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优化策略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132-01

高中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阶段,高中数学是应用学的基础,对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促进其个人智力发展有着异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这也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标实施以后,高中数学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重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环节,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能否培育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式有很多,但前提必须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核心是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本是创设富有创新性的教学过程。本文首先分析了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其次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期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让读者对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一)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半时间都是老师讲、学生听,然后预留一些时间让学生做练习,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对学生评价的高低也完全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课堂表现。这显然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老师将教学目标一概而论,不论优生,还是差生都在同一教学目标下进行课堂教学。而教师在课堂教学目标设计时,往往是以优等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这就导致很多差等生的数学成绩愈来愈差。而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正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行优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主要目的,使之更加符合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求。

(二)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教学改革的需求

教学改革是完善教学模式的主要途径,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本身就属于教学改革的一部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作为高中数学教学整个过程中的主要环节之一,其并非独立的存在,其内涵十分丰富。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学改革所涉及的项目众多,除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等方面的改革以外,其中最为重要的当属课堂教学的改革。只有落实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主体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灌输。很多教师将众多复杂的数学知识在一堂课中尽数灌输给所有学生,毫不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不管学生是否能够全部理解。而学生的学习成绩难以提升,往往也不从自身教学方式中找原因,只是一味责怪学生不努力,这显然是无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鉴于此,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教师的主体作用转化为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而不干预学生的自由发展,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参与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运用科学手段,丰富教学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科学技术相继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这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影音、图像、文字等诸多符号形式结合起来,丰富课堂教学的方式。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带给学生更为直观、生动的感受,刺激其感官思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加深其记忆。比如在《椭圆》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椭圆;也可以利用影音媒体向大家展示椭圆的形象;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椭圆等。以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感官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学习氛围中学习。

(三)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业界有句箴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学生,学习任何课程,都必须要先对其感兴趣,才愿意学,才能学好。很多学生在进入高中以后,突然发现数学知识的难度大幅度增加,很多知识自己难以理解,久而久之学习兴趣也开始降低,学习成绩也慢慢的开始下降。针对这类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学习兴趣方面。因为数学难度的增加,很多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尤其是以前数学基础本就不好的学生,更加不愿意投入精力与这个“难缠的学科”耗时间。鉴于此,教师必须要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明白数学在高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学生对其引起高度重视。然后再针对基础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题,尤其是针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必须要设置其感兴趣且难度相对较低的课题,慢慢培养其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实施背景下,高中数学作为高中主要的基础应用课程之一,必须要在教学改革的道路上做好引导者,认真落实新课程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结合时代特点,勇于创造新型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邵传经.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设计与布置的优化策略[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2,(3):3.

[2]高金芳.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80):97.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 困惑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改以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严峻的现实却是,一方面人们关于数学探究性学习谈论得轰轰烈烈,另一方面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试教育却进行得扎扎实实。张华认为这些做法的实质是“操素质教育之言,行应试教育之实”,并称之为“第二代应试教育”[1]。那么探究性学习在数学课堂中有没有普遍开展的可能呢[2]?许多学者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探究性学习是“形式化的探究”“异化的探究”“假探究”[3-5]。这说明中小学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本质还不清楚,对如何实施探究性学习仍然不得要领。研究表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深受升学压力、教学条件和师资水平的影响,探究学习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广泛地被学生接受[6]。有调查发现学生们对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热情随着时间的发展而日益淡化,甚至有不少学生开始厌恶探究性学习,高达5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偶尔运用或基本不用探究性学习[7]。由此观之,探究性学习要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普遍实行并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仍然不容乐观。

