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语文的心得

大学语文的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语文的心得

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第1篇

俗话说:“见字如见人”,练就一手好字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写文章、记笔记、写读后感,都离不开写字。所以,我决定每天坚持练字一小时。

我的作文写得比较好,但不够生动,有待改进。在往后的写作中力争写得生动具体些,学会运用优美的词句,把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得淋漓尽致。让文章更优美;让读者对我的作文产生兴趣而继续读下去。

学好语文,上课要做到认真听讲,按照预习—听课—总结—复习—作业这五个环节进行,坚持独立思考;提倡和同学讨论,想象文章的背景、人物的形象。养成边听课边做笔记的习惯,手、头、眼、耳并用。

学好语文,除了课内学习,课余自习也很重要,养成学习语文的自觉性,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爱因斯坦说过:“A=X+Y+Z”。A表示成功;X表示勤奋;Y表示方法;Z表示少说空话。学语文也一样,只要勤奋、有方法、多做事少说空话,就一定能学好。

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第2篇

摘 要 大学新生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在心理上都还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做好心理稳定,对每一个学生今后上好体育课和终生体育锻炼都有很好的作用。

关键词 心理稳定 体育课教学。

普通高校体育课是学院德智体美、教学中的组成部分,是每一名进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体育课的好坏,对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每名学生以后的体育锻炼奠定好基础。体育课必须考虑“人”这个主体,既要体现体育对人的体质、健康产生的积极作用,又要尊重学生主体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课教学关键在于发展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能力,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为了更好的上好体育课,学生的心理准备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在新生阶段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众所周知,人的行为受到大脑的控制和支配,而人的心理对大脑控制功能的有效性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心理训练与体育课的教学相结合所取得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

人客观存在的生理情况,以及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等都会对人的行为祈祷影响,而且与个人在过去与现在所处的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新同学,在进入大学后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同一班的同学都来自各个不同的地方,所受的教育情况,所生活的地域环境,包括语言上都有差别。心理上就会有不同的表现。

一、作为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动机好,学习效果就好;动机不好,学习效果也不会好。由于实际生活的影响,学生之间心理的状态和心理发展水平也不一样,使得动机和效果之间有时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映学生原有的学习动机。所以作者认为先用一定的时间去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上体育课的动机,在交流中作为教师要注意言行仪表,要对每一名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用一名教师的爱去和学生进行沟通,把自己的想法、教学安排和学生进行探讨,并表现出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和严格要求。让学生对老师有一种信任,学生才能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老师交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动机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更科学的教学安排。

二、要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树立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个人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走向成功的基础。作者在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加强自信心的训练,学生的学习成绩会有明显的提高。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后,先讲明体育课的重要性,和体育课的意义。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作者认为要根据学生的体能、协调性以及心理情况。在尊重每个同学自尊心的情况下正确合理安排锻炼的强度,并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和优点,及时给予肯定,使学生在体育课的练习中能体验到成功,感觉到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使之产生自信。

三、融入交往力教学

交往是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的过程。大学生的心理正处在一个成熟期,交往能力和表现能力都比较强,作为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是师生关系,而下课之后则是平等关系。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温馨的师生关系,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

作者认为:要让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熟悉,并且积极为每一名学生创造被人信任和受人欢迎的气氛;在练习中要求同学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并要求成绩较好的同学进行示范。作为一个集体,师生之间有必要形成相互信任,团结一心,共同进步的共识。在上课时,可以要求学生讲学习感受和身体状况向老师反映。另外还要安排好课后同学之间的相互练习,共同进步。

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体育课兴趣

在教学中适当的安排一些趣味性练习,比如加入体育游戏来激发学生上课的兴趣。当然,在这些趣味性练习中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可以提高学生的热情。在上课时用一些诙谐的语言、启发式的动作等也有助于学生了解。同时从中发现学生的长处,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加入意志力练习和竞争力练习

