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技术;病毒防范;研究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computer technology, good for virus prevention technolog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 promotion, to improve the overall security of computer working stability, reliability and information data and so on, has the extremely vital role and the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in this area, some of the key technology of content analysis of computer virus prevention in detail, and make a positive contribution to related work progress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Keywords: computer; virus; virus prevention; research

中图分类号:TP3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已经是逐渐的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关键性的工具,在许多领域当中,都有着极为广泛的运用。但是,同时,相关的计算机安全性问题,现今也是逐渐的变得严重起来,计算机的病毒无时不刻不在威胁着计算机的数据以及信息的安全,同时,对于计算机工作和运行的稳定性,也有着比较大的影响。一旦计算机病毒发作,则会对计算机的内存、性能等造成极大的威胁,同时,会修改计算机内部的数据或者是删除文件,为使用和操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所以,针对这一现状,还需要在相关工作的过程当中进行不断的加强和改进,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技术进行合理的提升,并且以此为基础,针对计算机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等,进行加强,更好的为其发展和进步做出努力。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计算机病毒,指的是其可以将自身很好的纳入至其他类型的程序或者是文件当中的一段较小的程序。从广义之上来进行分析,在计算机病毒当中,还包含有系统的陷阱以及特洛伊木马等等程序,虽然说计算机病毒只是一个比较小的程序,但是其和其他类型的普通的计算机程序有着明显的差别,主要的来讲,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病毒有着极强的自我复制的能力,同时,其可以很好的隐藏在一个计算机当中的合法的程序之内,并且当人们不断的针对相关的程序进行使用之时,计算机病毒也可以不断的进行自我的复制,这一点是计算机病毒和其他类型的计算机程序的一个重要的差别。

(2)计算机病毒有着较强的潜在的破坏能力,当计算机系统呗病毒感染之后,计算机病毒会逐渐的随着人们的使用以及操作等,很好的隐藏自己,并且等待其相关的条件成熟之后,给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等带来极大的破坏和损害。

(3)计算机病毒只能是由人为的进行编制,其不可能是自我产生的也不可能是由于操作等方面的失误而形成的。

(4)计算机病毒有着极强的传染性,并且,在相关的操作过程当中,由于其可以很好的借助一种非法复制的方式来进行传染,所以,可以将自身的病毒复制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系统程序之上。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

根据上文针对计算机病毒的详细分析和阐述,可以对其基本的特征等,有着详细的了解和明晰的掌握。接下来,将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等,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力求更进一步的为解决这一难题而做出积极的贡献。

计算机病毒可以通过不断的自我复制,来对计算机系统以及相关的操作运行等,带来极大的危害,而且,相关的病毒技术还在不断的改进以及升级当中。计算机病毒进入到系统当中之后,会自动的针对注册表进行修改,而在其运行之时,用户则不会有所察觉,这一点尤为关键。当用户登录一些账户之时,病毒则有可能会将账号密码等泄露出去,进而对数据信息的安全等造成了威胁。同时,计算机病毒还有可能会对网络服务等造成极大的损害,严重之时则可能会引起网络的瘫痪进而导致网络服务器不能够正常的使用和操作,为生活和生产等带来极大的麻烦。同时,计算机病毒还可以针对远程控制的计算机进行全面的掌控,控制其行为等,而一些新型的计算机病毒,则有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等无法正常的使用,严重之时会导致系统程序等的崩溃,或者是将用户的重要文件格式化,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为计算机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造成非常大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措施技术

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技术,是当前相关研究工作当中的重点和要点,而具体的病毒防治工作,一方面要针对网络服务以及相关的数据信息安全性等进行合理的改进和提升,而另外一个方面,还需要用户提升自身的安全防护的意识,随时针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的防范,进而远离其危害。

(1)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式。针对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方式,还需要相关的用户针对病毒进行及时的发现并且进行有效的处理。诸如对画面的一些异常的情况进行观察、针对相关系统当中文件的实际容量进行查看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极为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软件,来针对计算机的病毒的特征类型的字段进行扫描,进而达到防治的目的和效果。而从用户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还需要定时的针对病毒数据库等进行更新,树立起较好的病毒防范的意识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为病毒的防治打下基础。

