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健康互联网

大健康互联网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健康互联网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1篇

一、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的现状

随着现代科技和互联网事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率也是直线上升。据统计,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4.57亿,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2300万人。其中,18至24岁的人群所占比例最大,约为35.2%,目前我国2300万在校大学生中网民所占比例约为51.8%。①其实,大多数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杂乱的信息时还是可以很好的分辨真假,把握自己;但还是有部分学生站在网络的“分岔路口”容易迷失自己,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互联网对大学生来讲有利有弊,如何减弱其弊端对人们的影响是互联网环境下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有利的方面

互联网为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便利:1.学校除对学生开设了主修课程,还另外开设了网上公共任选课,这类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在互联网上进行线上学习,这使同学们在节省时间基础上更大程度的获取自己喜欢的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培养了自己的创新能力;2.互联网让当代大学生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而是在无空间地域障碍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和交流,了解全球性的事件,逐渐培养自己的开放性思维和全球意识;3.互联网可以给大家提供大量的各类信息、知识等,让学生利用引擎搜索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和话题,通过不断的了解和思考,将所了解知识与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相结合,不断发现,不断创新,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知识储备和素养;4.互联网身份隐密性和信息开放性的双重特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找到自身价值的平台。大学生是一个处于极度需要情感安慰的时期,在网络这个开放性平台上,大学生不用担心自己隐私泄露的问题,可以放松自由的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二)互联网不利的方面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互联网也不例外,有利的同时肯定会有弊端的存在。1.大学生现在对互联网终端的手机和电脑应用率较高,在手机上有越来越多的网络游戏APP提供给使用者,由于大学生在学习中有课量少,闲余时间多的特点,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下载游戏来打发业余时间,而游戏则是扰乱大学生的心智,影响德智?l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很多游戏软件都是以暴力类杀人游戏为主,使用者在互相挑战可以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容易导致学生对生命的漠视;2.互联网传递给学生的海量信息,虽然可以让学生汲取更多有营养的知识,过多过复杂的信息则会增加学生本身面临的学习压力、社会压力等等,久而久之也会影响学生对自己人生价值的追求;同时,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学生在面对这些信息时需要把握自己的方向,拒绝许多不良诱惑,这对学生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对互联网依赖的原因

(一)有结果必有其原因,从古至今一直如此。那么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又是因为什么呢?学生在现实世界经历到挫折没有继续进行的勇气时;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没有人理解自己时;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到巨大的压力时,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沉迷在网络中,在这种虚拟的、便捷的、匿名的世界寻求安慰,寻找自我价值。

当学生在现实世界感觉不到关爱时,网上的某些平台提供给了学生一个有自己的地位可以发表自己言论,让别人都知道自己,关注自己的地方,同时可以释放压力。

(二)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发现与他人交往困难时,网络提供给他们一些谈论的话题,让他们寻找到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大学期间情感需求最为重要,所以便致力于寻找话题,让自己在这个世界寻找认同感,不让自己与社会脱轨。

三、互联网弊端的弱化

(一)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我们不难发现,网络带给学生的弊端方面,更多的是在学生心里形成的一些偏激的想法和观念。所以要抵御这些伤害,需要我们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完整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让学生能够自我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认识自己的存在的意义。做好了这些预防工作后,当学生在现实世界遭遇打击,遇到挫折时也能有一个正确的思维和态度去解决问题。从家庭角度讲,家长应该将对学生的教育科学化、网络化,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会极大提高心理教育效率;从学校方面来讲,可以将教育网络相结合,形成“教育网络一体化”方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更加的直接、全面,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发现网络世界提供的“一片海洋”。

(二)净化网络环境

现实中经常会有学生在网上观看某类视频、小说等之后,幻想自己也拥有某种奇异能力,然后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危害到自己生命的行为;也会有某位同学在观看某类不良网站后,学习态度不积极,找不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等。