意志品质是每一个人战胜困难,克服苦难,取得优良成绩的一种心理素质。体育练习又有一定的激烈竞争性,体育课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要完成学习任务,必须要克服一些生理和心理的困难。在教学中,作者有意识安排各种身体素质练习,比如800米~1500米长跑等练习,来锻炼学生在体育课的意志力。并组织各种小型运动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当然,在练习中的安排尽量多元化。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发挥自己的特长。达到既能提高成绩,又训练了意志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六、在教学中稳定好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的个体有一定差异,加上身体上的反映,在体育锻炼中会出现反复,会影响上体育课的兴趣。这时作者在教学上对所练习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调整,减轻学生的压力,并投入极大的耐心引导,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整练习活动。采用多形式教学等方法来稳定好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兴趣。

通过几周的练习,学生的心理上得到了稳定。对上体育课有了正确的认识,为以后的体育课学习和锻炼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第3篇

一、新闻教学中德育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的原因

德育意识不强。一些老师认为,大学生已经成人,应该已经树立起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所以在教学中只是传授知识,而忽视育人。一些教师认为新闻这个行业技能很重要,只要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就可以了,德育教学可有可无。

德育教学方式比较单调。在德育教学中许多教师习惯于灌输,这是由于缺乏对德育的根本性认识与有效模式的参考与借鉴,因而陷入知识传授式或空洞说教式的困境中。这种单调的教学方式,导致了德育教学效果低下。

2.学生方面的原因

追求思想的自由。这是大学生的显著特点,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突出。这里涉及到新闻专业方面的内容。在新闻史论方面,新闻教学中会涉及到西方新闻自由的知识。学生在接触这些知识,会受到这些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

思想的多元化。当代大学生接触各种信息的途径以前任何时候都要方便快捷。特别是3G时代的到来更加强了这个趋势。他们在接触海量信息的时候,受到这些信息所承载的思想的冲击。如果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容易在这些多元的思想中迷失。对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讲更是如此,他们更容易在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中迷失。

二、如何在新闻教学中加入德育内容

1.教师要有德育意识

在2010年9月17日举办的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等专家批判了社会及教育界某些人的功利化心态,认为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的德性培养和责任感的培育。在新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德育意识的观念。一方面要授业解惑,另一方面还要传道,也是育人。

2.教师要起模范作用

笔者就“你认为的好老师具备哪些条件”的问题对新闻专业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道德素质排在诸条件中的第二位。可见学生对老师的道德素质的期待之高。德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长时间的对受教育者进行熏陶。教育者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素质,就会让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产生怀疑。教师必须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让学生对所学的德育知识产生认同感。

3.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大学生希望在学习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希望平等对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以设置德育教学的情境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手段。比如提问的方式设置情境,让学生互相讨论设置情境,通过将相关案例设置情境等等,尽量的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这样可以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认同和发挥,通过相关情境去感知德育的内容,进而内化成自己的道德意识。

三、德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德育知识的储备

教师在平时要多注意德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关注古代的德育知识。另一方面关注现代的德育知识。古代的德育知识有些随着时代的变化,可能不适合现在的社会实际,要注意结合现代的德育知识来讲。这样能让古代优秀的伦理道德资源扎根于现实社会中。

2.经常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

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了解学生思想动向,首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有关爱之心。这样学生才乐于和老师沟通,便于教师了解真实的情况。其次要注意当代学生的沟通方式。现在很多学生喜欢把自己的问题写在博客或者微博里面。教师应该经常关注学生博客或者微博,及时的了解他们学习上和思想上的状况。根据具体的问题,及时的给予相应的引导。

3.把握好时机

如果引入德育内容的时候时机不好,会取得不好的效果。这里面要把握两点。一个是引入的德育知识要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作用。从生理上说,人的听觉注意力维持的时间有限,一般只有5至10分钟。超过这个界限,就会产生听觉疲劳。这个时候就可以引入相关的德育知识,起到缓解疲劳的作用。一个是要注意学生的兴趣。如果某个德育内容学生感兴趣,就可以稍加阐述;如果不感兴趣,那就适可而止。

