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不但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本领,养成不断求知的习惯,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是时代对学生的要求。
过去我们强调教师备课要备教材、备学生,现在还应加上一条:备素质教育。即使有些学生因成绩不好,最后未能接受高层次教育,我们也应该使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能具备比较好的自身素质,使他们一旦走入社会,就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自食其力、有一定文化知识、有一定承受能力的普通公民,这应该是素质教育应达到的下限标准。这也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决不是否定个体的差异,恰恰相反,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一般发展”与“特殊发展”的统一,要注重因材施教,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因学生、因教材配以适当的教学方法,才有可能使素质教育的思想得以贯穿下去,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一、地理课堂教学方法实施现状
自二十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各地的教育工作者结合自身的教育发展状况对如何发展素质教育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做了许多积极的尝试。但是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多,而研究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少;研究个人的教学经验多,而进行教学科学实验的少;分散的零星的专题研究多,系统的全面的理论研究少。运用传统教学法,教师的学问要传授给学生;学生需要的知识也只是教师自认为要传授学生知识的较少部分,这当中是授受关系。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法,老师讲,学生记,教师抄笔记,学生记笔记,教师考笔记,学生答笔记,把学生的头脑当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像灌水瓶一样向学生灌注,像北京的填鸭一样,形成地理教学八股。在传统教学中虽不断有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什么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教学法等,但都没有脱离教师提出问题、设疑、并通过讲述解决问题的模式,最终与素质教育的初衷,效果相差甚远。
二、适合地理课堂推行素质教育的几种方法
素质教育效率的大小,效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方法是否得当。方法对头,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
(一)巧施情感教育注重引导方法
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情商大于智商。高尚的情感具有巨大的诱发力和无形的钳制力,它能牵动人的情丝,拨动心弦,产生出一种感化人心的奇妙力量。有道是,“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只有注重情感教育,讲究方式方法,才能使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亲密无间。为此,教师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心交心,诚心待人。其次是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人们探索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精神力量。笔者在给学生讲课时,先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再在黑板上画上相关的图形,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了,他们都踊跃发言。能力高超的教师,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先导,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取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当学生对你坚信无疑时,你的主导地位也就确立了起来。
比如利用现代媒体教学法培养学生地理兴趣,而非流于形式,现代教育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激光视盘等。具有视听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它主要以图像和声音的形式传递信息,可使学生真正做到眼耳并用、视听并用,使知识传递、接受、记忆变得比较容易,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计算机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将要表现的对象由小变大、化远为近,可使反应过程由快变慢或由慢变快,可将事物的本质要素突出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例如我将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软件装上计算机,然后模拟两亿年前直到现在的大陆漂移过程,再演示板块运动过程,这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媒体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利用设疑推进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所谓设疑推进法就是将某章节设计成若干个循序渐进的问题,这样可促进学生看书、思考。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加以解决,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早日养成自己学习掌握知识的习惯和本领,而且还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为促进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可采用多变灵活的启发诱导方法。这样做比教师单纯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培养学生地理的创造能力
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自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向教师提出了不少在制作地球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人才很有帮助。
(四)结合地理教学实际可用野外观察法
以往地理教学只重视书本知识,不重视实践能力,理论脱离实际。素质教育提倡在实际中运用。重视和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教育,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搞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因此,到野外观察是学习地理所必须的,也是搞好地理课堂教学所必须的。
例如,讲到陆地地形时,我就组织学生考察本地地形的种类和特征;讲到环境保护时,我就组织学生到废品回收站和垃圾处理站参观,然后要求学生回校写考察报告;讲到岩石时,可带领学生到野外采集各种石头带回教室由教师逐一讲解等。让学生走出校门,有利于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有利于增强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老师引导的学生自我表现法
其目的是让学生免除机械记忆、重复练习之痛苦,以自我表现的形式,一方面消化、深化知识,并内化成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凸现主体、张扬个性、加强合作,养成活泼自信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这就需要在“动”字上下功夫,要力求做到身动、心动、人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教师可以采用或模拟表演,对抗辩论,或演讲朗诵,或趣味游戏等形式鼓励学生动。学生在动中学、在学中动,在动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在动中发现不足,弥补不足。
