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第1篇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电脑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以及各种应用软件正被全世界人们所使用和消费。而数字产品与物质产品的不同特性,使得其对国际贸易带来不同的影响,从而也使得原来的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不再适用,文章提出了新理论框架和相应的国际贸易策略。

关键词:信息产品 数字产品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

0 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 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 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假设只有 A,B 两个国家进行贸易,A 国只能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B 国能生产物质产品、能量产品和信息产品,A 国出口量等于 B 国进口量,A 国进口量等于 A 国出口量。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出口产品的总成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是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有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得到 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产信息产品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不平等的好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无偿的从别的国家获取物质和能量产品。

3.2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 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第2篇

下面是求学网小编收集的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欢迎阅读!

关键词:信息产品 数字产品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

0、引言。

随着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飞速发展,同时面临新的挑战,原来的理论很难对信息经济的许多问题做出完善的解释。

当大家都感到网络使全球变成了地球村的时候,却发现地球村的居民并没有走向共同富裕,信息经济仿佛把距离拉近了,但是却把地球村的村民贫富差距拉大了;欧洲的债务危机使得欧盟有分裂的危险,穷国和富国的差距也在拉大。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不能适应现在的信息经济的发展,很难去解释国际贸易中与信息产品或者知识经济相关的现象,需要对其理论进行改进或者提出新的理论。

1、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

1.1 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说。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生于各国之间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和出口那些本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口那些外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所谓绝对优势是指,如果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则称该国在这一产品上有绝对优势。

斯密主张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反对国家对外贸的干预,认为自由贸易能有效地促进生产的发展和产量的提高。

1.2 相对优势说对绝对优势说的取代及其发展。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世界各国产品比较优势的存在,各国应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参与国际贸易,贸易双方均将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任何国家都可以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即按照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的原则从事生产和交换。

1.3 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其理论模型即 H- O 模型。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双方均凭借自己的相对优势从事生产和交换,即各国应该生产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

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取决于各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即相对禀赋差异,故称为要素禀赋说。由此产生的价格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

2、信息经济或者知识经中环境下的国际贸易。

2.1 物质、能量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在喊信息经济时代

或者知识经济时代到了,但是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对此有很深入的理解和研究,人类的三大生产要素是:物质、能量和信息,人类文明也经历了:以物质材料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一代文明;以能量能源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二代文明;正在经历的以信息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的第三代文明。美国的第一、二、三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过程是:一二三,二一三,二三一,三二一,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三二一的三次产业结构符合后工业化阶段经济的发展需要的。第三产业的主体是信息产业和以知识为主的服务业,信息和知识是其核心。

2.2 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信息产品尤其是数字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可复制性和非排他性,使其具有边际成本为零的特点,从而也导致其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于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不同。

作为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家之间通过分工可以提高双方国家的福利,也就是国际间的分工对双方都是有好处的。然而在信息经济下,国际分工可能只对生产信息产品或者知识产品的国家带来好处,对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国家之能带来负效益。

比如美国微软的 windows 操作系统,满足美国国内的需求,但是它出口到其他国家,基本不需要改动,只是将语言本地化即可,而世界其他国家的正版用户必须和其他物质产品一样为之付费。而对于美国而言,美国人并没有为此付出更多的劳动(相对于软件开发成本,语言本地化成本可以忽略),然而其他国家如果生产物质或者能量产品,则必须付出与之相对应的额外劳动。

3、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3.1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假设只有 A,B 两个国家进行贸易,A 国只能生产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B 国能生产物质产品、能量产品和信息产品,A 国出口量等于 B 国进口量,A 国进口量等于 A 国出口量。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出口产品的总成本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但是成本为错误!未找到引有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0)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A 国物质产品和能量产品的出口量,则 B 国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就可以得到 A 国出国产品的总价值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 A 国的信息产品进口量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生产信息产品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得到不平等的好处,在极端情况下,可以无偿的从别的国家获取物质和能量产品。

3.2 信息产品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还是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都不适用信息产品的国际贸易。这些理论是建立在国际分工基础上的,而国际分工在信息经济之前主要以物质能量产品为主,所以这些理论是适用的,之所以这些理论不适用是因为信息产品的特性与物质能量产品不同,信息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而物质能量的边际成本不为零,因此在使用国际分工理论时,需要区分是信息产品还是物质能量产品。在信息产品这个大类中,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才能使用;同理,在物质能量产品中,进行进行小类国际分工,以前的理论也使用。而不能将所有产品不做区别的进行国际分工。

