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能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raining Model of Employment Ability of Graduate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Students' Advisory Group" in the theory of self-learning
NI Dazhao
(School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Zhengzhou, Henan 450015)
Abstract Currently, the university graduates "difficult job"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and urgent problem, the "Students' Advisory Group" based on self-learning theory, ac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not only the "self-improve employability" concept.build the employabi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raining model more effectively the activities of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tivitie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soft power" and "hard power". Of course, both from the training mode, or the reality of the effect of the Students' Advisory Group need to further explore and improve the place, but its efforts to guide students to independent learning, conscious growth and self-development to improve the employability initiative to solve employment problem, which undoubtedly is an experiment and innovation. Based on self-learning theory, the paper builds, explores, practices training mode for employa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self-improve employabilit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self-learning
1.1 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
国内许多研究者对就业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张丽华、刘晟楠(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有思维能力、社会适应力、自主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应聘能力五个维度。李颖等(2005)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分为内在素质、处理工作能力和社交领导能力三个维度。李恩平等(2010)认为要从基础能力、专业能力、个人特质、社会适应能力四个维度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总之,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在校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就业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硬实力”和“软实力”。简单地说,“硬实力”主要通过“硬指标”来衡量,也就是专业知识、考试成绩、英语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等,这些必须通过刻苦的学习才能获得。“硬实力”是拿到学历的保证,是走向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个人素质层面,主要指思维能力、个人素养、社会适应力、创新精神和沟通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实践慢慢积累,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否有所作为,还主要由“软实力”的积累来决定。
因此,笔者认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该从提高其“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入手。所以,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可用下面公式来表示: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软实力”+“硬实力”=各种能力素养等+各类考试成绩等级证书等。
1.2 自主学习内涵的界定
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自主学习理论逐渐走进高校的教学中。研究者认为,虽然高校不断地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口径,但还是无法有效地实现学生职业化的过程,这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养直接相关。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教育的本体对象入手,从学生自身出发进行有效培养,使学生主动地转变自身的认识逻辑,优化自身素养结构,通过有效的自主学习提高其学习效能,达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杨培霞、安茂忠,2011)。
我国学者庞维国(2001)曾这样阐述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总之,可以这样认为,自主学习应当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然后监控、调节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认知、动机和行为,以获得知识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在学生个体、环境和总体的成就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此,笔者结合“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公式和自主学习理论,通过在学生当中构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个人发展顾问团”(以下简称“大学生顾问团”)来探索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自主提高就业能力”理念下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 “大学生顾问团”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生顾问团”是笔者根据辅导员工作的需要和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热情而提出的设想,经过广大学生的不懈努力而最终得以实现。“大学生顾问团”以“理想的前大学生活,理性的后大学生活”为导向,提出“大一不迷茫,大二不彷徨,大三不悲伤,大四成学士,毕业铸辉煌”的口号,提倡自主学习、自觉成长、自我发展的“三自”理念,以培养“大学生职业规划师”为目标,通过开展一系列与就业能力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地面向社会需求提高个人素质,帮助同学们解决职业规划和个人发展方面的疑惑。
2.1 “大学生顾问团”对提高大学生“软实力”的作用
2.1.1 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
