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第1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步入快速增长时期,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储蓄余额不断增长,个人消费支出稳定增加,社会消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供给制、半供给制消费向市场化消费转变。改变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下,对居民消费采取“包”和“统”的办法,城乡居民消费的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

由生存需要为主向享受、发展需要转变。从90年代开始,居民用于吃、穿、用等实物性消费比值下降,而用于文化教育、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等精神文化的消费比值不断上升。据统计,在农村,恩格尔系数由1990年时的58.8%下降到2003年的45.6%。在城镇,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3年的37.1%。

由传统型消费向超前型消费变化。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以及社会对财富和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一个优越、富裕有足够消费能力的社会新富群体正在形成,他们的超前消费与世界消费潮流相一致。这些新富们享受到了更高的生活水准,成了消费潮流的创造者和引导者。

由国内消费向国际消费迸发的趋势。随着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信息传递速度加快,消费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大城市居民在对国内名牌商品消费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开始热衷和追求世界各地的时尚和流行。而且越来越多的居民也乐于接受国际流行的时尚、款式和消费方式。

近几年来,我国社会上涌现了一些畸形消费、流行铺张浪费甚至奢靡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有的是超越现实条件、盲目攀比,有的是斗富摆阔的奢靡消费,还有的是过度包装的蓄意浪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报告:2004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482.4亿吨,其中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261.3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2%。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

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大量消耗资源的数量粗放经营型低层次方式。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能源、资金的投入来推动,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没有改变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局面。2004年,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通过大量的对比分析表明:以2001年为例,我国单位产出能耗比单位产出能耗较高的美国高出2.3倍,比单位产出能耗较低的日本高出5.1倍,比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巴西等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58%。钢铁消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资源消耗水平,我国单位产出的钢铁消耗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9倍,是印度、巴西、俄罗斯等国家的两倍以上。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世界的5%,但煤炭消耗约占世界的30%,电力消耗占13%左右,钢材消耗占25%,水泥约占50%。用科学发展观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

“十一五”期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明确指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消费模式的转变是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之一,没有科学消费观的支持,科学的发展观也不可能彻底和牢固树立起来。因此,要实现科学发展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消费方式变革。

树立适度消费的理念。适度消费是指在满足生活需要范围之内,不过度地欲求。现代经济学把物质消费分为满足需要的消费和满足欲求的消费,“需要”是人们为了生活必须消费的东西,而“欲求”则是在需要之外,由追求心理上各种满足(如追求地位上的优越感、满足感、嫉妒、攀比和炫耀等等)而形成的一种需求。需要是有限的、相对稳定的;而欲求则是无限的。满足需要的消费是一切社会共同具有的,而满足欲求的消费则是工业社会所独有的。“欲求消费”在本质上是一种“异化消费”,它使消费与“需要”、“使用价值”相背离,过度地去追求不必要的欲求满足,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对于普通人来说,适度消费由支付能力决定,超过支付能力的超前消费和过度积累的滞后消费都不可取。

培养“文化人”,用先进文化引导消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要充分发挥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消费力的作用,提高全民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从根本上体现以人为本。而文化是发展的摇篮,用先进文化来引导消费活动,丰富消费生活的文化内涵,使人们物质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文化生活更加充实,从而使人的本质力量不断发展和提升,使人成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文化人”。这样,就可以不断提高消费中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促进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生态文化的发展,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

实行循环消费。这就要求消费品生产所需资源是可再生的,使用不可再生资源生产的消费品应能够循环利用。这种消费理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意旨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收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品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经济,努力做到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以及坚持消费代际公正与代内公正的行为准则:当代人的发展及其需求满足不能以牺牲后代人或者同代人中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

消费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检视

生存消费方式与传统农业经济社会

生存消费方式的诠释。生存消费方式是指为了维持家庭成员生命的延续和满足家庭成员生理需要的基本消费方式。满足生存需要的家庭消费过程包括满足生命的生产和生命的再生产需要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人的生理需要。生存消费可分为简单的生存消费和扩大的生存消费。前者是指家庭已有人口生命再生产的消费(补偿),后者则是指满足家庭新增人口生命的需要和生命生产与再生产质量提升的需要,其消费对象伴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具有很大的相对性。

