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西医结合及临床医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讯作者:朱翠萍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3月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32例(32只眼)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在应用6-氨基己酸、地塞米松、20%甘露醇等西药的同时,给予云南红药口服。结果 前房积血完全吸收,眼压降至正常,视功能得以尽快恢复。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外伤性前房积血,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 前房积血; 眼挫伤; 中西医; 疗法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治疗过程中,尽快使积血吸收,预防并发症,保护视功能是治疗的重要内容。本科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前房积血,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3月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外伤性前房积血患者32例(32只眼),男28例,女4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7岁。20~36岁发病率最高,伤后24 h来诊者29例(29只眼),2~3 d来诊者3例(3只眼)。致伤原因为拳击伤、碰撞伤、车祸伤、球类伤、爆炸伤等,合并外伤性瞳孔散大者2例(2只眼),眼睑淤血者18例(29只眼)(18只眼),虹膜睫状体炎29例(29只眼),视网膜震荡9例(9只眼),外伤性晶体半脱位1例(1只眼)。
1.2 前房积血分级标准 按Oksala分级法,将前房积血分为三级。Ⅰ级:前房积血量不到前房容积的1/3,位于瞳孔下缘之下者;Ⅱ级:占前房容积的1/2,超过瞳孔下缘者;Ⅲ级:超过前房容积的1/2以上甚至充满整个前房者。本组病例中,Ⅰ级者21例,Ⅱ级者9例,Ⅲ级者2例。
1.3 治疗方法 (1)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限制眼球活动,防止剧烈震动,半流质饮食,保持大便通畅。(2)20%甘露醇250 ml静滴,Ⅰ级前房积血者1次/d,Ⅱ级以上者2次/d,地塞米松10 mg、6-氨基己酸4 g静滴,1次/d,云南红药胶囊(云南植物药业有限公司,每粒装0.25 g,国药准字Z53020129)口服,3粒/次,3次/d,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给予醋酸可的松眼液点眼,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积血吸收的情况及眼压。
2 结果
32例(32眼)外伤性前房积血完全吸收。Ⅰ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1~3 d,Ⅱ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4~6 d,Ⅲ级前房积血吸收时间5~8 d,治疗后视力大幅提高,见表1。
3 讨论
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常见的临床体征,一般预后较好。出血本身对视力的影响是暂时的,如处理不及时,会引
表1 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起相关并发症,因此积极治疗前房积血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1]。前房积血多为虹膜血管破裂引起,少量积血多能自行吸收,但当积血量大或在吸收中再次出血(16%~20%发生率,多在伤后2~3 d发生),可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等并发症[2]。前房积血对视功能的损害有两方面,一是积血引起的并发症如继发性青光眼、角膜血染、虹膜睫状体炎等,二是外伤本身对眼组织的损害。本组病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具体措施:(1)半卧位休息,双眼包扎,限制眼球活动,半流质饮食,防止咳嗽等剧烈震动及增加腹压的行为,早期制动、静休对预防再出血非常重要,本组病例未发现再出血倾向。(2)降眼压:20%甘露醇静滴降低眼压,开放房角,促进房水循环,减轻虹膜、小梁网的组织水肿,有利于积血及渗出物的吸收,预防继发性青光眼及角膜血染。(3)糖皮质激素: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及并发症,减轻小梁组织的水肿,有利于房水循环及积血的吸收,同时对视网膜震荡有治疗作用,也可以减少再出血的发生率。外伤性前房积血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局部或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有利于炎症的消退,由于局部用药不利于伤眼的休息,故多采用全身用药,严重的虹膜睫状体炎可局部配合用药。(4)止血:6-氨基己酸是一种抗纤溶酶制剂,能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聚,阻碍纤维蛋白溶解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溶解受到抑制,使受损部位的血管修复,达到止血的目的,使用时间宜3~5 d,过长形成大凝血块,反而不利于积血吸收。(5)中药止血、活血化瘀:云南红药由三七、重楼、制黄草乌、紫金龙、土葡萄根、滑叶跌打、大麻药、金铁锁、西南黄芩、石菖蒲组成,具有止血镇痛、活血散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等功效[3]。在西药治疗的同时,配合云南红药口服,能增加血小板活化,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增强,加速凝血酶的生成,从而促进血凝。此外,云南红药可明显改善血液的黏滞性、浓缩性、聚集性和凝固性,能有效改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微循环[4],对减轻组织水肿有明显效果。本组病例中西医联合应用,积血吸收快,未出现并发症及再出血现象,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249.
