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的健康心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健康心理 健全人格 现状 方法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取向,也冲击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整体而言,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现状是积极的,他们热情而不盲从,踏实而不刻板,坚毅而不偏执,敏捷而不鲁莽,自信而不自负,自强而不自傲,自珍却又能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奉献自己宝贵的生命。然而,就个体而言,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发展中也存在着消极的因素,具体表现为:缺乏崇高坚定的理想,缺乏严谨执着的精神,缺乏团队协作的意识,缺乏稳定积极的情绪 ,缺乏抵抗挫折的能力,缺乏诚实守信的修养。一些学生受到刺激容易激动,经受挫折心灰意冷;还有些学生考试作弊,有意拖欠学费,制作假简历,网络道德缺失。其中人际交往、学习适应、情绪控制方面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和人格问题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大学生种种心理和人格现状表明,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不仅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大学生成才的重要资源;离开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大学生成才就会失去基础。因此,高校应积极主动探索解决大学生种种心理和人格问题的对策。
一、以心理教育人格教育为基础
心理是人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和人格。人格是人的个性所表现出的做人的基本格调,是一个人心理品质的显现,主要包括人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动机行为、性格气质等。心理和人格唇齿相依,互为表里。心理与人格的共同点是它们的健康的标准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想象力和自信心。2、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3、能控制自己的情绪。4、有不断地进行社会化活动的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5、富有一定的创造力竞争力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它们在共同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心理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长期积累而表现出的思想成熟度,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可测性和发展性;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及行为的统合模式,它最主要的特点是动力性和可塑性。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和人格水平这个问题上,教育是一个首要的因素。美国现代化问题专家英格尔斯指出,在大规模的复杂社会中,没有任何一种个人属性比他所受到的教育更能一贯地、强有力地预言他的态度、价值和行为。
1、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心理状态的可测性、发展性特点,表明健康的心理是可以通过培养教育实现的。健康的心理是健康人格的基础,是健康人格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健康人格教育的水平。要促使学生克服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从而形成健康心理,就必须大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和咨询工作,积极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是健康心理教育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探索高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入手,制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健全心理健康干预机制,建立优质的专门咨询机构,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积极开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测查和心理咨询辅导,强化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指导和治疗等环节,在干预校园危机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建立在校生的心理健康档案并进行追踪观察,定期举行与心理素质教育相关的各项活动。在心理教育中还应充分发挥“坡效应”、“蝴蝶效应”、“南风效应”、“木桶效应”等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总之,应积极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为学生提供说心里话的场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心态、挖掘潜能。
2、掌握教育规律促进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这些心理特征包括个人能力、气质、兴趣、爱好等,它们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逐渐形成的。人格实际上是共性的人类文化和个性的心理特质的统一。可以说人格的养成不仅是个人成长的标志,也是民族性格的标志。健康人格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首先,心理和谐发展。具有正视现实、乐观向上、和谐统一的心理品质。一个人如果失去人格内在统一性,就会出现认识扭曲、情感变态、行为失控等问题。第二,能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具有自尊和他尊、理解和信任等优良品质,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孤芳自赏,能够使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的人相协调。而缺乏友好人际关系的人,在情绪上往往产生恐惧、孤独、多疑,甚至嫉妒、傲慢、敌对、攻击的心态和行为。这样的人很难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更难与人合作。第三,勇于创造,善于创造。他们的成功,往往又为他们带来满足和愉悦,使他们的生活内容更加充实。人格所具有的动力性特点,说明人格教育的重要性;人格所具有的可塑性特点,说明人格教育的可能性;人格具有高低之差,说明人格教育的必要性。人格教育就是教育者用心理学、教育学的方法实施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发展的社会活动。在人格教育中应注意发挥充分“皮革马利翁效应”、“破窗效应”、“保龄球效应”、“近因效应”等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我国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优势,这就是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系统。可是,不能不承认,教育有比这个更为重要的目标,这就是培养人,让人成为人。在这里,个性张扬和能力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更为本质的目标。”[1]
