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第1篇

临床表明,精神病患者康复期实施有效的认知心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性。本文旨在分析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认知心理治疗的远期效果,特收集我院的8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的80例康复期精神病患者,本组患者均经ICD-10诊断标准[1]和CCMD-3诊断标准[2]确诊,急性期治疗后PANSS减分率超过百分之五十或总分低于百分之六十、BPRS减分超过百分之五十,本组患者均无躯体严重疾病,在接受本次治疗过程中有一名以上的监护人员实施监护,本次研究均获得患者和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的干预方式将其分为认知心理治疗组(40例)与普通知识宣教组(40例),认知心理治疗组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岁-42岁,平均年龄(28.65±10.14)岁,其中有10例为情感障碍,30例精神分裂症;普通知识宣教组中男25例,女15例,年龄17岁-43岁,平均年龄(29.13±10.22)岁,其中有11例为情感障碍,29例精神分裂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普通知识宣教组患者仅进行一般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则在普通知识宣教组的基础上加强认知心理治疗,具体措施为:首先是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为其讲解病情发生发展、治疗方法、认知心理治疗的重要性等知识,并根据实际情况,调动患者家属联合医院资源为患者建立家庭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多来自家庭、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恢复环境;同时为患者进行各种生存技能训练,包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沟通等;在开展认知心理治疗过程中应循序渐进,比如治疗初期主要了解患者的困惑、不良情绪等,并告知患者以上问题是由于错误认知、信念导致,然后要使患者充分认知到对自己不良情绪和行为等结果患者本身是有责任的,再次是帮助患者纠正或放弃不合理信念,最后是通过学习建立正确的观念以及接受理性的生活哲理,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基础,掌握治疗技巧,积极通过引导、鼓励等方式得到患者依从性。

1.3效果判定标准

对患者实施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以及复发率和再次住院率、再就业率情况[3]。其中,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主要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 [4]进行,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主要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 [5]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8.0统计软件加以分析,使用χ2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x±s)表示本实验的计量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认知心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知识宣教组(P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恢复期精神病;心理需求;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4-50-02

精神病人恢复期的护理可分为住院期间的护理和出院后的护理。恢复期的护理主要是针对于病人在恢复期各方面的心理需求及形态而进行的。

1恢复期精神病人在院间的心理需求及护理

1.1尊重和发挥病人积极参加治疗的主动权由于药物的影响,有的病人会出现各种药物反应,当意识清晰的病人叙述不适,且反复纠缠医护人员寻求帮助时,我们千万不要认为他们是无理取闹,他们有权提出疑问要求解答,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其“呼声”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1.2爱护病人,礼貌地对待他们是护理上的精髓恢复期精神病人在这个时期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反应极为敏感,若这时有病人主动向你打招呼,应以礼相待。决不可冷淡对方,更应避免不良言行刺激病人,否则会伤害病人的自尊心。甚至导致病人自卑心理,使病情恶化。医护人员的一言一行,病人常不加分析地将有关信息与自身疾病联系起来,正确的暗示可使病人由消极因素变为积极因素,反面的暗示则可使病人自我意识紊乱甚至丧失生活信心。要尊重他们的人格,给予他们性格上和生活习惯的尊重,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并用来治疗效果好的一些生活事例激励他们,多用社会和家庭的美好前景去启发病人战胜疾病。

1.3要加强巡视,严密及时作好心理护理恢复期精神病人自知力基本上已恢复,都盼望早日回家,但许多病人因回家心切而家人又长时间未接出院,这时病人情绪波动很大,有的病人又感到紧张、焦虑,认为家人不要他了,自己可能一辈子要住在医院里,因而变得郁郁寡欢,情绪低落,对住院不安心,甚至还产生自杀及逃跑的念头。其中还有些病人因对自己犯病时的表现感到羞愧,怕以后被人鄙视,感到绝望因而以又乱猜想引起病情再一次复发。这时期的患者由于接近出院,但由于又过多的考虑个人、家庭、婚姻等多方面的问题,常感到前途渺茫,内心痛苦,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导致消极自杀观念。由于这时病人心理状态与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护理人员应善于观察,主动接近病人,通过与病人的交谈,从表情及行为中可以体会到他们的心境,初步掌握病人病态性格上的掩饰性,及时疏导,关心与同情,诱导并启发病人努力倾诉内心痛苦,对极想回家的病人要保护其期待心理,婉言相商,诚恳解释。对企图自杀和外逃的病人除加强巡视外,更应加强心理护理,清楚地告诉他们精神病与其它疾病一样都是可以治好的,消除病人模糊的焦虑感,使之感到医护人员能够为他们分担痛苦,使之感到心理上的安慰,安心住院,特别是病人即将采取自杀的关键时刻,医护人员的帮助会起到挽救病人生命的作用。总之,护理人员因针对不同的情况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病人情绪的相对稳定。