21世纪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的无处不在,这对学生的成长有更大的挑战。总之,面对网络带给我们的利与弊,我们要从不同角度理解它、解决它。让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拥有健康成熟的心理,做新一代的大学生、做新一代的创新型人才。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2篇

【互联网+普惠金融】

“互联网+普惠金融”论坛以“健康发展 温暖世界”为主题,聚焦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普惠金融服务的典型案例,共同研讨如何通过机制建设及技术创新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让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潘功胜

要发挥好“互联网+普惠金融”的潜力和优势,关键是要把握好金融的普惠性、商业可持续性和安全性之间的平衡。要关注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在融合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执行官 井贤栋

数字普惠金融有三个支柱――科技、用户和监管,共同推动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在中国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民生的服务,有利于消除地区以及发展的差距不平衡。

【互联网+智慧医疗】

“互联网+智慧医疗”论坛以“助力全民健康”为主题,惠及全球智慧医疗领域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和政府官员,共同探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信息通信技术等在健康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推进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探索全球卫生与健康治理新模式,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国家卫计委主任 李斌

“互联网+智慧医疗”凝聚了信息化技术与医药科学的新成果,正在成为创新驱动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先导力量。“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已现端倪,并将为健康事业与健康产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百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彦宏

从互联网角度看“互联网+医疗”,基本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O2O的服务,怎样通过线上把用户引流到线下,分发给适合处理他疾病的地方去;第二个层次是智能问诊,计算机很多时候能够超越医生;第三个层次是精准基因分析和精准医疗;第四个层次是新药研发。

【互联网+出行】

“互联网+出行”论坛以“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为主题,重点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交通出行领域,就“互联网+出行”相关政策、技术、标准、应用服务等进行探讨交流,并同期举办“综合交通出行大数据开放云平台”上线仪式。

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 杨传堂

互联网以其广泛覆盖、高效连接等特性,改变了传统交通运输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优化了运输服务要素的资源配置。交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利于方便旅客出行、提高综合效率、改善出行体验,也是培育交通发展新动能、催生交通新业态、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

沃尔沃全球高级副总裁、CIO克拉斯・本德里克

汽车工业正在进入智能和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汽车将拥有高度智能和智慧,主动探索和满足人的需求。车联网、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是实现这一切的三大技术和方向,将引发一系列变革。

【互联网+物流】

“互联网+物流”论坛围绕“创新与实践――实现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为主题,分享和交流“互联网+物流”的政策、创新模式、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深入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模式和增长点,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有效结合,加强国际国内企业和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何黎明

物流业要把握时代机遇,以转换思维方式为起点,以加强互联共享为条件,以推进深度融合为着眼点,以优化政策环境为保障,积极创建开放、共享、协作、共赢的现代物流生态体系,推动新时期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

美团大众点评首席执行官 王兴

最近的四年时间我认为是“互联网+”的上半场,也就是以用户红利为代表,以用户规模快速增长为代表,以广度为代表,现在我们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拐点时期,接下来的下半场,很重要的一点不光是用户的广度增加,我们还要加大用户的深度。

链接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3篇

移动医疗的“资本寒冬说”从2015年下半年就已开始,一年后寒意更浓,各种移动医疗企业、医疗信息化企业纷纷倒闭,让当初下这片海捞金的投资者们渐渐开始驻足犹豫。

资本寒冬之下,转型正成为互联网医疗界的关键词。

在微信和微博上与朋友比拼行走步数,用公众号和挂号平台挂号,或者直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药品快递到家……然后,我们还能用互联网为自己的健康做点啥呢?

