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管理会计的条件

管理会计的条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战略管理;战略管理会计;应用条件

    自英国学者Simmonds1981年首次提出“战略管理会计”概念以后,国外有部分学者开始注意到战略管理会计问题。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协助企业管理当局制定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业绩的一个管理会计分支。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引入了战略管理会计,但到目前为止,仍处于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阶段,尚未把它和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成为推动企业制度创新和管理发展的有力工具。实际上,战略管理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管理拓展到战略层面的新经济时代,作为企业信息系统重要组成部分的战略管理会计在协助企业实施战略管理方面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关键是其理论必须服务于丰富而又生动的管理实践,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纯粹的理论研究之上。本文以这一认识为前提,以知识经济和网络革命为背景,着眼于企业全球竞争和战略管理的迫切需要,在战略管理会计既有的理论框架范围之内,客观而又理性地分析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实条件。

    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计划经济,国家是事实上的经营主体,企业是国家这个大企业的一个车间或分厂,供、产、销均由国家统一安排,企业无权自主经营,更谈不上自主决策。企业运行的目标是完成上级规定的各项指标,因此,不可能运用管理会计来自主地规划企业的长远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制度改革经历了放权让利、承包经营和转换经营机制三个阶段。初期的放权让利没有触及产权关系问题,因而算不上企业体制的变革;实行承包经营,企业虽具备了有限的经营自主权,与原来相比的确是一大进步,但企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隶属于政府行政机构,并未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经营实体,产权不清的障碍仍然使企业裹足不前,企业决策、经营和管理带有很大的行政导向性特点。从根本上讲,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的前提条件是成熟发达的市场体系和真正拥有产权明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企业经营机制,否则,企业不成为市场主体,就无法自主地依据市场变化及时做出预测和决策。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企业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利用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管理方法对企业的未来进行科学地规划,使之走上战略发展之路。经过十年的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显端倪,市场发育日臻完善,人事和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即将到位,国家的行政干预正在逐渐减少,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公司的资本化经营已取得显着成绩,企业即将成为拥有法人财产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相对独立的法人实体,并开始转变观念,考虑依靠改进内部管理来保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显露出决策战略化、效益整体化、管理人本化、发展长期化的趋势,初步具备了自主经营和自主决策的体制条件,为战略管理会计的适度应用奠定了决策基础。

    二、我国部分企业的战略管理实践为战略管理会计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空间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从单一产品的战略管理扩展到多元化经营企业的战略管理;从大型综合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中小企业的战略管理;从国有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非国有、非公有企业的战略管理;从盈利性组织的战略管理扩展到集团企业的战略管理;从一般技术性企业的战略管理扩展到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联想集团根据自身的情况,明确自己的市场定位,设计和实施了“专业化发展,本土化经营”战略,大胆革新企业的组织结构,以自治的(充分授权的)、分布式的团队工作取代宝塔式的管理结构,赋予企业组织结构敏捷化、扁平化的特点。

    联想的高瞻远瞩还表现在其战略思维上,在多数企业为房地产的巨额利润动心而转变投资方向时,联想却处变不惊,专心做电脑;当众多企业在产权“瓶颈”上遇到发展障碍时,联想早已按战略安排一步步实现了员工持股;在其他企业正为跨世纪接班人发愁时,联想已较为成功地推出了郭为、杨元庆等少帅。海尔集团自1984年创业伊始,就把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作为战略工作来抓,总裁张瑞敏接管青岛电冰箱厂时,当着工人的面将客户退回的76台冰箱砸碎,决心抓产品质量。他常对职工们说:“你们的上司不是我,而是市场;给你们发工资的也不是我,而是顾客”。在海尔内部则采用这样一种管理公式:日本管理(团队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精髓(尤其是“《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战术思想使张瑞敏受益匪浅”)。创造了博大精深的海尔管理文化。取得成功以后,海尔又全面实施国际化战略,1999年被张瑞敏定为“海尔国际化年”,此时的各国企业家都在盯着低工资而涌向中国,海尔却在以高工资着称的美国建设厂房,要创造“美国的海尔”和“世界的海尔”。1999年海尔在海内外的经销网点增至三万多个,在海外建了五个分厂,取得了巨大成功。战略管理要求企业积极主动地适应和驾驭外部环境,把握机遇,实行循环往复、不间断的动态管理,中国乡镇企业中也不乏这样的成功典型。顺德的格兰仕集团原是一家生产羽绒制品为主的乡镇企业,当1992年羽绒制品市场产销两旺时,厂长梁庆德居安思危,积极寻找新的发展机会,经过市场调查,决定主攻微波炉项目。该项目在当时不被人看好,且松下、夏普、三菱等在国内建立了微波炉合资企业,投资风险较大。但格兰仕激流勇进,将从事羽绒生产十多年积累的资金全部投在微波炉研究开发项目上,并联系中国老百姓消费能力偏低的实际状况,两次大幅度降价60%(从2000元降为700元一台)。1998年格兰仕又实施全球市场战略,内外销并举,出口创汇连年增长。1999年格兰仕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中国最受赞赏的合资企业,格兰仕如今已成为微波炉的着名品牌。在中国,象联想、海尔和格兰仕集团这样,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投入和人才开发、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和卓越的管理取得成功的企业还很多,它们目前正在进行的战略管理实践昭示着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巨大空间。

