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的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行为特征;自我营销;营销策略
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是摆在每一所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办学的声誉和影响到民众对其的评价。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从大学生就业的行为特征视角下研究大学生的自我营销策略,对于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运用市场营销的观念来指导自己实现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1.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当前,就国外的形势来看,金融危机仍未结束,这势必将造成国际经济活动的震荡,影响国际贸易的开展和进行,这种不利的形势仍将继续影响中国的对外贸易。国际金融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下行的压力增大,将长期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直接导致就业难、就业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而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我国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在大量增加,造成大学生供给量超过市场需求量,出现了部分大学生难以就业、就业不满意等情况;学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要求脱节,直接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客观上造成了大量毕业生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工作,使得就业面临了严峻的形势。
2.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和特征
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既有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和国际金融危机、教育政策的影响,也有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技巧欠缺、择业观念不当等行为特征。
2.1就业意识淡薄
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都是在高考中的分数不高,学习观念较为淡薄,有些甚至产生了不想学的念头,这些想法都会阻碍大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形成。因而,很多学生大学生学习松散,专业知识不扎实、不系统,更有甚者沉迷游戏,漫无目标,没有提前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造成了对就业、自我及职业认识不足,就业意识淡薄。
2.2就业技巧欠缺
高职大学生就业技巧的欠缺,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大难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求职投递简历时,只是将简历机械复制,没按照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来设置简历;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缺乏科学性和主动性,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学生获得职业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不强,就业过程中随意改变目标,盲目从众。
2.3择业观念不当
在择业观念上,高职大学生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一是片面追求优厚待遇,把待遇是否优厚、交通是否便利等条件作为选择标准,未能很好考虑个人发展前景和兴趣;二是一味追求大城市和城市的职业岗位,不愿到偏远地区和基层工作;三是片面要求专业对口,对于自己所学专业和所找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不予以考虑。
3.高职大学生就业中的自我营销策略
大学生的择业求职就如同一场“商战”,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认真对待,做好充分准备,要从入学开始,学会自我营销,把自己从读大学走向社会这一阶段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营销过程,更好把自己推向就业市场,实现自身价值。
3.1树立自我营销意识
营销就是寻找市场,大学生就业也是寻找市场;营销需要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就业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充分就业、成功就业,就必须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树立自我营销的意识。这种意识应该是贯穿于大学的整个过程,而不应只局限于大三的时间。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就应该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兴趣爱好,注重对就业环境进行分析和自己的优势及不足的认知,对自身未来有所设计和较为明确的定位。
3.2明确营销目标
大学生在树立自我营销意识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明确自我营销的目标,也就是要实现怎样的就业。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要根据市场的要求,在自我营销中要先端“泥瓦盆”,再捧“金饭碗”;先进“加油站”,再上“高速路”。也就是说,大学生的自我营销目标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导向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树立从低做起,从基层做起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就业的核心竞争力。
3.3掌握营销策略
大学生的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采用何种策略能打造自己的品牌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尽早实现就业目标,除了树立自我营销意识和明确营销目标之外,还要掌握好营销策略。一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积极主动的态度。要克服依赖、等待、自卑、害怕竞争等消极心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大胆“推销”自己,力求把求职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二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善抓机遇的勇气。当机遇来临时,只要看准了就要当断则断,决不能犹豫彷徨。三是在自我营销中要有收集信息的渠道。注意从网络、报纸、老师、亲朋好友等各种渠道,收集了解就业信息,并进行分析、筛选,为择业求职做好信息方面的准备。
3.4善用营销技巧
求职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大学生的自我营销要注重从就业市场出发,在树立营销意识、明确目标和掌握好策略之后,就要根据市场的选择和定位,制定并运用市场营销产品、价格、地点和促销这些技巧的组合,实现就业目标。
