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高职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14-3277-03
1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是高等教育教学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那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就尤为重要,我们在开发本专业课程体系之前首先明确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企业走访,深入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明确本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群。然后针对职业岗位群进行深入解剖,从中提炼出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以适应人才培养质量要求为主要依据进行课程体系构建。通过聘请行业、企业专家组成专家咨询委员会对课程体系进行反复论证,开发出具有行业特色,符合高职实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课程体系。
2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现状及前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全球信息网络化,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从事网络系统的设计、安装、维护,网络软件开发、测试,网络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获取信息的工具。
3 职业目标及岗位群分析
3.1明确职业目标
本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大量、长期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人才基本素质、专业技能以及数量需求,最终将培养的毕业生的职业目标定位于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的流程如图1所示。
3.2 确定岗位群及核心技能要求
在完整的面向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的工作过程包括了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大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岗位群、岗位职责和所要求的核心技能有所不同,但有许多共性,具体如下。
3.2.1工作过程:售前阶段
工作岗位:售前工程师;售前技术支持;系统工程师。
岗位职责:跟踪和挖掘客户需求,完成方案编写、投标、产品选型、售前交流、售前测试、客户引导、产品演示等销售支持工作,协助项目经理协调管理客户关系。
核心技能:有较强的口语表达力、沟通协调能力、项目组织能力; 较强的网络方案规划、设计和方案撰写能力;熟悉国内外主流网络设备厂商产品的最新应用。
3.2.2工作过程:售中阶段
工作岗位:系统集成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测试工程师。
岗位职责:制定合理的网络架构和网络解决方案;与客户进行良好的技术交流及研讨,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完成系统集成项目中的设计、实施、测试、维护等工作。
核心技能: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熟悉各类网络主流技术,精通国内外主流网络产品的配置、优化与测试;能熟练搭建主流服务器,并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优化。
3.2.3工作过程:售后阶段
工作岗位:网络信息管理员;运维工程师;网络信息安全工程师。
岗位职责:及时对客户提供维护管理技术支持,并为客户提供相关培训;对网络监控进行分析为客户提供故障诊断和排除以及网络优化设计;分析评估安全漏洞,并制定相应安全管理策略。
核心技能:具有良好的文档撰写与培训能力;熟悉各类网络监控技术,具备网络故障的分析、判断、解决能力;熟悉主流网站开发技术,能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升级。
3.3人才培养质量要求
本专业的职业目标主要定位于每一岗位群中要求具有熟练专业技能及较高技术应用能力的高、中级职位。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也是紧紧围绕着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过程中需掌握的核心技能。
5 课程体系的重要支撑
1)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教师队伍
无论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还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应先行一步。因此有计划、有目的让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为教师创造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成立工程团队,多做工程,多做项目,通过项目锻炼教师实践技能,这样才能造就一支真正适合高职特色的师资队伍。
2)深化产学研、为专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托
产学研结合要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定位,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按市场规律推进产学研的多赢局面,充分调动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支持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使双方保持长期、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
3)突出高职教育中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很大的不同就是要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环节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并在这些实践环节中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培养,按行业标准组织项目实施。突出我国高职教育优势,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4)鼓励学生参加国际认证。
将行业认可度高的国际认证的配套课程引入到专业课程体系,鼓励学生参加CISCO、Microsoft等国际认证考试,通过大规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认证,一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保障学生的就业质量。
6 结束语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于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高专院校。我院的“1221”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高职教育近十多年摸索出来的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新路子。我们在“1221”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下,开发了本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相信这篇文章对其他高职院校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圣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6, 26(35): 14-15.