4、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建议。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

1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1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

知识经济中的知识主要指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企业提高竞争优势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外的经验证明,谁拥有最先进的知识、最核心的技术,谁就能在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成功的企业在于能不断造新的知识,并能迅速将新知识经为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在知识经济时代,投资将主要流向高新技术开发;无形资产开发;新产品、新工艺研发;绿色生产和人性化售后服务等方面。同时企业将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开发和教育,激励员工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2知识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传统农业经济把土地作为第一生产要素,传统工业经济注重资本、设备、材料等生产要素,把知识、技术当作影响生产的外部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直接驱动力,成为生产的支柱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在所有创新财富的生产要素中,知识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起他生产要素都必须靠知识来更新,靠知识来装备。劳动力和金融资本只有在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职能作用。通过知识对自然资源进行集约配置,对其它生产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组合,才能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1.3知识是利润分配的重要依据

在农业经济时代,主要实行按土地分配的制度。谁拥有土地多,谁就拥有更多财富。在工业经济时代,实行按资本分配的制度,资本家成为最富有的阶层。在知识经济时工与其说资本雇佣劳动,不如说劳动雇佣了资本,因为劳动的主本———人所拥有的知识才是生产的决定因素。因此,知识成为发展经济的首要资本。企业存在四类参与者:即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经营者决定如何生产;知识创造者决定生产方向;物质资本所有者提供资金。企业除付给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正常薪金外,还应将知识创造者创造的知识转化为资本,参与利润的分配,建立以知识为依据的分配制度。

1.4信息技术是知识经济的重要平台

知识经济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管理的工具将主要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主。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再向传统的按职能划分的金字塔型结构,将变为以扁平化为特征的信息网络系统。减少中层管理者、管理环节,降低管理成本。通过知识催生出的网络数字化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企业与供应商、客户网上交易、网上货币支付、网上宣传、推销、选购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营运学率。

2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创新要求

2.1财务管理的观念创新

重视人才的开发、培养与提高是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均由人发起、操作和控制,其成败优势也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操守、管理哲学以及人的努力程度。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贯彻“以人为本”的观念已成为必然。企业要加大人力资源投资,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参与意识,为培养企业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创新良好的环境,从而保证企业高效有序地开展财务活动。

2.2财务管理的目标创新

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使得知识资产在企业总资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知识的不断增加、更新、扩散和应用,深刻影响着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使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向更高层次推进。原有追求企业自身利益和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将转向知识最大化的综合管理目标。其原因在于知识最大化目标可以减少非企业股东当事人对企业经营目标的抵触行为,防止企业不顾经营者、债权人及广大职工的利益去追求股东权益最大化,知识资源的共享性和可转换性的特点使知识最大化的目标能够兼顾企业内外各方面利益,达到企业目标与社会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最大化目标不排斥物质资本的作用,它的实现是有形物质资本和无形知识资本在最短时间内最佳组合运营的结果。

2.3财务管理的内容创新

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人力资本、产品创新等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不断加大,作用不断加强。因此,现代企业要把知识资本作为对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略资本来培育,同时,财务在运行资金时要有利于知识资本的培育,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理财战略,财务管理工作要有利于改善软资源环境与结构,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资本的潜能,使无形资产日益成为决定企业未来收益及市场价值的主要资产。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第4篇

一、知识经济的时代意义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从我们所看到的不少资料表明: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其一,人类经济时代的划分有自然经济、工业经济,但没有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的提法。其二,一个经济时代的划分重要的不是生产什么而是用什么生产,这里包含一个重大的区别,即一定社会的主导生产工具及由此形成的产业,这显然不是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所能反映的。而知识经济不但从知识在生产中的核心作用表明自身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主导经济增长的知识性产业已经形成。对此美国经济学家罗默提出,要求在计算经济增长时,必须把知识列入生产要素函数中。因此OECD定义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正是揭示了知识对现代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并准确地反映了知识经济的现实。所以,我们从经济时代的角度来认识知识经济,才能切实地反映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历史性变化和人类社会已进入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一伟大现实。我们认为知识经济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在人类财富创造形式上的崭新时代。我们称之为知识经济的,就必须使这种称谓有相应的经济学理论基础。这需要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显然不是目前报刊上所反映出的一些旨在映证知识经济的提法,而应是论证知识经济何以可能的理论基础,这才是问题的核心。

