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法律文化;优秀法律文化;体系建设

引言:

带来的清末民初的变法改革,从其发生到现在,不过数百年间,与此前中国古代法几乎占据四千年的历史相比,这个过程显得过于短促。正是从这点让我们深刻的感觉到一个文明长期积聚于内部的危机是如何深重,以及在这个危机终于爆发之时,文明的解体和崩颓是如何的波涛汹涌和势不可挡。

一、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挖掘其中中华优秀法律文化

一个国家的、民族的优秀法律文化,是这个国家整个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一个国家经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形成起来的。它会以自己独有的魅力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法律世界。而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挖掘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服务于现代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

古代中国的法律文化基本上表现为:礼法文化。此处讲的礼法,不仅仅是指古人所讲求的礼仪制度,还可以是禁乱止争的防范制度,是道德与法律的全面合二为一的混合物,它贯穿于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治国纲领,下至民生百计。这种法律文化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的特征主要有:(1)家国同构下法律的诸法一体化,刑律为主。(2)以“礼”为主要内容,德主刑辅,法律与道德混合。(3)畏讼、厌讼、息讼乃至无讼,强调内心和谐的价值观。(4)重义轻利,总将“义务”置于首位。(5)特别强调集体本位。

法律不仅仅是一个道德完备的社会中偶尔起作用的技术附加物,它与从信念象征到生产方式等一系列其他文化现象一起,是社会的一个能动的部分,法律所要带给我们的是建设性的而非反映性的。(梁治平)中华优秀法律文化亦如此,它不仅是对古代法律的一种反映,我们更多的是要挖掘其建设意义。纵观整个法律思想史和法制史,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精髓是:礼法并举,乃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的根基所在;以德配天,德主刑辅的天道思想;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开放思想;寻求内部和谐的社会理想等。将这些优秀的法律文化融入到现代法治建设中,将会进一步推动现代法治进程的建设。

二、中华优秀的法律文化如何与现代法治建设相融合

两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一般都要经过最开始的冲突,然后同化或者融合。中国现代法制的建成就是在中西法律文化激烈碰撞下形成的,并且基本上继承的是西方的法律蓝本。德国著名法学家萨维尼说:“法律随着民族的生长而生长,随着民族的壮大而壮大,最后随着民族对于其民族性的丧失而消亡。”这种建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法制,单靠西方的民族文化很难扎根。

要想本民族自己优秀的法律文化融入到现代法治进程中,必须要把握好这二者之间的契合点。第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的国家,兼收并蓄的开放性特征为接受外来文化提供了条件和保证。第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并举,为现代法治进程的建设提供了手段。第三,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弘扬的和谐无争思想,也是现代法治社会所积极追求的。第四,两者之间在根本精神方面是一致的,现在法治追求公平正义,传统法律强调“平之如水”,在公平和正义善良这二者之间是毫无差别的。

这二者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容相通,为传统优秀法律文化和现代法治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首先,法治的建设离不开法律文化的支撑,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经过长时间的沉淀,都是深入骨髓的,只有建立在自己文化基础上的制度才可能更长久,才更容易被人民所接收,中华优秀法律文化正好弥补了我国法治建设的文化空缺。其次,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缺乏精髓,一些优秀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被现代法治所掩盖,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并且加以创新利用,将会减少法治建设的阻力,并且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本土资源。

三、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传承体系建设

一个国家的法律总是伴随着这个民族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并且这种内在的动力是潜移默化的。中华法律文化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与发展,不断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法律文化,也许某个时期内,它被西方法律文明的光辉所掩盖,但是它自身的魅力总是会在今天中国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凸显出来,并且深入人心。

1,“礼法并举”的综合模式治理国家

中华优秀法律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礼法并举。将维护纲常伦理的礼制与法律结合起来,也就是我们现代社会所极力推崇的德治与法治的结合。以来,中国不断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侵蚀,在当今社会上人们为了利益,人与人之间冷漠,淡薄,家庭之间的凝聚力随着宗法制的解体也变得很疏远。法律更多的是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内心上的善还需要道德的建设,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对于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极为重要。

