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表达素质;就业竞争;软实力

大学生就业:酒香也怕巷子深》(中国教育信息网,2008年8月21日)报道: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2005届毕业生史峰,毕业后到上海黄金搭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职。当年,在武汉大学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他考虑的是如何从1500人中胜出。“请你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这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史峰用灵活的回答给招聘负责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叫史峰,和史玉柱同姓……”这句看似简单的介绍,无疑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因为史玉柱是“黄金搭档”的投资商。透过史峰的求职经历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近年,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社会、高校、学生及家长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学者认为,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构成人才的核心竞争力,“硬实力”是参与就业竞争的基础;“软实力”是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和显著标志,是就业竞争的外在表现力。事实表明,在大学生就业力体系中,与学位、外语、计算机、专业技能等“硬实力”相比,语言表达素质作为一种“软实力”,以其强烈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对大学生的成功求职、顺利就业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

一、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力体系中显得尤为关键

第一,它是用人单位对人才选择的一项基本要求。作为人的一种基本素质,语言表达素质越来越被社会各行各业所看重,成为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的八种核心技能中,交流与表达即语言表达素质被排在了首位。许多用人单位也把语言表达素质作为对人才选择的一项基本要求,在大学校园里,我们随处都能看到一些用人单位所张贴的招聘启事,80%以上的用人单位都把“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作为一项必备的招聘条件。2009年5月,笔者在许继集团参观时,一名高层管理人员就明确表示:在招聘人员时,他们要求应聘者除具备思想素质、专业素质外,还要能说会写,即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素质。第二,它是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的重要平台。众所周知,“双向选择”已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形式。双向选择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了解,从而达成共识的交际过程。在这一交际过程中,大学生需要借助某种有效手段向用人单位很好地展示自己,使对方对自己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毫无疑问,语言成为大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重要手段。大学生借助语言手段展示自己的过程,就是对自身语言表达素质的展示过程。

二、大学生就业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需求

就业力是20世纪50年代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将就业力定义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范泽瑛等在《关于毕业生就业力培养模式初探》一文中认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在校期间通过学习或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包括保持工作以及晋升的能力。本文所谈的大学生就业力指的是求职能力和保持、发展工作的能力。语言按照载体不同可分为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因此本文将语言表达素质分为口语表达素质和书面表达素质,书面表达素质指的是应用写作素质。根据上述界定,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力对语言表达素质的需求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的需求。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使大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毕业前后基本上处于一种强烈的求职过程中。他们在寻找单位的过程中,通过打电话、发求职信等形式与招聘单位进行联系;在面试的过程中,以口头形式与招聘人员进行交流。“求职者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与语言表达能力密切相关,语言表达的优劣在大学生求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见,大学生的求职能力离不开语言表达。一是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大学生在得知招聘单位的用人信息后,除电话联系外,一般情况下,还会通过电子邮件发送求职信和简历的形式与招聘单位取得联系,以使对方对自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用人单位也要通过对应聘者求职信、简历的初步了解来确定是否给予面试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求职信的撰写、简历的制作则显得非常重要。二是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在面试过程中,大学生与招聘人员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口头语言的形式进行。比如,自我介绍、回答招聘人员的问题、与招聘人员进一步交谈。为取得面试成功,大学生必须使自我介绍简练而又不俗气,回答巧妙而又凸显自我,交谈得体而又彰显个性。简练而又不俗气的自我介绍、巧妙而又凸显自我的回答、得体而又彰显个性的交谈都体现了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

第二,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有着强烈需求。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对语言表达素质的依赖,在处理职场人际关系和日常工作事务中可以得到切实体现。一是对口语表达素质的需求。比如,在办公室对上级和同事进行称呼、问候是必需的,就某一话题与上级和同事进行交谈或闲聊也是不可避免的;在某种情况下,对上级和同事的安慰、赞美等礼节性语言运用也是经常发生的;参加某一活动时即兴发言也是很常见的。在说话时,由于自己所处的场合不同、时机不同、身份不同,所选用的语气、词语和句式也会不尽相同。二是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在处理日常工作事务中,大学生将要与应用写作打交道。比如,工作开始之前所制订的工作计划,工作完成后所写的工作总结,年终考核时所写的述职报告,竞聘某一领导职位时所写的竞聘词等。在进行应用写作时,格式的规范、内容的实用、语言的适度等都需要一定的写作技巧,而这些技巧的把握程度则体现了对应用写作素质的需求。

