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第1篇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应用、传播的媒介,是智能化、自动化实现的基础,其对于农业发展带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以下对计算机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1.1农业信息采集的便利化

通过计算机技术,我们能够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采集,以往只有一些大城市或是推广中心才负责对相应的农业信息进行收集和管理,这些信息很难被农民利用,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农民可以及时获取农业政策、农业设备、农业技术等信息,从而提高了其农业生产决策的有效性。

1.2农业科研活动集中化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安全问题是我国一个长远的战略问题,而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耕地面积却在不断减少,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严峻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需要充分依靠科技的力量,进行农业科研活动,而计算机技术不断能够加强科研成果、人员之间的交流,还提供集中化的科研环境,在数值预算、数据处理、模拟实验等方面都十分集中,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农业科研成果的诞生效率,促进了农业科研活动的开展。

1.3农业生产的科学化

农业生产涉及的信息是多方面的,不但包括气候、病虫害、土壤,还包括水分、肥料、品种等,以往这些信息的获取只能从当地的粮种供销处获悉,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这样就很难保障粮食的产量。而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可以对气候气象、病虫害进行预测,还能对土壤、肥力进行测试、检验,从而选择适应的肥料来保持施肥方案的合理性。

2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应用问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最大作用,就需要对农业生产中计算机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具体来说,当前农业生产中计算机应用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2.1思想认识不到位农民往往对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关注角度交稿,而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无论是信息采集、科研,还是生产、销售,其往往会按照传统的农业思路来考量,对于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缺乏根本的了解,甚至对计算机技术抱着质疑的态度,这样就导致了农产品的品种和种植面积等无法实现最优化,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缓慢,甚至停滞。

2.2基础设备比较少

虽然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是在农村计算机技术的配置仍旧不是非常广泛,由于配置率不是很高,使得其对于农业生产的作用也十分有限。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因素:其一,价格因素,计算机及配套设备价格比较昂贵,在农村的消费体系中仍算是一笔奢侈消费。其二,网络通讯配套缺陷,相较于城市地区的集中,农村幅员辽阔,村落之间分布比较零散,而我国的网络费用又比较好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计算机技术难以得到很好地普及。

2.3操作人员十分紧缺

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主要是农民,对于计算机技术这种现代化的技术其并不是十分了解,及时农民配置了计算机,但是也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而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比较稀少,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待遇、工作环境都比较差,操作人员更愿意留在城市。若是这种状况不得到很好地改善的话,则即便拥有了计算机设备和网络的话,也无法促进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的产量、销售等也很难保证。

3农业生产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策略

3.1加强宣传工作力度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技术、观念,计算机技术是现代技术的典型代表,是发展智能化、自动化、通讯花技术的基础,只有加强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才能让农业生产走上一条崭新的路。各级组织和机构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观念教育,技术宣传以及推广,只有这样才能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奠定思想基础。

3.2配置基础配套设施

为了更好地应用计算机技术,不但需要配置足够的计算机设备,还需要保障网络通讯配套,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的力量来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国家可以在农业生产计算机购买上给予必要的补贴,加大在计算技术推广上的投入,进而提高农村计算机的普及率;建设农村地区基础网络设施,使计算机设备能够联网,使计算机应用体系能够真正完善起来。

3.3加强农业软件的研发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除了硬件基础,还需要软件的力量,为此,各级政府应该组织农业生产软件的科研,建立信息平台和数据库结构,开发一个能够适应当地农业生产实践的软件,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

3.4培养计算机技术人才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第2篇

1.1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消极方面

计算机发展中催生了网络犯罪计算机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作用,计算机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比如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很多新的犯罪手段出现,造成了网络犯罪现象的发生。很多犯罪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照片等,还有人利用网络进行诈骗,一些传统型的犯罪已经开始转到网络之上。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1.2计算机发展的一些积极方面

浅析我国计算机的应用发展文/刘恕华随着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发展,给我国的计算机技术发展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的一些发展情况,以及对计算机应用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摘要

