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 心理疏导 心理健康 高职院校

【基金项目】2014年泰州市科技支撑社会发展计划(指导性)项目(第29号)。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0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学习环境乃至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高职学生无论是在学习、就业乃至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压力都与日俱增,出了上述普遍现象之外,还有部分学生因为感情挫折、无法处理好人际关系乃至环境不适应等各方面因素,导致心理障碍乃至极端事件经常发生。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相比,高职院校的学生本身就是心理弱势群体,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音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古人云:乐者,心之动也。从这个层面上讲,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从古至今人类的情感乃至生活体验的真实反应。事实上,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核心含义就是凭借声波的振动,来记载和表达人类的思想感情。

最初的音乐就是起源于原始人的原始冲动,这种冲动固然缺乏具体有效的情感指向,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情绪的一种强烈的表达和体验。

20世纪初,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姆霍茨,曾就声音对听觉器官和听神经的作用进行过深入详细的研究,他发现,音乐不仅能够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听神经,而且还可以影响人类全身的肌肉、血脉及其它器官的活动。

现代医学和解剖学也证实,音乐可以让肌肉增加力量,快速而柔美的音乐可以消除肌肉的疲劳,除此之外,人们还发现,音乐可以通过改变人和呼吸和脉搏,从而有效改变体内的血流速度和供氧量,从而让大脑以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同时让精神产生焕然一新的感觉。

在研究和实践当中,也可以发现,音乐对人的精神和情绪都有很大的影响,事实证明,音乐不但能够消除很多不良的情绪,还能有效扩大良性体验对人的影响,从而改善和提高人的思维结构。也就是说,音乐本身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形式对人的情绪和思维进行引导和指引,最终达到与人类情绪沟通的目的,从而达到影响人类情绪的效果。

二、高职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时期

2.1新生的心理落差现象

很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高中时期原本学习成绩不错,但是因为高考发挥时常,加之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失误,导致很多原本可以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的学生最后接到的是高职院校的通知书,这部分相当多的学生,在报到之前就一直犹豫不决,但是最后考虑很多因素,最终来到学校报到,但是他们来到学校以后,尤其是与其他本科院校在师资、住宿乃至学校环境进行一番比较之后,心理落差极大,于是非常矛盾;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比较困难,无法承担三本学费,所以来到学校之后,一方面比较自卑封闭,不愿意与昔日同学联系,在校内又因为家庭原因十分自卑,不愿和同学一起吃饭逛街,其中部分学生还对家长要自己申请奖学金、助学金之类感到难为情;很少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没有经历过集体生活,对如何处理同宿舍同学之间的关系感到十分矛盾。

2.2人际关系问题

由于现在的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所以很多学生在入校之前大多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这种习惯十分容易导致出现人际交往当中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遭遇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之后,往往会产生更多的迷茫和困惑。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强势,所以虽然学习成绩较好,而且还担任班干部等职务,但是往往因为个性太强,导致很多学生的排斥,上述问题如果不加干涉,极其容易导致校园极端事件的产生。

2.3学习问题和就业问题

大学时期,从某种意义上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准备期和过渡期,很多学生在这个时期感到困惑和迷茫。

在随机走访中发现,很多学生从高中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学习环境、内容方法以及课程设置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使得这些学生产生极端不适应的现象,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和信心的丧失。很多学生在刚刚踏入校园的时候,就开始为以后的就业问题感到担忧,他们觉得自己在学历方面不如本科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在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就感受到了学习和就业的双重压力。

三、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对于解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作用

3.1音乐结合心里疏导问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厌学情绪

目前,很多学校或者媒体总是把学生的厌学情绪的产生归咎于学校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上,但是在实际的学习生活当中,导致学生厌学的原因,还是在学生本身。

首先,在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很多学生,在入学第一天就对就业前景产生焦虑,即使学校和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还有部分学生,尤其是非热门专业的学生无法安心学习,在这种心态下,无论学校或者教师如何引导,都无异于对牛弹琴。

其次,由于就业难,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在部分高职学生当中有所抬头,尤其是随着大学扩招,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也逐步提高,因此很多学生感觉就业无望,导致产生厌学情绪。

无论是上述何种原因导致的厌学,都对学生本身的成长乃至学校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针对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在积极为学生寻求就业途径的基础上,同时积极为学生建立社团组织,让学生在学校当中找到归属感,除此之外,针对个别厌学情绪较为严重的学生,采用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方式进行调节。