当前,一些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不断与线下医院对接试水创新应用;移动医疗应用也颇受资本市场青睐,据不完全统计,数百家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都走在融资的道路上。2014年到2015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分别为29.5亿元、42.7亿元,增长率为44.7%。预计到2017年,这一数字将超过125.3亿元。国家卫计委体改司副司长姚建红表示:“互联网为医院插上翅膀,也是深化医改非常重要的一方面,通过健康信息服务和智慧医疗服务,能够放大优质资源效应,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

但在另一面,前途并非一片光明。包括电子处方在内,一系列政策并不明朗,使互联网与医疗的深度融合仍存在各种不确定性。而在医院之外,使用频次低,用户黏性差,也使大量移动医疗应用“胎死腹中”,来自第三方的统计显示,仅今年之内,就有将近40家医疗健康互联网公司相继倒闭,春雨医生、丁香园、杏树林等知名应用也开始战略转型。

以挂号与支付起步

从8月9日开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在支付宝中的服务窗向用户开放,它不但能实现在线预约挂号,还是全国首个应用“防黄牛模型”的医院线上服务。蚂蚁金服医疗行业总经理王博介绍:“利用实名信息,支付宝能精准匹配挂号人和就诊人。通过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行为特征、关系网络建立多维度的层次化体征体系,通过数据挖掘和建模,有效识别出黄牛身份,为医院建立‘黑名单’库。”

在线挂号正是“互联网+医疗”的绝佳“破冰”入口。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卫计委此前出台了多项措施:2016年底前,北京市属22家医院将全部取消现场放号,改为实施“非急诊全面预约”等,而预约的最主要途径就是互联网。在支付宝服务窗之外,腾讯同样在微信城市服务中,与包括“微医(挂号网)”在内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出统一挂号开放平台。据介绍,迄今为止,微信的挂号平台已经在60多个城市落地。

而在实现挂号预约后的下一步,则是支付。深圳市人社局局长王卫介绍说,从今年6月起,深圳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参保人通过支付平台绑定加载金融功能的社会保障卡后,就可以在全市17家试点医院一键完成医保与自费的移动支付。“接下来深圳还将逐步探索扩大移动支付的使用场景,包括生育保险、大病门诊、住院、社康门诊、药店取药等,更加方便群众就医。”

开通医保的移动支付功能,不仅意味着提高效率,还意味着患者就诊流程的创新。如支付宝已能实现“当面付”“扫码付”,也有“诊间代扣”和“实时支付”,甚至对特定用户推出了“先诊疗后付费”模式。

尽管在线挂号和在线支付已经是“互联网+医疗”中相对成熟的模式,但这些环节仍需细化完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三甲医院医生告诉记者,“非急诊全面预约”的初衷是好的,但实际操作仍要考虑到医院工作的实际情况。“比如上周末系统出错,我们科室就多挂出了20个普通号。再比如过去预约挂号过时不候,但现在迟到半小时还可以来就诊,结果造成就诊秩序混乱,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得不到保证。”

硬件连接的慢病管理

通过智能硬件,糖尿病成为“互联网+医疗”目光聚焦的新热点。9月20日,腾讯糖大夫二代智能血糖仪,新一代血糖仪不但支持WiFi无线连接,甚至支持联通3G网络。腾讯腾爱医疗总经理吴波说,尽管通过硬件来获得用户并不是特别有效,但其获得的用户数据质量不错。

而在此前一周,专门从事糖尿病监测产品研发的进口品牌拜安则与阿里健康携手,宣布将拜安进智能血糖仪作为阿里健康“智能关爱计划”第一期的旗舰产品。阿里健康资深总监蒋b介绍说,患者每次的血糖检测数据会自动上传至云端,最终形成患者的个性化血糖趋势报告。

硬件厂商和互联网平台关注糖尿病,正是由于患者的血糖测量能够形成稳定的数据源。为了鼓励患者上传数据,阿里健康甚至表示,在现阶段,患者只需在规定时间范围内上传7条有效血糖数据,就能获得拜安进血糖仪购买费用近70%的现金返还激励。而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的“糖小贝2.0控糖保障产品”也在其奖励机制中规定,糖尿病患者每天测量血糖,如果测量结果在正常范围内,则“奖励”200元保额,而如果每周测量少于1次,则将扣减200元保额。