1.2.1计算机促进了市场中工业的发展,完善了交通服务目前,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集成制造有了很大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有益于社会的进步。当前,我国已经有接近三十个省市开始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很多机械企业、工程设计企业都应用了计算机辅助技术,使得很多企业的设计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计算机集成制造也已经在很多企业展开,大大减少了产品开发周期。我国的交通领域也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我国的高铁建设大大提升了我国的竞争力。目前,普通大众购买火车票和飞机票都可以实现网上购票,铁道部的网络服务已经很完善了,主要就是借助于计算机的应用。

1.2.2计算机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我国是农业大国,而且是人口大国,养育那么多的人口需要农业的高产量和稳产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农业开始应用计算机技术,尤其是在培育良种和农田水利灌溉方面,形成了统一的信息网络,能够将最先进的培育方法传输到网络上,实现信息共享,让先进的技术和农业专家的最新研究传输到普通大众,带动农村的种植业走向现代化、科技化。

1.2.3计算机促进了科教文体的现代化目前,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观看3D电影,而这一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在学校,越来越普遍的使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范围。而且远程教育的出现能够让学生在世界各地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学校。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利用计算机实现网络学校,集合世界上高等学府的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目前,远程计算机不仅应用于教学,还应用于治病救人,因为很多大型的医院已经开始进行远程医疗,与国内外的知名医院和医生进行合作,从而利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国外的先进医疗资源引入我国,实现疑难杂症的诊治。再有,公安系统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从而实现对犯罪人的准确定位和抓捕,为维护人民的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做出了贡献。

2纵观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不足之处

2.1我国最初的计算机发展依赖性强

一开始,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是受国外发展的影响,是被动接受的,创新性不强。而且目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

2.2信息技术大都来源于国外

我国的信息技术国产化非常低,很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都是来源于国外。随着对外开放的展开,我国国民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的信息化水平明显较低,所以很多应用系统都是从国外引进的。

2.3计算机应用的地区性差异较大

我国幅员辽阔,东中西发展不均衡,导致了计算机应用也存在着不平衡,东部的信息化水平较高,而中西部较低,很多西部地区的信息化水平远远落后。

2.4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目前,我国关于计算机应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很少,对计算机应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必须要有一定的规范,引导计算机应用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2.5信息化理念不强

很多企业的管理理念还比较传统,没有强化对计算机的应用。企业管理方面也没有专门应用信息化,没有形成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和体制。

3分析我国计算机发展应用的未来方向

随着科技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社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经济的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国的信息化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现在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争取在2030年,将我国的社会和经济信息化赶超中等发达国家。实现我国东部地区的信息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稳步推进中西部的信息化。

3.1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的投入将增大

随着我国拥有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台数之后,国家对计算机不断重视,为了实现与世界的接轨,我国必然加大对计算机应用的投入,不断的开发和研究新的计算机技术。实现我国计算机的创新,为我国的计算机提升世界竞争力。

3.2我国计算机应将广泛应用于政府部门

目前,政府信息化成了一个热门词语,随着计算机的应用,政府部门开始利用网络实现对社会的管理,开通了电子政务,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节约了很多资源,方便了政府向人们提供服务。

3.3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经济方面,主要体现为我国的电子商务正在壮大。包括BusinessToBusiness,Business-to-Customer等,而且,很多的工厂和企业也实现了信息化的管理,尤其是农业的信息化更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4结论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互联网+”;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

随着互联网、自媒体、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互联网+传统行业”的发展格局,这些不仅深刻影响着教育、医疗、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商业模式等,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逐步形成了以应用为导向、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应当从“互联网+”的视角考察计算机技术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等,以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在服务传统行业、推动产业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现状

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并广泛普及,人类的生产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比如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开始影响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类的社会交往、商业活动、社会治理等,变成了人类生存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广泛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万物互联的新时代,这些深刻影响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更快、运行方式更多元化、实用性和功能更加强大、自我防御和修复能力更完善等。

(一)计算机技术运行速度快。从运行速度看,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天气预报、用户数据分析、科学研究等活动都需要计算机拥有超级运算能力,这些对计算机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所以许多计算机公司都将计算速度作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核心指标,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计算机运算能力研究的投入,比如我国就成立了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专门负责计算机运算速度研究工作。

(二)计算机技术运行方式更加多元。从运行方式上看,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开始向小型化、微型化的方向发展,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方向,这些智能终端不仅体积小、携带方便,而且功能强大,能够较好地满足用户的各种上网需要。