    三、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在战略管理会计模式下,一方面要广泛搜集、加工和整理与战略相关的各种信息,与战术管理会计相比,它所需要和处理的信息量剧增;另一方面,它所运用的某些技术方法也使传统的手工操作变得难以忍受,如作业成本法,需要根据大量的成本动因来分配间接费用,手工操作不可能完成如此繁重的分配工作。因此,战略管理会计需要特殊的信息加工方法来支撑,科学、先进的信息加工方法直接关系到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决定着战略管理会计实际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当今信息时代,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已不再是管理会计推广应用的障碍。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的开发,覆盖全球的英特网为企业建立广泛的信息交流和处理机制提供了可能,企业可以远隔万里从事商业活动,轻松自如地搜集和交流经济信息,准确及时地掌握外部市场情况。企业内部网络健全,为内部各职能部门的沟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业绩评价体系的运作提供了极大方便,管理部门可以随时提取产品设计、加工和制造等各方面的业务信息进行加工、分析和处理,适时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目前,我国有少数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不仅使得以往令人望而却步的许多管理会计模型和方法运用成为轻而易举之事,而且也使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广州发展集团下属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广州珠江电力燃料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珠江发电厂燃煤的供应工作。该公司建立了网络化的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确定存货模型,准确计算日需用量、最高储备量和保险储备量,综合考虑运输成本、电厂机组开机运行规律和运输计划来合理安排采购量,使燃煤均匀到货。对供应商进行跟踪管理,科学准确地选择供应商,提高了煤质,降低了采购成本,1997年为珠江电厂节约燃料成本3000万元。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第2篇

会计电算化 档案管理

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即加快会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以适应新时期会计电算化提出的新要求,建好用好电子财务档案,提高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经济建设。那么,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呢?

一、目前会计电算化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会计档案载体的完整性不能体现。很多单位由于单位领导和财会人员对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工作内容理解不到位,缺乏管理会计档案的经验,只是将打印出的纸质档案存档,而没有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信息备份在磁性介质上归档保存,或虽保管但只保管一份,从而影响会计档案的完整性。

2、会计电算化所需要的软硬件设备不能完全到位,使得会计档案的载体质量难以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目前许多单位因为没有将会计软件的版式及软件系统很好地保存,导致在电算化软件升级后,不同版本下的会计数据不能被调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采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的单位应当保存打印出纸质会计档案”,并对保存期限做了规定,但目前由于一些单位没有更新和升级输出打印设备,致使打印输出的纸介质会计档案达不到规定的保存期限;或因为磁盘介质的质量问题,或未实行备用盘与存储盘分离存放,导致电子数据的损坏或丢失。

3、会计档案管理制度不完善。由于没有完善的、针对电子文件的制度规范,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归档工作处于无序状态。归档时仍旧沿袭手工管理时的老做法,只归档纸质文件,将原来用手工记录的账簿、报表,改成了用计算机打印出来的账簿、报表。

二、加强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的档案管理工作的策略

1、提高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的素质。

要管理、保存和利用好电算化会计档案,必须有相应的档案管理人才。管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人员比一般的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除了要具备传统的会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外, 还必须具备电算化基础知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网络工程和信息系统知识, 必须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要通过多种方式的培训教育 , 使我们的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人员成为具备会计学、计算机科学、档案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 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潜在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2、加强企业财务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