首先,大学生作为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上的“产品”,大学生在自我营销中要适当地向用人单位展现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团队精神、语言表达能力、健康的人格、强烈的进取心、创新意识以及独立的生活与学习能力。
其次,既为“产品”,就要有“价格”,是指大学生就业的劳动力价格。价格的高低涉及自身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在自我营销时要正确运用价格策略这一技巧,根据不同行业、岗位、专业等需求,提出不同或有弹性的收入要求,找到合适的社会位置。
再次,作为“产品”的大学生,要选择最佳就业渠道,实现低成本就业。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大学生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渠道,各层次、各行业、各地区、各部门的都有。大学生应该在对就业渠道认真分析调研的基础上,寻找途径最短、费用最省、时间最佳、效果最好的就业渠道。
最后,作为“产品”的大学生,要懂得产品的促销手段和方法。这是大学生在自我营销中为了达到其营销目的而采用的一系列信息传递和反馈手段,要求大学生要熟练掌握营销技巧,多关注就业市场的信息,如有意识参加每年定期举行的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现场面试,锻炼心理素质和熟悉面试技巧,恰如其分展示自身实力和“产品”质量,这些都有助于自我营销目标的实现。此外,还可以通过关系营销,运用与相关的关系进行公关,从而提高就业的命中率。 [科]
【参考文献】
[1]张宁,张海明.大学生职业选择的SWOT战略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4).
[2]菲利浦・科特勒.市场营销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九版),2003.
关键词: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TEM4
外语学习焦虑是个非常复杂的现象,涉及到诸多因素,如学习者的性格特征、学习活动形式和教学方法、文化因素等等。语言学习中的焦虑主要指学习者需要用外语或第二语言进行表达时产生的恐惧或不安心理,它属于学习者情感因素范畴,是个体对于某件事或问题感到忧惧或烦恼的情绪状态。焦虑常与不自在、沮丧、自我怀疑、忧惧相联系(Brown,1994:41)。语言焦虑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是在语言过程中产生的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情感以及行为(Horwitz,1991)。如果外语学习反复给学习者带来焦虑,则焦虑可能变成一种品质焦虑导致紧张不安和害怕,从而影响学习精力和注意力,使用于思考和记忆的能量相对减少,语言储存和输出效果降低。
对于英语专业大学生来说,通过TEM4甚至TEM8意义尤其重大。目前对于真正影响大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对于影响英语专业大学生TEM4成绩的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本研究试图从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之一语言学习焦虑出发,来探索英语专业大学生TEM4成绩与语言焦虑的关系,以利于教师在输入英语知识的同时帮助学习者尽量降低情感过滤,力求阻止外语焦虑向成为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的方面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试图通过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感等级分布如何,是否具有普遍性。
(2)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是否存在性别差异。
(3)英语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与TEM4成绩的关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本研究的对象是163名来自一所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他们刚参加完TEM4。其中女生116人,男生47人。
2 实验材料。本次研究采用编译的英语学习焦虑量表(ELAS)作为测量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的研究工具。ELAS由紧张不安(A)、担忧(A2)、提问恐俱(A3)和一般焦虑(A4)4个分量表共23个题项组成,量表采用5级评分标准,由被试主观做答。ELAS及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a系数分别为0.89、0.79、0.73、0.77、0.70;s-B分半信度分别为0.88、0.75、0.74、0.78、0.71,说明ELAS的信度与效度良好。如果受试得分越高,表明他们的英语学习焦虑感越强。问卷在同一时间发放、填写,最后当场收回有效问卷155份。
3 数据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讨论
1 外语学习焦虑程度
根据被试的英语学习焦虑量表标准分,将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感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从表1可知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情况:英语学习焦虑感具普遍性,中、高焦虑程度的英语专业大学生占69.8%,语言学习轻度焦虑感的学习者只占30.2%,这一现状应引起广大教师和语言研究者的重视。
2 语言学习焦虑感的性别差异检验
表2显示,英语专业男女大学生在语言学习焦虑和TEM4成绩上有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p
3 外语学习焦虑与TEM4成绩的关系
通过对不同外语学习焦虑感和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进行方差分析,来考察不同焦虑感学生的TEM4成绩差异,结果见下表3:F=34.34,P<001,可见英语学习焦虑感和学习者的TEM4成绩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一,536。不同语言学习焦虑感的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有显著差异,外语学习焦虑感越强,TEM4成绩越低。
4 讨论
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中、高度语言学习焦虑感的学生占总数的69.8%,这与外语学习本身有关。由于汉语与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像在其它国家,英语学习对于中国学习者而言,是一门外语而不是二语,学习者可接触的语言输入量有限。同时,英语的单词、词组、句法、语篇乃至它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对中国英语专业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充满未知和众多不确定因素的歧义群,导致学习者焦虑的因素较多。
