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考试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顶岗实习;教师素质模型;高校师范生培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5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7-009-03
一、顶岗实习教师素质的理念及其模型架构
顶岗实习即师范类本、专科高年级学生修完学校规定的主干课程,经过教师教育公修课程培训、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与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培训等一系列系统的岗前训练后,选派优秀干部或教师带队,经当地政府部门认可,到农村基础教育薄弱的中小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活动。
顶岗实习是一项改革教师教育的举措,顶岗学生、师范院校、实习学校、地方政府均从这一政策中受益。顶岗实习既是高校师范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范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师范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基础教育薄弱地区得到持续的、较高水准的师资补充。
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独当一面,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起很大的作用。同时实习学生进一步扩大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初步掌握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技能,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感情,增强从事教育工作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事业心。
作为开展顶岗实习支教事业先驱的河北师范大学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实习点遍布全省各个县市,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笔者通过与在青龙的顶岗实习实践的学生的面谈、实地考察以及调查问卷等方式,认为顶岗实习对师范生教师素质模型构建主要有如下方面:
1、吃苦耐劳精神
河北师范大学实行的顶岗实习是以河北各地教育的具体情况为依据,选取若干个符合要求的农村中学作为基地来进行师范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培训。选取的顶岗实习基地大多在乡中,条件较为一般,所以要求实习学生有服务社会,贡献乡村的精神,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放弃自己大学生所谓“天之骄子”的架子,能够真正深入到教学一线,不怕苦,不怕累,切实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实习中大部分实习生能够克服各种困难,踏实扎根乡村,服务当地,奉献自己,磨练自己,增强社会责任感。
2、过硬的政治素质
顶岗实习教师的政治素质包含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和良好的师德、职业道德。政治思想素质是教师的精神支柱,主要是指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决定着教师的政治信念和宗旨,制约教师的道德规范,影响着教师工作态度和工作热情及自身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教师应该把教书育人看作是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高度的政治热情,积极负责地从事着平凡而光荣的教育工作。教师要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教育观念和理念。就当前教育改革特别是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而言,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观念、民主观念、人本观念、终身观念、未来观念以及教学中的新的教材观、教师间的合作观、新的评价观等与时俱进的教育思想。职业道德包括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等方面的行为标准和要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状况和亿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
在青龙顶岗实习中实习生在当地学校接受政治业务培训并在临时党支部的指导下,形成了较高的政治觉悟,“为中国而教”是各位顶岗实习生的共识;在一学期的顶岗教学实践中,各位顶岗实习生热爱教师岗位,关爱学生,形成了较好的师德修养,教师素质塑造成绩显著。
3、渊博的知识
教师的知识素质主要包含专业技能知识、相关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的知识。渊博的知识是教师实现其社会自身价值的直接能力。教育是超前的事业。现代教师不但要适应教育的今天,还要面对发展的未来。现代教师要加强学习,形成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能力结构。而现在,教育内容社会化是现代教育的心趋势,新课程标准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人口、计算机、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能源、国防等教育。在多学科对同一学生的施教过程中,要求各学科教师要有相互配合的意识,应善于学科交叉、学科对比与学科渗透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4、较成熟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观,具备较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了解学与教的心理、知识生成的原理、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具备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与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分享研究成果,善于汲取他人的成果,丰富更新自己的观点,使自己总是站在科学前沿。要从应试教育的巢臼中走出来,转变教育观念,抛弃传统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业务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让学生为你的才能所吸引,心悦诚服地跟你学。
5、自我发展的能力素质
关键词: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考试竞争
一、问题: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的困惑
十几年的素质教育搞下来,谁也说不清素质教育是什么了。搞理论的人习惯在书斋里海阔天空,还热衷于满世界地寻找高深的学问,把谁都可以明白的道理说得玄乎其玄,原本是个常用词语的“素质”,原本通俗易懂的“素质教育”(注重素质或者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如今成了一种与以往的教育根本不同的全新事物。而为了重建与重构这种全新的教育,我们十几年来一直在不断地批判以往的教育或传统教育,并且把它高度概括为“应试教育”,它不是新事物,而是需要以“转轨”的办法淘汰的旧事物,人们依据自己的实践智慧,普遍地把它解读为“应对考试竞争的教育”。而现实是怎样的呢?应对考试竞争的势头未减,而且还在愈演愈烈,因此,所谓以往的教育或传统教育,其实就是现实存在着的教育,而且这种教育不需要满世界找学问来解释其合理性,也不需要掩饰,因为全社会都在实实在在地维护它、支持它。那么,生活在现实中的教育实践者,既然挣不脱考试竞争,也就不容易弄懂素质教育的真谛了,因为对他们而言,向素质教育“转轨”绝不像理论家们在纸上谈兵那样轻松,“转轨”意味着教育这列机车需要改道,他们就像是铁路上的扳道工,面对的是呼啸而来的列车,承担的是生死攸关的责任,如何能不困惑?