(2)基于技术的角度来针对病毒进行防治。首先,在此项环节的工作当中,首要的步骤就是针对工作站等防治技术进行研究和分析,不定期的针对反病毒软件的工作站的感染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并且不断的提升软件防治的能力以及效果,同时,还需要在防治的工作站之上插设相关的病毒卡,实时的针对病毒的数据进行检验,另外,还需要在网络接口等方面设置安装相关的病毒芯片,针对工作站等进行实时的防护,并且和网络服务器之间搭设起一座桥梁,更加及时并且有效的针对计算机的病毒进行防治。其次,还需要针对服务器等的防治技术手段进行加强,防止网络服务器由于受到了病毒的攻击而出现瘫痪的情况,就目前阶段而言,针对计算机病毒服务的防治措施技术一般的情况之下都是采用的病毒防治的可安装模块技术,来逐步的针对病毒的扫描能力进行提升和改进就,同时,还可以使用相关的病毒插卡技术等,保护服务器不会受到病毒的攻击。最后,还需要针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进行必要的加强,这一点尤为关键,针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手段,是很难达到相应的效果和目的的,所以,只有很好的将技术手段以及管理的机制等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够达到病毒防治的目的和效果,并且在根本之上针对服务器进行管理和保护。首先,需要针对硬件以及软件等的系统适用、维护、管理等等多个环节,进行加强,定期的针对工作的模式进行检验,并且制定出严格详细的管理方案措施,在实践当中加以运用,提供一种最佳的病毒安全管理的模式,为病毒的防治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根据对计算机病毒的主要防治技术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从实际的角度出发,深入并且细致的针对计算机病毒的一些危害、特征类型等,进行了探析,并且从多个方面入手,针对具体的病毒防治的技术方案和相关的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力求为相关技术的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为工作的提升和改进做出努力,同时,也为了不断的加强计算机系统工作和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数据信息等的安全性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邓华.浅议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的进展【J】.现代计算机技术,2009.8:56-58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网络;防范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社会各个领域中不可缺少的应用工具,同时,计算机病毒也随之出现,不仅日益危害着计算机的信息安全,其破坏性与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强。因此,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为了使计算机应用能够保证信息安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的探索和拓展。如今,人们已经逐渐适应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快节奏生活,计算机作为信息化时代应用最广泛的信息交流工具,能够快速的帮助人们处理很多琐碎的事物,因此,为了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计算机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确保计算机安全运行的之前,对于计算机病毒必须进行全面的防范。本文主要以防范计算机病毒为出发点,探讨了网络环境下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义,并提出了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一、网络环境下防范计算机病毒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进步与发展,网络的出现不仅让人们拉近了距离,同时也感受到了虚拟世界的美妙与特点,计算机应用使人们的联系变得更加频繁、省时与亲密。不仅如此,计算机应用还能够为人们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对于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完美的信息工具是不存在的,就如同计算机也随时会面临着病毒的攻击,因此,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是主要防护病毒工具的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也逐渐蜕变的越来越完美,与此同时,病毒也因为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长期以来,病毒已成为困扰计算机系统安全与网络发展的重要问题,传播途径也多种多种,仅通过邮件传播病毒这一方式,就已经对计算机网络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危害。近些年来,在我国发生的几起大规模计算机病毒,都是通过网络的途径传播的,通过实践发现,利用网络传播病毒比传统病毒传播速度更加迅速,因此,网络病毒被称作计算机领域中的“全球杀手”。所以,各行各业必须明确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范意识,只有做好防范的准备才能有效抵御病毒的侵略,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计算机病毒带来的不良危害。