三、地理课堂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方法运用的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虽多,但并不是都适合地理教学的每一章节,所以不管运用什么教学方法都应与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找到教学方法与各章节的结合点。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基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入钻研、灵活处理教材。基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教给学生求知的工具和手段,就是符合教育的目的。这就要改变过去在应试教育中以考试为目标形成的教学习惯和方法,努力探讨和实现教学过程中要素关系的转变。把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课堂转变为教师为学生指导和活动组织的课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转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和知识建构的主体地位。把知识内容设计成一个个联系或可以启发学生感性认识的趣味性的知识点,让学生得以主动发现和认识。
教育的过程应是灵活地传授课本知识,而不是为完成限定的教材而教学。教学活动重视学习地理知识能力的培养和对地理知识兴趣、情操的培养,让学生获得比较充裕的时间运用地理学习工具学习,特别是读图填图训练、发言讨论。让学生有学和做的充裕时间,在一定的宽松条件下学习。
也许在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讲述的内容减少了,但学生更多地获得了对地理知识兴趣的培养和地理求知能力的培养,更有益于他们今后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和学新。教学策略的概念、结构及其运用[J]。教育研究,2000,(12)。
[2]闫承利。课堂教学的策略、模式与艺术[J]。教育研究,2001,(04)。
一、为什么要转变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以往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需求了,它要求教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师选择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众所周知,以往的语文课堂所采取的“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然后就死板硬套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各种试卷当中,严重不利于高效语文课堂的顺利实现,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也就成为转变教学方法的主要原因。
二、如何更新教育教学方法
在清楚为什么要转变教学方法之后,就是如何更新教育教学方法,如何才能确保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价值,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为了打破传统课堂的被动,也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法”,首先,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②桂林的水的特点?③桂林的山的特点?④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鼓励学生自主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又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选择的是“对比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与上两节课所学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怀”两篇文章进行对比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份人间真情,进而使学生学会珍惜亲情,感受这份无私的爱。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要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学习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进而以积极地态度走进语文,同时大幅度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
论文摘 要:德语是一门比较复杂的语言,其具有语法结构复杂,形式多样等主要特征。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语在当前大学教学中的现状,并对大学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进行探讨,并就德语课的选取教材和教学内容上提出一些建议。
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日益频繁交流上,各国在教育领域上的交流与合作也成为了当前国家教育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发展方向。国内各高校在素质教育的改革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具有国际化能力应用型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适应现代高校教育的国际发展需求,对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创新的要求。
1.德语教学现状
德语的教学方法一直是各高校教学的难点。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让对方明白要表达的意思,是学习德语的主要目的。德语教学的方法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进行大量的机械化语言训练,起到巩固记忆的作用,达到能够运用德语进行交流的目的。
现在的教学方法偏向于重视语言的规则和语法,忽视了对语言技术的培养。教学过程较机械化、死板化,与真实的语言环境和实际学习语言的意义相脱离,不能将所学到的知识灵活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吸收式的学习方法,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探讨、创新大学德语教学的方法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2.德语教学的创新方法
2.1提高对德语听力的重视程度
德语作为第二外语,在说、听、写方面没有过多的要求,但它与其阅读能力是相互互补的。注意培养德语的口头练习,对学生的听、说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正确指导学生重视德语的听力训练,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德语听力的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利用各种渠道指导学生,让学生对听德语产生浓厚的兴趣,重视听力,增加学生学习德语的学习动力,为下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多听德文歌曲,在轻松的音乐环境中,加强对德语语感的掌握。
2.2利用国家文化调动学习积极性
语言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更是国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学习德语这门语言课程的同时,学生还应该了解和熟悉德语国家当地的风俗习惯等,对相应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教学是一项双向的活动,即要充分发挥出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积极性,激发出他们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合理的处理好教材内容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穿插一些德国的国情知识、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等,可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课堂教学时应该把学生看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作为教学的客主,启发并调动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同步思绪。
