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师 德育 立德 养德 扬德

德育包括树立崇高理想,培育高尚道德品质,陶冶美好情操等。德育的核心问题是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实质与关键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在教师队伍中坚持德育首位,提高教师的品位,产生超过自身的效益,要考虑立德、养德、扬德三个方面。

一、立德

有人认为,只有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才能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而思想教育是虚的,不起实际作用。这种观点的错误就在于既没有认识到德育是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把德育与智育对立起来,看不到德育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所能放射的巨大能量。教师肩负着教育、引导学生思想品德健康成长的任务。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才智,培养他们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人民教师神圣而光荣的职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需要提高自身素质,有正确的观点、坚定的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立德,就是坚定地追求信念,树立崇高的理想。无论干什么工作,都要充分体现道德理想中的实践性和在道德实践中的理想性,都要了解社会对个人的行为道德要求,把已知道德要求,转变为自己的内在信念,落实在行动上。有好的思想品德,是做一个品质统一、人格完整、名副其实的人的坚定根基。

立德也是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使自己的价值观点、能力水平、道德人格、精神状态、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等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二、养德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部分教师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有门路的教师纷纷转行,有的觉得没有奔头,而糊里糊涂地混日子,表现为纪律松弛,甚至无故旷工。养德的目的是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自我调节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养德,要甘于平淡,追求精神上的充实、富有、健康,以俭养德,廉者常乐。

养德,贵在“慎独”。只有惧思,才能慎言、慎行;思、言、行三者统一为“慎独”。人无慎独,正气不生。慎独既是道德修养所需达到的一种崇高的境界,又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方法,更是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养德,要学会“内省”。“内省”,是一种自律心理、自我反省的精神。勤于思考,做出自我评价,进行自我批评和心理调节,调控自我行为,提高自我社会价值,达到自我完善实现。

三、扬德

扬德,要有坚定的方向,敏锐的头脑和勇于献身的精神。要用自己真、善、美的心灵去激励人,用无私的行动去感染人,教育人,用高尚的人格去启迪人。要将道德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外化为自觉行动,实现内外化的统一,产生号召力、凝聚力、推动力,精神变物质,转化为战斗力。

扬德,要破除旧思想,要有新观念、新思维、新思路、新方法,做出业绩。

扬德,要敬业爱岗。干一行,爱一行。无论处于何种岗位,不论能力大小,不论职位高低,都要兢兢业业,把本职工作做好。

四、树立大德育观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已成为人的现代化与物的现代化的关系。新时期的德育,是一个有主导价值,包括多层次、多方位德育要求的完整的德育体系。这就需要树立开放型的大德育,从天、地、人、科技全面统一的角度研究德育问题,将社会和人视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纳入德育领域进行综合研究;使德育思维,不仅关注人和社会,还要关注自然界和宇宙等,摒弃 “见人不见物,惜人不惜物”的偏见与傲慢,实现与自然界和谐共存;不仅要注重人们的社会关系,而且要注重介入并影响这种交往关系的科学技术,将科技进步、科技成果等到纳入德育评价;不仅要注重人们现实的行为关系,更要注重现实行为与未来世界的关系。对同一时代的天、地、人、科技间的关系,固然要施以道德评价,对于祖孙后代及其生存环境和条件,也必须讲道德,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担负起我们应该担负的现实责任。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锻炼 身体素质 高中学生

我国的应试教育影响下,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大多数受到严重影响。家长、教师、学校,为了追求文化课的高分,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改变这一事实,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中,将转向与终身体育相连并成为终身体育重要的一环。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是学校体育的重要时期,也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就学校教育而言,我们体育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学校体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认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和其余学科的地位是趋于平行的。体育训练一直被误认为是单一的身体训练,但事实上是身体、情感、意志、个性的综合性训练。随着国家倡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教学才开始慢慢被重视。《教育规划纲要》在“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战略主题中和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中学体育教育做出了重要论述,强调了体育教学的时代性和重要性。加强中学生体育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当前世界经济飞速发展,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愈发的激烈,无论是国与国之间还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一批高素质人才,才能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与企业的竞争力。加强中学生的体育教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为国家输送一批高素质人才。只有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教育缺失的情况,实现教育公平,任何一项教育缺失都是不公平的教育,不是优质的教育。同时,我国正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和谐社会不仅仅要求生活物质的丰富,也要求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极大地满足,体育教学做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成功与否的关键。