传统农业经济作为一种处于长期均衡状态的特殊类型的经济,是完全以农民世代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静态的经济,它的经济结构则由特定传统要素(土地、劳动、生产工具和技术等)组合成的一个有机结构体系,它包括土地所有制结构、农业种植结构、农产品加工贸易结构等。它具有技术状况长期大致保持不变和把生产要素作为收入来源的特点。但是,传统农业的农民是理性的,对生产要素的配置是有效率的(舒尔茨)。因此在传统农业经济社会,人们的消费是为了满足基本的需要——吃、穿、住等,是一种较低层次的需求。

现代消费方式与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社会,现代的消费方式是主要指工业社会的消费方式,它与农业社会“生存型”的消费方式不同。人的需要不仅是量的增加而且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由基本型需要发展到享受型需要。市场经济不仅造就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且使人的个体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一方面,要扩大现有消费量,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另一方面,要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这样,就必然大规模地深入探索整个自然界,以便不断发现自然物的新属性以及加工自然物的新方式,以不断开发和满足社会的新需要。

特别是二战以后,美国和其他工业化国家在凯恩斯消费主义理论的主导下,“大量投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不断循环。这样,一方面,使发达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步入了新的持续增长时期,物质消费水平达到了惊人的高度。另一方面,生活中巨大的浪费和高度的物质消费导致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例如,用过即扔的"一次性"消费商品和过分包装的商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造成大量生活垃圾。据统计,在美国,仅用于食品的包装就达到城市固体废弃物的1/5,人均达130千克。同时,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效仿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及其派生的消费方式,使得过度消费方式向全球扩展。

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刺激消费成了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生产经营者为了在生产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推出超越人们"当前需要"的新产品,即创造一种新的消费时尚,使它最终扩展为整个社会生活的价值尺度,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之一。可见,现有的消费方式源于现有的发展模式,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必然产生过度的消费方式。

倡导资源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是尽可能少地消耗资源,保证全社会有较高的福利水平的科学合理的消费观念。首先,这里的“节约”与其传统意义有根本的区别:节约并不是吝啬,不是该花的钱不花,而是花尽可能少的钱获取更大的效益。节约不是过苦日子,消费不是铺张浪费,要科学、适度地消费。消费既要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又要以人为本、扩大消费、公平消费。消费不是浪费,节约型消费要避免浪费。消费是必需的,但要绿色消费、环保消费。其次,这里的“节约”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节约。它是按科学发展观反映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人们在科学、合理、有效地消费后,应当而且必定将目光和富余的资源投向许多新的、陌生的消费领域,不断延伸出新型的消费种类,从而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一般来说,节约有三个层面:决策政策层面、技术支持层面和资源使用层面。不同的层面,内容各不相同,又互相联系,甚至相互制约。三者协调,节约的内涵才能完整,节约的效用才能更大。因此,推行节约型消费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通过政府消费、政府购买等方式,优先选用绿色产品、再生产品,制止资源过度消耗和奢侈消费的现象,为人们的日常消费作示范和引导;在消费领域全面推广和普及节约技术,鼓励消费能源资源节约型产品,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努力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大力加强消费教育,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能源资源节约活动,努力营造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良好氛围。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到来,人类的需求由物质到精神,由商品到服务,由有形到无形的不断提升,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文明、节约、与国情相适应的消费方式,使之既符合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步。

内容摘要:本文从消费方式的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手,分析了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如何产生现有的消费方式,导致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因此,要用科学发展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第2篇

Abstract: Harbin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 construction; statistical meta database management, business custom, data acquisition, data processing, data publishing, monitoring analysis cover all business processes of statistical industry for seamless connection;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city economy, society, population,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for the collection, integration, aggregation, storage, management and statistical data monitoring designedly.

