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根据市教研室和学校的教学工作思路,以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本学期政治教研组将以有效教研为目标,组织教师围绕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课堂教学和编制试卷三个方面开展教研活动,通过参加校第七届青年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引导教师在活动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主要工作要点

1.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继续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协作,加强对备课、上课、复习、考试、考查、课外辅导等各个环节的研究,积极发挥集体的智慧,努力实现资源共享。

2.组织并认真评审政治组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提升青年教师在备课、上课、课堂驾驭、作业布置安排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和业务能力。

3.通过走出去,吸收兄弟学校在政治教学中的优势,汲取营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3.协助学校、年级部做好校内的考试工作,认真完成月考、期中考试命题和试题分析工作。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改善教学,提高命题水平。

4.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学会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5.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在高一年级开展法律常识的选修学习,一方面既提高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又为升高二德育会考创造了条件。组织学生参加课内外各种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提高了学生时政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能力。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研处、教务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期化学教研组的工作计划,化学教研组教师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认真学习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履行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与教师的职责,加强学科的理论学习,使化学组成为团结和谐、勤奋互助、合作能力较强的教研组。

一、教学常规方面

1. 严格落实教学常规,提高教学效益。全组教师做到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提高备课和上课质量。注意教学常规管理中的各个细节,并且尽量落实实处,培养学生良好规范的学习习惯,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2. 加强集体备课。坚持集体教研制度,这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我们教研组分高三级、高二级、高一级三个备课组,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作用,围绕新的课程改革,结合课题实验和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进行课堂教学、课时设计,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引道路。在教研处和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积极开展了教研活动,实行单元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备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备教材的前后联系,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备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做到了有计划、有时间、有准备、有问题、有记录。在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本组每学期要求每一位教师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

备课组还做到基本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考试等。尤其是每次中差生辅导的进度、内容、时间、备课组都是有计划、有落实的。

3.加强作业管理。全组教师尽量控制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

4.认真组织完成各次“诊断”性考试的命题、阅卷工作,认真作好考试后的情况分析,根据成绩对教学作及时的调整,并拿出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进行弥补。

5、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周考练、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训练。尤其是周考练期间,我们化学教师互相帮忙,共同出卷,通过周考练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教研组活动开展情况

1.坚持开展好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本学期按照学校的要求,共开展了三次大教研活动,做到了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主题,责任到人。

2.组织好组内听课评课活动,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本学期按学校要求开展组内听、评课活动。本学期化学教研组借助学校公开课比赛、教学开放周、同课异构等活动开设组内听、大教研会评为评课活动12次。全组教师听课时按规范做好听课笔记,并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就组内听、评课的成功和不足之处开展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找出闪光点、疑惑点和不足点,通过听课、评课,对诸如教学内容安排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进行中肯全面的评论,在教学研究上与教师进行具体磋商和指导,指出成功与不足之处,提出努力的方向,研究对策,很好地提高了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三、教研组建设的打算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为中心,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开展集体备课,加强对新教材的培训、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关注常态语文教学,适时反思和总结,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把握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动向,加强学科教学科研工作,强化备课组的功能,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运用语文教学规律,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以及审美情趣的教育。

二.工作目标

1.扎实、认真地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努力营造语文组良好的工作氛围,保持和优化语文组在全校各教研组中的大组地位。

2.以“新课标”为指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的力度,加大教研组听课力度,促进教师严格自律,不断上进。

3.课内课外活动相结合,适时组织在全校较有影响力的语文课外活动。

4.进一步抓好月涵文学社、话剧社和校报工作,扩大语文组的影响力。

三.工作措施

1.认真学校并扎实贯彻学校《重庆清华中学学科教研组管理办法》。

2.进一步规范教研组活动制度。

a.单周召开教研组活动,双周各备课组活动。要求教研组、备课组活动必须准时参加。

b.备课组活动应该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且上交发言材料。

c.强化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责任意识,要求教研组组长、各备课组长做好全组统筹工作。教研组组长一学期听组内至少10课时,备课组长听组内至少5课时。

各备课组活动地点:

高一备课组:科技楼教师办公室

高二备课组:高中楼北楼高二、3办公室

高三备课组:高中楼北楼高三、4办公室

3、继续抓早读和作业的落实,一切从效果出发。各年级开学前以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本学期教学内容讨论制订比较规范的、科学有效的早读安排,避免盲目性、无序性。各年级早读要精心安排准备并做好记载工作。高三要规划好学年复习计划,做到进度适中、知识板块扎实、复习效果高效。

