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乡习俗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jdifen”为你整理了这篇家乡民风民俗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调查目的:主要是为了将农村新年习俗系统地形成文字,将其展现出来,以此来激发人们对年俗的关注,同时也为文化流失敲响警钟。
调查时间:2021年1月27日
调查地点:阳泉市郊区荫营镇西垴村
调查方法:上网查询、询问村里中老年人
调查内容:我看语文书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南北地区有所差异。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四川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
我们西垴村有一种习俗,正月十六晚上全村人会聚集在台底,每个人都拿上花灯游村。游村前先放烟花,放完烟花就开始游村,绕着村走一圈。我记得走的时候还会拿到差不多8个牌子,集齐后可以领奖品。现在,为了保护环境,烟花禁放了。今年受疫情影响,也不游村了。
这些年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它也成为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调查感受:对我来说,没进行这个调查之前,我对年俗没有特别的感受,调查之后我对传统习俗的态度有所改变。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正是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勾勒出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1 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它是年节之尾,象征团团圆圆。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冬至的来历、感知传统文化,感受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体验劳动的快乐,学会分享和感恩,让孩子在真实的活动中快乐地成长。
xx幼儿园借助“冬至节”,结合即将到来的“圣诞节”,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举行“乐享冬至喜迎圣诞”亲子美劳活动,共同欢度特色节日。
活动前夕,幼儿园厨房的阿姨用胡萝卜、紫薯、菠菜、火龙果榨出各色果蔬汁并和出五彩面团,为活动做好精心准备。活动开始前,老师给孩子们讲述了冬至的习俗由来及冬至的小故事,然后,带领孩子们一起认识各种包饺子所需要的原材料和用具。
活动中,孩子们戴着“圣诞帽”在优美的圣诞旋律下帮着爸爸妈妈们按皮、撒面粉。家长和孩子们积极参与,相互合作,用灵巧的双手包出一个个形状各异、造型百态的五彩饺子。在煮饺子过程中,各班老师适当穿插冬至儿歌及有趣的圣诞亲子游戏,带领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制作圣诞小礼物。
场面温馨感人、其乐融融,快乐无比。吃饺子环节更是精彩叠加,看着自己亲手包的五彩饺子,大家都无比兴奋、无比自豪。当一盘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来时,孩子们拿起碗和勺,争先恐后品尝自己的劳动果实,家长喂孩子吃饺子、孩子喂家长吃饺子,快乐与感恩在每一位参与者心中久久回荡,真的是一场盛大的“亲子盛宴”。
本次亲子美劳活动,为家园沟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让孩子们在欢乐的亲子氛围中感受到节日的传统习俗!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与浓浓的亲情!更让每一个孩子在活动中快乐的成长!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2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民间素有“冬至到,吃水饺”的谚语。今天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冬至,它是我国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针对小学生传统节日不会过的现状,青年路小学二二班特开展“冬至节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以开放的视野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
我首先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冬至节。二年级学生着重了解冬至节,由老师负责资料收集、研究和整理,在本周的班队会上向学生系统地介绍冬至节的起源、传说、饮食文化、本地民俗等有关冬至节的知识。学生们搜集冬至节的资料,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制作手抄小报、写出调查报告等在班队会上评比交流。
在家庭里,号召同学们和家长一起包饺子,品饺子,感受节日的气氛,增强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活动,引领学生加深对“冬至节”的了解,进而让学生认同冬至节,喜爱传统节日,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使民族文化薪火相传。
开展冬至活动总结3
俗语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为了传承中华传统习俗,丰富师幼校园生活,xx月xx日,新密市市直第三幼儿园组织全体师幼开展了以“开心包饺子,快乐过冬至”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我国大部分农村中学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闭塞,信息落后,现代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春风很难吹到这里,所以教师们把教材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而教师们为了提高升学率,45分钟的课堂就满堂灌,仍然采用七、八十年代的“填鸭式”教学。这种一层不变的教学方式,严重扼杀了现代农村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如何使农村中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呢?我认为:充分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自然资源,摒弃教材专制是关键。所以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的本地自然资源和教学资源就成为每一个农村中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教师们若能充分利用校内外现有的自然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和探索,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组织学生走出校外参加实践,开展调查研究
我所在的县城地处广西桂西北的小县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而且我所在中学周边也有许多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如清澈的富江河、古老的瑞光塔、一碧万顷的碧溪湖、富有浓郁神话色彩的神仙湖、神秘的捞溪山以及周围的原野山林等都可作为学生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语文教学中我积极地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贴近自然,用心观察自然,引导学生将语文学习生活化,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是为生硬地学习课本知识而学习课本知识。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带领几十个学生徜徉于田间小道,或信步林荫曲径、或穿越野岭丛林,让学生去摸一摸嫩叶,触一触草尖,踩一踩润泥,吹一吹和风,追一追蝴蝶,登一登高峰,鸟瞰县城全貌,那时,学生的情致是何等的高涨。他们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大自然的情,瑶乡风光的绚丽多姿。那么,教学“多彩四季”这一单元又有何难呢?
