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第1篇

透镜对光的作用,是因光的折射而引起的。因此,我们学习起来感觉抽象。尤其是它的成像规律令人不易理解,也较为难记。所以,它是初中光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涉及到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规律、虚像的概念、法线在光路图中的重要地位、光路的可逆性等。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在课堂中,他们爱看演示实验,观察到物理现象,感到神奇有趣,猜想物理问题,在实验中探究和获取物理知识。

2教学设想

透镜对光的作用,跟上一章学到的光的折射有关。所以应从复习光的折射入手,先通过作图演示,再做实验来帮助理解透镜折光的道理。按照“复习光的折射(作图演示)——认识透镜——透镜对光的作用——生活中的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顺序授课,由浅入深,学生容易接受。

3教学过程

3.1复习光的折射作演示图

(边画图边复习上一章内容)(如图一):一束光线从空气穿过一块厚薄不同的玻璃时,出射光线竟然向厚处偏折。

3.2认识透镜

镜片的中间和边缘相比,它的厚薄不同,中间厚、边缘薄为凸透镜,反之为凹透镜。(不可拿凸透镜看太阳,否则阳光会刺伤眼睛)

介绍光轴和光心时需告诉学生:凡通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

3.3透镜对光的作用

从图一可知:出射光线向厚处偏折,而凸透镜中间厚,则光应向中间偏折;而凹透镜边缘厚,故光应向边缘偏折(如图二)

经过演示透镜对光的作用则可验证: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这样会更容易理解凸透镜为什么会将光线向中间偏折而起会聚作用。

①主光轴上的特殊点:光心、焦点

演示:拿一个凸透镜的一面正对阳光,用纸在凸透镜另一侧,接住被凸透镜折射出的阳光,并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将在纸上可看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这是凸透镜将太阳射来的平行光会聚在一点,此点为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将凸透镜转到另一面再做实验,在纸上也会看到亮而小的焦点,故透镜两侧都有焦点。

②介绍通过凸透镜的三条光线:平行主轴的光线,经过焦点;射向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经过焦点的光线,平行主轴。

③介绍光路可逆性。

3.4生活中的透镜

①照相机:可在胶片上看到一个缩小倒立实像。

②投影仪:可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放大倒立实像。

以上两个都有一个重要元件——凸透镜

③放大镜:眼睛透过透镜看物体,可以看到一个放大正立虚像。放大镜本身就是一个凸透镜。

④物体和像所在凸透镜的位置(演示:凸透镜成倒立实像和正立虚像)

介绍实像和虚像的概念及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位置:

a、实像与物体在凸透镜两侧

b、虚像与物体在凸透镜同侧。

凸透镜既可成实像又能成虚像,是根据物体放置位置而定。即跟物距有关。实像是倒立的且有大小之分,虚像是正立的,都是放大的。

3.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主轴上的特殊位置。(如图三)所示:

②实验:探究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是何关系?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

这个实验应选用一个凸透镜、蜡烛、光屏、光具座、打火机等。可以在教室或实验室进行。

a、先测焦距。b、按课本66页图3.3—1组装好实验器材,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各自中心在同一高度,这一步较为重要,否则光屏可能承接不到像。使凸透镜面和光屏面跟同一高度线垂直。

点燃蜡烛开始做实验。要求:边实验边将结果填入课本67页表格中。

首先、将蜡烛放至大于2倍焦距处使u>2f并移动光屏观看是否有像?像的性质?

其次、将蜡烛移至2倍焦距和焦点之间使f<u<2f并移动光屏观看是否有像?像的性质?

第三、将蜡烛移至焦点处使u<f并移动光屏观看是否有像?像的性质?