3.2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可以有效解决学生的情感问题

从年龄上说,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已经成年,虽然他们对自身的行为有了一定的控制力,但是由于其心智不够成熟,而且由于现代社交手段的发达,导致很多学生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加之这个年龄的学生情绪容易波动,所以很多学生容易因为不成熟的恋爱观和感情观导致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与异往产生困难、乃至失恋,进而导致一系列感情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首先要防范于未然,例如在新生入学或者新学期开学之后,针对社会热点以及其他院校所发生的一系列的恋爱导致的重大问题,以讲座形式教育学生进行正常异往,同时正确处理恋爱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除此之外,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以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形式,协助其处理情感问题,将很多恶性事情扼杀于萌芽之中。

在心理学领域当中,一直流传着一种理论,那就是每个人所有的知识和生活经历都在大脑当中被浓缩并且分门别类地存储在大脑当中,但是这些知识和生活经历需要都需要被开发和唤醒,但是,由于现代通讯手段越来越发达,学生与外界的接触越来越多,导致学生接触到很多的负面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还会勾起很多学生不愉快的回忆,这些回忆长久累积,就会导致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可以选择在恰当时段在校园内播放旋律优美轻快、内容积极健康、歌颂友谊、热爱祖国的歌曲,让学生头脑中的正面信息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唤醒,从而起到增进同学友谊,促进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的情感的唤醒。

四、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归根结底是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方法,因此,音乐结合心理疏导首先要遵循与一般的心理治疗相同的原则,例如保密原则,交友原则等等,除此之外,由于音乐结合心理疏导的治疗方式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所以,结合实践经验和调查结果,我们为音乐结合心理疏导总结了以下几条治疗原则。

4.1渐进原则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首先要根据来访者的心理问题,选择具有针对性的曲目,采用渐进性方式播放音乐,从音乐选择角度来看的,例如纾解悲伤情绪的音乐要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渐进播放,而且音量也要逐渐增大,从而让来访者在不知不觉当中适应这种心理疏导方式。

4.2适当的指导和启发

音乐结合心理疏导不是简单的为学生播放音乐,而是要在播放音乐的同时,针对所播放的音乐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启发,这是因为由于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不同,不是所有学生都了解音乐,而且不同学生对于同一曲目的体验也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心理疏导的时候,首先要对不懂音乐的来访者进行教育和引导。这种教育和引导,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来访者介绍该音乐的创作背景和意境,更要在有必要的前提下,向来访者解释音乐治疗的必要性。在实践当中,我们经常采用先让来访的学生听一段音乐,让学生认真体会音乐意境,然后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心理教师对学生所说的感受不做评价,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鼓励和引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有效理解音乐的含义,从而更好地达到治疗的目的。

4.3重点时期重点监测的原则

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大一和大三是一生发展当中最重要的时期,进入大一之后,很多学生由过去的家庭生活,进入到集体生活,由过去生活上由父母照料转变为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所有这些变化都会给学生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冲击导致心理危机;大三时期,由于即将走入社会,面临找工作以及升本的抉择,家长的期望以及找工作时候碰壁的挫折对于长期在学校生活中的高职学生来说,是一个强大的冲击,因此,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围绕“大一现象”和“大三现象”开展了一系列的广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和人群都进行了一系列有效的预防性心理干预。

五、结语

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应当始终坚持在把握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的基础上,同时为有需要的学生建立完善的心理档案。除此之外,学校也要为心理健康配备了高素质专业人才,尤其是在音乐治疗方面,学校更是应该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以及工作方法的人性化,从而有效拉近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了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亚楠,刘源,南云.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及其脑机制的相关研究[J],自然科学进展,2009年,第19卷,第一期,45-50

[2]林青.谈当代流行音乐的特点与受众的心理[J],大众文艺,理论研究・音乐,14-15

[3]杜豫燕.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教育革新,2007(12):16 - 17

[4]马维东.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对策[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63- 64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短期干预

