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论家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是他们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深化。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素质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不仅是符合国家有关教育法规的要求,也是满足我国社会发展长期规划的需求。国家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对家长教育子女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每位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仅担当孩子启蒙教育的重任,而且还要帮助孩子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自学习惯,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对社会有用的人。因此,家庭教育对学生形成良好个性和未来人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家庭素质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1. 重视学习,轻视个性发展
时下,家长们一见面,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孩子的学习情况,比如孩子学习成绩如何,在班上的排名如何,能不能考上重点学校等。把成绩作为衡量子女学习表现的唯一标准。而对孩子的心理、情感、个性发展等关注得很少,使得孩子心理调适能力不强,遇到矛盾、苦恼及困惑的情感,常常压抑在心里,不能很好地调整,以至于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严重的已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2. 重视结果,忽视学习过程
许多家长看重的是孩子的学习分数,在班上的名次,轻视对学习活动的指导。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大多归咎于孩子努力不够,贪玩。为促使孩子能提高成绩,就不断施加压力,使其更加努力,久而久之,这样做不仅不能使孩子提高成绩,而且还会导致孩子厌学情绪。在孩子的学习教育过程中,不仅重视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了解孩子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心态,不以成绩优差,或喜或悲,要帮助孩子摸索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能,通过不断努力,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
3. 重视自身保护,忽视道德教育
在道德教育上,有些家长教育孩子在学校行为要大胆,不要被欺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为人做事做到“不吃亏”,局限于对孩子的保护性上。而在忠孝、诚信、友爱、尊重、容忍、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以至于一些孩子对是非混淆不清,对人,对事缺乏责任感。
三、家庭素质教育中应遵循的原则
1. 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及同步的原则
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作为重要教育者的学生家长,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对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和教育方法进行必要的反思和修正,变“望子成龙”为“望子成才”,由“单纯依靠学校教育”转变到“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同步进行。家长要配合学校合力教学,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共同演奏好素质教育的交响乐章。
2. 尊重、民主、友爱的原则
现代社会是两代人共同成长的社会,教育是两代人之间的相互影响。教育不再是成年人对未成年人独享的权利,孩子也可以影响教育家长。家长应当允许儿童对所受教育、影响做出自己的选择,成年人应当把属于孩子的权利还给孩子,把孩子作为独立的人看待。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孩子,学会赏识孩子、鼓励孩子,发扬民主,向孩子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和益友。
3. 一切有利于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原则
首先,要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心理。要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高度的自制力,宽容、谦虚、善良、正直的品质等。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拥有健康的思想、健康的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其次,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让孩子多看书、看好书、多观察、多思想,开阔视野。既要帮助孩子学好课本知识,更要帮助孩子掌握实际生活的能力。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全面发展,增强生存的本领。
4. 家长以身示范的原则
父母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思想道德素养。二是要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知识素质。三要认真学习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科学,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四、搞好家庭素质教育的建议
1. 家长要不断学习,家长应具备家庭素质教育的系统知识
家长要学习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和先进教育经验,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水平。任何一个家长都不可能是万能的,都有不懂的领域,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领域时,要研究寻求帮助的渠道和人员,借助书本,借助电脑,参加一些家庭教育讲座,学生家长会等,相互交流经验,更多地了解孩子。
2. 家长要多鼓励孩子,培养孩子积极的心态
对于孩子成长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缺点,作为家长要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宽容,耐心帮助、积极引导。对于孩子的进步,要大声称赞,给予充分肯定;对于孩子的“闪光点”,要给予赞赏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家长也应以身作则,对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永不气馁,要给予孩子正确引导,帮助孩子及时调整心态,提高化解生活难题的能力。
3. 家长应与学校经常进行交流与沟通
