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程管理特色

工程管理特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工程管理特色

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TB-4

项目来源:2010JGZ037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重点项目

一、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于2008年开始招生,主要培养能够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融资管理、房地产开发营销管理等较为复杂的工程管理实务工作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能发展的,心有谋划能力、眼有洞察技能和手有成事本领的较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8年设立在经济与旅游管理系,2012年经济与旅游管理系更名为经济管理系,2015年从经济管理系分出归属于二级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因此从08年至今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就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以职业资格证为依托,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不断进行实践教学创新,组建了一支年富力强、专兼结合朝气蓬勃的教学团队。

由于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办学历史较短,教师普遍比较年轻,专业建设目前存在不足之处有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课程建设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需提升,教学团队中高专业技能型双师教师较少,学生的动手能力需要提高。 不仅如此,该专业面临着同类院校相同专业之间的竞争和与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竞争。目前国家“一路一带“发展战略和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计划,仅滇黔桂地区就需要大批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同时百色学院面临向应用技术大学的整体转型,百色学院澄碧新校区在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专业建设有较好的机遇。因此机遇与挑战并存,工程管理专业要抓住机遇克服困难大力发展。

二、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内容

(一)、构建“校中厂,厂中校”式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

为了实现以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经济社会服务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主要内容,打造校企互动发展、优势互补、互利共A的协同创新发展平台,充分释放院校的人才、设备、信息和技术活力,依托企业的资金、政策和平台优势,发挥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经济社会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学校和企业的产教结合可持续发展。构建校企合作办学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序开展,以“引企入校”作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内向发展模式,建立校内实习实训课堂,以“推校入企”为校企合作办学的外延发展模式,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下面以广西建通投资集团为例说明为我院校企合作模式。

首先,由学校提供设备、专业人才、资金;企业提供高级管理人才、资质和部分社会资源共同建立名义上隶属于某大型企业而实际由我校控制的项目管理分公司,建设“校中厂”。分公司独立承接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并每年向总公司提交管理费。广西建通投资集团总公司每年为分公司提供资质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该方案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我校的专业资质,进而承接大量的校内外工程项目管理业务。通过若干年的孕育,校企共建的分公司就可以申请独立资质成为桂西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项目管理企业。通过这种方式,我院的师生将得到大量的实践项目。广大学生将得到丰富的项目管理实践锻炼,而教师也可以在项目管理实践中搜集教学素材,提高专业能力,扩展专业科研领域。同时广大师生与学校也可以通过这个分公司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其次,学院与广西建通投资集团合作实施“厂中校”育人模式,学生将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赴广西建通投资集团的施工工地边实践边学习,把课堂设在企业的工地,从而实现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职业标准和施工生产过程全面对接。同时,学院还聘请公司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训练。这一模式的实施,对促进我院大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将发挥积极作用。

最后,通过成立的工程咨询分公司平台,鼓励师生利用校内资源设备承接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外包的调查类、研究类和分析类业务,并以调查报告、咨询建议书、研究报告等形式生成服务成果。因此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和项目优势,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加强校企合作育人,盘活学校资产,可以实现校企之间互利双赢。

(二)、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聘请企业专家指导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突出职业技能的针对性,明确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内容体现工程管理专业工作的行动导向,重点从“网络课程、优秀教学课件、特色教材、特色实践教学平台”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特色课程发展平台,将课程建设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突出特色。选择课程测试的方法,评定学生课程成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搭建学生评教平台;注重课程特色建设,强调优良教学效果。根据专业的特点,建立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重点建设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完善模拟实验和专业实习,建成参观见习、仿真模拟、专项能力训练和毕业综合实践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教学团队建设

围绕专业建设,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加强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按照培养与引进并举、以培养为重点的原则,以创新能力为核心,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注重培养教师骨干队伍,积极培养中青年教师队伍,抓紧培养急需紧缺专业教师队伍,大力引进紧缺专业教师,重视发展双师型教师,柔性引进企业家教师,打造教学、科研、竞赛、社会服务、创新创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教师队伍。

(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成立创新创业联合会,定期举办创业能力培训。组建创业团队,进行创业策划实践,并以成熟团队的形式参加专业竞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举办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广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社会组织、公益团体等采用多种方式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从资金支持方面大力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