2,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和民间法的灵活运用

古代中国成文法典制定的技术可谓登峰造极。成文法典以刑律为主,而调整“户婚田土”的案件多有家族自治,并且在汉代经过董仲舒而形成的“春秋决狱”,将成文法典、民间法(自治法)和判例法串联起来,弥补了成文法典的僵硬和滞后性。当前中国以成文法为主,判例法几乎不存在,自治法多体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港澳台。而古代那种混合模式下的法律表现形式,正好可以弥补单一成文法带来的不足。古代这种民间法不单单是调整民事关系这种基本的法律关系,它最为本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宗法家族的稳定和统一,实现内部的和谐,这与我们当前的法治社会理念是一致的。

3,息讼,无讼的态度,节约社会成本

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的理想。然而处在当时社会关系的领域,和谐观念直接演化为一个具体原则,那就是无讼的观念。在当今的社会观念中,我们解决一些复杂的纠纷,通常都是说要通过法律的途径。但是,如果事事都通过法律,不仅会给司法带来沉重的压力,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成本的增加,更容易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得很单薄。民事法律关系中的一些行为,尤其像继承、婚姻家庭之间的关系,维护家庭的和谐尤为重要,应该站在这个立场上,以道德来感化大众,尽量减少这方面的诉讼。

4,整体划一的法律观

古代中国建立在家国同构的基础上,这种传统的法律文化一向都强调整体性、统一性和和谐性,它要求有一个有能力的政权机构来实现国家的治理和统治,特别强调这种整体性和划一性。我们现代法治建设同样需要类似于这样的整体建设。除却刑法典以外,我们的民法典尚未制定,分散于各个分则和不同的分支中,是否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来制定统一的民法典。除此之外,法治建设同样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从法治原则、法治制度、法治理念、法治过程,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到监督,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进行不下去。因此,要借鉴其整体划一的价值取向来建构我们的法治体系。(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法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刘作翔,《论法律文化》。《法学研究》1998年第一期

[2]梁治平的《法律的文化解释》和《寻求自然秩序的和谐》

[3]博登海默的《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4]张中秋的《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

[5]《论中国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张喻忻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近几年来,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旅游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地先后建立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2010年9月,由桂林市旅游局与多家信息企业合作建立的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9月,泉州市旅游局、清源山风景区管委会及福建移动泉州分公司共同建立的旅游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启用。2011年12月,《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正式颁布,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中国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建设中的第一条建设任务。各地对于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关注愈加提高,纷纷提出了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2012年1月颁布的《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把完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作为2012年至2014年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三年建设内容和任务之一。虽然政府对于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关注度和重视度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只有少数学者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进行过探讨。吴露岚等分析了桂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1];李爽等以厦门市为例,阐述了城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2];徐莉分析了青岛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信息化建设情况[3]。可见,学界对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研究十分匮乏。

1.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概念及内容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部分,是指为满足游客对旅游目的地旅游基本信息、旅游产品促销信息、旅游安全信息、公共环境等相关信息服务的需要,及时将开发加工好的信息产品以游客便捷的形式传递给相关旅游者[4]。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实现了旅游供给者和旅游需求者之间的对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发展。从供给角度看,行政管理、旅游企业等相关部门通过旅游政务网、旅游企业门户网站等网络,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咨询设施,以及交通引导、接待设施标识等各种旅游标示,提供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促使潜在的旅游者转化为现实的旅游者,而且延长旅游者的旅游时间以及增强旅游者的旅游体验,此外,通过对旅游结束后信息的分析,不仅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而且改进旅游目的地的服务。从需求角度看,旅游活动异地性的特点,决定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贯穿旅游活动的全过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涵盖的旅游网络信息服务、旅游信息咨询服务、旅游解说系统服务等恰好满足了旅游者对旅游信息的需求。

1.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纷纷建立了旅游政务网、旅游信息网和旅游海外网站,增设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亭以及旅游信息触摸查询一体机,开通了旅游服务热线。但与高速发展的旅游业相比,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建设还存在以下不足:

1.2.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旅游网站的建立在工作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信息化程度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例如,从政府到各景区(点)的官方旅游网站,主要以旅游新闻和介绍旅游景区(点)的传统媒体功能为主,旅游网站的专业性不强,行业特点不突出,功能单一,缺乏特色和互动。旅游信息化、标准化、数字化相对滞后,大部分旅游企业没有形成网络经营,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自助游、自驾游的需求。