没有家庭教育配合的学校教育,或者是没有学校教育配合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如果我们的家长也配合学校和老师,在家庭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习惯、学习传统,形成“学习型家庭”,那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结合,会形成强大的合力。培根早就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掌权者手里,不如说握在父母手里。”父母爱孩子,就要提高父母的素质,“学习型家庭”中的父母素质会不断提高的。家长果真意识到这样,学校的教育也就会大幅度提高,教师的工作也会更富有情趣。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在信息社会里,必须确立“万物皆备于我”的大教育观念,整合一切教育资源,教育的功能才会得到更全面深刻的彰显。
关键词:素质教育;校外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是教授学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文化内涵,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学校教育的“应试教育”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从而忽视了德育、体育、美育和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差,肯定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是,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还有一些人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高超的专业技能,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他不仅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反而很有可能对社会产生危害,这时他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与对社会的危害是成正比的。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学校教育应该把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政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等)与文化知识(语文、数学、物理和化学等)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把教育孩子的重任推给了学校,只关心考试的成绩和排名,很少家长把孩子的教育关注在素质教育方面。
本人认为家庭教育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做到言行一致,做好表率。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很有可能被孩子模仿。因此我建议家长既要对孩子进行教育,更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做孩子的“典范”。其次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按年龄段来分,家庭对孩子素质方面的教育最多发生在学龄前和小学,到孩子上了初中以后,由于学习的压力加大,父母一味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在素质方面的教育、思想方面的变化却无人问津。恰恰中学时期是孩子正处于青春期的时候,思想和心理上的变化波动非常大,是最需要家长来开导和引导他们的时候。
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和心理变化。第三还应该形式多样,不能说教。大多数家长对孩子展开的教育形式是说教。往往说教得越多,效果不一定好,甚至适得其反。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听到老师太多的说教,到了家还要听父母的说教,这样会拉开父母与孩子的距离,更会让孩子产生反感和抗拒。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把父母和孩子的地位平等化,不能凌驾于孩子之上,然后再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或活动让孩子很自然地乐意接受和感悟父母对自己提出的建议。比如:谈心、郊游、参加各种亲子活动等等。作为校外教育系统的工作者应该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利用社会各种资源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
一、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提升
学生在学校课堂里大多数是接受理论性的教育。作为校外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利用校外教育的特点把孩子对素质教育的理论性的认识提升到感性的认识上来。校外教育课大多数是艺术类课程,还有一些体育类和技能类的课程。我们可以通过教学内容里的一首歌、一首乐曲和一个艺术作品的学习让学生认识、了解、感受,从而追求世间的真、善、美,引导他们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作为校外教育的一名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教孩子怎样用科学的方法去演唱少儿艺术歌曲,更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感受歌曲旋律和节奏的变化,结合歌词把歌曲内在的感情尽量地表达出来,从而能够让孩子们悟出其中的人生真谛。
二、校外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面旗帜
现在的家庭教育受到学校教育很大的影响,父母和学校一起忙着怎样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升上去,让孩子们在学习的压力下喘不过气来,束缚了孩子们的素质教育提高,让孩子们失去了很多快乐。本人认为家庭教育应该学习校外教育的通常做法,少给孩子们一点压力或强迫,多给他们一点兴趣的调动或情绪的感染,应该想方设法把重点放在素质教育上,用各种方式的活动让孩子们体会“家”的温暖,感受社会的关怀,领略祖国的美丽河山,释放孩子们的个性,让他们真正地快乐起来、放松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化知识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社会活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实践
孩子们在少年宫学习一段时间后,才艺技能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时我们可以通过演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不仅在少年宫内部表演,而且还要融入社会到宫外去参加演出。例如声乐培训,我们可以把学员聚集起来排练表演唱《让世界充满爱》,并组织他们参加一些地震慈善捐款、贫困慈善捐款和疾病慈善捐款的义演。这样既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机会,得到了锻炼,又给他们上了一堂非常好的社会道德教育课,增强他们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了解,让他们充满爱心和责任感,从而使教学成果展示升华到更高层次。例如2010年,我宫(镇江市少年宫)组织书画类的小学员们进行了书画作品拍卖活动,并且将所有拍卖书画作品的所得全部捐给社会福利院。拍卖价格尽管参差不齐,而“小书画家们”都知道书画作品的价值远远不止拍卖价,但是“书画有价情无价”,每张书画作品里都藏着孩子们以及“买画者”们那一份份浓浓的爱心。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展示了自己的书画特长,同时用“献艺”方式来献出自己的爱心,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社会的无限温暖以及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参考文献]
[1]王朝阳.浅谈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美与时代,2003(12).