二、计算机病毒的内涵、类型及特点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计算机病毒在相关法律中的定义为:“指编制以及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我们应该了解到,计算机病毒是以个程序,凡是能够引起故障的代码,都是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性:1.潜伏性。计算机病毒拥有一定的潜伏性,其潜伏性越好,就可以在系统中存在越长的时间,病毒的传染就越大。比如说著名的熊猫烧香,只有时间成熟的时候才会突然爆炸,其隐秘性很高,在平常时间根本无从察觉,同时,熊猫烧香对系统的破坏也是巨大的;2.破坏性。计算机病毒渗透到系统之后,会对系统造成破坏。计算机中毒之后,工作效率会降低,或者会导致文件丢失,导致从程序无法运行,机器瘫痪;3.传染性。这条是计算机病毒的基本特征。计算机病毒会通过各种渠道感染没有中毒的计算机,一旦病毒产生变种,往往会以难以控制的速度进行扩散。而在某些情况下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瘫痪;4.隐蔽性。计算机病毒拥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可以通过杀毒软件检测出来,但有的根本查不出来。如果不经过程序分析,病毒很不容易却别出来。

三、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

病毒注入的方法主要为以下几种:

(一)后门攻击方式。所谓后门攻击方式,是由软件设计师在计算机中制造一个程序,允许其可以绕过安全程序对计算机进行攻击,其攻击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利用电磁脉冲控制病毒。我们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XP系统受到攻击,多数就是受到黑客利用后门攻击方式注入病毒的。

(二)无线电攻击方式。无线电攻击方式主要依靠无线电将病毒发射到系统中。这种方式是计算机注入病毒的最佳方式,利用无线电信号,可以将计算机病毒混合在信号中,从而进入网络。但与此同时,这种病毒注入方法的难度也比较大。

四、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防范措施

(一)建立计算机病毒管理报警中心。计算机病毒管理报警中心,是在服务器上建立系统管理中心,通过更新定义吗,以及对杀毒软件及时配置,达到有效防御病毒的目的。

在管理中心中,工作人员通过配置文件等技术手段,进行提前预防。各个站点以电子邮件的方式提醒危险,工作人员通过报警信息,检测计算机的安全状态,一旦发现病毒,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网络安全。

(二)加强计算机网络管理。目前在防治技术方面,我们仍然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管理应主动出击。要做到病毒防治,只靠技术方法是无法全面预防的,只有把技术与管理联系起来,才能全面的保护网络的安全。要从软件以及硬件的配置、维护等环节制定周密的制度,对系统管理者进行道德教育,严厉争持非法活动的任何团体,建立和谐的网络环境。

(三)完善计算机安全防护体系。这方面不止包括防火墙等杀毒软件,还包括运营商的各种服务。尽管病毒的种类很多,传播迅速,但还是能够有效预防。因此,我们应该及时更新防火墙,以防治黑客恶意放置病毒。我们在进行操作时,应增强自己的安全意识,时刻注意计算机的运行情况,在发现计算机受到威胁的时候,应及时处理,这样就能减少病毒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是不断更新的,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病毒,及早的发现病毒并做到有效的防范措施。目前,我们最好的方法还是保证软件的更新。但同时,我们还应从系统开发等角度提高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建立起各个网店相结合,形成以个完整的防护体系,以确保我们的计算机安全、稳定、健康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凤梅.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病毒及其防范技术[J]. 硅谷. 2011(01)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计算机反病毒技术 反病毒技术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广,传播速度快,一旦计算机感染了病毒,会产生很多危害,如企业的收益受损,个人信息泄露等。因此研究计算机反病毒技术至关重要。针对病毒特点,本文总结了一些新的计算机反病毒技术。

一、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目前来说,计算机病毒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第二十八条对病毒的定义是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目前较为认可的计算机病毒的定义是Fred Cohen提出的,按照Fred Cohen的广为流传的定义,计算机病毒是一种侵入其他计算机程序中的计算机程序,它通过修改其他的程序从而将自身(也可能是自身的变形)的复制品嵌入其中。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是通过首次感染可执行文件或者系统硬盘和软盘系统区域进行传播,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程序代码。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对计算机产生破坏的才叫做计算机病毒。

二、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一)传播途径广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很多,可以通过硬件、软件、网络多种渠道进行传播。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病毒既然是一段程序代码,那么只要不运行它,仅仅放在计算机中是不会感染计算机的。目前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网络进行传播。一旦入侵者侵入了网络,可以通过网络将病毒迅速扩散。