[2] 赵堪兴,杨培增.眼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3.
[3] 任杰红,陈林芳.云南红药的药效学研究.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21(4):43.
辽宁省阜新市中医医院内科,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从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分别实施常规西医治疗和中西医联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23%,对照组为81.1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234,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57,P>0.05)。 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
[
关键词 ] 冠心病;心肌缺血;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c)-0163-02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缺血的罪魁祸首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发生堵塞后心脏的供血和供氧减少,无法支持其正常工作[1]。临床治疗心肌缺血大多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式,包括阿司匹林、他汀、倍他洛克、硝酸酯等,以扩张血管、改善供氧,抗血小板聚集形成斑块[2]。近些年来,中医理论被积极的应用于临床对冠心病的治疗之中,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从该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随机选择105例进行研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的105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中男60例,女45例,年龄 38~80 岁,平均年龄(44.6±11.2)岁。病史5~23年,平均(6.6±1.3)年。合并糖尿病23例,高脂血症37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2)合并有全身恶性肿瘤者,(3)合并有其他心脏疾病者。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观察组男30例,女22例,年龄 39~80 岁,平均年龄(43.9±13.7)岁。病史6~23年,平均(6.9±1.2)年。合并糖尿病11例,高脂血症19例。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年龄 38~79 岁,平均年龄(45.1±11.9)岁。病史5~21年,平均(6.4±1.8)年。合并糖尿病12例,高脂血症18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指导患者调整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及常规吸氧,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1次/d+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40 m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予以口服复方丹参滴丸口服 10粒/次,3次/d,连续8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均消失,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恢复(2)有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现象有所好转(3)无效 患者胸痛和胸闷等临床症状较之治疗前未得到改善,经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肌缺血未出现明显好转或出现加重、死亡。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方法
数据导入表格后利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高于对照组(χ2=8.234,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2例患者出现腹泻现象,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恶心现象,2例患者出现腹泻现象。所有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组间比较χ2=2.157,P>0.05。
3 讨论
临床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抑制神经内分泌等西医药物治疗。但经过西医治疗,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心功能不全症状难缓解。目前,中医理论开始被积极的应用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之中,并获得良好的效果。
有学者[3]通过研究报道,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经心电图检查和临床观察,患者的ST段下移幅度明显较小、缺血性发作持续时间明显较短、缺血性发作总数明显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李巧元[4]等也通过研究发现,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8周后中西医结合组的舒张压、抑郁自评表(PHQ-9)及焦虑筛查量表(GAD-7)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并得出结论,认为中西医结合方式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一些标本兼治的中成药,如麝香类、复方丹参类和银杏类中成药等,也被积极的应用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治疗之中。复方丹参滴丸是用于治疗胸闷等症状的常用中成药,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对于缓解心绞痛、冠心病有效[5]。该研究中,对入组的观察组患者,即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积极的利用复方丹参滴丸进行治疗。丹参是一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药物,主要有效成分有各种脂溶性丹参酮类(脂溶性二萜醌类),例如丹参酮Ⅰ、ⅡA、ⅡB、Ⅴ、Ⅵ,隐丹参酮等。中医认为,丹参能祛淤血、生新血,三七则有活血、散血之良效,均为中草药里活血化淤的名药。丹参对冠状动脉粥
样硬化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已形成的粥样硬化可延缓其发展,因而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心肌供血量,使心肌舒张功能得以恢复。三七也具有抗氧化,保护血管内皮,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6]。复方丹参滴丸中的主要成分为冰片和三七以及丹参,三七可以可以对血小板的聚集产生有效抑制,丹参中含有的水溶性丹参素可以发挥出扩张血管的作用,并有效促进机体抗凝能力的提高,对血栓的形成产生有效的抑制作用,降低机体的血黏度,维持良好的微循环状态。通过对自由基的清除,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保护[7-8]。所以,利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1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升[9]等的报道结果基本一致。即提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更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并促进患者心肌缺血的恢复。另外复方丹参滴丸中还含有冰片等成分,会对患者的胃肠道等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例如恶心、腹泻等[10]。该次研究结果即显示,观察组一共有3例患者出现恶心和腹泻现象,但所有患者均未给予特殊处理,停药后不良反应均自行消失,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77%。即提示,利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安全性高。但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77%,对照组为7.55%,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可能与该研究样本容量偏小以及研究时间偏短等因素有关,因此,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相关细节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延长观察时间,扩大样本容量,予以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高宙,胡疏,王志坚,等.可视化发射CT评价针刺内关、心俞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应[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33(9):1196-1198.
