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数学极限

高中数学极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数学极限

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第1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使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描述性定义。

②使学生会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了解数列极限的“e-N"定义,能利用逐步分析的方法证明一些数列的极限。

③通过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归纳总结数列与其极限的特定关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的极限的思想方法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和定义。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ε―N”定义的理解。

三、教学对象分析

这节课是数列极限的第一节课,足学生学习极限的入门课,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阶段,在《立体几何》内容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时对极限思想已有接触,而学生在以往的数学学习中主要接触的是关于“有限”的问题,很少涉及“无限”的问题。极限这一抽象概念能够使他们做基于直观的理解,并引导他们作出描述性定义“当n无限增大时,数列{an}中的项an无限趋近于常数A,也就是an与A的差的绝对值无限趋近于0”,并能用这个定义判断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但要使他们在一节课内掌握“ε-N”语言求极限要求过高。因此不宜讲得太难,能够通过具体的几个例子,归纳研究一些简单的数列的极限。使学生理解极限的基本概念,认识什么叫做数列的极限以及数列极限的定义即可。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本课是采用启发式讲授教学法,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实际问题入手,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具体的两个比较简单的数列,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向学生展示了数列中的各项随着项数的增大,无限地趋向于某个常数的过程,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讨论总结出这两个数列的特征,从而得出数列极限的一个描述性定义。再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数列极限的各种不同情况。从而对数列极限有了直观上的认识,接着让学生根据数列中各项的情况判断一些简单的数列的极限。从而达到深化定义的效果。最后进行练习巩固,通过这样的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由观察到分析、由定量到定性,由直观到抽象,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使得学生逐步地了解极限这个新的概念,为下节课的极限的运算及应用做准备,为以后学习高等数学知识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课件展示创设情境动画。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个很重要的新的知识。

情境1、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于公元263年创立“割圆术”,“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

情境2、我国古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也就是说拿一根木棒,将它切成一半,拿其中一半来再切成一半,得到四分之一,再切成一半,就得到了八分之……・如此下去,无限次地切,每次都切一半,问是否会切完?

大家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切完的,但是每次切了以后,木棒都比原来的少了一半,也就是说木棒的长度越来越短,但永远不会变成零。从而引出极限的概念。

2.定义探究

展示定义探索(一)动画演示。

问题1:请观察以下无穷数列,当n无限增大时,a,I的变化趋势有什么特点?

(1)1/2,2/3,3/4,…n/n-1  (2)0.9,0.99,0.999,0.9999,1-1/10n……  问题2:观察课件演示,请分析以上两个数列随项数n的增大项有那些特点?

师生一起归纳总结出以下结论:数列(1)项数n无限增大时,项无限趋近于1;数列(2)项数n无限增大时,项无限趋近于1。

那么就把1叫数列(1)的极限,1叫数列(2)的极限。这两个数列只是形式不同,它们都是随项数n的无限增大,项无限趋近于某一确定常数,这个常数叫做这个数列的极限。

那么,什么叫数列的极限呢?对于无穷数列an,如果当n无限增大时,an无限趋向于某一个常数A,则称A是数列an的极限。

提出问题3:怎样用数学语言来定量描述呢?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上述数列的变化趋势?

展示定义探索(二)动画演示,师生共同总结发现在数轴上两点间距离越小,项与1越趋近,因此可以借助两点间距离无限小的方式来描述项无限趋近常数。无论预先指定多么小的正数e,如取e=O-1,总能在数列中找到一项am,使得an项后面的所有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若取£=0。0001,则第6项后面的所有项与1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ε,即1是数列(1)的极限。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数列的极限定义中应包含哪量(用这些量来描述数列1的极限)。

数列的极限为:对于任意的ε>0,如果总存在自然数N,当n>N时,不等式|an-A|

3.知识应用

这里举了3道例题,与学生一块思考,一起分析作答。

例1.已知数列:

1,-1/2,1/3,-1/4,1/5……,(-1)n+11/n,……

(1)计算|an-0|  (2)第几项后面的所有项与0的差的绝对值都小于0.017都小于任意指定的正数。

(3)确定这个数列的极限。

例2.已知数列:

已知数列:3/2,9/4,15/8……,2+(-1/2)n,……。

猜测这个数列有无极限,如果有,应该是什么数?并求出从第几项开始,各项与这个极限的差都小于0.1,从第几项开始,各项与这个极限的差都小于0.017

例3.求常数数列一7,一7,一7,一7,……的极限。

5.知识小结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数列极限的概念,对数列极限有了初步的认识。数列极限研究的是无限变化的趋势,而通过对数列极限定义的探讨,我们看到这一过程又是通过有限来把握的,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课后练习:

(1)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如果有的话请求出它的极限值。①an=4n+l/n;②an=4-(1/3)m;③an=(-1)n/3n;④aan=-2;⑤an=n;⑥an=(-1)n。

(2)课本练习1,2。

6.探究性问题

设计研究性学习的思考题。

提出问题:

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第2篇

一、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现状

(1)教材的差异

初中的教材比较通俗易懂,其涉及到的思想也比较简单,题型也不复杂,但是高中数学的内容就比较的抽象,涉及到大量的字母以及变量,注重计算的同时更注重分析。高中的数学教材与初中的相比,难度加大了很多,所以初中学生升入高中之后对高中的数学学习不适应,学习兴趣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2)学法的差异

在初中的数学学习中,老师对学习内容讲得很详细,对题型的归纳也做得比较全面,课后的练习时间相对比较充足,学生只要掌握好题型,记住解题公式以及相关的概念就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升入高中以后,学习的内容大大增加,教师的教学任务也变得更重,不可能把知识和题型讲得很详细,只是针对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精讲,这对于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很不适应,学习方法上跟不上,学习数学的信心也会降低。

(3)心理上的原因

与初中生相比,多数高中生表现为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内讨论气氛不够热烈,有时点名回答问题也不够直爽,与教师的日常交往渐有隔阂感,心理学上把这种青年初期最显著的心理特征称为闭锁性。

二、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设计

(1)做好衔接的准备工作

做好衔接工作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认清高中数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从心理上做好准备;再者就要结合实际的题型,将高中数学和初中数学进行比对,将高中数学的特点以及思想做一个大致的讲解,让学生先有个底,在学习中知道哪是重点;此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再结合教材的内容,将初中数学和高中数学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体系做一个归纳性的对比,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做好衔接的准备工作。

(2)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学习本身的特点是循序渐进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认知能力也是有低级到高级逐步培养的,在学生刚接触高中数学的时候切记不可因为教学任务而强行对学生进行高层次的思维锻炼。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训练,将初中的思维模式逐渐转变为高中的思维模式,加强思维分析,强化逻辑推理能力。第二,重视学生对知识发展过程的探索,在认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知识产生的背景以及形成过程做一个详细的讲解。

(3)调整学习节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

学习数学和学习音乐一样要把握好节奏,轻重舒缓都要有度,把握好学习的节奏,学生才能进入学习的状态,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对于数学的基础知识部分,就要扎扎实实的完成,把每一个概念的含义以及延伸意义都弄清楚,将基本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思路掌握牢固,要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懂的运用合适的方法和正确的思想去思考,这样的学习才能事半功倍。再者,要注重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的培养,高中生的学习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传输知识给学生,还要适时适当的给学生鼓劲,鼓励他们上进,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抱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学习,在学习中始终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高等数学;衔接;区别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分析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与联系,分析二者之间的重复内容,把握好知识的区别与联系,分析其变化,这样才能有效进行教学改革,才能促进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现在,很多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感觉到知识很难懂,对高等数学失去兴趣和自信,有的学生在高中时数学成绩优异,但到了大学时,却学不好高等数学,究其原因,都是教师没有把握好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与区别,因此,高等数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与区别问题.

一、在基础知识上做好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衔接问题

要做好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衔接工作,首先需要做好基础知识的衔接.在基础知识教育中,比如集合、实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虚数、函数、基本初等函数、分段函数、极限、导数、概率等基本内容讲解中,虽然这些知识在高中时期学生大多都学过,但在高等数学最初的教学中,也需要对这些基本知识进行复习,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对知识有新的了解,这样,学生才能在高等函数教学中,在知识量暴增的过程中,感受到高等数学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很难,学生才能建立起对高等数学的学习自信.