(三)计算机技术基本功能更加实用。从基本功能上看,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电脑成了网上购物、电子支付、社会交往、网络学习、生活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平台,可以说人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开电脑,从而使计算机技术发展更加多元化,计算机性能更具有实用性,比如有些电商就以CRM系统实现了销售存储一体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技术极大节省了人工成本。

(四)计算机技术运行更加安全。从运行能力看,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计算机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要求计算机操作简便、运行安全等,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安全技术有了长足发展,计算机可以通过相关设备监理一套完整的防御体系,极大提升了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

二、“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工业信息化进程,将“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机技术与商业、国防、社会等领域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形成了许多计算机边缘技术。

(一)计算机技术在商业领域的应用情况。从发展过程看,“互联网+”首先产生于商业领域,而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推广开来。从总体上看计算机技术在电子商务、网上支付、网络媒体等领域的应用范围最广,并且推动了这些行业的繁荣发展,比如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有机结合,催生了许多重要的产业形态,推动了淘宝、京东、今日头条等一大批互联网公司的诞生。

(二)计算机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情况。计算机技术在能源、电力等领域也有许多应用,推动了智能电网的发展。比如一些新能源电力系统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攻击,像雾霾天气、冰雪天气等往往会影响发电质量,为了更加准确地获取相关数据,就需要以计算机技术快速获取相关数据,以便在第一时间传输到相关人员手中。此外,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也推动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的应用,促进了工业智能化、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促进了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大大提升了传统制造业的信息化水平。

(三)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的应用情况。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像雷达、无人机、导弹等尖端武器上都应用了大量的计算机技术,特别是无人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有着密切联系,军事侦察、电子干扰等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应用。美国等发达国家就利用无人机精确打击各种战略目标,并能够在复杂的自然环境和高偶然事件中完成供给任务。这些都说明计算机技术在国防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随着空天战、网络战的发展,卫星、网络等成为军事打击的重要目标,这些对计算机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四)计算机技术在社会领域的应用情况。“互联网+”不仅改变了商业模式、工业生产和现代战争,也给社会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教育、医疗、社会治理等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比如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电子图书馆、网络大学、多媒体课堂、慕课、网络付费学习等有了长足发展,这些推动了计算机技术与现代教育的融合发展。在社会管理活动中,信息管理及查询系统、指纹识别系统、人脸识别系统等有了广泛应用,这些推动了计算机技术在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此外,计算机技术在精准医疗、健康体检等医疗活动中也有着广泛应用,医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精准了解病人的病情、成因等。

三、“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前景

从总体上看“互联网+”不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商业模式、工业生产、社会管理、教育医疗等,也深刻影响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前景。因此应当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出发分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问题,把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各种新型计算机将不断涌现。1.光计算机。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但是传统计算机无法满足人们的运算需要,于是各种崭新的计算技术不断涌现,比如当前科学家就在考虑以光子代替电子和电流为载体,以纳米电浆子原件作为计算机的核心原件,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传统计算机相比,光计算机以光内连技术、空间光调制器等为基础,具有运算速度极快、耗电量非常低、存取信息方便等特征,在天气预报、水文变化、资本市场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2.量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业有计算速度快的特点,并且在理论上已经成熟,在实践上也处于实验室阶段。英特尔、IBM、华为等企业不仅在研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还在研发量子计算机,谷歌、微软就相继宣布研发了200秒内可以完成普通计算机1万年完成的计算任务的量子计算机。中国专家潘建伟、陆朝阳、汪喜林等也通过调控6给光子的偏振、路径等,实现了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中科院、浙大、背景计算科研中心等共同开发了量子芯片,在国际量子计算机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3.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与传统电子元器件相比,纳米技术原件的体积远远小于普通电子原件,而且拥有导电性能超强、质地优良等特征,所以说纳米芯片成了当前硅基芯片的良好替代产品。当前纳米技术已从微电子方向向传感器方向发展,未来将成为传统计算机的重要替代方式之一。4.化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化学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等新型计算机技术也都处于理论和实验阶段,化学计算机是以炭基制品代替硅基芯片,实现信息传输和存储,能够以较小体积实现快速运输;生物计算机是以生物传感器实现信息计算、传输和存储的计算机,它能够直接受人脑控制,不过这一计算机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二)计算机技术将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1.计算机技术将与网络技术深度融合。毫无疑问,人类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新知识、浏览新闻、休闲娱乐、社会交往、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存在当时,也促进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都将计算机等同于互联网,这些充分说明了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融合程度。随着网络化的深入发展,计算机技术将会与网上购物、网上学习、网上办公、电子商务等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3.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如今智能家居、无人驾驶、无人超市、工业机器人等在社会生活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比如小米、华为、海尔等科技企业都在大力推动智能家居的发展,这些必然对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运行方式等提出更多要求,推动计算机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的融合发展。

