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睡眠障碍的心理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R1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06-01
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SD) 是指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影响睡眠的异常表现,儿童期常见的睡眠障碍有入睡相关障碍、睡眠昼夜节律紊乱、睡眠摇头、失眠、睡惊、梦魔、睡行症、遗尿症、磨牙等。目前儿童睡眠障碍的发生率在25%左右[1]。从睡眠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影响来看,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儿童的体格、情绪、认知及社会适应性等各方面的发育。基于睡眠在生命早期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及儿童睡眠障碍的普遍存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儿童睡眠。
1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
1.1家庭因素: 家庭是儿童早期生活的主要环境,儿童的睡眠不可避免会受家庭环境、父母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影响。父母采取说服教育,注重亲子交流,儿童情感体验良好,有效促进睡眠;而父母教育态度不一致,在日常习惯、个人取向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使子女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自身的行为,不利于儿童良好睡眠习惯的形成,容易诱发睡眠障碍。
1.2疾病因素:包括躯体疾病和心理疾病,儿童睡眠障碍可继发于许多躯体疾病,如良性睡眠肌肉痉挛、偏头痛、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对儿童睡眠影响突出,特别是和睡眠呼吸障碍显著相关。另外,紧张、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也可影响儿童睡眠。
1.3环境因素:环境安静有助于儿童睡眠的启动和维持;较差的睡眠环境是引起儿童睡眠障碍的直接原因之一,如噪声、强光刺激等。经常变换睡眠地点、居室环境吵闹会引起儿童生活适应方面的困难,容易导致睡眠问题[2]。
1.4睡眠习惯不良:不良的睡眠习惯是儿童睡眠障碍的重要影响因素,需要睡眠安慰的儿童较自行入睡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儿童不良的睡眠习惯包括:开灯睡眠、床上阅读、睡前看刺激电影和玩电脑游戏、吃得过饱、睡前剧烈运动以及无固定的入睡时间、需父母陪同等。
2儿童睡眠障碍的防治
2.1建立良好的睡眠环境:父母应该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儿童晚上睡眠时,卧室内应保持安静、无灯光及舒适的温湿度。睡眠作息时间尽量做到规律,防止过度疲劳,儿童双休日白天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不看恐怖片,养成正常就寝时间不看电视的习惯,尤其是卧室里不放电视机、电脑,入睡前听一些催眠曲来抵抗睡眠、入睡困难,以缓解睡眠时的焦虑。另外,家长如时间允许要尽量做到以身作则,使自己的睡眠习惯和时间与儿童同步。
2.2针对诱因进行治疗: 对于继发性睡眠障碍,应积极开展对原发病因的治疗,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儿童,行扁桃体切除术是最主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呼吸障碍症状,还可改善儿童的生长迟缓问题;而中枢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在儿童中发病率极低,可能与婴幼儿神经系统呼吸中枢发育未完全有关,一般可长期应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进行改善,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自然好转。
2.3心理治疗:针对婴幼儿期心理因素引起的儿童睡眠障碍,主要由父母给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帮助其消除精神压力,同时采取一些有助睡眠的方法松弛身心,注意养成规律睡眠的习惯,从而诱导睡眠发生。而对于青春期的儿童,多采取认知行为疗法,其主要着眼点在于纠正患儿错误或歪曲的认知问题上,通过改变其对人、对己和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其心理问题,从而缓解其睡眠障碍。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法及睡眠限制。
2.4饮食调理:对存在睡眠障碍的儿童,可进行饮食调理。陈颖智[3]将小米粥用于治疗学龄儿童睡眠障碍,发现睡前30min服用50g小米粥的患儿,与睡前服用地西泮(安定)2.5mg者相比,1个月后前者治愈率(91.7%)高于后者(66.7%),早醒、睡眠不安等症状均消失。
睡眠问题是家庭环境、睡眠习惯、疾病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因此,应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的睡眠习惯,积极进行病因治疗以及心理心理治疗,提高儿童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1]江帆.儿童睡眠障碍的流行病学[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7,22(12):883-888
[2]黄广文,马敏,张建华,等. 长沙市两个行政区2-6岁儿童睡眠问题与家庭环境关系初步研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42-44
【关键词】 脑卒中;睡眠障碍;心理干预
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生率为2517%[1],且多数睡眠障碍的发生和持续与心理因素有关,如果这种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则导致睡眠障碍迁延而形成慢性失眠[2]。因此心理因素对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给予了心理治疗,旨在观察其对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06年5月~2006年12月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入组标准:(1)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2)既往无睡眠障碍、意识障碍及言语障碍;(3)无严重心、肝、肾疾病;(4)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总分>7分。共入选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其中男27例,女16例;年龄51 a~82 a;脑梗死29例,脑出血14例。