“软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个人素养、社会适应力、创新精神、沟通能力等各种能力素养。笔者主要借鉴当前国内各大名校开展的“通识教育”思路来进行尝试。通识教育既是大学的一种理念,也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即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而不仅仅是某一狭窄专业领域的专精型人才(陈向明,2006)。大学生顾问团主要通过“三个一工程”、经典抄写、“一体两翼”课外学习计划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人素养。
具体来说,“三个一工程”是在学生当中倡导要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学成一技之长;做10件闪光的事情,以增强就业竞争力;读100本人文社科经典名著,以提高个人素养。“经典抄写”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素养的一种方式。大学生顾问团将“经典抄写”作为一种主题活动在全体学生中开展,目前学生已先后完成了《老子》《孙子》《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十几部经典书籍的全文抄写,在学生中间反响良好。“一体两翼”课外活动是指以读书学习为体,以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为两翼。通过在学生中建立“读书会”,加强人文素质和专业知识的积累,同时以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大赛为导向,建立“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等形式的组织,在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软实力”。此项活动为导向性活动,重点指导有兴趣的学生,并以其作为示范。
2.1.2 提高大学生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
在提高大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方面,主要通过模拟招聘大赛和课前演讲等活动来实现。
模拟招聘大赛是基于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和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为了让学生了解招聘的基本礼仪及流程,创新就业指导方式,提高就业能力而举办的竞赛。顾问团成员为模拟招聘大赛的成功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课前演讲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通过课前10分钟的公开演讲,锻炼学生的口才和胆量,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获取更多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3 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主要通过指导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等活动来实现。在学校近两年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申请和“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中,“学术兴趣小组”和“创业兴趣小组”都起到了预期的效果,学院连续两年在科技创新基金立项方面遥遥领先其他院系,更是在2011年成功捧得校级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而笔者指导的作品获得了全校唯一的省级一等奖。
2.2 “大学生顾问团”对提高大学生“硬实力”的作用
“硬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四六级考试成绩、计算机等级考试等方面。“大学生顾问团”在提高大学生“硬实力”方面主要通过组织四级模拟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专题辅导、考研学习动员会、经典读书小组等活动来实现。这一系列的活动主旨在于营造一种氛围,或者说一种生活学习的理念,就是自主学习。通过在观念上的行动和行为上的强化,最终让同学们认可“硬实力”是找工作的关键,是实现就业的必备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
3 “大学生顾问团”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顾问团”的发展经历了艰辛过程,正如成员写的那样“其中有在漫长的摸索与准备过程中,过早放弃退出的,彼时彼刻我能理解他们的犹豫与彷徨,但此时此刻,他们是无法感受到我们的喜悦与满足的”。大学生顾问团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3.1 与专业教师和校外企业的联系需要加强
大学生顾问团在开展活动时只有借助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上面的积累和对专业的认识,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学习积极性问题。同时,希望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给学生以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
3.2 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顾问团的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争取形成长效机制,切实培养更多的“大学生职业规划师”,在学生当中更好地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同时,需要处理好与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及各年级的关系,更好地凝聚力量,使各项活动都能顺利开展,加强大学生顾问团在广大同学中的影响力。
3.3 部分活动需要强制引导
由于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部分活动的认识难免出现不统一的情况,导致自主学习模式的失败。因此,加强引导和沟通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总之,无论是从培养模式本身,还是现实的效果来看,大学生顾问团还有诸多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的地方,但是大学生顾问团通过思考,更通过对“自主提高就业能力”理念的实践,进行了既是基于特定环境的也有一定普适性的极有意义的探索。如果大学生顾问团能够成功地从学生自身的角度探索出来一条提高就业能力以及解决就业问题的道路,那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基金来源: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动态效应实证研究(11YJA880088);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2011B522);
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河南省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YB2011044);郑州航院2012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zhjy12-23)
参考文献
[1] 李恩平等.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探讨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0(3).
[2] 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2005.22(1).
[3] 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J].高教探索,2005(2).
[4] 杨培霞,安茂忠.论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内涵及逻辑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2-091-03