本研究考察了英语专业学习者语言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而以往关于英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研究,主要是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本次研究关于英语专业大学生语言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方向,与以往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结论不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英语专业女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焦虑显著低于男大学生(t男-女(sig.)=4.567(0.000)),与Barley P&Onwuegbuzie AJ(1998),Saito,Horwitz EK&Garza TJ(1999)及郝玫、郝若平(200 1)针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但与国内王才康(2003)和答会明(2005)的研究结论一致,这可能与研究被试的选取,研究工具的不同,尤其研究被试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有关系。
不同语言学习焦虑程度的英语专业学习者的TEM4成绩存在显著差异,焦虑程度高的学生与焦虑程度低的学生TEM4成绩差异显著。英语专业大学生的TEM4成绩与语言学习焦虑呈负相关,相关系数高达一,536。根据Krashen的语言输入和情感过滤说,对语言习得而言,有两个必要条件:首先学习者必须接触到足够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其次学习者的情感过滤必须适度。焦虑是牵制语言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如果学习者长期处于高焦虑状态,那他们的元认知和认知能力都将受到极大影响,甚至向成为一种品质或心理素质的趋势发展。
四、结语
情感因素、学习环境、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等是语言焦虑产生的因素,教师在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教学中应注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因素,如保持自信、积极的动机和积极的态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有良好的学习策略,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或向教师及时寻求帮助,或者借鉴他人学习成功的方法,为自己所用,有利于英语专业大学生在学习中降低自己的学习焦虑程度或者把焦虑转化成成功的积极体验。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展开,其中关于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与以往个别相关研究的结论存在不一致,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如在TEM4的所有题型中,哪一些题型最容易引起学生的焦虑,应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应对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焦虑等。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初中生英语学业成绩影响因素的因果模型[J],心理科学,2005,28(4):984-988。
[2]答会明,英语学习焦虑量表的编译及信度与效度检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24-27。
[3]郝玫,郝若平,英语成绩、成就动机、状态焦虑的相关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01,(2):111-115。
[4]田宝,郭德傻,考试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中介变量[J],心理科学,2004,27(2):540-545。
[5]王才康,外语焦虑量表(FLCAS)在大学生中的测试报告[J],心理科学,2005,26(2):281-284。
关键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就业;影响;德尔菲法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实现社会需求与所教人才的高度对接是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高等教育的永恒追求。抓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探讨及分析高校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尤为重要。
一、高校课堂对大学生就业意向以及就业能力的影响调查
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未毕业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结构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相关初步调查,包括学生个人结构知识与职业需求的认识、对第二课堂设置类型的愿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关系的认识等几大类因素进行了问卷统计,通过这一初步工作,笔者总结并分析了调查结果:(1)高校大学生具有明确且相对合理的就业计划;(2)大学生都积极参与课外实习、兼职及其社团活动等社会实践;(3)学生倾向于第二课堂的学习,但是学校在第二课堂渠道的推广及其宣传力度上有所欠缺;(4)高校大学生对于第二课堂的认识不够具体全面,处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缺乏合理性。
二、采用德尔菲法分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贡献建模
笔者采用德尔菲法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建模,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模型。根据前期初步的问卷调查,我们主要选定了10位从事学生工作的专家,经过其评分,将13个相关因素进行了如下层次的分类:最高层即目标层(A),影响因素;中间层即准则层(B),第一课堂影响因素(B1)、第二课堂影响因素(B2);方案层(C1―C13)。整理所有专家打分情况,综合分析出方案层中每项因素的重要程度。其中第一课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高校课程设置C1,教学环节设计C2,教学设施支持C3,教师业务能力C4,学生学习的主动性C5,专业技能的熟练度C6等。第二课堂影响因素包括:高校的重视程度C7,社会实践C8,学生工作C9,科技竞赛C10,职业生涯规划C11,专项技能培训C12,内容的时效性C13等。
2.构造矩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影响因素模型的评价指标两两判断矩阵,矩阵的组成元素,就是每一个影响因素,求所构造的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将最大特征根r和特征向量n代入固定公式:CI=(r-n)/(n-1),我们已知有一个检验标准的图标,明确规定了标准RI的数值,通过计算CR=CI/RI的数值,进一步检验所构造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是小于十分之一的,则认为该矩阵具有满意一致性。
3.进行检验。求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通过计算已知的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影响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各个因素,我们得到了所要求矩阵,通过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一步带入(2)中的公式,可得到一致性。