一、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困惑

1.培养兴趣与快出成绩

高考是高中面临的头等大事,成绩则是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最为关心的事情。为了提高成绩,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几乎达到了极限,为了让学生适应考试,学校制定了“周练”“月考”等相关规定。表面上看大部分学生快速地掌握了许多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然而这种“出成绩”的教育其负面影响非常严重,长时间的解题训练导致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对数学本身的好奇心,失去了对数学本身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指出,创新能力最本质的要素,恰好是我们长期以来所忽略的东西,第一是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想象力、第三是洞察力,并且他认为知识多不一定创新能力就强,有时侯知识多甚至会成为创新的阻力[8]。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克鲁切茨基认为一个人没有对数学的热情,他就不可能成为数学方面有创造性的学者,热情产生研究的动力,并且动员人的能量、人的积极性去工作[9]。这些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好奇心和热情等因素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家长要成绩,另一方面探究性学习要求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大多数优秀的探究课题都无法快速地帮助学生提高成绩。

2.注重过程与时间紧迫

注重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它决定了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必然是高耗时的。探究性学习高耗时的特点与高中课堂特定时间完成特定任务的特点构成了几乎无法协调的矛盾。特别是使用新教材以来,教学内容增加了不少,但教学时间并没有大幅增加,高考数学试题选拔性的特点,必然导致教师的教学向深处发展。一方面课程内容增加,另一方面难度还不能降低,这必然导致学习时间更加紧张,学习负担更加沉重。调查也发现新课改以来学生课业负担重的问题不仅没有得到缓解,相反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10]。

一课堂只有四十分钟,而每一节课几乎都有既定的教学任务,为了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都十分有限,更不要说留时间给学生探索研究了。孙亚玲等通过中美优秀教师教学方式比较也证实了中国教师要教授的内容很多而时间相对不够[11]。同时经常性的考试、评比更是催促着教师把精力和时间用在复习备考上。平时急于赶课,考前忙于复习,一轮接一轮的考试迫使教师连学生的自习课都要抢占,正常的教学时间还不够用,哪里还有多余的时间搞探究性学习,这也导致了探究性学习在许多学校变成了迎接上级领导检查的“观摩课”和“表演课”。

3.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新课标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合作、共同探究。独立思考是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高中各种各样的考试特别是高考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研究发现探究性学习的主要形式是探索问题和研究问题[12-13],这表明问题探究是数学探究学习的主流,问题探究的过程特别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非合作交流。此外,有调查表明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更适用于思维空间大的问题与知识[14]。

张奠宙等认为交流合作是数学课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个人独立思考,彼此相互交流”是交流合作的主要特征[15]。这表明问题的解决只有依赖学生自己努力地思考来完成才能体现出一定的探究性,在独立思考条件下的交流合作才能称之为合作学习。因此,独立思考的程度是判断合作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经过认真地、充分地思考就开始和同学讨论,这样的学习有合作之形而无合作之实,从本质上说是形式化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数学建模比较适合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更适合这类数学活动而不是课堂上知识的讲授和学习。

4.全员参与与班额巨大

我国普通高别是县级高中班级规模一般都比较大,这导致班上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极大,在数学学习上两极分化的现象非常突出。在探究问题的时候总是那几个优秀的学生最先找到思路、最先解决问题,大部分学生则陷入冥思苦想之中,少部分学生则根本不知如何下手。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反映大班额课堂的教学环境欠佳,教师对学生不够关心,大班额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意识较差[16]。由此可知,大班额情况下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也大多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要求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然而教师面对如此众多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一一指导。即使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种种问题也只能找共同的困惑和难点,少数学生遇到的问题只能让其自己想办法解决。同时,巨大的班级规模导致班里分组过多,以至于课堂上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自己小组探究结果的时间和机会非常难得。一项比较研究也发现中国教师教学活动更多的是全班性集体教学,美国教师更喜欢使用那些能使他们与学生个体和学生小组互动的教学方式,而这与中国班级人数较多美国班级人数较少密切相关[11]。

二、高中数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困惑根源探析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

