全部用网络连接在一起,其交易过程对网络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其网络信息安全和维护成为该行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保证。两个专业的相互关联性,促进了计算机专业与电子商务模块的融合。
然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专业定位的局限性,大多数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对独立,这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和创业宽度。而在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创业的趋势下,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希望既能发挥本专业特长,又能在网络电子商务领域创造价值、体现优势,因此积极利用信息化经济时代下的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在计算机专业嫁接电子商务模块,让学生具备多专业的知识储备势在必行。
二、专业嫁接的途径
1.重构专业定位
一方面,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缺口大,这无疑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和创业机遇;另一方面,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对电子商务存在知识盲区,这对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后创业产生了一道知识的屏障。因此,对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重构计算机专业定位。
计算机专业定位应该以是否具备系统性和有效性为标准,既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拓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对计算机专业嫁接电子商务模块的知识和体系,具体而言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注重培养面向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网店管理人员、网站维护员和网上业务员,二是注重培养面向电子商务应用的专门技能人才,主要包括网站制作、网页制作和各种广告文案的策划执行等。为此,应该科学细分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领域,按照培养一般网店工作人员和专门技术人才的两个方向,有重点、分层次地进行专业细分定位。
2.嫁接课程体系
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对人才的要求是,能从事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硬件、软件和网络技术的开发,以及计算机的管理和维护,重视专业化的技术培养。为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就要扩大专业建设内涵,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出发,实行专业课程嫁接。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实行多样化课程模式构建。一方面,在继续教授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同时,对计算机专业知识进行调整,按照“学生需求本位”,设置计算机与电子商务融合的方向、网络开发的技术性方向等;另一方面,延展计算机专业的知识面,有选择地挑选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递进规律,将电子商务的客户服务、营销推广等内容合理安排进计算机专业课程表。
其次,课程内容以电子商务岗位和电子商务创业的具体需求为导向,配置针对性和综合性强的内容。在调研学生利用其平台创业最需要的综合技能后,有针对性地将该行业所需的技能以课程内容的形式呈现,让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能同时跟进,学习与创业最相关的网络营销、网络推广等电子商务知识。与此同时,学生还能在两种专业知识碰撞的过程中,学会将计算机专业知识与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有机融合。
再次,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法”为主,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电子商务模块嫁接到计算机专业,必然涉及不同专业教学方法的应用。因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可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具体特点实行“混合式教学法”,即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拓展实践模块
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学会的综合技能,不仅包括专业知识模块的内化,更重要的还有创业必需的其他一些技能:沟通能力、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将理论活用为实践的能力等等。这些综合能力的锻炼只有在实习阶段才能由理论变成现实,良性、完善的实习过程才能使学生零距离过渡到创业阶段,尽最大限度降低电子商务创业实战初期的沉没成本、机会成本,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因此,首先,应扩大实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比重,将“重理论轻实践”的模式变成“理论内化为能力,以实践检验能力”的过程。在电子商务行业内进行网络运营、网站安全维护、网站广告设计等实际步骤,不仅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专业能力,还可养成以创业能力为诉求的综合职业能力。其次应拓宽学生的专业实习渠道,注重实践中创业能力的塑造和强化。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能够塑造学生的创业能力,将创业的愿望和创新的思维变成实际行动,在前期获得实战的成就感。在校内实训中,通过给学生真实或模拟真实的实践环境,以理实一体化的模式进行实践教学;在校外实习中,需满足市场需求,合理规划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训练的目标,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与电子商务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到各类电子商务企业实习,在实践中进一步理解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弄清知识在应用中的内涵和外延,成为真正的“理实并重”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阶段,尤其应重视从范围和层次上做出改进:在范围上,突破原有的技能型企业和岗位的“圈子”,将学生能够实习的范围扩大到电子商务行业,保证学生学到的电子商务基础理论有一个实际的“练兵场”;在层次上,将实习过程阶段化,涵盖实验、实训和实习三个层级,重在层层递进。
4.创新培养模式