根据记录在课本67页表格中的结果分析:

当u>2f时,凸透镜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f<u<2f时,凸透镜可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当u<f时,凸透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在学生讨论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凸透镜能否成既不缩小、也不放大,即跟物体同样大的实像?”这时有必要让学生做下一步实验:利用图三的主轴上的特殊位置,将蜡烛放到2倍焦距处,观看屏上的像,将蜡烛离开2倍焦距处向内移,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向外是成缩小的实像。由此可见只有蜡烛在2倍焦距处才成既不放大,也不缩小的实像,即像跟物体等大。

将蜡烛放至焦点处,观察是否有像?再将蜡烛离开焦点处,向内移动,凸透镜则成放大的虚像;向外移动则成放大的实像。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第2篇

从现象上看,实像能够在白纸、毛玻璃等光屏上呈现的,而虚像则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从形成原因上看,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虚像是由反射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而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不能用光屏接收.其中需要说明的是:①像并不一定是实际物体所成的像,也可以是像成像,如二次成像(望远镜、显微镜中最终眼睛看到的像);②实像和虚像并不能依据眼睛是否能看到来判断,因为人的眼睛既能看到实像,也能看到虚像,如能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虚像.人眼是依靠光的直线传播来确定“物体”及其位置的.只要有光线进入人的眼睛并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我们就能看见“物体”,所以在眼睛中所成像的“物体”,既可能是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光学器件所成的像来具体分析说明有关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1.在小孔成像中,我们能在小孔后面的光屏(毛玻璃或半透明的塑料薄膜)上看到一个倒立的像,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说明它是实像,从形成原因上看,它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在物体与小孔之间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其大小随光屏到小孔之间的距离(即像距)变化而变化.如图1中的(a)、(b)所示.

2.在平面镜成像中,若在平面镜的后面放上光屏,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这就是说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是虚像.另外从平面镜成像的作图中也能看出这一点,如图2所示,物点S所发出(或反射出)的任意两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不能相交,而其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可以交于一点,这一点S′就是物点S所成的虚像.

3.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其成像情况比较复杂,它实际上是光线经透镜两次折射后而形成的.从实验可知,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所示:

从实验现象可知,当u>f时的前两种情况,我们能从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说明该像是实像.而当u<f时,无论怎样在光屏上都不能找到像,而透过凸透镜观察物体确能够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而此时在你所看到的像的位置放上光屏却在光屏上怎么也找不到所成的像,所以它是虚像.其成像原因可以通过凸透镜对光线作用中的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来说明,如图3中的(a)、(b)、(c)所示.

从图(a)、(b)中可以发现,它们的像都是由物体发光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实像;而(c)图中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的,所以是虚像.

4.在其他情况的成像中,我们也可以用类似的两种方法中的一种来判断有关光学器件所成像的虚实.如在水上面的人看到水中的物体时,其成像光路图如图4所示,相信你已经根据成像光路图判断出人们看到是什么性质的像了吧,它就是虚像,而且实际物体的位置在像的下方,这就是渔民叉鱼时为什么要将鱼叉向看到的鱼的下方瞄准的原因.若向看到的鱼叉去,那只能叉到实际鱼的虚像了!

除了以上介绍的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以外,我们学习中还遇到其他的光学器件,如:凸面镜、凹透镜成的是正立的、缩小的虚像;凹面镜成像情况与凸透镜相似;望远镜、显微镜的成像情况比较复杂,这里不再介绍.

现在我们就根据前面介绍的方法,通过几道例题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实像和虚像的理解和辨别.

例 1 小明在课外按如图5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三角形光斑 B.圆形光斑

C.蜡烛的正立像D.蜡烛的倒立像

解析 由题意可知“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则说明是实像,而小孔成像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并没有对小孔的形状进行约束,只是对小孔的大小有所要求.从实验也可以发现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相同,且是倒立的,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D.

例2 如图6是张敏同学拍摄的西湖大酒店风景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要想使大楼的像更大些,张敏应向大楼靠近些再拍摄

B.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D.拍摄时底片上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

解析 “西湖大酒店“的像能成在底片这一光屏上,所以是实像,因而D是错误的;大楼在湖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所以B、C是错误的;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若要在光屏上得到较大的像,应减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当然同时应当增加光屏(底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所以该题的正确选项是A.

例3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河边看到水中的白云、小鱼都是虚像

B.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则其反射角也是30°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D.太阳光不能被分解为其他色光

解析 此题是关于光学规律的基本练习,水中的云是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它们所成的像都是虚像;而B选项中的入射角是60°不是30°,所以其反射角是60°,不是30°;“海市蜃楼”主要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太阳光是复色光,因而可以分解为单色光.综上分析,此题正确答案是A.