[2] 王秀娟.脑心通对冠心病高危因素以及心肌缺血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34(3):293-294.
[3] 杨玉梅.中西医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性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7):10-11.
[4] 李巧元,刘梦超,刘梅颜,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压力引起心肌缺血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2014,9(5):624-627.
[5] 刘志宁,尤莉,赵庆霞,等.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9):2369-2370.
[6] 杨阳,王林,张毕奎,等.丹参中抑制炎症因子的活性成分抗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2013,11(4):289-292.
[7] 殷秀霞,乔春友,王向玲,等.阿托伐他汀钙与复方丹参滴丸短期联合应用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影响观察[J].临床荟萃,2011,26(18):1632-1633.
[8] 杨万根,万玲.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维生素B6治疗中老年心肌缺血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4):59.
[9] 张升.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42例心肌缺血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2, 25(6):356.
1.研究背景
甘肃中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自从2001年开设并招生以来,学生毕业前一直采用毕业论文答辩的考核方式。通过对近5届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及答辩成绩总结和分析,发现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部分是理论探讨性文章,部分是简单病例的分析或诊疗体会,论文答辩偏重于对毕业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不能全面反映毕业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也不能很好地反映临床实践教学的成果,同时,这种考核方式比较简单,毕业班学生重视程度不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实习期间对临床技能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我们从2010年起,对毕业生毕业考核方式进行尝试性改革,具体方式是在原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同时结合临床技能考核,以检验学生对临床技能的掌握及应用情况,以探求更加符合我院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特点的毕业考核模式。
2.考核内容及方法
结合医学教育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现实需要,为进一步巩固临床实践教学成果,课题组加强了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前临床实践技能的考核工作,在现有毕业论文答辩的基础上,对2010—2011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生相续进行了临床技能考核。
2.1 动员宣传和组织管理
分别在2届毕业生进入实习基地之前,进行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动员与宣传,使学生带着任务走向实习岗位,重视临床技能的学习和知识储备。学生毕业实习结束时,中西医结合系统一组织部署临床技能考核事宜,包括制定考核方案、遴选主考成员、组织考前培训会、监督考核过程及考核成绩分析等。同时,根据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发动全系中、西医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组织考核题库,系部主任亲自把关,保证题库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适用性。
2.2 考核学生范围
中西医结合系2010—2011届全体毕业生,共计434人。包括: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5级15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8级82人,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2006级134人,中西医临床医学专科起点本科2009级64人。
2.3 考核内容和方式
本次考核参考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多站点考核方式。因本专业学生毕业时要进行论文答辩,同时上交20份不同病种的大病例,因此,我们不再组织临床答辩和病历书写环节。结合我系学生的实际状况,经过专家对考核方式多次分析、论证,最终决定采取最能反映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实际能力的2站式考试。第1站考试为基本操作考试,考查学生西医临床技能操作能力和规范程度,学生现场任意抽取2道试题,每道试题思考时间不超过5分钟,现场演示或作答,监考教师当场给分,满分50分。第2站考试为辨证论治考试,考查学生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要求考生依据中医四诊等临床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等),完成中医诊断、鉴别诊断、治法、方剂名称、具体的药物处方(药物,剂量、煎服法等),针对病情,提出中医预防、调护方面的措施与注意事项等,考试结束后由中医教师根据评分标准评分,满分50分。技能考核总分为100分,达到60分为考试合格。
3.考核结果及分析
2005级本科、2008级专升本、2006级本科、2009级专升本第1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40.91、42.78、42.62和43.17分。第2站考试平均成绩分别为31.73、30.35、31.46和32.00分。总评成绩分别为72.64、73.13、74.08和75.17分。
以上考核成绩显示,2011届总评成绩高于2010届。2011届普通本科生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1.44分,2011届专升本平均成绩较2010届提高了2.04分。同届毕业生专升本学生考核成绩高于普通本科生。4个班共同特点为:第1站考核成绩较高,平均成绩达到良好(40分),而第2站考核成绩偏低,平均成绩只达到及格(30分)。
4.讨论
4.1 学生重视考核程度有待加强
2010届毕业生第一次进行临床技能考核,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高,2011届毕业生考试前准备相对较充分,部分学生向往届学生探听有关技能考核的方式和内容,无形中增加了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所以,考核成绩总体上升。但是,总评成绩上升幅度不大,则说明2届毕业生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基本持平。此外,专升本的总评成绩高于同届普通本科班成绩,原因在于,专升本的同学已经经历过一次毕业和就业以及专升本考试的历练,他们更加珍惜这种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认真对待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这一点在我系学生论文答辩时也有所体现,即专升本的同学对待论文答辩比普通本科班学生认真,论文书写质量较好。所以,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动员工作,引起学生对毕业前临床技能考核的足够重视。