关键词:家庭减负;素质教育;减负
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一项最基础的工程,要加大这一工程的实施力度,就必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开放型教育网络,家庭教育作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着任何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由家庭的特殊性决定的。家庭教育的奠基性、感染性、长期性、针对性、灵活性、社会性等诸多特点是得天独厚的,家庭教育如何,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进程。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指出:“应该把子女的爱护,‘扩张’‘淳化’为对子女的理解、指导和解放。”那时的孩子现在早已成为祖父母了,但先生当年提出的问题至今仍没有解决。请现在的家长们注意,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中,家庭教育应当紧密配合,千万不要在学校减负的前提下,家庭教育却千方百计地增负,形成“一头热,一头冷”的病态局面,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
有这样一个童话:游泳是鸭族得天独厚的特长,然而唐小鸭却在父亲的威逼下改学钢琴。唐老鸭抱来一大摞《钢琴入门》《钢琴演奏技巧》等资料交与唐小鸭闭门苦练,一心想要儿子将来成为钢琴家光宗耀祖。唐小鸭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年复一年地苦练钢琴却总出不了师,就向父亲唐老鸭请求,继续苦练游泳,遭到了唐老鸭的严厉训斥,一定让儿子苦练当个钢琴家。结果唐小鸭不但没有练成钢琴,而且连自己的游泳特长也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叹息、痴呆……
唐老鸭望着痴呆的儿子,追悔莫及。
这个童话,说明一个道理:物极必反。
唐小鸭的悲惨结局,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今天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小皇帝”,家长视为掌上明珠,寄托着生命的全部希望。他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情的驱使下,全不顾学校的减负效应,将子女关在屋子里,让其发奋苦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读死书,死读书。学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个性特长被扼杀,家庭增负的教育形式,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是高科技时代,任何一个民族、国家,都应该打破国界,将自己本民族的实际情况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去,才能搞好国内的建设事业;一个人的成才,绝不是关起门来苦读才能成功,而应该面对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社会需要许许多多的各类人才,成才的道路纵横交错,行行出状元已成为历史的鉴证。考大学,掌握科学知识成才,无可非议,是求之不得的,这就要看子女有没有这种特长,如果没有,又何必苦苦于求,硬闯这座“独木桥”呢,为什么不能根据子女的特长另辟成才的的道路呢?
从理论和实践角度讲,“关门苦读,与世隔绝”是不对的;“只重视实践,而不重视理论学习”同样也是错误的。两者密不可分,缺一不可。家庭增负,有其严重的危害性,这种危害,来自于显性危害和隐性危害两个方面,目前人们对显性危害已逐渐认识,但隐性危害远未被人们所察觉,更少有人提及。纵观两种危害,隐性危害远远大于显性危害,两种危害,都将给学生带来可怕的后果。
显性危害,表现繁多,其主要危害在于。
1.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对青少年进行优劣区分,掩盖了他们的潜能和优势可能被扼杀的事实,使基础教育面对少数人,从而把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立起来。
2.表现为学习过程的表面性与虚伪性。家庭增负,关门苦读,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不重视手脑并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高分低能”,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家庭增负,往往忽视环境教育的作用,常常违背教育规律,青少年为了获得好成绩而加班加点,导致了他们素质的狭窄、片面乃至畸形发展,严重影响着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家庭增负的隐性危害,主要表现为对青少年身心摧毁方面,关门苦读,追求升学率,青少年课业负担过重,身心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整天疲奔于书本与题海战术中,给他们造成心理上的极大压力,从而出现了厌学、恐学、辍学甚至自杀。当今学生中,很多学生身体素质极差,驼背的人越来越多,近视率趋向低龄化,这一切都充分说明,家庭减负,迫在眉睫。
一个弹簧秤,经常受到超其弹性限度内外力的作用,表面上看起来,这种力消失后,弹簧还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其实经常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使弹簧的弹性受到损害,逐渐“老化”,缩短使用的寿命,如果外力过大,弹簧就会拉坏,使弹簧秤报废。同样,家庭增负,让子女关起门来苦读,长此以往,子女的身心就会受到极大的摧残,严重后果就会逐渐暴露出来,2010年6月玉林市一中毕业班有名学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受到家长的责骂而跳楼自杀,不就是血淋淋的证明吗?