(五)、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构建“校、政、企、研” 合作共建的特色研究团队长效发展机制。广泛深入采集企业需求,以企业需求和实际问题为导向申请科研项目。以左右江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和滇黔桂交接地区为重点区域,为政府提供城镇化建设方面的咨询服务,大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城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百色学院工程管理优势特色专业专业建设预期效果

以分公司、办事处等形式引入实体企业1家,增加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给,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建设3~5门专业核心课程。培养骨干教师4名;培养、引进2名博士、4名高工;聘请具有行业背景的校外兼职教师6名。按照教学、科研、竞赛、社会服务、创新创业五大方向组建教师互助团队。培养“双师型”教师,重点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创业咨询师资格证、一级建造资格证、造价工程师资格证。成立专业发展联合会,完善协会内部结构和管理体制。制定各个专业协会工作制度,定期举办专业能力拓展活动。成立创新创业联合会,实现师生共同创业,共同开发创业教育资源的局面。引导师生根据创业取向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团队规章制度,实现创业培育严谨化。鼓励创新活动,举办第一届点子交易会和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制定指导教师包干培养、定点培养制度。构建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各一个,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基地两个。力争取得当“挑战杯”大赛至少2组获奖,中科创创业大赛至少一组受到资助的成绩。确保开始孵化工程类企业至少2家,创意类企业3家,建立1个大学生校外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立校、企、政、研四方合作互动平台,形成学校、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科学研究机构紧密合作,科学研究与工程行业发展紧密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企业需求采集制度,制作企业需求委托板,对其进行动态更新。

参考文献:

[1] 鲍学英,王恩茂,黄 山.兰州交通大学工程管理省级特色专业建设探讨兰[J].高等建筑教育2011( 4) : 49-52.

[1]刘长久.特色专业建设与高水平教学团队培育的思考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 1) : 25-27.

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第2篇

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工作

南阳市城市管理局

自从我市筹备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以来,市城管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分配的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各项筹备任务,动员系统上下,攻坚克难,全面抓好落实。通过一个时期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交给的各项任务,使中心城区月季特色景观建设和市容秩序等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一、中心城区月季特色景观提升工作

按照“一主两副、一带八脉、六大出入市口、13条景观道路”的总体思路,市城管局重点实施了中心城区公园游园、道路绿化、河道绿化、空间绿化等30个项目月季特色景观的建设和提升,共种植各类乔木1.8万余株,各类月季100余万株,其中树状月季6000余株,大花、丰花月季30万余株,地被月季64万余株,月季造型2900个,藤本月季6900米,使市花月季的特色更趋明显,城市绿化的水平显著提升。一是公园游园建设有重大突破。中心城区新建公园游园17个,改建提升27个,月季观光园、月季公园二期、迎宾南北园、寸草园等一大批公园游园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仅在白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就新增铺园路4公里,新增家训广场、太极广场等融文化、绿化、美化为一体的小广场12个,新增廊架座椅30处,种植各类月季3万余株,绵延十多公里的带状公园步道上,步移景异,心旷神怡,成为市民休憩游玩的好去处。特别是在中心城区建成了一批以月季为主题的公园游园,受到世界月季联合会和中国花卉协会月季分会领导的关注和称赞。二是道路绿化有质的飞跃。以打造“一河两岸多元、八纵九横一环”600里林荫路系统为目标,先后对迎宾大道、滨河路、车站路、仲景路、雪枫路、孔明路等13条景观道路进行月季特色景观提升,力求主要道路的每个交叉口都融入月季元素,成为绿化精品,使城市道路的节点更靓,林荫路的里程更长,初步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的城市美景。三是河道绿化有新的进展。承担温凉河、汉城河、护城河治理及邕河提升改造工程,截污引水,沿河布绿,增种月季,注入文化,着力把贯穿城区的内河变成润泽南阳的水道、风道、行洪通道和风景廊道。比如,在对汉城河进行绿化的同时,两岸修建了6个小精品游园,串珠成线,绿化亮点不断。四是空间绿化成为增加绿量的新途径。实施屋顶绿化、拆墙透绿、公厕绿化和桥梁绿化,推进园林单位、园林小区建设。推荐创建省级园林单位(小区)30家,中心城区屋顶绿化共完成250家,增加绿化面积16万余平方米,完成拆墙透绿2600余米,新增公厕绿化29家,实施了光武大桥、仲景大桥、雪枫大桥绿化美化等,这些都有效增加了城市绿量,增浓了月季特色景观元素,成为城市绿化的新亮点。

