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亮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网工程项目 工作分解结构 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
一、建设背景
电网企业是资金密集型企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电网建设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预计“十三五”期间电网投资规模将持续保持在高位状态,工程转资任务繁重。现有的电网工程管理模式过程复杂,自动化程度低,项目定义、设备台账等仍需手工创建,项目架构仍需手工搭建,物料清册仍需手工导入,费用分摊仍需手工处理,转资工作效率低、出错率高,已难以适应电网大规模建设的需要。本文在分析电网企业工程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现有ERP系统开发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的构想。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ERP系统现有功能,构建以资产为核心的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实现ERP系统与项目计划管理、基建管控、经法合同、物资采购平台等系统的有效集成,提高系统集成应用率,促进业务处理由手工向自动转变,不断提高工程转资质量和效率。
二、电网工程管理现状
电网工程项目管理大致可以分为项目前期、项目设计、项目建设、项目投运和项目决算等5个阶段。在现有的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下,项目前期阶段,发策部门需在ERP系统手工创建项目;项目设计阶段,基建部门需手工搭建项目架构,手工导入物料清册,物资部门负责审批基建部门提出的服务、物资需求;项目建设阶段,基建部门负责组织工程施工、监理等服务类合同的执行,物资部门负责办理物资招标采购及收发货,财务部门负责办理发票校验和工程月结;工程完工投运后,生产部门负责手工在设备管理系统(以下简称PMS系统)创建设备台账,财务部门负责手工进行费用分摊,确定资产价值。
现有的电网项目管理模式有以下缺点:一是项目立项未实现从投资计划系统自动集成,仍需手工在ERP系统创建项目;二是物料、设备、资产未实现关联,无法实现三者间的可追溯查询;三是未细化建安服务合同的具体工作分解结构(以下简称WBS结构)费用分摊层,后续财务决算仍需手工完成;四是设备参数由生产人员手工录入,主、子设备价值无法区分;五是运行人员需在PMS系统手工创建设备台账,尚未实现设备资产自动关联。
三、“一键式”转资功能实现
(一)设计思路
以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为指导,以“基建为生产服务”流程为基础,充分利用WBS结构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将WBS结构细化至可形成资产的设备层,实现项目结构与资产的一一对应,确保与资产相关的直接费用自动归集到WBS上,同时,开发间接费用自动分摊功能,实现间接费用自动分摊,进而实现资产价值的自动生成,即“一键式”转资。
(二)实现方式
在设计思路的指导下,以ERP标准功能为基础,提出如下页图2所示的功能实现方式。
在项目前期阶段,实现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发策部门无需再在ERP系统中手工创建项目,而是通过ERP系统与投资计划管理系统的集成接口,接收已在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中生成的项目编码及项目基本信息,并通过接口传递给基建管控系统。
在项目设计阶段,实现基建管控系统与ERP系统的集成,基建部门无需再在ERP系统中手工创建项目定义,搭建WBS结构,而是通过ERP系统与基建管控系统的集成接口,接收项目信息及单体工程信息,在ERP系统中自动创建项目并搭建WBS结构。同时,基建部门取得设计院提供的物料清册后,由基建管控系统集成至ERP系统。物料清册上传后,生产部门要提前介入,审核设备分类是否正确;财务部门也要提前介入,审核资产分类、资产设备对应关系、主子资产拆分标识是否正确。
在项目建设阶段,物资部门为供应商提供设备技术参数模板,由供应商在供货时提供设备的技术参数并存放在光盘中,物资部门核对无误后导入ERP系统。
在项目投运阶段,基建部门会同生产部门、财务部门进行三方联合验收。基建部门负责导出资产清单和设备清单;生产部门负责清点设备,检查实物资产的真实性,并补充完善设备的现场信息;财务部门负责核对资产数据,检查待形成资产的分类是否正确,并对现场设备进行核对。
在项目决算阶段,财务部门维护结算规则,通过三次分摊将项目成本分摊到资产上,其中,第一次分摊自动归集与资产相关的直接费用,第二次分摊分摊间接费用中与资产相关性较高的间接费用,第三次分摊根据第二次分摊的结果分摊剩余的间接费用。三次分摊按照费用与资产的相关程度进行逐次分摊,相关性较高的费用先分摊,相关性较低的费用后分摊,后一次分摊以前一次分摊结果为基础确定分摊比例,提高了费用分摊的准确性。资产价值确定后,生产部门利用设备资产联动功能,自动创建设备台账,并联动生成资产卡片,实现资产设备自动关联。
四、功能亮点
(一)业务融合全面推进
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以“基建为生产服务”流程为基础,打破了部门壁垒,推动了业务融合,促进了部门间的团结协作。在新的管理模式下,所有部门都“紧盯”资产,基建、物资部门参与设备台账和资产卡片信息的收集过程,供应商提供相关设备的技术参数,生产、财务部门提前介入核对资产设备信息的准确性,为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为实现“一键式”转资目标共同努力。
(二)资产管理实现闭环
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构建了以资产为核心的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新模式,在项目结构搭建阶段就将WBS结构细化至可形成资产的设备层,实现项目结构与资产的一一对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以资产为中心收集信息、归集费用。同时,“一键式”转资功能并不以创建资产卡片为终点,而是继续向后延伸,实现了设备与资产的自动关联,重要组成设备价值的自动拆分,为后续推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系统集成再上新台阶