二、知识经济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冲击

知识经济对经济理论的冲击首先是基础理论。知识经济的出现使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必然要合理解释和反映这种社会经济生活的新本质,从而在更新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基石上构建指导人类新的经济实践的经济学。事实证明,经济学的一些研究领域已经初步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着这种新经济的冲击。尤其突出的是贝克尔的人力资本论、发展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及一些管理性经济学科,这不断地加大着部门经济学科和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分离。我们已经看到了知识经济的现实,但我们用以解决问题的理论并非建立在这种现实基础之上。这便是旧理论无所作为的必然。纵观人类社会全部的经济活动无外乎这样两个内容,其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问题,其二是社会财富的分配问题。这里我们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形成这一问题的核心内容是一定社会的财富是什么?如何实现这种财富的增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集中地形成了该社会的经济学基础理论即价值理论以及增长理论。我们从经济学角度考察一定社会所追求的新的社会财富是什么,如何创造出来,不能不看到,新的社会财富的创造总是受制于当时社会的生产方式。从古代社会的钱物积累表现出的社会财富,及与之相应的注重农牧和战争掠夺的财富增长形式,到威廉·配第实质性地揭示出农业经济条件下的社会财富创造中“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这里的劳动成果是直接地表现为社会所认可的社会财富。随着自由资本主义萌芽的到来,重商主义坚定地认为商业贸易创造价值、增进社会财富。事实上商业贸易只是转移现实的社会财富,并不能在根本上创造新的社会财富。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第一次真正深入到人类经济的核心,揭示了生产创造价值这一人类社会财富增长的实质。在资本主义进入典型机器大工业化生产条件下,马克思完善和发展了劳动价值学说(尤其是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财富增殖的剩余价值学说)。这些理论集中说明的是在一定经济时代里新的社会财富的形成是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自然经济时代,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人的劳动力,劳动也主要是人的体力劳动;工业经济时期创造新社会财富(价值)的主要是先进的机械力,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成熟期,以机器为主的机械力劳动成为社会财富基本的创造形式。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完全是表现为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生活需要的商品,商品价值的大小及其得到社会认可的多少都直接地决定于生产它们所使用的技术的先进性。这使工业经济时代的劳动价值论典型地表现为价值的技术决定论。当人类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反映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创造的劳动价值理论在新的生产方式中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

首先,在现代化的企业生产中,人们认识到外在于劳动过程的知识性的管理也成为创造商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学界也提出了管理是创造价值的第四个要素。而管理正是随着人们对企业自身性质认识不断深化所形成的知识和信息,管理人员正是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服务于生产过程而现实地增加产品的价值。美国德尔福集团甚至提出企业知识管理,认为这是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指出“虽然知识管理的首要目标不是技术,但是公司将发现,它们在知识经济中如果离开了知识管理,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参考消息》1998年4月26日)

其次,在市场自由竞争中企业所投入非生产性领域的大量广告费、赞助费及各类社会投入,都不是用于直接生产领域,按劳动价值理论是不会创造价值的。现在恐怕没有企业界的朋友会否认这方面投入的丰厚回报,在这些非生产性领域的投入极大地提高了处于自由竞争市场中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些知识和信息是如此深刻地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对商品无论在价值大小以及实现多少上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三,现在主要让我们来看使工业经济时代跃升到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美国人不无自豪地指出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经济最大的新的经济增长源,约占近年美国经济增长的40%。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缺乏敏感的认识,那么你对这组数字肯定会感兴趣: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微软电脑公司和已经发展一百多年才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通用汽车公司,后者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也一文不值。同样的编程人员、同样的工作强度,但可能所创造的价值相差悬殊。这里价值形成的唯一基础是以其知识含量的高低来比较的。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他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知识正自在地存在于当今源源不断被创造出来的新的社会财富中,深刻地改变着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的内涵及基本理论。正如我们分析的,一定经济时代新创造的社会财富,总是最深刻地反映着一定经济时代的社会生产的实质,并通过这个实质使一定时代的社会生产方式向更高级转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一切都是财富,一切都不是财富,对新增社会财富的考察必须和一定的生产方式相结合。如果说工业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主要指一定技术条件下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的大小体现出在劳动时间多少上的竞争,那么知识时代的商品价值则主要是指在无差别人类劳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和信息,价值的大小体现在劳动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竞争。我们创造的新财富是未知的,但我们通过当前的劳动却现实地改变着已经形成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在这个循环上升的怪圈里,由于人们在现实消费需求中所消耗的社会财富总是有限的,因此大量的社会财富是以空的数字指标表明社会生产的创造能力,由于形成新的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是唯一的,因此对一定生产方式下新形成价值的那种核心要素的竞争便是社会经济增长的实质。而这种核心要素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也就是对新增的社会财富的分割、占有和积累。从这个意义上看,OECD定义的最后一句,不无道理。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与工业时代相适应建立起来的经济学劳动价值理论亟待发展。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说明知识经济是存在的,使知识经济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把我们看到的现实和我们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三、知识经济对社会财富创造形式的改变必然意味着传统经济学的增长理论、货币理论、周期理论及其他一些理论都必须重构