市动员会后,市城管局第一时间就召开班子会议,就如何快速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进行专题研究,把月季洲际大会项目建设作为我局中心城区绿化工作的份内之事和重中之重,作为提升中心城区园林绿化水平的绝佳机遇,统一思想认识,成立领导机构,拟定工作方案,举全局之力向前推进。在2018年3月份春季绿化的关键节点,向全系统发出“大干60天,决胜月季洲际大会项目建设”的动员令。要求系统内各任务承担部门,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就项目建设开展劳动竞赛,看谁的项目启动早,看谁的项目进度快,看谁的项目质量高,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市城管局机关从领导到同志,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实地,现场督导,克服项目落地晚带来的不利影响,采取日统计、周通报、三天一小结、一周一观摩的办法,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通过连续14次的现场观摩、点评和通报,终于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了各项任务大头落地的既定目标。特别是以月季为主的各类植物的种植任务,赶在夏季来临之前全部种植完毕,这样,经过今年夏、秋、冬三个季节的滋养,确保这些植物在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开幕期间,展现出最佳的景观效果。

作为全市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市城管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考核”的职能作用,对市政府分配给各县的“三个一”工程(即一个月季公园、一条月季大道、一个月季基地),及时进行督导检查,促使各县的“三个一”工程有序向前推进。对中心城区四区街道办事处和周边乡镇,则是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督其细化方案,明确责任,强化领导,市城管局采取现场观摩方法来推进度,保质量,抓落实。四区今年新建及改造提升汉苑游园、仲景游园、马武游园、三川玖龙台游园等20多个区级游园,质量高、效果好,有效地增加了城市绿地,提升了市民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在道路绿化、河道治理工作中积极与市公路局、住建委、水利局协调沟通,共同努力提升中心城区月季景观。

二、市容秩序保障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打造干净整洁、畅通有序、靓丽优美的城市环境,确保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成功举办,市城管局按照“集中整治、规范管理”的原则,对市容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强力整治,圆满完成了节会期间市容秩序保障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严密部署。南阳市城管组织召开局属的城管支队和各区城管大队负责人专项工作会议,安排部署节会期间市容秩序整治工作,成立节会市容保障领导小组,制定月季洲际大会市容秩序整治方案,建立工作台账,组织执法队伍在解放广场举行市局领导参加的市容整治“百日雷霆行动”誓师大会,牵头组织“百日雷霆行动”。

二是明确任务,责任落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期间,市城管局合理安排人员,对重点部位、重点时段实行定人定岗,全方位整治、无缝隙管理,局领导按照分工,每天带队对分包区域督导检查,确保工作落实。针对检查中发现市容秩序存在问题,下发《关于加强“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市容秩序管控的通知》、问题督办通知,并跟进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为加强夜间市容秩序管控,对夜间市容管理乱象进行强力整治,取缔夜间占道经营小商品夜市240余处。同时按照市政府主要领导指示和市局领导安排,于4月27晚组织执法人员300余人,执法车辆56台,租用大型清障车11台,对中心城区违规设置的共享电动车进行强力取缔,暂扣经营车辆3000余辆,对剩余车辆后期逐步清理中。确保月季大会市容秩序良好。

三是强力整治,成效显著。为确保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市容整洁,市城管局组织对中心城区市容管理存在乱象逐条道路进行拉网式整治,整治内容:拆除违规设置各类商业广告、一店多牌、立招。清理沿街违章设置的亭、棚、遮阳伞;清理取缔店外经营、流动点、马路市场,合理设置临时市场;清理沿街春联、乱拉商业条幅、横幅、乱设彩虹门、空飘等商业促销行为。强化沿街“门前五包”管理,清理沿街乱堆乱倒、乱摆乱放、乱扯乱挂、乱贴乱画、乱搭乱建现象;取缔非法停车场,无擅自占用城市道路停车收费经营行为;拆(移)除人行道违章设施,清除擅自安装停车设施、放置障碍物、设置围栏圈占人行道停车,确保道路畅通;开展环境卫生、公园广场、市政设施、城市内河涉及城市管理问题综合整治。重点对各大出入市口、城乡结合部、文博景点、广场游园、商场、会场两站区域、三个场馆、五个宾馆周边进行严格管理,确保不出问题。据不完全统计,4月23日至5月7日共清理占道经营3538处,店外经营3037处,乱贴乱画2089处,私圈乱占287处,违规店招、各类商业横幅、标语等广告1438处,违规商业促销、庆典319处。通过全体城管执法人员夜以继日、顽强拼搏、严防死守、强力整治,使我市月季洲际大会期间市容秩序良好,为我市成功举办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做出了突出成绩。