2012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80万,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其数据之大震撼人心,给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带来严重的压力。如何帮助大学生就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需要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和毕业生本人协同合作,但更多地需要毕业生自身提高就业能力。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成为刻不容缓并日益紧迫的任务。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有关研究认为,就业能力一词源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关于就业能力的概念及其构成,国内外学者至今仍未达成共识。任江林认为:“就业能力就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可从三个基本层次来认识,即基本工作能力、专业技能、求职技能。”冯益芙认为,所谓就业能力,“应该是个体的综合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组合,它指的是通用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乐海霞认为:“从服务我国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践的角度出发,就业能力指获得与保持工作的能力,即指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自由流动,通过持续就业而实现潜能的能力。”
根据大学生学习和就业实际,就业能力可以定义为大学生通过高校系统教育培训和学生自身历练,结合其拥有的社会资源而形成的在成就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潜在的和现实的素质和条件。它有理想的状态,是指大学生找到与其自身素质相匹配的单位和岗位;有实际的状态,是指大学生现实找到的单位和岗位,但不一定与其自身素质相匹配。这一定义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了社会、高校、家庭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强调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动态性和发展性;强调了内外因相结合和现实性与可能性相结合的哲学思想。社会、高校、家庭等都应该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因素。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之处,有人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综合素质不过硬、核心竞争力不突出、人文素质不高、就业技能不熟练”。有人认为主要是“基本工作能力较差、专业技能不够、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人认为主要是“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社会化程度偏低、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有人认为主要是“专业技能不强、就业技能不高、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也有人认为主要是“创造性适应性学习能力不足、专业与市场脱节、专业实际动手能力欠缺、就业心理障碍严重、就业心态失衡、面试能力不足”。各位专家学者从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现象分析得多,但从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分析得还不够透彻,并且对大学生能力不足的分类标准可谓五花八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划界标准的统一才能使大家的讨论在同一平台上,才能有针对性。虽然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成不同类别,但无疑同类别之间的可比性最强。根据造成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的成因首先分成先天就业能力不足和后天就业能力不足。
(一)先天就业能力不足
顾名思义就是指天然或者说遗传继承的因素所造成的关于实现职业理想的某些缺陷和限制条件。目前,随着扩招和招生条件的放宽,在校大学生身体有缺陷或从事特定行业受限制的大学生有一定比例。比如,想从事模特、旅游、空姐、海乘、酒店类职业,身高不达标就受限制;想从事饮食服务业,乙肝患者就明显不行;想从事机动车驾驶,色盲肯定不行;更不用说飞行员和参军对身体的特殊要求了。在就业工作实践中,除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所列不宜就读专业对应的疾病,还有很多实际意义上的“就业受限”。经济贸易、外语类、导游、涉外专业特别要求五官端正、面部无大面积疤痕、身体无残疾、口齿清楚、听力与模仿能力强,此外,对身高也有一定要求。由此,有必要引入绝对就业能力不足的概念,也就是指相对于现实的行业和岗位要求而言,自身素质和条件难以达标,并且很难或不能通过主观努力来提升和改变。
(二)后天就业能力不足
根据成因可概括分为五类:一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造成的就业能力不足,例如,战争会使很多本可以就业的人失去就业能力;二是高校造成的,比如,专业设置不符合社会需求或开设课程不合理导致毕业生不被用人单位欢迎;三是家庭造成的,比如,过分溺爱孩子,导致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差;四是个人造成的,比如,个人不注意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致使就业目标不清晰和就业动机不强烈;五是特殊时期和事件造成的,比如,经济危机时期,就业就显得十分困难,国家根据实际通过调控限制某些行业,就会给相关专业毕业生带来就业压力,使得一些本可以就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诸如此类原因都是后天的,经过一定的手段是可以消解的,由这些原因造成的就业能力不足,可引入相对就业能力不足的概念,也就是指相对于现实的行业和岗位要求而言,自身素质和条件原本或常规可以达标,但短暂地或非常规地不能达标。从长远看,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和经历一定的历史阶段来提升和改变。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举措
(一)根据大学生自身实际早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生要树立与自身实际相切合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摒弃不合实际的想法,及早进行职业选择准备。身体的局限性只是一个方面,自身的爱好、兴趣、特长和习惯等都是做职业生涯规划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俗话说的“看是不是这块料”,道理易懂但很深刻。工作岗位再好,自己不适合或不能胜任,都是枉然。做好这方面工作不仅需要个人“认识自己”,也需要社会舆论引导、高校教师指导、家庭成员辅导。需要指出的是,身体的局限,甚至说先天形成的绝对就业能力不足也具有相对性,身残志坚的司马迁、张海迪、海伦-凯勒、霍金等古今中外人物不胜枚举,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塑造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人才
社会和时展是启然和历史的过程,有其内在规律性,没有办法去控制和操作,只有去利用规律性和适应。所以,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大学生塑造为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人才。这里的塑造,一方面是本人自觉、自愿和自为地去塑造,无论社会和时代怎么变迁,把自己打造成器最关键;另一方面是社会、高校和家庭的扶塑造。由于大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个体,社会、高校和家庭的作用,尤其是高校的作用是巨大而又可以卓有成效的。虽然社会和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会有一定变化,但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家、技术人才、思想家、管理人才、服务人员总是需要的。由于经济危机、产业结构调整、行业升级等社会和时代原因,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变动,但总体而言,能不能就业和在岗位发展好归根结底看个人能力。从指导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看,再热门的专业,也有就不了业的毕业生,也有发展得很一般的毕业生;再冷门的专业,也有不仅能就业,而且发展得非常出色的毕业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就要认真研究当前和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和发展情况,做到未雨绸缪和及时应对。一般情况而言,专业技能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就业保险系数较大,能抵御较强的社会风险。