然而,是否真有一种素质教育,它仿佛可以超越过程、超越社会评价,超然于考试竞争之外,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初中不问能否考上高中、高中不问能否考上大学)而享有高质量教育的社会声望?是否真有一种“应试教育”,它可以厘清与人的素质之间的联系,把活生生的人培养成仿佛并非血肉之躯、仿佛没有真善美之心的考试机器?我们提出这样的疑问不是没有根据的,因为人们倡导素质教育必定要与考试竞争划清界限,人们执著于应对考试竞争必定要以素质教育百般遮掩,尽管它们就在人们心照不宣的默许下并行不悖,但是谁也不想实事求是地说清楚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是自己给自己制造了一种两难困境。在这个困境中,我们把素质教育描绘得就像不食人间烟火,让误解它的人们敬而远之,把考试竞争简单地概括为“应试教育”,让误解它的人们愈加误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多年的教育实践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如此截然不同、泾渭分明的两种“教育”,可能是用形而上学最省力的办法杜撰出来的,在这样的虚假前提下讨论的问题可能不是真问题。进一步说,所谓“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其实也并不合逻辑,它把教育评价和教育目标并列起来了,而且还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这种关系意味着,只要有考试竞争就不能实施素质教育,只要实施素质教育就不能考试竞争。正是在这样的意味中,我们时常听到人们调侃说:“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那么,这种调侃到底是说教育出了问题,还是说人们对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的解释出了问题。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只能是你死我活的战场吗?是否还可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育现实呢?有一种说法是“宁要高素质的人才不要升学率”,这如果不是蓄意羞辱潜隐抵制素质教育的话,就只能是百倍愚蠢吧!在素质教育和考试竞争之间,我认为有几个朴素也浅显的问题很需要进一步思考。
二、基点: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基础教育
说基础教育是培育良好的国民素质基础的教育,这应当没有异议。那么,解读这个基础的性质,只要借鉴建筑学意义上的“基础”来审视不同建筑物的不同基础,就不难弄清楚。越是规模宏大的出类拔萃的建筑就越是需要深刻厚重而且扎实的基础,这应当毫无疑问;任何基础都必须是全面的、均衡的,最薄弱的部分也要合格达标,这应当不难理解;任何基础的表面粗糙都不是问题,它无须舍本逐末地在表现形式上苛求精致,这也可以说是个尽人皆知的常理。依据这样的极浅易的解读,我们就可以极浅易地解读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了,也就可以理智地以验收基础工程的标准来实践并且评价基础教育。关注每一个受教育者的底线合格,首先培养其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具备体智德美劳基础素质的、能够自食其力的普通劳动者,这是实事求是的基础教育目标。我们之所以说“首先”,是因为这无疑也是一切卓越的精英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础。
如果把握不好这样的基础,必然把握不好以此为基点的素质教育,同时也会背离以此为基点的考试竞争,这就会造成上述的问题以及由问题造成的困惑。我在《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一文中,从这样的基点出发详细论述过当代基础教育的方向偏差及改造对策。认为方向偏差的根本就在于选择了顶线评价趋向,同时舍弃了底线评价或合格性评价,背离了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混淆了现代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性质,也由此混淆了高等教育要支持差别原则对均等机会的优先性,而基础教育必须坚持均等机会对差别原则的优先性的教育法则。其实基础教育在教育结构中的地位,就像金字塔厚重的底层基石,所以它必须均衡;而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的性质,就像工艺流程中不同阶段间的关系,基础教育就是它的原料生产阶段,所以它只须质地纯正却无须精雕细刻。选择顶线评价趋向的偏差在于,它实际上是在基础教育中演绎高等教育特征,这就像是引导金字塔的每块底层基石都与塔峰径直相对,这必然造成全社会人才的结构性失调;还像是引导原料生产都要制造半成品,这就必然造成高等教育的僵化与低起点。