三、环境卫生提升工作

世界月季洲际大会,让月季故里南阳享誉全球,全市环卫工作者为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的环境卫生保障工作做出了巨大努力,保证了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顺利召开,巩固了“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给国内外游客提供良好地游览环境。

一是加强领导,条块结合。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是我市举办的同类规模最高、规模最大的盛会,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世界月季洲际大会指挥部的安排部署,市城管局高度重视,制订了《月季洲际大会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对公厕管理、道路清扫保洁洒水抑尘工作、生活垃圾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处理厂规范运营、建筑垃圾管理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全市环卫部门建立每日工作台账,严格落实;四区环卫部门领导分包路段,专人负责。四级联动、网格化管理,市城管局加大巡查督查力度,及时表彰、批评,以确保月季洲际大会期间环境卫生工作不出问题。

二是加强宣传,营造声势。4月17日市城市管理局在解放广场组织开展《南阳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集中宣传活动,设置宣传展板60多块,设立咨询台10多处,发放宣传手册3000多册,引导市民严格遵守,从根本上改善市区人居环境,为世界月季洲际大会胜利召开创造良好氛围。

三是突出重点、注重细节。对重点路段、重要场所实行高强度保洁,把作业与管理的触角不断向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延伸,不仅解决好“面子”上的问题,而且着力解决“里子”上的问题。环境卫生保障工作更加精细,市区环境卫生更加整洁。在常态化作业的基础上,对市区主次干道、出入市口、两站区域、市场道路等重点区域进行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市区的环境卫生质量;做到环卫机械作业时间不低于16小时,对市区1400多万平方米道路进行冲洗、洒水作业。同时加强“前冲后扫”的机械联合作业模式,保持道路湿润度,达到“路见本色”的机械作业质量标准,并按时对所有环卫作业车辆进行彻底洗刷,保持车容车貌整洁干净,打造干净整洁的市区环境;全面落实沿街门店生活垃圾上门收集,做到早上7:00时-9:00时、下午14:00时-16:00时、晚上19:00时-21:00时,三个时间段集中对沿街门店进行上门收集生活垃圾,切实做到生活垃圾不落地,减少因垃圾置留对道路环境卫生的二次污染;对6700多果皮箱每天全面擦洗、清掏,补装更新果皮箱1000多个;强化落实道路清扫、保洁“双十”作业质量标准,严格执行主次干道路面积和尘量不超过每平方米10克,道路废弃物十分钟内捡拾的作业定量管理标准。开展地毯式清查,全面清理盲区死角;夜间延时保洁实现常态化,增加人工清扫,保洁密度,人工作业执行“三上班”模式,加强上、下午道路人流、车流高峰时段,重点路段、重点部位,快速巡回保洁密度,保证每天人工作业不低于20个小时;针对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对重点区域公厕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能培训、文明服务培训,对公厕管理规定和卫生标准逐一详解,公厕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努力打造精品公厕。完善公厕导向系统,制作公厕电子地图,方便游客如厕,着力打造方便城市;继续引导单位公厕对外开放,缓解公厕数量不足的难题,提升公厕管理水平;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保障期间市垃圾处理厂安全运行,平均日进场垃圾1200余吨,严格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技术规范进行作业,及时压实,按时消杀,进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渗滤液达标处理,平均日处理渗滤液230吨。世界月季洲际大会环境卫生保障期间,全市城管系统广大环卫干部职工全员上岗,节假日不休息,坚守岗位,挥洒汗水,以辛勤劳动打扫家园,扮靓城市,助力“2019世界月季洲际大会”胜利召开,喜迎八方宾朋齐聚宛城。

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课程体系;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8-0072-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尤其是大型项目和复杂项目的增加,对于工程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工程管理的工作内容和方法也更加丰富,应运而生的工程管理专业也在不断地完善和进步。如何提升工程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更多的工程管理人才适应社会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从课程设置的角度讨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

一、工程及工程管理的定义

1.工程的定义。“工程”一词产生于18世纪的欧洲,最初是指军事目的的各项活动,后来广泛用于建筑、机械等领域。从狭义的角度而言,工程是基于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技术和资源,有组织的进行造物或改变事物的集成性活动。