三、模型最终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模型,不难发现影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直接因素在于高校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形式、教师师资力量等,笔者在此总结了以下几点:(1)高校课程偏重于第一课堂而忽略第二课堂的有效宣传和拓展,但是总体而言,两类课堂对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2)师资力量缺乏专业性第二课堂人才;(3)在教学形式表现中,第一课堂形式单一,远远不如第二课堂丰富多彩。
四、针对高校课堂教育和改革的直接建议和相关对策
1.在抓好第一课堂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投入第二课堂的教学工作。高校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渠道和时间,引导学生迈入第二课堂的大门,开展就业学习。
2.充分利用校友资源,调动学生创业就业的积极性。通过校友与在校学生的互动,帮助未就业学生拓展人脉,奠定学生就业的坚实基础。
3.开展就业课程学习,加强就业指导。加大指导工作,提供专门帮助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咨询以及指导的课程和团体。
4.加强社团建设,开展高校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确保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齐头并举。校方努力为学生提供实习、兼职等社会实践性活动,为学生就业搭建良好的平台。
除此之外,大学生也要努力奋斗,正确树立择业观和就业观,在社会、学校以及教师的帮助下,找准自身的位置,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资源,为自己的职业蓝图画出美好的开端。
五、总结
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中国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点,我们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大学生提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便利条件,为广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求职道路扫清障碍,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高,促进我国社会的稳定和人才的合理分配。
参考文献:
[1]陈锐.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及就业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科技,2012(10):160.
[2]刘艳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加强就业指导课时效性建设[J].出国与就业教育研究,2010(8):125.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困境 政策分析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和原因
大学生就业难现在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是大学生就业困境到底是什么状况。众说纷纭。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方面缺乏经验,相关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故以下作者试图从政策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看法。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
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性文件,它体现了国家对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政策导向。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历史演变进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分阶段、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和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1、统分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1949年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政府编制计划与高校实施计划相结合。虽然这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在计划经济时代也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日益深化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2、供需见面向双向选择演进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突出特征就是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自都得到提升,开始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3、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
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是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阶段。2002年以前是以毕业生自主就业为主要特征的自主择业时期。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按照这一文件规定,从2000年起,我国取消了向毕业生发放“派遣证”的做法,改为发放“就业报到证”。
三、国外部分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政策分析
世界各国尤其是美、日等发达国家均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金融危机之下,发达国家的大学生的就业也遭受严重冲击,其政府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也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促进高校大学生就业。通过结合我国的国情,借鉴发达国家政府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利于解决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的大学生就业困境。
1、美国