综上所述,家庭增负关起门来苦读是十分有害的。一个人的成才,决不是关进屋子里就能成功,因为屋子里读死书,只是成才的一半,而另一半却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实践。据说,苏轼、蒲松龄、,当年赴考落地,但他们最后的成名也决不是关进房子里取得成功的。普京没有将自己关进房子里苦读总统专业,却也登上了总统的宝座。上述童话中的唐小鸭,如果一开始就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将来很可能成为游泳健将,然而唐老鸭不顾儿子的个性特长,硬逼其当一名钢琴家,最终使唐小鸭变成了呆小鸭。
种种情况再一次深刻地说明,社会需要各方面人才,我们所要学的东西很多,各尽所能量体裁衣,努力发展个性特长,全面提高综合素质,条条道路,都可以通向理想的彼岸。因此,我们应大声疾呼,家庭减负,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周晓顺,《“减负”,怎么看》[J],《现代家教》,2000.05
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心理问题的产生都可以从家庭教育,尤其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家 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和间接的原因。因此,学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家庭心理素质教育的 相互配合,发挥学校、家庭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合力,是使心理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
从现有研究看,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比较多,研究者们也找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 育和培养的有效途径,如专题心理素质训练、学科教学渗透、学校心理辅导与咨询等。随着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开始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与发展 的助推作用。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意义
(一)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家校合作中,家庭全方位支持学校教育工作,学校尽全力帮助家长解决在教育子女的过 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使家庭和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密切合作,互相配合,发挥各自的优 势,优化了家校教育资源。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教育环境,父母的教育方 式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认知、个性、社会化、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然 而,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如家长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教育 缺乏正确认识、教育方法粗暴等。
孩子从六七岁开始,学校成为了他们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他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 度过 ,教师和同伴成了影响他们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的优势,但也存 在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不利因素,如大班教学,教师缺乏对每个学生心理的全面认识。
家校合作可以 充分利用两者的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把握好学生发展的关键 期,推进学生 心理素质教育的发展。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素质,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家校合作教育不只是使学生受益, 同时也给家长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使家长更新教 育观念,提高教育管理能力,从而更多地从孩子的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待孩子的发展。也就 是说,家校合作也会提高家长的心理素质水平,改善亲子关系,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可以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我们的研究发现,学生心理素质与学业成绩是紧密联系的。在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 中,我们发现,学业成绩高分组学生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较好的水平层次,学业成绩中等 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中等水平层次上,而学业成绩低分组的主要分布在心理素质不好的 水平层次。对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学业不良学生在智力、创 造力、抱 负、独立性、坚持性、求知欲、自制性、自尊心、责任感 等因素上与学业优秀学生有 极显着的差异:学业优秀生在各项心理素质上的平均分明显优于学业不良学生。这说明,学 业优秀学生的心理素质整体优于学业不良学生。可见,心理素质的提高能够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
具体说来,如果父母经常参与家校合作活动,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在家庭中帮助孩子学 习,那么孩子往往会从两个方面受益:第一,可以提高孩子一些科目的学习成绩;第二,如 果父母与学校合作得比较好,他们的孩子会更加重视家庭作业和学业成绩。这种积极 的态度是取得学业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在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心理素质教育的现 状看,目前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时,我国更多地注重学校的训练与教育,而对作为学 生重要生活场所和心理环境的家庭却比较忽视,更没有把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导作用与家 庭心理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有机结合,更好地探索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合作机制。
(一)家庭与学校教育指导思想存在显着差异
由于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实践的加强,大多数教师能充分认识到 培养 孩子素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多数家长教育能力不强,教育方 式不科学,仅以孩子考高分为目的,以高分作为考好学校、找好工作的资本,不懂得培养 孩子的全面素质。
(二)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理解、信任和互相配合
教师与家长虽对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但是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态 度、 工作方法、道德水平、业务水平均持不信任态度。教师对家长的认同情况要略好一些, 但也不容乐观。而且,教师与家长均缺乏一种一贯的、积极的、主动的合作愿望,双方各自 长期“孤 军奋战”,不能有效挖掘合作教育的资源,只有在孩子“犯错误”时,这种合作愿望才相对 强烈。
(三)家校合作的具体操作逐步规范,但实效性低
由于学校教育改革在不断地深化,许多学校逐步 重视 家校合作资源的开发,如举办家长例会、实行家长接待日制度、教师家访、建立家长委员会 等。家长会、家长学校已逐步成为教师与家长联系的重要 方式。但是这些组织在执行、督促、检查上还存在疏漏,如联系方式不当、联系频率不 高、联系面狭窄、联系内容偏、联系制度和组织名不副实等,同时活动周期长。
(四)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偏颇,且缺乏协调、?统一?