二、加强课堂锻炼,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在学校里仅凭每周两节体育课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但是我们可以利用体育课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强化学生的体育意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研究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案,采用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科学合理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在体育课堂上,体育教师应掌握好课堂节奏,调节好课堂气氛,因为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和教学效果,只有让学生保持适度的兴奋,保持活而不乱的课堂秩序,才能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那种只注重技术动作准备而忽视教学艺术的研究,只注重自己“教授”而忽视学生“接受”的教学方法很难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也很难收到好的锻炼效果。

体育教师应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采用灵活多样的练习方法,如游戏法和比赛法等来激发学生兴趣和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基本部分的练习中教师应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易到难的安排练习内容,合理搭配教学内容,避免片面的枯燥乏味的练习。体育教师应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对于“吃不消”的学生应降低难度和要求,例如:越野长跑,就可以减少距离;跳跃项目,可以降低高度和远度。让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使他们感觉自己进步了、提高了,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从而树立信心,养成自己锻炼身体的习惯。对于“吃不饱”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开小灶”,为选择和输送优秀体育苗子做准备。另外,体育教师要注意加强运动保护和帮助,避免学生发生运动伤害,因为发生运动伤害后,学生便会产生畏惧情绪,如此就很难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了。只有当学生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后,才会发现自己身体素质的不足之处,才会自觉的锻炼身体,弥补自己身体素质的不足,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三、积极开展早操、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

早操和课间操在我国有很久的历史。坚持做早操和课间操具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做早操和课间操能增加氧气的摄取量,通过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能加大关节的活动幅度,能增强肌肉力量和韧带弹性,能改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其次,通过早操的肢体活动刺激能使一夜处于休眠状态的神经细胞逐渐提高兴奋性;通过做课间操能消除前两节上课的疲劳和局部肌肉的紧张,使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能得到调整和放松。天天做早操和课间操,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自觉参加锻炼身体的习惯。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延伸,它不仅能与体育教学相互促进,而且也能与运动训练和竞赛紧密结合。课外体育活动应以身体活动为主,并能使较多的人参与,以具有一定竞争性的项目为主,如拔河等,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安排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时,不仅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更主要的是活动内容能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这样才能对运动习惯的养成有较深远的影响。因此,活动内容可以选择在体育课堂上学过的内容来组织比赛,如:学生学过一些篮球技术后,可以组织篮球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运用所学技术,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比赛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激发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形成自觉主动锻炼身体的习惯。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意志品质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确立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始终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不懈的开展两操和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使学生形成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真正将素质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育;发散性思维;身心健康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1-0278-01

1.素质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

幼儿体育教育形式多种多样,而素质教育无疑是一种有效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育的重要教育形式,其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幼儿体育教育观念的转变及幼儿体育教育方式的创新,有利于培养强健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如何进行素质教育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1.1 结合多变的素质教育形式,培养幼儿进行身体素质锻炼的兴趣。身体素质是其他素质提高的基础,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身体素质不仅包括幼儿身体各个器官、各个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没有身体缺陷,而且包括开朗、乐观、坚强等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及对环境条件及变化的较快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幼儿来说,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迅速、旺盛发展的阶段。应将发展、提高幼儿身体素质作为首要任务,它是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而幼教工作者应将身体素质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注重在各种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

1.2 提高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兴趣。在幼儿体育教学中,要突出兴趣教育,因为兴趣是幼儿最好的教师。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有兴趣的体育学习效率是无兴趣的体育学习效率的两倍。尤其是学龄前儿童,他们只有体育锻炼的直接兴趣,无间接兴趣可言。为此,幼儿教师应以学生兴趣为中心,不应以教材、教师为兴趣。幼儿的全面发展是以广泛的兴趣为前提,只有有兴趣的学习时,他们才可能全神贯注于教学活动之中,没有兴趣的学习,易造成幼儿心理上不适应,体育锻炼的效果也不很好。为此,幼儿教师在体育教学时,要设法创设引起幼儿学习兴趣的课堂环境和心理气氛。

2.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尽管现在的早期教育重心已从知识转到情感能力,再发展到全面和谐发展的完整人格教育,但知识作为各方面教育的载体,依然在父母的心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从婴儿时期的认读卡到幼儿阶段的百科图书,无一不是父母的重点选择对象。但其实,种种科学知识就蕴藏在我们每天的家庭生活之中,完全可以信手拈来地引导孩子发现和感知。从早到晚,我们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事物,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在感知、发现和运用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只要父母有心,就可以因地制宜地运用这些活教材来直观、生动地启发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探索。