关键词:安全性 防护 技术 计算机 网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3)10-0209-01
1 常见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分析
现阶段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按照其应用功能不同,可分为密码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防火墙技术和陷阱网络。密码技术是基于密码学的原理的密码体制或一对数据变换,其中对称密码体制(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将明文消息按字符逐位加密分组,逐组加密。而加密技术本身也存在不足,一是加密信息可破解,二是密码泄露后,信息仍会被盗取。
防火墙技术是一种只允许符合安全策略的通信通过的防外不防内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使用过滤路由器保护网络安全,具有过滤内部网络用户请求和数据包的功能,且工作时速度快、效率高,可提高网络范围内的反入侵技术成功率,有效隔离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但防火墙技术还有一些缺点,不能彻底防止IP地址欺诈行为,且其正常数据包过滤路由器不能执行默写安全策略,不利于反黑客攻击;防火墙技术协议不完全适用于数据包过滤,也不支持应用层协议;不能实时更新以致于无法及时处理新安全威胁。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门通过搜集和分析信息,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并采取相应手段抵御网络内部攻击的新型安全防范技术,主要功能是监测、统计、分析和跟踪管理网络用户、计算机终端及其连接系统的异常行为模式,审计和检查系统本身属性安全性,检查和评估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记忆和识别分析已知的攻击行为模式,可弥补防火墙技术上的不足。入侵检测技术也有其局限性,如对于网络外部的攻击无法做到适时防御。
基于网络的开放性而设计的隐藏在防火墙后的陷阱网络系统主要包括能模拟常见漏洞或其它操作系统或“牢笼式”主机,诱骗入侵者进入受控环境,降低正常系统被攻击的概率。陷阱网路主要用来学习了解攻击者的思路、工具和目的,并为特定组织提供网络安全风险和脆弱性经验,发展事件响应能力。事实上陷阱网络,对于一些高端用户或黑客而言,容易识别,可能行之无效。
2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影响
2.1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有利影响
首先是防火墙技术通过应用级网关、地址转换、服务和数据包过滤等方式对流入或流出防火墙的信息进行检查和报警提示,有效的防火墙技术不仅可以避免重新编号,还能缓解IP地址紧张问题。
其次随着网络病毒的急速增加,其辨认难度也在逐步增加,扩散速度也逐步加快,防病毒技术和病毒查杀软件可将传统的被动防御形式,转化为主动防御模式,有效结合治理机制与技术手段逐步渗透到入口拦截、客户定制、反黑杀毒及全面优化等多个方面,加强了计算机网络相关防护水平和功能应用。
再次信息数据加密技术的发展,非对称密钥密码技术对非特定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密,不仅保证了数据安全性、完整性,还通过访问控制、身份鉴别和版权保护等手段有效控制数据传输安全。
最后入侵的检测技术不仅能免受网络协议、加密或速率的影响,还能进行检测特定用户监视和特洛伊木马,保证网络系统安全。
2.2 安全防护技术对计算机网络的抵制作用
网络安全防护技术本身有着技术缺陷,如防火墙技术仅能预防和控制计算机内部网络攻击。而目前网络工程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仍亟待解决如黑客攻击威胁、计算机病毒入侵、IP地址盗用、垃圾邮件泛滥和计算机系统风险等,这些网络安全问题并非一项技术能解决,而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缺陷往往会助长这些问题的发展扩张趋势。计算机病毒本身具有复制性、破坏性和传染性,多是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传播,也随着现有的防毒软件所存在的缺陷,不断地人为编造,变异发展,最后破坏计算机资源进,影响系统安全性。当然在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机构的体制不健全,岗位分工不明确,对密码及权限管理不足,也会使用户自身安全防护意识薄弱,导致严重信息系统风险,威胁计算机网络安全。
3 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策略
3.1 设置防火墙过滤信息
在局域网与外部网络间架设网络防火墙过滤信息是防治黑客攻击最直接的办法,也是加强网络工程中安全防护技术的关键。在将局域网、外部网地址分割开后,流入、流出计算机的网络通信、信息经防火墙的过滤掉威胁和攻击,禁止特殊站点访问和特定端口流出通信,封锁特洛伊木马,以增加内部网络的安全性。
3.2 加强病毒的防护措施
首先要增强网民的病毒防护意识,熟悉常见的杀毒软件(如360安全卫士)和防病毒卡的使用,紧密结合技术手段和管理机制,定期检测与查杀计算病毒,还要做好备份措施,防止系统数据的破坏和丢失。
3.3 入侵检测技术的植入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种对计算机网络资源及信息中隐藏或包含的恶意攻击行为有效的识别,拦截和响应入侵的主动性较强的安全防护技术,可实时防护错误操作、内部或外部攻击,并能够从网络安全的立体纵深、多层次防御的角度出发提供安全服务,有效的降低网络的威胁和破坏。
3.4 拒绝垃圾邮件的收取