宁夏隆德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地处宁南边陲的县城。这个县城一共有两所开设高中部的完全中学。针对于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地区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社会流行病学的调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笔者就以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身份,针对于社会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的以上的一个因素,结合宁夏隆德县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基本的结论,同时针对于短期干预手段进行研究。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1.学习压力造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隆德县高中生的年龄集中在十六岁到十九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表现出了一定的叛逆性,特别在学习上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一些孩子甚至出现了人生的第一个迷茫期。应试教育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主流,不管是学校,社会还是家庭,对于高中生的要求都是需要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搞好,再无其他要求。将大量的时间,在最应该拓展的年纪仅仅都奉献给了书本,这样孩子们的心理压力绝对是不容小觑的。特别针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这样的情况尤甚,认为孩子们只有考上大学才是唯一的出路。隆德县就是一个典型的教育为主要文化的县城,为了升学率给孩子们十分繁重的课程任务,甚至于需要他们在学校里花上十几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勉强完成课程任务,还出现了不少的家长为了提高自家孩子的成绩疯狂挤出时间给他们报补习班的现象。学生们在这样的年纪,本来应该需要有人疏导他们在学业上的压力,但是却需要承受各方面无形的压力。这样的结果会适得其反,就会出现很多高中生逃学、厌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出现这样的情况就表示孩子们已经出现了心理上的问题了。

2.情绪不平衡造成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情绪不平衡中的情绪主要包括了对于家长、老师和同学这三个主要的群体的反应。据有关研究者报道,受测试的高中生对于这三个群体均表现出了情绪上的不平衡性,如果加之外界的一定程度上的刺激甚至出现了不可克制的情感反映。高中生的年龄段正是一个趋于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仅是生理上,心理上也是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一旦外界的刺激因素比较多,就会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这种刺激在高中生的生活中随处都有可能发生的。比如在某次的考试失利之后,家长和老师会给他们很严厉的批评,在双重打击下,很容易出现想不明白的时候,于是就出现了离家出走甚至走上极端的后果。情绪不平衡既是一个大众化的问题,也是一个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3.人际关系造成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一旦步入高中生涯,就表明离成年不远了,人际关系也不似以往那么单纯了。那么如何适应这样的突如其来的环境的变化,就成为高中生的一个考验了。本来学习的压力就大,再遇到需要处理这些关系,往往就会出现敏感多疑、缺乏信任、易与人产生隔阂等问题。心理辅导课程县级高中开设的较少(一般一周一节),当学生迷惑时,基本没有渠道可以解决。家长大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即使知道也没有很好的方式给予疏导。这样孩子们一旦有了人际交往上的困惑基本上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一般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归纳:自我为中心,不会换位思考可能是孩子们在高中阶段遇到一个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自己是对的,年轻气盛不言输,这样会使一段关系处于危险;自卑感也是一部分学生出现的心理障碍,处于一些社会和家庭的综合原因会使得一些孩子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就会远远避开一些群体,产生孤独感是很可怕的;太过在乎别人的看法,本来就是青春期,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会开始在意形象。这些都是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的一个重要的因素。

4.焦虑和适应不良造成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和适应性作为最后两个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都是学生们对于外界的刺激的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反应的表现。隆德县的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样就派生出很多的产业,这些现代化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很大的诱惑力。这样孩子们面对外界的压力的时候,不能很好地派遣,极有可能出现焦虑的负面情绪,为了消除这样并不好受的情绪,大多数孩子选择逃避,就出了举止上的叛逆,吸烟、喝酒、上网时间过长都会伴随着而生。因为不能很好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出现了有些孩子抵制集体活动,不愿盲从,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不肯服从老师的统一管理,这样的一种行为必然造成很多的连带问题,孩子们的心理上已经出现了健康危机。

二、短期干预

将此地区的高中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一个综合,主要表现在学习过程中负面情绪严重、厌学、早恋、打架等方面,那么其实高中生心智不成熟,这个时候是急需要有对象可以倾诉的。大量研究表明,高中生的心理变化主要是依靠社会、生物、自身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而产生的,并没有发生质变,作为教育管理者就应该着力于怎么样克服这些问题的出现。心理健康的短期干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很好来帮助高中生克服心理健康问题的的方式。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就是短期干预一个强有力的措施。学校开设心理健康的课程和一系列心理方面的讲座,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这都是进行短期干预的措施,本来学生们在高中学习都是需要有一个很好的氛围,有很好的小伙伴。那么作为一个教育管理者在统筹全局过程中,一定需要关注到这一点。心理教育就是在引导孩子们往正确的道路上发展,心理也是需要卫生清洁的。一旦遇到想不通的问题,一定要去咨询心理老师,和他们倾诉,这样一切关于心理上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这就是短期干预的作用,是一个很有用的解决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

三、总结

宁夏隆德县的高中生也是很具有特点的中国西北农村地区的高中教育体制,以此为主要的描述对象,站在一个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发现了影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是:情绪不平衡、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和焦虑。而短期干预即健康安全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