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打通了电网企业各业务应用系统的信息壁垒,有效推动了系统集成应用。实现了ERP系统与投资计划管理系统的集成,自动接收已在投资计划管理系统中生成的项目编码及项目基本信息;实现了ERP系统与基建管控系统的集成,自动接收项目信息及单体工程信息;实现了ERP系统与经法合同系统的集成,自动接收经法合同信息;实现了ERP系统与物资采购平台的集成,自动接收物资及服务采购相关信息。
(四)工作效率显著提升
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电网工程项目管理自动化水平,项目编码及项目基本信息实现了自动生成,项目WBS结构实现了自动创建,设备台账与资产卡片实现了自动生成和自动关联,资产价值信息实现了自动分摊计算,这些都极大地提升了电网工程项目管理效率。
(五)资产价值更准确
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功能在项目结构搭建阶段就将WBS结构细化至可形成资产的设备层,为后续以资产为中心归集和分摊费用奠定了基础。实施费用三次分摊,三次分摊按照费用与资产的相关程度进行逐次分摊,使得费用分摊更为科学合理,减少了人为干预,提高了费用分摊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电网企业通过实施电网工程项目“一键式”转资,打通了部门障碍和信息壁垒,有效推动了业务融合和系统集成,实现了资产设备的闭环管理,提高了电网工程项目管理的自动化水平,减少了人为干预,促进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双提升,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J
参考文献:
1.孙世文.工程项目辅助转资的实现与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4,(32):305-306.
关键词:园林;案例解析;管理要点
收稿日期:20130408
作者简介:张腾超(1984—),男,浙江平阳人,助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市政公用工程),主要从事园林景观施工管理、苗木生产等工作。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7014303
1 引言
严格执行园林绿化行业规范,运用森禾园林“多彩、生态、健康、节能、文化、艺术”的景观理念来进行施工管理。目标是打造具有“森禾园林”品牌特色的精品工程,营造所在地迎宾大道和门户的美丽形象。按照设计图纸、工程合同要求,充分理解设计理念,因地制宜,编制工程施工方案,有效地管理,科学合理地组织各生产要素,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程。本文以该项目为例,从组织、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成本、项目资料等方面进行阐述。
2 项目概述
本项目工期紧、任务重,高速立交部分须在高速出口开通前完成;土壤条件较差,呈现明显的粘化、酸化和黄化;夏季高温持续长,极端最高气温达42.3℃,养护压力大;道路、管线、下水道交叉施工较多,需要大量沟通协调工作;绿化带内燃气管道、通讯管线铺埋与设计有一定差异,管线铺设复杂;施工段社会车辆多,特别是运沙石、散装水泥等工程车;施工期为雨季,施工地和苗源地均为多雨天气,对施工进度影响大。
3 施工管理
3.1 组织管理
项目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质检员等7人组成。在项目团队中,项目经理是项目机构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而其他成员等具备技术过硬、执行力强、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等职业素养起到有效推进作用[1]。
目前,园林绿化仍以人工种植为主,所以一支稳定、肯干、技能丰富的民工队伍对园林景观施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民工队伍建设重在沟通,通过培训提升整体技能,增强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管理人员要对工人的性格有所了解,加以分析、评价、归类。发掘民工队伍里的能人,如会开车、会修机器、会泥水、懂木工等,鼓励考取职业证书,给予工作津贴。管理人员在安顿好吃住,保障他们的待遇后,想要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抑制惰性,则需要人文关怀,制度制约,奖励和惩罚并举,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3.2 质量管理
3.2.1 质量管理的原则和要点
项目部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纵横连锁,互相制约的管理体系。公司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同时项目部人员要从自身岗位出发,不断摸索出切合在建项目的创新点,优化技术、工艺、材料、设备[2]。
质量管理应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控制核心、以预防为主和过程管控,严格执行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评价产品质量的尺度,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项目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数据说话。
质量管理分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施工准备阶段,认真研究和会审图纸,进行技术交底,仔细勘察现场,严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做好资材和劳动力等准备;在施工阶段,规范施工工艺,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和控制,严格执行交班制度,落实工序操作质量巡查、监督、掌握;在竣工验收阶段,完善竣工资料,做好自检、现场保护工作[3,4]。