2.3课堂阅读的提问式方法
在课堂阅读教学方面采取先提问,在讲解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先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学生进行自行阅读,教师对所提问题进行检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弄懂了句子的结构,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而且还学会了找课文关键词和核心句,提高了学生的德语阅读能力。提出问题后,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感到能够学以致用,主动而更具效果地进行学习,进而为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创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形成教学的良性循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不断的提高自身知识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只是拘泥于课本和注释,更应该做到紧密联系实际,适时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4采取小组式的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前提下,教师与学生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组织学生参加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提高自身交际能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比如,把几名学生组成一组,来共同合作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学生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或由教师指定组合。采取以小组式的活动形式,适用于激活学生在某个领域的知识,互助互补的进行学习,得出解决问题的答案。小组式活动的主要内容应该是与教材教学具有相关性的,学生有一定自己的观点或是掌握一些相关内容。只有处于学生熟悉的学习内容中,小组式教学活动才能进行,才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该教学活动方法可与课下活动相结合,课下让学生收集资料,课上进行分组讨论,进而提高学生在德语方面的学习效率。 3. 德语教学改革建议
在德语的学习阶段,学生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语法学习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已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3.1选取教材的实用性
在选取德语教材时,应针对实际应用和教材内容相结合的原则,选择实用性较强的大学德语教材。教材的内容方面应该偏向于语法内容更具实用性,教学内容应着重在语法知识方面学习上,而并不是单纯的只讲理论,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于对技能的学习,而技能又重于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可以适当的加入图片等元素,更能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而且还能达到图文并茂的学习效果,加深学生印象。
3.2教学内容的优化性
大学德语教学的内容主要采用教师传授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广泛阅读各种德语知识书籍,归纳总结出一些具有同性的规则,并对不同的规则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对教学的内容起到优化性的推动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自身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和选择性的设计出符合学生特征的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学习德语的核心知识,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学生学习方法。以教学内容优化性,重点突出难点重点,并且对重点的语法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帮助学生取长补短,加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3.3推广学习的积极性
德语做为一门大学语言学科,在使用上还是具有广泛性的。推广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于德语教学当中,在教学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技术,使教学效果起到更好的作用。采用音像效果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转化成为生活的生活情景,让课堂教学栩栩如生, 使学生提高对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从中领悟语言的实用性和德语语言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大学德语教学大纲修订组.大学德语教学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3]张建欣.关于德语初学过程中进行德英对比的思考[j].德国研究,2002,(1).
一、启发学生领悟学习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途径和步骤。学法指导早已被广大教师高度重视,“授人以渔”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要真正理解以至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领悟学法,然而做到这点并非易事,需经教师的精心引导和启发。
二、引导并强化学生探究新知识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起着向导作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不能被动的感知接收,教师要因势利导的诱发学生主动的探索。所以,只有教师将自己的活动意图转化为学生的活动目的和需要,学生才有可能在感情和需求上与教师产生共鸣,在学习过程中,与教师产生共振,主动而积极的去发现新问题,探究新知识,进而才能达到理解和新知识。
三、加强说的训练,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素质
提起学生的语言训练,不少数学教师总认为是语文课的事,与数学课无关,课堂上不让同学充分的说,备课时更不考虑让学生如何说,即使安排同学说也是蜻蜓点水走过场。“有说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思维训练是素质教育核心,课堂教学中,通过有序的语言训练,可以培养河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中,我们力求让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创造情境教学让学生善说乐说,培养学生说的兴趣,训练说的能力。通过课堂上说的练习,学生对解题思路、步骤更加清晰,思路拓宽了,解题素质页提高了。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使学生再善说、乐说中获得新知识,使数学素质教育在课堂中充分得到体现。
四、强化动手训练,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了“动手操作”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提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也充分的体现了“动手操作”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再认知过程中,通过积极动手操作,牢固掌握数学知识是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五、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我们的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我个人认为:
(一)、真诚面对学生,还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1.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心灵也要蹲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惟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交流的地方。
2.倾听、赏识、激励
新课程重视了学科知识的交流、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教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则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堂还给学生,用心灵抨击思维火花
1.“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怎么样,说得多好、多响亮呀!”……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2.“创意”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而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
(三)生活融乳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1.生活实例融入数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时,结合学校场景设置“三个班各有六位运动员,以及有两位裁判”的场景,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数学问题,一步计算的问题直接口答解决,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步应用题从而导入新内容的教学。这样的学习就极大的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2.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关键词】大学生 素质教育 科学 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104-02
素质教育是围绕着提高受教育者全方位素质这个核心目标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其已经发展为一种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对大学生而言,素质教育摒弃了只注重知识培养的做法,开展了对大学生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个性素质的全方位培养,以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立足社会、奉献社会的高品质人才。
可以说,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深刻反省,是追求高校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需求协调一致的实事求是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本身就是高校对大学生培养追求合理化、科学化的一个科学命题,因此要切实做好素质教育工作,必须追求其实施方法的科学化。科学合理地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达到完善大学生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切入点
我国的素质教育是在批判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产生的,其核心目标是培养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或者离开父母不能生活的懦弱儿。大学生要真正能立足于社会、奉献于国家,就必须具备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出色的身体素质、强大的心理承受力、纯熟高超的业务技能。所有这些东西,都是要通过素质教育潜移默化到大学生身上并成为其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素质教育的实施是一项举国工程,需要从小到大、从点到面地全面展开。这项工程从娃娃抓起,到他们读高校的时候,很多素质已经具备了,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就容易开展。然而,现在的事实是,虽然绝大多数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打出了素质教育的旗帜,但实际上很多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为首要目标,很少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工作。这就使得高校几乎成了学生真正接受素质教育的起点,也就是说高校承担了素质教育的压力,而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针对这个实际情况,笔者认为,高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可以从以下五个切入点展开。
(一)道德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国家的人才,但衡量人才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德行和操守,而非业务能力。跨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虽然已经接受了多年的初等教育,但从小学到初中的教学往往以考入名校为第一要义,道德教育不受重视。很多大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淡薄,以金钱物质为追求目标,道德素质不高。因此,素质教育的首要工作就是德育的开展,只有大学生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胸怀爱国之心,以纠正不良社会风气为己任,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才有意义。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各种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长期的家庭溺爱,很多大学生无法承受各种挫折。从进入大学校门开始,这种情况的负面效应就更加显露。他们无法和同学友好相处,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极易出现自闭症和精神抑郁症。走上工作岗位后,领导和同事的任何质疑都让他们感觉到莫大的羞辱,于是跳槽和辞职,严重的甚至自残生命。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必须开展而且要重点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
(三)协作能力的培养。人是社会化动物,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今天,独善其身只能是一种理想主义。每个人都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都和其他人员或社会组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今天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交际的成功。即便你只想做好本职工作,也必须通过和他人或者团队的协作才能实现。因此,高校的素质教育中需要增设协作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深谙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并懂得如何与人相处和与人合作。
(四)业务能力的培养。在任何时候,业务能力都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作为不同门类的大学生,必须掌握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才能赢得立足社会的资本。以前,高校重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忽视道德、心理、团队等因素的作用。现在虽然提倡素质教育,但并不等于说业务能力培养的地位降低了,科技知识和实践能力仍然是素质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需要说明的是,素质教育中对业务能力的培养要求,应该更注重学生个体的兴趣所在和可塑之处,以差异化、个性化培养为重要目标。