(三)强化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使大学生适应就业形势
工厂的有些做法值得高校借鉴,既然工厂能立足市场进行产品调整,高校亦可为;既然工厂的缺陷产品可以召回,高校培养的不合格人才亦应可以,把大学生一毕业就推向社会也是不负责任的做法,至少可提供给部分低素质学生再学习的机会,哪怕是付费。高校人才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但就思路而言,第一层次是教育人,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培养到位,使之成为无害于社会的成员;第二层次是培养人,把大学生的科学技术素质提升上来,使之能有一技之长可以安身立命;第三层次是培育精英,即把一部分大学生培养成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的能引领社会发展和对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精英分子。这就需要高校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合理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时调整课程结构,形成全员育人、高标准育人的良好氛围。就高校常规工作而言,“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要从根本上加强专业建设,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抓好教学工作,重视实践教学模块”。人才培养工作做好了,提升学校美誉度也就具有了现实性。高校要扎实推进实际上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能力因素的高校层次、排名、声誉和特色等工作。
(四)探究家庭在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可作为因素
家庭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非常重大,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就业能力塑造影响极大。在工作实践中,经常遇见家庭条件好与差两个极端,这虽然涉及少部分学生,但确实是非常难以解决的问题,而对出身一般家庭的大学生而言,工作还是相对好做。由于家庭条件特别优越,家人比较溺爱孩子,家人为孩子包办了一切,学生在学校除了学点知识,没什么收获,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再加上仰仗家庭不积极就业,如果不是家庭因素起关键作用,就业能力就特别差。而家庭条件极端差的一些大学生,不能正视现实,他们自卑、自暴自弃、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在逆境中奋发,最后结果是综合能力较差,谈及就业,没有什么可指望的能力。当然,也不乏家庭条件好、本人又上进的学生,加上家庭拥有的就业资源,很容易就业,并较快发展起来;也不乏在困难中奋发图强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奋斗取得较好的结果。应该讲,家庭拥有的资源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个因素,在工作实践中要加以综合利用。在实践中,曾经借助学生家长的资源推荐过许多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也曾经通过树立自强自立模范来影响大学生在艰难困苦中成长成才。但是,不管怎么说,关注大学生就业,家庭力量必须调动。
(五)强化大学生自我成长意识,增强其实践能力
根据内外因辩证关系哲学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内在依据,外因则是重要条件。由此,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要提升其自我成长的意识,增强自我成长的责任意识和伦理自觉,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的积极作用。当前,“考证存在盲目性、对企业不够了解、跳槽频繁、职业规划意识不够强、对创业的认识不全面”等成为人们指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诟病。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生个人原因所致,个人认识存在误区。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意识,需要让其“我的青春我做主”给他们合理的职业选择空间,高校和家庭不应该用经验的和势利的眼光看待学生的职业选择。按照心理学的相关解释,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教师,由此产生的动机是促进个人成长的内在不竭动力,才能产生职业情感,形成坚定的职业意志。当然,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当学生迷惘时,要给予指点迷津;当学生松懈时,要给予督促;当学生动摇时,要积极鼓励;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积极给予帮扶。基本的思路是首先解决大学生“心”的问题,让他们有雄心、有决心、有恒心、有耐心。其次要解决学生的从“心”到“行”的问题,使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
(六)灵活应对特殊时期和事件,有针对性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在某些年份,特殊时期和事件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非常严重,研究这一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逐渐扩展蔓延为影响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本可以就业的学生不具备了就业能力,这种现象是相对就业能力不足的重要体现。比如,国家调控房地产行业,引发相关行业经营萎缩,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相对就业能力不足。面对这种影响大、有特殊背景的事件,必须灵活应对,来化解相对就业能力不足。2008年和2009年,我们采取到企业上门推销、把毕业生与教师技术合作项目捆绑出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先就业后择业(戏谑地称为骑驴找马)、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引导学生考研、加强学生实训、全体教工帮扶、帮助企业建立人才储备、与企业合作建立就业直通、引导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就业、引导学生参军报国等灵活的就业措施,使得大学生的就业水平跟往年相比还略有提高。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其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高校要以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倡导以大学生个人为主体,各方联动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模式,从而逐步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行为指导
作者简介:郭兴玲(1982—),女,汉族,重庆市北碚区人,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助教,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
大学生就业能力——是学习能力为基础上发展的与岗位工作能力相关和职业发展相关,并嵌入在个体心理的一种综合能力。对个人而言,就业能力包括个人获得成功就业、维持就业以及获得晋升的能力,个人拥有可以随时获得成功就业的相对机会;对组织而言,就业能力能够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目前,高校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认识近似,实际上,“就业能力”内容中除了含有‘实践能力’外,还包括就业者的学习能力、思想能力、应聘能力、适应能力等多方面。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学生“能力”锻炼途径