关键词: 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功能特点;建设意义

Key words: social economic comprehensive database;principle of design;function characteristic;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82-02

1 建设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重要性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建设是将统计元数据库管理、业务自定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监测分析等覆盖统计行业的全部业务流程进行无缝连接,实现数据资源的完全整合与统一管理。是将我市经济、社会、人口、科技和环境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合、汇总、存储、管理和统计数据监测,为社会各界提供信息产品及服务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建设总体目标是依托哈尔滨信息化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基本需求框架,在数据互通共享机制下,对全市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国民经济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搜集的经济社会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可持续地收集、整合、存储和管理,建设全市统一的宏观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系统,通过数据交换、资源共享、信息及监测分析等业务,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共享和社会各界等不同层次的需求。

2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设计原则

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体现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源共享、确保安全”的原则,以服务为目的宗旨,按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系统建设的管理要求,运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可靠地进行业务处理,简便、高效的汇总相关数据;提供快速、准确、强大的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监测、数据分析等功能。

2.1 统一性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将始终坚持统一性的出发点,对各处室的业务实现统一系统开发、统一使用、统一汇总,以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共享,方便上层的领导决策,防止信息传输、交换困难的情况出现。

2.2 权威性 在相关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指令,指导进行具体开发设计工作,确保应用系统完全符合相关要求,数据规范、权威,确保可靠性。

2.3 高效性 在进行应用系统开发时,将使用方便、提高效率始终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尽可能设计简化的界面和操作步骤。

2.4 安全性 在进行建设规划时,我们将充分重视安全问题,对安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对其中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环节,通过布置相关安全设备和软件,杜绝隐患的发生。另一方面,在应用系统部分,我们也将设定严格的权限控制机制,同时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技术和管理上确保网络和应用数据的高度安全性。

2.5 可靠性 在进行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规划和应用系统的开发建设时,应把可靠性作为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要求系统具备高度的稳定性,能够提供7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3 哈尔滨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功能特点

3.1 企业直报功能 包括数据录入、数据审核、数据计算、数据查询、企业子用户创建、数据打印等。

3.2 业务管理功能 包括元数据管理、业务自定义、用户管理、权限管理、数据录入、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漏报查询、多头管理等。比较显著的特点包括:①以元数据库为核心的统计管理。通过对统计元数据进行统一编码、详细描述,分类管理。可以动态地扩展和维护统计元数据,并以元数据为纽带,保持不同历史时期的统计数据的内在联系,实现统计数据的共享。引入专业指标及表式的申请、审批流程,并将总字典库为基础衍生出各专业的名录库。②监督数据源头。可看到企业报表的上报人,上报时间,修改人,修改时间 以监督统计数据的来源情况。③监督数据痕迹。清晰记录下来:初报人,初报时间,初报IP,调整之前的原值、调整之后的新值情况。以及调整数据的修改人,修改时间,修改人IP。④多级数据验收。具有区县统计局、街镇多级验收的功能(包括验收审批功能,与验收意见编写功能)。⑤多种漏报查询。⑥实现多头管理同一企业。保证了任何一个统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能根据其权限管理企业数据。⑦灵活的查询汇总。可以在已有汇总模板的基础上添加临时的条件,并可将其下发给下级统计机构使用。⑧灵活的数据接口。能够提供灵活的数据接口,数据的导入导出功能强大方便,支持文本、CSV、Excel、DBF等多种数据格式,并支持统计系统中常用的VF、SARP、久其以及统计局格式。

3.3 监测分析服务功能 可进行统计数据的主题创建、统计数据主题分析、统计数据时序分析、统计数据区划分析、统计数据自选分析、统计数据图表分析以及提供统计数据分析报告等。监测分析主要为经济、社会、居民生活、资源环境、城市建设与管理和科技六大类。监测分析过程中,可进行动态指标监测、动态时序监测、动态区划监测、动态钻取监测、重点企业监测以及专题监测。

具有以下特点:

①多元化数据服务功能。传统的分析专题功能仅仅能查询出结构化数据结果集、分析图表,但是领导往往需要文字分析报告来解读这些枯燥的数字、图形。将结构化数据集、图表、各类非结构化信息(可包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flash、网页连接的统计分析报告)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分析专题。

②领导监测简捷实用。领导只要登录本系统的首页,即可看到关注的热点专题的分析结果。领导若要临时查询到一套宏观指标数据,鼠标只需点击三次即可查到。

③专业处用户简便。自动将数据给领导,无需再专门数据。

④动态图表分析功能强。图标分析功能支持各类型图表,界面更加美观,实现图表动画效果。

⑤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实现了个性化首页专题自定义功能,保证为不同领导能提供不同专题,比如主管工业、科技的领导,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工业、科技专题,主管贸易、服务业的领导,登录后看到的首页里只有贸易、服务业专题。