规律产生的健康数据意味着连接,更意味着互动和黏性。而这些都是互联网慢病管理的基础,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糖尿病的数据化也成为互联网慢病管理的试水之举。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表示:“互联网慢病管理有3个要素:一是要能收集数据。二是要能互动。比如患者可以收到微信提醒最近血糖控制得好不好,或者中秋节前提醒患者不能吃月饼。三是并非所有慢病都适合互联网管理,要挑选那些能管好的、容易的采集数据,能拉动互动的慢病先作探索。”

“互联网+医疗”对慢病管理的热衷,其实也正是寄托着移动健康医疗应用的转型渴望。此前,移动健康医疗应用往往只选择轻医疗、轻技术领域,比如切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健康保健和寻医诊疗两个市场。但实践已经证明,不解决患者“痛点”和“刚需”的产品,难以建立盈利模式。“慢病管理跑起来后就会发现可以拉动保险、制药、设备等企业一起参与,蕴含丰富的商机”。

互联网医院未来之路

2015年12月10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心血管专家王建安教授,通过乌镇互联网医院的网上平台,为杭州患者黄女士开出全国首张在线电子处方。随着这张电子处方的开出,“互联网医院”真正走进公众视野。截至今年7月,乌镇互联网医院在线接诊量每天已超过2.1万人次;预计到今年年底,乌镇互联网医院的日接诊量将超过8万人次。

“‘互联网+医疗’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单体医院信息化,和单个实体医院通过互联网手段拓展服务半径、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后,第三阶段则真正进入‘互联网医院’。”39互联网医院执行院长庞成林说。

乌镇互联网医院的开业,也让国内互联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4月,微医、好大夫在甘肃、宁夏上线互联网医院;随后,七乐康与广州市荔湾区中心医院达成合作;6月,阿里健康网络医院落户甘肃金昌……来自第三方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全国互联网医院试点已达35家。

互联网医院能干啥?所谓互联网医院,是指通过视频请医生诊疗,开具电子处方,药品快递到家的新型远程线上诊疗模式。其意义在于打破地域界限,既可以让偏远地区患者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又可以提高大城市的医疗服务水平,还可以更合理地配置医疗资源。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移动医疗 医疗体制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7)09-0006-04

Analysis on the modes and trend of internet medical*

SHEN Li1**, YU Guangjun2***, CUI Wenbin2(1.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25, China; 2. Shanghai Children’s Hospital, Shanghai 200062,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mode has been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internet medical one with the arrival of“internet+” era.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main internet medical modes at home and abroad and analyzes their trends according to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healthcare and the related policy making in China.

KEy WORDS internet medical; mobile health; medical system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催生了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医疗领域中“互联网+医疗”的产品和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建立以互联网为载体、患者主动参与疾病诊疗、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的医疗服务管理新模式,构建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能使广大群众享受更加高效、公平和便捷的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服务。本文在介绍近年来国内、外互联网医疗服务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就互联网医疗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和未来走势作一探讨。

1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主要模式

1.1 国外的主要模式

国外互联网医疗的建设起步较早,现已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和组织体系。考虑到人们对医疗保健知识的渴求日益增强,而在医疗环境中获取的健康信息及其可用性又很有限[1],因此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被开发出来并得到广泛应用。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美国居民中约31%的手机用户使用手机寻找健康或医疗信息,约35%的手机用户下载了应用程序来跟踪或管理自己的健康状况[2]。另一项相似调查的结果显示,72%的成年人在互联网上查询健康信息,65%的互网用户表示使用互联网和手机可更好地了解健康信息,互联网医疗干预的灵活性受到了广泛的追捧和欢迎[3]。

1.1.1 可穿戴医疗设备

可穿戴医疗设备能通过传感器及时获取生理、行为和健康相关的数据,研究人员则可通过互联网同步获得这些数据并分析可能的影响因素[4]。便携式和可穿戴传感器已越来越多地用于采集个人的生物、心理和行为数据,用于个人保健和健康的监测[5]。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获取的信息除能用于医疗保健外,还能用于相关医学研究并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1.1.2 数据平台的构建和共享