竞选班团委、参加社团是高校学生在校园锻炼实践能力的较普遍的形式,有意愿的学生参加竞选,而这仅占学生总数的15%左右。课后兼职、志愿者服务、寒暑假打工等是学生校外锻炼能力的几种方式,但这也只是部分学生的选择,仍缺乏专业指导及相应的考核标准,因此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效果并不明显。
2、课程设置
目前高校本科“专业课程”理论偏多,与之对应的“实践环节”过少甚至缺乏、滞后,所学理论得不到及时消化,而实践“练手”时印象模糊,理论与实践“错位”,使得学生的专业能力得不到及时的锻炼。“通识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通用性技能及内在素质,是就业需要的“软技能”,目前高校通常以公共课、选修课形式进行,而存在的一个现象是学生不够重视、上课状态不好,教师授课比较吃力,上课情况跟课程设置的初衷相距较远。“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手段,目前多数高校确实是按教育部统一部署实施,一般以公共课进行,但仍然没有引起学生重视,甚而有学生认为这个课“没有意义”。
3、辅导员工作方式与重心
目前部分高校的辅导员工作还主要是“管”住学生,仅仅抓重点、处理“突发”事件,日常重心主要在培养学生干部的能力上,对其他学生关注较少,对于怎样引导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督促学生锻炼个人就业能力还没有足够的重视。
4、学生自身
现在高校校园缺少了为学习忙碌的身影,部分学生时常感到大学生活过于“清闲”,没有确切的目标,时间就花在了游玩上,由于对社会了解不够,难以体会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当然也就没有意识去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措施启示及借鉴
1、高校应将“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有以培养学生就业能力为核心、有专门部门督促指导且有阶段性目标考核体系的切实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案。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从大一新生开始,就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学生俱乐部活动、工作经历和志愿者服务等多样的校园教育与学生活动之中。学校统一设立“职业生涯开发模块”帮助学生利用工作经历、兼职工作机会全面发展,同时要求学生一学年内修完相关内容,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评定学分;学校设立“学期计划”,要求学生在3~4个月期间内根据课程表灵活安排,从事100小时的“付薪”工作;设立“暑期计划”,要求毕业生从事10周的全职付薪工作,学生完成学期计划和暑期计划都可以分别获得相应助学金或学分,这种半强制半鼓励的方式有助于推动学生就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2、“课程设置”目标指向“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1)“专业课程”接“地气儿”,教学过程紧贴实际,配备相应的“实践环节”,学生“体验式”学习专业理论,从而及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可借鉴英国纽斯卡尔大学的做法——学校始终保持与雇主(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学院设有“雇主”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参与学院的课程设置讨论,学院邀请雇主定期到学校开展讲座和实践课讨论,雇主也提供学生工作经历的机会,使学校教育活动培养的学生能力与实际工作需求基本“吻合”。
(2)“通识课程”设置,可借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做法——学校对学生的“通识教育”高度重视,设定“通识教育项目8个领域”作为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并设立“通识教育委员会”及相关执行机构统筹各方面的工作,师资方面由该领域有名望的教师担任,教学方式上普遍采用教授授课、小组讨论、研习发表、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形成严格的教学组织管理。
(3)“就业指导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念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授课内容既有通用性的知识,同时也要贴近学生所学专业,跟进行业形势,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是“有用”(有意义)的。该课的授课老师,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阅历,可以让授课内容更加贴近实际,也可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上传授书本以外的内容有利于活跃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授课方式可以根据专业学生的特点调整,对于类似艺术类较活跃的学生,可以采取互动性授课方式,如课堂讨论、角色模拟等方式;对于类似文学类较“安静”的学生,可以增加案例讲解穿插视频播放进行。
3、高校应完善辅导员引进机制,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中的督促作用
(1)高校引进辅导员时应侧重其个人能力、社会经验及阅历,不应仅求“高学历”。辅导员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力能较好“管”住学生,有着较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则会因其个人对社会的深刻了解及体验而能预见性的“引导”学生的行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培养学生顺利就业所需的职业素养。
(2)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仅是“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是日常锻炼、逐步积累的结果,辅导员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应是从大一进校开始,结合学校对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总体规划分阶段进行。日常工作中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关注所带学生专业的社会行情,督促学生合理规划大学时间、多途径地加强锻炼个人的就业能力,积极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3)辅导员个人应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学习、关注社会热点,不断提升个人素养。辅导员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个人的见识、内在修为影响着个人的工作作风、思路及方式方法,其个人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的言行。因此需要随时跟进理论学习、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不断增强个人的“内力”,以个人的亲身实践为学生做好榜样,同时,要根据所带专业学生的特点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引导、督促学生加强个人就业能力的锻炼,为毕业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4、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自身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个人就业能力锻炼
学生进入大学后自身要主动熟悉大学生活,要认识到大学毕业将面临的是“就业”,竞争激烈,要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充分利用好大学时间,既要学好文化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又要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动态,了解本专业社会行情,在了解自身特质的基础上,明确人生目标,有意识地锻炼个人“就业能力”,为毕业就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雅荣,著.基于企业、雇主视角下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4.