3.2.2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项目经理总负责,管理人员现场把控,操作人员责任制,落实施工技术,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含量的技术手段。质量是企业生存的生命线,园林绿化质量主要体现在苗木成活率、景观效果,影响成活率的因素有以下8个主要环节[5]。
(1)苗木采购、运输。从苗木健壮、病虫害等情况调查,到运输保水措施,要求到场时,植株健康、不失水和土球完好。
(2)改土措施。种植土添加腐熟的有机肥、钙镁磷肥等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球周边约30~50cm、底部约50~60cm土壤疏松、不积水。实践证明有机肥能有效改善生长环境,对苗木生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修剪。首先是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其次,在保持原有树冠、树形的前提下,剪除病枝、枯枝、断枝、交叉枝、并行枝等,平衡水分,可适当多疏枝,首要考虑成活率。常绿针叶树,不宜修剪,只剪除病虫枝、枯死枝、生长衰弱枝、过密的轮生枝和下垂枝。
(4)栽植。不同的品种、立地条件,栽植深度不同,一般土球高出种植面5~10cm。因高速立交项目段,土壤粘性强、易积水,乔木均适当抬高种植,大乔木抬高约50cm,一般乔木抬高约20cm。
(5)浇水。在未覆土前浇足定根水,筑好雨水圈,种植后3d左右一般需要补水一次,二次补水时同时进行覆土,进入养护管理阶段。
(6)支撑。苗木冠形大、枝叶多,在多风的情况下支撑尤为重要。树木生长首先从根开始,根系的稳定生长是苗木良好生长的根本。
(7)绕干。具有保暖、防晒作用。项目地持续高温时间较长,做好绕干工作,特别对如乐昌含笑、香樟、玉兰等怕晒、怕冻苗木有良好效果。
(8)养护。安排细心、责任心强的班组长带领一个班组专门负责养护、巡检、记录。养护重点任务:第一,防病虫害,由于项目地夏季高温高湿,该气候适合病虫生存、繁衍,加倍剂量使用农药,持续2~3轮打药,达到全面防治效果;第二,春季适时补充复合肥、尿素等肥料,对红叶石楠、金森女贞等地被、草坪等施薄肥,对桂花、香樟生根较快优先补肥;第三,补水控草,加强清晨检查,做好抗持续高温时的人力、浇水措施准备,控草实行分区包干制。
3.3 进度管理
按照合同工期要求完成项目是业主追求项目价值最大化的前提。项目部依照详实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有序推进项目施工,为了保证本项目如期完工,特别需要注意几个环节。
资源储备和进场,以及工序安排,特别是在资金、主材、民工队伍、机械安排、雨季施工措施等方面。加强沟通、协调,做好与道路浇筑、管线铺设等项目的交叉施工,有序进行。建立健全的进度控制体系,制定月、旬、周计划,利用横道图比较法、前锋线比较法、列表比较法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找出进度偏差的原因,加以调整、改进。
根据施工地多雨、主材运距远等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计划,加强相关人员的沟通、协调,阶段性集中突击,例如在2012年春节前,两次集中突击共13个日历,栽植54车苗木,完成此阶段64个日历工程量的69.2%。
3.4 安全、文明管理
安全是优质工程的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保障人员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成了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项目部明确员工、民工安全守则、文明公约、仓库制度、食堂制度、宿舍制度、安全隐患排查和防范制度等,制作成宣传板、宣传册,通过定期培训课、现场监查和不定期抽查等方式进行宣传。本项目存在以下6个主要危险源,并采取相应措施。
(1)吊机、挖机等机械吊树、种树,吊带易磨损。要求规范机械操作,加强吊带检查,作业人员戴安全帽,禁止作业人员站在吊物下面和作业范围内。
(2)道路作业,该路段车流量大、车速快,安全隐患大。要求放置警示牌、路锥,拉警示线,全体人员穿着反光背心,安排专职安全人员疏导车辆。
(3)交叉施工,未加盖的雨水井、缆线井等较多,以及电缆线、管道复杂。要求相关单位完善现场安全设施,消除安全隐患,要求机械规范操作、人员小心作业,避免破坏电缆线、管道和人员伤害。
(4)农药安全,在使用打药机时须规范操作。要求戴口罩,操作人员位于上风口作业,避开高温,定时呼吸新鲜空气。
(5)宿舍用电用火安全,严禁使用热得快,定期排查电线电器。
(6)苗木、物资应注意防盗,集中堆放,专人保管,加强巡逻。
3.5 成本管理
3.5.1 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成本是按对象归集了的费用(即对象化了的费用),并在收入实现时结转成本,分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6]。利润是企业生存的保证,在按时保质保量的前提下,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做好成本管理首先是通过对成本核算的科目设置,发现工程项目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对费用的归集,以及分析成本的分配在核算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多数园林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存在较多问题,如对成本管理认识不足;缺乏可操作的成本控制依据;缺乏完善的权责利相结合的奖励机制;管理环节松散;成本管理没有做到责权利相统一[7]。
3.5.2 成本管理的具体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间(不包括完工后的养护费用)的主要直接费用的情况是苗木款72.7%、苗木运输费17.4%、民工工资、费用4.73%、机械费2.45%、辅助材料2.24%。苗木款和运输费相加的苗木成本占直接成本的90.1%,显然苗木采购、运输是园林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中最主要的环节。根据本项目施工的经验,直接成本控制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管理。
(1)加强成本控制意识。项目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形成一套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加强成本核算人员的专业技能。