三、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第一,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求职能力。大学生通过在语言表达素质课堂上的学习、训练和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得到的语言实践锻炼,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语言表达素质。在求职时,大学生结合自己所学而撰写的以诚感人、以情动人的求职信,所制作的简明而又美观的简历,都会增加被招聘单位注意的几率,从而为自己获得面试资格奠定基础。在面试时,大学生简练的自我介绍、巧妙的回答方式、得体的交谈都会强化招聘人员对自己的良好印象,从而为自己被录用打下基础。第二,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工作保持、发展能力。在毕业后的工作中,大学毕业生所写的目标适中、步骤可行的工作计划,所写的点面结合、分析到位的工作总结,所写的反映工作情况的工作简报,都可以增加上级和同事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度。在日常工作中,对上级、同事合适的称呼和问候,与上级、同事合理有度的交谈、聊天,对上级、同事安慰、赞美等礼节性语言的运用,都可以密切与上级、同事的关系。工作认可度的提高和关系的密切使自己不但能够保持住这份工作,而且还能够获得晋升、发展的机会。

总之,语言表达素质在大学生就业力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大学生应注重对自身语言表达素质进行培养,力争发挥语言表达素质这一“软实力”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从而促进自己成功求职、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董妙龄.大学生公关能力在社会就业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指导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84

Thoughts 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

HONG Lei, ZHANG Pei

(Department of Students' Affairs,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 University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to help students successfully employed, to enhance students' employment work employment rate and quality of employment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95s" the existence of moder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preparation inadequate, frustrated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and low predicament, the current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exist in the university, faculty mobility defects such discrepancies teaching content itself. Students should be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and career planning courses organic into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s, teaching content reform of career guidance curriculum for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programs for effective configuration and innovativ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route of "micro-class" model, gradually advancing students practice effective employment guidance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areer guidance; course reform

普通高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之策”,大学生能否成功就业直接关系到他们的顺利成长,更加牵连到千家万户的期盼和希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大学生就业也进入“大众化”就业时代。据统计,2014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7倍,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749万人,“十三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988万人。①鉴于此,国家自2007年开始就下发了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归并到本科教学培养方案中去的重要通知,各高校也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逐步把就业指导课归并到培养方案中,但是由于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存在有待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教材内容、课程体系未与时俱进,教学方式和教学途径陈旧,师资队伍流动性比较严重缺乏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等方面。②因此,在当前特殊的就业环境下,各学校应当依据时代的变化要求,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改革摆上台面。文章依据调查显示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现状,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矛盾,并由此给出深化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期望能够给予就业工作借鉴价值。

1 就业指导课改革的价值基础

1.1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存有的主要矛盾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不合时宜,师资队伍流动性较大。伴随就业问题作为民生矛盾已然变成大众聚焦的视点现象,目前各高校都意识到了就业问题的严重性,并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将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纳入到培养方案中,作为公共必修或者选修课提供给学生,这些做法较为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效果,推动了大学生的就业率。然而,这类课程的执行现状并非尽如人意,仍然存有不少困境。第一,在教材、课程体系内容建设等方面,很多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仍然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未针对社会变化的实际需求来改善教学内容和完善教学方法。已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高校也只是将课程作为选修课来开设,未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融为一体,贯穿到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大多状况下学生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取舍是否选修,职业规划课程几乎没有发挥应有功效。第二,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队伍还不够充足且流动性较大。③调查发现,目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配备师资力量的屈指可数,调查发现,目前担任就业指导类课程的教师基本上是学校的教辅人员或是学工人员,这就存在其教学资格和职业背景及教学实践等方面的尴尬。