未经用户许可批量强行发送至用户邮箱的垃圾邮件已成为如今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公害。拒绝垃圾邮件的收取的第一步是邮件地址的自我保护,控制邮箱地址使用率和安全使用率;或使用out-look Ex Press和Fax mail中的邮件管理来过滤、拒收垃圾文件。
总之,计算机网络的安全运行得益于安全防护技术的综合有效地应用,单一的安全防护技术是无法保证网络安全的,所以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安全正常地运行,网络用户或计算机终端用户应充分考虑计算机整个系统的安全要求,有效地在计算机上设置安全防护软件,结合预防措施做好日常维护。
4 结语
安全性防护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充分了解其应用功能、使用缺陷,有效地综合利用它们,才能有效促进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健康的运行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钊.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的相关研究[J].信息与电脑,2013(04):76-76.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入侵,检测技术,方向
随着网络的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开放性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为网络信息的共享和交互使用提供了很大方便,但同时也对信息的安全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应用领域的逐渐扩展,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在网络安全的实践中,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是不现实的。因此,保证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以及整个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入侵检测技术(IDS)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网络安全技术,它是通过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攻击的迹象,并做出自动的响应。入侵检测通过迅速地检测入侵,在可能造成系统损坏或数据丢失之前,识别并驱除入侵者,使系统迅速恢复正常工作,并且阻止入侵者进一步的行动,它的应用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帮助计算机系统抵御攻击。因而,研究入侵检测方法和技术,根据这些方法和技术建立相应的入侵检测系统对保证网络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一、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1.按照检测类型划分
(1)异常检测类型:检测与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偏差,如果可以定义每项可接受的行为就应该是入侵。首先总结正常操作应该具备的特征(用户轮廓),当用户活动与正常行为有重大偏离时即被认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漏报率低,误报率高。因为不需要对每种入侵行为进行定义,所以能有效检测未知的入侵。
(2)误用检测类型:检测与已知的不可接受行为之间的匹配程度,如果可以定义所有的不可接受行为,那么每种能够与之匹配的行为都会引起警告。收集非正常操作的行为特征,建立相关的特征库,当监测的用户或系统行为与库中的记录相匹配时,系统就认为这种行为是入侵。这种检测模型误报率、漏报率高。对于已知的攻击,它可以详细、准确地报告出攻击类型,但是对未知攻击却效果有限,而且特征库必须不断更新。
2.按照检测对象划分
(1)基于主机:系统分析的数据是计算机操作系统的时间日志、应用程序的时间日志、系统调用、端口调用和安全审计记录。主机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主机系统。是来实现的,是运行在目标主机上的小的可执行程序,它们与命令控制台通信。
(2)基于网络:系统分析的数据是网络上的数据包。网络型入侵检测系统担负着保护整个网段的任务,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由遍及网络的传感器组成,传感器是一台将以太网置于混杂模式的计算机,用于嗅探网络上的数据包。科技论文。
(3)混合型: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都有不足之处,会造成防御体系的不全面,综合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混合型入侵检测系统,既可以发现网络中的攻击信息,也可以从系统日志中发现异常情况。
3.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1)离线检测:这是一种非实时工作的系统,在时间发生后分析审计时间,从中检查入侵事件。这类系统的成本低,可以分析大量事件,调查长期的情况,有利于其它方法提供及时的保护。而且,很多侵入在完成之后都将审计事件删除,使其无法审计。
(2)在线检测:对网络数据包或主机的审计事件进行实时分析,可以快速反映,保护系统的安全;但在系统规模比较大时,难以保证实时性。
二、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误报