1.2.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资源整理力度差,数据共享程度低。旅游行政部门以及旅游行业协会、旅游企业等在建立自己的旅游信息网时各系统自成体系,各旅游网站的建设没有相同的设计思路,并且向旅游者提供信息时没有注意整体效果,这不仅导致相互之间信息渠道不畅,极大限制了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而且也不方便信息的查找。此外,在已开发的旅游信息资源中,不注重网站信息的时效性,“静止”的信息多,不断更新的信息少。

1.2.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已经举得了一定的成绩:一是建立网络信息系统,以最直观的方式为大众提供各种出游信息;二是建立信息咨询系统,如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和旅游咨询热线等等,为游客提供面对面近距离的服务等;第三,建立解说引导系统,实现交通、接待的引导,以及环境解说。但是我国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存在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英国的旅游信息中心免费提供至少上百种旅游单页或折页信息,内容涉及旅游生活的方方面面。美国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提供24小时多种语言的电话咨询服务,并根据每个月的特殊盛事、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更新咨询服务中心的电视节目。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数咨询服务中心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专门的信息咨询服务。美国国家公园充分利用高科技,建立并适时更新数据库,为游客选择出行时间、准备出游装备等提供详实的参考信息。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和公众会对旅游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创新、升级,以适应旅游业的发展和游客的需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深刻变革,为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2智慧旅游

2.1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通过“智慧”的旅游管理平台,利用全国各地的旅游资源,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实现旅游的集约化、智能化、统一化的管理,提高国家对分散的旅游资源管理的决策能力,扩大旅游产业所涉及的服务业领域,以旅游业为主导,带动“行、游、住、食、购、娱”相关产业联动式的发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各类旅游资源中敷设多种类型的传感设备,用于感知旅游资源的ID、属性、状态、位置等各类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神经末梢;采用最先进的无线传感自组网络技术,与互联网结合,用于传递各类感知或控制信息,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传入/传出神经网络;结合GIS技术、信息资源整合技术与商业智能技术,整合各类感知信息,进行数据分析等加工再利用过程,形成智慧旅游感知体系的大脑[5]。“智慧旅游”借力“三网融合”发展契机,实现了“旅游服务的智慧”、“旅游管理的智慧”和“旅游营销的智慧”。该体系让游客在旅游信息获取、旅游计划决策、旅游产品预订支付、享受旅游和回顾评价旅游的整个过程中都能感受到智慧旅游带来的全新服务体验;通过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完成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旅游舆情监控和数据分析,挖掘旅游热点和游客兴趣点,引导旅游企业策划对应的旅游产品,制定对应的营销主题,从而推动旅游行业的产品创新和营销创新。

2.2智慧旅游的推广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是满足旅游者旅游前、旅游中以及旅游后的信息需求的一项服务,而智慧旅游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主要包括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四个基本功能,两者在服务游客信息需求方面目标一致。但现阶段,我国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智慧旅游的出现,将景区、旅行社、酒店以及旅游相关产业的信息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一个统一的智慧旅游中央管理平台和旅游资源数据库,弥补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信息化程度低、资源利用不充分、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单一等问题。智慧旅游的推广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

1)建立了完善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与咨询系统,旅游咨询作用愈加强大,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智慧旅游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使旅游公共信息全面性、整合性增强;以应用信息技术强化旅游服务业的特色优势,实现自动化服务、柔性化服务、定制式服务,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以“三网”为媒介,为各类旅游者提供全景式、全天候、个性化的导航、导游、导览和导购等智慧型旅游服务,使得信息查询的便捷性、多样性增强,随时随地完成旅游咨询。

2)满足旅游体验的个性需求。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目的地资讯网站、目的地移动门户、旅游服务热线、旅游咨询中心等标准化旅游信息服务设施的建立使得信息服务能力显著加强,游客对旅游目的地信息的基础需求得到一定的保障。随着生产生活的发展,在线旅游、邮轮游艇旅游、房车旅游、自驾车旅游等新的旅游方式正在快速发展,虽然旅游消费的内容还是传统的吃住行游购娱,但是自助游比例增加,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旅游业如何去满足这部分新兴需求,同样离不开自身的现代化,从技术层面说,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实现“智慧旅游”。智慧旅游将是从传统的旅游消费方式向现代的旅游消费方式转变的“推手”,同时也是现代旅游者个性化需求的产物。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的普及,使得旅游者更偏向于使用这些个性化、超便携性媒介,实现随时随地上网、随时随地查询。当4G时代到来的时候,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或者其他目前还未知的超便携终端,其普及程度将非常高,届时,游客通过这些媒介满足旅游公共信息需求的要求更大。旅游者通过智慧旅游系统的终端工具,完成网上旅游咨询服务,如查询观光信息、网上预约和网上淘宝服务,还可以订制私人旅游线路,合理安排个人日程,最大化地利用旅游时间,满足游客个性需求。旅游景区的智慧化运用,也将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旅游者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消费,如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导游讲解语种、讲解风格、讲解深度等,旅游者借助虚拟辅助系统能够全面、直观、深入地进行旅游体验。旅游者与智慧景区系统不断地进行信息互动,进而使景区服务形式和消费内容不断创新,旅游者每次到来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乐于重复消费。