(2)教学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就业课程教学的基本手段大多采用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形式。一方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比较陈旧。而当前社会已进入到“互联网+”的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大量信息,他们能够随时随地地利用网络媒介、手机媒体等数字化新媒体来传递和展现诉求,传统的“满堂灌”式授课形式已不再适应他们的需求;此外,尽管部分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了实践课时,但实践教学环节普遍缺乏就业指导教师的操作性引导,进而引发这类课程形同虚设状况。另一方面,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的紧密度不足。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教学人员在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工作总结,存在主观性,缺乏深入到社会就业市场环境中考量,并且结合现代大学生的结构特点也有待提升,如此教学效果因内容的偏差而不尽完善。

1.2 大学生自身存有的一些不足之处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加速使得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教育对象由以往的“90后”逐渐转变为“95后”甚至是“00后”。新一代大学生呈现的最大特点即是其“选择性”比较强烈,无规范的行为模式。不同家庭成长背景、意识形态、行为习惯、文化积淀等因素导致了现代大学生不同的个性成长需求,成长需求上的差异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个体差异。因此,很大一部分“95后”学生上大学最主要的学习期望即为拿到奖学金,而对个人的未来规划、生涯发展等诸如此等问题未进行有效思考。而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多数设置为三年级的公共必修课且只有一个学分,很多大学生主观上都会认为找工作还未来到身边而未将这些课程给予充分重视,这就直接引起了他们对就业知识和就业能力的缺失,这是目前学生在做好就业准备方面的不足之处。由于高考过程都比较顺畅,一旦在求职过程中受挫和遭遇逆境时就会出现抑郁心理和极端现象,这是现代大学生出现就业问题的“短处”。

2 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建议思考

2.1 加大重视力度,有机融合职业规划课程

教育部关于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有关要求,自2008年开始各高校应当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融入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它们定位为公共课,有效纳入到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成长成才过程。由此,各学校应当强化对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必修课外,还应有机融合职业规划课程,使之成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机制体制方面都要给予明确要求,在人财物方面应予以充分支撑,在教学效果方面给予严格要求。如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部门,组织专家学者对于课程建设进行研究,结合现阶段就业工作的特点,新一代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并依据社会市场的人才供求特点等各类元素,在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课程建设之初加强顶层设计,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教学效果的需要,教学手段的取舍以及教材信息的评估颁布可持续性的实施措施和规章机制,以确保职规课和指导课的有效实践。

2.2 强化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供充分的政策保障

师资队伍的素质水平高低直接决定了课程建设的好坏,特别是指导课和职规课这种实践性要求很高、指导意义很强的课程,对教学质量的高要求必然需要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的保障。就业指导课程近八年建设过程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优质的教师队伍,就不会有优质的教育质量,也就不存在合格的就业指导。因此,各高校因强化对就业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第一,提供优惠的经济待遇。改善和提高就业指导教师的地位和生存基础,在福利待遇、职称评定等各方面,都应予以更为优惠的政策,利用政策动员和鼓励他们安心工作,使得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展现。第二,完善就业指导教师聘任流动制度。实施操作性强的奖惩措施,挖掘教师的发展潜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第三,加强师资培训,注重对外交流。帮助教师尽快提升专业水平,提供各种深造机会提高教学资历。注重对教师的交流学习,推掉教师队伍强化自身的理论水平,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科研实力。

2.3 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途径,探析“微课”模式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数字影像为主要媒介,拍摄教师在课题上或者实践课中对于某个具体的要点或教学阶段而进行的重要教学相长活动全程录制。数字影像记录是微课的主要内容,根据大学生的认识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8分钟,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相对于传统的45分钟的教学课堂来说,“微课”具备了“课例片段”或“微课例”特点。“微课”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实现资源快速共享的效果,适应现代大学生的知识获取特点,但这种新的授课方式对教学效果的需求是很高的,需要学校组织教学评价高的教师或专家学生们对课程的综合探析,方可最后形成具有示范性的精品课。“微课”教学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同时也为传统高等教育打开了新的天窗,同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3 结语

在当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形势下,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十明确强调就业问题是民生之本,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福祉,也关系到高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提升。党和国家2007年就提出了具体要求,各高校有责任和义务落实提升大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的任务。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就业率就需要不断深化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改革,不断完善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注释

① 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749万人[EB/OL].(2014-12-05).http:///kuai_xun_4343/20141205/t20141205_ 1209689.shtml.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就业指导;大学生;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06-01