2.工程管理的定义及内涵。工程管理是指基于特定的目标,在充分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对工程所进行的决策、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复杂性。工程管理是工程科学和管理科学有机结合的整体,工程科学作为载体,又离不开管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工程管理区别于其他行业或产业的管理,它是基于特定的产业环境下,工程管理人员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期达到项目目标的工作。

二、工程管理的发展历史

我们国家的工程管理始于建筑工程的生产管理,主要指施工管理,对于管理的方法理论和阶段都比较狭义,主要针对工程项目的建设阶段。工程管理专业是在原有相关专业的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于1998年正式成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设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的雏形包括1998年以前的建筑管理工程、基本建设管理工程、管理工程(建筑管理工程方向)、房地产经营管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国际工程管理等。

随着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到目前为止,已经有4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专业。面对众多高校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青睐及工程管理人才的增多的现状,如何提升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三、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美国学者哈默尔(G.Hamel)提出的,最初讨论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本文认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该专业相对于其他院校同一专业在招生、就业、研究等方面具有的其他院校不具备或难以模仿的技术和能力优势。

影响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主要有教学条件、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组织管理和学生素质等。本文主要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探讨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教学条件能够在硬件上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实验,因此教学的硬件条件是否优越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师资队伍作为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主要完成者,对于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不言而喻。专业的竞争力从专业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得以体现,而这些活动的完成过程离不开教师队伍。

学生是专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个院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素质不同,如何根据学生的素质,因材施教,做到以学生为本,是专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忽视的因素。

课程设置是综合考虑上述方面之后的一个影响因素,在考虑各校的教学条件、生源情况、师资队伍之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课程设置。具体来说,即在设置过程中,是侧重工程技术还是经济管理;是针对建筑工程还是水利交通工程;是注重科学研究还是注重实践技巧。只有对上述问题准确把握,才能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最终形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将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进行研究分析。

四、工程管理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目前,各大专业院校开设的工程管理专业缺乏特色,缺乏竞争力,并呈现出趋同的现象,没能将原有的优势和技术加以应用,盲目的进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上述回顾和分析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设置是综合了多个专业的整体,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只是对原有专业课程的简单相加,而应该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样才能有利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丰富和发展。

1.课程设置日益趋同,缺乏优势及特色。各院校跟风严重,没有结合本校的优势学科进行整合发展,使工程管理专业日益趋同的现象严重。各个大学没有自己特色的工程管理专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并且不利于我国对于各类工程项目的管理。

2.理论课与实践课程设置不合理。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的脱节。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比如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工程估价等课程都应该设置相应课时的实验及实践,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很好的将学习与工作衔接起来。目前,仍有很多院校忽视了对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的教学,使学生仍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存在弱化经济管理课程现象。工程管理专业目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专业定位模糊。因为工程管理是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学科综合的一个交叉学科专业,如果定位不准确,就会使教学非常庞杂,没有内涵的提升。一些具有工科背景的院校,轻视经济、管理及法律方面的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偏重工科课程,对于经济管理方面的课程,比如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项目融资等课程均未开设。这样不仅弱化了工程管理专业本身的特点及优势,又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面,使就业局限于施工管理,对于建设项目前期的一些工作知之甚少。

4.课程设置与学生素质不匹配。未结合本校的学生和师资状况,定位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应针对招收的学生基础及文理学生来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向,做到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

五、增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整合学科优势,突出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核心竞争力主要决定于优势与特色,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如此。学校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时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学生及学科背景的特点。比如一些工科院校,可以侧重工程的技术管理;一些财经院校可以突出财经的优势,在经济管理的课程上进行突出。这样就容易形成专业优势。

2.注重实践教学,衔接好理论与实践。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比如在测量学中增加实地测量的学时数;在工程估价教学过程中,增加软件算量、套价的教学;在项目管理等课程中,可以安排学生到施工单位实习参观,安排学生到事务所、房地产开发单位进行成本管理方面的实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自身的特点和特色。

3.尊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有机结合。强化工程管理的交叉学科特点,将工程管理专业与土木工程、工程监理进行区分,强调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专业优势。工程管理专业不是土木工程,也不是结构设计或者建筑设计,它是一个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因此要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及法律知识以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有机结合,不能简单相加,也不能离开工程这个载体。

4.适应社会和行业的发展,强调工程管理的全生命期管理。各大院校专业的设置很大程度上是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就业状况也会影响学科专业的设置与发展,因此开设工程管理专业要适应现代社会大项目、复杂项目日益增多的趋势,提升工程管理的内涵。不仅仅是施工管理,其他管理方面也要强调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注重工程项目的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清理期。在此基础上,也能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毕业生才能够在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从事管理工作。

六、结论

工程管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工程管理专业作为为工程管理提供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是问题的关键。各大专院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开设工程管理专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样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为学术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戚安邦.项目管理[M].科学出版社,2010.