在基础知识复习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高等数学的新的基本知识,使内容更加精准和全面,使学生能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中,提高对高等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掌握更多的数学符号,用更加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入集合符号Set,整数符号Z,自然数符号N等等,这些符号在新课开讲时,就要在复习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掌握,这对于系统学习高等数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复习高中函数的内容时,教师需要结合一些例子对知识进行归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衔接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知识.比如,高中函数教学需要举出具体的例子,三角函数、二元函数、幂函数等等,教师在举例的同时对例子进行归类,根据不同类型的函数画出相应的函数图形,分析函数的全局、渐近线、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等内容,引申知识,有效地把高中教学内容与高等数学内容结合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这对于学生有效学习高等数学意义重大.

二、分析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使学生对其有充分的认识

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也是很大的,作为教师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使学生对高等数学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使学生能够做好心理准备,更好地学习高等数学,这是提高高等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

高中数学分文、理科,一般而言,理科的数学学习难度要高于文科的学习难度,而到大学之后,进行高等数学学习,则不同.大学的数学分经济数学和理工类数学,很多系都是文科理科兼收,导致在高中时期的文科学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会感到有些困难,但只要学生能够端正态度,认识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学习上的差异,能够积极学习,都能学好高等数学.教师要对学生有正确的引导,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基本上都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较差.各种试题都是教师讲解思路,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一道题教师需要讲解不同的解题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探究少,教师布置任务,学生做题,基本上学生都是跟着教师走,按照教师的要求分析解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高.到大学进行高等数学学习,教师只是教学的引导者,很多知识和内容需要学生自己探究解决,教学进度也很快,如果学生不能有效进行自主学习,就难以跟上教学进度,有很多内容是教师不讲的,需要学生自学完成.因此,高等数学学习更需要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必须要学会学习,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才能有效提高高等数学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高等数学学习的难度远比高中数学要高.比如,在高中学习极限的内容时,学生只需要知道自变量趋近于无穷大的时候,因变量趋近于一个什么样的实数就可以了,但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学生不仅要掌握这些内容,更需要对极限有较为深入的理解,需要对极限的数学语言进行严格的证明,所学的知识要难得多.教师必须要使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在这方面的不同,使学生有思想上的准备,学好高等数学.

在公式学习方面,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也有较大的区别.在高中阶段,很多学生感到学习公式之后,即使把公式记住了,在应用中也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学生不知道如何成功使用公式解决问题.但在高等数学学习中,基本上不存在这些问题.高等数学学习中有很多公式,但学生只要能够记住这些公式,就能够较为轻松地解决问题,只要学生掌握了相关公式,就可以有效解决求导求偏导、求微分求全微分、求 定积分求不定积分等问题,在计算方面,学生也可以利用计算器进行准确计算,这是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在公式学习方面存在的差别.

在几何学习方面,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也存在较大的区别.在高中的几何学习中,偏重于几何图形的证明,尤其是偏重于立体图形的证明,比如垂线、相交、平行等的证明,难点是作辅助线进行证明.学生需要掌握几何作图,需要进行认真观察分析,才能得到证明.而大学生的高等数学的几何学习,内容要难些,立体几何要上升到空间的向量几何,引入向量的各种运算,几何和代数紧密联系,突出的是图形计算,而不是证明.大学几何与高中几何结合起来,与代数结合起来,计算与证明都很重要,学生要学会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需要熟悉各种空间曲线,在脑海中需要形成二次曲面的造型,学生的想象能力、空间观察分析能力必须很强,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几何问题.高等数学不重视作图,学生不会作图可以用计算机,但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了,难度要明显高于高中数学.

三、促进学生成功地由高中数学过渡到高等数学的建议

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实现学生由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的成功过渡,对于学生而言意义重大.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高中数学与高等数学的区别与联系,要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到高等数学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科学简单,使学生能够认同高等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重视高等数学解题方式的应用.比如,在讲解积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给出圆的面积、椭圆的面积之后,引导学生用定积分计算圆的面积和椭圆的面积,使学生认识到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的简单性,掌握这种计算的方式.在高等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都很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有效进行高等数学学习是很重要的.但很多大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作业的布置,教师不会硬性要求学生做习题,甚至不为学生布置作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作为教师应该重视作业这一块,能够引导学生做课外作业,只有通过足够的习题学生才能明白隐函数求导的不同类型有哪些,才能明白抽象函数求导又是如何求的,因此,教师要重视作业布置,要求学生上交一部分作业,进行批改,要向学生介绍一些题集使学生练习核对,虽然高等数学教学不需要像高中数学教学那样搞题海战术,但适当的练习也是必需的.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实现从高中数学到高等数学的成功过渡和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高中数学 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个社会变得小了,世界也变得小了,这个社会变得越发快节奏了。教育教学也不能再按着它原来的那个节奏与方法传授书本知识。这个时候,信息技术起着一个主导作用,我们的传统上课模式发生了变革,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及课后活动都要发生变化。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随着学校教育的社会化、生活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学校教育中也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在知识大爆炸和信息全球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必然成了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总的来说,信息技术在高中教育的过程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数学课程内容,让教师的“教”活起来,真正体现学生主体思想