(2)提高苗木成活率。园林绿化项目只有在养护期满后,苗木按成活情况进行审计决算。
(3)加强主材的集中采购和采购体系建设。公司加大对大供应商的战略维护和布局的力度,确保品质、数量资源的同时,可以购买到物美价廉的主材;加强采购人员培训、教育,提高采购人员思想素养、专业技能、谈判能力;有良好的采购机制,提高企业采购的信誉度、提高采购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多区域持续地关注市场动态,获取一手信息,筛选出有竞争优势的苗木。
(4)优化成本核算制度,建立科学的成本评价体系。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全过程管理,成本节约激励机制,参照公司内部的价格体系、施工定额,加强预算、执行、核算监督力度。项目综合部实现集约化管理,降低管理费。施工部门改进工具、加大机械化,提高工作效率,合理安排工作,工序科学,避免窝工、返工。材料、质检部门加强物资验收,减少资材浪费,定期维修、保养机具,避免损失,建立领料台账、使用情况分析表。
(5)严防安全事故,做到文明、安全施工。安全是生产的第一要务,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是无法估量。
3.6 项目资料管理
项目资料是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原始记录,能准确的反应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真实情况,是展示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和体现规范标准力度的载体[8]。项目资料既容易被忽视,又是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资料管理要求具有同步性、完整性、准确性、系统性,以及管理的标准化,做到工程完工时即资料完成。
资料管理是细致、繁琐的工作,要求资料管理员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范、工程合同与设计文件,加强学习,不断总结。项目部定期开展对资料完成情况进行自查、他查,发现遗漏、错误等问题,及时补充、纠正,否则一旦时间长、人员更换等将造成资料无法挽救,可能带来纠纷和损失[8]。
不同阶段完成相应的资料,在开工前,完成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以及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纪要等施工管理准备资料。在施工阶段,做好质量控制资料,严格按照流程报验,尤其隐蔽工程,形成相关施工测量记录、施工物资资料、施工记录、施工试验记录等,有序归档、存档。竣工审计阶段,梳理相关资料,编制成册,完成竣工图纸,及时提交竣工报告,申请组织验收、审计。
资料管理特别要注意几个细节,如往来函件、工程联系单、延期报告等签章是否清晰、完整,内容是否歧义,时间是否明确;隐蔽工程验收、交工验收证明、质量评定等签署的意见、评定是否确切;设计变更、设备质量、不可抗力等影响了工期,是否有正式书面文件;施工日志、各种台账是否详细,以及图片、影像资料是否清晰。
4 经验总结
笔者认真思考施工碰到的问题,积极听取多方的建议,并总结出以下几条施工经验。
夏季高温高湿,捆扎土球的稻草绳易腐烂、发热,影响根系生长,则在放入树穴后剪除大部分的草绳,但须确保栽植位置确定,否则移栽时土球易散,造成成活率下降。旋耕机应用,缓解劳动力紧张的压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水袋”滴灌的推行,每个塑料袋装15~20kg水,一株树挂两袋,能有效地滴入土球,简便有效地解决土球硬实时浇水难的问题。营养液、根动力、树动力等现代农业技术的使用,提高成活率。给水管全面安装,解决连续高温浇灌难的问题,起到可持续、节能减排功效。
2013年7月 绿 色 科 技 第7期5 结语
园林景观是一门艺术,企业只有把现代园林理念的灵魂融入到每一株树、每一棵草、每一个建筑中,让属地文化与景观融合在一起,倡导节能、健康,打造多彩、生态的自然顶级群落,才能让他们鲜活起来,才有生命力。
遵循自然法则,科学的施工管理让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从业人员积极研究国内外园林和管理的理念,将先进理念应用到我国的园林景观中,不断探索管理模式,总结施工经验,我们相信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中国不再遥远。
致谢:在项目施工管理和论文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森禾公司邵春荣先生的大力指导,在此诚挚地感谢他的关怀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燕燕,李印帅.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探析[J].管理科学,2012(4):101.
[2] 卢玉炯.市政园林工程项目管理需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科技博览,2012(28):471.
[3] 陈瑜伟.浅析园林建设工程的施工管理与控制[J].中国科技博览,2012(35):476.
[4] 乌日娜,刘国英,孟素琴.提高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水平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8):237.
[5] 刘 莉.控制园林绿化工程施工质量,创造精品园林城市[J].现代园艺,2012(14):82.
[6] 丁士昭,商丽萍.建设工程经济[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现状、问题、完善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意义
