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1篇

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国是农业大国。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假期通过走访和询问,对广东地区的农村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教育出现如教育经费不足和学校负债严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农村孩子接受教育,而且使农民对新知识的吸收及民主与法治的贯彻实行造成障碍。这不但是问题而且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乡村学校负债累累

而教师的办公经费又不足,由于农村学生的学费难收齐。很多农村学校只得向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更有些学校为应付上级的各种检查,花费巨额的招待费。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离开学校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二、杂费和书费让学生家长难以承受

农民相对较贫困。政府在财政支出吃紧,调查中了解到农村经济发展较落后。教师工资难以发放的情况下,就通过增加学杂费,从中提取一部分放给教师,以弥补财政亏空。有的学校为拿到出版社的回扣,把出版社的一些"辅导材料"强行要学生购买;一些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如美术、音乐、手工等因没有师资和条件完成教学如同虚设,但这些书还得学生购买,这些书除了增加他负担还有什么用?而农村还有一种怪现象就是摊派多,修路筑桥建戏台等,都要他出钱,农民靠种几亩地如何能应付这么沉重的负担?

教师问题多多三、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学历通常都是初中到高中水平,乡村学校任教的老师大多是民办教师。而且没有经过正规的师范教育。根据规定要转正参加培训考试得花一笔少的钱,由于地方财政支出有限,教师工资又难发齐,这给教师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很多乡村任教的教师还要承担一些摊派,如修建公路、地方报纸的征订,这些费用全都直接从教师工资中扣除,这些摊派根本就不同教师商量,犹如强盗拦路抢劫,这些做法直接损害了教师的利益。一方面当地专科师范毕业生回乡任教,但政府由于教师工资、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无力接收,另一方面没有经过正规师范教育的民办教师又由于能力有限而对学生的引导及培养造阻碍。这就导致教育资源被浪费,而少年儿童接受知识的领域变得越来越狭窄。

四、资源分配不公平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现实困境;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297-01

一、我区农村小学发展的现实困境和原因分析

1、学校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有脱节现象,有效覆盖不均匀。一是学校的学生比例与城乡分布呈“倒挂”。江津现有小学187所,其中农村小学144所,全区现有小学生83824人,其中农村小学生27757人。农村小学学校的数量占比77%,但学生占比33%。生源分布严重不均,反映出农村小学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二是农村小学的急剧萎缩。随着城镇化加快,农村小学学生近年流入城区和中心校数量逐步上升,造成城区学校和中心镇学校的学生人数超员,学校负荷压力较大。目前江津农村地区学生在300人以下的小学有20所,20人以下的还有10个教学点。目前6个教育点因无生源,暂停招生但继续保留。三是村小布点的“进退两难”。2009年,江津撤并100多所农村小学(教学点),其格局一直延续至今。四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利弊。教委垂直管理,提高了专业效率,但是与地方政府的脱节,一定程度造成规划布局不合理、当地政府支持不力、资源整合不够等问题。

2、学校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不均衡发展造成恶性循环。一是师资力量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结构性缺编。农村小学专业教师严重不足,“教非所学,身兼数职”现象严重。教师学历起点低,接受专业培训机会少,缺乏竞争意识,职业发展懈怠。二是家长期望值高。家长追求多元化教育,希望孩子多才多艺。但农村小学普遍缺小科老师,如音乐、绘画、计算机等,缺功能教室。三是资源分配处于弱势。建制镇中心校在师资水平、教学设施、经费方面都处于相对优势的地位。中心校分配和划拨资金的挂靠式资金管理方式使村小和教学点遭受分配性歧视。四是城乡差距造成恶性循环。农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上,教育资源与城区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小学由于缺乏教育环境和设备,欠缺优质师资,学校越缺,学生就越流失,形成恶性循环。

3、社会各方关注较少,农村小学有“边缘化”现象。一是关注度相对较少。目前社会舆论热点更多关注城区教育问题,对农村教育关注度相对少一些。二是忽视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一方面,社会普遍关注农村小学生源少的教育资源浪费问题。但就读于村小或教学点的多数是农村家庭低龄留守儿童,家庭存在诸多客观困难,教育公平对他们来说是首位的。另一方面,农村教师也是教师中的弱势群体。现有老师年龄老化严重,整体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区老师。三是忽视对社会长远发展的影响。农村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设施设备不足,学生流失越严重。舍近求远就学,上学路程远,浪费学生、家长的时间成本,加重上学的经济成本,无形提高教育社会成本,还增加交通事故等意外几率。留守儿童的社会焦虑、自卑、孤僻等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二、加快江津农村小学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1、树立教育公平理念。政府有义务为每位适龄儿童提供公共教育服务,应避免简单的撤点并校,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农村规范化办学水平,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公平比效率更重要,哪怕只有十余名学生,也不要轻易撤销教学点。