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和谐的学习环境为实现课堂改革提供了技术的保障,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教学设计为课堂改革提供了有利的途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变抽象的知识为具体、形象的知识。我们的教学活动要想起到较好的效果,少不了课前的准备,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将方方面面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这就更需要教师能熟练把握教材,对前后知识能有全面的了解。无论对哪一堂课,教学目标的设计是关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我们在重视传统的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应该加一些有关信息技术的元素与血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辅导教育的手段和工具被引入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要求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能力,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使教学的中心由“教”转变为“学”。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也由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辅导者。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教材的单一形式,使教学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如文本、图形、图像、音频或视频等。这将改善以往僵硬的教材形式,提高教材的表现力。目前,幻灯投影教材、录音教材、电视教材和计算机教学软件等都已经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有助于突破预先确定、固定不变、封闭的传统教材体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不再局限于使用一种方法。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摆脱了原来课程结构的束缚,使课程内容更加丰富和灵活。

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生沟通

每个教师都可以建立一个自己的网站,学生可以进网站学习、作业及上交。教师会及时通过手机等设备收到学生交的作业提醒,也会及时将学生的作业通过Internet网传送回学生的作业情况,学生可以在作业中谈谈自己的看法与认识。比如,对某个知识的讲解的合理性、对某道课后习题设计的科学性、对教师上课的艺术性、对自己近阶段出现的厌学或其他情况,向自己最尊敬的老师吐露,从而起到友好沟通、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总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过程中,不能丢弃原先传统的教学目的,要以学习为中心。

五、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1.有些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华丽、动感,精彩的画面固然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但忽视了关键内容。这样的设计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是多媒体设计的一大弊病。因此,多媒体的设计一定要遵循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2.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内容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要正确区分要与不要,要合理采用。使用常规手段,学生较容易理解接受的就不用信息技术。避免出现计算机只起到演示工具的作用搞形式主义,用计s算机代替黑板板书。

3.教学中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多媒体课件的呈现和学生的思维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时间差”,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

高中数学极限范文第5篇

Wang yanpeng Sun jiayu

(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Rongcheng 264300)

Abstract: In recent ten years mathematics curriculum reform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has been carried out throughout the country, while the 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s which are not changed basically are far lagging behind the current requirements of university mathematics education.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ing should adapt to the changes of mathematics course in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therefore 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do the corresponding improvement.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university mathematics teachers should accurately grasp the changes of the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o adjust teaching subjects and take good strategie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university mathematics; se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mathematics teaching material; improvement strategies

基金项目: 校级课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学教学法研究.

摘要:最近十年来全国各地相继进行了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而大学数学的教材却基本没有变化,远远滞后于当前大学数学教育的要求,大学数学教材应适应高中数学课程要求的变化而做相应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大学数学教师要准确掌握高中数学的变化情况而对所教科目进行相应的调整,采取良好的改进策略应对。

关键词:大学数学;高中数学;数学教材;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数学是一门在逻辑性、严密性上要求很高的学科,如果数学教材不能在逻辑上很严密的把数学知识连贯的展示给学生,那么它必然会给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专业知识带来很多的麻烦与困难。2000年以前高中数学[1-2]与大学数学[3,4]在要求上衔接的比较严密,最近十年的时间里高中数学的新课标[5]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然而大学数学的主流教材虽然也经过了几次改版,却基本没有什么变化。这就造成了大学数学教材出现了知识点的重复、知识点的遗漏等问题,这是很严重的中学知识与大学知识脱节的问题,这种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对对大学数学教育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甚至已经对整个大学教育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必须引起我们广泛的关注。

从使用的范围最广和人数最多的角度出发,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高中数学教材[6-11]大学数学教材[3-4]作比较,分析最近十年高中新课标的变化,从高中数学内容的改动、大学数学内容的不衔接、大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使之顺利衔接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 高中数学新课标的重大变化