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文学欣赏 教学 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毕业生有更多参与国际事务相关工作的机遇,大学生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要掌握英语语言技能,还要具备一定的英美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融入文学欣赏,有利于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文学欣赏有利于学生学习国外文学作品里蕴含的文化知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文学欣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提升个人素养、文化素质,并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学英语教学和文学欣赏并不矛盾,两者可互相配合,是实现英语教育变革的重要途径,教师适当应用文学欣赏,也是促使学生快速了解西方文化一个有效方法。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提升学生文化内涵的重要手段,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一、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文学教学环节仍较为薄弱,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文学欣赏未受到学校重视。学校师资力量薄弱、学生英语基础差、大学英语课程较少等。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满堂灌式的教学,忽视了对文学欣赏的深入理解,忽略了国外语言里所富含的人文要素,导致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缺乏必要的自主探索,不注重提升学生在人文、文学方面的修养。大学生深入了解英美文学的内涵,提升自身文化素养,在英语的整个教学过程里,传统教学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引导式教学 ,学校更注重考试,老师与学生均在考试压力下,阻碍了对英美文学的深入研究 ,英语文学教学上产生了认知偏差,极大地局限了英语语言文化的学习深度。虽然目前高校英语专业都开设了一定的英美文学课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进行多元文化的理解性阅读,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只是讲解语言知识点,特别是文学背景与文学教材里所展现出的人文常识、人文教育与人文关怀等知识常常就被忽略了。

二、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最关键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智力,从而提出了转变以专业教育为主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必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文学不仅包含了年代数字、人物介绍、历史事件等方面,语言与文化的理解不可分割,文学作品可以展现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特征,传达出不同文化所具有的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提升自身人文修养与文学赏析能力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文学作品赏析时,学生能够从中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教师可以协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将不同方式融汇其中,通过文学作品简单质朴的语言,让学生更加有利于理解西方文化。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中应用可以加快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增加词汇量,文学作品饱含了吸引学生的内容,通过阅读巩固词汇,学生们能够接触大量的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最为优秀的文化资料宝库,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引入英美文学则可以让学生产生新鲜感,让学生了解到英语也存在与汉语相同的各类修辞手法及韵律,通过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英美语言交流的技能,文学欣赏有助于学生对西方人文和习俗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是一项漫长的积累过程,阅读英语文学作品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文学作品中,由于其语言语法系统时常被运用,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育发展的要求,迎合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强文学欣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途径。

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适应国际交流的需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确立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的英语思维方式。教师要立足于课本中的文学元素,加强对英美文学的重视,对英美文学内容进行延伸,不断丰富英语教学内容。选取西方经典的文学作品,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英美文学,加深对英美文化的认识。教师应该推荐经典书目,引导学生阅读,根据学生的水平推荐一些具有代表性强可读性强的文学作品,选取一些学生熟悉的英美作家,让学生进行课后泛读,加大阅读量,扩大词汇量。由教师推荐并引导学生阅读,减少盲目性阅读。还可以选择一些学生喜欢的英美影视作品,对学生进行视听说练习。

完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为英美文学经典的导入提供技术支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现在很多优秀的英美文学经典已经被拍成了电影,更加生动性、直观性,教师要借助多媒体技术,以声音、影像的形式将以往文本中枯燥乏味的史实较为生动、形象的呈现给学生,多信息、多形式地呈现教学内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在集合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优势,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英美文学课堂中,使学生感受立体的历史文化和刺激的视觉感受,从而创造出真实化、情景化的教学效果。开展英美文学交流活动 ,鼓励学生用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加学生更多发挥的空间。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W是一种语言艺术,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提供给学生有趣生动、丰富的语言输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文学欣赏是非常有必要的,它折射出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发展轨迹,是切实可行的。传授与阅读适量的文学作品,能够让学生加快学习英语语言,教授一定的文学知识,能够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促进学生对英语文化有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此,教师明确教学目标,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英语教学活动中应用文学欣赏,适时的采用多元化的引导式教学方式,寻找合适的英语文学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英语交际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燕.文学赏析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校园英语,2015(5).