2.3提升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水平

智慧旅游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游客的旅游活动信息和旅游企业的经营信息,实现旅游行业监管从传统的被动处理、事后管理向过程管理和实时管理转变。智慧旅游将通过与公安、交通、工商、卫生、质检等部门形成信息共享和协作联动,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实现对旅游投诉以及旅游质量问题的有效处理,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智慧旅游依托信息技术,主动获取游客信息,形成游客数据积累和分析体系,全面了解游客的需求变化、意见建议以及旅游企业的相关信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智慧旅游还鼓励和支持旅游企业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改善经营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提升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增强游客、旅游资源、旅游企业和旅游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高效整合旅游资源,推动旅游产业整体发展。

3浙江省智慧旅游开展的情况

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正式提出,旅游业要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战略部署,走在我国现代服务业信息化进程的前沿,争取用10年时间,在我国初步实现“智慧旅游”。为了实现传统旅游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各地纷纷开始规划智慧旅游建设方案。2011年岁末,浙江省12301旅游服务热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会在杭州召开。浙江省旅游部门在此次会议上提出,将用两年时间,建设覆盖全省的旅游咨询网络,实现游前咨询顾问、游中实时求助、游后投诉受理,全面提升浙江旅游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浙江正以智慧旅游为抓手,全面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推动旅游业加快建设成为现代服务业。浙江多个市县正以信息技术引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可谓百花争艳。浙江作为旅游发展的大省,在智慧旅游的推动下,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3.1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越来越多在浙江,智慧旅游的推广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途径。2011年,象山县旅游部门提出了“一部手机带你玩转象山”的口号,“ITravels象山”手机导航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该导航软件可在游客的智能手机上通过多媒体方式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除此之外象山正深入开展智慧旅游建设,游客来这里不用再翻地图,只要通过手机就能了解如何坐车最方便、哪里的菜最合口味,全面获得免费旅游服务。杭州“智慧旅游”已经初具雏形,近百台旅游信息触摸屏早已在全市四星级以上酒店、旅游咨询中心等地“上岗”。触摸屏可与游客实时互动,比现在提供的静态信息更人性化、个性化。2011年10月,温州推出旅游目的地资讯网,并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开发旅游信息查询触摸屏;借助手机终端,和中国联通开发了“乐游游”温州智慧导游软件,和中国电信开发了“温旅通”移动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3.2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便捷性越来越强舟山、奉化打造的无线网络覆盖,使得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越来越便捷。目前,普陀山和朱家尖已完成了“无线城市”的试点建设工作,无线城市的建成,将为这些游客和商务人士在普陀区的所有景区,提供更为便捷而且完全免费的上网服务。奉化将实现主要景区、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无线宽带全覆盖,游客只需带着一部普通智能手机就可以实现导游、导航、导购、导览。“三网”融合下的智慧旅游,不仅使得游客获取旅游公共信息的便捷性增强,而且也使游客实现旅游的便捷性增强。慈溪依托旅游商务官网的建设推进,搭建的智慧旅游平台,为散客提供游程预订、行程定制、在线支付、查询等旅游信息服务。鄞州区率先在全省推出游客招徕政策网络系统,长三角200多家旅行社来鄞游客统计数据实现共享。各旅游景区(点)普遍建立自动检票系统,绝大部分星级饭店推出网上预订系统,中国国旅等旅行社增加网上旅游预订业务。旅游企业推出“旅游百宝堂”等栏目,在网上提供航班、气象、地图等服务信息,逐步实现景区门票、饭店、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的网上预订和网上交易功能。