而如果把握好这样的基础,就应该明确培养普通劳动者的基本目标。这与顶线评价选拔精英的目标不同,但从本原的意义来说,劳动是人之为人的基本需要,是任何健康社会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真正的精英健康发展的需要。所以,基础教育如果希望“真正公平地为每个人提供‘生活通行证’,奠定一个人终生学习的基础”,就应该理智地选择底线评价或合格性评价,以培养普通劳动者为基本目标。我们通常说的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培养和输送人才”的目标,其实只是一种事实判断,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不是基础教育应当承担为高等教育输送有限定性规格的人才的责任,而是高等教育应该从基础教育的已经达到普通劳动者基本目标的人才中选拔人才。高考是高等教育的起点,但不是也不应该是基础教育的终点,普通高等学校入学考试必须从基础教育评价中剥离出来,惟其如此,基础教育才可能回到合适的基点,它的素质目标和考试竞争才会摆脱两难困境。
三、目标: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素质教育
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作为教育目标的素质?辞书里说的素质,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发展并且成熟的。以此来解释素质教育目标,至少不够充分或恰当。解释作为教育目标的素质,“素”字的解释显然是关键,辞书里对“素”字的解释有多种,其中有一种说它是指质朴的、本色的、不加修饰做作的,这比较接近作为教育目标的素质的“素”。这种解释取源于《淮南子·本经训》里的“其事素而不饰”,这个“素而不饰”中的“素”与老子说的“见素抱朴”,孔子说的“绘事后素”中的“素”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子的观点有些激进,孔子的观点比较温和,但就解释作为教育目标的素质而言,孔子的观点更为贴切,因为孔子就此与学生讨论过教育目标问题,甚至就是教育中的不同目标的比较和取舍问题。孔子说的“绘事后素”,直接的意思是说色彩绚丽的绘画是因为洁白素净的底色,他在与学生的讨论中,把这个意思引申到道德教育目标上来,认为实施礼仪教育要以仁义为基础,因为礼仪是道德行为的形式目标,它可以修饰也可能做作,但仁义是基本的、本色的、普适的德性目标,它无法修饰也不可以做作。
我们依据这种解释就不难概括出作为现代教育目标的素质的含义,在教育中它是指人的最基本、最本色、最具有普适性的身心品质。这样的解释其实与日常用语中的解释一致,所以我们才认为素质是个常用词语,平常百姓对待平常事,常常很自然地关注素质而且以素质为依据,譬如,农民评价庄稼通常会说“长势”好坏,依据的是庄稼的成长势头和生命潜力;工人评价建筑物基础通常会说“敦实、扎实”等,依据的是负载、材料质地等,他们关注或依据的就是类似“素质”的品质。我们在许多专业领域尤其是特色专业领域中评价人的时候,经常直接使用“素质好”一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使用“素质”一词的多数情境往往是遭遇某些目标冲突的,或者需要进行非常规选择,或者需要以潜质代替当下,人们就会使用“素质”一词,譬如挑选运动员、艺术特长人才、各种专业人才的时候,遇到僵化测试指标不合格的情况,人们就不仅会以“好苗子、好材料、潜力大”来解释冲突,还会以“素质好”来支持选择,这里使用的“素质”就是素质教育中的素质。
我们到底该如何理解素质教育?我们还需要什么样的解释?注重培养人的素质或者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这样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而我们对素质教育发生误解,症结就在于我们把目标解释成了教育内容,这与我们误解全面发展教育是一样的问题。由于传统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我们在解释教育目标的时候,往往会习惯于注重物质性和结果性目标,忽视功能性和过程性目标。譬如我们解释全面发展教育,一直以来就注重“全面”的意义范畴的分析解释,不厌其详地解释教育的内容,却把智力、体力、发展等素质目标放在附属的位置上;而我们解释素质教育的时候,同样注重“教育”的意义范畴的分析解释,还是不厌其详地罗列丰富的教育内容,却把素质目标放在附属的位置上。我们依据这样的解释实施素质教育,结果就依然是全面的教育和随意性的素质目标。最普遍的所谓“全面发展加特长”的解释,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人们真正重视的还是“全面”而不是“发展”,是对某些所谓特长进行的技能技巧训练而不是“素质”。我们蔚为大观的高校艺术类招生考试,应试者或仅仅是为了器乐考级而加盟艺术,甚至竟然是因为文化课考试无望而转攻艺术,他们所张扬的艺术素质的肤浅,不能不说是对基础教育中素质教育的嘲讽。因此,理解素质教育的关键不是教育是什么,而是教育的普适性的素质目标是什么,这是个教育目标观念转换问题。
教育目标观念向素质转换,其实不是什么新思想。因为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所说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自由的发展”就是素质目标,而我们一以贯之的教育如果真正以此为目标,应当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只是我们的教育学分析和解释出了偏差,使人们执著于营造全面教育却疏误了发展,才造成素质目标失落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也谈不上“转轨”的问题,它与考试竞争中的如何考试、如何竞争、竞争什么之间是亦此亦彼相辅相成的关系。因为任何教育几乎都需要考试这种评价方式,而任何考试也几乎都避免不了竞争,因此,实施素质教育迫切需要有相适应的考试竞争,或者说我们必须把考试竞争融入素质教育系统中。转贴于