(二)隐蔽性强

计算机病毒的制造者将病毒伪装成为一些引人注意的信息,或者是与一些其他信息包装在一起,一旦运行计算机病毒则立刻将计算机感染,但是计算机染毒之后,有的计算机可能不会立刻“发作”,可能是要计算机使用者触发了某种条件才会对计算机进行破坏。

(三)自我复制能力强

大多造成巨大商业损失的计算机病毒都有极强的传播性和自我复制能力,例如李俊制造的“熊猫烧香”病毒,可以通过网络迅速的进行传播,使得整个企业的计算机都被病毒感染,造成计算机系统的瘫痪,使得企业产生巨大的商业损失。

三、传统杀毒软件的缺点

目前,很多杀毒软件公司为了预防计算机病毒都在积极研发杀毒软件和开发反病毒的方法。但是目前的杀毒软件仍然不能彻底的保护计算机的安全,还有很多漏洞使得计算机病毒得以乘虚而入。

(一)计算机病毒对加密技术的应用

目前为了保障信息安全,加密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些病毒制造者将成熟的加密技术用于病毒的加密中,这使得杀毒软件的开发者无法对病毒进行解密,从而使得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造成破坏。

(二)无法应对病毒的更新

传统的杀毒软件中防止病毒入侵的算法往往是针对已有病毒来编写的,但是病毒的自我更新和频繁升级使得传统的杀毒软件无法应对。病毒的种类和数量极多,杀毒软件只能预防一些特定的病毒,一旦病毒升级,则原有的反病毒算法又要重新编写。

(三)对新出现的病毒反应滞后

正如前文所说,传统的杀毒技术是针对已有的病毒进行编写的,对于更新的病毒尚且存在反应的滞后性,更不用说新出现的病毒。对于新出现的病毒,杀毒软件可能根本就无法检测到该病毒的存在,更谈不上预防措施。因此,传统的杀毒软件的反病毒技术是很被动的。很难通过主动的方式预防并且杀灭病毒。

四、计算机反病毒新技术

计算机病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计算机病毒本质是一段程序代码,这就注定会使得计算机病毒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更新。因此,预防计算机病毒必须要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来预防。目前最新的反病毒新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实时反病毒技术

虽然实时反病毒技术预防病毒的效果比较好,但是依然没能广泛地应用。其推广受到阻碍的原因是该技术虽然预防病毒的效果较好,但是占用的系统资源太多,同时兼容性也比较差,这些特点使得该技术的实用性较差。

(二)32位内核技术

与32位技术相对应的技术是16位的反病毒技术,即DOS反病毒技术。传统的反病毒技术是16位,但是对于目前的32位系统来说,如果仍然使用16位反病毒技术那么该技术连内存资源都无法控制,一些数据的位置可能远远大于16位的寻址空间,这就更谈不上反病毒了。除此之外,16位的DOS反病毒技术由于其位数限制,无法实现多线程,因此16位的DOS反病毒技术注定将被淘汰,32位内核技术也就应运而生了。

(三)虚拟机技术

虚拟机技术也是反病毒技术中兴起的较为前沿的技术。虚拟机通俗的来讲,就是通过程序代码来模拟真实的计算机。虚拟机可以将硬件端口、寄存器、中央处理器等都虚拟出来,虚拟机中可以反应任何可以在真实计算机中运行的程序。而病毒的本质就是一段程序代码,其传染动作也必然会在虚拟机中体现。换言之,使用虚拟机查出病毒的概率是百分之百。然而,由于虚拟机毕竟不是真实计算机,只是模拟真实计算机的运行环境,因此虚拟机的速度要比真实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要慢上几倍到几十倍。但是如果选择执行样本代码段的部分代码,那么虚拟机的速度和准确度都是其他技术难以比拟的。因此,至今仍然有很多人在研究和完善虚拟机反病毒技术,根据它的特点,很有可能发展成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反病毒机器人。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以及传统杀毒软件的缺点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计算机反病毒的新技术。