在美国的医疗服务体系中,患者的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可在医生之间共享,当居民在异地发生意外时,医疗机构就能通过他的身份信息迅速获取其电子病历及处方,帮助医生及时、准确地了解他的疾病史等情况。这种数据共享也有利于远程医疗的开展,利用医生、患者和科研机构三者之间形成的互联网数据大平台,医生、患者和科研人员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和获取相关信息,有利于诊疗活动的开展,并提高患者的就医满意度,保障患者健康[6]。

1.1.3 监测和记录

利用互联网医疗设备进行生物信息监测和健康指导已渐走入大众生活,通过监测可帮助患者及医护人员及时发现相关风险,提高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ZEO通过蓝牙手机和床旁设备相连接,通过睡眠监测得出综合睡眠报告,用户也可通过监测得分的变化或与同年龄组平均分相比较而了解自己的睡眠状况[7]。另外,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内置了运动传感器,可检测用户的异常行为,如老年人的跌倒、帕金森病患者的步态僵直等。还有的互联网医疗服务软件能监测睡眠状况、检测心血管疾病、警示健康状况或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呼吸等指标值[8]。类似的,血压仪、血糖仪和电子心电仪等医疗监测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这些便携式医疗设备能帮助患者在家中进行自我健康监测,时刻为患者提供健康信息及服务[9]。

1.1.4 信息化诊所运营商

互联网医疗的移动性使得人们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路途中都能得到医疗服务和获取各种与健康相关的信息,避免了传统就医模式中的看病难、流程繁琐等问题,节省时间的同时还降低了就医成本,并具有促进自我健康管理的作用。One Medical Group运营了多家诊所,患者可网上预约就诊或在线购买药品、甚至在线查询检查结果。新技术提高了临床医疗的透明度,但仍存在相关信息的所有权和医疗记录访问的权限等敏感问题,需予进一步关注[10]。互联网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成本―效益的评估将是对其未来研究工作的重要部分。

1.1.5 慢性病管理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慢性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首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使得研究者和企业都非常关注对慢性病人群的医疗服务问题。WellDoc是一种糖尿病患者用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软件,通过手机和云端平台记录和存储血糖水平数据,患者能用其监测自己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11]。移动健康工具的出现推动了卫生保健领域、尤其是慢性病管理的发展。有研究显示,69%的美国成年人使用互联网技术监测健康指标来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慢性病[12]。互联网医疗可提高慢性病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1.2 国内的主要模式

国内医疗资源短缺且配置不合理,互联网医疗也相对落后。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可按诊疗时间分为诊疗前、诊疗中和诊疗后3个环节,按诊疗内容分为预约挂号、检查诊疗、药物配送、健康监测和支付保险5项服务,按适用对象分为面向医生和直接面向用户2类,按建设机构分为医院自建、企业自建和医院、企业合建3型。

1.2.1 网上就医服务

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患者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或相关网站选择合适的医院进行预约挂号及完成在线支付,并可通过网络实时查看目前排队情况以方便就医,节省就医时间。微信医院或互联网医院主要是为患者提供就医服务,包括预约挂号、预约就诊等。由于微信应用广泛并具有简单、快捷的特点,微信医院得到了患者更多的认同和接受。以“掌上药店”和“天猫药馆”为代表的线上药品销售商店会自动显示附近联网的药房,患者可根据自己情况进行线上下单和结算,然后选择自取或快递的配送方式,购药变得十分方便。

1.2.2 医疗咨询和医患沟通

以“平安医生”、“轻问诊”为代表的网络医疗咨询平台具有问诊、自诊、健康信息搜索、健康状况提醒等功能,受到患者和人们的欢迎和追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整体提高和疾病谱改变,人们的医疗卫生观念正逐渐由“治已病”向“防未病”转变,并希望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医疗保健知识。互联网医疗通过搭建医疗咨询和医患沟通平台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向患者提供医疗信息的同时树立了医生的个人品牌,有利于缓解医院门诊压力。