对照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52 a~80 a;脑梗死31例,脑出血12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原发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睡眠质量评定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由18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18个自评条目参与记分,组成7个成分,包括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困难、睡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每个成分按0~3分等级记分,累积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差。判断标准:PSQI总分>7分为睡眠质量差。
1.2.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加心理治疗,1次·d-1,疗程4 w。方法:(1)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主要对患者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不利的应付方式从心理上给予疏导、安慰、支持、鼓励等,以减轻或消除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树立信心;(2)渐进性放松训练(progressive relaxation training,RT):包括抗阻等张收缩、无张力活动和等长收缩,使患者感知到紧张的存在,随后鼓励其逐步放松,促使自律神经活动向着有利于睡眠的方向转化并促使警醒水平下降,从而诱导睡眠的发生[3]。
1.2.3 睡眠监测
采用美国AmblagaTM60多功能多导睡眠监测系统监测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第1、2导为眼动图,左/右眼外眦向上/下外各1 cm处分别与右耳垂相导联;时间常数均为0.3 s,滤波30 Hz,增益50 μV·cm-1;第3导为肌电图(EMC),与颌中线旁开各1.5 cm处相导联,时间常数0.1 s,关闭滤波,增益25 μV·cm-1。第4导为脑电图(EEG),左(或右)中央(C3或C4)与右耳垂相导联,时间常数0.3 s,滤波30 Hz,增益50 μV·cm-1。总增益1,纸速15 mm·s-1。各电极部位用丙酮脱脂后火棉胶及2 cm×2 cm胶布固定电极,两电极间阻抗在100 Ω~5000 Ω之间。受试者夜间睡在遮光、隔音、无干扰的屏蔽睡眠室,实验前3 d停用对睡眠有影响的药物,并于实验前试睡一晚。总描记时间430 min~470 min,平均(452.5±20.4) min。将睡眠分为非快眼动相(nREM)和快眼动相(REM)。其中nREM又分为S1、S2、S3和S4睡眠阶段。用目测法分析:(1)睡眠进程:①睡眠潜伏期(SL):熄灯至S1出现之间的时间;②总睡眠时间(TST):从入睡(S1)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减去总觉醒时间;③觉醒次数(AT):从入睡至最后觉醒这段时间中途醒转的次数;④睡眠效率(SE%):总睡眠时间与总描记时间的百分比。(2)睡眠结构:包括nREM睡眠的S1~S4期以及REM睡眠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3)REM测量值:①REM睡眠潜伏期(RL):从S1开始至REM睡眠出现的这段时间;②REM时间(Rt):在整夜睡眠中各REM睡眠阶段的时间总和;③REM睡眠活动度(RA):把每分钟REM睡眠划分为0~8共9个单位,计算每个REM睡眠阶段中快速眼球运动时间为多少单位,再将每个阶段中的单位数相加,即为REM活动度;④REM密度(RD):为REM活动度与REM时间之比。
1.2.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11.5统计软件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参数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睡眠参数比较(略)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
表1显示,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各睡眠参数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
3 讨论
脑卒中导致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与脑卒中损害的部位有关。目前认为和睡眠有关的解剖部位包括额叶底部、眶部皮质、视交叉上核、中脑盖部巨细胞区、蓝斑、缝际核、延髓网状结构抑制区,以及上行网状系统等。如病变部位直接影响到上述结构即可出现睡眠障碍;(2)脑卒中后神经递质失调。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等单胺类递质的功能或其受体的功能下降[4]。(3)社会心理因素。脑卒中并发焦虑、抑郁或其他精神症状,脑卒中后伴发的抑郁情绪与睡眠有较大的关系[5]。本研究显示,治疗前两组PSG测定提示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患者存在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REM值的变化,表现为醒觉时间增加,睡眠效率和睡眠维持率均下降,第三、四阶段睡眠百分比改变和REM潜伏期缩短,与卒中后抑郁患者的PSG改变相似,提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与脑卒中后抑郁有关。认知理论认为,造成人类情绪困扰的来源并非事件或刺激本身,而是人体的认知历程如何来解释这个刺激或事件。每个人的情感或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身认知世界以及处世的方式和方法决定的。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其内心的体验和反应,思想和信念是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的原因[6]。认知疗法就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行为和理论的假设,改善不良认知达到纠正不良行为的心理疗法[7],其目的是协助患者找出僵化、偏颇、悲观的思考方式,提供多样性的、较为切合逻辑的思考方式来处理事件、改变情绪,进而消除情绪的困扰[8]。行为治疗技术实际上是获得、消除和改变行为的学习程序[9]。为了改变患者“只要一躺床上就想事情、情绪低落”这一程序性知识,就需要运用放松训练。渐进性放松技术由J acobson发明,放松反应是下丘脑的基本反应,可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减少,使耗氧量、心率、呼吸节律、动脉血流速度及骨骼肌血流量降低[10,11]。本结果显示,治疗组通过认知行为治疗后,PSG中睡眠进程、睡眠结构和REM值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
参考文献