2、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农村教育资源。统筹考虑城乡发展状况、未来生源变化和群众对基础教育的现实需要,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与学龄人口分布相适应。以2016年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为契机,科学规划布局教育资源。科学布点,保留、恢复部分教学点,通过布局学校的选址,一定程度还能影响我区城镇规划的发展方向和人口的集聚。建设一批标准化寄宿制小学,配备专职生活老师和心理辅导教师,解决住校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问题。

3、加强乡村学校基础硬件建设。以迎接国家义教均衡检查为契机,配齐六大功能室,加强农村教育基础力量建设。区别对待不同类型的“村小”,实施小规模学校发展工程。发展农村教育信息化,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教育负债不可避免,从中长期考虑,避免基础教育功利化倾向。

4、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畅通源头活水,让乡村教师“下得去”。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吸引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建立“区级统筹、统一选拔”的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扩大特岗(艺体英)计划覆盖面。加强师范生“本土化”培养,培养能安心教育的乡土人才。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继续实施江津现有的乡村教师优惠政策和交流机制。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二是提高地位待遇,让乡村教师“留得住”。依法依规保障乡村教师工资待遇、住房公积金、社会保险等。建立荣誉表彰制度,增强乡村教师职业荣誉感,突出“长期坚守”,建立专门面向乡村教师的荣誉表彰制度。三是提升素质能力,让乡村教师“教得好”。职称(职务)评审向乡村学校倾斜,拓宽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增加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数量,改进乡村教师评审标准,注重教育教学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多开展针对农村学校现状和农村教师发展方向的培训。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3篇

1 农村教育研究现状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当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教育资源配置是教育政策上的战略选择,它涉及有限的教育资源在各级各类教育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如何分配。直接关系着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具体来说,教育资源的配置影响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影响教育结构及调整,同时影响教育质量。

2 农村体育教育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主要途经之一的学校体育教育获得了迅速发展。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正面临着从未有过的机遇和挑战,乡村体育教育任重道远,地区差异特别明显,基础教育有独特的规律性,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人格,还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要改变当前乡村的体育教育状况,提高对体育教育的认识,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教育在乡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执行者,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农村学校体育的开展质量,所以必须加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当前整体上与城镇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促进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让乡村体育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真正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主力军。提高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体质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3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等方法。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调查表,分别走访了南阳市13县市38乡镇78所乡村中小学校,进行了问卷发放,共计发放3 000份,回收有效调查表2 791份,有效回收率为93%份,为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4 调查结果

4.1 乡村体育教师队伍男、女结构现状调查

男、女体育教师比例适当才是合理的教师队伍,在这方面,体育教师更为重要。

在调查的南阳市38个乡镇78所农村学校,体育教师共200人,其中男性体育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88%,女性体育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12%,男女比例为7.3:1。男、女性体育教师比例严重失衡,教师性别失衡问题日渐凸显,并已经从多方面影响到对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说数量合适的女体育教师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基于以上考虑,乡村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不合适的情况应予以重视。见表l。

4.2 乡村体育教师队伍年龄结构现状调查

年龄不仅是一个人生理功能的标志,也是知识、经验积累的体现。年龄结构,指教师队伍年龄的构成。一支良好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要成梯队分布。

通过表2可以看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老龄化比较严重,所占比例为32,经过差异性检验,P< 0. 01,可知乡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老龄化比例差别非常显著,说明新老体育教师比例失衡,造成“青黄不接”现象,体育教师职业对青年人吸引力明显下降。

4.3 乡村体育教师队伍专业结构现状调查

体育教师普遍存在兼职现象,对专职体育教师的需求还有很大缺口,兼职体育教师一般是有一定体育基础的非体育专业教师或是其他任课老师担任,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在调查中有119位专职体育教师,67位兼任教师,14位代课教师。78所农村中小学在校教学班级7 206个。P< 0. 05说明乡村体育教师兼职现象比较严重,可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工作量繁重,面临着一个专职体育教师短缺的现实问题。见表3。