误报是指被入侵检测系统测出但其实是正常及合法使用受保护网络和计算机的警报。假警报不但令人讨厌,并且降低入侵检测系统的效率。攻击者可以而且往往是利用包结构伪造无威胁的,“正常”假警报,以诱使收受人把入侵检测系统关掉。
没有一个入侵检测无敌于误报,应用系统总会发生错误,原因是:缺乏共享信息的标准机制和集中协调的机制,不同的网络及主机有小同的安全问题,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有各自的功能;缺乏揣摩数据在一段时间内行为的能力;缺乏有效跟踪分析等。
2.精巧及有组织的攻击
攻击可以来自四面八方,特别是一群人组织策划且攻击者技术高超的攻击,攻击者花费很多时间准备,并发动全球性攻击,要找出这样复杂的攻击是一件难事。
3.入侵检测系统的互动性能不高
在大型网络中,网络的不同部分可能使用了多种入侵检测系统,甚至还有防火墙、漏洞扫描等其他类别的安全设备,这些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以及IDS和其他安全组件之间如何交换信息,共同协作来发现攻击、做出相应并阻止攻击是关系整个系统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三、入侵检测系统发展的主要趋势
目前除了完善常规的、传统的技术(模式识别和完整性检测)外,入侵检测系统应重点加强与统计分析相关技术的研究。许多学者在研究新的检测办法,如采用自动的主动防御办法,将免疫学原理应用到入侵检测的方法等。其主要发展方向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入侵检测系统的标准化
就目前而言,入侵检测系统还缺乏相应的标准,不同的入侵检测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通信几乎不可能。目前,DARPA和IETF的入侵检测工作组试图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标准化工作,分别制定了CIDF和IDMEF标准,从体系结构、通信机制、消息格式等各方面对入侵检测系统规范化,但进展非常缓慢,尚没有被广泛接受的标准出台。因而,具有标准化接口的入侵检测系统将是下一代入侵检测系统的特征。
2.分布式入侵检测
分布式入侵检测的第一层含义是针对分布式网络攻击的检测方法;第二层含义即使用分布式的方法来实现分布式的攻击,其中的关键技术为信息的协同处理与入侵攻击的全局信息的提取。
3.应用层入侵检测
许多入侵的语义只有在应用层才能理解,而目前的入侵检测系统仅能检测Web之类的通用协议,不能处理如Lotus Notes数据库系统等其他的应用系统。许多基于客户/服务器结构、中间件技术及对象技术的大型应用,需要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科技论文。
4.智能入侵检测
目前,入侵方法越来越多样化与综合化,尽管已经有智能体系、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应用在入侵检测领域,但这些只是一些尝试性的研究工作,需要对智能化的入侵检测系统进一步研究,以解决其自学习与自适应能力。
5.建立入侵检测系统评价体系
设计通用的入侵检测测试、评估办法和平台,实现对多种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已成为当前入侵检测系统的另一重要研究与发展领域。评价入侵检测系统可从检测范围、系统资源占用、自身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指标有:能否保证自身的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的开销、报警准确率、负载能力以及可支持的网络类型、支持的入侵特征数、是否支持IP碎片重组、是否支持TCP流重组等。
6.综合性检测系统
单一的技术很难构筑一道强有力的安全防线,这就需要和其他安全技术共同组成更完备的安全的保障系统,如结合防火墙、PKIX、安全电子交易SET等新的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技术,提供完整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科技论文。
四、结语
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地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但是目前,入侵检测技术主要停留在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上,这两种方法都还不完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网络入侵技术不断发展,入侵行为表现出不确定性、复杂性、多样性等特点;网络应用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如高速网络其流量大,基于网络的检测系统如何适应这种情况?基于主机审计数据这怎样做到既减小数据量,又能有效地检测到入侵行为?入侵检测技术己经成为当前网络技术领域内的一个研究热点,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将越来越多地与其他科学和技术进行交融汇合,如数据融合、人工智能以及网络管理等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入侵检测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方向,如宽带高速网络的实时入侵检测技术、大规模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等。
参考文献:
[1]戴英侠,连一峰,王航.系统安全与入侵检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孙知信,徐红霞.模糊技术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6,(2).
