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尖端技术

计算机尖端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尖端技术

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教育模式 阶段性成果 创新点

1 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的主要尝试

(1)从分析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和岗位能力入手,科学界定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研究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原有教学进程与人才培养目标存在的差距,找到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

(2)课题组成员与领导一起参加“新加坡职业教育理念”学习及南洋理工学院等学校参观访问,切实感受到“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等先进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为本课题研究开拓了新思路。

(3)在改革初期,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需要及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调查、分析,同时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讨论、分析、建立“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及“项目式教材”模版。

(4)正进一步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并且得到了落实。组织2010级和2011级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完成了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方案实施及典型工作任务实训。组织2009级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了顶岗实习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企业和学院领导的认可。

2 实践过程的阶段性成果

2.1 服务学院骨干校建设,以“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

首先,通过用人单位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未来从事工作的希望,即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等调研,确定我院计算机专业定位,及其所涉及典型工作任务,将典型工作归纳为行动领域,最后根据我院具备的具体教学条件,将行动领域转换成计算机专业的学习领域,完成2012级三个专业进程的建立,同时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

其次,完成了2010到2011级多门课程的课程改革任务,建立了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如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VB程序设计、C语言编程技能训练、数据库技术应用、ASP技术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和Java程序设计等。

最后,课题组成员在专业授课的同时进行项目式教材的编写。完成了《C语言程序设计项目化教程》教材的编写和《Flash CS4 动画设计与制作实训教程》教材的编写,均已正式出版。

2.2 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和探索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初步对2010到2011级学生,尝试了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2.3 校外实训基地的拓展和合作关系的加强,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

建立了天津安吉网络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嘉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益欣天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市龙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等4个校外实训基地。同时加强了双师型专业教师培养,聘请企业工程师到我系兼职任教,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兼职,积累项目实践经验,获取行业最新资讯,开拓专业视野,形成了兼职与专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

3 实践过程的主要创新环节和改进计划

3.1 服务区域经济,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培养高端计算机技术应用型人才,人才的培养是专业发展的源动力

预计在以下方面实现突破:(1)结合本地区区域经济特点,形成特色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构建以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依据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项目式课程标准,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过程及综合能力评价体系、项目式教材。

3.2 研究工作的推进计划

(1)继续修订和完善三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进一步实践“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为中心、以获得计算机职业资格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以学生为主体的,分层次人才培养模式”。(3)实施计算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体系,完成2013级专业进程修订。配合学院骨干校建设,以学院“百门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完成 “项目式课程标准”建立、“模拟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实施方案”编写、“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建立及“项目式教材”编写等任务。(4)进一步加强校外实训基地使用程度,规范实训基地建设,编写合作文件,签订用人和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5)为专业教师创造企业实践机会,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

4 前期研究计划落实情况的评估及调整研究计划的建议

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 相间距离保护 短路电流 计算

在单电源双环形回路电网的继电保护过程中,设计上采用电流保护的措施,在进行电网最大负荷电流计算的过程中,就要形成对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的短路电流的计算,这样,能形成整体的控制。

1 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的相关概述

1.1 输电线路距离保护的运用

在输电线路的保护过程中,主要就是通过阻抗元件来进行反应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在具体的输电线路的控制中,抗阻元件中就是直接接入元件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通过对电流电压比值的计算,可以对短路点以及到保护安装处的阻抗值计算。其中,在线路的阻抗值与距离形成正比的运行中,就会产生距离保护。在输电系统的正常运行中,也就会减少总工作最大运行方式,在运行方式的变化中,就会形成电流保护的保护范围变化,在最大运行方式的作用下,就会形成电流保护范围的缩小,形成灵敏度的降低。在距离保护测量的运行中,就是对短路点到安装处的距离控制,在系统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就会形成保护范围的稳定性。因此,在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中,主要是包括符合要求的电网结构、系统运行方式以及继电保护的效果运用。在选择性与灵敏度的控制中,主要是通过相间接地故障后被保护延时段来进行有效的保证。在距离保护的过程中,就是通过距离测量元件的方式,形成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也就是阻抗保护的模式。在整个系统的运行中,保护装置安装处的电压系统为额定电压的时候,电流负载电流就会增加。在线路阻抗与距离成正比的时候,保护安装处的电压与电流之间就形成一定的运用效果,也就能计算出保护装置与短路点的距离,能形成有效的故障控制方式。