1.2.3 大数据平台

在互联网医疗模式下,患者的医疗信息可存储于计算机,并通过云端平台发送给医疗人员和相关机构。阿里云的“未来医院”能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平台,利用电子平成从门诊挂号到住院缴费、电子处方、药品配送、患者转诊、医保实时报销等各h节。目前,互联网医疗也已进军医保领域,包括线上投保及查询、医保结算以及医保机构对居民健康大数据的分析、评估和预测。

1.2.4 医生集团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捷渠道,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疗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和沟通成本,有助于医生更好地建立个人品牌,而医生集团则为医生自由执业提供了一个新的选项。“张强医生集团”是国内出现的首个医生集团,现已有更多的医生集团。医生集团在增加医生自由执业路径的同时,也面临着医疗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制约,其未来的发展还有待相应制度、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及支持。

2 互联网医疗的走势分析

2.1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机遇

2.1.1 传统医疗服务的痛点催生了互联网医疗

传统医疗服务模式存在很多弊端,无论是给患者、还是给医生都带来了很多“痛点”。我国医疗体系存在医疗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同时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也亟待提高,人们对医疗体制改革的呼声很高[13]。患者有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琐、费用昂贵、渴望能够获得个性化的医疗和卫生保健知识等问题,医生则有难以与患者高效互动、缺乏接受培训和进行科研的时间等问题。在此情况下,互联网医疗顺势而出,在建立以患者为核心的医疗服务模式、诊疗信息的互联互通、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监测等方面顺应了患者的需求,同时也为医生带来了更多的职业便利和执业机会。

2.1.2 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普遍化为互联网医疗发展带来了机遇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已呈现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逐渐提高,由此加重了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程度和人均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慢性病和老年患者多需反复就诊、长期用药、定期检测,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影响到疾病的进展,而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等互联网医疗的监测和慢性病管理正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和线下、实体和虚拟的相结合,使得医疗保健知识的可及性大幅提高,人们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也随之提高。

2.1.3 科技创新将推动互联网医疗快速发展

智能移动终端和移动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可穿戴医疗设备、慢性病管理平台、智能设备等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就医诊疗模式,数据云端处理及分析的广泛应用则宣告着精准医疗和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医疗模式将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方向转变。我们必须把握科技创新的大趋势,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医疗创新,更好地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

2.2 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挑战

2.2.1 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互联网医疗服务的主体已从患者、医生和医院转变为如今的医疗服务需求者、医疗机构、资源提供者、医保机构和第三方医疗服务商,各主体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完整的服务网络。然而,我国互联网医疗起步较晚,相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14]。医疗活动具有严肃性和复杂性,承担着重大的社会责任,有关医生多点执业的实施、互联网医疗的开展、药品网络营销的安全性、医生实名制的真实性、患者隐私信息的保护、医疗数据能否真实反映患者的实际病情、医疗责任划分及保险制度等都需有进一步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或支持。

2.2.2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

我国互联网医疗尚不如其他行业那样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成熟的技术,目前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必须有相关行业的支持和技术支撑,使医学、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形成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联合体,方能使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因此,需对医生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医院必须与企业进行合作,及时更新和强化硬件实力,但应注意患者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2.2.3 建立品牌,提高影响力

传统医疗服务依赖于医院实体运行,医院高墙耸立,信息不对外流通,而互联网医疗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医生自身品牌及影响力的建立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受传统就医模式及思维的影响,普遍群众对互联网医疗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都较低,且缺乏信任感[15]。这就需要互联网医疗在坚持医疗服务的同时,还需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建立品牌,以促进自己的发展和良性运行。

3 结语

在如今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互联网医疗的兴起及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总的来说,互联网医疗的发展为医疗行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医疗服务模式,扩大了医疗服务空间,促进了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正处于激烈的变革之中,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实施、分级诊疗政策的出台、相关监管及支付体系的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使互联网医疗能持续、稳定地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技术保障和支持,推动医疗、企业和保险业的融合,树立品牌并提高影响力,切实推动医疗健康行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Lane TS, Armin J, Gordon JS. Online recruitment methods for web-based and mobile health studies: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OL]. J Med Internet Res, 2015, 17(7): e183 [2017-01-03]. http:///2015/7/e183/pdf.