(五)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个高校的专业设置再多、涉猎领域再广,也无法覆盖当今社会的诸多领域,因此想通过大学期间的教育,就使大学生掌握可以通吃一生的本领是不现实的。另外,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可能在四年前学的知识还炙手可热,当走出校门时已经英雄无用武之地了。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也就是说,科学素质培养的最高境界,不是让大学生学遍所有知识,而是让他们具有短时间内掌握一门新知识的能力。这就是教育界一直推崇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二、科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办法
确立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切入点,还需要科学的实施方法,才能将素质教育真正地做好,因为素质教育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的教育模式。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科学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一)因校制宜的总体教育目标制定。科学就是实事求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素质教育的各项工作都要实事求是。各大高校开展素质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就是实事求是地制定本校的素质教育目标和总体规划。
在素质教育提出伊始,各个高校是十分重视的。但落实到实际行动时,有的高校空喊口号,有的高校人云亦云,有的高校制定的目标大而空,造成很多高校根本无法开展行之有效的素质教育。究其根源,就是学校的总体目标制定不合理、不科学、不实事求是。
虽然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找到了,但是不同高校的自身条件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不能一刀切地为所有高校的素质教育制定相同的目标。不同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条件和办学特点,制订适合自身需要的素质教育规划方案。
从大的方面来说,文科类的院校应该在确保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加强科学素质的教育;理工科院校应该在确保科学素质教育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具体到每一个高校,这种总体目标的制定就应该更加注重实事求是的原则。像北京大学这样的高校,专业设置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要对大学生开展包括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在内的全方位素质教育,靠自身的条件就可以了。只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规划,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难实现。但对于一些高职类院校而言,本身的专业设置比较单一、师资力量匮乏,也效仿北京大学的素质教育模式就不切合实际了。这类院校可以依据自身的特点,仍以自身的办学特色为素质教育培养的主阵地,然后深挖自身潜力,再辅以社会力量完成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例如,没有专门德育教师的院校,可以让专业课教师多储备德育故事素材,在专业教学课堂上穿插一些德育故事,不但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自然而然地实现了道德熏陶。又如,没有心理课程教师的院校,可以与当地医院进行合作,聘请心理医生来校进行不定期的心理讲座。这样既降低了长期聘任心理课程教师的成本,又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得以进行。
总之,不同高校的素质教育目标,不能照本宣科,要充分依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上文已经分析了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五个切入点,但具体工作的开展还必须落实在教学环节中,所以,科学的教学方法才是素质教育获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很多高校为了开展素质教育,都对本校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教学方法上,普遍提出了实践教学、双语教学等思路。笔者认为,最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就是因材施教,不必人云亦云地照猫画虎。比如,别的学校办实践教学,不顾自己实际情况也办实践教学,强制降低理论学时的比例,既搞不好实践教学,理论知识也无法完整地讲解。又如,别的学校办双语教学,不顾自己教师和学生的英语功底也办双语教学,必然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
所以,每个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最科学的教学方法不是经常性地改革,而是应该本着因材施教的宗旨。这里的因材施教,笔者认为有双重含义。第一重含义,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看他在哪方面具有可塑性,就加强这一方面的培养力度,使其具有与众不同的素质。第二重含义,就是教师也要充分考虑自己的水平和能力,自己在哪方面有真才实学,就踏实地搞好这个方向的教学,即“知之为知之”。如果教师自己都不熟悉这个领域,还非要指导学生,那就成了误人子弟。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只有教师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知识覆盖面,才能对更多的学生因材施教。
(三)因教施评的科学评价模式构建。教学效果的评价是衡量一种教育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的重要环节。以前,高校一般通过期末考试作为一门课程的唯一评价方法,考试得分成了衡量一个学生对一门课程掌握程度的唯一评价标准。素质教育提出以后,这种传统的评价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观。实验环节和实践环节的评价,在一门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得到了更多的体现。笔者赞同这种趋势的发展,但认为这种评价体系仍需要进一步科学化。
素质教育的评价与素质教育的教学是同一目标下的两个必要环节,二者应该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既然在教学环节中已经提倡了差异化、个性化的因材施教,对应的评价体系也必须尊重个体培养的不同。因此,对一个班级甚至一个学年的统一评价模式是不科学的。针对不同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应该在评价体系中充分加以考虑,做到因教施评。
显然,这样的评价方法对于教师来讲的难度很大,但却是素质教育所必需的。为了降低期末多种评价标准制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而且,这种工作经过几个教学轮次以后,可以用于因教施评的考核素材也就比较丰富了。
【参考文献】
[1]张坪兰,李爱玉.论实现素质教育的科学评价[J].教育与职业,2006 (20)
[2]李朵.科学发展观与高校素质教育创新[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
[3]刘臣.深刻理解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 正确把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二)[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3)
[4]蔡启茂,袁美华.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与措施[J].中国培训,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