在解这类题目时,往往还要根据其他的相关规律来进行判断,如在凸透镜成像性质中,还可以根据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与凸透镜焦距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在平面镜成像中,还可以根据其成像规律直接判断.这就是说我们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相关信息的联系,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掌握知识.

下面是几道基础题,请你用上面的方法试一试吧.

1.我们观察到水中的鱼和水中的云,它们形成的原因,前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后者是由于光的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像.(填“虚”或“实”)

2.我们平时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为什么?

3.如图7所示是小芳同学制作的模型照相机.通过调整内外纸筒的相对距离,可以在半透明膜上看到远处景物倒立的像.使用此模型照相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到远处景物的像是虚像

B.如果看远处是很清晰,那么看近景时,应把内纸筒向外拉一些

C.应把内纸筒朝明亮的室外,凸透镜朝较暗的室内

D. 凸透镜与半透明膜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凸透镜的焦距

参考答案:1.折射 虚 反射 虚2.教室中的投影机成的像能在光屏上呈现,所以是实像3.B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上位知识 下位知识 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四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

方法一:用电脑中的Excel 软件分析,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的仍然是数据信号,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方法二:用贴图片法展示成像规律。课前,教师准备下列教具,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好凸透镜符号,画出主光轴,用1∶2的比例尺在主光轴上标出刻度线,标出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目的是增大可见度。用不干胶纸制作表示物体和实像的小图片,小图片形状是:,每种形状的图片多做几个。当成缩小像时,用大表示物体,小表示像。当物体成放大实像时,用小表示物体,用大表示像。成等大像时,用表示物体,用表示像。在课堂上最后分析数据时使用这些小图片,根据成实像的三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物距、像距把小图片粘贴到白纸主光轴上,每种现象白纸上粘贴的图片数不超过十个为宜。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纸上小图片的分布,学生就能方便地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探究;矛盾;侧重环节

“科学探究”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初中物理新课标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

科学探究的程序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单从这一点看,科学探究就是对新课标精神的具体落实,与传统的接受性和训练性学习相比较,科学探究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参与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科学探究是一种旨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的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教学就是要让学生体验和领悟科学的思想、科学的观念和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探究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科学探究教学实践中呈现出两个突出矛盾:一是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二是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如何解决科学探究教学中出现的两个突出矛盾,更好地实施科学探究教学呢?

一、根据新课标要求侧重部分环节

科学探究的活力在于:每个具体的探究都与另一个不一样,它不是僵死的教条,无论是科学研究中的探究还是科学课程中的探究,都是如此。科学探究的七个基本要素不等于科学探究的七个环节,不追求探究的“完整性”,教学中的科学探究没有一定的模式。因此,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科学探究教学过程中侧重部分环节。一个课题探究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学生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只有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学才能深入和全面发展。

新课标中科学探究课题侧重要求(以“物理八年级上册”为例):

二、根据学生实际合理侧重部分环节

科学探究指导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受教学时数的限制,频繁运用有一定困难。其实,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可借鉴之处,我们要将科学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学生实际,合理侧重部分环节,这样才能在新一轮课改中走出一条成功的物理教学之路。

下面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课题为例,谈谈科学探究中的侧重策略: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新课标要求我们完成“提问、设计、实验、分析”,并侧重“实验、分析”。但根据学生实际仅合理侧重“分析”,而“提问、设计”都由传统教学方式提出,实验过程简化。

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了24个实验小组,每12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每个小组配一套实验器材,其中包括凸透镜、光屏、发光体、光具座(带刻度尺,都有支架)各1个。一个大组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另一个大组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发光体由几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形状是一个箭头,高度3 cm。

教师让全班学生共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焦距是15 cm的大组物距从6 cm开始,每增加3 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39 cm,共获得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并填写下表一。焦距是10 cm的大组物距从4 cm开始,每增加2 cm取一组实验数据,直到26 cm,共获得12组不同物距的数据,并填写下表二。

教师规定每个小组只测两组数据,不同小组测量不同的物距,使得每组物距的数据都有两个小组测量。教师告知学生,如果反复观测不到发光体的像,便填写“不能成像”,出现无法测到的数据,可暂时空着,看看能否从已测到的数据中得到一些启发。这样,除了物距为15 cm、18 cm、10 cm、12 cm等个别小组的测量遇到一些困难外,其他小组很快就完成了实验数据的收集工作。表格中所有数据对各小组来说都是共享的,教师要求学生从这些数据中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是本次探究活动的重点。