[1]李峰,张冬霞,张贵芳.脑卒中急性期的睡眠障碍36例分析[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3,20(5):450
[2]赵新喜,李煜,赵兰青,等.失眠患者心理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2002,14(4):205
[3]张亚林.行为疗法[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9:190
[4]史玉泉.实用神经病学[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社,1994:1125
[5]宋景贵.卒中后抑郁患者认知睡眠与自主神经功能研究进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1):86
[6]石林.情绪研究中的若干问题综述[J].心理学动态,2000,(8):63
[7]杨漠.解决大学生性心理困扰的有效方法-认知疗法[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54
[8]唐肖彦.认知理论在失眠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8):55
[9]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第2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76
[10]吴军发,白玉龙,吴毅,等.放松技术[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2001,21(2):67
[11]王彦玲,范立枝.综合心理疗法治疗失眠症临床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21(2):67
[12]Edinger JD,Wohlgemuth WK,Radtke RA,et al.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treatment of chronic primary insomn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AMA,2001,285(14):1856
[13]游国雄.失眠与睡眠障碍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74
[14]李敬阳,刘畅,栾树鑫,等.认知治疗结合刺激限制与放松训练治疗失眠症[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0(5):797
[15]Richardson S.Effects of relaxation and imagery on the sleep of critically ill adults.Dimensions of Critical[J].Care Nursing,2003,22(4):182
[16]Waters WF,Adams SG,Brinks J R,et al.Attention,stress and negative emotion in persistent sleep onset and sleep maintenance insomnia[J].Sleep,1993,16(2):128
失眠是一种主观体验
其实睡眠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
然而,失眠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京沪广等六大城市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57%,远超欧美。
每个人都要睡觉,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只是在长期的睡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模式,使大脑产生了床与觉醒(而不是睡意)之间的消极联系,形成了慢性失眠。有过失眠经历的人都知道,那种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滋味真是苦不堪言。
失眠是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入睡困难(大于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觉醒大于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时间减少(小于6个小时)、日间功能障碍等。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属于失眠呢?
1.入睡困难、睡觉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
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仍出现上述症状;
3.至少有下述一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疲劳或全身不适,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学习、工作或社交能力下降,情绪波动或容易激惹,日间思睡,兴趣、精力减退,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紧张、头痛、头晕或与失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
同时具备以上3条则属于失眠。
最新失眠诊治指南推荐认知行为治疗
目前,美国及中国2016年失眠诊治指南都推荐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为慢性失眠的初始治疗,即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知及改善睡眠环境和睡意之间相互作用的行为干预,使失眠得到明显改善。CBT-I虽然是一种心理治疗,但对于非精神心理医生和患者来说,都是比较容易掌握和实现的。
CBT-I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睡眠卫生教育、刺激控制、睡眠限制、松弛疗法、认知治疗。
1.睡眠卫生教育
午饭后避免喝咖啡,睡前6小时内不喝酒;
夜间特别是接近睡眠时避免吸烟;
睡前3小时可以进行温和的体育锻炼,但避免剧烈锻炼;
睡前不看连续剧、小说,禁止打麻将、扑克或者其他易引起兴奋的游戏;
睡前避免摄入过多液体和过多食物;
保持卧室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以及适宜的光线及温度;
每天坚持规律的体育锻炼,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快走或者慢跑,每天不少于30分钟;
白天避免小睡,午睡不要超过半小时,下午一点半前完成午睡;
2.刺激控制
减少卧床时的清醒时间来消除患者存在的床和觉醒、沮丧、担忧等这些不良后果的消极联系,重建睡意与床之间的积极联系,使患者迅速入睡。
将卧床仅仅当作睡觉与性生活的地方;
只有晚上有睡意或者到了规定的睡眠时间时,才上床休息;
如果卧床后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无法入睡时(无需看表),应离开卧室,进行一些放松活动,直到感觉有睡意再返回卧室睡觉;
如果再次感觉到大约20分钟内仍然无法入睡时,重复上条策略,如果有必要,整晚都可重复该过程;