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而其核心是档案信息网络。它是档案信息传输、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必要手段。在工程规划初期,应该由财务部门和档案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分别从财务管理角度和档案管理角度提出设计思路,考虑各方面的需要,从而避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空缺或重叠,提高效率。在财务软件方面,应采用一定的安全保密措施,实行电子签单制度,建立和健全财务档案管理责任制、电子文件签入、签出制、安全日志制,从而保障财务档案不被篡改或便于追溯使用过文件的人员。此外,为便于财务软件升级,保证不同开发商提供的软件能够相互兼容,必须提高财务数据存贮形式的标准性、一致性和可续性。

3、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

所谓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收集是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如一个会计年度),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会计数据拷贝(备份)存储到磁性介质或光盘上,从而形成脱离于原计算机系统的会计档案。财务部门应把财务数据的备份文件保存好,以防计算机硬件系统损坏后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最小的损失下恢复原有的会计电算化系统。除了备份之外,还应收集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型号、存储空间的大小、外部设备的配套类型等;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以及汉字操作系统;财务软件的编程语言、数据库系统类型;财务软件的系统名称、版本号;财务软件的销售与维护公司的名称、地址、电话与联系人以及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系统相配套的各种说明书及使用手册

4、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管理与保存

由于电算化会计档案是存储在磁性介质或光盘上的,根据这些信息载体的物理特性,在形成这些档案时应准备双份即采用“AB备份法”进行数据的备份,并且每份上要注明形成档案的时间与操作员姓名,贴上保护字样,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以防止地震或火灾等意外情况引起的整个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毁灭与系统的不可恢复性。在保存这些档案时应远离磁场,注意防潮、防尘等。对采用磁性介质保存的档案,还应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复制,防止由于磁性介质的损坏,而使会计档案丢失,造成无法挽救的损失。

5、做好电算化会计档案的整理和利用

电算化会计档案通过整理有着与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整理可以利用历年的数据对本单位、本部门进行历史会计数据的比较与分析,从而为企业或部门的决策者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另外还可以得出本单位、本部门,甚至某一地区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发展情况与发展趋势,使决策者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制定出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为规范,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第3篇

[关键词]信息化;会计;基础工作;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6.032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1

1 信息化条件与传统会计基础工作差异分析

一是强大的系统功能和有效的权限控制使一切业务处理都留有痕迹。手工记账做报表及会计电算化初期,人们可以改账、改报表,长期以来养成一种习惯,企业所做的一切不规范的事情,都由财务人员来善后,仿佛财务人员的价值也在于此。网上有个帖子说:“会计的一生,是与数字打交道的一生,是与税务局斗智斗勇的一生,是拿生命掩护老板违法乱纪的一生”,说得虽然有些偏激,但却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当前,在信息化条件下,一旦生成正式凭证便不可更改,这些系统功能限制,客观上杜绝了财务直接造假的可能。二是业务处理的横向融通,将财务管理带入了全员参与的时代。过去,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可能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事情,但时至今日,大量的业务集成凭证由前端业务部门触发,如何保证前端业务信息与财务信息衔接一致,是摆在财务人员面前的新课题。三是财务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序化,使业务规范、风险在控成为可能。通过推行财务业务标准流程,固化财务管理要求,规范业务操作方式,遵循风险控制要求和不相容岗位设置原则,明确授权管理关系和标准,将大大减少人为操控及违章操作的可能性。四是财务信息系统的强大功能为纵横贯通、强化集约管控提供了有力支撑。从会计电算化的单机版发展到现在ERP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大多数企业的财务数据已实现了横向联合、纵向贯通,业务数据推送到财务,为业务财务协同闭环管理打通数据通道;账务、报表数据各层级穿透查询和取数,为实施在线稽核、集中管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2 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出现的新问题