3.积极的情感体验

以前我们过于注重孩子外在的知识学习,忽视内在的情感体验,因而出现了许许多多不容乐观的现象:有的父母对孩子用心良苦,但孩子就是对学习不感兴趣;有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情感冷漠、自私。而自卑、忧郁、焦虑以及逃学、出走等负面情绪反应行为更是不断地发生,甚至出现许多无法挽回的悲剧。这种种现象使我们越来越感受到知、情、意是一个人发展的统一体,积极的情感体验无论对孩子的身心健康、认知发展和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在孩子有情感投入和积极体验的时候,他的学习才是主动的、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这时候,知识才能真正化为孩子的能力和素质,促进孩子健康地全面发展。 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了一个生动而广阔的体验空间。在探索生活奥秘的过程中,因为各门知识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这样的学习是参与式的、富有趣味的,因而使孩子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同情、关爱和相互合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感受到自尊、自信、责任和自我价值。种种丰富的情感体验几乎遍布于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对孩子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同的影响。.

4.充分认识到健康安全的重要性

幼儿健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基础,它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幼儿的健康认识,改善幼儿的健康态度,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保持和促进幼儿健康系统的教育活动。幼儿健康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幼儿健康教育谋求儿童健康,保护和促进儿童的身体健康,推进儿童认知的发展,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准,促进儿童的审美发展。 幼儿园健康教育通过日常健康行为教育,饮食营养教育,身体生长教育,安全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锻炼,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能保持个人和环境卫生,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具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喜欢参加健康安全的体育运动,在集体生活中保持愉快、积极、稳定的情绪。在游戏中乐于与同伴合作,动作协调灵活。老师只有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才能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健康安全教育。

5.家园共育,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工作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素质教学;途径

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了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为高校体育改革指明了方向。高校体育教学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综合素质的体育人才,必须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

1 素质教学与高校体育之间的关系

⑴高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方式。素质教育教学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这些素质分别为:生活技能素质、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心理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身体素质就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此可以得出高校体育教学是素质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而高校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升运动技能的同时,通过课程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在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布置的作业任务时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由此得出高校体育教师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实现途径。

⑵素质教学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意义。高校体育教育本身对于学生发展就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保证学生身体素质,砥砺学生品质具有重要作用,素质教育的引入将在强化这些作用的基础上使学生发展更加全面综合。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的提升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位一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加入素质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高校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整体功能,使学生在生活技能、思想道德、身体、科学文化以及心理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走出学校就可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2 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的途径

⑴观念的改变。高校体育教学长期以来都以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专业体育技能为教学目标,为了实现全面的素质教学,就需要首先对高校体育教学观念进行改变,使体育教师形成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意识,确定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为了改变教学观念需要多方努力。

首先需要各界政府和教育部门为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和环境,毕竟国家的力量是强大的,体育教师也更容易接受。高校体育教师经过长期的传统教学,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教学观念,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他们甚至不会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因此,必须由政府出面在高校体育及其他学科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对教师进行培训,使其认识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各高校应该成立推行素质教育实施的部门。针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高校应该设立专门推行素质教育的部门,为高校体育的素质化教学进程制定合理的计划和方案,按部就班的进行改革,直到完成转变。各高校只有真正的将素质教育作为教学重点,认真实施素质教育,那么不久的将来,无论是体育还是其他学科,都能顺利的进行素质教育。

⑵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是高校体育素质化教学的重要体现。高校体育教学应该将学生作为教育的中心,体育教学首先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同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生理素质和全面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为中心,积极推行素质教学。

⑶更新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为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学,应该根据社会需要、学生需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娱乐性、游戏性项目,把传统身体健康教育和现代的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增强学生体制的同时,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较强心理素质等。

教学方法的采用要适合现代学生的特点,现代学生思维活跃,对有兴趣的内容特别积极,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因此,在体育的素质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作为教学中心自己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而教师知识在教育中起到引导者的角色和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少讲,多练,为每个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由其去单独完成,学生可以带着任务去学习,效果较好。活跃体育教学氛围和环境,为实施素质教学提供条件,尊重学生,与学生保持平等,与学生一同进行体育运动,参与学生组织的运动比赛,拉近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打好基础。