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先导
高校在对大学生心理、人格教育的过程中,应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教育。
1、高校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p#分页标题#e#
真、善、美的统一,是理性、意志、情感的统一。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统一的完美人格,这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真”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一个尺度。教人求“真”,就是培养人格的智慧特性,即智慧人格。从心理特性层面看,求“真”品质具有认知的客观性和创造性特点。“善”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二个尺度。教人求“善”,就是培养人格的道德特性,即道德人格。从心理层面看,求“善”品质具有情感的稳定性和丰富性的特点。 “美”的尺度,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第三个尺度。教人求“美”,就是培养人格的审美特性,即审美人格。从心理层面看,具有意识的自觉性和自制性特点。只有实现了真、善、美三个尺度的有机统一,才能实现人格的完善,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古希腊,一种作为强烈和持久向往之目标的理想在生理上和精神上成功地塑造了人类。
2、引进新型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我国古代教育家提出并实践了一系列人格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其它诸如提倡立志、明理、身教、自省、慎独、慎染、力行等。在现代社会,应融合东西方在人格教育过程中的积极经验,承认被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调动其主体积极性。改变以往重说教轻关怀、重批评轻激励、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的做法,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建立情感型、渗透型、人文型的教育模式,以情感人,以理晓人。调动学生内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解决学生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以及其它思想、道德、心理、情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扰,引导学生积极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不良倾向。明确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培养学生增强集体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以优秀教师的人格形象为示范
1922年,日本著名教育家小原国芳提出:“必须把全国第一流的人才绝对集中于培养教师的大学里,这件事应作为当宰相的第一要义。而且根本问题,是教师精神、是全人教养(全人教养指完全人格,即和谐人格),是教师之道,是根性、是灵魂。”[2] 这种教育理念给我们在人格教育中的启示是:
1、应重视学校、教师的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作用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而人格的塑造关键在于学校和教师。1947年日本颁发的《教育基本法》强调,促进完满人格的发展是教育的宗旨,80年代日本强调“教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落实“人格完善”。 1996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并通过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提出,要重视教育“在铸造人格、发展个性以及增强批评精神和行动能力方面的意义。[3] 人格的完善决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培养塑造的结果。教育担负着两种培养和发展的任务:即不仅是教会人们去改变环境,也要教会人们去改变自我。马斯洛曾指出:“自我实现的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因为这些都是人格放射出来的副现象。因为对人格来说,成就是第二位。”[4]这些足以说明,学校和教师在培养人格中的重要作用
2、应重视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
良师之本,重在人格。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教师自身所追求的探求真理的进取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敢为人先的超越精神、为国争光的奉献精神,在向学生传递学科的基础知识及前沿知识的同时就已经传递给了学生。教师良好的思想、学识、言行和人格魅力,通过示范的方式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塑造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人格,促进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形成。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帮助学生塑造人格的神圣职责更为重要。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格水平要努力达到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教师没有良好的人格,就无法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只有人格才能够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 高校教师“不是使用物质工具去作用劳动对象,而主要是以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以自身道德的、人格的、形象的力量,通过示范的方式直接影响着劳动对象。”[5] 马克思指出“能给人以尊严的只有这样的职业,在从事这种职业时我们不是作为奴隶般的工具而是在自己的领域内独立地进行创造。”[6]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人只能用人来建树,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具有极大感召力和感染力的”。叶圣陶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是为人师表,教师应以自己的人格影响学生的人格。”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只有教师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才能承担和实施其教育的功能。学生常常以教师的品行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教师不仅影响学生的智慧、感情和意志的发展,还影响着他们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形成,尤其是影响着对学生创造动机(思想观念、情感意志)、创造意识(关注联想、怀疑探究、反思批判、)、创造精神(独立思考、勇敢超越)的培育。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胜任“教育者的最重大任务在于帮助塑造人的品格”的神圣职责。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