一是大量会计凭证由前端业务部门触发,财务部门被动接收,造成相应的原始凭证大量缺失或者不能及时获取,无法证明相关业务核算的真实、准确性。二是大量会计凭证的自动生成,使部分财务人员丧失了职业判断能力。当前大量会计凭证核算规则在系统中提前设置和固化,凭证或者是自动生成,或者是财务人员点击接收。过去需要财务人员依据会计准则进行职业判断和账务处理的工作,现在由系统自动完成,财务人员沦为“被动接收者”“点击手”,这使许多财务人员认为这些凭证的正确与否跟他们没关系,不再根据会计准则对发生的业务进行职业判断,导致部分前端业务人员错误操作生成的错误会计凭证不能及时被发现和纠正,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性,甚至还会造成资金超付等错误和风险。三是报表自动取数等功能,使财务人员失去了对数据敏感性。过去财务人员进行报表编报时,需按准则要求对报表列示的数据进行逐项分析填列。信息化条件下,绝大部分取数及稽核关系设置一次完成,除部分业务数据外,基本实现了报表自动取数。具体财务人员往往只需点击“取数”或“稽核”功能即能完成报表的编制与审核工作,这一功能的实现为账表一致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导致部分财务人员对报表数据不敏感,认为只要是取数的就一定不会错,对数据不复核、不分析,不容易发现异动或错误数据,导致一些数据漏填、错填情况发生。

3 加强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基础工作的着眼点

3.1 加快推进原始凭证规范化工作

原始凭证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是财务集约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财务规范前端业务的重要手段,更是保证核算业务真实准确的重要依据。尽早明确对经济业务原始凭证管理要求、规范统一自制原始凭证标准格式、规范集成业务凭证附件管理、强化经济业务审批流程,对夯实财务管控基础、发挥财务监督职能、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有效防范风险都有重要意义。依据内控标准流程,以经济业务处理全过程为脉络,在业务管理风险点、核算支撑依据上狠下功夫,深入挖掘业务、核算与原始凭证的对应关系,分类梳理经济业务事项的原始凭证管理需求,从原始凭证管理的规范性及可操作性的角度出发,规范经济业务核算规则及核算要素,统一规范相应原始凭证及单据,应是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

3.2 做好会计档案归档及电子档案应用

会计档案管理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一环,会计档案的及时整理归档对保全会计资料、查阅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当企业发生产权变更时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财务人员应从保护自己、防范风险的高度认识会计档案归档工作,做好档案的清点、核对与交接。会计电子档案系统是财务人员便捷查询历史资料、利用历史数据进行辅助决策分析、及时进行业务处理的有效手段,对会计电子档案应在完善查询、打印及借阅流程等系统功能应用的同时,加强权限配置与控制,以保证会计信息安全。

3.3 进一步规范财务主数据

不规范主数据对确认业务的真实性、核算的准确性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对公司规范经营造成潜在风险,统一财务、业务数据标准,实现多个业务系统核心主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将对集成业务、规范管理起到重要作用。有效推进元数据、主数据管理系统的深化应用,强化数据质量、数据安全、数据生命周期和数据架构管理,创建更合理的企业级数据架构,使企业数据在清晰的脉络中流转,系统间数据交换在一个统一标准的环境下进行,保障企业数据标准、质量及安全,支撑智能决策等应用,从而推动公司业务和谐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孙保清.信息化条件下的会计基础工作体会[J].新经济,2014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第4篇

一、战略管理会计概述

进入二十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竞争不断加剧。1965年美国的安索夫发表《企业战略论》,提出了适应这一新发展的企业战略管理。与此同时,传统管理会计由于自身的局限性,难以适应战略管理对它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管理会计自身的创新不可避免,战略管理会计便应运而生。英国学者Simmonds在1981年最早提出了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对企业及其竞争对手的管理会计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由此来发展和控制企业战略的会计”。并认为战略管理会计即是未来管理会计发展的方向。

战略管理会计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最终目标,注重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搜集、加工、整理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关的各种信息,如货币性和非货币性信息,并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据此来协助管理当局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战略管理业绩。它服从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析和提供与企业战略有关的管理会计信息的决策支持系统。战略管理会计吸收了战略管理的思想,极大的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及时满足了企业提高竞争力对它的需要。

二、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传统管理会计的目标及行为存在短期性。它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目标,忽视了企业的长远规划,特别是忽视了风险管理。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重视风险管理,运用长期本量利分析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战略管理所需要的相关性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失真。它在成本分配、投资决策上所使用的方法比较主观,往往以众多的假设为前提分析企业的运行,因此,它所提供的信息与真实信息的差距很大。信息的失真使得管理会计的决策支持功能无法实现。战略管理会计则在方法制定方面尽可能符合现实,它将传统管理会计所使用的很多假设都放开,从而能够提供更加真实的信息。