4.2 学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亟待加强
从考核结果看,学生对于西医临床基本操作技能掌握较扎实,对常规的检体操作都能应付自如,考核平均成绩良好。但是,中医辨证论治平均成绩只达到合格,说明学生已基本具备中医辨证思维能力,但是,传统中医辨证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考核结果也提醒我们,对于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方案应根据专业实际继续进行调整,适当加强中医经典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扎实的中医辨证思维能力。
4.3 考核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以往我系毕业生只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大多数学生的论文书写比较规范,认真,但也有少部分学生随便摘抄一些文章内容,甚至从网络上东拼西凑应付了事,只要论文答辩过关,就能毕业。我系组织的除论文答辩之外的临床技能考核,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临床技能的热情,达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4.4 为参加国家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核做好铺垫
目前,国家已推行执业医师考试、注册制度,这是医科类毕业生从业的必经之路。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方案可以看作学生毕业后参加全国执业医师考试的提前预演,学生切身体会考核的方式和难度,对其今后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有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总之,考试只是一种手段,目的只在于提高教学质量。要培养学生扎实的临床技能基本功,首先要重视临床实践教学过程,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其次,还应该对考核方法进行探索性的改革,多层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较为全面、客观地对学生毕业前的临床技能进行评价。
【关键词】 中医内科学;教学模式;改革
中西医临床专业的培养多以“两个基础-一个桥梁-一个临床”的“A字型”模式,即中医学基础、西医学基础;中西医结合导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习。在此教育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中医内科学承担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理论与实践技能等教学任务,占有主导地位,起关键性作用。诠释中医内科学在中西医临床学科的教学任务中包含了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双重教学工作即“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如果中医内科学课程的教学目的与目标不明确,甚至不注重处理好“两个桥梁”与“一个临床”的相互关系,势必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笔者在临床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其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并指导临床实践教学,从而将中西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进行教学管理,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教与学具有现实意义。
1 中医内科学的两个桥梁作用
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计划是承接两个基础(中医、西医)课程率先进入临床教学,开始中医内科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因此具有中医基础与临床衔接的桥梁课程,将中医基础理论融入中医临床实践诊治疾病,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会学生掌握中医内科课程的普遍规律(病因病机、基本证型、辨证规律)、各系统疾病的辨证规律(各系统常见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各病证的特点(各病证的特点及辨治的重点难点)、诊治特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在从事理论与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教会学生以中医精髓(辨证论治、整体观)分析处理临床疾病,起到中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作用,视为临床课之首。此教学段用一学期的教学时间完成,学生应具备一个中医师诊治疾病的能力,树立中医专业思想。中医内科学科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是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疾病能力的桥梁作用,学生掌握中医内科临床诊治疾病的能力,在西医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完成西医诊断学,进入西医内科学的学习,中医、西医内科课程同步进行,正是引导学生进入中西医结合方法与手段认识、分析与诊治疾病的大好时机,逐渐学会中西医结合思维模式,引导学生深层次地认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学与科学研究,理解中西医结合的真正含义在于应用现代医学的先进科学研究手段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在此,中医内科学具有的第二个桥梁作用更具深远意义,此教学任务是永恒的,贯穿临床教学的全过程,是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
2 中医内科学在“一个临床”的重要任务