将“供给为主要导向”变成“构建供给与需求双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既要满足市场的供给,又能体现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满足市场供给方面,电子商务行业是一个科学与技术相互渗透的行业,网络与计算机技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职计算机专业要培养可以满足电子商务行业网络安全、网站维护等岗位技术支撑需求的学生,但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在满足学生需求方面,越来越多的中职学生不仅要求多样化就业,而且有创业诉求。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还应该重视对学生最需要能力的锻炼,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到核心能力逐级养成:基本能力是针对某一行业一线工作的通用知识技能,专业能力是能满足相关职业岗位需要的代表性知识和能力,核心能力是针对某一职业特定岗位所必需的专有能力和技术。通过逐步培养,让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在信息化经济时代的电子商务领域实现理论与能力的有效对接。
三、小结
在中职计算机专业嫁接电子商务模块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过程中,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以“培养综合性实践型技能人才”为最终目标,不仅意识到计算机专业建设创新的必要性,而且以实际行动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前面。学校从学生入校开始就在学生心中树立“人人可创业”的意识;在日常学习和成长的各个阶段,又为学生提供平等的多样化技能锻炼平台,使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针对性地练能力、长本领;并且通过专业课程建设革新、师资融通等方式,积极将计算机专业与电子商务专业的要素相结合,使计算机专业的知识体系得以优化,打好学生综合专业知识基础;还通过“集约式”培养竞争意识、创新思维、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等无形能力和综合专业知识融合的有形能力,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创业创造条件,扫清障碍,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上一个新台阶,使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前景更加广阔,越来越多创业成功的实例相继涌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混合式教学法)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2]高魏,孙秀玲.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思考[J].才智,2012(6).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践技能;专业设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7-0202-0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融合,信息的处理和传递突破了时间性和地域性的限制,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一种崭新的商务形式――电子商务,作为商业贸易领域中一种先进的交易方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商务活动。随之而来引发了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方案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实践技能培训,不能适应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岗位要求。因此,要求高校在具体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学校培养人才脱离企业需求
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与社会需求相一致,这是创设该专业的初衷,同时也反映了基本的经济学供求原理,即人才的供给要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一致。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面向需求,而当前却存在着学校与企业之间互不沟通,而企业是人才需要的摇篮,也是专业设置的基础。脱离了企业需求就等于脱离了实际,等于闭门造车。这样校企距离越来越大,学校不了解企业对人才需要的变化,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往往难以融为一体。
(二)人才目标定位大而空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内容几乎遍及整个经济领域,包括管理以及计算机科学领域,是集多门学科于一身的综合体。因此,容易导致高校培养方向模糊,许多学校甚至不能很清楚地说出其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将来究竟能够具体从事什么工作。或者培养目标比较宽泛,试图培养出“万能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这是非常不现实的。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个交叉学科,是融合网络、营销、经济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专业,如果没有明确的方向,清晰的定位,那么在专业思想、课程设置上都会出现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就会缺乏侧重点,没有划分主要和次要学科,盲目追求所谓复合型人才,实际上大而空,是不科学的,也是无法实现的。
(三)课程设置混乱
当前,由于缺乏对电子商务人才要求的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和论证,专业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很大,很多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将现有的有关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商务管理方面的课程设置简单放在一起,缺乏有机结合的系统性;第二,课程设置重视书本知识而轻实务部分,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实务操作能力的培训;第三,师资力量严重缺乏。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很多教师是从计算机专业、管理类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转移而来,其知识储备大多来自目前出版的一些电子商务书籍,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再加上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务的经验,不少教师在从事电子商务教学时不能得心应手。因为教师本身就缺乏实践培训,懂管理的老师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懂管理,造成电子技术和商务知识的随意和简单的组合。
(四)对学生实践技能培训不够
目前,许多学生只有理论上的电子商务,对未来要从事的职业概念模糊,存在着不确定性。很多高校以理论讲授为主,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不理解现象严重,存在着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案例教学和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训环节,而电子商务方面的教材本身又存在着偏于定性方面的描述,深浅不一,案例和实训内容缺乏等问题。有些重视实务环节的高校也没有为电子商务学生创造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台,实践环节只是以软件模拟实验为主,且软件设计的比较简单、陈旧、甚至脱离现实,导致学生在电子商务实习、创意、兼职创业等方面缺乏实践体验。