[2]崔娜,吴暇,著.国内外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科技视界,2013.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发展
作者简介:刘余镇,浙江财经学院学生管理部副主任,助理研究员,浙江 杭州 310012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3―0200―03
一
在现实的工作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要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一项迫切需要做的重要工作。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它首先是一系列能够适应就业的素质群,它不是单个的素质,而是包括知识、技能、态度、个性、心理承受力等的综合素质。其次,它是通过学习和素质的开发而形成的,是一种可以塑造和培养的能力。再次,它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能力,能否适应职业和就业的竞争是这种能力的衡量标准。
随着“候单位时代”的到来,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大学生已不再是社会的稀缺品,社会在“双向选择,择优录用”原则下对大学毕业生精挑细选,因此,一个大学生要想能够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冒出来,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能力。能力是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基本条件。就业能力弱者会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就业能力强者会处于优势。高校、社会、大学生三者之间的其一个最为重要的交汇点是“就业”,就业能力直接反映了高校办学效益、大学生竞争能力、社会市场对高校评价及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的评价参数。因此,提高就业能力是高校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
二
要分析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到底有那些元素构成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括的因素很多,而且理论界至今没有一个固定的结论,人力资源理论ASTD将它分为16项能力,SCANS将它分为36项能力。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具有以下五个特征,或称五个维度。
1.面向“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人的素质。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求学期间能注重个性发展和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的提高,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丰富文化生活,能找到自己的定位,那么他就是一个素质型的、发展较全面的人才。大学本科教育是素质教育、通才教育,一个身心健康、奋发向上的毕业生是能够被精雕细凿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易于被用人单位所发现和喜爱,这样的毕业生也能经受住求职过程中的曲折,从而最终找到满意的单位。
2.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大学生所处的以及择业时所面对的首先是一个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信息高速公路、通讯网络等信息技术取得了革命化的进展,网络经济、知识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世界和经济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更加剧烈。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发展持久就业能力将更能满足并适应社会的需要。所谓持久就业能力,是指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身体状况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特别是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的快速变化,保持相对稳定的就业状态所具备的就业智能条件。培养持久性就业能力可以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迅速变化,减缓甚至摆脱由此产生的不适应和危机感,同时也可以促进其自身的成长与潜能开发,通过对自己的有效的持久的人力资本投入,使其能力更为健全,专业技能得以增进,从而更加有利于其个人发展。
持久性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社会适应性。因为拥有知识和技能还不代表成功,还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适应各种各样的突况,培养处理这些突况的能力。大学生完成学业择业时,有些知识用不上,有些知识不够用,有的要从头学起,这就需要他们根据工作需要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以及行为方式。
3.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决定就业成功与否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大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技能。所以,一个大学生要想能被社会所欢迎,就必须在一入学时就自觉地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工作岗位上的要求。首先是必须有合理的知识结构。现代社会的职业岗位所需要的是知识结构合理、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的具体要求,将自己所学到的各类知识科学地组合起来的,适应社会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塑造自己、发展自己,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就业的要求。其次,知识不等于技能。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虽然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但并不等于有了各类岗位所需要的应用能力。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脱离社会、突出理论、轻视技能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需要。所以,大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应争取更多地培养一些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
4.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社会对人才的定位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因此,一个人想要在人才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型的求职能力。具有竞争能力的竞争型人才既需要开拓创新意识和创新超越能力,又需要具备懂得人才市场运作规律并能善于竞争的良好素质。竞争型人才这一概念可以更贴切、鲜明地体现、表达、凸显当代竞争型社会所需人才的特征和品质。因此,大学生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始终保持自信的心理,需要有在竞争对手面前显示自己优势的能力,需要有在就业过程中推销自己、表现自己的能力。
5.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学分制赋予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权利,更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自主学习环境中,学习主体能正确认识自己、主宰自己;明了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潜力有多大,能给自己以正确定位。但自主性也意味着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并能根据这一目标来组织自己的学习和提高相应的素质、技能。
重视就业能力的培养将成为社会、高校、大学生之间广泛认可的、符合时代特点的、全新的教育观念。面对普遍存在的就业难问题,我们需要转变教育思想,改革教育体制,改变教育方法,调整课程设置,将就业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三
从现实的许多实例来看,现在许多高校的高等教育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笔者认为,要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以下几个方面必须着力加强:
1.大力推进学分制改革和素质教育。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学分制所代表的不仅是先进的教学管理制度,更是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现在,学分制已经与素质教育、主体性教育紧密相结,推动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