4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的意义

统计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统计信息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利用,旨在提高统计部门的工作效率。同时统计部门是经济社会信息的主体部门,是政府统计监督机构和重要的咨询机构,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的统计服务,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统计部门不断提出的新要求。

其目的是立足当前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现状,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明确哈尔滨市统计局未来三年信息化建设所坚持的原则、建设范围、建设目的、建设的必要性、系统选型与实施、投资来源,以及信息化建设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哈尔滨市统计局信息化建设有序发展、稳步推进提供重要保障。

其必要性是建设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是实现信息资源管理、开发和利用的重要举措。其必要性体现在:①信息化时代政府管理创新的客观要求。知识经济要求政府管理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政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全面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是提高整个社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必然要求。②提高政府工作有效性的客观要求。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政府职能转变。要求政府为全社会提供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服务,提高政府的有效性,已成为当今政府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③提高政府对宏观经济判断能力的客观要求。准确、全面、系统地认识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就是要对情况和问题有数量概念,有基本的数量分析,而各类统计信息是我们把握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重要基础。④政府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需要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类统计数据来反映和评价。因此,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也要求有效地整合政府各类信息资源,综合反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与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⑤政府提高行政能力、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的需要。整合政府信息资源,充分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保证各类信息资源的对称、统一和数据的真实可靠,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效力,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5 结论

建设哈尔滨市社会经济综合数据库是统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终目标是确保统计工作效率的提高,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十分显著。

5.1 可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的共享。通过建设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把现有分散在全市各部门的宏观经济社会数据有序地整合在一起,可以改善目前各单位、各系统的数据库相互分离,逻辑上不一致,信息共享与综合分析程度低的现状,从而实现为政府决策服务、提高部门管理效率以及满足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

5.2 可以提高数据质量,确保数据“及时、准确、完整和权威”。目前许多数据存在口径不统一、数据不完整、更新不及时的弊端,使得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用性受到了限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可最大限度地实现“数出一门,权威可靠”的目标;

5.3 可构建决策支持环境,提供快捷的查询界面。通过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数据库建设,可提供更多的综合数据资源,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信息决策分析环境,从而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可以更方便地开展数据的优化调度、方案评价、预测模拟等高层次数据分析和应用工作,实现最快捷地在数据库的友好界面下,查询所需信息;

5.4 通过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规划的建设和完善,为哈尔滨市建立统一、强大的电子政务平台,为哈尔滨市电子政务共享交换目录体系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市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2001~2010年)》.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第3篇

美术作品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某个特定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会促进美术作品的诞生,所以说这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纵观古今,每一个国家或是地区的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相对应的美术作品也在不断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美术作品的繁荣兴盛在很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美术作品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在不断的改新换代。比如古时候的代表作《渔家女》《钟馗嫁妹》等这些美术作品都是对当时社会背景的真实反映。相比我国而言,外国的美术背景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在新的人文思想意识的影响下,使得意大利的美术在当时取得了空前发展,为人类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美术作品,比如《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都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还有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经过一系列思想的改革推动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法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还为美术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使得美术运动在法国得到繁荣发展,创作出了丰富的美术作品,比如《拾穗者》《土耳其浴室》以及《立法肚子》等具有代表性的著作。而我国在古代盛唐时期,由于当时国力的强盛和经济的繁荣,使得对外贸易日益增加,在这种开明盛世的背景下,为繁荣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是在美术工艺方面有所体现,在楼宇建筑方面也有具体体现。目前,世界闻名的莫高窟以及龙门石窟等都是当时的特色代表作,还有《步辇图》和《簪花仕女图》都是那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唐朝时期为人类留下太多美术艺术精品,是对我国历史的见证。