3.3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在智慧旅游的带动下,浙江省在发展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建设时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传统的导航服务,而是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丰富了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的内容。奉化制作了溪口-滕头景区三维可视化虚拟游系统,用手机扫描一下宣传手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看到景点的视频介绍。此外,2012年春节起,奉化又以大佛景区为试点,开通了视频导游。不仅如此,未来几年内,奉化将开发五个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自助导游讲解系统、城市自助导览系统、网络虚拟旅游系统、游客招徕系统、旅游投诉和评价系统。鄞州开展“E起旅游”行动,建成首个以“视频导游”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讯推广平台,在景区(点)介绍的过程中运用二维、三维等科技手段,由区到点进行层层详尽介绍,并以“游”为主线,向吃、住、行、购、娱等方面延伸,为游客提供一条龙网上服务。象山的手机导航能够展示旅游目的地一切信息,为游客提供导览、导游、导航等服务,并实时更新象山旅游的动态新闻和旅游信息。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随着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等一些概念的相继提出,我国旅游业正进入向更高阶段的转型升级发展时期,现有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已经无法满足需求,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公共旅游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基础支撑,旅游业与信息技术产业的融合发展也不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一、概念界定

国内学者们对于智慧旅游的定义没有达成统一的认识。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服务方式,有的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管理手段,还有些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旅游业态。吴学安认为智慧旅游是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陈刚认为智慧旅游是一种将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应用于游客感知、行业管理、旅游产业发展等方面,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并服务于游客、旅游企业、政府管理部门等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业态。

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旅游咨询服务系统、旅游网络信息系统、旅游公共标识系统等,各子系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

二、长沙市建设智慧城市下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长沙智慧城市建设卓有成效,2016中国互联网+峰会上《中国“互联网+”指数(2016)》,长沙互联网+总指数在全国351个城市中排名第九;互联网+智慧城市分指数高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深圳、广州。但是针对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智慧化提升的规划却相对滞后。

2016年初,长沙市旅游局已向全市各个区县旅游局下发了《长沙市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情况调查表》,智慧景区建设已全面启动。长沙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要求,市旅游局将全面落实《国家旅游局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和《湖南省智慧旅游发展规划(2015~2020年)》,在“十三五”期间全面推进长沙市智慧旅游建设,而智慧景区是长沙市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智慧景区建设,融合景区现有信息化功能,打造长沙市统一的智慧旅游云平台,将推动长沙整个旅游行业的转型升级。网上购票、景区WIFI全覆盖、扫码参与景区互动……包括岳麓山、长沙市生态动物园、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在内,长沙越来越多的景区正在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长沙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长沙旅游网已经上线,内容丰富多彩,不仅有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板块,长沙旅游经典线路推荐,为散客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并且专门还开设了虚拟旅游板块,让游客有身临其境地体验。

三、长沙市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体系缺乏规划,公共旅游信息服务载体之间孤立运作

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网站、旅游呼叫中心 12301、之间仅有链接,建设管理及运作上都是各成体系,信息沟通少,大量存在网站内容的断裂或者重复情况,甚至有些内容存在矛盾,导致旅游者在选择信息时候很茫然。

(二)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不够,不能满足需求

长沙市旅游景点众多,类型多样,游客接待量每年都呈现上升趋势,游客接待压力大。但是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不足,例如,长沙旅游集散中心仅有湖南湘西情旅游集散中心和兄弟假日旅游集散中心,分布点少。旅游咨询集散中心仅有3个,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旅游呼叫中心建设不完备

旅游呼叫中心是借助电话提供旅游信息资讯服务的方式 。“12301”旅游服务热线是经国家信息产业部核准的、覆盖全国、统一电话呼号、统一管理、分级实施的政府公益信息服务平台,国家旅游局于2007年启动,简单的讲,12301是旅游业的114。2009年10月19日,湖南开通12301热线,由省旅游局信息中心负责建设、管理和运营。由旅游局工作人员话务员工作,设备简陋。且功能定位不准确,服务内容单一。旅游呼叫中心的功能应主要包括:旅游问讯、旅游投诉、旅游救援、旅游安全警示等。而湖南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只包括旅游咨询跟投诉两项服务。另外旅游服务热线的宣传及处理问题的能力还亟待提高。绝大多数游客不知道这个旅游服务热线,就算知道该服务热线也很少使用。