“一个临床”即”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包含中医内科学课间见习、临床实习,占据学生的三年临床学习时间,近年由于学生数量增加,基础教学的实践见习随着教学模具研制的不断增多,模拟教学不断完善,多数院校的基础课程见习教学多在实验室完成,大多数学生对临床实践的实质是空白的,学医两年“患者”概念是模糊的,临床见习实习中医、西医查体手法、顺序不规范、定位不准确、把脉手法错误以及汇报病史不流利等不在少数。所以,中医内科学临床实践见习课程首先是重复与强化中医诊断学的临床见习教学内容,教会学生临床诊视病情、搜集病史及其查体、病历书写规范等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再进入中医内科课程的见习教学任务,进一步教会学生如何运用中西医基础理论认识、思考、分析临床上纷繁复杂的各种案例,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完成中医内科学见习教学任务,这是中医内科学需要完成的“一个临床”的一部分。其次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带教,这部分临床技能培养中医临床内科的教学任务占据主导地位,是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中医内科学》课程的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定位于本专业的桥梁课程,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又是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理论与临床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传授中西医结合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科研能力培养等教学工作的责任和义务。纵观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进度,中医内科教学与临床实践课程,占据本专业教学近2年半时间,对学生完成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专业课程,系统掌握中、西医两套理论的结合方法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科研创新思维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培养意义。
3 如何处理好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双重桥梁作用
3.1 强化中医内科理论教学 中医内科学理论课程是中医学的主干课程,上好中医内科学课程是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人才的前提,中医内科学教学内容涵盖七大系统,有60个专业示范病种,内容多,教学任务重。如果就书讲书、照本宣科、按部就班的讲课,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难懂,抓不住重点、难点,更不会举一反三,真正学懂并掌握辨证论治的精髓。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强调内科疾病病因病机的基本规律,如情志致病、饮食所伤、感受外邪等病因在内科各论中是最多见的,掌握其病因导致疾病的演变规律,基本的临床表现,结合疾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归纳,举一反三,灵活变通。辨证论治强调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六经辨证的重要性,结合伤寒、温病、金匮等经典著作条文讲述,治法方药注重同病异治、异病同治为基本点,强调方与证合一的内在联系规律,讲述共性;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特点,讲述其个性,譬如具备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食少纳差,舌淡,脉细弱等症属于心脾两虚(气血亏虚),归脾汤证的定义,即可用此方治疗,在中医内科疾病中,既有39个疾病选用本方(心悸、不寐、眩晕、郁证、血证、癫证、痴呆等),但在药物加减中则以各病症的特点选用相应的药物,如郁证则加用郁金、香附、柴胡等。病因病机亦是如此,情志致病的病因与病机见于36个病症,同时又有郁证专篇讲述,但发生的病症却不一样,如不寐、癫证、狂证、郁证等都与情志致病有密切关系,而且女性为多,分析病因与先天禀赋(遗传基因)、性格暴躁有关,病机落实到气机郁滞,治疗除了解郁疏肝理气,还要注重移情易性,心理治疗。
3.2 增加临床实践教学是保障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临床学科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课堂教学是从疾病的病名定义开始讲述,由此展开其病因病机、因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证型分类及治疗等的讨论;实践教学则是针对病人的临床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资料齐备后再进行分析诊断,再确定治疗方案。因临床表现与书本知识存在偏差,且学生临床经历太少,出现只会按图索骥,刻舟求剑的现象,这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譬如一次考试病案水肿病机分析,证属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但教材对水肿分型为脾阳虚、肾阳虚而无脾肾阳(气)虚,有不少学生就提出教材上没有此证型,应如何诊断,再如心脾两虚与气血亏虚二者的联系,心脾两虚是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导致气血生化乏源所致,属因果关系,治疗应补益心脾,健脾益气恢复气血生化之源以达治疗目的。如果学生临床实践见习机会多了,临床思维开阔了,则可逐渐适应临床诊治疾病的规律与特点,缩短临床与理论的差距。应对增加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机会可利用课外辅导、导师制管理、班科固定的带教、科技兴趣小组等多种形式实现多临床、早临床的目的,给学生更多的实践见习、技能操作与训练的机会, 对巩固理论知识大有好处。
3.3 强化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教育 中西医结合学科以“诊断和疗效评价的规范化,医药并重和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相结合”的模式涉及临床医学各学科领域,国内外著名的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沈自尹、吴咸中等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济生教授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陈竺教授等对中药砒霜治疗急性白血病的研究、胡之璧教授中药生物工程研究、黎磊石教授治疗肾病研究、肖培根教授的中药研究及刘耕陶教授的中药研究等。中西医结合已引起世界医学界的重视,在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纷纷成立中医学院及其各种团体,所以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已逐渐形成世界潮流。
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学术动态已经形成以流行病学的调查、“证”实质的深入研究、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三方面;形成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疾病的分期分型辨证论治与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同病异证异治、异病同证同治等的”病证结合”治疗模式。研究成果:(1)活血化瘀理论:活血化瘀疗法的基础、临床与药物实验研究内容广泛涉及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2)清热解毒学说:清热解毒药物具有解毒、抗炎、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肾上腺功能,保护实质器官功能的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中西医结合各科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3)补益药物的研究:注重脾虚-肾虚-脾肾两虚的研究,根据“肾主骨、藏精、生髓”、“血为精所化、精足则旺血,精亏则血亏”的理论,诊治各种虚弱性疾病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将中医科学化、现代化,建立一种适应中国国情的、新型的民族医学。因此,中西医理论教学必须将这些成果灌输给学生,了解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和科学性、可行性,开设中西医结合内科课程,讲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经典案例、科研成果、诊治特色优势,强化中西医结合治疗技能、树立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专业思想。