二、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价值

自18世纪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将美术作品作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致力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时候,要迫切地从经济学角度认识美术作品的经济价值,思考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可能性。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生活的整体质量的提高。美术以及美术设计正在向着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包括从日常生活用品到室内外环境设计、建筑物的设计以及城市规划等,审美因素已经超越了使用功能,而观赏性艺术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美术艺术品交易进入了空前繁荣时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美术艺术作品的发展了,这种需求将直接带动美术作品的生产和消费,从而推动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在我国艺术品的市场交易起步比较晚,作为美术特殊商品的交易可以说市场前景还是比较大的。美术作品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艺术欣赏阶层以及艺术消费阶层的壮大,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可以有效地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让美术作品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不同层次以及不同爱好者的需求,促进了艺术市场的形成,它是现代工业和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美术作品与旅游文化业的结合,人们在空暇时期都会去到各个地方去旅游,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可以了解各个地域的风土人情。而在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旅游景点的艺术纪念品都会同美术作品相结合,从而吸引人们的购买欲望。比如在巴黎旅游,那么在奥维和梵?高故居附近就可以买到一种特别的干花,它就是著名画家梵?高爱画的向日葵。还有我国有一些地方的美术艺术作品已经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纪念品,十分受欢迎,比如蔚县的剪纸、陕西陇东的布艺、南阳的泥泥狗、武强年画、苏州刺绣等。所以,这样不仅可以让我国的美术作品文化得到传承,还可以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价值。

三、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美术作品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就可以看出,平时我们的吃穿住用等等都包含了美术,应用了美术。虽然说与经济、工、农业等相比,美术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它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在改革开放时期,美术以改革开放的特点为依据,通过美术作品自身的内容来体现其对社会的影响,比如在那个时期经常通过绘画或是雕塑失学儿童,来反映学生们渴望读书而又没有条件读书的心情,这种作品就通过自身强大的艺术性感染了每位有志之士伸出援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美术作品具有双重价值,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而另一个就是它的交换价值。美术作品的使用?r值主要体现在审美功能上,而美术作品的交换,价值则是通过交换作品让美术作品成为商品而体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画经常作为商品被拿去交换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价值,到国外去卖画使得一部分画家走上了致富之路,他们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而在改革开放后期,我国鼓励很多美术生去外国留学,让他们出国举办画展或是参观等,这样使得外国美术作品与中国作品得到了有效的融合,使得我国了解到外国先进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思潮,这些先进的思想对我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从国外带回卢梭雕像照片,让大家了解到卢梭提到的各种关于艺术的观点,同时还了解到卢梭曾经提出过人生而自由、生而平等等对欧洲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观点,这些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影响。美术作品是对社会的反射,通过研究中西方美术艺术的区别,促进我国思想的进步和成熟。如今美术作品正在大批量的进入市场,美术作品慢慢朝着市场产业化方向发展。如何让美术作品创造出更大的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所以要正确看待美术作品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作用。

四、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要确保美术作品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良性发展,就必须正确对待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都知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很多画家都将美术创作当成自我价值的体现,纷纷夸大自身作品价值,通过举办各种画展来宣传自己的作品,而完全忽视了美术本身的艺术价值所在。当然,在这其中有较为少数的画家的美术作品具有一定的市场收藏价值,获得了名与利的双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那是极少数的事例,不是每一个画家都可以达到的高度,所以在创作的过程中,每位画家还是要量力而为。

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都已经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人们获得各种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能够真正步入美术馆欣赏美术作品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所以对于现代人的需求同以往对美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以及本质的需求有所不同,现代化的美术作品必须能够满足大众的心理需求才能获得相应的市场,而且在满足市场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添加我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我国的传统剪纸艺术,可以根据生肖的不同进行合理的剪纸艺术的发扬,一方面是对我国传统美术文化的体现,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比如今年是猴年,刻一只聪明活泼的猴子的剪纸贴在门上,明年是鸡年,再换一种机灵小鸡的剪纸。年年更换,惹人喜欢,很受欢迎。通过剪纸设计出这么多与生活相关联的美术作品,以满足市场需要。比如这两年,一种两三厘米见方的福字很流行,它是专门贴在电脑屏幕上方的。别小看这小小的福字,它可以使数千年的情怀一下子将当代的生活点燃起来。它还使我们明白,在时代转型期间,其实不是人们疏离了传统,而是传统的情感无所依傍,缺少载体。如今,传统节日将要成为法定休假日,传统节日的复苏,使美术作品有了更加广泛的用武之地。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两者之间的良性发展,不可以盲目地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美术作品真是存在的意义。