展。如果从素质教育和主体性教育的视角出发,我们会发现,学分制应是一个建立在学生这一主体上,围绕着主体性学习这一主题而展开的制度,因此,学分制的精髓是使学生增加了学习时间和专业空间上的自由度,并加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权,激发了其主动性和自主性。因此,一个良好的学分制制度,是不断满足和实现学习的基本特征的制度。学分制下学习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五个方面:自主性,交叉性,多维性,前沿性,高效性。自主性是大学生进行学习的巨大动力。因为只有把兴趣和需要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自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他们的独立精神、创造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主体性的人。自主性表现为:在学分制的环境中,学习主体拥有一定的自,他们可以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特点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并结合自己的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和学习进度,能自由独立地支配时间。交叉性是当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向培养人才模式提出的挑战。只有学分制才能打破专业的传统观念,把本科培养的纵向深入型改为横向宽广型,文、理、工、农、医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如果让理工科专业的学生选修一定比例的文科课程,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生活的社会组织的演变以及科学和工程对它的发展所起的影响;更好地识别和精确分析社会与经济之间的问题,并对这类问题提出深刻见解,能够对这些因素的结果作出有鉴别和有目的的解释;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并用口头或书面有说服力地予以表达,培养社会交往与社会管理能力;更好地形成道德、伦理和社会的基本观念,树立良好的个人哲理、公益观念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和探索的态度进行学习的方法,而交叉、多维、前沿是这一学习的基本形态。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必须体现当代精神,引领时代潮流,倡导最先进的思想、科学,采用最先进的方式、手段,面向未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在完善的学分制条件下,必将极大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自主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就业能力。
2.高等教育应面向社会需求,培养综合型人才。应根据专业特点,不断提高教材和教学的适时性和适用性,努力做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市场,贴近社会,使学生学有所用,学了管用,以增强适应市场的能力。在学生中开展跨专业、多形式、高水平的技能培训,以满足不同学生的求知需求,从而增强学生择业的竞争实力和适应能力。
3.强化心理素质的养成、完善心理咨询体系。不可否认,许多毕业生之所以就业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心理问题引起的。如由于心理问题导致学习成绩差,由于成绩一直上不去,对自己彻底失去信心,从而对就业失去信心。同时,由于招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公平竞争机制的缺乏,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考研、就业压力,这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据最近统计,大学生心理疾病的患者比例占学生总数的20%多,毕业生中可能还超过这一比例。学校应通过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同时一定要形成质量良好、信誉度高的心理咨询体系,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咨询服务。这样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毕业生就业困难的数量。
4.改革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以职业规划和就业咨询为核心的就业指导体系。过去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短期就业技巧培训。而职业规划是指对个体未来职业发展进行策划和准备,包括确立阶段性或长期职业目标,确定适合个体的发展道路,明确将要进行的调整和各项准备。许多大学生之所以难以就业,是因为学习目标和职业目标不明确,在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失去了前进的动力。进行职业规划,有利于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有利于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充分做好求职准备,有利于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进行职业规划可以在大学生中起到释疑解惑和引导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稀释大学生面对社会而产生的诸多焦虑和不安,有效提高其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
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不容乐观,在前段时间,我们向浙江省几所高校的1205名本科生发放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要内容的调查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存在着渴望却又陌生的问题,对自己的生涯设计感到迷茫、无所适从,低年级同学在选择课程学分时往往夹杂着很多的盲从因素,未能根据自己的职业定位进行选课。同时,由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不清晰导致了很复杂的心理矛盾,甚至因焦虑引发心理疾病。因此,我们认为,在大学生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一个时代课题。
如果对就业指导进行改革,深化和提升就业指导的内容,将职业规划和咨询作为其工作重点内容之一,形成系统的、开放的、动态的职业规划网络体系,同时强化提供就业信息的职能,在学生、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起到桥梁作用,那么,就业困难的同学便能尽快地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专家、老师的帮助找到并克服在自己身上存在的就业障碍问题,尽快地去适应社会实际。
参考文献
[关键词]志愿服务 大学生 就业能力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5-0086-02
一、 志愿服务的兴起、发展和界定
志愿服务渊源于宗教性的慈善服务(Religious Charity),最早出现在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今天我们把志愿服务界定为“任何人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自愿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
(一)志愿服务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出现志愿活动和志愿者,但真正让志愿服务得到社会关注和认可的,是1994年在团中央的发起和领导下建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它从铁路职工的志愿服务延展开来,逐渐成为社会上覆盖所有阶层和地区的全国性活动。随之,各种志愿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并迅速成长,掀起了中国志愿服务的热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是我国志愿服务最为活跃、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志愿组织之一,而大学生又是这一组织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
(二)本研究对志愿服务相关概念的界定
根据《关于加强青年志愿者规范管理的暂行规定》,青年志愿者即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志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无偿服务的青年。该规定所称的青年志愿者,指的是在共青团组织或青年志愿服务组织正式登记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本研究中所指的志愿者及志愿服务活动,也主要是这类正式的志愿组织领导下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活动。
二、志愿服务与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一)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界定及构成
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源自20世纪50年代,目前人们对它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它的表述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DFEE)定义的就业能力是“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本研究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知识技能、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其中社会适应能力包括沟通协作能力、社交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一定的社会资本积累。