从起源上说,文化是“人化”,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从功能上说,文化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7] 在论一流大学的建设时指出:大学应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高等教育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环境具有影响面广、渗透性强、持久性长、吸引力大等特点。“环境造就人格”,“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不仅人对人有影响,文化环境也对人有重要的影响。美国课程专家杰克逊认为,校园文化是一门“隐性课程”。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更容易无抵抗地接受外界刺激和信息的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很容易受一些错误价值观和不良行为的误导。因此,大学生若能置身于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之中,他们就容易养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因此,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对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大意义。#p#分页标题#e#
1、加强校园文化“硬件”建设
大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主要是校园文化环境,它包括“硬件”、“软件”两个部分。校园文化“硬件”建设是指校园的物质条件,包括学校的建筑设施、楼宇命名、名言悬挂、诗文镌刻、园林树木、山石湖瀑等。这些都对学生的心态思维、行动方式等各个方面发挥着作用。校园中的这些“硬件”建设所特有的审美引导功能、智力开发功能、身心调节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硬件”环境有利于高校学生形成高尚的精神风貌。因此,应将校园文化“硬件”环境当作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硬件”环境建设的管理,积极营造格调高雅、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软件”建设
校园文化“软件”建设,是指学校的组织制度、学术研究、文化活动、学习风气、大学精神等意识形态产品。校园文化软实力建设所特有的价值导向功能、教育引导功能、智慧培育功能决定了它在满足大学生文化需求的同时,对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文化“软件”建设诸如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内容新颖的知识讲座、引领时尚的社团文化、锋芒毕露的辩论演讲等,具有内容广泛、意蕴深邃、创意无限、前沿冲浪的特点。深刻认识校园文化“软件”建设的重要性对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努力,努力做好校园文化“软硬件”建设,校园文化就一定能成为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有力抓手
五、以网络文化建设为平台
二十一世纪高度发达的网络技术给世界带来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德育工作者应积极应对挑战,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正确、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氛围,
1、加强相关部门的领导和监督
应加强党政领导和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网络技术部门负责人的协同领导,加强对心理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的领导和监督。充分重视和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提高心理教育、人格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渗透力和战斗力。努力用正确的导向、先进的知识、丰富的内容积极占领网络阵地。
2、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活动
应通过建立心理咨询、人格教育等网站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活动。在活动中把图文并茂、精彩纷呈的形式与健康积极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开发、创办有时代特点的网上电子刊物、教育软件等,以平等、及时、互动、细致的特色来满足大学生求新、求异、求特的心理需求和思想需求,从而陶冶大学生的心理和人格,培育大学生的使命感和崇高感,激发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创造勇气,使心理教育和人格教育获得应有的成效。
3、心理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走进网络
面对眼花缭乱的网上世界,心理工作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参与,走进网络。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通过有益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的信息、言论,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富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学生之友、知心学姐、心理娱乐、心理聊天、心理咨询、名人讲座、社会视角、校园聚焦、文化动态、院系社团、学习园地、法律园地、健康在线等栏目,开展网上咨询、聊天、浏览活动,直接与每个学生进行交流,开启学生的心灵之窗,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的生活、思想、心理、人格等方面的问题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注释
[1] 张志勇,转变非理性教育思维 推进教育改革新突破,《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2] 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47页。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4] 马斯洛:《自我实现的创造力》,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 周浩波等:《教学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4—185页。
关键词:自杀 心理健康 情绪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C
随着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入发展,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兴起,以及有关生命科学的显著进步,人类健康的课题必将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健康是人类获取幸福的前提,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据专家预测,生命科学将成为21世纪的前沿带头科学。健康是人类基本需求之一,是每个人所渴望和追求的目标。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理解使健康的概念超越出仅仅只是“没有疾病”的范围和仅仅是躯体状态方面。健康应包括生理方面,即躯体、器官方面;心理方面,即认知、情感、意志和人格特征:还有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清华大学校长曾经在毕业典礼上说过:“大学生毕业后如果没有健康的身心,如何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环境和人生变革?如何应对工作压力和个人成就欲望的矛盾?现代社会拥有健康的心理越来越被提上日程,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承受挫折与痛苦、缓解压力与抑郁,这些都将成为工薪族乃至学生们常常面对的问题。为了防止英年早逝,过劳死等社会不良现象,还是要多注意一下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投资吧。”