四、对策:我们到底该如何改造考试竞争
“应试教育”是教育考试竞争的极端恶性形式,它的另一极端则是超越教育考试竞争的“素质教育”。这是种极端化判断,极少成为真正的事实,真正的事实在它们中间,有意义的思考也应该在它们中间。教育教学评价和作为评价方式之一的考试,是教育教学过程的有机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促进教育和教学而不是选拔。学校教育实践素质教育是它的社会责任,履行这种社会责任是个系统工程,工程中包括了必要的考试竞争。但是,如果学校教育撇开自己的社会责任,转向应对选拔性考试,甚至以选拔性考试竞争为唯一宗旨,就会扭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而制造所谓的“应试教育”。如果真有这样的教育,它的荒谬性昭然,已经无须批判。因此,我们应当思考的是现实的考试竞争有什么问题,它对实践素质教育有什么伤害,我们该如何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造考试竞争。
现实的考试竞争疏离了实践素质教育。人们用考试竞争的结果代替教育价值,这种代替享有一种无形的权威,它在教育和教学价值的判断中把实践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目标弄得形同虚设(学生仅以高分就可以被高校录取),也把人们的全部注意和兴奋都聚焦于局限性的几门课程以及局限性的考试竞争中来。这种注意和兴奋像瘟疫一样恣肆蔓延着,冷漠并且疏离了我们实践素质教育的责任。因为没有人关心试卷和分数背后的教育和教学,没有人关心创造这些试卷和分数的各种不同角色的成人和孩子到底生成了什么样的社会价值和主体发展价值。实际上,在我们追逐考试竞争并且强化考试竞争符号(成绩或分数)价值的同时,我们遭遇到了教育的双重价值失落,这种失落被考试竞争符号遮蔽了,而符号价值的肤浅和权威,则相辅相成地步入了恶性循环。
死揪上课补课和考试训练是这种恶性循环的必然结果。人们不得不容忍它的肤浅是因为不得不屈从于它的权威,人们把考试竞争喻为“指挥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僵化落后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指挥棒所促使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多数教育者和不懂教育却粗暴地干预教育的家长群体,都宁可相信一种判断:提高考试竞争力,唯一有效的选择就是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我们不能不觉悟,也正是这种判断,把实践素质教育逼到了一种尴尬境地。有许多禁止节假日上课补课的规定都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倡导素质教育为理由。这种理由的潜台词是:实践素质教育宁可退出考试竞争。而坚持节假日上课补课的辩解理由是向学生的前途负责也替家长分忧解难。这理由也有潜台词:考试竞争必须抱残守缺。令人遗憾的是,谁也不肯相信,真正高素质的人才应对任凭多么落后的考试也会有竞争实力。
现实的考试竞争不利于提升国民素质。僵化的尖子主义的考试竞争把基础教育窒息在一个精英化的旋涡里,高分名校的狭隘目标和残酷的选拔淘汰,把教学什么和教学为什么都淡化了,它必然架空新课程改革的种种努力,把新教育思想异化成教条,使实践素质教育很难在实质上有所作为,教育正义甚至也无以伸张。譬如近年来教育中发生的恶性事件,多数与无聊学习制造的痛苦、考试竞争制造的压力相关;近年来基础教育中雨后春笋般地生出了不少富丽堂皇的名校,高考后的舆论媒体上则会莫名其妙地捧出不少名人。相比之下,基础教育中维护民工子弟受教育权利的呼吁,高考后人们对无缘竞争和竞争失败者的关爱,对同样付出心血的他们的老师们的理解,是否太过苍白?而后者同样是国民素质的注解,我们的考试竞争实际上是以忽视普遍意义上的国民素质基础为代价的。
所谓精英人才或卓越人才如果只是考试竞争胜出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基础很可能比失败者更糟糕,胜出可能只是意味着获得了一块敲门砖。我们说的糟糕有三方面依据,其一是以“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为特征的考试竞争,使他们没有更多的体力和精力养成普通公民的基本素质,他们越是“出类拔萃”就越是疏离普通公民;其二是他们即使成功也未必热爱敲门砖,未必热爱自己的专业,未必热爱由专业追求所建构的事业,我们集中优质资源培养选拔卓越人才的良好愿望很可能事与愿违;其三是考试竞争如果迷失了实践素质教育的路向,很容易步入教育的歧途。“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何以复活?许多人竟浑然不知这是陶行知先生早已批判过的陈腐教育观念,在如此的歧途上行走,如何能养成做人中人、平民人、知天下之人的良好素质基础?