美国政府注意从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和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等方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首先,在拉动大学生就业需求方面。美国政府十分重视鼓励创业。美国的公司注册到开业所需要的审批步骤简洁,等待时间短,所需支付费用低。相对中国,在美国创立企业容易。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哈佛商学院“创业精神管理学”必修课,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更是有多门创业相关课程,芝加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大学也都十分重视创业教育。金融危机下,政府投资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美国政府启动了一系列的投资计划为大学生创设就业岗位。其次,在提高大学生供给质量方面。除了增加就业岗位外,对大学生开展更多的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与水平,应对工作的需要,也是美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一环。美国的就业激励措施最为完善,美国联邦政府为了鼓励大学毕业生到特定的地区或从事特定的职业,采取了许多激励措施,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是免除学生的贷款义务。再次,在供求匹配媒介平台建设方面。大学生就业匹配措施的核心就在于向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以利他们根据有效信息和职业指导,进行有效的职业决策。美国联邦政府劳工部设有劳工统计局,主要职能是汇总就业信息,作为政府决策和大学生个人择业的参考依据。
2、日本
日本政府也采取了许多专门措施针对毕业生。如公共就业保障办公室提供就业信息、就业咨询与配置服务等,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日本的负责机构是厚生劳动省和文部科学省,协同工作的主要是经济产业省。在制度建设方面,日本政府除设立针对大学生就业的紧急雇佣对策本部外,还联合学生综合支援中心、经济联合团体等NGO,制定了《紧急雇佣对策》、《职业安定法》、《雇佣对策法》、《学校教育法》、《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一系列法规。
和中国比较日本的大学生就业政策有许多可供我们借鉴之处。从政策性质看,我国出台的政策多以《通知》和《意见》的形式下发,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层面,缺乏强制力;保障水平低且碎片化,多机构出台的若干政策没有构成完整的体系。从政策体系看,我国的政策制定体系上缺乏相应的评估体制,缺乏有效的反馈验证机制,对存在的问题很难发现和纠正。日本自2001年起,以各省府为对象,从国民视角出发,全面实施并同时公布评估方法、时间和人员,发表的评估结果包括政策目标、实施目标、达成目标、改善对策、实绩评估、事业评估、规制评估、综合评估等方面,我国应大力借鉴。
四、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政治、经济、教育、大学生就业模式有很大不同,但是这些国家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许多做法很有借鉴意义,通过以上对比研究,可以启示我们:解决大学生就业困境,首先需要高度重视主管机构的协作,多措并举,化解结构性失业难题。其次,需要以利益补偿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引导、确保大学生的就业利益
综上所述,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国情、就业模式上存在较大差异,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就业举措并不可取。我们只有具体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各种困境与机遇,辩证地汲取美国等发达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经验,才能较好地应对当前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危机。
参考文献:
[1]黄春梅.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比较研究及其启示[J].求实,2005,(4):72-75.
[2]向志容,颜蕾.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就业状况、政策调整及其启示[J].南方金融,2009,(9):38-41.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能力内涵 就业能力结构 再思考
近两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大学生就业困难仍是当前的突出问题。近700万高校毕业生带来的不仅是大学生劳动力市场供给的压力,更恶化了长期以来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性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毕业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结构和水平与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和不协调是最主要的原因。2013年的麦肯锡报告显示,用人单位希望的毕业生表现和实际的毕业生表现不相互匹配,在接受麦肯锡调查的企业中有三分之一表示曾难以找到高技能人才,61%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应届毕业生没有进行基本的就业训练,学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①
为此,如何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以满足岗位需求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合理地界定就业能力及其结构。文章的研究目的是在梳理和评析国内和国外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以及结构界定的有关研究基础上,分析我国大学生结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的主要问题,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和就业结构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界定的研究
20世纪初,英国首先出现了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的概念,它最初是针对具有劳动能力工人的可雇佣性进行定义的,后来慢慢扩展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劳动力市场的弱势群体。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针对就业能力概念,一些国际组织做了相关界定,如国际劳工组织(ILO,2000)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劳动者获得和保持职业机会,并在职业发展中取得提升以及应对职业变化的能力。
国外学者也从不同角度对就业能力进行了界定,可以概括为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一种适应能力;二是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体在一个既定的劳动力市场上成功从事某种工作的潜力。
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概念,Harvey认为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毕业生能够获得就业机会以及在工作岗位取得成功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