大学语文的心得范文第5篇

[关健词]大学生就业 心理问题 心理调适

面对就业,大学生的心理是复杂多变的。通过几年大学生活,学生们在知识、能力与人格方面有了积极的显著发展,有着强烈的就业意愿和积极的就业动机,为能尽快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感到由衷的欢欣;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又难免出现种种心理矛盾、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若不及时发现、正确疏导和解决的话,则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负面的影响,势必要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未来就业的顺利进行。因此作为师长应该将这一学生问题重视起来。

一、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

为了帮助广大毕业生同学更好地为就业做好心理准备和心理调适,我们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大学生就业时一般存在哪些心理问题。

(一) 就业心理压力与焦虑

目前越来越严峻的就业环境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这种压力在各年级学生都存在,而且压力有随着年级增高而上升的趋势。学生就业压力体验相当严重,尤其以心理体验最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毕业方向的选择、就业、考研、恋爱分合、大学中不愉快经历、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和事件。各年级程度不同,对压力的反应也不同。

(二)就业心理期望与失落感

大多数学生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大多希望到生活条件好,福利待遇高的大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工作,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中小城市和基层小单位。比如,有一些学生就说:“非北京、上海、深圳不去。”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并可能导致择业行为的偏差。

(三)就业观念不合理

这些不良观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目光短浅,看不到发展。一些大学生只关注工作条件、收入等眼前实在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因而极易选择到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

2.功利化,带有色眼镜。一些毕业生同学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

3.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力求安稳。忽视发展空间。很多大学生仍然喜欢稳定、清闲、福利保障好的单位,希望以此就能选定理想的职业,而不愿意选择有风险、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自己创业。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求职时,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就不考虑,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5.对职业意义认识不当。许多大学生从观念上来说,还是仅仅把工作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业对个人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四)就业人格缺陷

1.对自己的认识不够

具体来说,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不能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清醒、全面的评价。两个突出表现就是盲目从众与依赖。

2.对就业挫折承受力差

这种承受能力与心理素质有关,也与大学生活和学习的积累有关,如果从大一就开始对就业有个全面的认识,有所准备的话,就不会害怕突然的竞争环境。另外也需要在毕业前进行实践锻炼。不少学生在求职时只想成功,一旦遭受挫折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焦虑、失望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

3.自卑与自大

一些毕业生在求职中常会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评价偏低,他们总是以为自己的水平比别人差,单位要求很高自己肯定达不到,自己能力不行等等。自卑的反面是自大,而且两者有时会相互转化。一些专业较好、就业资本较雄厚的大学生容易从自信变为自负。

4.偏执与人际交往障碍

有些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如有的在求职过程中过于怯懦、紧张,不敢在用人单位面前表现自己,甚至连面试也不敢去,还有的在求职中不会察言观色,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不懂人际交往的礼貌礼仪,如有位大学生在面试结束时,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拿给他一支烟,他不仅当即拒绝还气愤地说:“我从来都没有这种恶习!”

(五)就业心态问题

1.过度焦虑与急躁

但一些大学生的焦虑过了头,成天都充满了各种不必要的担心以及造成精神上的紧张不宁、忧心忡忡、烦躁不安、意志消沉,行为上反应迟钝、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还有一些大学生在就业时显得过于急躁,整个就业期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常常心急如焚、给自己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与心理困扰。

2.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心理

有些大学生表现得非常消极,平时也不参加招聘会,有单位来了就看看,如果不满意就等下去,满意时也不主动争取,另外有些大学生自恃条件很好,但在择业时却常常要么碰壁要么找到的工作不满意,于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成天闷闷不乐、怨天尤人。

二、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

大学生就业不是到了大四才开始准备,而应在读大学的第一天就要有思想基础。从进校起就要开始培养自己的就业观念,经过了一年级的适应期,了解自我之后,就要在二年级锁定感兴趣的职业,在三年级有目的提升职业修养,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到四年级就初步完成学生到职业者的角色转换。