在实践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改造考试竞争。在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之间,我们选择走出困境的路径,这从根本上说是个端正教育思想的问题。当人们意识到评价是基础教育改革“瓶颈”的时候,正是现行的考试竞争必须重新改革的时候,而这种改革只能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并轨”。我们面临的事实,不是实践素质教育附庸扭曲考试竞争,而是考试竞争在适合实践素质教育宗旨的前提下才是正确的。
我们首先需要澄清误以手段为目标的问题。实践素质教育与考试竞争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因为它与旨在促进教育和教学的评价不冲突,也与高层次人才选拔不冲突,任何意义上的教育评价都没有理由拒绝高素质的人才。实践素质教育并非是要全新设置教育内容,它依然以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为载体,我们之所以会误解为全新内容,只是因为现行的考试竞争内容不全面,那么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如何驾驭这些内容载体,如何不限于僵化地记忆、熟练、掌握而误了发展,如何实现素质目标。而考试竞争毕竟不仅关系到促进教育和教学,而且关系到高层次人才选拔,它如何与实践素质教育的宗旨相适合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试想,如果考试以素质为目标,其本质上就是素质测试了,还会有什么冲突?诸如题海战术、疲劳战术、把儿童青少年整得厌恶学习的战术,说到底不过是低层次非素质目标训练而已,如此,哪里能寻到素质教育的真谛呢?
我们需要实事求是地弄清现行考试竞争的局限性。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可持续发展,实践素质教育的核心正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而现实的考试竞争的成功或失败依据的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指标?它们的可持续发展价值如何判断?曾有一位美国的大学校长在研究了中国高考试卷之后,说它是“捉弄人”的考试,并且说他们学校里的来自名牌大学的与来自二、三流大学的中国研究生,就发展潜能而言只有几个月的差别。那么我们有理由认为,有些已经被考试竞争淘汰了的学生,如果给他们机会,其发展也不会有太大差别。泰勒在著名的“八年研究”中,曾经利用实验班学生免试升入大学的规定,证明了他的“那些特定科目学习达不到要求的中学生,许多依然在大学期间取得成功”的假设,诚然这种证明说的是美国中学的考试竞争的发展局限性,但是也足以启示我们思考我们的考试,它究竟在何种程度上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
我们应当在实践素质教育中改造考试竞争。如果我们踏踏实实地实践素质教育,也实实在在地应对考试竞争,是否是实事求是的选择呢?这里的关键在于,究竟什么是实实在在地应对考试竞争。我们以储备丰富的知识仓库、以数不清的考试或模拟考试来应对考试竞争,显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最笨拙的办法,这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或者负效?这就像足球队只练踢球甚至只练临门一脚不练其他,或者像长跑运动员从早到晚只练长跑不练其他,能否算是有效训练?能否算是实实在在地应对比赛?我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迫使学生和教师们共同忍受沉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失落的是什么?学生和教师们滋生着心理焦虑与紧张,抑郁失落与无聊,学生厌恶学校学习,教师冷漠教育教学,能否算是实实在在应对考试竞争?
如果我们把实践素质教育或者实施新课程改革,从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或者重建与重构的虚拟境界拉回到现实中来,融入现实的教育和教学之中,也融入考试竞争之中,是否能形成一种冲突的和谐呢?我们似乎谁都没有认真地回答过一个浅显问题:超负荷的上课补课,即使是应对考试竞争,真正有用吗?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对此表示过异议,他确信为差生补课是最不理智的,赞科夫曾经对此提出过建议,认为后进生尤其需要在发展上下功夫,他们的主张其实都是实践素质教育的主张。天津南开中学的康岫岩校长,以一种有容乃大的教育家气派实践着素质教育,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也以一种举重若轻的大智慧应对着考试竞争,在高考进入倒计时的“严峻”时刻,她依然与高三学生到农村参加体力劳动,其结果不仅没有影响考试竞争,反而“考得更好”。当中国的现代农民都已经摆脱了“只有加大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才可以提高质量”的理念的情况下,教育为什么不能寻求科学教学呢?有些家长已经觉悟到“学生应有自己的时间去消化”,有些学生则萌生了“希望有时间自己调整、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的觉悟,教育何以就不能支持如此的觉悟呢?
参考文献:
[1]杨启亮。合格性评价:基础教育评价的应然选择 [J].教育研究,2006,(11):11—17.