要发现实验规律,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教师提示学生观察表格中像的虚实、正倒、长度、像距四列数据,分别找出其中的规律。

首先,对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实验组的数据进行分析:

1.对比实像和虚像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 cm时成的像都是虚像;物距大于15 cm时则成实像。可以推想,物距等于15 cm时将不能成像,这就是物距为15 cm的测量小组无法获得测量结果的原因。

2.对比像的正立和倒立的数据发现:物距小于15 cm时成的像都是正立的;物距大于15 cm时像是倒立的。即:虚像都是正立的,实像都是倒立的。

3.比较像的长度数据发现:成虚像时,感到像都被放大了;成实像时,测出的像有时被放大了,有时被缩小了。

进一步对比数据还发现,当物距是30 cm时,实像的长度恰好为3 cm,跟发光体的长度相同;当物距大于30 cm时,实像长度小于3 cm,是缩小的;当物距在15 cm~30 cm之间时,实像长度大于3 cm,是放大的。

4.比较像距的数据发现:当物距在15 cm~30 cm之间时,像距大于30 cm;当物距大于30 cm时,像距在15 cm~30 cm之间。

学生还进一步找到一些规律。例如,在成实像时,发光体离焦点越近,像的位置就离凸透镜越远,这就是物距为18 cm的测量小组为什么找不到像的原因,因为此时的像距已经非常大了。按这条思路,果真在离凸透镜约90 cm的位置上找到了物距为18 cm发光体的巨大实像。

随后,在发现了一系列规律之后,教师要求各小组用概括的语言来陈述这些规律,为了使规律更有普适性,教师启发学生用焦距f的长度作为物距和像距的单位,即:15 cm用f表示,30 cm用2f表示。显然,这样陈述的规律更有普遍性。

规律的陈述应该是简洁、有条理的,各小组都尝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各种陈述方式的对比,大家认为按物距u的三种情况(u

最后,对凸透镜的焦距是15 cm实验组的数据分析结论用来验证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的实验现象。

初中物理虚像和实像范文第5篇

1采用情境教学,创设“兴趣点”

设计简单便利的趣味性表演,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使抽象概念形象化、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情境中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1“照镜子”表演.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教师请学生“照镜子”表演.每两位学生为一组,其中一人演镜前的人,另一人演镜中的像 .镜前的人做各种可乐的动作,镜后的“像”忙不迭的配合,然后再互换角色,同学们乐得笑个不停.游戏结束,让同学们评价哪组配合得好.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已有了初步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情境2吹气实验.进行蒸发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请学生做如下的吹气实验:第一次请学生将手掌摊开,张大嘴,慢慢地对手掌呵气,学生会感到手掌“暖烘烘”;第二次请学生用力向摊开的手掌吹气,学生会感到“冷飕飕”.

情境3搓手实验.进行摩擦生热的教学时,教师请学生做如下的搓手实验:请学生将掌心相对使劲搓,学生会感到手掌发热.

在欢乐的气氛中,再进入实验环节,同学们兴趣正浓,理解更容易,这样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完成了实验的探究.

2设计趣味实验,寻找“兴趣点”

我们要鼓励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使学生感到物理并不神秘,很贴近生活.

实验1在学习“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时”时,演示实验“会跳远的乒乓球”.材料:碗3个、乒乓球1个、吸管1个,操作:把三个碗并排放置在一条直线上, 将乒乓球放在中间一个碗中.从不同角度吹气,看看乒乓球有什么状况:乒乓球一会儿跳到左边碗中,一会儿跳到右边碗中.

实验2在学习“摩擦起电”时,演示实验“球跟手走”.把经过双手摩擦的乒乓球放在光滑的桌面上,用手靠近它,瞧!乒乓球向着手的方向滚过来了.手若移动,它也会跟着移动.

当然设计实验不能为了趣味而趣味,最终让学生明白实验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而服务才是目的.