参考文献: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新课改;95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象为95后的新一代青年,生活在这物欲横流的年代,其特有的心理特点比以往任何时代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要困难。但再难的工作也必须有效的开展,那么应该如何开展呢?笔者以下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作出以下相关探讨。

一、浅谈当代95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热情而又奔放的同时伴随着沉默寡言

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热情奔放而又充满了活力,但当前高中生的热情而又奔放的特点仅局限于熟人面前,而在陌生人面前往往沉默寡言、谨不慎微。例如很多高中生在学校的交流范围较少,往往让别人误以为其自恃清高,久而久之被别的学生所排斥,使其感受到被孤立和被排斥的尴尬境地,最终内心感到孤独而表现出孤僻的性格。

(二)严重的依赖性使得独立性的缺失

当前,很多95后高中生在家里的独生子女,由于从小习惯了家长对其的呵护,很多事情都依赖父母,一旦进入高中之后由于独立性的缺失,很多时候往往由于自身不能完成而自暴自弃,而缺乏与人分享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容易与学生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尤其是强烈依赖父母的同时也不把自身内心的矛盾告诉别人。

(三)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极强

当代高中生生活在经济发达和网络信息时代,对于新鲜的事物往往具有较为强烈的新鲜感和刺激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活跃的思维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并能根据网络获取所需的知识信息。然而网络信息时代的发达,其具有的双面性,给尚未步入社会的高中生具有帮助也有负面影响,当前高中生的各种奇怪的心理和违法的想象均源于网络,而这些根源就在于高中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最终使得其在热爱新鲜事物的同时也在受着新鲜事物的不良影响,导致学生的情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严重偏离轨道。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当代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不管处于任何年代和时代的青年,都具有相应的特点,但特点的形成往往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成的。因而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教师,必须以新课改为背景,以素质教育实施为载体,以促进当代95后高中生心理健康为目的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科学看待当代95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科学看待当代95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允许其个性特点的存在,对高中生的种种行为习惯和过的的性格特点,应采取教育为主、批评为辅的方式,以平常心态看待阩的个性特点,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方法,多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表现出的行为方式,从而与学生在某些程度上产生共鸣,才能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有效的开展,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前提所在。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学生表现出的种种令人费解的行为习惯,往往是源于学生缺乏沟通和交流的渠道,教师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主体之一,在日常教学和学习生活中,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性格习惯,这就需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除采取常规的课堂讲座、发放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手册的基础上,还应着力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对高中阶段的学习产生反感和厌学的行为习惯,早恋、逃学、打架等问题的出现,只教师应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认识到自身某些行为习惯和特点的危害性,引导和教给学生掌握一些识别和防范心理危机的办法,为净化学生心灵、健全学生心理无疑是莫大的帮助和关怀。此外,在当前的网络信息化时代,作为教师还应拓展沟通渠道,从传统的面对面访谈过渡到更多的交流方式中,如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搭建沟通平台,设立微博账号、建立QQ群等多种方式,着力拓宽沟通渠道,为学生心声的传达设立更多的畅通渠道。

(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

高中学生分三个学段,即高一、高二、高三。而这三个学段的学生又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作为高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讲,由于刚入学,刚进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所接受的学习任务和方式比初中时期更加深奥、更加多样化,需要重新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对于当代95后高中生来看,由于其个性化的性格特点,在这些过程中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麻烦,因而作为教师应对高一新生进校适应性的教育,例如对学习、生活的适应,人家关系的监理,课余时间的利用以及高中阶段学习的特点。而对于高二的学生,应通过素质拓展提高学生意志力,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不仅可以增强高中生的体质、挑战极限、挖掘潜能,还能够提高高中生的自信心、自立性、团队合作精神。而对于高三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升学的压力,此阶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因而应侧重升学辅导,帮助高中生更好的升学,并做好高中生升学的心理辅导。

三、结束语

总之,新课改被纪念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教师,应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致力于与素质教育的实施,尤其是做好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真分析和科学看待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着力提高高中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成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英.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3)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4篇

摘要:高中生日常生活习惯中的不健康因素将会对自身的身体及心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因此,应引导高中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及思想,消除这些不健康因素,从而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日常生活;生活习惯;不健康因素

1.引言

现阶段,高中生的一些不健康行为,大多数都是来自于心理上的障碍,而这些行为都是心理异常的外在表现。正所谓对症下药,所以,应从心理调节这一角度来引导他们、教育他们,如此,才能从根本上将高中生们的不健康行为消除,达到治根治本的理想效果。