(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广。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会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将使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比如随着GIS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将被广泛用于农业资源规划、林业数据分析、土地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警等方面。计算机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农业资源管理,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规划,对农业进行区域化管理,促进农业信息技术更加精细化。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林业发展中,通过对大量地理信息、林业数据的分析等,推动森林防火、林业资源开发等,提高林业管理的数字化程度。计算机技术可以用于土地资源信息采集和处理,促进土地信息资源整合,有效解决土地资源信息逐级上报、弄虚作假等问题,推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和科学化。计算机技术还将用于自然灾害预测、灾情评估、灾后救援等活动中,极大提高人力对自然灾害的处理能力。

四、结语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教学;农科院校;教学质量;连续性;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S126

Discuss on Computer Teaching of Non-computer Majors for Agricul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HAO Yu-dong

(Zhengzhou College of Animal Husbandry Engineering, Zhengzhou, He nan, 450011, China)

Abstract:To re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fewer and unreasonable courses,the lack of continuity and hierarchy of courses in the computer teaching of non-computer majors for agriculture vocational education. After many years of the study and practice in computer education, the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computer teaching reforms are proposed for non-computer professional agricultural vocational, and the grade, continuity and level of teaching are proposed. The student's actual ability is improved greatly.

Key words:computer teaching; agriculture colleges; teaching quality; continuit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1 引言

在告别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在农业发展逐步实现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进程中,越来越需要既懂农业技术又懂计算机技术的人才,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全球兴起,现代的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向农业领域渗透,对农业的发展起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就我国整体范围看,农业的发展速度较缓慢,远低于工业的发展速度,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西方发达国家早在70年代就广泛开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而我国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应用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作为培养跨世纪农科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对农科大学生的计算机素质提出新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

面对着日益发展的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和不断提高的社会要求,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

2 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针对我校和其它兄弟院校的调查研究,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

1)重视不够。因为,这些学生是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领导、老师认为懂一点计算机基础知识就行了,不需要更深的计算机方面知识。如会上网、聊天、打字排版就行了。在将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中,学这么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在农业科研中怎么能充分利用好计算机这个工具,提高科研项目的速度和质量。对学生来说,意识不到计算机的作用,意识不到计算机是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知识是解决未来工作中面临问题的钥匙,而是仅停留在文档处理、表格处理的认识水平,对编程等认为“高深莫测”,缺乏信心。

2)所学计算机课程较少。进入90年代,各高职院校基本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其它有关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基本没有开过,一般只学一个学期,最多60个学时,到目前为止,我校大多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课程和学时还是这个情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现在世界真正进入了信息时代,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等发生了新的巨大变化。在这个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作为一个农科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这么一点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中根本不够用,距现代化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要求相差甚远。

3)计算机课程开设的不合理。大家都知道因材施教这个道理,在农科高职院校里,要根据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相关的计算机课程。

4)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每年我校绝大部分学生来自于农村,有的学生是对口生,有的学生是普招生,他们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已学过计算机知识,有的学生没有学过计算机方面的知识。极少数学生学的计算机比较好,不少学生一无所知。

5)目前农科高职院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缺乏连续性和层次性。在学校三年时间根据不同的专业应连续不断地开设不同的计算机课,分层次进行教学。