3设计探究实验,提高“兴趣点”

例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课堂上,全班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实验小组,每个小组配一套实验器材,其中有:光具座、光屏、蜡烛、火柴各1个,焦距为10 cm、15 cm的凸透镜各1个.

探究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能通过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归纳出科学规律.最大限度地启发、挖掘学生的潜力.

(1)提出问题

让学生透过凸透镜观察周围远处、近处不同的物体.描述一下看到的现象.让学生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譬如:凸透镜所成像的大小、正倒跟物体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猜想假设

教师将有价值的猜测记录在黑板上,便于分析整理.

(3)进行实验

步骤1:依次将蜡烛、凸透镜(f=10 cm)、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步骤2:使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即 u>2f.

步骤3:移动光屏,使光屏呈现明亮、清晰的像.记录此时的像的性质,以及像距与物距的大小,记录数据.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一侧倾斜,观察火焰的像怎样倾斜.

步骤4:使物距等于两倍焦距,即u=2f ,重复步骤3.换用焦距为15 cm的透镜再次探究.

步骤5:使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两倍焦距,即f

步骤6:使物距小于焦距,即 u < f ,移动光屏,能否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移去光屏,用眼睛直接对着凸透镜观察蜡烛的像,能看到什么?记录实验结果.轻轻吹蜡烛的火焰,使它向一侧倾斜,观察火焰的像怎样倾斜.

(4)分析论证

师引导学生分析并总结:

(1)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个因素有关?

(2)像的虚实: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虚像?

(3)像的大小: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4)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学生利用表1讨论分析总结.

表1物距(u) 像的性质倒立或正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 像距(v)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

学生动手实验结束,教师应该和学生分析实验的成功之处,认真分析实验测得的数据,培养学生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这样才能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结论的总结以便于记忆和简洁为好.在实验总结这个环节,笔者设计流程如下:

教师引言:“通过刚才的实验,大家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吗?能把你们总结出的实验现象告诉大家吗?”

学生讨论以上问题,教师与学生一起得出以下规律:当成虚像时,物、像的左右一致,上下一致;当成实像时,物、像的左右相反,上下相反;二倍焦距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 一倍焦距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像变大.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评析这是可以在课内进行科学探究的实例.本例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侧重发展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和“分析与论证”的科学探究能力,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据此总结出科学规律.本例还采用了分工合作的方式收集实验数据,不仅让学生获得一次合作探究的体验,也节约了时间,保证了本次探究任务能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本例是在分析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形成结论的,教师有意把收集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数据作为两个清晰的不同过程,这有利于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它使学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证据、什么是结论,体验到科学的结论来自于对证据的收集和分析.

4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兴趣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充分使用多媒体技术, 加强了学生的感官刺激,优化教学效果.

视频1:在学习“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时,播放视频“带电的气球”. 将两个充气气球在口上打好结后用线连接起来,用气球在头发(或者羊毛衫)上摩擦,提起线绳的中间部位,两个气球立刻分开了,再将硬纸板放在两个气球之间,气球上的电使它们被吸引到纸板上.从而引起探究的欲望.

视频2:在学习“气体的压强”时,播放视频“瘪了的易拉罐”. 先是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发现易拉罐变瘪;后又加热装有水的易拉罐直至冒出白雾,再堵塞罐口,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最后也发现易拉罐变瘪.看了这些有趣的视频,学生是不是兴趣盎然呢!

5精心设计试题,巩固“兴趣点”

选择一题多解试题,让学生获得成功解决问题的喜悦,帮助学生克服“厌学症”,激发学习兴趣,对学习不再有畏难情绪,使学生在“心甘情愿”的状态下主动愉快地学习.

例1如图1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液体ρ甲、ρ乙,且ρ甲>ρ乙,液体深度h甲

分析由于题目中ρ甲>ρ乙,h甲

方法一变换容器模型法

将图1中的两容器变换成两个底面积相同的圆柱状容器,如图2(c)(d)所示,盛有液体质量不变.由于容器圆柱状,所以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大小,又由于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则重力相同, 所以(c)、(d)两图中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相同.对比(a)、(c) 两图,由于容器形状的改变,导致液面降低,根据液体压力公式F=ρghS,则(c)图中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比(a)图小.同理(d ) 图中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的大小比(b)图大.所以两个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a)图大于(b)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