教师、家长交流的内容集中在孩子学习方面,这反映了教师、家长对孩子学业成绩 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和教师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却陷入狭窄,即只重视分数;有的 则只注重孩子是不是守纪;至于身体方面、审美方面、劳动方面的交流内容却非常少。交 流内容的偏颇,易造 成孩子畸形发展,并使教育实效性降低。
三、心理素质教育家校合作的方式
(一)开设心理素质教育家长培训班
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有重要的影响。举办心理素质 教育的家长培训班,可以帮助家长提高素质,增强家教能力。有经验的学校将心理素质教育 家长培训班 的学习内容规定为:学习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常用的教育方 法;提高自身素质,“以身立教”;改变教育方式,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重视熏陶教育等 。具体的方式可以采用发放家教指导手册、组织各种亲子活动、时常和家长进行电话交流、 定期开展家教讲座等。通过交流、指导等方法,使家长增长家教知识,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同 时利用反馈机制,学校可以帮助家长发挥家庭个别教育的优势,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 效果。
(二)加强家校联系
家校合作是家庭与学校共同发挥教育作用的好形式。为此,学校必须和家庭建 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加强家校互访。教师应加大家访频率,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生在家的思想状况 、生活情况。定期开家长会,及时对家长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使学校和家庭在教 育上取得一致;邀请家长到学校了解情况,共同商榷教育方法;设立热线电话,耐心解答家 长咨询的问题。
座谈、交流。以家长会、家长—教师讨论会等形式开展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对话和交流, 共同探讨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措施,总结家教经验,树立家教典型。
建立家长开放日制度,让家长参与心理素质训练课。通过这种活动,教师、学生、家长可以 在平等的氛围 中交流心得体会,感受心路历程。家长开放日制度还可以使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以及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拉近家长和教师、家长和子 女的心理距离。
此外,还应定期向家长汇报学校、学生情况(如发放材料、通电话、通信、设立网络论坛 等),评价激励家长(如评优秀家长、优秀家庭,为其他家长树立榜样等活动)等。
(三)聘请家长辅导员
为了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学校可以聘请一部分家长作为学生的辅导员,负责组织 学生在社区的活动。家长辅导员们一般是邀请有文化、有耐心、再就业的家长担任。学生们 在社区的活动,包括少先队体验活动和体育运动等,一般应由学生自己设计,制定出方案后 ,再由家长辅导员提出意见。通过这些活动,使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增强孩 子的组织能力、合作意识和自信心。
(四)成立家长委员会
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等人曾把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形式分为低层次的参与、高层次 的参与和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低层次的参与是,信息传递(双向沟通)和参与子女学习; 高层次的参与是,应邀参加学校活动和培养对学校的兴趣;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是,协助 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家长委员会就起协助学校运作和参与学校决策的作用。可见, 家长委员会是家校合作的最高组织形式。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可以是家长们自发组织的,但主 要应有学校发起和组织。一般来说,家长委员会可以有十多位家长代表组成。为了加强家长 委员会和学校的联系,家长委员会中还应有3名学校管理人员或教师参加。家长委员会对学 校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监督,并经常性地提出建议,督促学校提高管理能力、开展丰富的教育 活动,并参与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决策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家庭教育 现状 改进 新课程 全面发展
“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的任务”。(苏霍姆林斯基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修正家庭教育中的偏差,把青少年培养成有能力、有创新的高素质人才。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细胞,是一切教育之源,是培养思想品德高尚、心理健康、学习优秀人才的“一个学校”,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彭佩云语)。为此,我对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的偏差作了调查、剖析,并对其偏差修正的策略作了粗浅的探究。
一、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偏差的现状、原因