4.4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社会地位情况

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是其学校地位、学生地位、学生家长地位等的综合体现,是农村中学体育教师这一职业被社会认同并尊重的程度。见表4。

该调查从数据上看,在社会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地位认定结构中,仅66.1%的被调查者认为体育教师比较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与尊重,学校的评价和认知度占48.2%,学生认同占比为56.7%,高达84.9%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不认为自己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5 结论

该市乡村教师队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与知识层次偏低、学科配比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完善教师招聘机制,着力解决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乡镇师资不足问题,加大招收体育特岗教师力度,特别是增加女体育教师招收数量。加大乡村体育教师培训力度,保障专职专用,落实素质教育总体目标。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乡村教育;村落中的国家

[中图分类号\]G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6-0047-05\[作者简介\]刘苹(1985―),女,山东德州人,本科,德州市乐陵花园小学教师,小学二级;马静淑,女,专科,潍坊临朐县五井镇五井小学教师,小学二级。

一、当前中国乡村教育的困境

(一)乡村教育资源贫乏

教育资源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基础要素。当前,我国乡村教育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维艰,进步缓慢,这与乡村教育资源的匮乏不无关系。而现今的乡村学校无论是硬件资源还是软件资源都处于匮乏的境地。首先,教育经费不足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增大,加之教材和教师工资上涨,许多乡镇都出现了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师教学积极性严重受挫。同时,教育经费不足还直接制约着教学设施的完善,狭小的校园,破烂的桌凳,稀有的学生活动场地,更不用说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网络设施和其他教育活动设施,许多贫苦乡村的孩子不得不在年久失修的危房里学习。其次,师资匮乏是钳制乡村教育发展的又一要素。尽管近年来国家为鼓励大学生支持乡村教育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免费师范生,研究生支教团等),但这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乡村教师短缺的局面。

(二)乡村教育质量降低

乡村教育资源的贫乏不仅限制了乡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更是制约着乡村学生的教育水平。乡村学校的地理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使之缺乏吸引力。外边教师不愿意来,在编教师向外走,教师严重缺编。例如,在李书磊所著的《村落中的国家》一书中提到,丰宁希望小学共有11名公办教师,这11名公办教师中一类是从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好多老师都要带好几个班的科目。还有些挂名教师,不教书,但领工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乡差距逐步扩大,加之大学毕业生增多,就业难度加大,“知识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不断受到质疑,许多乡村青少年在完成义务教育后选择去城市打工,乡村教育出现了生源断层。学生数量的减少也挫伤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演变成“学生不想学,老师不愿教”的恶性循环,严重削弱了乡村教育的发展潜力。

(三)乡村教育与乡村社会的割裂

乡村社会是乡村教育的大背景,而当前中国的乡村教育却从城市“空投”而来,脱离乡土的气息,乡村学生正在接受着远离乡村社会背景的教育。中国的乡村教育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到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教育为依据的。乡村教育的城市化取向,使乡村本土知识和乡土文化逐渐萎缩,失去了生存空间,也淡出了乡村学生们的视野。乡村学生正遭遇着城市取向的教育设计,他们学习的都是与自身生活和亲身经历极度割裂的陌生的体验,他们每天面对着如雾里看花般的教材内容,听着虚幻缥缈的城市生活,不少时候还不得不面对教学材料里有意无意流露出的对农村的鄙夷。这导致农村孩子精神生活贫乏,精神之根缺失,对乡村的认同感明显下降,村庄共同体逐渐解体的现象。乡村教育在解构乡村价值体系和行为逻辑上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乡村教育困境的原因探究

中国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制约着我国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推进的进程。然而,当今中国的乡村教育存在着一系列困境,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未能培养起农村学生对乡村的认同感

早在1926年,陶行知先生就尖锐地抨击当时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往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它教富的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它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今日的乡村教育,这种情形依然存在。