4.要保质保量地落实常规的语文积累工作,完成应有的训练和作业。 5.新老教师“一对一”帮带。

(1).帮带对象:高中语文组新分配和教学工作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

(2).语文组新老帮带结对情况:王小雪——姚俐娟、杨勤——余木龙、陈倩——何漪。

(3).责任义务

老教师与新教师就像师傅和徒弟,师傅应从“严”出发,不遗余力地对徒弟进行帮带,包括教案、听课、课堂教学指导、教学理论引导等方面;新教师应经常性的听课、备课、课堂教学艺术方面的学习,要做到认真、谦虚。要新老师必须听师傅的课至少15节,期末检查。

(四).活动

1.搞好组内合格课、优质课工程。

姓名

时间

授课内容

姓名

时间

授课内容

杨 勤

待定

王小雪

第5周星期2

待定

吕文敏

第7周星期2

待定

陈 倩

第9周星期2

待定

朱 喆

第11周星期2

待定

刘 艳

第13周星期2

待定

2.丰富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生活

①.周三社团活动的开展。月涵文学社负责:余木龙 杨勤(文学社缩小规模,争取周三活动学生自行组织改稿、审稿、组稿。 话剧社负责:吕文敏 )

社团活动中心任务: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实现社团健康发展。 ③.完成《重庆清华》报18、19、20、21、22期编辑出版。编辑:杨敏、余木龙、章兵、刘燕、吕文敏、杨勤,总编:余木龙,执行总编:章兵。

3.语文组到铜梁中学外出活动,争取九月或十月走出去学习活动。

4.11月,举办全校性的语文知识竞赛,增强学生投入语文积累、提高语文修养的积极性。试题负责:高二备课组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领导的鼓励支持下,担任学校教科室主任已经两年。这两年的时间里。老师们支持下,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要求,并逐步认识到教育科研是学校的重要工作,要干好这项工作,必须付出努力,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0---2011学年度,本人担任学校科研室主任,高三一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并协助贺校长组织学校图书、电教装备工作,一年来我本着对工作的热爱,恪尽职守,竭尽所能地做好该做的事。作为一名学校中层干部,尽力成为校长的好帮手,为教师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工作做到尽早思考,尽早安排,细致实施。现把一学年来本人的岗位任职情况向大家作简单的汇报,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严格执行学校工作计划和本室工作计划,坚定不移地贯彻上级教育教研精神,以高考为指针,发挥教研在教学中的先导作用,积极为我校教学质量的进步进言献策。立足我校实际初步确立了有我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思想,教研格局因而也初步形成。

二、积极履行教育教学管理职责,和教务处密切合作,每学期完成两次教学常规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及时听评青年教师的上课情况,每学期按照要求完成听课任务,了解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组织并指导各教研组开展工作,落实了组长工作职责及具体工作内容并全程跟踪督促实施,保证了教研组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深入推进了以集体备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日”活动,组织并坚持教研组和备课组集体备课。注重了教研形式和质量,注重了实效,做到了活动事先有筹划,有准备,有书面安排表;活动中有考勤记录,有活动过程记载,有活动结果反馈等。每次活动每个老师都动手收集材料在会上交流,有学术性。

四、确定了以“优化课堂,提高课效”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研究目标,积极稳妥地开展了汇报、交流课、优质课比赛以及各科教学观摩课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些教师深钻教材,改进教学,取长补短,互相学习的良好局面。教师的听课行为也变成了一种自觉和渴望。查阅教师的听课记录,便不难看出,老师们的听课次数增多了,评课能力增强了,同时通过组织两次青年优质课大赛,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大批教师,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成长起来,勇挑我校教学重担,为我校中高考连年取得好成绩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五、加强课题引领,明确科研方向。回归课堂、关注课堂是学校科研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努力尽职的指导思想。我校的课题研究主要立足于学校实际条件、立足于高考备考的实际要求,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效为目标,以校本课题为主,走个人创新与集体协作相结合的道路。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生活动,营造科研氛围。

(一)教师活动

1、教科研专题学习。

2、教研、备课组长培训。

3、专家讲座(高主任)