课堂是实施高中数学教育的主要场所。我国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表现为:第一,时间有限。一节课的时间有限,一学期的课时也有限,然而每学期的教学工作却必须按时完成,这意味着几乎每节课都有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目标。陈刚认为学生在解决同一问题时遇到的障碍往往是不同的,解决问题所需的时间也有差异,因此,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并不能为每位希望自己解决问题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17]。第二,人数众多。以我们调查的学校及周围县市兄弟学校为例,高中班级规模几乎都在60人以上,多的高达80人。第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知识量大、进度快、要求高的特点。以理科班为例,除了必修的五本教材外还有选修2系列三本和选修4系列两本共十本教材,并且我们发现周围所有兄弟学校都是用两年时间讲完全部内容,高三专门用一年的时间复习备考,更加需要注意的是教材上的习题和高考试题在难度上相差甚远,补充相关的知识、技巧,提高考试难度是一线教师的普遍做法。

2.高中数学评价的突出特点

纸笔考试是我国高中数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高考在目前高中数学教育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故每年高考结束之后,研究高考试卷和试题成为教育科研的热门话题,这样的结果就是高中平时考试也在各个方面都向高考看齐。第一,高中数学考试知识面考察比较广。每次数学考试,以前学过的内容基本都会涉及,由于采用模块式教科书,学生遗忘较快,每当考试将至,都面临着复习前面学过内容的巨大压力,因此不得不留出大量时间复习备考。第二,高中数学考试计算能力要求较高。高中数学试卷几乎每一个题都要涉及计算,尤以所谓的压轴题为最,对计算能力、变形能力要求极高,许多学生遇到这类题甚至直接放弃。第三,高中数学考试要求解题比较熟练。高中数学考试时间只有两个小时,而要完成的题目却有22个,每个题目所用的思考时间和计算时间都极为有限。因此,学生只有对每类问题和对每类问题的解答都非常熟练才能做到快速准确地解题。

3.高中数学教师的突出特点

教师在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态度决定了他是否愿意在课堂中实行探究性学习,而教师本身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则决定了他是否有能力在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要努力成为数学探究课题的创造者,积累指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资源,成为学生进行数学探究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师要有比较开阔的数学视野,有一定的数学研究经验,拥有较强的数学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有能力指导学生发现和提出探究问题而且还要能够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甚至和学生合作研究数学问题。然而,许多调查[7,18]发现高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自身数学研究经验十分匮乏,指导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经验也非常欠缺,高中数学教师最擅长的是讲课和解答高考题,最恐惧的则是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

三、反思和展望

新课改实施已十多年,尽管关于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然而在一线的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课堂中普遍地、经常地实施探究性学习仍然困难重重。这是由于我们的课堂安排及教学不利于实施探究性学习,我们的考试评价不需要探究性学习以及我们的教师不愿也不会组织实施探究性学习,才致使高中数学课堂中普遍地、经常地实施探究性学习步履维艰。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在目前的条件下普通高中数学课堂中普遍地、经常地实施探究性学习不太现实。

然而在课堂外对一部分有数学学习兴趣和余力的优秀生有可能率先实现探究性学习。为此,我们设想组建数学兴趣小组,吸引有数学学习愿望的优秀学生,并对如何提出问题和探究问题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合作,以期实现探究性学习。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仍然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时间问题。尽管是在课外,但完成各门功课布置的作业仍占去了大部分的课外时间,学生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太少,用于探索研究问题的时间仍然严重不足。第二是学校期望问题。尽管这部分学生已经很优秀,但学校期望他们考重点大学甚至顶尖名校,在数学上投入大量的时间必然影响其他科目的学习,从而引起其他科目教师的不满。

参考文献

[1] 张华.论“第二代”应试教育及其超越[J].基础教育课程,2011(9).

[2] 宁连华.数学探究学习研究的特点及其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5(4).

[3] 刘久成.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性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9(1).

[4] 潘小明.数学探究教学中异化现象探析[J].数学教育学报,2008(2).

[5] 范文贵,姚艳伟.数学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4).

[6] 胡典顺,王静,徐汉文.新课改背景下数学学习方式转变的调查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3(5).

[7] 洪秀满.高中生探究性学习受挫原因的调查研究[J].数学通报,2008(11).

[8]朱清时.缺乏好奇心想象力难成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09-08.

