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缺失的表现

心理缺失的表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缺失的表现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缺失

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时常会表现出亲社会的行为,比如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关心、谦让、同情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维护人与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进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可在如今的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亲社会行为已急剧减少,甚至在深受学校教育熏陶的青少年中,这种行为也在不断减少。我们不禁反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呢?

一、 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青少年处于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矛盾期,青少年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发展变化,使身心发展失去平衡。这个时期的人易出现孤独、早恋、冲动等心理行为现象。以下是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具体表现

(一)冷漠行为

冷漠行为是指个体在别人需要帮助时所表现出的冷漠态度,冷漠是由于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交流所引起的“非社会行为”。青少年多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倾向,他们什么事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 而不去关心其他人。

(二)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个体对别人所提出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或行为的心理现象,是亲社会行为缺失的表现之一,严重时可能发展成为心理。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常与教育者“对着干”,这种违背主流价值规范行事的叛逆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

(三)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合作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在学习、工作或社会关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协作,以追求共同目标或增进友谊的行为。当今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主动与同学、朋友和他人之间进行互助协作的意愿。

(四)犯罪

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实施的犯罪行为、触犯治安管理的违法行为和违反道德规范的不良行为,它是缺乏亲社会行为的最有力的表现证据。

二、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

(一)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青少年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群体中,就避免不了受其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功利、竞争和交易等行为原则逐渐泛化开来。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同情、友爱等人际交往和人们生活的自觉准则日益减少,而自私自利、利己不利人等极端自私思想增多。这必然会影响部分青少年, 导致他们的行为自私自利,缺少利他性。除此之外,社会上存在一些骗子,把自己扮演成急需帮助的人,利用人们的助人心理来获取利益。这使得很多人在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以后,严重地挫伤其助人的积极性,从而减少了亲社会行为。

2、家庭环境。由于当今社会中的家庭主体多为核心家庭,青少年中独生子女所占比重加大,导致许多父母的教育方式更多地会偏向于对子女的溺爱和娇生惯养,缺乏严格的要求,忽视了对子女的多方面教育,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同时,有研究表明,父亲积极参与对儿童的教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意义重大。

3、学校环境。由于青少年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易引起同伴间的不友好行为,例如欺负、孤立等。而现在许多学校把重心放在提高升学率方面,对影响学生发展更为重要的人文环境、心理环境十分忽视,这是导致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不健康心理因素

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主观原因是不健康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期望值过高。青少年具有矛盾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产生厌世心理,并可能迁怒于他人;第二,自卑感太浓。自卑感太浓可能使人走向极端,出现退缩或攻击行为;第三,嫉妒心太强。当发现自己不如其他人时,易引起心理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这种情况下,青少年的冲动性格容易引起破坏他人利益的行为;第四,承受能力太弱。当今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学习、生活上竞争激励,青少年的心理承受力难以跟上时代需求,过度挫折易导致青少年认知的扭曲,不愿正视产生挫折的客观原因,而选择去攻击认为使其产生挫折的人或物。

(三)“自我中心”观

青少年自我中心是青春期出现的个体无法区分自己与他人所关心内容的异同,并由此衍生出来的对自我独特性和能力的夸大感知、对危险的过分轻视等现象。有较高自我中心水平的青少年可能产生自我贬损和自我服务性的认知偏差,也会对其社会适应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当今的青少年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关爱,却没有学会如何关爱他人,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来思考问题,缺少利他性。青少年的这种“自我中心”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亲社会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杨慧敏,刘运合.当代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的原因与对策分析[J].前沿,2007(9).

[2] 李丹.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1 (1).

[3] 陈宇海.从社会化的角度思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几个问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2).

[4] 杨飞.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缺失及其原因分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8).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掀起了农民进城务工的浪潮。然而,现实条件的制约使进城务工的农民无法带其子女进城就读。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留守儿童便由此产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在生活和心理状况上都有异于同龄儿童。现阶段,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成社会关注的焦点,亟待解决。

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至少有6100多万,占全国儿童的五分之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与孩子接触的时间极少,使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教导与关爱,导致其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相关心理问题的产生。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偏差、亲情匮乏以及个性发展极端化等等。留守儿童问题的日益严峻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表现

1、认知偏差

多数儿童进取心不强,自制能力弱、对理想的追求浅薄。部分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而不理解父母进城务工的行为,逐渐对父母产生隔阂与怨恨,致使亲子关系面临僵局。另外,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在思想认知上缺乏引导,难以树立正确的三观。