国内界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国内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根据所处的视角不同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国内大部分学者都认同的,从实现就业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发现、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该能力与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第二类是从雇主的视角以满足雇主需求为目的就业能力的界定。有的学者沿用西方学者的概念,将其称为可雇用性;有的使用就业胜任力这一术语,将胜任力理论运用于大学生的就业行为;有些学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定义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大学生获取和胜任职业的心理行为条件。第三类是从大学生就业质量或者大学生就业满意度的视角来界定就业能力。
针对大学生群体,要求并培养他们在走出校门、进入职场时具备全面的素质与能力固然好,但并不现实。过于全面和宽泛地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容易导致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时抓不住重点。同时,有的研究仅从某个学科视角来进行界定又有些偏颇。
因此,在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时,应以尽可能符合现实的需要为前提,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实情况和供求结构性失衡的主要矛盾,将大学生就业能力集中于那些能够使大学生在毕业时获得自己满意工作,且同时满足岗位需求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
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见表1所示。
表1:国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国内学者也根据各自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提出了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模型,其中代表性的成果见表2所示。
表2:国内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典型研究成果
在国外已有研究中,美国培训与开发协会、美国劳工部、Mel Fugate的“心理―社会性”建构模型②、York and Knight的USEM模型、Dacre Pool & Sewell的Career EDGE模型是相对比较具有影响力的结构模型。其中大多数模型更关注工作情境中个体的就业能力而非大学毕业生,两个对象本身在素质、条件等方面有很大差异,适合职场人的能力结构不能直接、完全地应用到大学生毕业生身上。并且,基于不同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差异,国外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建立也具有一定局限性。
国内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大学生这个群体展开的,有的是在借鉴国外研究经验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的是对国内用人单位、毕业生、高校教师等对象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果,并因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以及选择的样本等方面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就业能力结构,且各自都有自己成立的理由和可行性。③随着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变迁和形势的变化,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身素质能力不能满足职业(或岗位,或者雇主)的要求。因此,在设计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还是应该重点突出岗位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
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及其结构的再思考
北京地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需求的新变化。根据前文对已有研究的总结分析,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还是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都应以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为依据,需要了解当前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同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共同要求。为此,笔者对北京地区2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经理或招聘主管(20人)、职能部门经理(或资深员工)(10人)、毕业后工作1年和工作3年以上的毕业生(10人)进行了访谈,被访谈的企业涉及国有企业(4家)、民营企业(9家)、外资企业(2家)、事业单位(5家)四类。访谈主要围绕“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就业岗位需要毕业生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最关注的能力是哪些?”“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应该包括哪些方面?”“影响毕业生就业能力及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目前毕业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能力上面主要的缺失是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通过对访谈结果的整理与分析,发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用人单位在招聘毕业生时依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技能、基本素养并重,但三者相比,更看重学生的基本素养,其次是学生掌握的技能。④同时,被访者认为不能完全忽略“知识”这一要素在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地位。技能可以分为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两者相比,用人单位更看重通用技能。目前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不协调,以及高校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模式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上的弊端与不足,决定了毕业生在走出校门时不可能完全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⑤但是,专业技能是可以通过学生入职后的岗位培训等方式逐渐获得,而通用技能培养起来相对于专业技能则更难,是学生长期学习后所形成的基本能力。基于这样的现实,用人单位更看重毕业生的通用技能。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基本素养。当前,90后毕业生已成为高校毕业生的主力军,他们在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对待事物的态度、做事的方式等方面都与80后、70后毕业生有较大差距。⑥访谈中很多被访者反映90后毕业生“很难管理”,他们普遍善于要求和索取,缺乏耐心和忍耐力,抗压能力也较差。岗位工作迫切需要毕业生具备责任心、吃苦耐劳(敬业)、踏实、乐观向上,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和抗压能力等。这些素质已成为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最看重的能力要素。