二、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研究
(一)明确专业技能培养目标
电子商务人才具有实务性、复合型、多元化特征。实务性特征是从网络和商务实践中发展起来的,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之中。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在培养过程中使电子商务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电子商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操作并运作电子商务活动,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复合型特征反映的是电子商务人才应该拥有足够的技术和商务方面的知识作为基础,不但要懂得电子商务技术手段,还要求能将商务需求转化为电子商务应用,要熟知一些电子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运作方式和模式;多元化特征涉及到人类经济生活的所有方面、所有层次,而每一方面、每一层次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需要不同的电子商务人才。比如, 有些岗位需要网络技术过硬的电子商务人才,而有些岗位则要求精通商务运作规律的电子商务人才, 有些岗位还侧重于需要掌握支付、物流和信息流的电子商务人才。
根据电子商务人才岗位要求的特点,设置不同人才类型和专业培养方向,针对于不同人才类型而设置不同实践技能培养方案。具体做法:1.对技术型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应该是精通电子商务技术、掌握电子商务技术的最新进展,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现代商务知识,善于理解商务需求,懂得如何以最有效的技术手段来满足实施商务运作的需求。2.对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的目标是精通现代商务活动,充分了解和理解商务需求,同时具备足够的电子商务技术知识, 懂得电子商务具体业务活动,善于提出满足商务需求的电子商务应用方式。3.对于战略型电子商务人才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是通晓电子商务全局,具有前瞻性思维,懂得理解电子商务理论研究,熟知至少一个行业或一种模式的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能够从战略上分析和把握其发展特点和趋势。对这一人才的要求往往要高于其它两种类型。
(二)设立实践技能培养方案
要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要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专业培养方向定位后,首要的任务是建立起一支能力强、素质高的多学科教师队伍, 使专业教师不仅具有较为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而且还精通某一具体行业知识,并在自己的研究领域中有所成就;其次,要不断地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以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再次,要真正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面,使培养的学生满足企业不同方向人才的专业化需求。
1.提升教师的实践技能。提升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素质是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前提条件。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可以重点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实践课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观摩和相互交流。建议任课教师从讲授电子商务导论和实践课开始,注重研究和推广先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第二,要经常展开一些学术交流。比如, 经常组织电子商务专业学术带头人进行交流,就实践培养方案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换意见,有计划的安排人员参加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到国外去实地考察等。第三,鼓励教师多参与实践项目。青年教师应考虑抽出一定时间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可以吸收一些企业专业工作人员参与教学活动,以缩短市场与课堂的距离。
2.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这一环节中,不但要使课程设置合理化,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量的案例实务,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使学生真正将自身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而融入其中。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其面临不同问题,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实现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可以按学生人数设立专项基金,作为学生的培养经费,由教师指导使学生将这一经费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比如创建网络商店等。
关键词:电子商务;职业技能竞赛;培养策略;导向作用
中图分类号:F713.36-4
1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方法与培训策略研究
1.1 开展深化学风建设年系列活动,多渠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学生参加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不够。建设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通过开展学风建设年系列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标,从思想上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参赛热情。
1.2 建立切实可行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激励机制