1.4向病人家属作好出院前的宣教工作,指导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第3篇

心理护理系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知识,以科学态度、恰当方法、美好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用启发、诱导、说服、解释、安慰、劝解及调整环境等方法,帮助病人摆脱困难。由于精神病人的异常行为常被人误解,受人歧视,在社会和家庭得不到尊重和理解,加之疾病折磨,病人精神痛苦,心理矛盾比较激烈,常可导致自杀或伤人。心理护理任务艰巨。要为病人排除紧张、恐惧、忧伤、愤怒及消极情绪,使他们心情愉快,坚持治疗,树立信心,战胜疾病。鼓起勇气,面对现实,重新走向新生活。

2、护理

(1)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动作文静、沉稳,给病人以亲切感和安全感。使病人愿意与护士交往,并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逐步取得病人信任,为进一步开展心理护理打好基础。

(2)要了解病人主要病史。对不同身份、职务的病人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要尊重病人,为病人解除痛苦。对暴露出的各种心理矛盾,应给予足够重视,不得歧视。要综合分析,善始善终给予解决。护理人员的行为是无声的治疗。生硬或冷淡的护理态度,不仅使相别病人产生烦感,对周围病人心理也是一恶性刺激,护理道德的败坏绝不会取得心理治疗的成功。

(3)要针对疾病不同特点进行护理。某些重性精神病患者无自知力,常拒绝住院和治疗。此时要耐心劝解病人暂住下来做系统检查,向病人讲解精神卫生的重要意义,使病人能接受治疗要求,安心住院。患有神经官能症和焦虑症的病人,常纠缠工作人员,述说内心忧伤向躯体不适,对自身疾病焦虑不安。要向病人宣传疾病知识,解除思想负担,可根据病人病情及文化程度,就主要心理矛盾个别交谈。语气要肯定,观点要明确,使病人有一定收获,争取再次谈话时达到预期目的,以使病人得到安慰。增进信心,缓解忧伤情绪。

(4)针对治疗不同时期的心理问题开展护理

①新入院病人我是被哄骗、强迫而来,心中愤愤不平。入院后又增加了对环境的陌生、恐惧感,也有的惧怕治疗等,心理上有不安全感。病人离开亲人,需要关怀和温暖,需要得到爱护与尊重,希望能有好的医疗环境和护理。此时要热情诚恳的接待病人,帮助病人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和友谊,逐步打消各种顾虑,满足病人的心理需要。

②病人进入缓解期,开始对疾病过程进行回忆。病人常为发病时的病态行为(如丢失钱财,毁坏贵重物品,伤害亲人等)后悔莫及,悲痛欲绝,展示前程,心灰意冷。此时要关心理解病人,诱导病人分析有利前景,珍惜治疗成果,正确对待过去,重新开创未来,创造美好的新生活。新晨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第4篇

社会中大多数的人在工作与生活中,都面临各种矛盾、挫折,当部分人心理压力无法调节时,暴戾心态、绝望心态也就产生了。从心理学上讲,受到挫折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行为反应模式,最佳的是发愤图强,改变现有状况;其次是转移注意力,换一个参照系,关注其他事物;再次是忍受,最后是反抗。而反抗有各种形式:第一种是有能力直接针对矛盾源反抗;第二种是以自己的身体作为要挟的手段,借助舆论来申援自己;第三种是找“替罪羊”,找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对象出气;或者将目标泛化,找与事件没有关系的大众出气,即行为。

寻找“替罪羊”式的反抗是一种没有理性的、不讲人道的发泄,也是弱者最为可悲的、可恨的反抗。我们可以同情其反抗的理由与悲惨的处境,但我们应坚决反对这种反抗的手段与方式。因为这种发泄式的方式,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由一个人的灾难变成了大众的灾难,使公共安全恶化。