无论前一天晚上的睡眠时间多少,第二天早晨都在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
3.睡眠限制
失眠患者常常想要用延长卧床时间来增加睡眠的机会,或通过卧床来缓解白天的疲劳,却往往使睡眠质量进一步下降。睡眠限制疗法缩短卧床清醒时间,增加入睡的驱动力以提高睡眠效率。
减少卧床时间以使其和实际睡眠时间相符,但不能小于5小时;
只有睡眠效率超过85%的情况下才可增加15~20分钟的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总睡眠时间/在床上时间×100%)
当睡眠效率低于80%时则减少15~20分钟卧床时间;
睡眠效率在80%~85%之间,卧床时间不变;
避免日间小睡,并保持起床时间规律。
4.松弛疗法
睡前1小时可在昏暗的灯光下通过做深呼吸,听放松音乐等活动进行放松,使自己从白天的压力中放松下来,提高睡眠质量;
专业人员可通过影像、书籍、面对面等方式授予放松训练技巧,如渐进性肌肉放松、生物反馈、意向训练等。
5.认知疗法
纠正不切实际的睡眠期望;
保持自然入睡,避免过度关注并试图努力入睡;
不要担忧自己失去了控制自己睡眠的能力;
不要将夜间多梦与白天不良后果联系在一起;
不要因为一晚没有睡好就产生挫败感;
【关键词】 失眠症;西药;中医;中西医结合
睡眠是维持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生理过程,只有在具有良好睡眠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保护生活质量,完成各种社会活动。如果患睡眠障碍性疾病不及时控制将会导致机体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诱发更严重的躯体和心理疾病;失眠症[1]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性疾患,它是以入睡和(或)睡眠维持困难所致的睡眠质量或数量达不到正常生理需求而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及睡眠深度的不足。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和竞争日益加剧,失眠的发病十分普遍,患者轻者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重者则整夜不能入眠,这种患病率的不同与个体对生活质量的需求和体验不同有关。失眠症可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判断力和日常工作能力下降,严重者合并焦虑、强迫、抑郁等症。因此合理治疗失眠对人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1 非药物治疗
1.1 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 首先让患者了解一些睡眠卫生知识,消除失眠带来的恐惧,帮助患者建立有规律的作息制度,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根据自己的习惯安排好合理的睡眠时间,尽量不要饮酒、饮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从事适当的体力活动或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持之以恒,促进身心健康,克服过度的紧张、兴奋、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情绪对于比较严重的失眠患者可进行睡眠行为的控制,有睡意时方上床睡觉,并避免午睡。晚餐要清淡。不要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如看书、看电视等。晚上尽量不要参加宴会、朋友聚会、唱歌等引起紧张或兴奋的活动。睡前2 h避免做剧烈的体育活动。另外,要注意睡眠环境的安宁,努力减少噪音,床铺要舒适,卧室光线要柔和,去除各种可能影响睡眠的各种外在因素。
1.2 物理疗法 除了睡眠教育和心理治疗行为治疗以外,还有很多的治疗方法,如:中医的针灸、气功、推拿、按摩等。对失眠均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现代医学中借助于某些物体或医疗仪器进行的物理疗法,如:水疗、电睡眠、导平仪治疗等,都对失眠有治疗作用。
2 药物治疗
2.1 西药治疗 治疗失眠症的药物主要包括第一代巴比妥类、第二代苯二氮卓类及第三代非苯二氮卓类,第一代巴比妥类药物在临床上已很少应用,第二代苯二氮卓类药物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治疗失眠药物,此类药物可缩短入睡时间,减少觉醒时间和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较好的催眠药。缺点是比较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停药反跳和记忆力下降,但短期应用不会出现药物依赖性。此类药物依据药物半衰期可分为3类,①短效类,其半衰期小于6 h,常用的药物三唑仑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②中效类,半衰期6~24 h,常用药物 阿普唑仑,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③长效类,半衰期24 h以上,常用的代表药物有地西泮,常用于早醒。新型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等药物,起效快,半衰期短,次晨没有宿醉症状,药物依赖和停药反跳少等优点,是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2.2 中药治疗 失眠症中医属于“不寐”范畴,发病原因病因多由饮食不节、情志失常,劳倦、思虑过度、及病后、年迈体虚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神不守舍,不能由动转静而致。治疗当以补虚泻实,调整脏腑阴阳为原则。实证泻其有余,(代表方龙胆泻肝汤加减)虚证补其不足,(代表方:归脾汤加减),在此基础上安神定志,(代表方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清心安神。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王雷芳[2]对失眠症用西药、中药及多种物理疗法治疗失眠结果显示总有效达到95%。陈明森[3]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症120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但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并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症值得临床推广。
目前,对于重症失眠症的治疗多采用上述各种方法的综合治疗,其中应以睡眠卫生教育和心理治疗为基础,中西医结合、辅以一种或几种物理疗法,增强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且多数报道证实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一种(中医或西医)治疗。因此,综合治疗重症失眠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贾建平.神经病学.第6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9.