【摘要】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授课过程中引入循证医学概念,讲解具体操作步骤,并结合实例由学生亲自操作,体会如何应用。实践表明该方式拓宽了学生的思路,提高了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临床思维方法 中西医结合 教学改革
临床诊断思维,是医生运用已有的医学理论和经验对于疾病的认识过程。采用的思维方法是哲学的认识论运用于临床上的典型实例,思维方法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必将影响临床疗效。因此,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生实践技能要求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也是教学评估的重要指标[1]。我们在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开设的《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中非常重视学生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同时结合现代方法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循证医学是指在各种医疗行为和决策时都必须遵循最新的科学证据。被誉为“21世纪临床医学新思维”,也必将是指导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思维方法。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理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临床流行病学家David Sackert将EBM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的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2]。其核心思想是要求任何医疗措施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EBM已被当今医学界公认为对指导临床实践、制定计划、解释结果和临床决策具有极其重要价值的方法学。在医学教育研究中引入循证思想,也是近年来国外医学教育研究较热门的课题。
1 加强循证医学思维和方法培养的必要性
1.1 循证医学是发展中医药学,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中医药学的特色是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临床疗效是其优势,更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然而临床疗效虽确切,但对现代科学研究方法重视不够,往往对临床疗效不能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评价,严重束缚着中医药现代化的发展。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体现在辨病与辨证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治标与治本结合,局部与整体结合;西药与中药结合,最终目的就是把提高疗效作为最高的原则。中西医结合虽不是唯一途径,但是一个很重要的传承发展传统医药途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在校生,肩负着提高中医药疗效、促进中医药实现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重任,完成这些工作的前提是掌握大量的最新的研究成果。而他们同时也面临着有限时间和无限知识之间的矛盾,这就要求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引进全新的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理念,促进中医药与世界接轨。只有把中医药大量宝贵的临床经验变成具有确切科学依据的有效疗法,只有依靠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 )将中医专家宝贵的临床经验进行严格验证,才能转化为最佳的客观证据,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临床决策的失误。
近三十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方面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大量报道使临床医生面临着时间有限和众多文献的矛盾,如何进行文献评价,从良莠不齐的文献中选择精华则是EBM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国家从“六五”至“十五”期间资助一大批中医学课题,一些成果相继问世,如“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风病证候学、治疗学研究,中医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研究等项课题的临床研究部分都是多中心的RCT,所报道的文献质量较高。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使学生掌握检索、评价文献方法,如果将这些成果评价后应用于临床实践势必会提高他们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疗效。另外中华中医药学会各分会为规范临床治疗编写的相应领域指南,其中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参考符合EBM原则的多中心RCT结论,这就需要一大批掌握EBM知识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
1.2 循证医学是评价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改革的依据 循证医学不但给临床医生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使疾病的诊治更准确、更有效、更安全,而且也有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中引入并实施循证医学,可促使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医学实践,激发内在兴趣,避免了填鸭式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旧模式。在传统的经验医学教育中,大课讲授、小组讨论、床旁带教见习等各种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和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学生讲授,考试也是强调理论知识,学期结束时以分数高低评价教学效果,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当中,更没有寻找证据和实践的机会。