[2] Manca DP, Aubrey-Bassler K, Kandola K, et al.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a program to facilitate chronic disease prevention and screening in primary care: a mixed methods program evaluation [J/OL]. Implement Sci, 2014, 9: 135 [2017-01-03]. https://implementationscience. /track/pdf/10.1186/s13012-014-0135-7?site=.

[3] Tirado M. Role of mobile health in the care of culturally and linguistically diverse US populations [J/OL]. Perspect Health Inf Manag, 2011, 8: 1e [2017-01-03]. https://ncbi.nlm. nih.gov/pmc/articles/PMC3035829/pdf/phim0008-0001e.pdf.

[4] Ackerman M, Locatis C. Advanced networks and computing in healthcare [J]. J Am Med Inform Assoc, 2011, 18(4): 523-528.

[5] Banos O, Villalonga C, Garcia R, et al.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 novel open framework for agile development of mobile health applications [J/OL]. Biomed Eng Online, 2015, 14(Suppl 2): S6 [2017-01-03]. https://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47155/ pdf/1475-925X-14-S2-S6.pdf.

[6] Kumar S, Nilsen W, Pavel M, et al. Mobile health: revolutionizing healthcare through transdisciplinary research[J]. Computer, 2013, 46(1): 28-35.

[7] Habib MA, Mohktar MS, Kamaruzzaman SB, et al. Smartphone-based solutions for fall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challenges and open issues [J/OL]. Sensors (Basel), 2014, 14(4): 7181-7208 [2017-01-03]. http:///1424-8220/14/4/7181/pdf.

[8] Gaggioli A, Pioggia G, Tartarisco G, et al. A mobile data collection platform for mental health research [J]. Pers Ubiquitous Comput, 2013, 17(2): 241-251.

[9] O国强, 由丽孪, 陈思, 等. 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 中国数字医学, 2015, 10(6): 15-18.

[10] Boeldt DL, Wineinger NE, Waalen J, et al. How consumers and physicians view new medical technology: comparative survey [J/OL]. J Med Internet Res, 2015, 17(9): e215 [2017-01-03]. http:///2015/9/e215/pdf.

[11] Oresko JJ, Duschl H, Cheng AC. A wearable smartphonebased platform for real-time cardiovascular disease detection via electrocardiogram processing [J]. IEEE Trans Inf Technol Biomed, 2010, 14(3): 734-740.

[12] Bauer AM, Rue T, Keppel GA, et al. Use of mobile health(mHealth) tools by primary care patients in the WWAMI reg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Network (WPRN) [J]. J Am Board Fam Med, 2014, 27(6): 780-788.

[13] 吕晓娟, 张麟, 陈莹, 等. 互联网+医疗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6, 13(2): 124-127.

大健康互联网范文第5篇

作为以中药饮片生产为核心,布局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千亿市值医药企业,康美药业不断探索“互联网+中医药”创新,并率先将智慧药房服务付诸实践,极富意义。

“广州模式”落地

医药分开,破除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痼疾,是我国医改的重点内容,也是降低就医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为助推公立医院医药分开,康美药业推出了智慧药房创新服务模式。

2015年3月25日,康美药业与广东省中医院签订《中药饮片代煎及药品配送服务协议》,首个“智慧药房”项目启动。经过两个多月攻坚克难,6月15日起,康美药业智慧药房正式投入试运行,可为广东省中医院患者提供药品调剂、中药饮片代煎、膏方制作、个性化加工和炮制、送药上门等服务。该服务试运营前三天服务超过1500人次。