4、骨干教师培训

5、外出及校际教研

6、优质课比赛

7、四优评比

8、进行了网上教研。

(二)学生活动

1.参与组织了“我读书,我快乐”征文及演讲比赛比赛,并指导学生在县里获奖。

2组织高一高二学生参加省级书法比赛。

3、组织了学生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有60多名学生获奖。

4、.上交了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作品。

5、各教研组组织了

丰富多彩的学科竞赛活动。

6、组织学生文学社活动并每学期编辑出版一期校刊。

高一教研组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研组 现状 展望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早在1952 年我国就开始陆续建立教研组,教育部还于同年颁发《中学教学研究组工作条例(草案)》。我国的教研组是 “教学研究组织”,也是“教学业务组织”与“教师工作组织”。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我国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启动,至今已经十年。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作为新课改的综合课程,从设立之初就备受瞩目,十年后,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建设如何,了解其现状,分析其问题,展望其未来,十分必要。

1 现状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组多采取戴明环式运作模式,又称“PDCA循环”,主要包括四个阶段:P(plan,计划)阶段确定方针、目标、管理项目、活动安排以及制订;D(Do,实施)阶段执行计划、完成任务;C(Check,检查)阶段对照计划要求,检查各项工作的执行情况实施效果,及时发现经验及问题;A(Action,总结)阶段对检查结果进行处理,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并使之标准化,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以学期为单位,由教研组长根据教育局和教研室安排,制定工作计划,学期中执行,学期末总结,基本上呈现出一种“P—D—C—A”的循环模式。

教研活动定时有效开展,教师具有一定合作能力,具有自我提升的意愿,教研组已初步形成了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组内互评、反思研讨,互利互信的氛围,在活动中,注重老带新,开展青蓝工程、拜师活动等,缩短年轻教师、新上岗教师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适应时间,有利于其专业成长。

2 存在问题

教研组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有一些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提出,与大家商榷。

(1)专业结构复杂。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多毕业于地理、历史、政治专业,各专业学识不同,看待问题角度不同,理解层次也有分别。例如,原地理、政治学科老师在讲授历史内容时,偏重于具体知识点,而对历史发展规律及对现代社会的指导作用不能深刻阐述。其他学科教师对地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是只知皮毛,不能系统理解。这都对实际教学工作有所影响。

(2)教研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习惯于孤立工作。长期以来的分科教学,独立的班级组织形式,使教师习惯于独自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个体反思、自学、培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师间缺乏合作共事的习惯,虽然有一定的合作行为,也基本上是讨论某道题某个知识点等,其他交流很少。听课评课虽然是一种简单的教研合作方式,但并不能深入平时课堂,感受教学的最自然状态,学习解决突发问题的方法。

(3)参与机会不均等。多数历史与社会教研组由教研组长、各年级备课组长以及普通教师构成。组织成员之间更多是一种单向性的关系,即由圆心向辐射的关系。在教研组具体的组织活动中,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教研组长往往处于核心地位,组织会议,总结发言,布置任务。各备课组长处于中间地位,一方面在核心层的调动下参与组织活动,另一方面要身先士卒调动其他教师的活动参与,因而自由发言时往往扮演“抛砖引玉”的角色。普通教师特别是新入职、经验欠丰富、有经验但未成为骨干、外校刚转入的教师等,往往处于集体活动的,也是教研活动中最“安静”的组群。这种气氛不利于教师个人专业进步,也不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4)教师缺乏教研合作的时间。历史与社会科目课时多,任务重,由于所任教班级多,教师批改作业时间也较长,除此之外还要承担社会监考、会议等多项工作。很多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工作、年级组长、学校行政等职务,除固定教研时间之外,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教学上的探究和研讨活动。

(5)资料保存较少。即使很多长期开展活动的教研组在资料整理保存方面也有所欠缺,例如高年级的备课组为下一个年级的教师留下什么?哪些集体研讨值得存档保存?以什么形式存放?完整的长期的教研记录,不仅是对组内工作的“具体的考察”和“理性的审视”(陈桂生,2006),更是新任教师的个人知识架构的宝贵财富。遗憾的是,很多教研组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另外,历史与社会在一些地区是中考科目,评优评先、绩效考核多是和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之间竞争压力大,没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缺乏信任,各自“留一手”,期望在关键时刻技高一筹,突出自我,合作中当然存在障碍,教研时也不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渐渐形成山头主义(或称巴尔干半岛化),团队精神更是无从谈起。

3 展望

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后现代社会,教师所面临的挑战更为多元,教师要以一人之力去承担如此复杂之教学和研究任务只能是一种幻想,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师集体去支撑。教研组的建设对每位教师、每所学校,甚至每个学生的发展都十分重要,针对历史与社会教研组遇到一些问题,笔者有几点建议:

3.1 教师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