作为老师,在学生遇到就业心理困扰的时候,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

(一)不打无准备之仗

机会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很多同学在上了大学之后就安逸了,只会应付考试,对市场情况,就业情况不去关注,变得信息闭塞,比较麻木。如果这样下去,到毕业的时候必然会手忙脚乱,“临时抱佛脚”的结果很容易造成就业不理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们应该从入学之初就有所准备,认真学好专业知识,时刻关注社会动态,只有准备充分了,才能在招聘会上大展拳脚,在校期间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在上战场之前,一定要提前擦亮自己的那把“枪”。

(二)脚踏实地,不做飞人

在选择就业,面对用人单位时,一定要正确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要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

很多同学在面对用人单位时,对工作地点,工资薪酬都有过高的期盼。当然,对工作环境和薪金待遇有一个自我期待值是无可厚非的,但是,不能妄自尊大,“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非京、沪、广、浙不去”、“就业不如创业”。

到哪就业,干什么工作都应辨证地、发展地、全面地看待,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例如,一味想去外资大企业发展的同学,应当看到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与个人职业发展机会,以及易于产生成就感等都大于外企;非东部沿海城市不去的同学也应该认识到,南方经济发达的城市必然存在激烈的竞争,在选择去那里就业的时候,先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好去适应紧张的生活的节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要看到偏远地区有最适合发展的机遇,最艰苦的地方,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祖国需要的地方也是青年人成长最快的地方;有明确的目标,自主创业自然值得鼓励,但是创业要建立在对市场行情,对经济规律都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还要有一定的启动资金,不能盲目创业,只为自己当老板。

虽然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任何一个将军都是从士兵做起的。不能好高骛远,只想捡轻松的做,要认识到,初出茅庐的大学生必须经过基层的锻炼才能历练成一块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一定要踏踏实实地从最基础的做起。

(三)学会独立,看清自己

十八岁标志着人生进入了成人阶段。而在现实生活中,“独立”在青年人身上只有小事自己做主,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考大学、报志愿、再到选择职业、找工作,这一步步都靠着家长做主,尤其是部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毕业生,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时,依赖思想完全占上风,认为单凭关系就可以有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从而忽略个人努力,完全寄希望于家人。甚至有些同学,自己找到了工作,却认为家长联系的那份工作更好,从而放弃自己努力找到的工作,跟用人单位毁约。

在面对就业、择业时,首先要肯定自我价值,对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研究信息的分类及适用性进行深刻的研讨,把握自身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变化及企业产品的情况,知己知彼后,在充分调研分析后再选择地域、行业、企业来就业。

(四)谦虚是做人之本

作为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不要过多地在意眼前的得失,过分重视用人单位所给的薪酬,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好每一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也许,目前的待遇不十分理想,岗位不十分称心,但要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上级的信任,得到上司的重用。

人们常说:“是金子总会发光。”要学会用一个谦逊的态度,面对身边的人和事,只有从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充分的准备是就业、从业的先决条件;出色能力是就业、从业的核心支点;谦逊的态度是就业、从业的制胜法宝。

只有从自身做起,平时注重自己适应性的培养;不断增强自己与目标企业需要的岗位能力;善于挖掘自己从事岗位工作的潜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真正把就业就变成了一件快乐的事情。

另外,还要教给学生正确面对就业,要他们接受客观现实,调整就业期望值,充分认识职业价值,树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认识与接受职业自我,主动捕捉机遇,坦然面对就业挫折,提高心理承受力,调整就业心态,促进人格完善,必要的时候要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就业的问题并不是大三大四学生的问题,而是应该从大一新生就应该抓起来,只有从新入学的时候就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就业心态,才可以让他们更有目的性,更有计划性的充实的过好大学生活,因此,必须引起学校的足够重视,通过师长的指导作用和不懈努力才能把握好学生的就业心理,为学生更好地谋福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