[3]裴庆祺.模糊入侵检测技术研究[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
[4]唐正军.入侵检测技术导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 数据交换 虚拟网络 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9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社会的发展是迅速的,无论是人们的工作还是生活,都贴上了信息化的标签。而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更是通过数据库与网络传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人们带来了方便的、科学的、灵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因此,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研究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事。
1计算机网络技术
1.1概念
所谓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是指可以利用通信线路将多部在不同地理位置、能独立运行系统的计算机以及连接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作为终端设备连接起来,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及网络信息传递的网络技术。而计算机在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和网络信息传递的过程,则是通过网络管理和网络通信协议实现的。因此,简单来说,计算机网络技术也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2发展方向及前景
计算机网络系统能完全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去,就是因为其带给人们的便捷性。而计算机网络的便捷性也给网民的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此,科学的、合理的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带给人们的便捷性成为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方向【2】。
目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虚拟网络技术已逐渐实现了人们远程办公的愿望,不断推进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因此,在未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我们的局限,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把虚拟专用技术运用到更多的行业中去,从而推动着我国的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2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非常广阔,而计算机网络在其应用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一是规范性原则,二是便捷性原则【3】。
2.1数据交换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数据交换技术通过允许计算机网络中多组终端进行并行通信来用来增加用户通信宽带,而并行的通信不会发生信息碰撞。在数据交换中,应用最广泛的是能提供储存、转发以及直通等桥接技术的交换机或交换式集线器。
在进行数据交换时,首先会对传输的数据进行监测以确定数据的源地址与目标地址,然后将监测出的地址与交换机内的动态地址作对比,最后将其发送到目标地址,实现数据的交换。这种交换方式是可以达到非常高的传输速率的,因为节点的终端可以单独使用对应交换机端口的通信宽带。除了桥接交换方式外,还有直接在输入端口与输出端口之间建立通信链路的交换方式,这种交换方式是利用链路进行数据通信的。
2.2虚拟网络技术
除了数据转换技术之外,计算机网络技术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虚拟网络技术。虚拟网络技术是通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打造一个内部的平台,用于内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的网络技术,其运用非常广,例如军事内部网的建立。
虚拟专用网使用隧道协议,根据建立的层次不同分为第二层隧道协议与第三层隧道协议,前者是把隧道建立在链路层,而后者的隧道建立在网络层,两者都离不开对IP数据的传输。但相比较而言,后者的安全性更高,拓展性更强【4】。
3以邮政企业中的应用为例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因其便捷被广泛运用到了各企业中去,邮政企业便是其中的一个。邮政企业原是以报刊,电报,储蓄等业务来支撑企业的发展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业务都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了。因此,邮政企业开始引进计算机网络技术来拓宽业务范围,增加业务种类,改变服务模式。例如利用网络技术实现的全国性异地取款业务,还有电子汇兑系统,实现了各营业网点能24小时内达到的汇款业务。而近年,邮政企业不仅实现了电子汇兑和邮政储蓄系统两网互通的功能,还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发了电子银行业务,其中包括了网上银行,微信银行,手机银行等。以网络化的服务形式接轨人们网络化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网络化的生活需求。
计算机网络技术除了在业务方面大大拓展了服务范围,在管理方面也提高了管理水平。目前,邮储企业已有80%的系统应用了PC服务器,以此组建集群,全面实施集群技术。在邮政系统中,以HP Open View作为网络管理的平台,使用SNMP为通信协议,构建了完整的MIB库,实现了全局性的网管系统【5】。
4结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已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其数据转换和虚拟网络技术更是在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时代是发展的,因此科技也必须随着时展,才能更好地使用于现实生活中。因此,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目前数据转换技术、网络技术等带给我们的快捷,而是应该不断开发、不断完善其他技术,使计算机网络能成为更强大的系统。
参考文献
[1]汤军.关于VPN技术及应用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3(17):3996-3998.