通过对北京、上海、西安等46所高等学校提供的大学生校园自杀案件资料分析,在校大学生自杀案件逐年增多,大多数是因为大学生心理变异和情绪焦虑等心理障碍所引起的人身恶性事件。
高等学校多数专业学科均未开设心理学课程,大学生心理知识缺乏,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有必要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知识和情绪控制方法。
1 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是心理活动的科学,涉及到心理活动的现象及其条件。如情感、欲望、认识、推理、决定等。心理现象不仅是以身体变化为条件,引起血管和内脏的变化,还必须考虑到心理状态变化的结果和社会环境因素。
人既是有机的自然个体,也是参与社会活动的成员,既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也必须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人类只有在生理上和心理上不断地调节自身来适应周围环境的变化,才能有健康的生活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通常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都会诱发人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是积极的或是消极的,都取决于个体对刺激的认知、评价和情绪体验以及对它的应答能力。因此对影响健康心理的因素,就应从个体因素和社会因素来考虑。
个体因素是指:一个人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神经系统活动特点明显地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生理结构的损害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例如甲状腺机能紊乱可出现心理变态及智力、性格的发展异常。
社会因素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影响心理健康的社会因素是复杂多样的,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家庭环境、生活事件、环境变迁和都市化等。家庭是影响个体早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保持良好的关系,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人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社会生活的变动,需要个体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调整和适应这些变动所带来生活变化,从而减轻精神压力。环境变迁也是重要的生活事件,人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都市化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恶化、人们常常会产生烦燥情绪,使焦虑、恐惧、寂寞等情绪发生。
人的一生是社会化的一生,其心理健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完整过程,突出心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不仅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且心理健康对社会环境的反应有个性特点,表明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渗透的。人的心理健康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涉及人的生理遗传、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变化。心理健康是个体健康的表现之一,它是个体能够持续对环境做出良好的适应,并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充分发挥身体潜能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应适能力。
世界各国都对人的健康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要求。
1.1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具有健康心理的人,人格完格,自我感觉良好,情绪稳定,且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能保持心理平衡;自尊、自信、自爱,而且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
第三,心理健康的人,对未来行明确的生活目标,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并能脚踏实地,不断进取。
1.2马斯络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第二,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当的评价。
第三,生活的理想和目标切合实际。
第四,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第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第六,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七,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
第八,具有适度的情绪表达与控制能力。
第九,在不违背集体意志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第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情况下,能适当的满足个人基本需要。
1.3我国根据国家制度和现实,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
第一,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评价。
第二,正视现实并对现实环境有良好的适应。
第三,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四,热爱生活,献身事业。
第五,保持健全的人格。
第六,能协调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尽管对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不尽一致,但是在认知能力正常、情绪稳定、个性健全、人际关系良好,充足的自信心和耐受力等方面,认识是统一的。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修养,有利于平安校园的创建。
2 培养健康的心理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青年人由于心理发展处于不平衡、不稳定的时期,承受挫折、困难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形成心理障碍。当自己无法排解这种心理矛盾,并且这种心理矛盾作为一种恶性刺激不断对自身产生消极作用时,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就会形成。因此,要求学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会控制情绪的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2.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培养健康心理的基础