2. 高中生日常生活习惯中的不健康行为

所有违背社会公德、团体纪律、家庭伦理以及自身健康的行为及言论,均被称为不健康行为,其表现方式有很多种,主要分为两大类[1]。

2.1逃避

逃学、撒谎、自行了断生命、抽烟喝酒等等,都是高中生们经常出现的一些逃避的表现。这些不健康行为主要源自他们自身的自卑心理。很多高中生逃学或自杀的主要原因是,认为自己没有前途,没有希望;说谎等行为是为了脱离社会压力;抽烟喝酒这种行为的出现源自于学生想获得一时的或成人感。从这些不健康行为的成因来看,可归结为,他们主要是为了逃避个人的社会责任,采用消极的方式来将心灵上的或者肉体上的痛苦减轻。

根据以上分析结果来看,他们的非健康行为主要源自于心理压力过大,潜在的能量得不到有效释放而形成的。因而需要从心理问题上入手,对他们进行正确地教导,便可获得一定的效果[2]。如果只是采用学校里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来处罚他们,那么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最终逼着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

2.2侵犯

高中生侵犯的外在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1、违背老师或者父母的意见,与他们顶撞。2、易浮躁,经常打架骂人。3、喜欢捉弄他人、破坏公共财物。4、小偷小摸等[3]。而出现以上的这些行为常常与以下的心理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2.2.1疯狂的破坏欲

处在高中时期的青少年,其情绪通常都是非常极端的,变化大,起伏大,当他们遇到刺激时便易做出一些意象不到的的事情,如将环境或教室故意弄脏,破坏公共物品等。

2.2.2畸形的自尊需要

一些身体素质稍差或者学习成绩不理想,且经常被大家忽略、轻视的高中生更加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大家的“重视”,便做出了一些不良的行为,如恶作剧,来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存在,引起同学以及老师的关注。

2.2.3童年的心理创伤

因为父母亲比较专制,造成孩子心中积压了大量的的怨恨,因此出现报复心理以及宣泄的要求。

2.2.4贪婪的占有欲

一些高中生偷钱、衣服、电子产品等东西,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物质,还有些学生纯粹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偷盗行为被发现后,这类学生最多的回答是,虽然知道那些东西实际用处不大,但是看到他人有就非常羡慕,特别想占为已有。

3.高中生日常生活习惯中的不健康影响因素

根据调查,近年来高中生自杀比率居高不下。在自杀行为中,高中女生的数量明显多于男生,也就是说高中生在这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而在尝试自杀方面则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些数据与国内外在这方面的报道也是较为吻合的。有国外学者这样认为,尝试自杀属于一种潜在的意识行为,很有可能促成最后的自杀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无疑是一种危害,目前已把这种行为列入青少年危险行为的监测指标中。

吸烟、饮酒、赌博等不良行为在中学生中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而且开始呈现出低龄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数据调查显示,青少年存在这些不良行为的年龄越早,发展为成瘾者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因此,要及时而有效地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不断提高他们对健康行为的认识。

中学生的不健康行为还与自身的家庭、所处的学校环境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有关。通常来说,父母的文化程度将会影响其对子女的养育方式,进而影响子女的性格及行为。再者,如果青少年长期处在不良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之下,就很容易生成一系列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被及时缓解或者疏导,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健康行为。因此,如想促进中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应该为其提供一个融洽和谐的家庭和学校氛围。

4.实施高中生健康干预的原则

4.1交友性原则

作为一个心理辅导员,一定要以朋友的身份来倾听干预对象,在倾听的过程中,要适时对干预对象的叙述给予相应的肯定来缩小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要对干预对象表现极大的耐心,不可以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其给予不恰当的否定、批评和训斥。

4.2保守性原则

经过心理辅导员的循循善诱,干预对象很可能说出内心的小秘密,包括家世、个人经历、身体状况、人际关系等,对于这些非常私密的东西,心理辅导员必须要予以绝对保密,这样才能获得干预对象的信赖。