1 引起老年人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
1.1 老化因素 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出现睡眠时相提前,表现为早睡、早醒:也可出现多相性睡眠模式,即睡眠时间在昼夜之间重新分配,夜间睡眠减少,白天瞌睡增多[2]。
1.2 社会家庭因素 离婚率增高,子女工作压力与日俱增、亲情关系的新模式等社会问题不断冲击着老年人固有的观念,当不能及时调整心理时,睡眠障碍作为一个不良后果,可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
1.3 躯体疾病 2003年国际基金会的调查显示,老年人睡眠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健康状况差,老年人的医学问题越多,睡眠问题越多[4]。
1.4 精神疾病 失眠与老年人的精神疾病相关,是诊断抑郁与焦虑有意义的特征,也是精神疾病早期临床首发症状[5]。
2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危害
睡眠除了可消除疲劳,使人体产生新的活力外,还与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疾病的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6]。研究证实,持续的睡眠不足可导致思考能力及记忆力减退、警觉力与判断力下降,免疫力低下、内分泌紊乱、焦虑烦躁,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如极易引起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情感性精神病,加重与年龄有关的慢性疾病的严重程度,增加中老年妇女冠心病周期性发作的危险因素[7]。由此可见,睡眠障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躯体健康,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负担。
3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护理
3.1 睡眠状况的评估 护士通过对睡眠状况评估,可以扩大观察病情的眼界,开阔分析病情的思路,全面了解和掌握病情变化,及时对医疗护理的疗效做出评价,促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8]。
3.2 开展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在熟练掌握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还需掌握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指导老年人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9]。纠正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3.3 早期开展心理支持 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庭成员主动参与改善老年人睡眠的工作,帮助老年人妥善处理各种引起不良心理刺激的事件,争取家庭、朋友等社会支持系统的密切配合[10]。使老年人倍感亲切和安慰,情绪乐观,积极配合治疗。
3.4 应用药物指导 老年人服用催眠药物的比例较高,且长期服用者占多数,护士应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的作用、服药的最佳时间及方法,常见的不良反应等,告知患者遵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避免私自停药或改变药量,可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依从性[11]。
4 小结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目前面临的严峻挑战,睡眠障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睡眠相关知识的培训,拓展老年人睡眠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从躯体健康、社会、心理等多方面采取干预措施,使老年人能树立健康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参 考 文 献
[1] 李志彬.住院老人 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广西医学,2004,26(10):1518-1519.
[2] 赵忠新.临床睡眠障碍学.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3:399-400.
[3] 王晶,马莉冰,杨品.163例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现代护理,2005, 11(7):510-511.
[4] 叶瑞繁.失眠的评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2):207-209.
[5] 陈兴时,张明岛.加强睡眠障碍的临床监测工具研究.上海医学 2004,27(1):1-3.
[6] 叶光华.老年睡眠障碍的现代诊治及进展.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8):2018-2021.
[7] 杨亚娟,蒋珍珍.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及护理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75-77.
[8] 王克芳,李绍枕,冯美丽.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探讨.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1):58-59.
[9] 刘纯艳.社区护理学.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