[9] 克鲁切茨基.中小学生数学能力心理学[M].赵裕春,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0]董奇.新课程改革的众说纷纭与理性思考――基于上海学生PISA测试结果的视角[J].中国教育学刊,2015(7).

[11] 孙亚玲,莱斯莉・格兰特,徐娴轩,等.中美优秀教师教学理念及行为比较[J].教育科学研究,2015(2).

[12] 宁连华,王作鹏,李桂强.数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监控活动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04(2).

[13] 王跃进,牛伟强.试论高中数学探究性学习的策略――基于《数学通报》的统计分析[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1(5).

[14] 程华.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调查与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10(2).

[15] 张奠宙,黄荣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合作学习――以数学学科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1-2).

[16] 潘洪建,仇丽君,朱殿庆.大班额学习现状、问题与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3(1).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自主创新能力 培养方法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的是引路人的角色,为了培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发现新概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用各种各样的技巧,同时也要保留自己的教学风格,不能为了一味迁就学生,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初中时代可以成绩一般,但数学知识已经掌握了不少,到了高中,想要让其变优秀,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指引学生走向好学生的道路,是教师的一大重要职责。要培养、发展高中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特别重要的一点。那么,如何调动高中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呢?

一、好的引导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要学习一门课程,首先要对其感兴趣,才能用心研究、探索它。教师要做的是给学生好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的独特魅力,从而对之有很大的兴趣与好奇心,想要探索它、了解它、拥有它。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去菜市场、超市买东西要用到数学;篮球、羽毛球等一系列体育项目要用到数学中的抛物线及函数知识,这些则是更高一层的数学……数学是一环套一环,从易到难的,一步一步探索出来会让学生有种莫名的喜悦感和兴奋感。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在讲课之前给学生讲一些生活中的数学,吸引他们,让他们自己想要学习数学,让学生主动学习,比在后边追着,一味地被动学习要强很多倍。当然,有些学生本身就是爱学习的,好的引导能让他们学习的劲头更足,而那些不爱学习的学生,则需要教师给予更深刻的引导和教育。可以挑选课后时间或者业余时间,不能为了不爱学习的学生而耽误了整个课堂。

二、有趣的课堂氛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不需要有多华丽的语言,也不需要有多花哨的技巧,高中数学教师在给学生做好引导的同时,要给学生营造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可以把数学知识用另外一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有趣的课堂活动比单调乏味的数学知识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教师在讲解数学课题的时候,让学生融入到这一课题中。这样,一是高度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二是学生能够更好更容易地吸取课题中的精华,更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技能,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说到思维,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不只是在学习数学这一门学科,在生活中也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可以从某个人说话的方式、语气看出来这个人的思维能力。有位教授说:“这学期,我要教给你们的不是这本书,是思维方式,思维明确了,做人也就明白了,做事也就清楚了。”再来说说高中数学中思维的重要性。教师在讲数学题的时候,告诉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教师要看到学生的做题思路,也就是学生的思维是否明确。再回到课堂,以前,是教师讲、学生听,也不知道是否所有学生都学会了、吸收了;现在,更多的是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学生不会的时候大胆向老师提出,这样的课堂更有趣,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三、适当的作业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有不一样的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程度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难易程度的作业。课堂上接受了新的知识以后,课后学生要多做练习题,以便巩固课堂上的新知识,也能通过做练习题看到自己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看到学生对课题的掌握程度,如果多数学生完全掌握,下节课就可以进行新的课题,少数同学进行课后补习或者其他方法;如果基本都没掌握,下节课就上练习课,讲解习题。当然,在一个大课题以后进行总的练习讲解也是可以的,相比之下,这种方法是比较切合实际的。高中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学习能力强的可以在基础练习题后加一些较难程度的练习题,让他们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将会大大提高;学习能力一般的就布置平常的练习题,从易到难,一步一步,让学生自己慢慢掌握新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较差的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基础的练习,可以让学生反复练习同一题型的不同题目,从而慢慢熟练掌握,然后在其掌握以后可以布置难度较高的练习题。高中数学教师给学生留的作业要有技巧,循序渐进,让学习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到达同一水平,普遍得以提升。