我国的教育政策一贯奉行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大纲和标准的制定,教材内容的编选,考试内容的设定,都是以城市学生为依据,长期忽视农村的教育环境、教育资源和学生的承受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几乎不给学生传授他们能够在农村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知识、技能和思想。”有学者更是进一步指出,当前学校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对工业、城市与现代生活的向往与羡慕,这种内容面对乡村小学及其学生时愈发显得突出。城市在这里成了工业、现代化和幸福生活的象征。这种内容也许是课本与课程的编订者下意识设定的,但它们在乡村学校中则会被接受为一种明确的意识。那些显现与渲染高楼大厦、立交桥、大街、公园、超市与机场画面及文字恰足以形成城市生活的强烈诱惑。语文课与社会课本中无意间出现的事物与形象,如动物、公共汽车、电话亭,在乡村学生的眼中也都成为城市生活隐约但诱人的闪现”。余秀兰还以教科书和高考试卷为对象,对教育内容和评价标准的文化倾向进行了比较分析。她认为,目前的教科书总体上不利于乡村学生的学习,而高考试卷中所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文化偏向也不利于农村考生。考试内容较多地反映城市生活,所反映的热门话题或时代话题多是城市背景下的,有些内容,农村孩子非常陌生,甚至是从未听说过的。

这样一来,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质上成为了一种“他者的课程”,无视乡村文化,漠视乡村生活,使城乡学生在竞争中处于极不平等的地位。乡村学生想要得到主流的认可,不得不付出比城市学生多得多的努力,而且就算他们有朝一日步入大学的殿堂,在将来就业时,还得面临乡村身份给他带来的诸多尴尬。更糟糕的是,乡村学生在这种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教育之下还要“承受着心灵上的巨大负荷,他们被迫放弃许多从小就接受的价值准则,乡村的‘自然野趣之习染’不断地受到侵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内心的煎熬,而这种煎熬伴随着自身文化水平的提高日益明显”。

乡村学生在城市人的教材面前,找不到半点乡村文化自豪感和亲切感,找不到“根的感觉”,厌学、辍学成为他们反感、抵制城市中心主义课程的自然选择。然而,这种反感与抵制却并不是缘于他们的乡村情结,并且在结果上也没有增进他们的乡村情结,他们的整个学生生活都“与乡村无涉”,无法从根本上形成对乡村价值的认同,这就在乡村学生内心深处埋下了“厌农”“离农”的种子。其结果就是,他们或外出务工或逗留乡村本地,成为游手好闲的人,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流民群体。外出务工者又分为两类,一类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努力地赚钱,然后回家“修房造屋、生儿育女”,或者干脆就在城市买房,成为一个“乡里人”羡慕的“城里人”,从而弥补丢失在学校里的“成龙、成凤”之梦;另一类人则成为了城市的一种不稳定因素。一项调查表明,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中的犯罪率呈逐年递增态势,而且犯罪者受教育程度较低,并有呈低龄化趋势,而这些犯罪青年正是城市中心主导下的乡村教育的产物。

至于逗留乡村的游手好闲者,既对乡村和土地没有好感,又不愿外出打工,“怕失身份”,这类人最令乡村担忧。他们不断地消蚀乡村,“败坏着乡村的风气”。可以想象,乡村社会的主力除了“386199部队”外,便是这些根本就不认同乡村社会的“局外人”。作为局内人的“386199部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这些本土的“局外人”却有力不往乡村使,从而导致整个乡村社会的灰心丧气,形成一种集体性的社会气馁。面对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的矛盾,无数充满困惑与苦楚的乡村儿童――未来乡村建设的真正力量,正在将乡村由一个文化概念变成一个纯粹的地域概念,文化正从乡村淡出。

(二)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离弃心理

传统中国是一个城乡双向自由流动的社会,科举制度和选拔制度为每一个人向上流动提供了机会和保障。在这种制度框架下,集中国文化之大成的乡村可以说是充满活力富有生气的。一方面,乡村的精英可以通过科举进入城市,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另一方面,进入城市的精英,也可以自由地回流至乡村。这些精英群体回到乡村后,“把主流社会的人文话语道德动向带回并适用于乡村,从而塑造了同城市同等乡村人文道德”。所以,他们总能在历代乱世之后的乡村废墟上,重建社会秩序,使乡村生活再度文明。然而,近世以来,正所谓“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走出乡村成为“村里的人的人生理想”,再回乡村意味着“丢人”和“没脸面”。尤其是高考制度吸收了乡村精英,发达的工业文明和高薪也进一步吸引着精英们向城市集中,城乡差距日益扩大,乡村的吸引力几乎丧失殆尽。

置身在这种制度框架和社会结构中的乡村自然而然地把“要脱农皮”“不再捏泥巴”作为“一辈子的大事”,“考上了穿皮鞋,考不上穿草鞋”成为他们的警示语。所以,以高考制度为核心的精英教育正好满足了这一民众心理,不管我们对精英教育、对高考制度作什么样的评价,都不会影响它在乡村社会的地位。