参考文献: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防范

中图分类号:TP30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17-21395-02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攻击与防范技术也在不断拓展。特别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遭受计算机病毒感染和攻击破坏,不但会造成资源和财富的巨大浪费,而且有可能造成社会性的灾难,因此,随着计算机、网络运用的不断普及、深入,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问题已受到计算机用户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分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破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且能够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当程序运行时,侵入的病毒也随之运行并感染其它程序,使计算机资源受到损失和破坏。最近,又经受磁碟机(Worm.Win32.Diskgen)”病毒、“U盘杀手”病毒、“网络天空”变种(Worm_Netsky.D)、“机器狗”病毒、新型AV终结者(Javqhc)”病毒等病毒的肆虐。根据对计算机病毒的产生、传染和破坏行为的分析,总结出如下计算机病毒特点:

2.1 破坏性

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大。凡是由软件手段能触及到计算机资源的地方均可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一量发作,轻则干扰系统的正常运行,重则破坏磁盘数据、删除文件,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瘫痪。

2.2 隐蔽性

病毒程序大多夹在正常程序中,它可以无声无息地感染计算机系统而很难被发现,待发现时,往往已造成了严重后果。

2.3 潜伏性

病毒侵入后,可以长期潜伏在计算机系统中而不发作,待满足其特定条件后才启动其表现模块,显示激发破坏。

2.4 传染性

对于绝大多数计算机病毒来讲,传染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传染途径非常广泛,可以多渠道自动侵入计算机,通过修改别的程序或自身的复制、变异,从而达到蔓延目的。

根据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属性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根据病毒存在的媒体可划分为网络病毒、文件病毒、引导型病毒。根据病毒的传染方法可划分为驻留型病毒和非驻留型病毒。根据病毒破坏能力可划分为:无害型病毒、无危险型病毒、非常危险型病毒、伴随型病毒、“蠕虫”型病毒、寄生型病毒、诡秘型病毒、变异型病毒。

3 计算机病毒的技术分析

实施计算机病毒入侵的核心技术是解决病毒的有效注入。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为计算机病毒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为计算机病毒创造了实施的空间;新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子系统中不断应用,为计算机病毒的实现提供了客观条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部分、接口界面、第三方工具条、BHO插件、Activex对象等,都存在着不少漏洞和薄弱环节,使得计算机病毒侵入成为可能。从技术分析来看,病毒注入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

3.1 无线注入方式

主要是通过无线通信系统把病毒码发射到对方电子系统中,以完成潜伏或直接作用。此方式是计算机病毒注入的最佳方式。主要的途径有:①直接向对方电子系统的无线电接收器或设备发射,②冒充合法无线传输数据。③寻找对方信息系统保护最差的地方进行病毒注放。

3.2 有线注入方式

主要是经网络的病毒注入。由于网络的广域连接性,使得病毒有机可乘。

3.3 固化注入方式

这种方式十分隐蔽,是把病毒事先装入硬件和软件中,使病毒直接传染给对方系统,在需要时将其激活,从而达到攻击目的。

3.4 后门攻击方式

是由软件设计师或维护人发明的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一个小洞,允许知道其存在的人绕过正常安全防护措施进入系统,计算机入侵者常常通过后门进行攻击。

3.5 数据控制链侵入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使计算机病毒通过计算机系统的数据控制链侵入成为可能。使用远程修改技术,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数据控制链的正常路径。

4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网络、数字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更是与日俱增。根据计算机的技术分析及其特点来看,应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防患于未然。

4.1 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

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应包括:访问控制层、病毒检测层、病毒遏制层、病毒清除层、系统恢复层、应急计划层。有了计算机防护体系,才能确保计算机的正常运行。

4.2 严把硬件和软件安全关

对欲用的设备和系列产品,首先要进行安全性检查后才能启用,以预防和遏制计算机病毒伺机入侵。

4.3 防止电磁辐射和电磁泄露

对于无线方式入侵的病毒通常采取电磁屏蔽的方法,阻断电磁波辐射,这样,不仅可以防止计算机信息的泄露,而且可以防止“电磁辐射式”病毒的攻击。

4.4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采取有效的防护体系是技术保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是基础。深入开展计算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安全防范安全意识和防治技术也是防治病毒入侵的重要因素。

5 结束语

计算机病毒攻击与计算防御手段是不断发展的,要想在计算机病毒对抗中保持领先地位,一方面必须根据发展趋势,在关键技术环节上实施跟踪研究,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病毒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另一方面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专业素质,做好系统和重要数据的备份;正确配置、使用安全软件,及时下载安装以修补漏洞,定期做好安检工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的防治计算机病毒。

参考文献:

[1]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中国计算机病毒疫情调查技术分析报告[R].2007.