3 提高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对策

针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教学改革设想和策略。

3.1领导、老师和学生要充分认识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需要校级领导的充分重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加大投入, 筹集资金,改善计算机设备条件,淘汰使用多年的机器,及时补充新设备。(2)加强管理、资源共享,学校机房众多,由于涉及多个系部,因此难以统一协调管理,设备使用和人员工作整体效率低下。一方面是设备陈旧落后,无法满足教学需要,另一方面个别系部教学实习资源充足,设备无法发挥作用,有些系部甚至购买的计算机多年未投入使用。而计算机更新换代快,超过一定时间不用造成巨大浪费。通过制定协调的政策,开放全校机房,统一调配,可以优化管理全校资源,使利用有限的资金购买的新设备能发挥最大效益,提高使用效率,把设备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教师必须认识到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并不是不需要掌握太多的计算机知识。教师要转变这些旧观念,就要走向社会,深入农业企业搞调查研究,参与农业企业的生产工作,我校一位教师就是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深入调查研究,结果开发出了一个养猪管理方面的软件,这位教师并不是学计算机专业的。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这足以证明了,随着现代农业信息化的大发展,愈来愈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既具有本专业方面的技术知识,又比较懂计算机技术知识的人。

要达到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除领导和老师的重视与大力支持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对在校学生来说,由于没有深入到专业研究,仅处于专业学习阶段,难以了解计算机在本专业学习和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仅停留在知道专业需要计算机理论和基本技能。知道相关内容很重要,但不知道如何用,需要学到什么程度。许多同学只重视一般的键盘操作,他们误认为打字速度快就是计算机操作熟练,而往往忽视计算机技术的学习和训练,把软件编程看作高深莫测。部分同学计算机基础较差,学习跟不上,对学好计算机缺乏信心。针对在校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组织学生到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科研企业去参观。组织这方面的专家到学校去做报告和讲座。

3.2增加开设课程门数和学时数

我们要到农业企业去调查研究,收集资料,获取大量的信息,重新修订专业教学计划,增加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加大计算机教学的学时数,以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新要求。如猪生产与疾病防制专业的,增加开设“猪博士”管理软件的学习、“养猪场信息管理系统(专门针对于现代养猪场开发的)软件”的学习和“现代化养猪生产管理软件”等的学习。同时建议每个非计算机专业都要学习一下《信息检索》这一门课。信息检索具有三大重要意义:1) 避免重复研究或走弯路;2) 节省研究人员的时间;3) 是获取新知识的捷径。同时,增加上机学时数,让学生多上机多实践,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3.3因学生基础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针对高职农业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形式上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可以在学生入学后统考一下计算机方面的基础知识,根据统考成绩将学生分三个等级,对每个等级进行编班上课,根据不同等级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授课方式、不同的考核方式,等级高的即基础好的班级要求教师在有限的学时内尽可能地增加信息量,扩大学生知识面,使基础较好的同学能学到更多的新知识。等级低的班级可以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开始学习,学习进度慢一点。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模式,使计算机教学既符合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及规律,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成绩。

3.省略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总之,应当结合专业需要和特点组织相关专业的计算机教学体系,体现连续性和层次性。

3.5对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教师和学生的要求

对于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计算机成为在校学习和未来工作的重要工具,也是展示个人能力的重要方面。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属于重要的公共课程,很多专业在要求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更侧重计算机技术在本学科的应用。这对承担农科高职非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改革计算机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学科教学质量,才能使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利用计算机更好的为专业提供支撑。尤其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掌握好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外,在走出校门后,更应具有不断更新知识、跟踪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能力。在全面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非常重要。实际上学校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远远赶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很多人将不得不接受计算机技术的“再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

4 结束语

总之,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完善本学科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要让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好计算机,各级领导、教师及学生都要站在一定的高度认识这个问题,重视计算机的学习,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计算机技术引领下,深入研究、探讨改进农科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学的方式、方法,找出一条适合于专业需要的计算机教学的新路子。坚持计算机教育的连续性,注重计算机应用的不同层次需求,将会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使计算机应用课程更好的与相关专业结合,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农业信息化和科研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苏中滨,孙红敏,等. 农科院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 东北农业大学, 2009(6): 59-61.

[2] 张玲. 优化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的几点思考[J]. 职业技术,2008(11): 15-16.