1.2 距离保护原理说明

在输电线路的相间距离的保护运行中,主要就是形成对整个距离保护的综合模式,其中,在不同段的测量元件中,要形成对抗阻元件的整体控制,这样,可以对测量故障点以及保护安装距离形成有效的计算。在进行整体值的计算过程中,就要形成对测量元件的综合控制,并在具体的保护过程中,形成对输出线路的系统控制。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可以对计算值定义为Zset,这样,在计算的过程中,可以形成相应的比较,其中,在Zm

2 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的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保护1距离保护第Ⅰ段整定计算

2.3 距离保护MATLAB建模

在当前的极端及运行技术中,可以结合计算机的运用方式,尤其是在电力系统的技术控制中,可以采用MATLAB的交互式使用方式,在语言程序的设计中,形成在学术界、技术方面的运用,尤其是在矩阵计算的运用方面,最主要的是突出在数值分析、自动控制模拟以及数字信号处理等方面,可以形成动态化的分析,尤其是在绘图等方面的功能,在程序设计上,形成计算机语言结构的运用,这样,可以在不同基本数据的定义数组中,形成高效率的控制模式,形成直接的控制效果,尤其是在原始数据的输入格式设计中,最主要的是强调在技术角度的运用。最为一个大型的计算机平台,在MATLAB在集数值的计算中,形成强大的符号运算以及图像处理的功能,这样,可以实现对整个技术控制的运用。一般而言,在用户使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使用工具箱、应用与评估学习等模型代码的运行中,形成高性能的技术控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要形成对断路器保护处安装保护及启动原件,保护模块经封装成子系统,其输入信号为电压电流测量值和由启动元件发出的投切信号,输入信号送至断路器的控制端,以控制断路器的开合状态。断路器的初始状态为合闸。气动元件是通过负序电流来判别系统是否发生故障,只有当故障发生时才能将整套保护模块迅速投入工作。使用元件库中的故障模块进行故障点的设置,可以方便的设置故障类型以及故障点起始时刻。为了简化系统,线路只有电感,总长为120km。可以将三个整定值不同的距离保护模块以及延时模块组成三段式距离保护,实现本线路的主保护和下级线路的后备保护。模块充当了由SimPowerSystem系统到Simulink系统的接口,相当于实际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

3 结语

在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的短路电流计算中,形成科学有效的技术公式与模型运用,尤其是结合现代化的计算机运用水平,突出在输电线路相间距离保护中短路电流的综合效益,这样,就能实现电流与电压互感器的综合原理与技术控制,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堂等编著.配电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08).

[2]赵晶主编.Prote199高级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18-25.

[3]何仰赞等编著.电力系统分析[M].武汉:华中理科技学出版社,2002(03).

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 脓毒症;乳酸水平;血小板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病情凶险, 预后差, 是当前ICU患儿的主要死亡原因, 病死率高达28%~50%[1]。近年来, 早期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及目标性复苏治疗在脓毒症抢救中受到重视, 然而如何早期评估其病情及预后还缺乏有效的指标。本文通过研究脓毒症血小板、乳酸水平的变化, 分析其在脓毒症患儿病情及预后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入住本院ICU的60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均符合2008年美国胸科协会和危重病医学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33例, 女27例, 年龄1个月~11岁。

1. 2 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 将60例脓毒症患儿随机分为死亡组(17例)和存活组(43例), 监测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血小板及乳酸水平变化, 比较两组检验指标有无差异。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乳酸水平的比较 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乳酸水平, 死亡组均明显高于存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死亡组与存活组血小板数量的比较 分别比较两组患儿于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血小板数量, 死亡组较存活组均明显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机体过度炎症反应所致的综合征, 是危重症中发生乳酸酸中毒的最常见疾病。动脉血乳酸是反应外周组织灌注和细胞内是否缺氧的间接指标, 对判断脓毒症患儿的预后及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正常情况下, 动脉血乳酸

血小板在止血、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脓毒症所产生的内毒素或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促炎因子可诱导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激活凝血系统, 还可损害内皮细胞的抗凝作用, 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造成血小板等凝血物质的降低, 引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在DIC早期仅表现为血小板下降[6]。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血小板数量在入院第1天、第3天及转出或死亡前均明显低于存活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乳酸水平及血小板数量可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检验指标。脓毒症患儿应及时监测乳酸水平及血小板数量的变化, 早期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 改善患儿预后。

参考文献

[1] 徐艳霞,陈建丽,肖德卫,等.严重脓毒症患儿血乳酸清除率和剩余碱变化及临床意义.贵州医药, 2014, 38(2):155-157.

[2] Delling RP, Leve MM, Carlet JM, et al. 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International 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severe sepsis and septic shock:2008.Crit Care Med, 2008, 36(1):296-327.