又如,我在教《鸟》专题时,先让学生调查自己家乡有哪些鸟?它们的名称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形态如何?习性怎样?学生利用身边的这些自然资源,写出调查报告。这样既加深了对鸟的习性特点的理解,又拓宽了农村中学语文学习和利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自主学习班的语文实践能力。
为了让学生写好说明文,我曾带学生来到古城老街,让他们仔细观察明代的城堡,先目测城堡的高度,然后亲自测量城门的高度、城墙的宽度、城墙的长度,让他们数一数堆砌城堡的大理石,抄一抄石壁上的碑铭,看一看古城的结构,谈一谈印象感受……带他们欣赏瑞光塔,鉴品前人碑铭,参观慈云寺。这样,学生既得到了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又受到了瑶乡文化的熏陶。
二、充分利用民俗民风民情等人文资源,共建知识的平台
人文资源也是一重要的校外课程资源,它包括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新教材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增强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克服学科中心主义倾向。新教材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人文资源不但可以而且应该加以利用,使之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财富,成为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平台。
总之,我们应当看到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拓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因此广大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要真正认识到教材是魔杖,而不是缰绳,要积极投身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去,合理利用,充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这样才能演绎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课堂,才能迎来农村中学语文课程开发的一个又一个春天。
关键词:融合 原则 本土性 趣味性 思想性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是课堂教学一直为之探索的过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启动,特别是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各地大力开发校本课程,把乡土文化、民俗风情引入课堂,促进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是一个新的举措。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各地进行了积极的探究实践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怎样在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过程中,有效的对课堂教学作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增加学习积极性,掌握课堂知识、形成相关技能,又了解本土民俗风情,让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融合真正达到相得益彰、互为表里的目标,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坚持本土性原则
民俗风情是长期、固定的依附于人们生活习惯、情感信仰之中而产生的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因为其形成和巩固过程的特殊性,一直就具有集体认知性和自觉遵从性的特征,而且已走向自然化、生活化。
根据这种特性,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民俗风情与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在有机融合二者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本土化的原则。换言之,所融入的民俗风情必定是为本土人群所熟知的。这样学生有自然的亲近感,易于接受。“避免这种文化又成为一种新的阻碍。”只有适当的引入教育对象所趋向的本土文化,才能对抽象生涩的书本知识起到映衬补充、注解说明的作用。
比如在教学美术赏析时,引入大湘西所特有的吊脚楼建筑、对襟儿服饰、土家银缀、窗花剪纸等进行美学教育,也会达到同样的审美目的。学生再次以美学的目光审视这些距离他们很近的美学对象,所受到启发不亚于了解西方油画雕塑,中国工笔山水。同样,在体育课中把“走高翘”、“秋千”、“扭扁担”等活动融入课堂之中,不仅有场地器材的便利,还可以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国全国各地民俗风情众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在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育互相融合的时候,要在课前做足功课,不标新,不立异,不赶时,扎扎实实的立足于本土特色,以达到我们所预期的目标。
二、把握趣味性原则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学双边“密切联系生活”,以引发参与的兴趣。对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过程,就要求适度把握好趣味性原则。
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教师教学为例,语文老师教学如何写调查报告,把调查的对象由学生不熟悉的“社区情况”改为调查家乡的“特色小吃”,把书本中“写一个熟悉的场景”,选定为参观一个“蒸喜酒”的场景,这样的安排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思想品德老师在课堂中教学“文明交往”时,让学生实景表演土家族的“待客礼仪”,从中体会交往待客的要求,把抽象的道理寄寓在生动形象的表演过程之中;音乐课堂中老师带领学生走出去欣赏本地山歌、“打围鼓”,让学生感到新鲜而好奇,这些课堂实例,无一不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学自然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趣味性原则,还要注意避免“唯兴趣”观,防止教师一味的追求乐趣而忽视民俗风情独特的内容。“趣”的把握有一个前提:所渗入的民俗风情必需与教学内容有情感价值相通处、内容关联接近点、体验结合互补面。
三、强调思想性原则
鉴于“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文化合力进入校园的实践还处于探索阶段”,而且民俗风情起源的自发性、宗教性、原始性等特点,让民俗风情的教育功能有一定的制约。当教师在引入并使用到其中的一个知识节时,首先充分认识到民俗风情作为一种民间文化的价值取向挖掘点。要结合教育的对象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辩证唯物的态度,“扬弃”的方法,发挥这种特色文化的教育功能。这就是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二者整合的时候所要强调的思想性原则。
比如在了解“丧葬习俗”时,就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那些复杂繁琐的动作、神秘难懂的语言,这只是一种文化展示过程,重要的是要挖掘其中的“扬善积德”内涵,对于很多封建迷信素材,更是要立场坚定的予以批判,不能一并吸纳。对于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民俗,也要有正确的评价。如过年时候小孩子在大年初一去别家“拜年”的习俗,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渐渐的消失。对于这种即将逝去的民俗风情,我们要指导学生从中看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给这种风俗的变化赋予积极的时代意义。