2、亲情匮乏

在留守家庭中,父母与子女长期缺乏沟通,导致相互间的亲情淡漠,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留守儿童成为“父母双在的孤儿”,亲情的教育功能几乎丧失。部分孩子也由此产生了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亲情的匮乏使孩子逐渐疏离父母,从而缺乏安全感和对家庭的依赖感,人际交往方面也有一定的障碍,往往容易产生焦虑和紧张等情绪。

3、个性发展极端化

大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了个性偏激、极度敏感和自我封闭的性格特点。农村留守家庭的父母,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常常采取家庭暴力式的教育方式,给孩子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并使其个性发展为两个极端,一种是暴戾型,即性情暴戾,叛逆冲动。另一种则是怯懦型,即性情怯懦、易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

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从根源上来讲,是长期的城乡发展差距的结果。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从而实现农民就地就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

农村留守家庭的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作用日益重要,因此,政府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首先,政府应培养监护人对子女的养育意识,使其明确其抚养义务。其次,应加强对监护人的教育,使其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自觉的教育意识,通过教育使他们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精神与心理进行教导与管理。最后,监护人自身应积极接受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负责。

3、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

1)自信心的培养

由于隔代监护的缺陷,留守儿童学习的自觉性普遍较差,从而导致其成绩的落后以及自信心的缺失。因此,监护人应在留守儿童的成长中密切关注儿童的心理状况,产生问题应及时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疏导,时常鼓励孩子,并辅导孩子的学习,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

2)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形成的。“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子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多有较为严重的自闭心理。监护人应多与他们沟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以及其产生的相关儿童心理问题愈发突出。因此,重视由社会发展带来的留守儿童问题,分析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于改革教育体制、推进现代化与城镇化进程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张梓亭 徐宏丽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郑再良,王哲,皖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探讨[J].皖西学院学报.2011.27(3).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途径

诚信到底是什么?诚信是诚与信的辩证统一,现代意义的“诚”是实事求是,“信”指信用,归纳起来便是“诚实守信”,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以信用取信于人;二是要对他人给予信任。新一代的大学生站在时代的最前沿,掌握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品质,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在社会处于转轨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诚信存在着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这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将给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埋下隐患,故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势在必行!

1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从总体情况看,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绝大多数大学生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具有高素质的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正在浮出水面,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同时也影响了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

(1)学习方面。首先表现在考试作弊现象层出不穷,从最初的夹带纸条发展到后来的手机短信,网络短信等高科技手段,呈现了现代化、多元化的趋势。其次,表现在剽窃论文,毫不含糊,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不是认真收集资料,刻苦钻研,而是在网上随便搜索几篇相关论文,复制、粘贴,便成了自己的“大作”。

(2)经济生活方面。首先表现在拖欠学费。个别大学生推崇及时行乐,攀比成风,把学费当作一切消费的资本。其次表现在骗取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1999年国家启动的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而采取的带有政府色彩的助学举措,但是,个别大学生骗取助学金,伪造贫困证明,供其吃喝玩乐,而使真正的贫困大学生得不到有效的资助,这大大违背了国家的初衷,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大的。

(3)择业方面。首先表现在伪造荣誉,在自荐书上注入掺假。由于近几年扩招,大学生数量激增,从而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使得大学生在就业推荐表中,弄虚作假,涂改成绩、伪造奖励材料等。其次,表现在随意违约。在择业过程中,大学生不履行就业协议或合同规定的义务的行为时有发生,有接收单位就草率签约,遇到更好的单位就随便毁约,严重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秩序和用人单位的招聘工作。

(4)感情方面。主要表现在恋爱动机不纯。大学生正处于对异性狂热追求和相互吸引的阶段,但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大学生谈恋爱一扫传统的含蓄的形式,往往把恋爱看作是填补心灵空虚的一种方式,而根本不去考虑恋爱双方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显示出相当大的盲目性。

正是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们意识到了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综合素质相对高的群体,其诚信品德塑造的程度,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的前途和命运,而且与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因此,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必然会加剧社会的诚信缺失,影响国家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2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其主要原因既有主观因素的作用,也有客观因素的影响,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无知心理。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都是强调应试教育,信奉“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他们可以从字面上对“诚信”一词作出比较好的解释,但对其所具备的道德内涵,对个人的作用缺乏深刻的认识。在一次大学生诚信调查中,68.2%的被调查者表示“只能意会,不能明确理解其含义”,5.6%的被调查者表示“不理解诚信的真正含义”。