四、通俗易懂的学习技巧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是变幻莫测的,但是找到诀窍以后,就会发现数学原来那么简单。学习高中数学是需要技巧的,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就是有自己的学习技巧,像记英语单词一样,数学也有要记的东西,这时候就有了技巧,并不是一种技巧适合所有学生,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不同的技巧,让他们自己选择合适的技巧。比如英语单词“cabinet柜子”,有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就记住了;有的学生通过把这个单词分解开,ca bi net(擦比net网络大家都知道);也有的学生通过读音记忆,kanbe net。数学中,记忆函数、抛物线算是一个难点,例如,一次函数y=ax+b,判断函数图像在哪个象限,看a和b,a大于0在一三,x大则y大;a小于0在二四,a大则y小;b大于0在一二,b等于0过原点,b小于0在三四。同理,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反函数等都有特别的口诀,会使学生更容易记忆、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研究性学习 选题

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从数学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的定位、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数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原则等方面,就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如何选题作了简述。

1 数学研究性学习在高中的定位。数学研究性学习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优秀学生开设的课程,它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追求目标。鼓励学生介入数学学科前沿的研究,要求学生的研究结果有科学性,但并不强求每个学生的最后研究成果都必须独一无二。强调这样一种课程定位。有助于防治数学研究性学习变为新的数学学科竞赛。

2 研究性学习与数学教学的关系。从初步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情况看,凡是认真参加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影响数学学科内容的学习。个案显示,因为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用然后而知不足”,常常自觉地加深或拓宽了与课题相关的数学学科课程的学习,有的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加深了对数学学科课程的理解和热爱。因此,是否可以这样说:数学研究性学习和现有数学学科教学两者之间,不是一个反对一个、一个否定一个,而是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

3 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的选择原则。

3.1 价值性原则。选题要有一定的创造价值和社会价值,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

3.2 问题性原则。问题是科学思维的起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通过数学建模去解决问题。

3.3 可行性原则。选择的课题适合学生的能力和知识水平及相关物质条件。

4 高中数学研究性课题的来源。

4.1 生活实践。学生通过自己居住的生活环境及所接触的现实生活,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与数学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4.2 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通过新闻媒体及所接触的周围人群了解当前的热门话题;从中提出与数学有关的研究性课题。

4.3 课本中的问题。数学教材是研究课题的重要来源,教师要求学生注意这些研究性学习问题的讨论,因它与课本内容联系密切。

5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类型。

5.1 知识探究型。即对基础知识的研究,这是学生研究课题中的最低层次。

5.2 社会调查型。通过对社会的研究调查,提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5.3 创造发明型。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中,最高的研究层次应是创新发明。通过自己的努力,以科技创造为目标,进行认真的科技发明尝试,并能取得成果。

5.4 学术研究型。在研究性学习中,经过研究探索写出学术论文,这个层次较高。

6 高中数学的研究性课题选择举例。

6.1 社会生活实践方面:

6.1.1 洗衣服是我们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但从中可得出一个研究性课题――“探讨全自动程序下洗衣机在漂洗时用水设计中的数学原理:①为什么设计成等量注水?②分3次注水的合理性是什么?”

6.1.2 调查报亭卖报情况(进价、售价及卖不出去而退回每份报纸赔钱多少)统计一个月的销售情况,为报亭主人决策,使之收益最大。

6.1.3 现在很多人家都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请你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说明在各个不同季节,热水器安放的倾斜角为何值时,可使正午时阳光直射热水器,从而取得最大热效率。根据你的研究,你可以向热水器生产厂提何建议?

6.2 热门问题:

①足球运动员在射门时,面对对方守门员,射门时的角度、球速与守门员扑球时的移动速度有何关系,能将球射入球门?足球运动员在何处射门最好(不考虑其它因素)?