高考成为农村学子跳出农门、改变命运的主要通道,这本身是一件好事。可问题在于:一方面,高考制度所提供的通道完全是单向的,农民学生升学之后,其户籍既被本村注销,即使有心,也无从返回乡村。从情感和意识上说,正如上文所言,无根的乡村教育已经使从乡村出来的大学生与乡村丧失了情感与道德上的任何联系,缺乏一种关心社会文明秩序的基本情怀,因此,这些学生即便再回乡村,也只是看看而已,或是作无谓的喟叹,几无反哺乡村的意识和行为。另一方面,精英教育让学习努力的农村孩子有机会“跳出农门”走向上层社会,这给城市建设增添了人才,对农村建设来说却是釜底抽薪。精英外流已成为乡村文明式微的主要原因。

(3)乡土课程的不得力与乡村德育的无效,使乡村学生进一步丧失文化根基,成为“精神游民”

我们曾长期实行大一统的课程政策,并且课程设置大部分以城市生活为导向,是为培养城市人做准备的。“尽管城市生活在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确实具有许多乡村无法比拟的便利性,但也不能忽视城市之外广阔的乡村,不能忽视已存在于乡村文化中的大量丰富的优秀的教育资源。乡村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而它们却难以进入正规的课程体系。

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实施后,打破了全国上下一本教材的局面,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但是,受高考、中考制度的影响,地方课程实际上成为了国家课程的一种翻版,是一种缩小了的国家课程。

另一方面,最能体现乡村生活实际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人力、物力保障,也根本无法普遍实施,它还仅仅是一种点缀,并且还只存在于个别“挣钱有门道”的学校,如省、市示范校。普通的乡村学校或缺乏课程开发的正确理念和能力,或缺乏必要的条件,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两者都缺乏,从而使校本课程成为空谈,丰厚的乡村文化再次与课程无缘,与教育无缘。

总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力使乡村学校再一次失去了表达自我的机会。一方面,以省为单位的地方课程不仅没能成为地方教育价值追求的代言人,而且从实际上看也无法顾及到各种各样的乡村实情。所以,对乡村学校而言,地方课程与过去的国家课程并无多少差别,反正“照章执行就是了”。另一方面,最有可能表达乡村自我的校本课程由于缺乏必要的支撑体系,在绝大部分乡村学校成为泡影。他们的校本课程只是课程表上的一个符号而已,“不是让给语文数学就是学生自习”,仍然关照不了乡村生活。

三、乡村教育走出困境的思考

我国的乡村教育确实面临诸多问题与困境,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加大乡村教育投入

乡村学生教育举步维艰,教育投入不足是瓶颈。教育资源是乡村教育发展的基础,是学生赖以学习的前提。使乡村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唯有加大教育投入,以保障教育资源。当前乡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都基本得到保障,但乡村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匮乏的现状在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的乡村学校,依然很普遍。因此,加大财政投入份额和统筹力度,是当前改变偏远乡村学校教育资源匮乏的首要之举。第一,要在每年财政预算中对乡村教育经费投入进行单列,确保经费来源;同时扩大投资渠道,吸收多方面资金投入。第二,建立规范的责任分明的乡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将乡村与城市的教育投入进行分开统计,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分开统计的目的是保证乡村学校教育投入的数额和流向,针对特别贫困和偏远的乡村学校要设立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保证学校正常运行,使乡村学生的教育不受影响。第三,对于贫困和偏远的乡村教师实行高于其他地区的特殊津贴制度并由中央或省级财政直接负担,以吸引和留住教师。教师质量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决定教育水平。吸引教师和稳定教师队伍是保证贫困和偏远乡村学生正常接受教育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充分发展的今天,鼓励大学生或教师到乡村教书育人,不能仅靠思想教育和舆论宣传,而应出台实实在在的激励政策和保障机制,否则“到乡村去”仅是一句口号。从经济待遇上来提高乡村教师岗位吸引力,来保障乡村教育的师资力量。另外,免费师范生可适当扩大到省级师范院校,为乡村教育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师资。因为乡村教师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直接地影响甚至决定乡村孩子发展的品质。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富于爱心的师资,是发展乡村教育、提升乡村文化,甚至实现整个乡村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