创业是一种高水平的就业,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不仅能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为社会创造新的财富,还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创业能力(Enterprise Competence)可概括为直接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效率,促使创业活动顺利进行,并能够创立和发展一项或多项事业的主体心理条件。大学生创业能力既具有创业能力的基本内涵,又富有其自身特色。
(二)志愿服务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 志愿服务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技能水平
很多用人单位在招募大学生时都十分看重实践经验,没有实践经验常常成为大学生取得工作机会的一个障碍。单一的课堂学习,容易使理论知识脱离生产实践,不利于大学生专业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巩固,使所学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当大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突然进入陌生的实践领域,往往短期内很难找到所学知识体系与实际工作的切合点,对工作茫然无措,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专业能力要求。
志愿服务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将课堂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志愿服务中还会遇到很多课堂学习中所没有遇到和涉及的新知识、新问题。通过志愿服务前的专业培训和服务活动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拓展专业知识,完善自身专业知识结构体系。
2. 志愿服务提升社会适应力
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构成大学生的专业素养,而要想顺利实现就业创业,仅有良好的专业素养是远远不够的,个人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志愿服务增加了大学生与他人进行接触和交往的机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往往是有组织的,不论是在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中,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要与不同的人打交道,包括其他志愿者和服务对象。在整个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不仅要与伙伴进行工作的沟通协调,明确分工并团结协作,共同完成服务活动,还要与不同的服务对象进行交流,充分了解其困难和需求,以求为其提供更优质和有效的服务。积极参加各种志愿服务能够有机会接触社会各种人群,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的方式,有利于大学生社交能力的增强。良好的沟通协作潜力和能力和社交能力,能够使大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其次,志愿服务能提升大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同一志愿活动的大学生通常来自不同的专业和院校,互不相识,如何将这些个体凝聚起来,构成一个有效的工作团队,是大学生志愿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都是志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不计报酬的,这样的组织领导工作,很难像其他正式组织中依赖职务本身赋予的权力,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因而在团队构建和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大学生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挖掘和开发。另外,志愿活动开展中必将遇到各种各样预想不到的突况,需要大学生志愿者对这些困难进行独立思考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并实施,因此大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志愿服务中会得到锻炼和培养。
再次,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社会资本的积累。大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能广泛地接触社会中不同领域的人群,而志愿服务的公益性和无偿性,使得大学生的志愿者身份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有利于在人际交往中赢得社会各界的尊重和信任,建立起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积累社会资本。一定的社会资本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于大学生创业而言,社会资本更是一种宝贵的潜在资源,其能量不可小觑。
最后,志愿服务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大学毕业生创业必备的能力。市场经济下各行各业竞争激烈,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分一杯羹,离不开一定的创新。志愿服务能够开阔大学生的视野,与不同的人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调动和激发大学生的思维,使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索,对事物产生独到的见解。创新能力便在此过程中得以形成和提升,为大学生创业奠定能力基础。
3.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和成功创业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首先,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定位职业兴趣和方向的有效方法。据调查,很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甚至在毕业时还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对职业发展处于茫然状态。毕业求职时盲目追从社会潮流,一味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而不顾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专业发展需要。大学生参与各种形式和领域的志愿服务,为真实了解各种职业的工作内容提供了机会,从中切身体验不同的职业感受,明确自身的职业兴趣和方向,只有这样,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长远的发展。其次,志愿服务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大学生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志愿服务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这些困难,大学生能够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下,调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努力寻求解决办法,随着困难的克服,大学生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便会得到增强,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尤其是创业具有积极影响。
三、以志愿服务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模式――“校企政”合作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不仅是一项奉献自我、服务社会的公益事业,对大学生而言,志愿服务也是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新模式,既关系到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拓展,又能为大学生就业创业开辟一条新的路径。
成都市成华区创新实施了“大学生人才实验室”和大学生VPE就业创业工作。“大学生人才实验室”是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校企政三方联动的综合性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大学生VPE就业创业模式即大学生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实习和顶岗锻炼(Practice)、促进就业创业(Employment) “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和人才成长培养新模式。这两个项目都是由政府主导,为大学生提供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基层社区的志愿服务岗位,让大学生从基层起步,缩短“社会适应期”, 提高职业竞争力,在实践中逐步提升。所以,本研究认为应该构建类似的“校企政”合作模式,为大学生提供志愿服务平台以及就业的准实战环境,这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 参 考 文 献 ]
[1] 丁元竹,江汛清.志愿活动研究:类型、评价与管理[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