我们在社会发展中常常出现两个偏差:一是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资,数以万亿都愿意花。但在社会建设上不舍得投入,在财政预算体系中根本没有项目,或只愿意数百万、数千万地投入。二是在社会控制(维护稳定)上不惜代价,如处理集体行动与个体反抗可以不计成本;但在社会预防上,如社区建设、发展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工作队伍、社会心理治疗、社会保障等,舍不得花。正是这种思路的偏差与做法的颠倒,使得长久以来引发社会矛盾的矛盾源与导火索没有解决,持续造成大量的利益群体受伤现象,使与个体性反抗大量增加,社会治理效果事倍功半。其实,社会预防的成本要远远低于社会控制的代价。政府应该将力量用在解决民生问题上,特别是关心解决底层社会群体的困难,加大对社会预防的投入。

从个体极端性事件的主体来看,有利益直接受损者、有生活屡受挫折者、有受到司法不公平对待者、也有非要达到不合理要求的情绪偏激者。这些极端者共同的特征,就是无稳定职业、无稳定收入、无组织依靠的“三无”人员,当其遇到挫折无处诉说、无法获得帮助时,会产生愤恨、绝望心态。这就需要外部的支持帮助。从当前现实情况看,这可由社区工作者或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承担。长远看,在中国社会需要建立心理治疗体系,心理咨询师应该职业化与制度化。

精神病人心理治疗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心理问题;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053-02

研究资料[1]显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与病前个性特征、社会环境和心理等多种因素相关的疾病,也是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类精神病,其患病率及治愈后的复发率很高。患者经治疗后,在其症状消失、自知力逐渐恢复、精神康复回归社会时,将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诸如:工作、学习、婚姻、人际关系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即可导致精神疾病的复发。本文采用自拟问卷式调查,对90例经住院治疗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状态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系我院2008年1月至9月期间出院已康复的9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其中,男52例,女38例。入组条件: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②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③无严重躯体疾病及智能障碍;④病程在10年以内;⑤年龄18-49岁;⑥愿意参加本调查。

1.2 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式调查,问卷调查时要求病人准确如实回答,如回答有误或内容含糊则继续询问,以便回答明确便于归类,最后做分类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经调查患者心理状态归纳如下:患病后感到自卑者72例(80%)、因病造成经济困难者29例(32.2%)、失去家庭和社会支持者26例(28.9%)、配偶提出离婚者13例(14.4%)、找对象困难者28例(31.1%)、升学及安排工作困难者12例(13.3%)、担心疾病复发者47例(52.2%)、怕药物副反应者18例(20.0%)、适应社会困难者31例(34.4%)。在所有被调查中,同时存在两种不利因素25例(27.8%),两种以上不利因素19例(21.1%)。

3心理护理要点

3.1做好病人自身的心理护理:个人对维护自己的健康有直接的责任,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人是行动的主体,完全有评价和管理自己的能力,个人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达到保持健康的目的,个人也完全可以通过自我管理来达到疾病治疗和康复的目的[3]。根据理论[3]再结合每一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制定个性化的自我管理教育处方。包括:精神分裂症的疾病知识、抗精神病药物的有关知识、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药物、如何识别复发先兆、预防复发的方法、如何运用所学技能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如何进行心理调节以及自我保健方法、社会应对技巧等。嘱病人按处方内容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出院后一个月内每两周进行1次电话咨询或家访,依据自我管理现状再次进行强化教育或修改教育计划。从而达到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识,正确对待疾病,帮助患者总结过去心理上存在的不足,树立信心,努力培养乐观主义精神,勇于面对现实,以便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刺激,维护心理平衡,提高对精神刺激的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也应为患者尽可能办些事实,协助他们解决一些面临的实际困难,如:婚姻问题、工作问题。向有关方面做一些调解,消除患者的后顾之忧。

3.2 做好家庭支持系统的工作:精神病人尤其是精神分裂症病人普遍存在着来自外部环境的易受伤害性,其中来自于家庭成员的情绪气氛和行为表现对病人的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4]。参考文献[5]也充分显示家庭成员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逐渐恢复社会功能起重要作用。因此,首先向家庭成员讲解有关精神分裂症的知识,重点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病前个性特征、家庭环境、心理对压力的忍受能力等因素,发病时由于受幻觉、妄想等对思维的影响,使情感、行为不能自控,导致危害自身和家庭等。从而使家庭成员对精神分裂症有所了解,对患者有所谅解,不惩罚、不苛求、不埋怨、不刺激、不过多的拒绝和否认。其次向家庭成员讲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护理方法,对患者行为的正确情感表达方式,如何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复发的早期征象和应对方法。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尊重和理解、关心、照顾和支持,正面引导和鼓励、督促,使患者有一个可靠的“后方”。