只有强调了思想性原则,我们的教育才会成为“有源之流”,才会始终与我们的教育目标保持一致而不偏离教育的主航道。
民俗风情文化作为一种开发很广泛的校本教材,在各级各类教育中被充分运用。只有坚持了民俗风情的本土化原则、把握了趣味性原则、强调了思想性原则,对于把民俗风情引入课堂教学才有了基础性的指南。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怎样把民俗风情与课堂教学有机的整合起来,是一个内涵很宽泛的命题,有待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之中进一步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覃正云,覃自云.新课改108问[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5.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社会实践;提高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82-02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在课程目标上,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为目标,体现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可持续性,考虑对学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充分性。近年来,学校着眼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积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让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
一、主题研究丰富多彩
新课程实施以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程登上了教学舞台,其倡导学生的实践学习、亲身参与,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反思和提高,以此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结合这一特点,我们尝试“以活动促发展”的价值观统率课程与教学,在实践中将活动教学与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结合起来,开展了系列节日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节日课程,熏陶育人。节日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如果将节日喻为生活之花,那么,不同国家和民族节日则汇聚成一个大花园,在众多现代节日不断增添新花朵时,春节依然是我们心底最浓的日子。为了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渊源,每年春节我们都组织“春节习俗知多少”主题研究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订研究方案,然后结合家乡实际确立了四个主题进行研究,分别是:春节的来历、春节饮食习俗、春节风俗习惯和春节新畅想。主题确定后学生分组制订研究计划,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每个小组根据计划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春节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九九”重阳节是老人的节日。在这易被遗忘的日子,我校提前组织召开“百善孝为先”主题班会,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了解老人对社会的作用,加深对老人的尊敬。然后布置学生回家陪爷爷、奶奶聊天、帮他们梳头、洗衣服,并且组织部分学生到敬老院慰问演出,打扫卫生,给他们带去了节日的快乐和社会的关怀,学生在活动中逐步学会了与人沟通的技巧,社会交往能力也随之提高。
2.热心环保,同享温馨。综合实践活动重视学生从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实践积极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街头镇是大理石之乡,多年来,石材在为当地人民带来丰厚实惠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当地居民的饮水都一度成了问题。为了让学生关注这个焦点问题,我校结合一些特殊的日子,以“关注我们的生态环境、关注我们的生活”为主题,开展“热心环保,同享温馨”活动。活动中学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才智,上网搜集资料、走进石材厂、了解父母等,了解大理石形成的自然原因、家乡开采的历史、石材为家乡人民带来的实惠及问题、如何减少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走访和调查。最后根据自己搜集和了解到的,撰写科学小品文、创作环保倡议书。通过调查,学生深刻认识到大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平衡,如果我们人类无限制地开采,对环境污染、破坏、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都会造成极大危害。活动后,学生自发自愿地签订倡议书,走上校园和街头发放倡议书,引导人们认识到这种无限制开采给子孙后代带来的危害,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不做不负责任的事。每个人要从自身做起,树立长远的目标和打算,在石材开采上长远规划,让家乡的天空永远湛蓝,河水永远清澈。
二、各种实践高质有效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各种实践,让学生提前丰富各种社会体验,为将来走上社会打好基础是有很有必要的。为此,我们注意抓好家庭这个主阵地,让学生养成最基本的习惯。
1.立足家庭,注重养成。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个舞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启蒙阶段接受的教育一般会终生难忘。作为学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做好家、校联合,在家校共育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活中存在大量的用水浪费现象。事实上,水资源日益紧缺。为了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同学们确定了“对生活用水浪费现象的研究”这个主题,调查家庭中是否存在浪费水的现象,人们又是在以什么样的方式,何种程度地浪费着宝贵的水资源。活动中,学生先结合家庭实际,设计一份数据记录表,详细记录家庭中的用水明细,以星期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写出简单的调查报告,并针对本周家庭用水情况制订下周的节水计划。在这次活动中,学生亲身实践,自主探究,互助合作,活动达到了最优化效果。如有的学生说,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吓一跳,原来每天我们家浪费了这么多宝贵的水,洗衣机排出的水完全可以用来浸泡衣服和冲洗拖把,洗澡前排放的水坚持收集,也是不小的数目;有的同学说,以前一直对妈妈节约用水不理解,认为是小题大做,现在才知道这样做的巨大意义。每个家庭节约一点点,整个社会该节约多少啊!这次活动,使得参与的同学都得到了锻炼,各方面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例如内向腼腆的同学变得健谈了,花钱比较大方浪费的同学在知道节约用水的同时也知道节约用钱了,校园里再也没有滴答滴答“流泪”的水龙头了,甚至有同学主动接空调流出的水,清洗抹布……这些收获远远超出了我们当初的活动预想,是综合实践活动给我们得意外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