由于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就业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面临当前局面,学校必须加强就业实践工作总结,通过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其与就业指导工作充分结合,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中的各种难题,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客观的自我认知,就业期望过高

当前高校中的大量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在他们学习成长的过程之中,由于接受知识的教育多于素质教育,以及家庭和社会的过度保护,致使他们社会经验欠缺,从而缺乏对自己和社会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无法在社会中给自己进行精准的定位,再加上缺乏职业生涯的规划和目标,对自身的就业优势和劣势没有清楚地认知,从而造成一些大学生对就业选择产生茫然失措的行为。当前的大学生大多都生长在市场经济时代,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更加关注自我利益,时常把收入的多少当做自己职业的成败标准,因此,很多大学生择业的首要标准就是工资、福利、补贴、住房等,而不是与自己的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念的匹配程度,只考虑眼前利益,忽视了长远职业发展。

2、综合素质较低,缺乏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

一人就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他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并且沟通和社交能力较差,无法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式,与用人单位之间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尽管大学生在学校学习到了一些知识,具备一定的能力,但是缺乏实践能力,缺乏脚踏实地、艰苦创业的精神,又不能与公司团队内其他成员进行良好的合作。

3、心理素质较差,诚信问题频发

由于就业压力的增加,竞争日益激烈,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不断凸现出来。很多大学生在自我认识过程中脱离实际、自我认知过高、心理封闭、情商和逆境商低,缺乏自信,导致与人交流时产生障碍,并且社会诚信意识淡薄,在择业过程中经常出现个人简历造假、面试过程造假、就业协议随意毁约、频繁跳槽等,面对各种压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躁、自卑情绪,甚至是自杀倾向。

二、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通过在就业指导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可以让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择业观、调整自身的就业期望值,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其次,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社会的就业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帮助他们树立知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并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就业市场中的各项规则,坚决抵制各种非法行为。第三,可以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己、增强他们的求职信心和勇气,坚定其信心和理念,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动学生就业

1、加强就业形式和就业政策教育

学生要想顺利就业就必须对社会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学校必须时刻关注当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形式,正确解读形式变化和就业政策,及时贯彻落实国家针对毕业生的各项就业政策,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式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当前的就业形式,从而科学调整自己的心态和就业期望,并采取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等有效措施,来迎接各种挑战,努力实现就业。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由于自身的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自身实际之间的差异与不足,从而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如焦躁心理、自卑心理、自负心理、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依靠心理等,如果不对大学生的这些心理问题进行引导和调整,必然会影响大学生进行正常的择业和就业,学校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特点,对症下药,通过传授学生各种就业技巧,调整学生的就业观念的形式,为学生疏通有关就业的各种思想疙瘩,从而帮助学生在社会上进行合理的定位,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良好的工作。

3、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仅要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诚信问题,例如简历造假、擅自毁约和不履行合约、逃避还清助学贷款等。虽然这些现象属于个别现象,但是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信任危机,从而对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空间形成了一定的压缩,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时,一定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 夏金元. 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9(05).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毕业实践;软件实训;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引言

当前高校普遍采用“3+1”模式教学,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大学生通过实习提高实践和动手能力,以达到企业需要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据我们这几年的实际调研发现,绝大部分软件专业毕业生由于知识和实践技能不足,无法找到合适的实习岗位,而软件公司基本不愿意花费人力物力培训大学生,而是需要有工作经验的人能立即进入工作状态,为公司创造效益。

在将近八个月的毕业实践期间内,部分同学由于找不到实习单位,无所事事,荒废了提高自己的关键时机,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也忘得所剩无几。另一部分同学在无法找到合适实习单位的情况下,选择参加各种培训机构,而往往项目实际开发能力的提高也十分有限,实际效果与宣传相差太远。

如何真正解决以上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学院专门成立了工程实践中心,从财政预算上向实践教学倾斜,并下设各个专业的工程实践中心,高薪聘请在公司工作多年资深的工程技术专家担任实践中心负责人,实行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并重的教学理念。

2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策

软件大学生无法成功就业的根本原因就是欠缺实际开发项目的能力,再加上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就无法通过企业的第一轮笔试关,即使通过笔试,在第二轮面试中,因为没有熟练的项目实际开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回答企业技术主管的各种实际问题,最终难免被淘汰。