计算机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机电一体化;生产应用

中图分类号: TH-39 文献标识码: A

一、机械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在生产、科研等诸多领域里,有大量的物理量需要按某种变化规律进行控制。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前,工业生产多处于手工操作的状态。最初采用基地式仪表控制压力温度等在一恒定范围内,初步有了对工业生产的机械控制实践。随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出现,直接实现了工业生产中各参量和过程的数字控制。计算机的微型化使控制技术更加智能化,同时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结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且越来越被广泛的应用到各生产领域。目前主要形成并应用的机电控制技术主要有PID控制,PID是经典控制理论的代表,它吸收了智能控制思想并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形成了自适应PID和非线性PID等更利于控制的变种PID控制器。另外还有模糊控制(FLC)、变结构控制等,均随着计算机领域的发展在不断地拓宽。

二、 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及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

2.1 机电一体化的简介和生产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计算机软件系统集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总称,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对各生产领域的控制过程进行监督操作。它主要应用领域有数控机床,通过相应的数控技术,在工业操作上结构、功能、操作精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采用多CPU和多主线的体系结构,丰富了数控功能,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是计算机技术和制造系统在机电控制工业的应用,是计算机化的制造系统。它主要由计算机、数控机床、自动化仓库等组成。在工业上,它可以随机地、按量地按照装配部门的要求,生产其能力范围内的任何工件,更适用于多品种,小批量等的离散零件的批量生产。

交流传动技术的发展也是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工业上有了重要的应用,尤其是在钢铁工业中,使复杂的矢量控制技术得以实现,无论是大容量电机还是小容量电机现均可使同步电机或者异步电机实现可逆滑调速。也使交流传动系统在轧钢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控制化技术于一体的新型控制系统。这一系统解决了工业控制系统中大量开关控制的问题,逐渐取代了耗能多、故障率高的继电器控制系统。随着PLC技术的进步,其应用领域更是不断扩大,可采集存储数据,还可对控制系统进行监控。PLC能编制各种各样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闭环控制。这种过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热处理、锅炉控制等场合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此外,随着工厂网络自动化的发展,PLC可实现通信及联网功能,更有助于工业生产的控制过程的监控。如今,PLC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石油、化工、建材、机械制造、电力、汽车、轻工、环保以及文化娱乐等各行各业。

2.2 计算机在机械和电子控制产业的应用实例

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控制技术一体化的有机结合,不断使相关的新技术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去,这些应用到的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工业的生产,更多技术是切身关系到我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下面举几个具体实例来介绍计算机技术和机电控制相结合的实际应用。

农业方面,机械作业过程中驾驶室内的仪表盘正迅速由电子监视仪表取代并逐步由单一参数显示方式向智能化信息显示终端过渡,以此来改善人机交互界面。这种智能化显示终端又被称为虚拟化仪器显示终端(Virtual Display Terminal),它代表了当代仪器与控制装置发展的主流方向。它可通过屏幕任意选择显示机组中不同部分的终端信息,在屏幕上按操作者的需求,调用数据库信息,显示数据、图形、语音等多媒体信息。另外,还可以将数据信息动态存入类似信用卡尺寸大小的高密度智能化数据存储卡,将农业作业过程的数据信息通过智能卡带回办公室,由计算机应用高级软件进行处理。也可以将管理者的决策和操作指令通过智能卡传送到拖拉机上的智能控制终端,实现自动控制农机的操作。

电脑横机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给机械编织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现在的电脑横机是一种涉及到计算机、机械、电子、控制等诸多领域的复杂系统。电脑横机的编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最初的横机是手动横机,只能胜任比较简单的编织过程。随着计算机技术应用到电脑横机中,通过电脑的自动控制,设计人员可对编织花型进行数字化设计,通过计算机数字直接控制机械的退圈、垫沙、脱圈、弯沙等相应的机械编织动作,由计算机指令控制系统完成整个设计的编织,极大地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还有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技术相互融合的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主体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总结

在机械生产领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入发展,机电一体化的形成是机械工业中的重要变革。通过不断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使机电一体化相关的技术在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东宝,工程机械与控制技术[M].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7.

[2]马增强等,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微计算机信息,1998.

[3]王立新,浅谈数控技术的发展趋势[J].赤峰学院学报,2007.

[4]杨明等,机电一体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农机化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