开展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开展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也能有效地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最终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但是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训练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也会影响一些课程的平时成绩,如果竞赛的宣传工作和激励措施不到位,学生的参赛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建议各高职院校对参赛学生、指导教师、二级院系等都实行较大力度的激励措施:(1)对参赛学生:获奖学生给予优先考虑各类评奖评优评和推优入党;推行“课赛结合”模式,参加竞赛获奖的学生相关专业课程给予加分,成绩突出者给予免修;学院对获奖学生给予公开表彰,其获奖成绩载入档案,择业时给予优先推荐。(2)对指导教师:对在市级及以上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中获奖的指导教师将在岗位聘任、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并给予相应级别的奖金和培训课时补贴。(3)对二级院系:各系部组织参加技能竞赛的成绩纳入系部考核范围。学院只要认真出台、贯彻落实这些激励措施,相信不论是学生、指导教师还是二级院系,参加电子商务技能竞赛的积极性都将大大提高。
1.3 构建科学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训练方法
针对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不强、创业创新精神不够等问题,可以在大学生创业园进行集中训练,从学生大一进校时就有意识地培挑选和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树立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来年的技能竞赛早作准备。另外,为扩大学生挑选范围,可以考虑在每年省市级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举办之前组织全院性的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既可以挑选竞赛学生又可以推动学生参加竞赛的积极性。
1.4 组建一支富有战斗力和创新意识的指导教师团队
电子商务技能竞赛涉及的内容是既有技术又有管理,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完成,因此必须组建竞赛培训团队或工作室。可以在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分类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指导教师团队,比如报告类竞赛培训团队,技术类竞赛培训团队等等。同时,教务处、二级院系在安排教师教学任务时要优先考虑让指导教师承担与竞赛项目相关的课程,这样在平时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向学生灌输竞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从而达到以赛促教育人才的效果。
1.5 建立“竞赛机制”导向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竞赛机制导向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融合了学科竞赛、工学结合、实践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聘请企业相关技术人员对部分学生进行培训辅导,既开创了工学结合新模式,又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专业各类竞赛的成绩,也适时推动了电子商务专业“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的发展。
2 技能竞赛的导向作用
采取开展技能竞赛的方式,能够帮助规划最为合理的教学方案,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树立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对于职业院校而言,在学校内部开展技能竞赛可以全方位的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提升动手实践水平以及优良健康的竞争心态,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2.1 专业及方向建设的导向
对于职业类学校来说,专业的设置及类别,要结合社会经济市场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的规划。在条件机会允许的情况下,学校也可选择社会调研以及与企业合作的渠道来完成对整个专业体系的改进。然而很多学校因为自身条件不允许,在进行专业课程的规划上没有明确的导向,经常会存在专业市场定位失调、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问题。通过技能竞赛的开展恰好能够有效的改善这一情况。
2.2 实训设备与组织形式的导向
实训的开展,最主要的是为了更好的增强学生在职业领域的综合素养,并实现学生与用人单位间彼此满意的结果。实训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训设备与组织形式是实训教育开展的核心内容。许多院校都有实训基地,但具体的实训流程、设备配置和组织形式存在滞后或混乱等现象。而技能竞赛比赛的流程往往就是实训项目运作的过程,比赛的组织及台都与产业发展企业需求紧密联系,具有其先进性和前瞻性。院校可以参考比赛的设备的规格要求和组织形式来制定对应的实训项目及课程。例如,新增的电子商务技术比赛,比赛过程就需要使用比赛软件平台以及商品拍摄的工具,并且需要3名选手分角色组队进行。其比赛内容和要求体现出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等核心技能要求,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可以参考比赛的一些元素来制定实训课程。
2.3 师资培训的导向
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师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特别是院校的专职教师,虽然也有部分是来自企业一线的技师,倘若在校时间较长,也会失去其职业性。教师的技能必须要跟上现在快速变化的产业及技术要求。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和技能要求都走在产业发展的前沿,而且往往竞赛前都有相关的指引和培训。教师可以通过国家省市地区的纵向技能竞赛机制,利用指导技能竞赛机会得到继续教育和学习的机会实现自身技能的升级。例如,众多职业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有着不同的专业、职业背景。多年来中职组电子商务技术竞赛中商品拍摄及图像处理技术的要求对于经贸专业背景的教师要求逐渐增强,而论坛营销、商品描述方面的要求对于计算机专业背景的教师又是另外的挑战。
2.4 岗位技能及课程体系的导向
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培养人才的质量,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从岗位技能中提炼而来。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具体的赛项就是对特定专业岗位多种技能的高度凝练。可以从具体的赛项中萃取出不同的技能点和要求,并根据这些要点来设置对应的课程,从而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而且每年技能竞赛赛项要求及内容的变化也可以给课程体系的改革和课程教学大纲的修正提供依据。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要想在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中获取好成绩,必须采取相应的技能竞赛方法与培训策略。深化学风建设、建立切实可行的竞赛激励制度、构建科学的竞赛训练方法、组建指导教师团队、建立“竞赛机制”导向下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等措施都将是积极促进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良性发展的重要方法与手段。
参考文献:
[1]许红,喻跃梅.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227.