[2]宋延成.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4,05:154-155+157.
[3]刘艳,葛丽萍.浅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邮政企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信息通信,2015,01:152-153.
[4]冯卫刚,许珂乐.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在实践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S1:94-95.
[5]叶建齐.浅议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医院的应用[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07:4499-4500.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融合了网络技术学科、计算机技术学科和通信技术学科多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当下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应用,现在社会生活中,无论生产还是生活都有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身影,它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对人类社会的日常生产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力量。基于此,对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历程、功能、分类、应用及未来的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主机互联;网络互联;原则;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创新性非常强的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其在政治领域、经济领域、军事领域、科技研究领域与文化领域等方面都能够产生出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技术的需求就更大,这极大的缩短了技术革新的周期,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相信随着现代计算机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与进步,在未来社会发展中必然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量。
1现代计算机网络发展历程概述
1.1练级终端系统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的是练级终端系统,它是以单一计算机为中心,通过单一的计算机设备进行远程联机的网络系统模式,其系统终端没有CPU与内存卡,外部设备主要是依靠显示器与键盘等。其中美国飞机订票系统在计算机主机上增加了设置的FEP(前端机),是由专门设置的一台计算机设备与在美国范围内的两千余个系统终端组合而成的,这是当时最为经典的应用类型,此时网络订票系统已经具备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1.2主机互联系统
随着计算机设备的逐渐升级与快速发展,以单独的计算机网络为主的网络系统逐渐不符合人们的需求而被淘汰,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主机互联系统开始被应用,这种计算机网络系统是运用多种计算机网络进行互联而形成的,它主要是通过借助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单一计算机设备连接成为了局域性网络,从而实现计算机用户不仅能够直接使用本地计算机设备中相关的软硬件、数据信息资源等,同时还可以对计算机网络系统中其他的软硬件与信息数据资源进行应用,从而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
1.3网络互联时期
社会发展到现代,计算机网络主要采用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络,此系统是通过对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简单网络系统运用的不同的相关网络协议衔接起来,具有更为复杂、更为强大的特点。不同网络的互联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联系通信,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在利用互联网的时候访问网络系统更加便捷,并且还能够实现更高层次的数据信息交流活动与资源共享模式。
2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其功能介绍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网络技术就已经出现在人类文明中,早期主要在军事通讯中应用的比较多,而现在已经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以计算机技术基础上联合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具有较强的交叉性,包含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现代电子技术等多种学科内容,主要是通过利用现有计算机硬软件系统,通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将数据信息等资源整合在一起进行利用。近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实践应用中表现出发展速度更快,应用范围更广,社会影响更大等方面的特征,由此可以体现出社会科技文明的进步对高形态技术的需求也日渐强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很多,总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通信功能。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计算机之间、用户之间及计算机与用户之间可以有效连接起来,突破了地域、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二是协同功能。要想实现计算机的通信功能,就要求各个计算机之间的工作能够稳定、可靠,在这个过程中对计算机或用户之间的科学合理的协调是非常有必要的。举个例子来说,如果网络中的某一台计算机的负担过重,无法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就可以将其工作任务分给其它空闲的电脑,这样一方面能够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促进计算机网络可用性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三是共享功能。实现数据、信息、软件和硬件资源等方面的共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一个主要功能,其共享主要体现在数据库的应用方面。
3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分类及应用分析
3.1局域网
局域网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网络,也是应用最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广泛的网络。局域网的发展经历了以太网、令牌环网及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等这几个阶段,现在具有应用广、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资源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进一步提高了我国信息交流流通速率。