传统管理会计涵盖的范围较狭窄。它重视物质资源的计价和管理,但却没有注意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在战略管理的视角中,人力资源是企业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的竞争几乎决定了竞争的成败。战略管理会计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价值的分析与投资,强调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可以为企业提供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

当前,无论是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企业要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必须走资本经营的道路。而战略管理会计可以适应资本经营涉及经营面广、风险高、操作难度大的特点。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到战略管理会计阶段势所必然。

三、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现状

(一)我国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现状。目前,我国部分企业已经开始运用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效果。如湖南韶峰水泥集团有限公司运用价值链分析方法进行战略成本管理,通过分析上下游价值链、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的价值链,实行了“水泥散装优势战略”。此战略既简化了其上游价值链(不再需要包装材料),又简化了本企业内部包装车间的价值链;既降低了水泥的单位成本,又可以使用户受益,从而实现了优化行业和企业内部价值链联系的目的,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增长。邯钢采用“模拟市场、成本否决”的成本管理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以国内先进水平和本企业最高水平为依据,广泛搜集资料,进行横向和纵向分析对比,确定赶超对象;在分析竞争对手技术水平、生产设备、材料供应、生产组织和员工素质等条件的基础上,以市场价格为基数,从后往前,一道工序一道工序反复剖析、测算和平衡,确定出各分厂、各产品的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然后层层分解落实,未达标的否决奖金或升级指标。这种成本管理模式蕴涵着丰富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首先,以市场价格为基础,根据市场和竞争对手来倒推成本,体现的是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思想。其次,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为中心,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剖析,意在挖掘各增值作业的潜力,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提高各工序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效率。这种以满足顾客需要为中心、将管理深入到各个基本作业层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现了作业成本管理的要求。

总体而言,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对管理会计的普及程度较好,而战略管理会计的普及则较差。很多企业都没有应用战略管理会计,应用管理会计的比重也不高,有相当大比例的人员根本不了解战略管理会计。尽管战略管理会计的作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但是现实情况却毫不乐观。

(二)成因分析。之所以我国目前呈现战略管理会计实践滞后于理论的局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战略管理会计引入我国时间较短,普及程度还很不够。西方管理会计是从20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至今大约20多年的时间。经过这些年的介绍、普及,大多数会计人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管理会计知识,所以企业中传统管理会计得到了较好的运用。而战略管理会计则是从20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介绍、引进入我国,时间尚短。

2、战略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仍需改善。自管理会计引入我国后,社会各方面的重视不够。在政府层面,依然偏重于财务会计的应用,管理会计只是处于附属的分支,还没有把它列到和财务会计并重的地位,对管理会计的推广力度也远远不够。在企业层面,由于国有企业领导的任命制和任期制,导致企业领导只重视短期内目标与任务的完成,忽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与管理,因此普遍还没有把管理会计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去,更不用说战略管理会计了。

3、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成本较高。战略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系统,一般来说它不具有统一的模式,应当量身定做。它的贯彻需要企业对自身的企业流程做全面的分析,结合企业的发展和培养、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设计一套适合本企业的管理系统。与此同时,必须保证有高效、适合的计算机软件做技术支持,而这单靠企业自身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和相应的软件公司进行配合。同时,为了达到良好的实施效果,正式实施前必须在企业内部由上至下,进行广泛的动员和人员培训,使各级人员掌握实施管理所必需的知识,并取得各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些工作必然需要很大的经费支出,所以往往也是阻碍战略管理会计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4、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十分缺乏。战略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会计人员熟练掌握管理会计以及战略管理会计的方法,同时要具备企业管理的知识。在具体实施中,一系列灵活、多样的技术方法也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会计师才能胜任。而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中高级会计人才欠缺,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就更加缺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发展战略管理会计的瓶颈。

四、战略管理会计实施分析及措施

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可以从两方面考虑: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内部条件包括两类:新技术应用和新管理方法实施。新技术主要是指计算机辅助技术,集成制造系统等。新管理方法如全面质量管理,适时生产等方法。外部条件也主要分为两类:竞争对手的变化和顾客需求的变化。目前,从外部条件看,我国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对企业的影响。很多企业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用于营销工作。从内部条件看,2004年我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资产达到136.72万元,但只有世界企业500强人均资产132.47万美元的12.46%。这种资金规模的限制难以为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的采用提供基础。