3.3 做好社会支持系统的工作:患有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都会使人陷入无助的状态,而社会支持将是医治躯体和精神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6]。多数学者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健康,而劣性社会关系的存在则有损害身心健康[7]。所以,应向其单位或街道居委会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与病前个性特征、社会环境、心理对压力的忍受能力等因素,发病时由于受幻觉、妄想等对思维的影响,使感情、行为不能自控,造成对自身和社会、工作、生产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使社会相关人群如:单位领导、同事、朋友等对病人有广泛同情与照顾,消除不正确看法。让有能力有条件的病人发挥他们的光和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要注意使病人既主动舒畅,又劳逸适度,使病人在生活中寻找乐趣,使病人感到已受到支持、尊重、承认,这样才能使病人逐渐向健康发展,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增加病人收入,改善和充实病人的休养生活。

3.4 做好药物治疗的心理护理: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当中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不论是在住院期间还是在出院之后,它都是影响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而且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为依从性差而增加了复发的危险,这既增加了医疗负担,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这就说明,要向病人及其家属进行用药知识教育,教会病人及其家属认识药物不良反应,并掌握防治不良反应的基础知识。应用各种方法耐心劝导患者和叮嘱家属督促患者按时、按量、坚持服药与定期复查或门诊随访,说明服用维持量的药物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促进康复的利弊关系,强调中途随便减药或停药的危害性。如果发现病情波动,如:情绪与睡眠的变化等,应及时到门诊与医生联系,以便及时调整药量及防止药物副反应的发生,消除患者怕复发、怕吃药、怕药物副作用的思想顾虑。使病人主动遵医嘱服药,从而控制症状、预防复发、最大限度地恢复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功能[9]。

4 讨论

4.1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自知力已经恢复,对发病时的情况大多有所回忆,不仅知道由于自己发病时给家庭、社会所造成的沉重负担,而且知道自己今后生活道路的艰难。所以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活动是复杂而矛盾的,既有疾病康复后的喜悦、欢乐、欣慰,也有瞻前顾后所带来的种种压抑、烦恼、忧虑。

4.2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心理护理工作是艰巨而复杂的,不仅要争取患者、患者的家属和社会有关人群的支持、配合,还要与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一起,共同担负起巩固疗效、预防复发、使患者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职责。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要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对病人负责到底的精神。

4.3这项工作可以在患者出院前请求其家属、领导、同事、朋友等来院或他们在出院前来院探视时以个别会谈的方式,也可以在患者出院前召集家属、领导、同事、朋友在院外患者较集中的某一小区以座谈会的方式进行。会上可邀请长期缓解的病人参与,介绍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适应社会功能的经验,交谈时鼓励病人、家属、社会有关人群把种种顾虑说出来。然后医护进行针对性地做好医疗、护理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密切医护患的关系,而且可以及时了解和解决患者、家属、单位的顾虑。宣教中,应强调病人是可以治愈的,使病人、家属、社会有关人群对巩固疗效、减少复发、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在思想上有信心、措施上有办法。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过程,实际上是社会再适应和健康行为再建的过程[10]。康复效果和质量是人们积极探索的问题之一[5]。近20年来康复精神医学有了迅速发展[11]。冀希广大护理界的仁人志士共同探索,以使这一方法能在护理实践中得到更好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沈渔顿主编.精神病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318-358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2-78

[3]杨延忠,李智巧,黄丽.自我管理理论和方法对现代护理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1):906-908

[4]陈彦方主编.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 188-193

[5] 侯也之,项玉涛,李文永,等.北京市社区70个精神分裂症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与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58-59

[6] 王晓蔚,蔡琴,陶莜琴,等.100例精神病患者的社会支持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2):971-972

[7]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刊):127-131

[8] 程艮,李峥.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9):699-701

[9] 陈彦方主编.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42-63

[10] 沈渔.精神病防治与康复[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