知识经济正以其在现实中的迅猛发展向我们展示出现代经济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增长形式,使传统经济学理论所揭示的内涵式增长、外延式增长、规模经济增长、投入产出等增长理论都表现出严重不足。

首先,知识在现代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已彻底改变了传统人、财、物要素配置所带来的增长。

其次,知识作为驱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它投入和参与生产的形式完全不同于传统要素,并形成新兴的主导产业。

再次,同传统工业经济的规模相比较,依赖知识创造效益的增长正表现出同一产业的分散组合和不同行业间的技术融合,很难从规模化的投入和产出上进行分析。

最后,知识在当今社会新财富创造中的独特性和基础性,使我们对形成社会财富增长的途径并不能直接地从生产领域或某一产业中去寻求,增长的因素或动力也许是直接地存在于生产领域之外。知识经济条件下,也许真正导致增长的投入在一些非生产领域而并非生产领域。只有我们把上述问题研究清楚,我们才能找到知识经济条件下促进主导产业形成、推动经济增长的有效作法。发展经济学家罗斯托曾明确指出主导产业对一个时代的经济起飞具有决定意义。曾因煤、铁为主导产业相互推动而促成战后经济奇迹的日本在这一方面更有心得,日本工业调查会总经理志村幸雄撰文指出:“信息通讯产业可以说是21世纪最典型的主导产业。如果说20世纪基本上是发动机和电动机占主导地位的‘动力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通信、广播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信息的世纪’”。在这一问题上有的同志以产业升级很好地概括了在知识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机遇。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这样产业巨变的经济时代,最能代表知识经济特征的产业是主导产业但不可能是唯一的,甚至这一产业在根本上只是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其他产业提供生产手段。而各国在此基础上所可能形成的主导产业仍然是要和国际分工、本国经济现实相结合。知识经济向我们展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增长的高速度和高效益,无疑有更深刻的增长方式在现实地发挥作用,这就使我们更要深入研究知识经济增长理论,理解现代经济增长的内涵和实质,在未来的发展中制定出更合理、更完善的增长政策和计划。并由此出发考察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市场、人力、管理等等相关经济因素在新的经济状态中的运动规律,从而全面自在地把握知识经济的理论。

数字经济的生产要素范文第5篇

关键词:投资;消费;出口;经济增长;GDP;投资结构;投资总量;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3)02-0070-04

一、我国投资需求的现状

(一)投资需求与我国GDP之间的关系分析

投资需求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十分明显,为了准确分析投资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笔者通过统计数据对近年来我国投资需求总量与我国经济增长的数量指标进行相关分析。

通过表1的统计数字来分析投资需求对我国GDP的拉动效应。建立以GDP指标为被解释变量、资本形成总额为解释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a+bI+ε,其中Y为历年GDP总量,I为历年投资总量,ε为误差常量,a,b为相关系数。假定ε为常量0,通过一元线性回归计算,得出历年GDP总量与历年投资总量的相关系数R2为0.985 014,这说明它们的相关度非常高,方程拟合度好。经计算得出b为2.279;a为2.53,这说明投资每增加1个单位,GDP总量将增加2.28个单位,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此外,2002—2011年,投资总量占GDP比重呈逐年增加态势。此外,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多国模型,其把一国不同时期的人均收入水平与该国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例进行了合理划分。当一国人均GDP为200美元~400美元时,该国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投资总额占GDP比重为20%左右。当一国人均GDP为800美元~1 200美元时,该国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投资总额占GDP比例为35%左右。按照这一标准,我国2002年人均GDP已突破1 000美元,但我国投资总额占GDP比重比钱纳里标准明显偏高,这也说明我国需求结构仍不合理。