综合分析,现在我国多数企业处于外部条件成熟而内部条件不成熟阶段。其主要原因在于内部条件的成熟对企业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在思维方式、管理职能、组织机构等方面做出调整,缺乏外部力量的帮助,单靠企业自身很难在短期内收到成效,反而可能存在风险。与之相反,实施外部条件更为迫切,也更简单,便于实施。

尽管目前大多数我国企业并不具备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条件,但是我们决不能等到条件完全成熟之后才去实施,因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许多内容有助于促进企业内部条件的成熟。

只要企业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外部条件成熟,企业就应当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负责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工作。该部门的工作包括:对外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分析竞争对手和顾客需求的变化;向本企业员工宣传战略管理会计的理念,等等。同时,该部门还应独立于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一是二者的职能不同,不可相互替代;二是如果让财务会计部门的人员从事战略管理会计的工作,其必然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其财务会计思维方式的制约,从而无法提供战略管理会计所需要的相关性信息。

当企业的内外部条件均成熟时,该部门还应当担负起战略成本管理工作,这必然对工作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既需要该部门拥有各种专业背景和各种工作经验的人员,又需要他们彼此之间能够分工协作、知识共享。

当前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战略成本管理、竞争对手分析、顾客分析和业绩评价等四个组成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偏重于从企业内部进行分析,二、三部分侧重于从企业外部进行分析,而第四部分则是从企业内外结合的层面进行分析的。

当企业属于外部条件成熟而内部条件不成熟时,实施战略管理会计的重点在于竞争对手分析和顾客分析。对竞争对手的分析目标有:预测竞争对手的战略,预测竞争对手对本企业所采取战略的可能反应,以及如何影响竞争对手才能有利于本企业的长远发展。分析内容包括: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成本分析,市场竞争地位分析。对顾客的分析目标有:如何通过改善质量、服务使顾客得到满意。分析内容包括:市场份额、顾客保持率、顾客获得率、顾客满意率和顾客盈利率。

管理会计的条件范文第5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作用;发展应用;改善建议

1管理会计在我国发展概述

所谓“管理会计”,也被业界叫做“分析报告会计”,是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孕育分离出来的,其含义指的是应用主体出于提高经济效益的要求,使其会计工作人员采取专门的方法,藉由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以及其他一些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而后使其应用主体管理人员据此来对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最终做出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由成本会计和管理控制两大部分构成,与企业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管理会计是现代市场环境下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具有解析过去、控制现在、筹划未来的职能,是对传统财务会计职能的扩展。其中,解析过去指的是,管理会计要对传统财务会计提供资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改造、延伸,以使之满足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需要;控制现在指的是,管理会计要能够对经济行为主体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予以及时纠正,以使之经济行为可以被严格框定在决策预定的框架内进行;筹划未来指的是,管理会计要对所掌握的各种资料进行严密分析并加以充分利用,以帮助经济行为主体了解和掌握自己的经营运行情况,以提高经济活动中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管理会计起源于20世纪初叶(也有学者观点认为应该是19世纪末),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开始传入我国,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应用,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在管理会计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我国经济迈入新常态后,我国经济发展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速的放缓,让企业经营性收益出现了下降趋势,盈利能力不如从前强劲,这反倒让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更充分的彰显。为了能够让管理会计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助力,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应用实践方面,我们都应该继续加大对它的研究力度。

2管理会计的作用解析

2.1增进了企业对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管理会计虽然是从传统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传统财务会计同属于会计类型,但是将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作比较,两者仍然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比如,企业利用管理会计,能够从数据分析和政策调整等方面加强对市场环境的了解,能更好地掌握自己在当前形势下的运营情况,从而可以为自身在今后的发展获取到更多的信息支持和决策参考。2.2提高了企业对经济行为的控制水平。提高企业对经济行为的控制水平,可以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完成这一任务,企业就必然要依托管理会计作为实现的手段,因为,在企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管理会计具有对企业经济预算进行跟踪的功能,能及时发现企业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并能就偏差出现的原因展开分析和调查,从而有力保障了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控制能力。2.3保证了企业对未来决策的科学性。企业对未来发展做出的决策科学性的高低,事关企业的经济命运,事关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能够走多远的问题,因此,科学的发展决策对企业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管理会计以计量、分析、核算等手段能够对企业所处的当前经济形势做出合理的分析,企业领导凭借管理会计的分析结果就可以让决策更趋于合理性和科学性。2.4促进了企业内部协作关系的增强。当今社会已经步入到了信息时代,对于处于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来讲,能否及时获取市场信息,能否把获取到的市场信息迅速分享给企业各部门,是一个关系到企业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问题。由于管理会计突破了传统财务会计在企业管理工作中所受到的限制,注重对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注重与企业各部门的沟通,因此促进了企业内部协作关系的增强。