(2)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人类的一个思维定式,当一个人犯了错误,但并没有产生相应的消极后果,于是人们开始产生非理性思维,从而出现集体越轨行为,如校园中考试作弊风气,就是人们从众心理的真实体现,“反正有人抄,不抄白不抄”,于是纷纷效仿,盲目从众,其实这从侧面反映了大学生的独立性较差,对待事情不能理性的分析问题。

(3)侥幸心理。很多大学生认为诚信很重要,但是当遇到事关自身利益的时候,却选择了不诚信,如考试作弊,一次作弊侥幸成功,就会想去做第二次、第三次,不用辛苦复习,就可以轻易拿到高分,伴随这种侥幸心态,作弊大学生越来越多,使其诚信价值观发生了巨大变化,迷失了道德的方向。

(4)不平衡心理。有些学生看到别的同学考试作弊轻而易举,尤其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得一些学习努力的考试成绩反而不如考试作弊的,这些学生就感到不公平,产生心态不平衡,“我不作弊,这对我多不公平”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

3解决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途径

大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及学生个人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3.1重塑学校环境

学校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德的重要场所,有责任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校诚信环境。首先,要发挥教师在诚信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良好校风的形成,教育工作者是关键,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成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及时疏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心态,注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使其具备一定的心理调控能力,从而克服无知、从众、侥幸、不平衡等不良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防止失信行为的发生,加强引导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作出诚信行为的需要和动机,使学生从心理上最终认同诚信的行为方式。

3.2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

诚信观念的确立关键在于自律,但必须有刚性措施,增强大学生诚信意识,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约束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一旦违背了诚信,这个人的道德污点就难以轻易抹掉,正是这种约束机制提醒人们,当个人利益与诚信原则发生矛盾时,要三思而后行。在诚信档案中,详细记录大学生的个人品德、归还助学贷款、履行就业协议等诚信和不诚信的轨迹,并将诚信档案存入人事档案,作为将来继续深造、就业的重要依据,教育部还要组织建立电子信用档案查询系统,供就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部门查询。

3.3加强大学生自我修养

诚信教育要真正取得实效,从根本上解决诚信缺失问题,最终还得靠大学生自己,诚信是道德修养问题,规章制度和外部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但这种外部产生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如针对考试作弊行为,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制定了非常严厉的措施,虽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大学生从内在修养做起。走在时代前沿的大学生,完全可以理解和衡量出诚信的重要性,应自觉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4净化社会大环境

道德教育是全方位的,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以至社会教育,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社会作为一个大环境,对于承担诚信建设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应在全社会努力营造良好的诚信社会氛围,加强宣传导向,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加强舆论监督,批判各种不诚信行为,另外,由于道德的约束力有限,还应加强法制建设,进行信用立法和信用制度建设,加大打击失信行为的广度和力度,使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失信现象得到根本扭转。只有营造出人人讲诚信的良好社会氛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推动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开展,必将有效促进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消除,营造出诚信者受尊重、不诚信者受鄙视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曾国俊,汤红莲.诚信品质-大学生成长之基石[M].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刘美玉,任凤琴.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前沿,2006,(10).

[3]秦建丽.大学生诚信问题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不良心理 表现 成因 对策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父爱缺失、母爱缺失、家庭温暖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三、针对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提出如下对策

(一)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不要一时留下千古恨,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首先,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其次,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即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再次,父母要与老师保持随时的通讯联系,多与老师沟通,配合教育孩子。

(二)学校方面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和法制教育课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违法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

心理缺失的表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庭功能;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6)08-0004-05

适应是指个体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从而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1]。社会适应是一个从儿童时期初步形成至青年阶段发展确立的连续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形成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和稳定的人格的过程[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家庭功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家庭功能是指家庭作为一个微型系统,其满足家庭成员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需要,适应家庭成员的发展变化、灵活应对家庭出现的各种突发事件的程度[3]。研究发现,良好的家庭功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反之,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或者行为问题[4]。领悟社会支持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中对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有研究表明,相较于客观社会支持,领悟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5]。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具有显著正相关[6]。

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的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水平很难超越其家庭功能的发挥水平,家庭关系互动影响性、作用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在青少年所处的家庭系统中还存在着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中介因素,需要更多的研究探讨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机制[7]。有研究发现,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8],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而领悟社会支持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水平有显著相关。那么家庭功能影响青少年社会适应产生的机制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是否存在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研究者更深入地理解家庭功能缺失与社会适应的关系,并为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干预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在恩施市红土乡两所中小学抽取6个班(年级跨度为小学六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300名学生,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6份,回收率为95.3%。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删除无效问卷9份,获得有效问卷277份,有效回收率为92.3%。有效被试中,男生112名,女生155名,未填写性别10人。其中,小学六年级84人,初中一年级41人,初中二年级91人,初中三年级60人,未填写年级信息1人。被试年龄12~16周岁,平均年龄为13.78周岁,标准差1.23岁。