一个人能否以乐观进取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和人生,决定着他的人生目的,人生价值和人生态度。生活在现实社会,不可能出现世外桃源的情景。一个个接踵而来的残酷现实、一件件不公的社会问题、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都是每个人无法回避的。我们应以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冷静思考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理智应对。通过增强竞争意识,提高竞争能力,扩大社会视野,丰富社会阅历,主动自主地适应社会,保持正常的心态,避免心理的失衡。
2.2形成正确的理想观是培养健康的心理的保障
理想是人生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崇高的理想可以点燃人的激情,激发人的才智发挥人的潜能和价值。高尔基曾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真理。”这段名言是对理想作用的精僻概括,闪烁着真理的光辉。有了崇高的理想,会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平凡中看到伟大,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充满信心,在暂时的失败中坚信胜利。
2.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人际交往是一种以个人为对象,彼此联络感情、协调关系、寻求心理需要满足的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复杂的人类社会是人际关系偶合的网络系统,而人际关系是将个人与群体联结成社会网络必不可少的纽带。正常的人际交往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可以减轻失望的痛苦和悲伤,可以驱散心灵的迷茫和仇恨。因此,不断提高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有效途径。
2.4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提高情绪控制的能力
一三本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三本院校是指在高考录取时第三批录取的本科高校,包括独立学院、民办本科高校和合作办学本科高校等,在管理上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培养面向科研岗位和基层职业岗位的科研型、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全职型人才。三本院校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他们的心理状况总体上健康、积极、向上,但由于生源和专业的特殊性,部分学生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1来自学习方面的压力
相对于一本、二本院校的大学生,三本院校大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薄弱,他们自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没有进入理想的一本、二本院校深造,把接受三本教育看成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进入三本院校后,一些学生由于学习能力不强,学习习惯不好,无法适应三本教育实用性、实践性、专业性的特点,出现了课堂知识不能理解、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科目考试不及格等现象,容易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等心理现象。
2来自人际交往的困惑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至23周岁之间,虽说已是法律意义上的成年人,但由于我国中小学长期重视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家长对独生子女过于溺爱,都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大学生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人际交往的能力。进入三本院校后,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学生一般都是住校生活,远离了以前父母和老师的全天候看护,如果对如何适应三本院校新生活、如何与同学友好相处等问题缺乏必要的交往技巧,就容易与同学产生矛盾,出现孤独、偏激、紧张、郁闷等心理问题。
3来自经济生活的压力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高等教育的收费也在逐年增长,尤其是三本院校的学费比一本、二本要多出近万元,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言,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比例达到20%左右,三本院校学生中也有一部分人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庭和落后贫穷的边远地区。而在帮困助学方面,三本院校得到国家、社会资助的金额和机会远远低于一本、二本院校。由于家境的贫寒,经济的拮据,由特定的成长环境和特殊的成长经历所带来的心理压力使一些贫困生缺少同龄学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他们背负着沉重的经济负担,易产生敏感、多疑、孤僻、冷漠等心理障碍。
4来自就业求职的压力
在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的形势下,就业的难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201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8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以江苏省为例,本科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53.3%,其中三本学生占本科人数的34.6%,即在校大学生中有18.1%是三本学生。但由于社会上部分用人单位对三本院校存在某些偏见,而三本学生又认为自己是本科学生,与占在校大学生人数46.7%的高职生相比又有一些优势,这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若没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占优势的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就不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对前途逐渐失去信心,可能成为心理问题的特殊人群。
某课题组对包括三本院校在内的近2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28.5%的大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障碍、交友恋爱受挫、考试紧张焦虑、求职择业矛盾、人格发展缺陷、情绪调节失衡、经济困难压力等。近几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行为偏差的个案时有发生,这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三本院校的校园稳定。作为肩负着培育高素质全职型人才为目标的三本院校,必须充分重视这一问题,寻求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优化三本院校班集体心理环境,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理