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被访者普遍认为,性格好的毕业生与性格不好的毕业生相比,往往具有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工作态度和乐观向上的品质,能够较容易地融入工作,能够与同事和谐相处,这些都是工作岗位所特别需要的。⑦他们在挑选毕业生时也会以性格作为录用的标准之一。在心理学上,性格是一个人的内在特征,是不能以“好”或“不好”来评价的。人们所说的“好性格”、“坏性格”实际是通过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给出的评价,用人单位的评价亦是如此。所以,虽然用人单位强调了毕业生性格的重要性,但也不能将性格直接作为一个衡量维度,可以将能够体现性格特征的外在表现,如对待事物的态度,包括是否乐观向上、是否有竞争意识、是否具有自我心理调试的能力、是否具有抗压能力等,放到基本素养这一维度中去间接衡量。
综合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以及上述调查访谈的发现,应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重新思考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问题。
大学生就业能力内涵的界定应重点体现岗位需求和就业质量。如前所述,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能满足他们愿意从事的工作的要求,不能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就业质量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以助其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是解决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应主要考虑的方面。根据胜任力理论,胜任力是从事某一特定岗位工作所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要素的总和,其包含一组针对某一特定职业岗位的要素,具体包含完成特定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特征,这正好与我们解决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路一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是要从岗位胜任力的视角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但大学生就业能力并不等同于胜任力理论中的岗位胜任力。胜任力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是否可以胜任其所从事的职业和取得高绩效进行分析的一个概念,主要对人的职业活动进行分析,对工作对能力的要求和能力的差异进行识别。⑧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对大学毕业生获取职业和维持职业发展的能力进行分析,特指潜在的就业能力。
综合考虑上述问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从岗位胜任力的角度,以大学生就业结果、质量,以及未来职业发展为考量来界定大学生就业能力会更合理,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大学生获取职业、适应职业和取得未来职业发展的能力。
构建体现岗位需求,且具有核心性、通用性和普适性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一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应以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为依据。既然上文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界定是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基础的,那么就业能力结构的设计也应体现岗位需求。还有就是,岗位不同,对就业者的要求也不同,因此不能试图建立一套包含所有岗位的、所有能力要求的就业能力架构,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将不同岗位要求之间的差异性抽象掉,用各岗位对就业者相对统一的要求来构建就业能力的结构,而这些相对统一的要求是毕业生从事岗位工作的最基本要求,这样的就业能力结构既有普适性,也具有可操作性。
另一方面,在设计具体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就业能力指的不是一种特定的工作能力,从横向上来说和所有的行业都有关系,从纵向上来说是和所有职位有关的能力,这样的能力结构才具有普适性和推广性。那么,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应集中体现不同岗位的共同的、核心的要求。具体地,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内外的已有成果,尤其是最有影响力的关于个人工作能力(或就业能力)构成的研究,即前面论述过的几个国际组织所得出的能力指标体系,如ASTD、SCANS等,这些组织研究出的能力构成标准是非常具体的,也比较容易识别,还很好操作。同时还要和现实的要求相结合,提炼岗位对大学生能力的共同核心要求。
总之,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结构的界定应通过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和工作岗位的实际要求。同时,研究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持久性、时代性的,就业能力的内涵及其结构无疑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文化的不同而变化,还需进行持续性研究和适度调整。
(作者为北京联合大学副教授,本文系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SZ201211417030)
【注释】
①[美]帕特丽夏・威奈尔特:《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郭瑞卿译,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年,第10~28页。
②Mel Fugate, Angelo J. Kinicki and Blake E. Ashforth. Employability: A Psycho- social Construct, 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2004, 65: 14~15.
③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2007年,第43~67页。
④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第87~95页。
⑤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第52~54页。
⑥⑦杨河清,韩飞雪:“关注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行为―对北京市用人单位的调查”,《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8年第1期,第87~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