[2] 刘庆辉.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防治方法[J].科技资讯,2007,(10).

[3] 甘容,李明东,杨玉梅.计算机病毒解析[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7,(04).

[4] 可荣硕,可荣博.当今流行的计算机病毒种类及预防[J].网络与信息,2007(09).

计算机病毒防范技术范文第5篇

1.1破坏性大

在计算机病毒中,往往融合着多项技术,具有极强的破坏性,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不仅用户私人信息会被窃取,还会给计算机系统带来很严重的破坏,轻则网络出现拥堵、掉线的情况,重则计算机直接瘫痪,甚至有些计算机被侵入者控制,成为攻击别人的“网络僵尸”。基于此,在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系统及网络都受到计算机病毒的严重破坏。

1.2难于控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离不开网络,计算机病毒伴随网络而来,通过网络计算机病毒进行传播、攻击,而且计算机病毒一旦侵入到计算机中,传播、蔓延的速度就会进一步加快,很难控制,几乎准备采取措施时,计算机病毒危害已经产生,如果想要避免受到计算机病毒的影响,可以选择关闭网络服务,然而,对于人们的生活及工作来说,关闭网络服务所带来的损失将会更加严重,因此,计算机病毒传播难以控制与网络服务之间形成突出矛盾。

1.3蠕虫和黑客程序功能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编程技术也得到了提高,由此,使得计算机病毒具有更多特点。在过去计算机病毒在侵入计算机之后,可以进行自身复制,从而感染其他程序,然而编程技术提高之后,计算机病毒具备了新特点——蠕虫,基于这一特点,计算机病毒可以利用网络进行传播,加大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传播途径。另外,计算机病毒还具有黑客程序功能,也就是说当计算机病毒侵入计算机之后,病毒控制者可以利用病毒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控制,获取用户私人信息,给用户带来严重影响。

1.4网页挂马式传播

所谓网页挂马,是指将各种病毒植入网站中,将网页中内容更改,当用户浏览网站时,计算机就会病毒感染。现阶段,网页挂马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主要的传播渠道之一,一旦计算机通过网页挂马式传播途径感染病毒,那么将会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甚至会出现网络财产损失。

1.5传染途径广且隐蔽性高

现今,随着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也变得越来越广,用户的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下载文件等操作都可能感染计算机病毒,同时,计算机病毒的隐蔽性非常高,用户很难发觉,很容易在无意中促进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播,进而使用户自身的合作伙伴也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感染。

2网络环境下计算机病毒的防范策略

2.1管理方面的防范策略

第一,加强计算机病毒的防护意识。对计算机使用人员展开计算机病毒教育,让使用人员充分的认识到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进而自觉地养成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意识,从自身做起,维护计算机安全。第二,建立快速预警机制。实际上,对于计算机病毒并无法做到彻底的杜绝,因此,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十分重要。通过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及时的发现入侵计算机的病毒,并对病毒进行捕获,随后向用户发出警报,给用户提供合理的解决措施。快速预警机制的建立除了依赖于相应的技术之外,还需要完善的防治机构及人员的支持,在建立防治机构并选择防治人员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建立,同时保证选择的防治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有效加强对计算机病毒的管理与防治。第三,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病毒防治技术规范。在对计算机病毒进行防治时,要建立相应的技术规范,从制度上来保证计算机病毒防治的有效性。制定技术规范时,要坚持合理性及规范性原则,同时,制定完成之后要认真的落实和执行,真正发挥技术规范的重要作用。

2.2技术方面的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