近年针对以往医学教育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各种医学模拟技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 OSCE)等新兴教学手段和评估方法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医学教学实践。以实践为导向,变灌输式教学为共同探索。把EBM理念引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中,教会学生如何去收集证据、检索文献、评估和利用证据,培养学生一种全新的医学思维方式,训练诊断与防治疾病的临床思维,使他们在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后,乃至今后从医过程中主动运用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临床实践;教会学生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最佳证据融入临床判断中,才能做出最佳决策和提高疾病的诊疗水平。因此,循证医学一方面有利于临床教育创新;另一方面,还有利于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促进多学科的交叉结合,如计算机、英语与中西医结合。这些全新的改革效果评价同样需要采用循证医学方法。
1.3 循证医学知识尚未普及目前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循证医学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大多数医学生在学习阶段尚未接触循证医学, 临床医生对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不尽如人意,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课题的设计方案缺乏经过大规模RCT 验证。尤其是临床教师对循证医学也不甚了解,更谈不上主动培养学生实践循证医学的能力,这是当今教学中必须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3,4]。
2 循证医学融入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的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的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掌握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初步掌握循证医学的原则、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为将来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奠定基础。
2.2 教学方式根据华西医学中心李幼平教授等[5]提出对新入校的医学生应尽早开设循证医学课程,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理,我们在中西医结合专业二、三年级学生中开设了《临床基本诊疗技能》选修课,在介绍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方法时适时引入循证医学理念。计划用3个学时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采用案例式、问题式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收集资料、评价证据。并且提出问题由学生课下通过运用计算机检索工具收集资料,最后安排一次讨论课,内容是如何利用EBM的思维来解决临床问题。
2.3 教学内容首先介绍循证医学理念与原则,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经验医学缺陷与循证医学优势,把握住循证医学的精髓,避免陷入误区。这是循证医学理念在学生思想中的启蒙阶段,也是应教会临床前期医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最后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按照循证医学实施的具体步骤即: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评价证据——应用证据——后效评估进行循证医学实践。例如选定一个专题“冠心病与血脂”进行检索尝试。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集体组织讨论,每组选出一名同学作重点发言。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通过检索实习后得出结论:①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②LDL-C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必备条件。③冠心病防治中降低LDL-C已确定为首要目标。④应用药物升高HDL-C以达到降低冠心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结果不一致,尚需扩大规模进行临床观察。⑤他汀类药物是目前降低LDL-C最强效的药物。⑥他汀类药物长期应用可损伤肝脏和肾脏。由此提出思考问题 “如何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调节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等危险事件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 拓宽了思路,提高了兴趣,又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了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循证医学研究的方法也具有双重性,其理论尚在不断完善,很多研究仍在探索中[6]。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证医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融合的思路对于提高中西医结合医学教育研究水平,尤其是研究的设计水平将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这种研究的结果也必将为医学教育改革的正确决策提供更加可靠和有说服力的依据。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将循证医学的思维和方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推动现代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的符合新世纪人才需要“知识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的综合医学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春虎,温海青,纪正春.当前医学生临床技能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5,22(4):362.
[2]王家良.循证医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Welsby P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guidelines, personality types, relatives and absolutes[J]. J Eval Clin Pract 2002,8:163.
[4]Finkel ML, Brown HA, Gerber LM, et al. Teach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medical students[J]. Med Teach 2003,2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