⑷科学的考评方式。在高校体育实施素质教育,如果不建立针对素质教学的科学考评方式,素质教育也将只是空谈。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应该摆脱传统仅仅依靠考试成绩的考核方式,应该建立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体育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应过分追求考核的数量化和客观性,根据建立的新的考核评价模式可以将学生成绩定性为运动成绩、学习态度和运动成绩变量的总和。注重学生成绩的变化,对其的成长给予中肯的表扬和激励。

身体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 素质教育体育与健康教育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与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与健康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在学校教学和常规管理中,充分地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课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不仅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增添特色亮点,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素质全面的提高。为学校体育工作寻求新的增长点,为学校整体工作添砖加瓦。对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及全民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教育向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转换: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展开,对于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健康”的理解已经不再局限于“身体健康”,而更加强调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健康”。

当前素质教育正是强调全面发展教育,它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素质的教育5个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以及生活技能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所以,体育教师的职能也不再是只局限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教育,还必须包含教授给学生其他促进健康的知识、技能及方法的“健康教育”,来全面加快学生自身生理、心理、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协调发展,以使学生步入社会后首先成为一个“健康人”。

二、体育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对现代人而言,影响(或是促进)“健康”的因素有哪些?问卷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1、12%的人认为从事体育锻炼有助于促进健康;

2、22%的人认为充足而高质量的食品才能保证健康;

3、24%的人认为维持继康的关键在于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4、26%的人选择常到有新鲜空气的地方散步、游玩;

5、56%的人认为要健康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

6、还有6%的人则认为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也有益于健康。

这表明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已经意识到促进健康的方式不光只局限于身体锻炼上.而更加注重营养、卫生常识(作息制度)、自然力锻炼等涉及到调节人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平衡的保健活动上。人们对于保健知识的需求更甚于体育锻炼知识的需求。

因而对于现代学校体育教学而言,为了达到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则有必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加除体育技能训练以外的其他各方面保健知识的教育。

三、体育与健康教育包括的内容:

体育与健康教育不仅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还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教育。体育与健康课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要追求的目标包含学生的体质基础、心理发展水平、体育文化素质和终身体育能力。

依据当前各项调查研究及各体育高校的教育经验来看。系统的体育与健康知识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体育锻炼常识:包含运动种类的选择,即采用何种方式、手段进行锻炼更适合锻炼者的发育程度、健康状况和机能水平;运动时应达到和不宜超过的运动强度;每次运动的持续时间;每周运动的次数;指出禁忌参加的运动项目;锻炼时自我观察的指标、出现异常时应停止运动的标准等,以确保科学、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

2、营养学知识: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哪些;各自营养功用常识;人体每日从食物中该获取多少热能才能维持人体正常发育、健康及运动;摄取食物中各营养素是否齐全,比例是否合适,怎样才更符合人体需要;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容易缺乏的营养素有哪些,如何监测、是否缺乏以及如何补充;正确的膳食制度包括进餐次数、时间、膳食的分配该是怎样,以及健康食品的标准等。

3 、卫生常识:不同性别年龄各发育阶段的生理发育特点及卫生要求:如青春期青少年高血压、近视等多发病的预防;女子月经期间的护理常识等;日常生活中良好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正确的坐、立姿势;科学合理的工作、休息制度;皮肤护理的基本常识;眼睛、牙齿的保健、护理技能、方法等。

4 、自然力锻炼的知识:了解各种自然力因素对人体有哪些影响;选择适合个人的方式、方法。充分利用阳光、水、空气等自然力要素对人体进行合理的锻炼,以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促进健康,预防各类疾病的发生。

5 、医疗常识:包括常用药品知识;各类意外伤病的紧急处理方式、方法;常见病患的诊断及预防处理措施、方法,诸如针灸、按摩等常用保健护理的技能、方法;以及常见保健药品的选用原则、使用方法等。

6、心理学常识:了解人类不同性别、年龄的心理特点;学习、分析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常见心理现象;掌握一些基本的调节心理平衡、解决心理问题的手段、方法等。

四、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不但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在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中还需要学生身、心、情、行等多方位投入,产生多方位的效应,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时空,变换练习环境和方法,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好和运动参与意识。改变以往体育教学在追求健身和技术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出现教师讲解示范,学生集体、分组练习的单一教学模式,并为追求表面上的效果和练习负荷、练习密度而牺牲学生主动性的现象。提倡学生自主性学习、创造性学习、合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评价式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自主性、创造性、合作性、探究性、评价式的学习气氛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地投入,使身心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总之,通过创造性的开展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能够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意志品质得到磨炼、规范意识、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加强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不仅能为学校教学工作注入活力,增添特色亮点,也给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