“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的标志是人类有自己的文化,而人之所以成为人,也正是因为他是生活在一定文化系统中,是有文化的人。”乡村孩子生长在乡村文化中,对他们的教育不能脱离乡村特有的文化,要和乡村社会联系起来。办乡村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构建乡村学生所需的教育模式。这并不意味着使乡村孩子局限于乡村,而是站在乡村世界里,用平视的姿态,把乡村孩子的教育纳入我们的教育“视界”和“我们的世界”,来关注、倾听、理解乡村孩子的教育处境和教育需求,意在面向乡村生活现实,真实表达乡村孩子的教育期望和理想。教育应给予乡村孩子更广阔的生活世界,在他们的生活境遇中生活方式的改善和幸福的实现,使他们可享有进入高一级教育的机会,使那些没有此机会的孩子在他们的人生中享受一段对他们而言良好的教育。教育应能使乡村学生澄明前景,能使他们具备改造和建设乡村的能力,能使他们饱受乡土的滋养。而当前乡村社会真空的教育模式没有给他们带来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增加了他们对乡村的冷漠、疏远,使他们总想从“他们的世界中走出来”,既不能很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又无法从事繁重的农活,使他们处于尴尬的境地。因此,应在现代社会的大背景下,立足乡村社会,在为乡村孩子提供现代性价值中必不可少的发展机会的同时,给他们提供乡村社会的精神滋养,促进其对乡村文明与乡土价值的内在理解,增进他们对乡土认同,厚实他们的乡土精神底气,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使他们获得一种与现代化接轨过程中又不失乡土精神资源的乡村生活方式重新建构的可能性。为此,第一,要根据乡村现实和学生需求构建乡村教育,营构乡村教育的文化想象空间,保障乡村孩子发展和多种选择。第二,要培育扎根乡村,并愿为乡村教育服务,能够肩负起乡村教育特殊使命的优秀师资,即能够理解乡村学生的境遇,又有远见、能开启乡村学生的知识视界,能够吸收乡村社会的教育资源,引导乡村学生理解周遭的乡村世界,引领他们的乡村情感并进行全面孕育,使之不仅生活在对未来走出农门的想象之中,而且尽可能生活在当下,并亲近当下的生活世界。第三,

要在现行的教育内容中适当添加体现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新内容。

(三)加强乡情教育,培育乡村自信

由于城市中心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不得建立,导致了乡村文化在课程内容中的缺席,以及教育目标对乡村的背离。加上精英教育体系倚重于“向上看、往上流”的民众意识,直接塑造了精英们对乡村的主动逃离和整个乡村的社会气馁,进而导致了乡村文明的式微。在现代工业文明的侵蚀下,消费主义无限制地扩张,也正在使越来越多的没能产生乡村价值认同的学生、村民乃至整个村庄成为一个纯粹的物质躯壳。然而,教育的功能是双向的,既可以生产社会排斥,也可以增进社会团结,关键看我们施以怎样的教育。对此,美国社会学家华德在他的《动态社会学》一书中就曾指出“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切近方法”。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也认为教育改革可以促成社会改革。功能主义学派也主张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发展,主要是因为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信念、态度和统一的价值观。因此,因教育而起的社会排斥,也可以教育化解之,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改革,促使社会成员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在思想、态度方面能够保持和谐一致,以达到促使乡村社会团结的目的――乡村社会的团结不仅来自乡村自身,而且来自乡村对外流精英的感情。

乡村教育资源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艺术教育;互联网+;互助模式;艺术资源

一、高校艺术教育的意义和目的

艺术教育培养人们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展现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之美,潜移默化地引领人们进入更加文明的生活方式。国家和政府希望通过艺术教育提升全民文化素养,增强社会的创造力和凝聚力,从而建设和谐社会。高校承担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细分到艺术教育角度来看,就是选拔和培养艺术专业人才,研究和丰富艺术表现形式,服务和参与社会文化艺术体系建设三个方面。而这三个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将需求和资源高效链接,实现互助互利,共同繁荣。[1]