[2]郑淑琴,杨昭宇.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现代营销,2011.

[3]李素宏,陈立文.工程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研究,2011.

[4]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

[5]祝亚辉,佘渝娟,黄志玉.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9).

[6]吴耀兴,王泽林.地方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4).

[7]汪文雄,杨钢桥.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特色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6,(03).

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第4篇

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置的一个新专业。该专业整合了原专业目录中的建筑管理工程、国际工程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等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全国有200多所高校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工程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专业基本要求》)的指导意见,本专业应设置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平台课程组,采用基础课程+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结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设置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投资与造价管理、国际工程管理四个方向。国内开设本专业的高校根据自身教学资源及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课程体系各有偏重,有的细分了专业方向,还有并未做专业方向的细分。

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体系的定位缺乏核心特色

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培养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宽广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具备组织协调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为相关工程领域提供专业化服务。但是通过对学生就业情况的回访和网络资料的收集,我们发现在施工现场管理相关的工作中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并不具备优势,同时在工程相关领域具体经营管理工作中,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与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相比优势也不明显。从课程体系定位的角度来分析,很多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与相近专业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性,这样就使工程管理专业在就业及职业发展方面处于尴尬地位。因此,有必要在满足《专业基本要求》对课程体系构建具体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各自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细化和特色定位。

2.课程体系的内容松散,结构生硬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技术、经济与管理相结合,跨学科性的专业。其理论基础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全面性,还应保证很强的系统性、连贯性。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由于大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理论教学需两个或多个院系共同承担,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容易造成各类课程自成系统,缺乏联系融合的情况,使原有四大平台课程简单合并,缺乏进一步的系统优化。加之各类课程的内容性质、知识特征、学习方法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使教学和学习环节增加了障碍和难度,最终对完成培养目标造成不良影响。

3.实践环节教学设置不合理

实践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内容,是理论教学与工作实践联系融合的必要环节。在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就更加突出。在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学时间较短。由于理论课程设置缺乏优化,理论课程教学重复现象严重,从而压缩了实践环节的教学时间。同时,由于有些院校实践教学条件不完善,限制了实践教学课程的开设。2009年3月28日教育部作出新的规定,本科应届毕业生大学四年内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使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时间较短的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对孤立,系统性不强。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根据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一对一设置,比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课程实训对应《工程经济学》、招标投标文件编制实训对应《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装饰装修工程造价实训对应《装饰装修工程计量与计价》等。在这种情况下,实践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相对孤立,相互联系被削弱,整体性差,使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处于一种事倍功半的状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分析与改进建议

1.对理论课程进行梳理优化

(1)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特色定位。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按照“技术是基础,管理是核心,经济是目的,法律是保证”的总体思路构建的。在此前提下,各个院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条件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通过合理调整各个平台课时的比例,对课程体系进行特色定位。工科院校特别是以建筑为特色的工科院校应以土木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课程设置偏重于土木工程特别是建筑工程,即人才定位于土木工程管理;交通类院校可以偏重于道桥工程管理;水利水电特色院校可偏重于水利工程管理;而一些财经类院校的工程管理则偏重于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基本建设管理等。对于全国及地方各重点院校,由于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激烈,在课程体系构建中应加强基础课程特别是管理类基础课程的比重,为学生职业生涯提供厚实的拓展基础。对于地方性普通院校,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定位依据,对专业课程进行细分定位,逐步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专业特色,如造价管理、房地产评估、国际工程管理等。