(二)工具

社会适应量表。采用胡韬编制的“少年儿童社会适应量表”(SASCA)[9],该量表包括人际友好、活动参与、学习自主、生活独立、环境满意、人际协调、社会认同、社会活力等8个社会适应因素和1个测谎因素,社会适应项目40项,测谎项目8项,共计48个项目。8个因素可归为学习与学校适应、生活与活动适应、社会关系与观念适应等三个二阶段因素。量表得分越高,说明社会适应水平越高。通过验证性因素分析,该量表有较高的结构效度,8个社会适应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2.23%。8个因素的α系数在0.656~0.806之间,总量表的α系数为0.921,重测信度为0.907。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10]。FAD测量家庭系统六个方面的功能,包括7个分量表:问题解决(PS)、沟通(CM)、角色(RL)、情感反应(AR)、情感介入(AI)、行为控制(BC)、总的功能(GF),共60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有“很像我家”“像我家”“不像我家”“完全不像我家”4个选择项,分别计1分、2分、3分和4分(部分条目反向计分)。每个分量表的各条目得分平均数即为该分量表的分值,分数越高,说明其相应的家庭功能越差,即量表得分体现了家庭功能缺失的程度。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10]。PSSS主要用于测评参与者所获得的来自家庭、朋友、亲人等多方面社会情感支持,分为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和其他支持3个维度,信度系数分别为0.85、0.75、0.85。量表共12个条目,采用李克特7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领悟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三)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等。

(四)实施程序

由研究者本人担任主试,在各个班进行集体施测。在测试正式开始前,主试宣读指导语以及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学生匿名答卷,施测结束后,问卷当场收回。

二、结果

(一)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性别差异、年级差异比较

表1显示,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总体处于中上等水平,各个因子的得分都高于3.5分;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在自主学习、活动参与、生活独立、人际协调以及社会适应总分存在性别上的显著差异(p

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在自主学习、环境满意、活动参与、人际协调、人际友好、社会活力以及社会适应总分存在年级上的显著差异,在生活独立、社会认同两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事后多重检验发现,在自主学习、环境满意、活动参与、人际协调和社会适应总分上,小六和初二、初三学生的得分,初一和初二、初三学生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

(二)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缺失的相关分析

为探明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缺失的关系,对三者进行了初步的相关分析,结果如表2。

统计分析的结果显示,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总分与家庭功能缺失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412,p

(三)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缺失影响社会适应适应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温忠麟、侯杰泰和张雷[11]介绍的回归系数检验法,检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检验社会适应对家庭功能缺失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如果显著,继续做第二步,否则停止分析。第二步,检验领悟社会支持对家庭功能缺失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检验社会适应对领悟社会支持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如果这两者都显著,继续做第三步检验,分析是否是完全中介效应;如果至少有一个回归不显著,则直接做第四步。第三步,在以家庭功能缺失和领悟社会支持为自变量,社会适应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中,如果社会适应对家庭功能缺失的偏回归系数显著,领悟社会支持有部分中介效应,如果不显著,领悟社会支持有完全中介效应。第四步,做Sobel检验。如果Sobel检验显著,意味着中介效应显著,否则中介效应不显著。分别计算出社会适应、领悟社会支持和家庭功能缺失的标准分。以这3个标准分为3个显变量,根据以上检验步骤,检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结果见表3。

在表3中,Y表示社会适应,x表示家庭功能缺失,w表示领悟社会支持。从上述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到,每一步的回归分析都是显著的。在第一步的回归分析中,家庭功能缺失为预测变量,社会适应为因变量,家庭功能缺失的Beta值为-0.412,回归系数非常显著。在第二步的回归分析中,家庭功能缺失仍为预测变量,领悟社会支持为因变量,家庭功能缺失的Beta值为-0.447,回归系数非常显著。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检验发现,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显著,也就是说,家庭功能缺失通过领悟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社会适应。

在第三步的回归分析中,家庭功能缺失和领悟社会支持都为预测变量,社会适应为因变量,家庭功能缺失的Beta值为-0.207,比回归分析的第一步增加了,但回归系数仍然显著,所以领悟社会支持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其中,家庭功能缺失经过领悟社会支持为中介对社会适应的影响大小为0.447*0.437=0.195,中介作用占总效用的比例为0.195/0.412=47.3%。中介作用的效应模型如图1:

三、讨论

(一)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总体情况

当前乡镇青少年社会适应总体状况处于中上等水平,但存在性别、年级上的显著差异。从整体上讲,女生的社会适应性优于男生,小学六年级、初一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优于初二、初三学生。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逐步开始迅速发育的时期,进入青春期后,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上具有不同的特点,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期待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相对于男生来说,女生在青春期发育更早,心理也更为成熟,在处理青春期的心理冲突和生活事件上更加温和,因而表现出比男生更好的社会适应性。小学六年级和初一学生处在青春期早期,心理冲突和生活矛盾还没有达到高峰,相对于初二、初三学生表现出了更好的社会适应性。

(二)家庭功能缺失、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相关

研究结果显示,领悟社会支持与家庭功能缺失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适应与家庭功能缺失总分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适应与领悟社会支持各维度以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结果一方面说明了三个变量密切相关,健康良好的家庭功能缺失和领悟社会支持有助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应当积极完善和健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提高青少年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对促进他们尽快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有研究表明,家庭的氛围、沟通状况以及亲子关系状况都会影响孩子的社会适应发展[12]。存在问题行为或学习障碍的儿童通常存在家庭成员的亲密性与适应性较差等问题[13]。家庭功能缺失不足不仅会导致儿童的问题行为,还可能影响他们的社会性发展,进而导致他们社会适应能力低下[14]。因而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要充分重视家庭功能在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让青少年获得来自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和同学等多方面的支持,避免出现对他们的淡漠和忽视。

(三)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效应

中介作用检验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缺失和社会适应之间起了部分中介作用,家庭功能缺失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影响社会适应,且中介作用高达47.3%。研究表明,领悟社会支持对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有普遍的增益作用[15-17]。个体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越会主动与他人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同时也相信在需要的时候亲人和朋友会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15,18],这不但可以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可以促进个体的社会适应,保护个体免受不良情绪的困扰。

(四)针对乡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家庭功能和领悟社会支持对乡镇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具有重要的影响。家庭是个体在发展中面临的第一个环境,是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开始的地方,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充分重视和发挥家庭的功能,父母需要加强与子女的沟通,做好子女的引路人、榜样和依靠,为子女营造积极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注意培养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在注重健全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他们的领悟社会支持水平。

家庭、教师和同伴的支持是青少年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因此,针对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改善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家长和教师应积极加强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鼓励孩子建立健康良好的同伴关系,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关怀,并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及时疏导,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乡镇青少年健康发展。

四、结论

通过对调研样本的统计分析,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性别、年级上的显著差异。

(2)家庭功能缺失、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三者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具体相关关系是,家庭功能缺失与社会适应呈显著负相关;家庭功能缺失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呈显著正相关。

(3)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缺失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中具有不完全中介作用,且中介作用达到47.3%。

(4)乡镇青少年的家庭功能缺失、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密切相关,领悟社会支持在家庭功能缺失对社会适应的影响中起到不完全中介作用,这提示我们要密切关注乡镇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完善其家庭功能,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个方面为乡镇青少年提供支持,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社会适应能力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君.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的调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2]包陶迅,叶芳.贫困与富裕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6):704-706.

[3]高静.初中生家庭功能缺失、领悟社会支持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马国亮.高中生心理健康与家庭功能缺失的相关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12:225-256.

[5]胡韬.少年儿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的编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26(3):71-75.

[6]胡韬,刘敏,廖全明.流动儿童的自尊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1:100-104.

[7] 方晓义,徐洁,孙莉,张锦涛.家庭功能缺失: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4,12(4):544-553.

[8]何心展,尤海燕.大学生亲密度和适应性与领悟社会支持关系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6,12(7):634-636.

[9]胡韬.流动少年儿童社会适应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大学,2007.

[10]汪向东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11]温忠麟,侯杰泰,张雷.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J].心理学报,2005,37(2):268-274.

[12]方晓义,戴丽琼,房超,等.亲子沟通问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2(3):47-51.

[13] Chi L,Xin Z.The research of family functioning and its related factors[J]. Exploration of Psychology,2001,(3):55-60.

[14]王海涛,李辉,浦昆华.初中生家庭功能缺失与社会适应性[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120-122.

[15]刘斐,王兆良,李文兵,等.流动儿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及孤独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2):180-183.

[16]叶俊杰.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6):1468-1471.

[17]王桢,陈雪峰,时勘.大学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2006,14(4):378-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