②调查保险公司养老保险险种及分红方法。某人在40岁时参加保险,或将应交保额逐年存入银行,假设此人预期寿命为75岁,请你对这两种投资方式进行比较,确定此人是投保收益大,还是存银行收益大。

6.3 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中取得课题;新编的高中数学教材(练习部分)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①如在学完数列后,有的学生提出有没有“等和数列”和“等积数列”呢?这样教师可提出研究性课题:“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的性质研究”。

②在学完圆锥曲线运一章后,可提出研究性课题:“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性质研究”和“圆锥曲线的焦点弦的性质研究”。

6.4 其它问题。如最优化问题:

①无益盒子的最大容积问题,用一张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皮,如何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盒子,使其容积最大?

②零件供应站(最省问题);设在一条流水线上有5台机器工作,我们要在流水线上设立一个检验站,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若5台机器的工作效率相同,问检验台放在何处可使移动零件所走的距离之和最小?(所花的总费用最省)如果是n台呢?若5台机器的效率不同又如何呢?

高中数学优秀课题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8-0152-01

1 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意义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数学成绩的重要举措。有效性教学模式历来是高中教学的重点领域,其在高中数学教学领域也发挥着中的地位和作用。若想真正的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成绩,广大教师要时刻探索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

1.1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改进数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改进数学教学方法、有效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任课教师所共同关注的话题。须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完全取决于学生学习的效率与成果,而学习方法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1]为此,要不断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导致数学课堂只是传授了基本的数学内容,而没有为广大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进行习题的演练和数学深度的探讨,由此导致教学质量的低下。而通过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广大教师能够充分利用住课堂教学阵地,让数学课堂成为老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平台。唯有构建有效性教学模式,以此来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做好知识点的传授和习题的训练,进而不断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也不断得以提高。

1.2 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有利于激发广大学生数学兴趣、拓展数学思维。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贯彻和落实新课标要求精神下,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日渐受到广大数学教师的关注,这既是对长期教学经验的总结,也是提高学生数学兴趣、拓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必然需要。有效性教学模式通过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方式改革,广大数学教师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辅助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动感性、生动性等特点,这必然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进而在无形中拓展了数学思维能力。

2 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途径

提高数学有效性教学需要有效性教学模式的构建。如何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是摆在广大高中数学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课题。这就需要广大高中数学教师能够充分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强化情景教学,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从而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2.1 转变传统观念,创新教学思路。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对现有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是构建高中数学有效性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只有变革传统教学方式,革新教学理念,采用新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上感受到新鲜感,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能够自觉地跟随数学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相关的学习。创新数学教学思路,不仅是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未来时期提升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并不是僵化的或者一成不变的,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条件的变化来及时对自身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教学方法适于形势发展和学生需要。可以说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思路是今后一段时期内所有高校数学教师所必须为之努力的。

2.2 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目前,多媒体教学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已得到普遍的应用,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而言的新型教学方式,其应用使高中数学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能有效利用情景演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广大学生能够将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和无意识的学习活动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知识。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课件的制作,要知道,"一个课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质量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优秀成功的课件就成为一堂课成功的关键。"[2]所以,广大数学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数学知识,还要有娴熟的网络技能,能够制作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好奇心的多媒体数学课件,使教学内容更丰富,课堂气氛更为,进而充分调动学生求知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3 强化情景式教学,提高师生之间互动性。根据新课程要求,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数学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拓展课程资源,能够以情境化方式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若果没有教学过程中的情境设置,就会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弱化思考数学问题的能力。所以,"新一轮的中学数学教学改革将努力体现'从问题情境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拓广应用与发展'的基本过程"[3],广大数学教师要只有能够以问题为核心,不断建构问题情境来搭建师生之间互动的桥梁。但高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典型特征就是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形式化的数学语言,来具体地、生动地传达书本中抽象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概念。需要明白的是,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过程也就是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广大数学教师要在根据教学实际并结合学生自身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仔细体察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设计出富有情趣和体现现实生的数学情景,不断使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从身边熟知的事物中学习数学、感知数学和理解数学,不断在数学世界里体会数字的精彩和奥妙。

参考文献

[1] 刘海娜.浅议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反思[J].教改创新,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