1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是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思维、方法、路径、机制等都要不断的创新,作为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也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2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离不开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的灵魂,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一大亮点就是流程管理,针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通过分析本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发展优势和劣势,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是流程管理的主要特色。按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机构的运行规律,建立健全的规范有序、协调的、相互制约的企业管理模式。建筑施工管理的目的和落脚点就是要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进度、质量、成本、安全等方面的严格控制,这也是现代建筑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因此,创新是使建筑施工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利益,取得最好的社会效果的必然趋势。
3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时代要求
目前,国际通行的建筑工程实施方式是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谋求发展的时代要求。如不能够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不断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新路径、创新机制,就无法完成建筑施工管理改革,无法同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使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建筑质量,保证投资效益,必须提高创新意识,只有创新,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化的建筑市场中走的更远。
4、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
在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发展的二十多年间,存在着很多问题,建筑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自身管理的要求。需要在今后建筑施工管理实践中予以解决,创新管理模式是建筑企业施工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出发展的新形势下,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建筑企业发展实际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科学依据。
二、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在建筑施工管理中施工过程较为繁杂,对有效的完成管理施工存在一定阻碍。主要由两个方面表现出来:一方面,施工参与人员和物料的投入都相对繁多。首先,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工民建工程施工参与人员众多,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对人员繁多且素质参差不齐的每一位有效的控制。其次,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物料的投入中种类多、数量大,加之物料的质量层级较多,全面控制的难度系数增大,实际工程中精准控制十分困难,往往很难实现有效管理。
其次,由于工民建工程的施工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管理过程,人员、工种配合、材料、设备、等等在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检验的管理中难免存在漏洞。由于涉及的程序和范围较广,因素之多,难以具体统计。对于质量的检测和检验无法进行全面、具体的监测,只能是抽样检查,以点带面,因此又会产生一定的质量问题,这样就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建筑存在很大的质量隐患,轻者的进行返工,严重的也就不了了之,为日后的使用和维修带来极大的困难和安全隐患,致使很多建筑质量不符合相关标准。
还有及时建筑施工管理中资料管理落后。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工管理除了需要对人员、技术、材料、施工等组织管理外,还需要注意施工资料的存档管理。当前,很多建筑企业都把施工管理资料看成可有可无的事,施工和资料的结合性严重脱节,形成了单纯施工,单纯资料整理的现象。施工讲究的科学管理,就是在相关文件和组织措施的指导下进行施工作业,从而使得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有效计划行事,不能单靠平常的经验来衡量,仅凭经验,缺乏科学管理的依据,一旦工民建工程出现特殊情况,否则就会影响施工预定计划,有可能酿成比较棘手的重大事故,难以处理。
最要要提的就是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而且也是工民建工程中首要的问题。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缺乏安全意识。尽管在每一个工程当中都不断的强调安全问题,但往往还是有一部分人员及单位没有在真正施工和管理当中,严格按照规定办事,存在着诸多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因此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施工安全是施工中的头等大事,是直接关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做好建筑施工管理的关键,尤其建筑施工,危险工序众多,稍微疏忽一点,都可能带来大的事故发生。