(一)家庭教育偏差的现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当今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到底是一个怎样的现状呢?我对农村初中学生家庭教育现状组织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教育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偏差,令人担扰。主要表现有:(1)“是树就成材,是草就烧柴”的信念,对孩子放任自流的占10.01%;(2)百依百顺,百般袒护,过分溺爱娇纵的占5.34%;(3)滥施惩罚或棍棒惩戒式的教育方法占5.21%;(4)把初中生当成笼中的小鸟、绳索下的宠物进行严苛管束的教育方法占15.73%;(5)父母离异缺乏家庭温暖和教育的占10.4%;(6)家长与孩子缺乏情感交流,孩子得不到父母正确指导的占12.2%;(7)用大量的钱奖励孩子,造成挥霍浪费,形成坏习惯,奖励不当的占3.95%;(8)总是拿自己孩子的不足之处与别人的优点相比,攀比心强的占24.06%;(9)按家长的主观意志要孩子学这学那,强制学习的占21.35%;(10)父母忙于事业,无暇顾及孩子的占10.42%。在调查中也发现,父母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非常困惑,对孩子感到失望和灰心的家长很多很多。什么原因造成偏差和困惑呢?
(二)家庭教育偏差的原因
通过对家庭教育偏差的普遍性进行仔细的分析,认真的探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素养的偏低性。这里指的是家长文化素养的偏低性。据抽样调查显示,家长的文化层次结构是:大学文化占2.31%,高中文化占8.85%,初中文化占76.19%,小学文化占9.77%,小学末毕业的占2.76%。这种以初中、小学文化为主的家长群体,认为自己很难教育好孩子,于是采取撒手政策,把教育孩子全部担子推给学校、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重要因素。
2、观念的落后性。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长缺乏“行行出状元”的人才观,缺乏“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也缺乏“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言传身教”、“独立性的培养”等观念,仍然是灌输“家长权威”、“不让孩子动一下手”、“孩子利益至上,处处维护孩子”、“教是教、做是做”等观念。由此决定一部分家长教育言行无视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把青少年当作没有独立思想的个体,只知顺向接受的活的器皿,处于家长掌控下的附属物。一部分家长“过分溺爱”、“迁求放纵”,把孩子当成家庭中的“小太阳”、“小皇帝”,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性格放纵或娇横、自我、孤立。家长中存在的这种极不科学和合理的观念,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根本原因。
3、认知的差异性。在对成绩、思想表现相差不大的学生家长调查、采访中发现,在教育孩子问题上往往有不同的态度和价值观,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认知差异,这是由于自身认知水平及所受教育程度差异的制约而造成的。如有的家长不惜血本、化大力气对孩子进行教育投资,一心想开发其智力;有的对孩子做事不放心,干预过多、保护过多、包办过多、控制过多;有的一心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却不清楚孩子的自信心该从哪些地方去培养;有的明知不能有攀比心理,可又遏止不住自己的内心,忍不住去攀比等。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主要因素。
4、方法的单一性。调查中发现约81.4%的家庭由于文化结构或家庭地域因素,直接导致在教育孩子时方法的单一性。如有的“重养轻教”,只是出钱给孩子吃和穿,对孩子的思想学习情况“不闻不问”或很不了解,处于“放任不管”状态;有的“重智轻德”,只告诫孩子“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别的事情不要管”,“不要做班干部”;有的“安分守己”,只嘱咐孩子“要听老师的话,不要去拈到别人”;有的“简单粗暴”,平时很少同自己的子女“沟通”、“引导”,当子女出现违纪问题时,不是耐心疏导,而是训斥,甚至错误地认为“打骂就能管住孩子”,“棍棒底下出孝子”这一粗暴的教育方式被这类家长奉为金科玉律。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又一重要缘由。
5、家庭的特殊性。这里指的是由于家庭形态出现“分化”,造成家庭残缺或组合的特殊性。离异后的单亲家庭教育容易走向两个极端:有的家长为了补偿孩子失去的父爱或母爱,而溺爱孩子。有的家长因心理受到挫折后,频繁地参加社会娱乐活动,把教育孩子放在一边;或者面临重新组建家庭,而对孩子放任自流,重新组织的家庭,由于成员情感的复杂性,使家庭教育缺少了亲和性。这是造成家庭教育偏差的特殊因素。
二、家庭教育偏差的修正策略
“学校应当指导家庭”。(马卡连柯语)学校要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必须“把家长希望子女成才的迫切愿望……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语)我认为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主要可以采取以下的对策:
策略一:提高家长教育通识、开展亲职教育活动
所谓“亲职教育就是父母教育”。(方建移语)因为家庭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父母教育,而父母教育又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和基础。亲职教育通过实现父母素质的提高,以保证家庭教育的成功。