(二)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分析

在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包括投资、消费和出口三大需求,这三大需求的增长状况直接影响着经济增长数量。根据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GDP=C+I+G+(X-M),其中C为消费需求;I为投资需求;G为政府购买;X为出口;M为进口;X-M为净出口;根据这一公式进一步可推算出一国经济增长的公式:ΔGDP=ΔC+ΔI+ΔG+Δ(X-M),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消费需求增加值+投资需求增加值+政府支出需求增加值+净出口需求增加值。为了准确计算各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可依据以下公式:GDPt=Ct+It+Gt+(Xt-Mt)=(Ct+Gt)+It+(Xt-Mt),t表示基期。考虑到两个生产时期,t和t+1,则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表示如下:(GDPt+1-GDPt)/GDPt=GDPt+1/GDPt-1=[(Ct+1+Gt+1)+It+1+(Xt+1-Mt+1)]/[(Ct+Gt)+It+(Xt-Mt)]-1=[(Ct+1+Gt+1)/(Ct+Gt)-1]×a+(It+1/It-1×b+[(Xt+1-Mt+1)/(Xt-Mt)-1]×c;其中a=(Ct+Gt)/GDPt,表示t时期最终消费在GDP总的份额;b=It/GDPt,表示t时期投资在GDP中所占份额;c=(Xt-Mt)/GDPt,表示t时期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在GDP总所占份额。[1]根据这一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得出三大需求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表2的计算结果显示,2005—2011年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8%左右,投资贡献率/名义GDP增长率平均在50%以上,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比较高。

(三)投资需求结构和投资资金来源分析

根据表3的统计数字,我国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资本形成总额比例非常高,都占到90%以上,说明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过程中,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

根据表4的统计结果显示,投资需求中,第一产业份额最低,第三产业最高,这也是我国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投资结构升级的结果。

表5的统计数字显示,国家预算内资金呈现逐年增长态势,这也进一步印证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公路、铁路、保障房)上投资数量不断增加。此外国内贷款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也呈现不断增加状态,国内的高储蓄支撑了国内的高贷款。在利用外资上表现为相对稳定态势,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最高,投资主体的投资意愿和未来预期较高,政府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效应明显。

二、我国投资需求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投资总量偏高

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中,投资需求成为近几年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需求,据统计,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2001年的61.4%下降为2010年的47.4%,投资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则由2001年的36.5%上升为2010年的48.6%,成为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需求源。不可否认,投资总量的增加,在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出口增速一度放缓,净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显著下降。与净出口下降不同,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上升,对稳定经济增长发挥了关键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建设中固定投资的饱和,投资利润将趋于下降,投资成本将不断攀升,过高的投资将会加剧投资回收的成本预期,高投资带来的商品的高供给,将进一步加剧市场上商品供需结构的失衡。除了政府公益性投资以外,民间投资的成本回收将面临较大困境,这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经济增长的总体质量。

(二)投资结构仍不合理

随着我国投资总量的增加,一方面,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符合国家调控方向的领域投资加快,如:在农业、经济适用房建设、环境保护等行业上的投资。另一方面,“两高”行业投资过快。据统计,2011年前三个季度,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为13 105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建材行业投资同比增长50.9%,石油加工及炼焦增长40.7%,化工增长34.1%,有色金属增长29.8%,受投资及出口增长的影响,高耗能产品的增长幅度也较高,其中铝材增长47.1%,电解铝增长36.7%,铜材增长26.3%,化学纤维增长25.4%,粗钢增长17.6%,纯碱增长15.3%,乙烯增长14.8%,平板玻璃增长14.3%。“两高”行业投资过高,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更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此外,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对房地产需求的增加,第二、三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较高,房地产又占据第三产业投资中的主要部分,这就形成了对其他产业及行业投资的挤占,提高了投资成本,抵消了由其他行业投资所产生的效率增长。此外,由于我国部分行业仍面临着行业垄断、行政垄断行为,资本难以自由向该行业流入,这就造成部分行业投资不足,虽然一些区域存在着自然资源优势,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得这些资源不能得以有效开发。这在我国投资结构中,表现为有些行业投资过度,有些行业由于存在着排斥竞争的垄断,呈现出投资不足。

(三)投资模式粗放

经济学理论认为,企业投资是受到利率、预期、要素获得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企业投资行为是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各种生产要素的结果。而我国生产要素价格改革相对滞后,导致生产要素价格水平总体偏低。据统计,我国工业电价水平为6.1美元/千瓦时,是日本、意大利等发达国家电价的62.5%,我国能源使用效率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能源使用效率则为50%。此外,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出于自身地方经济利益考虑,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竞相违规压低土地价格和征地补偿标准来吸引投资,生产要素价格的低估使国内企业至少不合理地节省了20%~40%的生产成本,这种靠压低资源价格来提升和吸引投资的模式不可持续。