三、新时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完善性策略分析
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并抓住施工管理的重点。
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应该以“建筑产品质量管理”为主线,因此质量管理是整个管理系统的核心,以“文明标准化工地达标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为手段,为创建优质工程提高可靠的保障。具体来讲,积极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施工现场管理应该强化对工序质量的控制,进而消除这些影响因素以保证每道工序的质量。
2、从各方面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质量。
建筑质量是建筑企业生存的重要生命力,因此从各方面控制和提高施工管理质量对提升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产品的特殊性要求了质量管理的持续性,即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都要实现层层控制,包括对建筑产品主体结构、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尤其是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更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分析引起问题的原因并加以防止和改进。
第一,材料管理。
施工过程中相关资料的管理是工民建施工管理走向规范化的必经之路。工民建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面的支撑和制度保障,还需要广大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建筑项目工程的资料管理从开始就应该走向正规化,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在资料的整理中及时纠正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偏差,保障施工管理的正常有序地进行。资料管理是项目工程管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安全管理。
质量是施工企业的立身之本,安全是施工的管理重点,安全施工是建筑行业的头等重要问题。建筑企业应该高度重视,加强科学有效的管理,确保安全施工质量。建筑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将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应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真正实现“高高兴兴上班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一面要全面提高工程施工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奠定基础。目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工民建工程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建筑施工企业人员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作业层、管理层和决策层。虽然说不同岗位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同,但是参与施工活动的人员均要求其具备良好的作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即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相应的从业资格。部分人员虽然具备较丰富的从业经验,但是理论知识欠缺,不能很好地从整体层面把握和指导施工过程。
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专业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首先,作为技术管理人员,要善于不断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施工中协调部分的常见问题。其次,从业人员的水平素质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好坏,在搞好管理的同时,应不断加强与提高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的技术培训和专业水平,以及对新技术产品的及时了解,做到熟悉掌握,严格培养施工人员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精神,施工中不遗琐碎,不留后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同时,每个项目看似相似其实各有不同,因此不是靠单方面就能做的好的,每个工程都有每个工程的特点和需求,由此可见,只有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完善自我、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使不同的工程都达到较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治宝.质量管理在房屋建设施工中的意义[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2).
[2]周文帅.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1).
[3]徐红萍.关于建筑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
[4] 穆静波.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5] 曹吉鸣.工程施工管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