二、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机遇

(一)高校艺术教育现状

中国的高校艺术教育发展迅速,专业人员和受教群体与日俱增,相关的软件、硬件建设也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的指导思想出台,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特色的艺术专业或公共艺术课程,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了师生参与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艺术学科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也得到了普遍认可。目前,高校艺术教育大体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艺术专业教育,主要面向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和创作团体,对人员的艺术素养要求较高,同时创作艺术作品还需要不断地搜集生活素材,激发创作灵感。但是4年的大学生涯沉浸在象牙塔中,越来越多的学生缺乏生活观察和实践体验,艺术创作过程也缺乏想象力和判断力,甚至许多“艺术作品”就好像是经过简单地拼装与组合得到的“山寨艺术”。第二个方面是艺术素养教育,包括在校大学师生和社会大众,所涉及的受众较为广泛。在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下,各高校都十分重视艺术素养教育的建设,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形式,但是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明显的问题。首先,高墙内课堂教学的方式开放性不足,很多校园艺术社团和文艺活动只是在方寸校园里孤芳自赏,与社会各界的联动和交流不足,这样的现状不符合艺术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次,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是通过课堂讲授、展览和文艺展演等形式开展,传播形式在时间频率、互动交流和细节记录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2]

(二)艺术教育迎接“互联网+”的春天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更加宽广的施展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呈现手段。将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创新理念导入高校艺术教育中,革新传统的教育传授媒介,以更灵活的形式开启人们的感知力、创造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更方便地服务于不同时空、不同层次的受众。1、“互联网+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互联网信息交互的广博性和开放性十分适合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其无限连接的特性无疑为艺术教育和研究提供了庞大的资源库。2、“互联网+艺术教育”把艺术请下了神坛。以往人们接受艺术教育不是在展览馆、音乐厅里,就是在教室课堂上。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既有距离感和被动感,又缺乏个体的针对性和互动性。在互联网时代,人人具有平等地获取艺术资源和展现个人艺术能力的平台,艺术教育展现出亲切的一面,成为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活动。3、“互联网+艺术教育”打破了时空壁垒。互联网时代,人人具有平等地获取和信息的能力,艺术教育消除了时间的隔断和地域的分割。大学里的艺术学教授可以和山村里的小学生进行7天24小时无国界的、频繁的即时交流。对山村学生来说,艺术教育的知识得以传播,教育内容得以丰富;对艺术教授来说,也方便了艺术素材的采集和记录,从而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

(三)高校、社区与乡村的艺术互助需求

1、高校艺术教育对社区和乡村丰富多彩的艺术资源有广泛的需求。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强调高校艺术教育需要引导师生暂离课桌,走出象牙塔,与市井乡音、山野奇趣和风俗仪式等艺术的源头亲近与交流。同时城市社区与乡野村镇对各地多样的艺术形式抱有极大的好奇和渴望,它们是高校艺术教育成果和作品理想的展示舞台。艺术来源于对生活的凝练和抽象,老师带领学生拥抱生活,了解生活,呈现的艺术成果才能更容易地与人民大众产生共鸣。[3]172、社区文化艺术建设需要高校艺术教育资源的参与和服务。多数高校既拥有专业的艺术人才和团队,还拥有较完善的场地和设施,比如剧场、舞蹈厅、展厅、琴房和画室等。这些人力和物力资源既可以服务于高校师生,也可以服务于社区艺术教育实践。这体现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公民受教育权利平等的重要原则。3、乡村艺术教育发展与民间艺术传承需要高校的扶持和创新。目前艺术教育在乡村的发展形势较为严峻,艺术课程普遍不被重视,艺术教师和课程体系都需要得到专业的扶持。同时,高校艺术教育还应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的审美规律和艺术形式,探索传统文化遗产滋养的特色艺术教育创新路径。

三、高校“互联网+艺术教育”互助模式的机理

教育部明确了艺术教育的发展思路,探索艺术教育与其他相关学科相结合的途径与方式,强化和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间艺术教育发展的差距。高校艺术教育可以结合自身优势和环境特点,构建“互联网+艺术教育”的互助模式。