(四)旅游信息不够全面、详实

虽然长沙市旅游网已经开通了针对散客的自助游板块,可以将游客的旅游条件和想去景点自行加入行程形成旅游线路。但是只是简单的景点安排,不涉及饮食购物推荐,实时讯息提示等等。而且针对商务旅游者的信息服务很少。

(五)游客对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载体的认知意识偏低,极大地制约了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功能发挥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在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建设分布不足的情况下,旅游者获取旅游信息的难度比较大。国内游客保守的消费习惯客观因素。自我宣传的力度不够。多数情况下,游客获取旅游信息的模式还是自己寻找,途径也主要是网络,需要提前查询,做好准备工作,这样,很容易造成游客因为信息掌握不够充分和及时而影响旅游质量。

四、长沙市城市公共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公共旅游信息服务载体之间加强沟通,系统科学地统一规划

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统一管理机制,将旅游网站、旅游呼叫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以及手机软件连接起来,实现各类信息的互动互通及更新。

(二)增加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

协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功能布局及空间范围,提高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影响力和使用率,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的功能,同时,安装智慧旅游设施,如多功能触摸屏、免费wifi等实现服务自助,人机相结合,从而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借鉴深圳、上海的成功经验,创建“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并且加强营销,提高知名度,创立品牌,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合理建设和利用游客呼叫中心

培养高素质的管理及运行团队,包括专业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话务人员,能够更好地为问询者提供相关信息,减少信息搜寻地滞后性和盲目性,提供问询者的满意度,从而树立游客呼叫中心良好口碑,提高公信力,扩大影响力。另一方面,呼叫中心前期建设相对较简单,而后期的运营经费还需要政府提供支持,为游客提供纯公益化的服务。

(四)资源整合,构建旅游公共服务平台,丰富游客信息服务内容

将整个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所有设施的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充分融合连接,构成智慧网络,对景区内的旅游资源、自然灾害、游客行为、当地居民、工作者行为和相关的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信息及时进行全面、深入的感知,迅速进行数据收集整合,并利用各种智能的数据分析挖掘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借助旅游公共云服务平台,为大众提供旅游决策支持,为智慧旅游服务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而当前我国旅游企业,包括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而智慧旅游的主要任务就是构建可运营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支撑中小旅游企业的服务信息化。提供咨询、信息、投诉留言等一条龙服务。

(五)重视移动旅游和社交媒介,实现旅游公共旅游信息服务途径与手段的多样化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淘宝+协会+公司+农户”的“遂昌模式”

2010年以来,遂昌的农村电子商务异军突起,“淘宝+协会+公司+农户”的“遂昌模式”声名远播,为遂昌旅游插上腾飞的双翼。

2013年,全国首家县级特色馆“特色中国・遂昌馆”在淘宝网正式上线,遂昌旅游迅速入驻开展合作,通过开展“购遂昌特产、送旅游门票”活动、开通旅游聚划算、旅游淘宝旗舰店等活动,获得了上亿的点击率。不仅如此,遂昌在每一笔订单中都附上遂昌旅游宣传资料,使网上预订遂昌旅游门票的人数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倍。

2014年,同程网首个县级旅游主题馆――遂昌馆正式开馆,主题馆将遂昌的景点、门票、宾馆、餐饮等资源进行集中整合,让游客可以自由组合线路,实现了遂昌旅游产品网络营销从单一到多元的跨越。2016年,遂昌农村电商创业小镇被列入第二批省级培育类特色小镇,作为“农村互联网+生态+金融+旅游”的产城融合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该项目目前已开工,建成后将大大促进农村电商与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遂昌成立的“赶街”服务站,创新实行“线下-乡村旅游”与“线上-农产品销售”互动模式,即通过农事体验、农业观光、蔬果采摘等乡村旅游业态的创新,让游客通过亲身体验和品尝,获得对当地原生态农产品的认可,同时引导“赶街”村网点与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对接,打开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互动渠道。

“智慧高坪”打造四季常游大业态

遂昌县高坪乡,作为遂昌县乡村旅游的缩影和窗口,通过建设“智慧高坪”,将传统与现代、农业与旅游、农耕文化与智慧乡村充分融合,让游客体验到现代科技带来的智能与便捷。“智慧农业”通过订阅“避暑休闲养生高坪”微信公众号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农业生产档案等实现原生态农产品可追溯;“智慧旅游”带游客走进一个无线WIFI全覆盖的高坪,让广大游客随时随地分享美图,更可以通过智慧高坪二维码服务平台,享受吃住行购一站式服务;“智慧生活”通过微信与政府“微”距离接触、“零”距离交流,让广大游客享受高坪网上便民服务中心、党员服务等一系列政府“微服务”。