“中医院通过智慧药方系统,将患者电子处方发至康美,由康美完成药品的调配与配送。对病患而言,原本繁杂的取药过程变得像‘收快递’一样简便。”康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兴田告诉记者,“只需半天时间,代煎好的中药即可由物流配送至病患家中。”

目前,康美药业已在广州投资建设面积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药品仓储、调剂、煎煮、配送中心。基于康美智慧药房服务模式,医院可节约大量药品储存损耗,患者可以大大缩短排队等候时间,减少在医院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企业通过线下服务换取药品销量,打造面向终端患者的综合药事服务模式与品牌,可以说是一个三方获益共赢的业务模式。

“智慧药房带来了诊疗、服务和配送三方面创新,这对中医药行业是很大的变革。”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表示,“康美药业与广东省中医院的合作向行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经验模式。”未来,康美药业智慧药房服务还将在深圳、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进一步推广。“这一模式能让我们直接面对患者,掌握患者用药情况等数据,结合康美健康云、新华康美健康智库等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更为精准地定位患者需求,提升患者医疗体验。” 马兴田告诉记者。

抢跑医疗大数据

凭借多年在医疗服务领域及中药材信息化建设中的经验积累,康美药业已成为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先后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广东省卫计委批准为全国首家中药信息化医疗服务试点单位。

进一步强化健康大数据平台建设及信息服务能力,是康美药业把握先机、着眼未来,继续完善中医药全产业链布局,推动“互联网+大健康”产业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2015年6月,康美药业与新华网共同出资3亿元成立健康大数据项目公司――新华康美健康智库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将以康美健康智库为载体搭建健康大数据平台,开展健康数据挖掘、健康精准营销、健康在线咨询、健康教育培训等业务,并以健康高峰论坛、健康产业引导、健康资源普查等线下活动作为数据沉淀的支撑服务。

“康美药业将重点为政府决策、企业运营提供医药卫生健康方面的数据支持,为具有健康管理意识的中高端人群提供健康资讯服务,业务贯穿大健康全产业链。”马兴田告诉记者,“未来,我们还将建立全方位专业数据库,不断延伸,拓展互联网医疗、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多业务协同平台。”

毫无疑问,无论对于新型企业还是传统医疗行业,数据已不再是业务附属品。它不仅意味着未来全新的业务,也让康美药业“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之路走得更有底气。

“互联网+”领域频发力

“‘互联网+’风劲吹,‘互联网+医疗’现已成为医药企业、互联网企业大力推动的新业务。”马兴田告诉记者,“康美药业也一直在积极布局。我们在青岛启动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项目,与玉林市政府正合作共建‘互联网+’南方药都,同时也与广东普宁签署了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建设协议。”

这些业务的启动和落地,也在不断夯实康美药业“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的基础。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未来,马兴田信心满满。“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给整个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力量,它既改变了消费者的需求方式,也颠覆了传统的服务方式。”

马兴田表示:“这种变革给传统行业带来了冲击,也孕育了机遇。聚焦到医疗服务领域,一方面,在医患矛盾多发环境下,互联网时代的患者需要更好的就医体验;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也提供了一种有效变革力量,通过将需求数据化,使得虚拟和现实得以相互转化。”

发展“互联网+医疗”是大势所趋。目前,康美药业的业务重点在于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和医院管理效率。“同时,我相信‘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同样有助于中医药市场的潜能释放。因为互联网医疗所具备的过程透明特性,本身对患者就是一个用药知识的普及,对于不断祛除中医药的神秘面纱、增强人们使用中医中药的习惯具有很大的帮助。”

在不断打造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并布局“互联网+”的进程中,康美药业将云集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充分应用于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制造及医药流通、医疗服务等有较强实力和经验的领域。“目前,康美药业探索推出了两种服务模式:一是公立医院药房托管,二是智慧药房服务。”马兴田告诉记者,“药房托管有助于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而智慧药房则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平台,提升了医院药房的服务效率和患者的就医体验。”

相关期刊更多

广西水产科技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广西水产学会

科学健身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光明日报社

化石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