3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受阻原因分析

3.1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外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来自两个方面,分别是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首先,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变得更加白热化,风起云涌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始终处于一种不断被挑战的状态,为应对市场环境的纷繁变幻,企业需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模式,但是由于市场信息又是不对称的,企业无论怎么调整经营模式都无法跟上市场变换的步伐,因此,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被折扣了很多。其次,法律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我国市场经济起步晚,相关法律体系尚未健全,各企业属地之间存有一定的地区性差异,企业竞争的起点不同,会计行为规范化的程度也不同,因此,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受限程度也各不相同。3.2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内部环境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主要来自企业管理层和相关会计人员的认识层面。首先,企业管理层虽然意识到了管理会计的重要性,但是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却并不深刻,很多企业都没有针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制定相配套的建设机制,在企业内部也没有培养出发展应用管理会计的文化氛围;其次,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知识和经验都还比较欠缺,缺乏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系统性理论学习和感知,分不清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职能区别和业务区别,管理会计应有的管理作业没能得到有效发挥。3.3技术方法局限性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技术方法局限性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包括短期决策分析和中长期投资分析两个方面。首先,在短期决策分析方面,管理会计短期决策分析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先确定成本金额,但是企业经济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企业经营成本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其实际发生额是很难准确确定的,因此短期决策分析法在实际执行中的难度比较大;其次,在中长期投资分析方面,管理会计所使用的折现率和非折现率精度不高,获取也较难,企业据此也很难做好决策分析工作。3.4理论与实践研究滞后对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影响。管理会计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传入我国,距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此间,我国学术界对管理会计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对比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管理会计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应用层面都还比较滞后,相较国际水平,差距依然明显。首先,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理论研究方面,我国还没有形成自己成熟的理论体系,现行理论体系还不够健全,缺乏指导管理会计发展应用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在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实践方面,目前还没有形成有序的系统性,比如现行企业管理会计在岗位设置、执行过程、呈报形式等方面都还处于自发状态,且由于不同企业的管理者及其会计人员对管理会计认知、感知等的不同,致使其对管理会计应用的随意性也很大,因而由此引发的各企业发展情况的差异性也很大。

4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现况的建议

4.1为管理会计发展应用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是要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为信息获取的公平化创造有利条件;其次是深化市场体制改革,综合权衡各方企业利益,为企业竞争的公平化创造条件;第三是要明确企业产权归属,为企业发展的公平化创造有利条件。有了这三个有利条件作保障,管理会计就有了发展应用的有利条件。4.2加强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的建设。有了科学的理论体系作指导,才能有管理会计在我国的长足发展。一方面,管理会计对我国企业管理领域来讲是“舶来品”,在理论发展上还很不成熟;另一方面,我国国情与西方国家国情存有差异性,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只有把舶来的管理会计与我国特色的经济体制相结合,研发出具有我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才能推动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4.3提高管理会计应用技术的可操作性。具体工作的形成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管理会计应用技术的研发投入力度,为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二是企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探讨管理会计在经济活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技术,为提高管理会计的可操作性、为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积累实践经验。4.4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体系。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体系,一方面有利于组织架构和管理会计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助,拓展企业管理信息的共享范围;另一方面有利于管理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管理会计的发展应用水平和进度。现代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和普及应用为此奠定了技术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惠忠.关于在企业推广应用管理会计的设想[J].浙江财税与会计,1998(03).

[2]张宗强,杨素华.对管理会计在国有大中型企业应用的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04).

[3]郑燕茹.我国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6(S2).

[4]王军.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3).

[5]刘允龙.企业应用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管理观察,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