3.2ATM网路
ATM网络是一种网络模式,它不仅能够在高速网络通道中进行传输,同时还能够在高速网络通道中进行信息交换。ATM网络又被称为是异步传输模式,这主要是由于它同时支持LAN及WAN,能够实现局域网和广域网的无缝对接。ATM网络具有自己特有的网卡和转换设备,并在此基础上借助系统环节或特定的电话线路,最终实现对远程或近程的数据传输服务。
3.3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它涉及多学科,且高度交叉,综合了传感器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机一级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旨在与实现物理世界、计算机世界及人类社会三元世界的连通,因此在国际上备受关注,是国际前沿热点研究领域。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我们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和相关人员等的实时监控,并完成无线信号收发、电子通讯、数据处理等任务。传感器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加速了网络技术的发展,并促进了计算机中的硬件软件系统的不断升级与进步。
4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原则
4.1便捷性的原则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计算机软硬件设备的折旧率,通过尽可能单一的选择可以降低折旧费。除此之外,还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要采用哪种软件系统,并从整体上结合其网络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中必须要以便捷性为基本原则,对相应的计算机网络产品的维护、故障排除、维修及更新换代等方面进行及时简化,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保证工作效率。另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功能是非常灵活的,人们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来对设备做出正确、合适的选择。
4.2规范性原则
现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如果要想让它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必须要对其应用进行规范,对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进行适当的约束,这样不仅能够保证整个计算机应用系统的高效运作,同时也能够保证其更好的发展,从而更加长久的为用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用户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时,首先要通过多种方式来尽可能发挥设备自身的效能,不仅要能达到计划的目标,还要能够优化其运行的环境;其次要考虑到计算机网络系统自身的复杂性、高精确性和高协调性等特点,要确保其在运行中具有规范性以及高效率,以避免由于小问题而导致系统崩溃。
5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运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尤其是在通信行业、科研事业、教育行业和企业生产等各个领域当中,为社会岗位中更多部门做出贡献,使得人们对于信息的收集、浏览及使用变得不再受时间、地域限制,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应用服务功能,通过对其运用实现了传播速率快,信息更加完整的目标。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人们越来越看重对上网的体验,网络通信公司也在尝试降低上网成本,并且也在逐步解决网络出现的安全隐患与问题,增加更多人性化的元素。现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正在爆发式增长,为新型网络技术的出现奠定了社会基础,今后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应该体现在智能手机用户中,并能够走进人们的办公领域,通过其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利用,进一步提高办公的效率和效能,实现办公自动化。总的来说,在未来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会朝着更加智能化方向发展,我们必须要加速现代信息网络的构建,推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
6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更加的深入,再加上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技术引入市场,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的多界面将继续深刻地改变我们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显示出了非同寻常的实用价值和市场表现。在今后的发展中,互联网方向的发展更加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化建设和进一步融合,由此可见,加快信息网络的建设在未来的全球信息化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今人们对于现代化网络技术的需求渐长,现代化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开始进入到一个关键性的阶段,要求我们在发展网络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其即时性、安全性、标准化以及高技术性等方面的特征,从而使其更加符合广大用户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宏,王灵霞.计算机网络技术未来发展与应用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4(16):86-88.
[2]张鹏.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电子商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5(14):28.
[3]唐婧.浅谈我国现代铁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J].中国新通信,2013(19):61-62.
[4]秦百林.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问题刍议[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60):59.
[5]饶文红.探析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产业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1(22):124.
[6]邱小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现代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通讯世界,2015(21):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