(一)高校与社区艺术教育资源的互助成长

高校是城市社区中十分特殊的组成部分,既是拥有旺盛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青春团体,又是富有钻研精神和实践动力的知识分子群体。高校在参与社区文化艺术建设上有着天然的动力和特殊的优势。1、利用互联网信息互联的特性,实现软件、硬件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校艺术教育服务和参与社区文化艺术建设,是教育资源对社会的反哺,实现了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高校可以通过互联网向社区居民开放艺术教育课程、艺术创作场所空闲时间、服装和艺术创作用具租赁等相关信息和服务,实现艺术资源的高效利用。[4]2、利用互联网自由灵活的特性,满足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需求。社区大众喜好的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基础素质不一,很难通过集体授课的方式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互联网为高校艺术教育的传播提供了技术通道。通过微视频、慕课和互动课程等形式传播高校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可以充分展现自由灵活的特性,满足个体对艺术感悟能力的差异,实现因材施教。[5]3、利用互联网高效互动的特性,提供艺术创作的实践机会和空间。社区的地域优势可以为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提供更加丰富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通过互联网将大学校园的艺术教育资源与社区文化市场高效互动,形成供需长效合作机制,让社区成为激发学生艺术创作潜质和展现学生艺术才华的沃土。艺术教学方式也由原来单纯的课内教学,变成课内外相结合,注重实践过程和市场反馈,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了解艺术的多元价值。同时,高校向社区长期地输出艺术教育,能激发社区大众对艺术的兴趣爱好和欣赏能力。让社区大众更加亲近艺术,拥有艺术品鉴赏能力,进而营造自己的艺术氛围,高校艺术教育服务社区将逐渐为大众艺术消费市场培育势能。[6]2015年艺评网就作为高校网络艺术教育方面成功的案例被主流媒体报道,并获得广泛关注。为其提供线上数据库、展示、交易、交流的综合服务平台,面向大众用户提供了与美术学院的千余位任课教师线上艺术教育咨询和线下一对一指导的渠道,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专业的高校艺术教育。同时,艺评网还创新“体验式的艺术品消费”服务理念。大众用户可以先将艺术品领回家亲近艺术和拥有艺术品,体验3个月以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开放的互联网交流平台和专业的艺术教育氛围,很快吸引了大批富有潜力的高校艺术家和向往艺术的社会大众一起在线上进行“社交化的艺术互动教育”。这种基于互联网平台高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资源互动的创新模式也得到了商业认可,目前平台已经实现A轮融资。

(二)高校与乡村艺术教育资源的互助滋养

乡村群落也是一种社区的形式,由于地域环境和民族个性的丰富多样,让乡村社区的特色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得以继承和存留。乡间民俗是我们高校艺术教育可以不断深入挖掘和开发的宝库。1、利用互联网超越时空的特性,弥补专业艺术教育师资的紧缺。目前,乡村学校的传统教育意识比较深厚,艺术类课程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艺术类教师的整体素质不高,艺术院校毕业的专业教师屈指可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推行以后,互联网进入了乡村,全球各地的艺术教师和艺术课程都可以进入乡村学校的课堂,为学生开拓了艺术视野,为学校解决了师资难题。[3]1732、利用互联网降低成本的特性,建立民间艺术跟踪发掘的机制。我国艺术教育长期以来是以西方模式为主导,让本民族艺术资源显得相对弱势,对其的关注和开发稍显不足。中国特色艺术教育体系的建立,应该以传统文化的自觉为前提。传统文化的原始形态大多在不发达的山村保持得较为完好,主要以民间艺术的形式代代相传。互联网技术可以帮助高校艺术师生降低田野调查的成本,提高信息传播的效率。建立跟踪记录乡村民间艺术的长效机制,能够为高校艺术创作素材的发掘和积累寻找渠道。3、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的特性,形成品牌特色开拓市场的价值。城乡之间艺术教育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除了经济落后和学校不重视之外,还有就是缺乏对特色民间艺术市场价值的认识。民间艺术被凝练升华成艺术作品以后,将被大众所了解和接受,甚至走出国门绚烂于世界舞台。我们应该懂得利用互联网广泛宣传的特性,将民间艺术作品打造成独有的品牌形象,通过乡村文化旅游、互联网销售等现代手段来获取商业价值,从而实现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民间艺术的传承。[7]“新通道”项目是高校走进乡村参与艺术教育,通过互联网进行联合研发并实现商业化运营,将民族文化品牌推介到世界舞台的优秀案例。项目始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由湖南大学联合了16所国际知名大学、公益性组织、社会企业和产业研究机构,整理并挖掘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和艺术生态的国际社会创新实践活动。“新通道”整合了不同艺术专业和社会学科的研究人员驻守乡间,进行影音记录、产品和环境设计及艺术教育等研究和创作工作。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开放性让乡村、高校和企业高效互动,构建了设计创新网络和社会参与平台,参与并促进了城乡大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艺术产业发展。“新通道”项目先后在深圳文博会和米兰国际设计周亮相,还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立项和日本“G-mark”社区研究特别奖,其价值和意义已经得到国内外权威机构的广泛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