[3] 刁孟元,王涛,崔云亮,等.入院动脉血乳酸联合剩余碱检测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回顾性研究.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3, 25(4):211-214.

[4] Volwerk C, Lmyman B, Coats TJ, et al. Prediction of mortality inemergency department patients with sepsis. Emerg Med J, 2009(26):254-258.

[5] 王昊,吴大玮,陈晓梅,等.血乳酸水平及清除率和升高时间与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者预后的关系.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9(21):357-360.

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第4篇

超级计算机指能够执行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资料量与高速运算的电脑。其基本组成组件与个人电脑的概念无太大差异,但规格与性能则强大许多,是一种超大型电子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主要特点表现为高速度和大容量,配有多种外部和外围设备及丰富的、高功能的软件系统。现有的超级计算机运算速度大都可以达到每秒一太(Trillion,万亿)次以上。

超级计算机是计算机中功能最强、运算速度最快、存储容量最大的一类计算机,多用于国家高科技领域和尖端技术研究,是一个国家科研实力的体现,它对国家安全,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是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来源:文章屋网 )

计算机尖端技术范文第5篇

一、计算机软件及其应用

(一)计算机软件概述

计算机软件(Computer Software,也称软件,软体)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程序及其文档,程序是计算任务的处理对象和处理规则的描述;文档是为了便于了解程序所需的阐明性资料。系统软件是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应用软件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用途而被开发的软件。它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程序,也可以是一个由众多独立程序组成的庞大的软件系统,比如数据库管理系统。

(二)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能够稳定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基础,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实现了计算机与人类之间的交流,形成了人机对话,赋予了由复杂电子元件组成的计算机生命和灵魂,计算机软件的完善和更新使得世界不同地区的计算机借助网络这一交互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传递和共享。在当今社会,计算机被普遍应用于各个行业,计算机软件更是涉及到国防、工程、金融、水利、服务、建筑等诸多行业。另外人们所熟知的通讯行业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比如QQ、MSN等聊天工具、Email、订票软件等等都可以通过计算机软件得以实现。

二、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中问题及未来趋势

(一)计算机软件技术发展的问题

近年来,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软件技术也不断的成熟,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发展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软件人才结构矛盾突出

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及其应用在我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较快,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各大高校都开设了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设计相关专业,对于人才队伍的夯实以及整个软件行业的发展相当有利,但是从目前的从业者来看,大部分的从业者都是从事软件技术支持或者是基础软件的编程上,高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较少,特别在计算机软件开发科研人才较为短缺,这是长期制约我国计算机软件事业发展的巨大阻碍。

2.计算机软件产业缺乏核心技术

相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计算机软件开发和应用水平,在软件产业的开发能力和整个行业的整体水平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和技术,导致高端技术受制于人,整个软件产业停留在低端水准,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缺乏计算机软件的核心技术,甚至在一些领域还属于空白状态,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受到国外的技术壁垒的限制,很难从国外获得高尖端技术。

3.计算机软件产品体系尚未建立

从我国计算机软件产品的体系上看,我国计算机软件虽然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进步,但是整个软件产业的发展结构及其不合理,在行业中,缺乏具有创新性,带头性的大公司支持,在人才上,缺乏科研能力强,高尖端人才的支持;在产品上,一直处于技术含量较低的水准,这都为我国计算机软件应用和发展壮大带来了极大的阻碍。

4.软件产业发展环境亟待优化

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在软件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是存在一个错误的观念,重视计算机硬件建设,轻计算机软件建设,在计算机软件建设上投入的资金和精力较小,远远低于对于硬件的开发的制造,并且受到行业不规范的竞争秩序,整个市场较为混乱,存在严重的不良竞争,盗版软件现象,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视力度不足,出现大量山寨软件,造成软件开发和设计者缺乏良好的开发设计环境,必然会影响我国整体的软件开发和应用的质量。

(二)计算机软件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1.软件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不断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背景下,人们对计算机软件应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服务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计算机软件应用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客户体验,满足客户需求,所以计算机软件将提供更先进的软件产品和服务,以高效、便捷的服务理念,提供最优质的人性化服务;其次,安全性越来越明显,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个人的数据安全,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所以未来软件在安全性上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并且一定会有更安全的软件服务提供给用户;其二,保护知识产权,倡导正版软件,其目的也是为了维护客户利益,山寨软件破坏了软件开发和应用环境,需要通过法律手段加以制止;最后,智能化趋势,人工智能的发展迅速,在未来计算机软件开发过程中,整合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人工智能就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其操作更加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