[关键词]中学物理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2(a)-0054-01
素质教育是当今我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不仅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巨大工程,而且关系到我国民族振兴,国力繁荣,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的需要,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需要。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全面发展的,不仅在物理课,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上都要均衡的发展。因此从教育观念上,就不应该着眼于考试,而应该着眼于那些最基本的对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科学的方法以及创新知识的培养上。
1优化物理教学,落实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因此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中心环节,结合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开展优化物理教学,是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必由之路和关键所在。优化物理教学,应做到以下几点:
1.1优化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制定物理教学目标,要紧跟时代步伐,全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依据教学大纲、教材体系,结合本校教学实际综合考虑,符合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和全面性。所以在制定物理教学目标时,要力求使制定的知识目标难易适度,内在联系自然;能力目标的制定要合理、易于操作。就要求物理教师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不仅掌握大纲要求,更要彻底了解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素质状况科学合理的制定出教学目标。
1.2优化教学程序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要让学生会学知识,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善于生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正确处理好知识、方法、能力三者的关系,要设计引人人胜,轻松和谐,具有探索性、启发性、创造性的教学情景,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完美结合。
1.3优化教学方法
一节课教学的成败,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如问题讨论法,自学指导法,观察实验法。教材分析法,发现教学法等,不同教法各具特色,但每种教法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多法结合,配合使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2改革物理考试模式.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目前在我国刚刚起步,正处于探索阶段,而现行的应试教育物理考试模式已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能否找到一条对素质教育检测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素质教育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建立一套适应素质教育的考试模式呢?根据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结合我自己的物理教学实践谈一些做法与想法:
2.1考试手段要多样性
(1)帮学考试。一次考试后,学生成绩有好有坏,为了达到全体学生携手共进的目的,我采用好生帮差生的教学方法,经过帮学,找出差距,总结提高,再组织下一次考试。对后一次考试中的后进生进行表扬、鼓励,同时对帮学别人提高的学生给予奖励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成绩,而且促进了学生间的友谊,真正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2)制作考试。因为物理学科学生的实验操作性较强,所以我在章节测试时有时采用小制作或小发明来代替试卷考试。如学完“光的反射”一章后,我要求学生每人制作一个潜望镜。根根学生交上来的作品,从能否反映物理原理、外观设计、材料是否能就地取材(废物再利用)等综合考试给学生评分。(3)小组竞赛考试。由于采用小组评分制,大多数学生好胜心很强,每个学生都不愿给自己小组丢脸,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提高了全班学生学习成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凝聚力。
2.2考试评价要全面性
考试是一定组织中的考试主体根据考试目的的需要,选择运用有关资料,对考试客体某方面或诸方面的素质水平进行测度、甄别和评价的一种社会活动。按照教育考试的目的、范围、强度、作用、影响、意义的差异,通常可将教育考试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校内教育考试、评鉴教育考试和大规模教育考试。不同的考试作用不同,但功能上存在共性和继承性。由于在理念、内容、方式等方面,特别是在考试成绩的应用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育考试的功能和影响有不同程度体现,也被从不同角度解读。到目前为止,在入学和升学中依然广泛应用大规模教育考试的成绩,所以考试存在事实上的对基础教育的引导和评价作用,也因此与应试教育产生了特殊关系,社会对教育考试存在曲解也就成为必然。一些人笼统地认为,教育考试扼杀学生的创造性,剥夺学生的快乐,限制了学生的能力发展,考试成绩则是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罪魁祸首,影响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社会各界出现了“考试是应试教育的根源”、“素质教育就是要减少考试频次”、“教育考试与素质教育互不相容”的观点,甚至出现了以“高考零分”表达对“应试教育”不满的案例。
可见,在大众眼中,考试成了素质教育的“天敌”,以至于出现考试的“存废”之争。在强调素质教育、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与发展的今天,考试真的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发展的余地了么?搞好素质教育就一定要减少考试,甚至与考试绝缘么?这些问题可以从考试的反拨效应看到答案。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教师和测试者产生的影响,也就是他们由于这项测试而去做原本不会去做的事情,这种影响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自20世纪80年代末,反拨效应在语言测试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其理论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Alderson和Wall认为,测试的反拨效应可以从测试对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包括对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方法、速度、顺序、程度和深度的影响,对教学和学习的态度的影响等进行分析讨论,测试的重要程度不同,反拨效应程度也不同,且因人而异。中国自隋朝开始,创设进士科,采用分科考试选拔官员,读书、应考和选拔三者就紧密结合了起来。文官考试制度从此开始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影响。历经一千四百多年直到今天,考试形式和内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巨变而发生了变化,但其选拔、传递和强化文化的功能没有改变,对学习和教学的影响更没有停止。不仅如此,考试还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学习方式的研究、变革和发展。