(2)对课程体系中的四个平台课程组进行梳理和优化。在四个平台课程组中应首先确立工程技术课程的基础地位。工程管理专业与其他管理类专业相比具有技术性强的特点,工程技术知识是工程管理人员了解管理对象,进而实施管理行为的基础,离开基本的工程技术知识,工程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在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三个平台课程的设置中,除需开设《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基础》以及《法律基础》等理论性课程外,大量的课程应是与工程管理紧密相关并带有专业技术性的交叉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工程经济》、《运筹学》、《建筑法规》等,增加四个平台课程组的横向联系。从整体的角度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如《工程项目管理》、《建筑施工组织》及《工程进度管理》三门课程中均包含工程网络计划技术的内容应合并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讲授。《工程量清单计价》、《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及《工程定额原理》三门课程中均包含建筑面积计算的内容应合并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中讲授。

(3)根据建筑市场的发展趋势对方向性课程进行及时调整。工程管理工作是建设领域的一个先导性工作,对该领域的转型性和政策性的变革反应也最为敏感。因此,我们在专业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紧随建筑市场的发展,做出适时性、前瞻性的调整。以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为例,该领域计价模式的变革对整个造价管理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建筑企业迫切的要求建立“企业定额管理体系”,这样就会对定额编制和管理人才有一个趋势性的需求。因此,在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增加《定额原理》、《定额生成软件操作实训》等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增加学生对专业发展的适应能力。

工程管理特色范文第5篇

1.1课程体系不合理,实验室建设落后

文献中通过调查统计工程管理专业在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方面对管理类课程设置较多。尽管工程管理专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涵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它的工程技术基础是无法取代的,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必须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教育,加强技术平台课程的教学力量。此外,许多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实验室方面缺口很大,偏重于理论教学,实验室投入力度欠缺,设备陈旧,信息化程度不高,实验室利用率低。

1.2师资力量薄弱

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师资薄弱,一方面,我国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起步较晚,部分高校专业教师都是从土木工程、建筑施工、土地资源、经济管理等转行而来,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从非教师队伍转过来的。另一方面工程管理专业老师年轻化现象十分突出,且职称与学历偏低,多数教师是从学校走向学校,实践经验不足。

1.3实践不足

我国民办高校培养工程管理人才实践不足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校内课程设计或实习中教师随意压缩实践时间或集中课程突击完成,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总体设计和质量控制,缺乏对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的重视和指导,使实践学习环节多数流于形式,学生很难从中学到真正有用和实际的东西。另一方面,校外实习实践难度大,成本高。由于实践教学经费不足和企业不愿接收实习学生等问题,许多实习已经失去其原本的实际意义,只是走马观花,甚至放任自流,完全达不到实习的目的,只注重于最终的实习报告,学生最终收获不大。目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突出。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重精深,轻综合,缺乏有行业经验的师资,人才与行业需求不匹配,难以适应工程建筑行业对工程师的要求。因此,民办本科院校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时应注意改革,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2改革措施

2.1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以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为导向

实施执业资质认证制度需要有一定专业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将执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要求有选择地引入课程设置中,使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达到参加执业资格考试的理论水平。工程管理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应以实施执业资格制度的需要为导向,避免专业教育与人才需求之间缺乏连贯衔接的问题,做到教育资源的高度整合和高效利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和针对性相互统一。最终以执业资质认证制度来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来推动执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发展。

2.2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师资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中一项迫切的任务。所谓“双师型”师资是指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能够从事教学工作,又具有某一专业技能或实践能力的复合知识型师资。一方面,可以聘请有实践经验和一定理论水平的社会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进行实践性学习的指导和教学,并对成功的工程管理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演练,加深理解,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年轻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结构,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培训机会,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年轻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力。此外,可以鼓励年轻教师争取横向科研课题,以此来提高其为企业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通过指导学生毕业实习的机会,广泛的接触工程,提高工程意识。

2.3建设特色实验室

各民办高校可以通过建立特色实验室来展现专业竞争力和特色,而实验室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资源和条件。依托本校相关的强势专业,建设特色鲜明、针对性强的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计算机仿真模拟软件,利用现代信息资源,积极开展计算机模拟与仿真教学。此外,以特色实验室为依托,各民办本科院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在竞赛中不断成长。

2.4重视实践,校企合作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提升工程实践能力和水平,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民办本科院校应与项目管理公司、建设公司或工程咨询公司等合作,这些公司是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要单位,学生可以参与其承揽的相应生产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可以依托企业先进的实验环境、设备和技术等各种产学研平台,利用企业的创新氛围和经验丰富的科技人员和工程师做好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设置。在学校和社会这两种教育环境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