2016年,该乡推出互联网众筹大米项目,众筹者根据认筹金额,可获得不同的回报,并可成为“梯田稻米体验师”,在5月底来高坪体验插秧,9月底前来收割,10月在餐桌上享用新米。平时在家,还可通过扫描不同基地的二维码或关注“避暑休闲养生高坪”微信进入监控页面,进行溯源跟踪,随时了解众筹水稻的生长动态。该项目仅推出一个月,就吸引了来自全国13个省市681人次参与,筹集款项114571.50元,超预期目标129.14%,最终成功筹资25万余元。通过该项目及其相应活动的开展,并依托北斗崖景区、万亩杜鹃林、田园风光、农事体验、民俗美食等旅游资源,高坪乡的乡村旅游从夏季避暑游逐渐拓展成四季常游的大业态。2016年累计接待游客达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200余万元。

深度结合信息化推动全域旅游

深化“互联网+”,深度结合旅游大数据,结合网络营销,打造智慧景区、智慧城市。

2013年以来,遂昌县各大景区先后实现无线WIFI全覆盖、微信导游、在线景点语音讲解等功能,不断方便游客;县旅委对“遂昌旅游”微信公众号进行深耕,并实现功能升级,从单一的旅游图文介绍转变为集旅游资讯、周边服务、在线导航、景区(点)天气、在线预订、互动交流等为一体的交互平台,实现了对游客出游服务品质型提升。

2015年,遂昌县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启动遂昌县智慧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建设,旨在以物联网、大数据等为基础,对全县旅游产业运行的相关数据进行汇集并加工分析,经多元和互动渠道向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企业和游客输出“看得见,连得上,用的了”的全域旅游信息服务。该中心采用“1+2+3”的模式,“1”是指产业监测中心,“2”是指管理服务平台和云数据中心平台,“3”是指产业监管、信息服务、数据分析三大功能体系,三大功能体系又包含九大类功能、四十三项功能分支。目前,我们已完成三大功能体系的基础功能布局,包括完成旅游产业基础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工作,完成游客车流量监测分析系y在高速出口及各大景区的安装,智慧旅游平台云短信等,产业监测中心软硬件招标工作已完成,于2017年初进入施工阶段。

智慧旅游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建设公共服务体系

根据《北京市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三年建设指导意见》,2012-2014年,北京旅游将重点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即公共信息服务体系、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旅游交通便捷服务体系、旅游惠民便民志愿者服务体系、旅游知识普及与旅游责任教育体系、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好客环境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的监管与评价指数体系、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建设规范及标准体系。

其实,北京旅游重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与北京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密不可分。随着旅游市场的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来京游客选择自助游。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建设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体系是旅游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据了解,目前北京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总量供应不足、公共投入不足和分配不平衡等问题,需要完善旅游环境与公共服务。

开发自助旅游环境

记者了解到,未来三年北京A级景区将实现无线宽带覆盖。业内人士表示,北京已于去年开通“智慧旅游”服务,包括智能手机定位导游、蓝牙下载导游词、实时查看景区天气和人流等服务,极大方便自助游游客。不过,这要求北京的景区和公共场所能够提供无线网络,尤其是重点景区。

除了无线宽带,北京A级景区还将完善五种文字景区全景牌。其中,北京重点旅游景区将配装中、英、日、韩、俄五种文字全景牌和其他各类标识牌632面、旅游区交通标志牌436面。此外,市旅游委鼓励景区配置自助导游机,开发旅游景区自助导游软件系统,完善自助旅游环境与服务。

数字化提高旅游便捷性

据了解,北京旅游三年内将推进四个数字化建设,即数字景区、数字酒店、数字旅行社、数字乡村。业内人士表示,数字化旅游可让游客感到最直接的便利性。以数字景区为例,游客省去了排队买票的麻烦,可直接通过网络支付买票;购票成功后,手机将收到一条二维码彩信或数字验证码短信,即电子门票;游客经过安装在景区的识读设备,对电子门票进行扫描验证即可进入景区。截至去年,北京已有40余家景区列入电子门票预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