1、 教学内容的改变

高中新课标[5]的教学内容分为选修课程、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数学内容,它包括5个模块;选修课程包括4个系列,其中系列3和系列4是为对数学有兴趣和希望进一步提高数学素养的学生而设置的,所以在此对系列3、4不做讨论。

增加的内容主要有向量、算法初步、统计、概率等;减少的内容有极坐标、参数方程、反三角函数、命题、数学归纳法与数学归纳法应用等;其内容在对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的基础上强调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从整体和细节上在技巧和难度上的要求则有所降低。

2、 教学目的的改变

新课标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

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形成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很多知识采取的是描述性定义,而不是精确定义或数学定义,这种问题容易被我们忽略,但是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

二、 大学数学内容的滞后性

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3-5][13-14]近十年来只有细微的变化,因此导致了它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滞后,具体表现在内容的重复、重要知识点的缺漏。下面针对内容的重复和重要知识点的缺漏两方面加以论述。

1、 内容的重复

大学数学内容不必要的重复部分有:集合的定义、表示法、运算;函数、映射的定义、性质;极限、连续的计算;函数的基本求导公式及简单的运算法则;积分的基本运算;向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

2、 知识点的缺漏

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需要有一定的数学基本知识作为基础,而高中新课标对高中数学做了一系列的修改,致使大学数学缺少了一些必要的准备知识和工具,主要有反函数和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三角函数的正割余割公式、积化和差公式、和差化积公式、倍角公式、半角公式、万能公式(高中不要求记忆);参数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定义、性质和转化;复数的定义及运算等。

三、 大学数学内容的改进策略

通过对对高中新课标变化与大学数学教材的滞后性分析,大学数学教师可以对高中已

有知识进行适当的复习,对大学需要拓展加深的知识加以引导和强调,对大学数学缺漏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给以补充。具体改进策略如下:

1、 在有关集合、映射、函数的定义方面

可以采取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点只做复习,考虑到中学用到的集合都是数的集合,因此要对集合中的元素的概念加以强调,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映射与函数的定义和区别,而且对于理解概率论中难度比较大的随机变量的概念、线性代数中的矩阵多项式、离散数学中的多个知识点也都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讲解函数的性质内容处时可以把反函数、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相关公式及性质加以适时的补充和说明。

2、 在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方面

对以前学过的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的基本知识进行复习归纳总结,强调高中学过的这些知识点大都采取的是描述性定义,而不是精确定义或数学定义。

在高中数学计算过程中求函数或数列的极限、对函数求导、对函数求积分是在默认函数或数列的极限存在、函数可导、函数可积的条件下进行的,显然在逻辑严谨的大学数学中是不允许的,所以在大学数学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加深理解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积分这些精确概念以及相关性质和计算的理解。

3、 在参数方程方面

参数方程在大学数学中应用很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空间直线的参数方程、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一元函数参数方程求导、多元复合函数求导、定积分求弧长、曲线积分曲面积分。因此它必须引起大学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可以在讲解一元函数参数方程求导前,引出参数方程的定义、参数方程与一般式方程的

相互表示、参数方程中的参数的意义等。

4、 在极坐标方程方面

在讲解利用定积分求面积之前,引出极坐标方程的定义、函数的极坐标表示法、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关系,并分析极坐标方程、一般式方程的相互转化。极坐标方程在二重积分三重积分处还会用到,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5、 在复数方面

在微分方程中的二阶、高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二阶常系数非其次微分方程求解过程中要用到复数的运算,可以在讲授二阶常系数齐次微分方程前引出复数的概念以及使用方法,当然复数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中也是极其重要的概念。

对于上述具体的问题我们讨论了一些改进策略,但是在具体的大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跟高中数学完美的衔接,以上改进还是不够的,还要进行实时地了解情况.包括了解课程标准、要求、目标、教材、高考考试说明、高考试题,向高中数学教师咨询,与学生加强沟通,了解文科生与理科生的差别,了解不同地区学生的差别,更重要的是,要经常关注中学教改对高中数学教学做出新的规定,大学数学教育也要做出相应的改进策略,这样大学数学教育才能与时俱进地培养出适合新时代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代数(必修)数学 (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2]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代数(必修)数学 (下)[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 (第六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 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高等数学(本科少学时类型)(第三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 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6]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一册(下)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9]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选修I)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11]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数学室.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三册(选修Ⅱ) [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