1、专题讲座(营养式学习)。孔子曰:“好学进乎知”。父母要从容地面对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首先必须加强学习。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再去学习,要解决其问题就会多走弯路,正如病急乱投医,即使花费很多心血,其收效也不大。因此,学校要每学期召开全体学生家长会、年级段学生家长会、班级学生家长会各一次,举办“心理学、教育学、人才学、社会学及提高父母自身素质、育儿方式、管教态度”等相关知识系列讲座。这种营养式的学习,是父母提升自己,“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手段,也能达到诊治孩子问题和预防孩子问题的目的。
2、团队训练(助长式的练习)。如果说学校每学期各举行一次讲座,着重于广泛、普遍的家教知识、理念的传播,那么小范围班级部分学生家长的团体互动训练是一种助长式的有关父母育儿能力、技巧的实质性的练习。如针对“怎样提高亲子沟通及参与孩子学习的能力”、“怎样对待孩子的顽皮行为”、“怎样使孩子更有约束力”等主题进行具体策略的探讨和能力、技巧的练习。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质性的练习,能使更多的家长受益,并在育儿时以改善策略,提高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效益。
3、亲子同修(综合式的教育)。父母教育的过程是父母和孩子互动交往,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亲子同修可通过父母与子女共同参加家长会、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共同服务于社区等形式。在亲子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父母与孩子处在平等的位置上,这样父母既可以把握孩子的脉搏,找到启发孩子的切入口,又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学习孩子,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使自己的教育贴近子女需求,寻找到教子的智慧和良方。亲子同修不仅能促进亲子沟通,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而且是修正家庭教育偏差成功的关键,也是教育的秘诀。
4、个案辅导(论病式的改变)。正如“幸福的家庭大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家庭教育在预防阶段需要注意共性。当孩子的问题一旦到了诊治阶段,父母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针下药进行诊治。如某学生成绩差,行为习惯又差,了解到其家长是典型的“放任型”和“棍棒型”的教子方式,于是,进行个案辅导,与家长一起仔细分析此学生的情况,以及其所采取的教育方式的危害,还要详细指导其科学教育子女的方法。
策略二: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组织的家庭教育活动有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的学习等活动。”(方建移语)我认为:办好家长学校是父母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重要形式,又是学校与家长相互沟通,形成教育合力,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重要途径。
1、坚持定期开课和不定期开课相结合。家长学校的开课要能吸引家长,逐步变要求家长来,为家长自己要来。讲课的主讲人要认真研究家长、家庭及教育的情况,要仔细备课,做到讲课切合实际,有针对性,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体生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如进行“家庭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沟通”的定期讲课(一学期两次),分四讲:第一讲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第二讲:沟通的内容。第三讲:沟通的方法。第四讲:沟通的态度。家长学以致用,掌握沟通方法,使家长和孩子谈得拢、合得来,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品行更好。同时到社区、各村对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不定期的开课,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做法可增进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使家庭教育偏差得到及时有效的修正。
2、坚持学校重点指导和家长“现身说法”相结合。当前“父母难为”是现代父母的共同心声,据分析主要是由家长在教养子女时出现偏差所造成的。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品行、学习习惯问题及单亲教育问题,可邀请这部分家长来校并对其作重点指导,如“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等。与此同时,请家庭教育成功的家长在家长学校上课时现身说法,进行家庭教育体会交流,使家长们听后受到启发和鼓舞,从而促进其教育水平的提高。
3、坚持家访和访校相结合。家访和访校是家庭与学校建立情同手足密切关系、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能有的放矢、切中要害地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家访时教师要与家长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及讨论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并要做好记录,便于教师总结经验。另外,还要欢迎家长来访校。学校公示每星期某日为“家长接待日”,并由校长、德育处干部、教师接待,接受家长的咨询。还要不定期邀请家长到校参加“一日开放”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自己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以便协同学校进行教育。