五、现代化美术作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活跃的思想氛围的带动下,我国的传统艺术很好地将信息化技术相融合,这给我国的美术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好比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的,为了筹办这场奥运会,不论是在建筑物上还是在奥运会馆的设计中以及城市整体环境的建设上面,都充分体现出了精湛的工业艺术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视觉盛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美术作品。美术作品的市场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它是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一种体现,美术作品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作为基础,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美术作品进行刺激。我国美术作品博大精深,面对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美术作品也需要不断转型,这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让美术作品的价值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成为历史长河中永不凋谢的瑰宝,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第4篇

造成中国经济社会不和谐的市场经济分析

第一,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理念与我国传统的诚信理念的矛盾和冲突是造成诚信缺失状态的深层次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就是以契约为核心,由此形成法治的基础。市场主体之间的经济活动通过“契约”进行,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严格遵守市场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契约,从而体现出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谐。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传统的诚信是以“忠孝”为核心,从而形成人治为基础的诚信,我国经济体制根本性改革的巨变过程中,以“忠孝”为核心的诚信与以“契约”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诚信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以“忠孝”为基础的诚信动摇了,而以契约为基础的诚信尚未建立起来,出现了诚信的混乱状态,从而表现出的许许多多诚信缺失的现象是一时难以避免的现象,由此导致了道德不和谐的大量存在。

第二,经济体制改革中新旧制度的碰撞造成的不和谐。如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现代产权制度、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如市场体系中,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土地市场等市场的不健全;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平等,尤其是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还有在市场准入制度、城市户籍制度等对非公有制经济和农民的歧视;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尚未从根本上转变,如此等等都是造成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

第三,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同时进行中的两难,也造成了经济社会不和谐。我国传统农业与工业化同时并存,又不得不同时兼顾加快现代化进程。而我们的参照系却是现代化国家,由此涉及到两套核心指标。一是工业化核心指标,主要是:增长速度、工业在当中的比重、城镇人口占社会总人口的比重。二是现代化的核心指标:污染最小化、资源最优化的消耗、全面提高人口素质。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在实现工业化,而评价体系却是一个现代化的。在这些目标与现实之间冲突的两难选择中,较难避免社会经济、人与自然的不和谐的现象发生。

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构建和谐社会

第一,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理念。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诚信理念,强化在诚信方面的道德自律意识与法治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极为重要。要使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治为基础的诚信理念,并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发扬。使失约、欺诈等诚信缺失的行为受到应有谴责和制裁。对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来说,应着重树立对法律价值的真诚信仰,培养学法、守法、用法,积极参加法制建设的主动意识,从而逐步树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则理念。对政府而言,要树立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念,培养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现代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此外,应引入“诚信”原则的评价和赏罚机制,在政府公务人员的选拔、任免和升降等工作中引入道德评价机制,是“诚信”原则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保证。通过强化内部、外部监督等各种方式,强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诚信”理念,规范政府信用行为,改善干群关系。从而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以法治为核心诚信理念,促进社会道德和谐。

经济社会和社会经济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责任;循环经济;战略;发展

循环经济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关乎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实现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大事。它不是一个部门或者某些人的事情,而是需要在政府主导下,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体系中,企业是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既是其应尽的义务,关系其自身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河北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潮流席卷全球。全球化不仅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和资源环境日渐恶劣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河北企业要谋求长期可持续发展,就要采用循环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有利于提升河北企业的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是河北企业适应环境形势变化,抓住机遇,应对激烈竞争、实现战略发展的必然选择。