关键词: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基于工作过程
1 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建设概况
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设有电子商务专业的各大高校也纷纷建立电子商务实训室,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然而,在当前各大高校的电子商务实训室建设中,绝大多数实训室是以仿真模拟的形式为主,实训项目的开设完全照搬理论,实训项目之间不能互为联系、互相衔接。因而,建设一个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就显得尤为迫切。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依据对高端技能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为学生提供符合高职培养要求的实训场所和实训项目。实训中心包括六大实训室的建设,即后街网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电子商务物流中心、数字影像采集实训室、数字影像制作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训室。每一个实训室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满足了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的实训教学工作,不仅便于各类实训教学的开展,也可以确保学生实训工作的联系性。其中,后街网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可以满足《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网络商务谈判》、《售后服务》和《电子商务创业》四个学习领域的实训要求;电子商务物流中心实训室可以完成《物流与配送》和《电子商务创业》学习领域的实训要求;数字影像采集实训室、数字影像后期制作实训室和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实训室可以满足《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和《电子商务创业》学习领域的实训要求;网络营销实训室可以满足《企业架构及文化》、《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策划与实施》学习领域的实训要求。
利用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学生可以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全面地实战操作网上活动策划与实施、网下促销活动策划与实施、论坛活动策划与实施、网络推广及线下宣传、谈判技巧训练、制作合同、电子合同的签订、商品的入库与出库、商品包装及发货单制作、快递单打印、公司创办、开设网店等实训项目,从而提高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创业能力
2 六大独立实训室的建设
实训中心根据对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高职培养要求的实训场所和实训项目,进一步增大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投资力度,建设成一个电子商务综合实训中心。通过综合实训,解决电子商务的分阶段实训存在的条块分割问题,以建设电子商务专业技能实训中心为契机,把它建设成一个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商流四流合一的综合实训中心。下面本文分别介绍六大实训室在实训中心的地位及发挥的作用。
2.1 后街网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信息管理系于2011年5月创办后街网(网址:省略)。后街网整合了B2C、C2C、社区三种电子商务模式。包括B2C商城一个,共经营5大类商品:服装、化妆品、饰品、电子产品、生活日用品;创意格子一个,可供学生在后街网上开设格子铺展示销售自己的原创作品和闲置小物;论坛一个,可供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后街网现已接纳28名学生在内工作,100余名大学生在后街网开设了格子铺销售自己的原创作品和闲置小物,并将货源提供给想创业的大学生,为其提供培训等服务,帮助有梦想的大学生创业。
后街网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不仅拥有自己独立的网站、真实的产品,而且要求学生参与完成真实的商务运作流程。学生通过完成依托于真实商务交易而设立的各种实训项目,大大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此外,后街网还为大学生提供了网络创业的平台。
2.2 电子商务物流中心
该电子商务物流中心主要承担电子商务实训基地——后街网的物流管理工作,另外还承担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的物流实训工作等。通过实训中心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一个相对真实的环境中掌握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基本概念与操作能力,通过上机模拟、实际操作,熟悉系统软件;同时使学生了解运输作业、采购作业、仓储与配送作业及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等的工作流程,熟悉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实训室的技能培训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把所学的多门学科结合起来运用,不能仅靠某一门学科就解决问题。实训室使用的软件能体现现代物流运作的技术和管理实际,更能反映当今物流行业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的特点。通过实训,学生在物流方面就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优势。最终使学生提高在实际工作中的岗位动手操作能力和物流一线的基础管理能力。
2.3 数字影像采集实训室、数字影像制作实训室
数字影像采集实训室和数字影像制作实训室的设计总则是建立一个集图片、图像采集,商品拍摄(含商业产品拍摄),衣着人像拍摄(含外景、内景),视频拍摄,图片、图像后期处理,商城图片编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摄影、摄像工作室。其终极目标是可实现学生能独自完成图像、视频素材文件在线实时编辑。该实训室除服务于后街网站,为大学生创业平台提供完善的商品图片拍摄服务外;还需仿照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系统设计其环境、场地、布局以及配置设备。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促进“学生作品”变成“企业产品”,并进而成为“市场商品”。使学生通过实训不仅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术和技能,而且熟悉和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和技能,得到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的全面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