班集体是学生学习生活最主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它的组织目标、人际关系、规范以及班级心理气氛等因素都具有不容忽视的教育和发展价值。优化三本院校的班集体心理环境,有利于培育大学生健康心理。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作为班集体的主导者,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
马斯洛理论把人的心理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美国著名人际关系学家卡耐基认为:待人处事的一大原则是“首先想到他人的需求”。对三本院校大学生而言,他们同样希望有受到尊重、得到赏识、成为榜样、体验成功、被异性关注、与人沟通、有归属感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以尽量满足大学生正常正当的心理需求为目标,得到学生的认可和肯定,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专业教育,教育效果也会相应提高。
2促成安全的情绪状态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青年期的过渡时期,生理发育接近成熟,心理上也经历着急剧的变化,情绪内容趋向深刻和丰富,情绪变化也逐渐趋向稳定,但在一定的环境下,他们的情绪也带有明显的起伏波动性,具有冲动性、矛盾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如果大学生情绪稳定、心态平稳、心气平和,就会认真学习,细致做事;反之,则做事效果低下。因此,教师要善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境,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爱学校爱班集体的情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让学生在安全的情绪状态下健康成长。
3体现真诚的人文关怀
三本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是我国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充分体现出教师的强烈责任感,谋求并维护教育的公正公平,始终以学生的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包容学生的过失,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体现出浓郁的人文精神和温暖的教育情怀。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尤其需要教师给予建设性的关怀,在言语上鼓励学生,在行动上支持学生,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舒缓学生心理压力。
4完善教师的个性人格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一个人的遵从可分为依从———认同———内化三个层次,当学生感到教师在某方面对自己有吸引力时,他就会喜欢那个教师且接受其教导,并采取同他一样的态度和行为”。大学生作为学生,具有天生的向师性,会很自然地尊重、模仿其欣赏的老师,并产生自觉自愿的行动。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教师完美的个性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去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来源于渊博丰富的学识和教书育人的能力,能正确处理与协调师生关系;来源于善良、正直和仁爱的天性,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善待每一个学生;来源于对学生的信任、宽容与友善,善于做学生潜能的开发者和自信心的提升者;来源于不断进取的执着精神,用胜不骄败不馁的坚强意志去感召学生追求优秀,追求卓越。
5重视身边的榜样教育
榜样即模范和典型,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种道德标准和精神面貌的集中体现,是时代的产物。榜样教育“将抽象的说理变成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来进行教育,从而激起人们的思想情感的共鸣,引导人们学习、对照和效仿,它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较说理教育更富有感染性和可接受性”。教师应严于律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教师还可以选取同龄人中的优秀代表为榜样,由于他们年龄、生活经历、成长条件比较接近,与受教育者的共鸣点较多,易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因而更易激励学生的上进心,起到直接教育的作用。教师还要在三本院校大学生身边发现先进典型,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使他们感到先进榜样可能就是他们自己,从而增强学习榜样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6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
班风是班级在长期活动和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倾向和精神风貌。良好的班风对全班学生起着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推动着班集体的发展。班主任在管理班级过程中,首先要带领全体学生根据班级现状和学校制度,制定出适合本班特点并有利于本班学生发展的班规,使班级以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一个成员具有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次,三本院校班级与中小学班级不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应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应着手培养规范务实的班干部,指导班干部组织班级活动,最大程度地吸引班级学生参与,积极创设有良好感染力的教育情境,增强班级凝聚力;再次,班主任要结合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勤思考、多调研,制定班风建设新措施和办法,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心理健康工作面临的现状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见问题
(1)特殊家庭成长状况衍生不良心理问题。大学生自身成长资源的缺失是导致心理不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从家庭经历考量,贫困、离异、暴力等这种特殊的家庭状况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人际、情绪、学习等方面出现问题。不恰当的教育教养方式造成一些大学生自我认同和自我效能感的缺失,使之信念、自我评价、思维特点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2)环境适应能力差,不能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学习的转变。当代大学生历经寒窗苦读,离开熟悉的十几年的环境和亲朋,面对大学新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一些学生不能独立处理这些改变所带来的问题,于是产生紧张、焦虑和恐惧等心理,进而形成逃避、攻击等不良的行为方式,更有甚者会因此产生自杀的念头。
(3)网络成瘾现象引发现实世界自我价值冲突。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抵制诱惑能力差,互联网无疑成为充斥各种诱惑的源泉。进入大学的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课余时间较多,上网填补了大学生活的空闲,长久养成对网络的依赖感,上网时精神亢奋,否则萎靡不振。这种现象使有些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导致性格孤僻冷漠,成绩不合格等,甚至到必须退学的地步。