4、坚持表彰先进和推广经验相结合。“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越强烈”。(苏霍姆林斯基语)坚持表彰先进和推广先进经验是最亲切、最形象、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因此,学校要每年评比“优秀家长学员”。同时请他们总结经验,又请他们在家长会、家长学校里与其它家长交流,把他们的先进事迹编印成册,赠送给家长,积极推广其先进经验。这样能深深吸引其他家长,使他们争相效仿,互相促进,从而达到共同修正家庭教育偏差之目的。
策略三:开设心理辅导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位专家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21世纪的竞争不是金钱和权力的竞争,而是心理素质的竞争。因此,家庭教育中加强初中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初中生良好人格的塑造和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条件。学校可根据家庭教育自身特点,由心理辅导室担任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任务。
1、精心开设心理辅导课,不断提高家长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家庭的环境、气氛、家庭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孩子心理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熏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无论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的言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风,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家长不注意教育过程的示范作用,这样的教育很难达到预期效果。通过心理辅导课,使家长懂得要教育出有健康心理,高素质的人才,家长应该不断提高自己思想道德、文化业务素质;平时家长又要以高尚的精神、道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及时修正家庭教育中的偏差,要真正成为孩子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方式。
2、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研究表明:在民主和睦的文明家庭中抚养的孩子,表现出情绪稳定、情感丰富、细腻、性格开朗、团结友爱、有自信心等特征。
在家庭教育中,孩子始终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者,所以在教育过程中要讲究艺术。如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期望普遍较高,对其子女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为此,心理辅导室教师可通过 “父母良好的动机与人才的成长”、 “要善于鼓励孩子,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倾听孩子意见和见解,引导孩子学会自我心理保健……”等系列辅导课,使家长懂得家庭教育要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在家庭教育偏差修正中自觉做到了解自我,包括自己的长处、兴趣、能力,性格的不足及缺陷;接受自我,既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自欺欺人,认识现实,正视逆境,具有遇事不乱、应付自如的心理品质;如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创设一些利于孩子意志磨练的情景,引导孩子不断树立目标,并让他们自主地发展兴趣爱好。在和谐的家庭氛围里,家长的教育偏差就能降到最底限度,孩子健全的人格逐渐形成。
3、发挥心理辅导室的效能,及时矫正学生心理问题。心理辅导室首先要营造一个安静、温馨、亲切的氛围,这样有利于稳定学生的情绪,使其心态尽快恢复正常;其次,辅导教师要具有扎实的辅导专业知识,能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说出心里话,将谈话尽快切入主题;再次,允许学生保留一定的隐私空间,从不追根究底,也不挫伤学生的心灵。这样心理辅导室就成了受家庭教育偏差的学生或问题学生渴望解决心理问题的乐园,使他们信心倍增。
“家庭教育是家庭永恒的功能”。站在大教育的角度看,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中是内容最广泛的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一个“终身教育”。要修正家庭教育的偏差“今后的路程更长”。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家庭教育偏差的修正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境界,而且家庭教育必将展现出一片亮丽的天空和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赖志奎、方善森主编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三版
《教育心理学》 邵瑞珍主编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4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