4.3助人为乐原则

心理辅导员通过心理干预来和干预对象交流,并不是强迫其改变什么,而是通过这种方法来让干预对象领悟到自我行为之中的一些错误,从而改变不健康行为。

除上述三项原则外,还有整体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和循序性原则。

4.2.实施心理健康干预的方法

心理干预的方法有很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予以恰当地选择。

4.2.1疏导法

所谓疏导法指的是,通过疏导,让有问题的学生不断倾诉出心中的不愉快,最终达到减轻或消除学生心理压力、适应集体、适应社会的目的。

4.2.2行为修正法

所谓行为修正法就是针对一些有随地吐痰、乱扔脏物、骂人或说脏话等不健康行为习惯的学生,采取一定的方法去治疗,主要是不断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和不断弱化学生的不健康行为。根据实际情况得知,通过对学生行为的正负强化,能够让他们对自身的行为有一个明确且正确的认知。如果能够把行为修正方法运用到对班级的管理之中,那么,在修正学生的不健康习惯中将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4.2.3视角法

所谓视角法就是通过转换视角来不断改变对象的态度,从而达到改变其行为的目的。主要是师生之间心与心、情与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老师以“过来人”或“精神导师”的身份不断向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不断疏导,改变其态度。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以外,还有很多心理干预的方法,比如说厌恶法、转移法、音乐法、角色扮演法等等,这些方法对矫治高学生的不健康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过,在实施每一种方法的过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具体的人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在矫治高中学生不健康行为的过程中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5.结语

教师,尤其是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应对高中生日常生活习惯中的不健康因素进行透彻分析,找出解决办法,从而不断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让他们更加健康的成长和发展。(作者单位:浙江杭州第十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吕鹏俊,行为危险因索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10,14(4).

高中生心理健康疏导范文第5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高中生良好行为培养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形成高中生良好的个性

    有句格言说得好,性格即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一个人的性格状况可以影响其生活及学习的质量。因此,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形成方面是功不可没的,特别是对当前高中生中在学习中普通存在的怕苦、怕累、经不起挫折这些性格缺陷而言更具有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抗自卑心理,提高高中生的认识能力,可以教会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疏导。这样学生形成了良好的个性,便具备了发展正常行为,预防问题行为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能对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对外部的诱因、对社会行为规范、对自己的言行进行正确的评价。

    2、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动高中生自我矫正的积极主动性

    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问题行为发生的原因有高中生内在的不良因素在起作用;因此,问题行为的矫正亦要借助于高中生内在的积极因素。这就是高中生自我矫正的积极主动精神。我们应相信.高中生在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社会化过程和社会适应过程中,无不存在如内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存在这两种因素的相互斗争.而只是那些发生问题行为的高中生其消极的心理因素一时占了上风,削弱或掩盖了积极因素,那些经常撒谎的高中生也有诚实的时候,那些好打骂同学的高中生也有热爱集体珍重友谊的心理。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透过高中生暂时的、表面的行为现象去搜索本质,从发展的角度去看高中生的行为,深入到行为的深处去全面了解高中生的行为动机。心理健康帮助高中生,重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积极的、发展的、闪光的、可爱的那一面,从而学会与自己的不良动机作斗争,主动改变自己不良的个性和品德,主动和不良外界诱惑进行斗争。

    二、高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

    1、加强高中心理教育的整体氛围建设

    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与方式,同时,心理教育实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体教师当中形成重视心理教育,进而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无论是哪一学科的教师都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力争结合自己的所教学科将心理教育的内容渗透进去。在具体的学科教学工作当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增强在学校行为活动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与效果,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并直接提高学校的管理效果和水平。心理教育的氛围建设不仅能够促进教师教育理论素养的提高,而且能够推动更多的教师乃至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活动,以利于在学校营造起关心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能够帮助学生化解学习及生活中的心理困扰,调节和优化心理状态,塑造正确良好的行为习惯。

    2、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

    有效的德育与心理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的。心理教育对德育来说,是教育手段和谐;德育对心理教育来说,是人格发展升华。德育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心理教育则是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及个性特征。良好的品德的基础是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应注重将学生的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有机结合,品德教育具体指导学生的正确行为标准,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应该培养学生内心对正确行为规范的认同,并内化为自己的心理规范。只有将品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二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效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形成。

    3、开设心理辅导课程

    心理辅导教育工作的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应开设心理辅导课。开设心理辅导课是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辅导课作为一种集体辅导形式,其内容也有所区别。如高一年级主要是纳悦自己,适应教育,人际关系中的理解与信任问题,学会自我设计等;高二年级侧重于社会责任感教育,学会自我赏识与自我暗示能力、应考心理辅导等;总之,是让学生们讨论、体味生活,感受真实的自我。

    4、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

    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健康的舆论,团结友爱、自尊自重的班级,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都会有利于学生逆反心理的转化。因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发挥集体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