(四)更新投资比例偏低

更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例,反映了固定资产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我国更新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更新改造投资是推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途径,传统产业不升级,经济效率就难以提高,经济也不可能得到发展。我国在强调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特别强调利用技术创新手段,改造落后的企业,提升传统的企业,发展先进的企业,这都离不开更新投资。要从根本上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以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外延式扩张向以提高生产要素质量的内涵式增长转变,就必须提高更新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例,以增加更新改造投资,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五)投资资金来源过于单一

表5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上,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而国内贷款和外商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则呈现下降趋势,自筹资金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的上升,表示资金的流动性降低。造成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高。市场中国有金融机构占据较高比例,面向民营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欠缺,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严峻形势。第二,吸引外资的政策执行不到位。外商来华投资主要是受投资成本—收益比的影响,一些地区在吸引外资中制定了明确的政策,但在执行中出现一些问题,造成了来华企业的不必要成本,影响到外商投资的数量。

三、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质量的对策

(一)合理控制投资总量

投资过度将造成投资质量的下降,影响到经济增长质量。控制投资总量,首先,政府要运用行政、经济等手段进行宏观调控。政府可出台相应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某些产业发展,以政府投资增加来引导和带动民间投资;同时政府要出台相应法规,控制某些产业的投资规模,调节投资在各个领域间的流动。其次,要完善生产要素价格。针对投资总量向第二、三产业流动较高这一现状,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以反映生产要素稀缺程度和充分反映市场需求状况的合理要素价格机制,规范企业投资流程,合理界定企业的投资成本,避免产生因制度和市场机制缺失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最后,要完善政府管理职能。对企业投资行为进行登记、控制、把关,规范企业投资行为,引导企业投资方向,监督企业投资经营状况,通过管理把民间投资引导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企业投资质量的环节中去。

(二)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投资结构,一要控制向“两高”行业的投资;二要引导向国家急需行业内的投资;三要实现向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的协调。首先,控制向“两高”行业投资。需要政府运用行政手段,控制资金流向“两高”行业,政府应设立相应部门,严密监控“两高”行业的运行,在现有企业运行规模基础上,不断缩小其规模,运用科技检测手段,设定“两高”行业排放标准,严密监控该行业运行,并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逐渐用高技术含量、污染物排放达标的新兴企业取代“两高”企业。其次,引导向国家急需行业投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调结构、提质量、促增长尤为关键,要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形成有利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结构、增长模式。环保、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利用、废弃物回收等行业,是国家当前发展中的急需行业,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相应配套措施,合理引导民间投资行为,促进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最后,要实现向一、二、三产业投资中的协调。投资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例结构,应遵循第一产业要质量、第二产业要效益、第三产业要数量的原则。第一产业由于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应通过投资不断促进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协调。第二产业当前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最大,第二产业的投资应遵循改造落后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先进产业的思路精心谋划,促进第二产业整体效益的提升。由于第三产业发展仍滞后,未来投资主要应流向第三产业,扩大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实现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带动和提升第一、二产业的效益。

(三)加强税制改革,激发企业投资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外部环境的变化,目前国内企业处于经营成本上升和税负较重的历史阶段,国家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激发企业投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要加快税制改革,减少投资环节的重复征税,加大企业设备装备投资,提升企业装备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政府要承载起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鼓励和引导东部沿海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以降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经营成本,中西部地区也要从政策、财税、行政效能、人才等多方面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承接起沿海地区大规模的产业转移。此外,政府还应征收环境保护税,矫正企业和个人经济行为,为环保事业筹集专项资金,减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物排放额交易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污染物排放权的优化配置。

(四)实施金融体制创新

实现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效应,降低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投资成本,就需要对现行金融体制实施改革。一方面,要继续发挥好国有大型金融机构在促进企业融资中的核心作用,规范融资流程,减少融资中不必要环节,提高融资效率。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引导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的发展。在鼓励中、小民营机构发展过程中,要注重政府在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监管中的作用,注重提升中、小民营金融机构的信誉,改善管理,提升服务水平,适时进行金融创新,真正发挥其以融资促企业发展的作用。

注释:

①史建明:《河北省经济增长需求要素贡献分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罗云毅.投资需求向消费需求转化的数量关系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04,(1).

[3]李永友,周达军.投资需求、利率机制与我国财政政策的有效性[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