企业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也是资源、能源和环境的主要使用和破坏者。现阶段,河北发展循环经济还要以政府为主导,但要以企业为其主体力量。因为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先进的生态生产方式,要将其转换为先进的生产力,关键是要依靠企业这个载体的转换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取得实效就必须依靠企业从机制、管理等方面自主创新、大胆改革,在实践中不断应用、不断总结、不断提升。在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成员人人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中,必须积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从某种角度看,企业就是社会公民,就要为社会的发展承担一定的责任。现代企业不仅要承担经济责任,还要承担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这是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今天,在能源、资源、环境已经成为人类未来最为严峻挑战的时代,是否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不仅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市场,最终还会影响到企业自身经济目标的实现。从企业所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容看,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就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而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具体体现。因此,政府可以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多种政策机制、技术手段等引导、支持、激励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以此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二、河北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某种角度讲,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为改善利益相关者的生活质量而贡献于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其中包括价值观、职业道德、环保意识以及有利于利益相关者和所在社区的有关政策和实践的集合。对于企业内部,践行社会责任就是要构造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和谐、共赢的氛围;对于企业外部,就是要求企业主动承担对生态环境、对社会各利益相关者的义务。从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导河北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可以包括:(1)对股东负责:就是要实现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不仅要注重短期利润,更要关注长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2)对消费者负责:就是要为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环保产品,为消费者的健康负责。伴随社会进步和人们价值观念、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者会越来越关心他们所购买商品的制造过程是否符合环保标准,当然这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购买行为。(3)对政府负责:就是要依法纳税,遵守有关部门制定的法律法规,自觉为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出贡献。(4)对所在社区负责:就是要与所在社区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企业利益的实现是以社会公众利益的实现为前提的,企业不是一个单纯的盈利组织,而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基本组成单位。企业要积极参加所在社会的活动,为社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5)对特殊利益集团负责。就是要求企业要重视环境保护,节约使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对环境的破坏;对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进步发展做出努力;在促进社会和谐和回馈社会做出贡献。

三、推动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看,河北省发展循环经济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政府的主导作用很重要。首先,政府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对于推动河北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要给予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帮助环保型、循环型企业做大做强,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第三,要通过有关政策机制、支撑体系和监督考核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来约束、激励和引导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首先,通过政策机制引导和激励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要通过政府政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这些政策既包括行政强制手段,也包括激励政策措施,通过两方面措施来引导企业。例如,可以利用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识,建立强制性产品能效、环保绩效标识制度,与企业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可以利用业务量日益加大的发展趋势,实行“绿色采购”,将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产品、再生物品及节能产品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可以建立循环经济发展的专向资金,对于积极进行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给予有力支持;可以对以企业为主导的循环经济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给予财政支持;可以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可以对企业所实施的循环经济项目实行投资倾斜等等。

其次,通过支撑体系助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要通过辅助支撑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助力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其具体内容可包括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信息监管体系等。从技术支撑体系看,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资倾斜力度,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生产绿色产品,实现循环经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环状反馈式经济运行过程,达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产品的反复使用和废弃物的资源化的目的所需要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力量,实现科研院所、大学等社会优质资源的整合,从资金、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着力于与循环经济发展有关的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另一方面,以企业为主体力量,给企业必要的政策、资金等支持,调动企业技术攻关的积极性,引导企业以发展循环经济来履行社会责任。其具体内容可包括用于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用于废弃物再利用的资源化技术、用于生产过程无废少废、生产绿色产品的清洁生产技术等。就河北省而言,还必须紧密结合省情实际,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研发,努力探索适合河北省情的区域循环经济技术。通过上述努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所需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和应用,为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能力。

从法律法规体系看,要结合河北省实际,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发展循环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制定有实效的地方性法规制度,如废旧包装容器回收法、垃圾资源回收利用法等;还要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要求现代企业生产者应依法承担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处置等责任。体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要求,以此来约束企业经营行为,助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从信息监管体系看,要加大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统计信息工作,根据制定的统计指标及时做好整理、分析工作,为即时有效地监控创造技术条件,以便能够督促企业及时整改,保证发展实效。

再次,通过监督考核体系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在通过政府政策机制、支撑体系来引导、帮助和激励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还必须通过建立和完善监督考核体系来督促、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要建立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考核体系,要有意识地把企业践行社会责任的内容引入其中。其具体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与当前河北经济发展实际相适应,同时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并要真正体现奖优罚劣,以监督促提高的作用。要以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使得这些考核体系和指标成为指导企业经营活动的具体标准。要建立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相关的信息披露制度,增强透明度,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早采取有效措施。要充分发挥公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建立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机制,实现全员参与、全员监督。要加大监督执行力度,要体现监督调控职能的作用,关键还在于执行。在明确引导企业践行社会责任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内在联系基础上,要加大监督,对企业是否自觉践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此进一步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刘玉来.如何打造循环型企业[J].职业时空,2005,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