(4)不成熟的恋爱观影响生活与学业关系。爱情是年轻人向往的话题,大学生性心理和生理已经趋于成熟。但由于我国大学生还对待爱情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恋爱具有草率性和不稳定性,感情的求之不得,性心理的宣泄或压抑对部分大学生的生活造成严重影响,陷入焦虑、紧张、抑郁等消极情绪。
(5)社会交际能力差导致不良人际关系。大一新生在这个阶段最易产生问题,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集体,就意味着各种观念的融合。有的大学生由于自身交际能力差,加之必须面对的独立自主能力、家庭生活条件差别等情况,使之对外缺乏沟通、真诚和友谊,导致自闭、嫉妒、自卑等心理健康问题,表现为苦闷、焦虑、对抗等。
(6)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一大隐患。学习和就业压力紧随市场经济情况备受社会瞩目,不同年级的学生都存在这种压力,随着年级的增长这种压力逐渐增大。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前心理压力较之过去明显增大,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等冲突和事件,随之产生焦躁、自卑等心理问题。
1.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的现状
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师资力量和常规的心理咨询中心,学生工作队伍是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人员,但由于在校生人数越来越多,高校在辅导员配备上存在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再加上辅导员兼职比例较大,人员流动快,整体上对心理学知识一知半解,对心理辅导的方法和技术不熟悉,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归因不准,心理疏导时往往会受到德育思维模式的影响,违背心理辅导的原则,由于不懂教育理论和咨询理论,或者不具备一定的个人素质,造成了心理辅导工作的失败,甚至对辅导对象会产生负作用。
1.3 高校校园文化心理健康宣传缺失
校园文化是深入大学生生活重要的阵地,建设健康心理知识的校园文化应该成为高校努力争取的武器。高校中开展健康心理知识宣传,对大学生整个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积极意义。但目前,很多高校领导在这方面重视程度不足,团委的导向不够明确,学生会和其他学生团体的相应活动开展稀少,更多的只是简单的海报宣传,单调呆板,使心理健康文化氛围的建设流于形式,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和作用。
2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工作的系统模式。
2.1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心里辅导指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和具有较高心理学素养的人员,对需要得到心理学指导的个体或者群体提供心理学帮助的过程。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配备相应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抓好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高校中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主要队伍基本上包括专业资质的心理咨询老师和基层学生辅导员,抓好这两方面的素质建设尤其重要。
2.2 设立心理咨询中心
完善心理教研室的功能,除开展相应的教学讲座外,建立心理咨询中心,遵守国家相关法规要求的法规制度,通过日常咨询接待、心情宣泄室、心灵阅读室等满足不同心理需求,以保密原则为指导,做好相关工作建档保存。
2.3 建设基层心理辅导工作队伍,全面培养提高专业素养
(1)辅导员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担当科学育人的重任,战斗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在心理健康教育整理工作中,辅导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能够深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全面了解整个学生群里的心理动态,通过在日常工作中多接触多观察外,掌握班干部,心理委员,信息员等提供的一手资料,及时发现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给学生以关爱,变治疗为预防,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保证了坚实的基础。(2)开设心理咨询师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养。高校应增大投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和提高。除引进专业高素质人才外,根据高校辅导员专兼职共同协助,兼职流动性大的情况,鼓励更多的专职辅导员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保证大面积的兼职辅导员接受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学生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辅导常识,使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与学生工作联系,在实践中探索总结,使之有机结合,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现代化教学的发展趋势。(3)开展校内工作经验交流,调研特殊案例的处置流程。将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成为常态,定期开展工作例会,交流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心理需求。开展特殊案例分析讲座,探讨最佳的处置方式,制定心理危机处理工作流程,定期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任务,做好总结提高。
2.4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开设心理健康类选修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不同方向设置教学内容,拓展教学新形式,从讲台走向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积极性。结合校园心理健康文化建设,由学生自治宣传普吉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改善认知和情绪,培养良好的行为,发展健全人格。
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系到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高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在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善大学生心理品质,增强其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坦然面对成长路上遇到的问题,以积极健康的心态走向社会,为我们的国家培养更多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一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研究