不难看出,考试自诞生以来就存在对教育的反拨,并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教育。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心理要求是不同的,考试对学生的反拨自然不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此有非常精到的辨别和要求,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明确提出“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也就是说并非要反对考试,只是考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需要减少考试次数,这是针对应试教学和应试学习提出的硬性要求,也是避免因考试产生有害反拨效应的措施。而针对高中阶段教育,《纲要》提出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在《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也明确指出要“改进校内评价,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可以肯定地说考试与应试教育不能画等号,考试也不是站在教育的对立面的。考试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发展功能,考试的反拨效应可以激励学生提高素质,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增强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积极性。坚持素质教育方向的科学的考试可以与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并贯穿于素质教育的全过程。当然,教育考试能否坚持素质教育的方向非常重要,只要放松素质教育的要求,考试就会进入传统考试的轨道。这不仅因为教师轻车熟路,还因存在急功近利的诱因。克服传统考试惯性的唯一办法就是牢牢把握素质教育评价的方向,改变传统考试中的错误做法。
二、考试内容的反拨效应
把握考试的素质教育方向,首要的是把握教育考试的命题方向,不同类型的考试都要在试题命制上下工夫。避免出现“国家怎么考,教师就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的惯性循环。彻底改变考试是学习指挥棒的教学惯性,杜绝“学生为考试而学,学习为了考试,教师为考试而教,教学以考试为中心”的不正常现象。应充分发挥考试的检查与评价反馈功能,通过考试让师生双方获得双向反馈信息,及时总结教与学的成果,发现不足,为后续的改进打下基础。校内教育考试的类型很多,规模大小也不同,有以班级为单位的单元检测、专题考、阶段总结测试等,也有以年级为单位的章节考、模拟考、期中考、期末考、月考等,还有校际联合命题的联考等。这些校内教育考试具有过程性、多样性、调控性、低利害性及非终端性等特点,主要具有检查、诊断、预测、反馈、激励、矫正、导向等功效。例如,在学完新的章节后,像数学、物理、化学等一些理科学科就可以根据需要组织年级的监测考,考试以巩固基础知识和考核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命题内容仅限所学章节,难度控制在0.8,难度比例控制在8∶2,能力结构考查分布80%为掌握层面的知识,20%为理解应用层面。
通过考试,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拿到中等偏上的分数,较好的成绩反馈会激励学生产生更高的学习热情,对于能力强、学习好的同学通过理解应用层面的试题给予分数激励,保持其研学的积极性。而考试内容设定在所学章节的评定与评价上,这就帮助了教师和学生系统准确地了解学习状况和教育进展,及时诊断、矫正学习和教学中不适宜的做法,调适教与学的方法,促进教与学质量的提高。校内模拟考的频率可根据需要灵活控制,特别是在难度和内容上要做好调控,避免为“针对高考”,为“一步到位”而命制综合性强、难度大的试题,甚至出现“超范围”试题,导致学生因考分过低而出现信心不足,对考试和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等现象,这样的考试“鼓励一两个、打击一大片、教学没效果、学习会生厌”,在校内考试设计时要尽量避免。所以,校内考试应在考前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科任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命题,同时在考后也要做好充分的分析,为教学改进提供资料。以下表1和表2为某省级重点中学设计的考试质量控制分析表。在实际应用中对考试评价分析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监督作用。评鉴教育考试和大规模教育考试通常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规模大、利害性高、影响较大。比如以教育质量检测评价和学生学业成绩测定为目的的学业水平考试,以选拔、鉴别、评价、测量考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中考、高考等。这些考试在组织的范围、方式方法、作用、影响等多方面均超过一般教育考试,它们对教育的反拨效应也随其重要性和利害性而加强,对基础教育产生很强的导向作用。
因此,这类考试的试题命制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试题设置、能力考核方式等都需要特别注意,如果掌握不好就会对教育产生有害的反拨效应,使考试丧失应有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课程改革前的会考就曾遭遇这样的尴尬,在经历多年的考试后,会考的题型趋于稳定,而且连考核内容甚至试题也非常稳定。教研部门和老师在考前会针对考试内容划知识点甚至划题,几乎将试题透明化,这样较差的学生只要在考前努力,对近两年的会考试题进行模拟训练,记住试题,会考也能取得较好成绩。其结果是在开考后十几分钟一些学生就要求提前交卷。显然,如此进行试卷设计和考试在考生中丧失了公信力,试题也丧失了能力考查的功能,将教育导向了应试教育的方向。而且考试的隐性反拨效应不好,学生没有必要重视学习反馈与评价,直接运用应试教育方法学习就能应付考试,对教育的过程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课程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改变了指导思想,从学业评价的角度出发进行试题命制,试题逐渐灵活,体现能力考查,着眼能力区分,努力实现对学业学习进行检测评价。这种改变对基础教育产生了良好的反拨效应,80%以上的中学教师和学生欢迎这样的考试。虽然考试不像以前那样有定心丸可吃,有把手可抓,考试也开始让教师和学生重视和紧张,但教学过程却因此开始关注过程学习和能力培养,学生也更加重视自主学习和积累理解。学生也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知识,具备了所要求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高分。虽然有部分同学可能出现低分甚至不通过现象,但从教育公平和素质教育的角度看,这种试题设计无疑是可喜的,也是受欢迎的。再如,中考和高考关系到入学和升学,其反拨效应更大,社会影响更大。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制紧跟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突出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不仅做到基础性,突出综合性,在协调处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挖掘知识和能力的价值和功能上同样做得很好。试题以现实社会、科技、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设置情境,考查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念,推进素质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引领作用。从考后的调查情况看,社会各界对试题的满意度较高,普遍认为试卷充分和全面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能力要求高,整体难度适当,较好地实现了选拔功能;题目选材新颖、贴近生产生活,试题构思巧妙,综合考查学生能力,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综合来看,无论是什么类型的考试,其反拨效应一定存在,但反拨效应有益还是有害是可以通过过程控制进行调节的,特别是在试题命制过程中,一定要趋利避害,将考试与评价相结合,与素质教育方向贴近,考试必将产生有益的反拨效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三、成绩分析的反拨效应
考试除了在试题设计上具有反拨效应外,考试成绩的运用同样对教育教学有指导和促进作用。随着办公现代化的普及,计算机成为学校处理学生学业成绩的主要手段,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但目前很多学校在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术上存在不足,考试成绩分析仅进行一些简单的统计处理,如计算平均分、为学生排名次等,很少有人去分析大量的学业成绩数据中所蕴含的信息,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学校运用数据也主要用于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优劣和教师的教学业绩,而忽略了考试的评价、反馈与激励功能,忽略了数据在教学管理中可发挥的作用。往往是一次考试完成后,学生知道了个人成绩,教师了解了本学科的成绩、各班各科平均分后就不再进行深究,成绩数据在年级分析会结束后也就被束之高阁,变成一个个“数据孤岛”,造成了学校教育教学宝贵资源的浪费。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巧妙关系
目前来看,没有考试的教育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高素质的表现。可我们也该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公民。
化学教师如何在突出素质教育的化学教学中驾驭考试呢?一方面,考试所涉及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自学、思维等能力正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于观察能力(图片观察除外)、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及德行、体质等难以通过考试检测,但学校及教师是不是只要抓住了“对付考试”就抓住了一切呢?显然是行不通的。
二、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教育,必须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通过对学生进行部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等化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为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初步基础。
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我们知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行为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它主要包括:兴趣、动机、理想、气质、性格、品德、情操、情感和意志等等。它在人的行为或心理活动中起着动力性和方向性的作用。而中学时代,正是青少年智力因素迅速发展的关键时刻,非智力因素逐渐形成、发展和趋于稳定的重要时期。我认为,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而非智力因素则认其自然地发展,认为后者是学校和教师所管不了的,是社会和家长的事情。另一种态度则认为非智力因素也要像重视智力因素的培养一样,使之与智力因素得到同步的发展。有位心理学家说得好:人的心理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任何一方出现“病症”,都会抑制另一方面的健康发展。非智力因素应如何培养呢?它与智力因素一样,同样有着自身的发生、发展规律。
四、初中化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近代史和现代史教育,国情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破除迷信教育,艰苦奋斗、立志建设家乡的教育,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一)国情教育。
我觉得,在化学教学中证学生了解我国虽是世界悠久文明古国,但解放前连煤油、火柴、烧碱都要从外国进口,解放后,特别是党的以来我国石油、化学工业和科技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还应介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而使学生树立为繁荣祖国科技,发展经济而刻苦学习的信心。
(二)环境保护意识。
教育科学技术的发展改善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学习化学的目的之一,是要用化学知识进行环境治理。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空气、水的污染和防治,水与人类的关系等内容的讲授,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污染的知识。应让学生走出课堂,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状况,宣传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积极参与治理环境的活动,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五、化学教学应着眼于素质教育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到,“双基”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在化学教学中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实验教学。
记得有人曾经提出: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我国化学家戴安邦先生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
因此,我们不应该因为升学考试中对化学实验的动作技能测试不到而忽视实验教学。
(二)重视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丰富多采的。如组织和指导学生办化学小报、化学墙报、化学魔术表演、自制仪器和自找代用品、做家庭小实验、举办化学讲座、化学竞赛、搞社会调查、组织参观化工厂、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化学实验等活动。
(三)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