高职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在文化课成绩、就业方向以及社会期待等方面与本科生存在区别,因此高职生历来被视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诸多研究结果也显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1-2]。我院作为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非常重视,从学生入学起,就开展了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其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本研究目的是了解我院大一学生适应期后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对心理教育工作方案进行调整和完善,促进我院心理健康工作的有效开展。
一、对象与方法
(一)ο
调查对象为山东某职业学院2015级新生5171人。有效被试4809人,其中单招生889人,统招生3920人;男生1793人,女生3016人;会计系1515人、经管系903人、机电系495人、食品系390人、建筑系467人、信息系674人、外语系365人。平均年龄在17~21岁。
(二)工具
该研究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此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病性、其他10个因子,按1~5分为5级评分。
(三)数据处理
采取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
(一)大一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
根据SCL-90评分标准,单个因子分超过2分即表示被试在该因子上表现为阳性症状。
我院大一学生各因子的均分都在2分以内,表明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单个因子分超过3分表示有明显心理问题或中度心理问题,共检出192人,占总人数的4%。排在前四位的因子是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见表1)。
(二)与中国大学生常模比较
我院大一学生各因子上得分均低于常模,且存在显著差异(见表2)。
(三)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单统招、性别差异
单招生的检出人数为51人,占单招生总数的5.7% ;统招生的检出人数为141人,占统招生总数的3.6% 。从检出率看,单招生高于统招生,但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都高于男生,二者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五个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3)。
(三)系别差异
大一学生SCL-90各因子在系别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
三、讨论
(一)大一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
通过SCL-90测评检出可能存在明显心理问题的人数共有192人,占总人数的4%。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说明大一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全国大学生水平。这一结果与张丁香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2]。从检出情况看,排在前四位的依次为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偏执,与全国大学生常模结果显示强迫症状排在第一位不一致。可能是因为大学生常模的样本主要是本科生[3],也可能是本研究中的大一学生已处于第二学期,大部分学生已度过适应期,受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减少,有较好的灵活性适应性。处于自我意识发展活跃期的大学生非常关注自身人际环境和关系质量,因此人际关系敏感问题成为最突出的心理困扰。在面对学业、人际关系、就业等各问题时,大一学生受经验限制,缺乏处理方法,情绪波动大,易呈两极分化趋势,因此敌对、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表现突出。
(二)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单统招、性别差异
统招生在强迫症状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上高于单招生,可能是参加高考的压力,统招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比单招生要大[2],同时对自身人际关系质量的要求也比单招生高。单招生在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诸因子的得分略高于统招生,说明单招生在处理问题时比统招生更容易产生心理困扰。但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与谢德光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可能是因为谢德光等人的研究并未做年级的区分,而本研究的对象是大一学生。但笔者认为我院从学生一入校在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对单招生与统招生并没有做区别对待,同时积极开展入学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经过一个学期学生已经融为一个整体,因此在心理健康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各因子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男生分数均低于女生,这说明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好于女生。这一结论符合辛自强等人的研究结论[4]。男女生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导致这种差异的因素除了女生因生理特征产生特有的细腻、羞涩、依赖等心理素质的影响外,还有一定的社会原因。有研究者认为,近年来就业方面男生比女生更加具有竞争优势,这种性别差异导致了男生心理健康水平改善较为明显[5],有研究者指出整个社会也似乎比以往更加强化了男性的支配地位[6]。
(三)不同系别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分析
不同系别的大一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各系的学习环境、文化氛围、管理方法、专业等各方面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影响作用。
四、建议
首先,对男女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深入了解各系学生存在的突出心理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提升系部管理水平。再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各方面工作中的渗透,这对培养具有优秀心理品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谢德光.高职单招生与统招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27(02):44-47.
[2]张丁香,顾昭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05):735-737.
[3]仲稳山.全国大学生SCL-90新常模构建问题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03):251-253,256.
[4]辛自强,张梅,何琳.大学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研究[J].心理学报,2012,44(05):664-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