学院充分认识到毕业实践在本科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专门成立了学院工程实践中心,全面负责大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在加强平时实验和专业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着重改革毕业实践,校企合作,打造真正的毕业实践基地。

以软件工程实践中心为例,在毕业实践设计环节上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创新。专门安排八个月的毕业实训环节、利用大连软件外包城市的有力条件、与多家知名软件公司合作,成立了校内软件开发实训中心,在实训课程体系、实训项目选择、过程管理等方面完全模拟软件公司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氛围,高薪聘任著名的系统架构师、项目经理担任实训负责人,按照企业的要求培养毕业生,对全院毕业生开放,自由选择实训方向(目前提供J2EE、、嵌入式、数据库管理),全程免费。刚开始时,学生倾向校外培训,报名人数较少,现在由于效果显著,知名度不断提高,选择在校内实训中心实习的学生越来越多。

3毕业实践内容体系建设

软件专业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首个原因是所学知识落后于企业使用的最新知识和技能。据我们调查,大连高校软件专业方向课在Java方向只讲授到J2EE基础,甚至有的只简单讲授了JSP,而企业已经全面使用了SSHA和RIA软件开发框架体系。学生面试时被问起是否使用Struts、Hibernate、Spring和AJAX时,头脑中简直没有这些概念,使用经验更无从谈起。

在实训课程体系设计中,我们全面采用与企业衔接的最新软件技术和架构,如Struts2、Spring、Hibernate、AJAX(熟称SSHA)、SOA技术(Web Servie, SOAP, UDDI),尤其是最近两年逐渐兴起的WEB2.0、RIA开发技术,如DWR、DOJO、EXT JS和Flex等以及整合服务器端技术和客户端技术的方法,这些已基本超越大连绝大多数培训机构的内容,使我们的学生站在了软件开发技术的前沿。

实训软件平台全面采用企业最流行的产品,如数据库使用Oracle、MySQL、DB2等,应用服务器使用JBoss、WebLogic、WebSphere、GlassFish和Tomcat。开发工具选择大多数企业普遍使用的Eclipse、MyEclipse、NetBean、JDeveloper等开源产品。

毕业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这些最新的技术和框架与课堂学习有所不同,我们是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边学边练边使用,重在自学,重在应用,每个技术都在项目中大量使用,保证同学们都能熟练精通。由于反复使用这些技术,同学们不像理论学习那样容易遗忘,他们基本能在不参考资料的情况下熟练编写相应的软件代码,这正是企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4实践项目的选择和开发策略

以往毕业实践的课题都是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在线购物等简单应用项目,脱离企业实际,应用范围窄,实用价值小。

我们的毕业实践选题是针对大多数软件公司的热点应用领域,选择已开发完毕的实际项目来开发,实用性强,开发工作量大,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和业务分析能力。经过认真筛选,确定了办公自动化(OA)、通用进销存、CRM、简化ERP、连锁店经营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等几个实际项目,学生们在开发过程中参观了实际企业的运作,如物流公司、服装连锁店等,实地了解软件在具体业务中的使用流程。

我们也利用各种渠道与各行业企业联系,免费为企业开发应用软件,企业也愿意与我们合作,因为不用支付昂贵的开发费用。如我们为大连今冶机械有限公司开发了外贸CRM管理系统,由项目经理带领15个实训同学,开发为期14个月,已经投入试运行,取得了企业的信任。今年初与大连北市汽车配件城合作开发大连汽车配件网,其他项目也在进一步的洽谈中。同时学院自己的所有项目完全由实践中心自主开发,目的就是锻炼学生,实现学院的无纸化办公。

在开发策略上,所有项目采用团队开发模式,每10~15人为一组,独立承担项目的分析设计和编程工作。在团队开发软件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工作的分配和调节能力、工作目标的确认和跟踪能力得到提高,这些是合格员工必需的,也恰恰是公司最看重而学生较欠缺的能力。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项目经理不断针对实际问题言传身教,讲解合作的策略、沟通的技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这些能力。

熟练运用软件团队开发工具也是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这在理论教学中涉及很少,学生欠缺较明显。在实训项目开发中,全面使用企业流行的团队开发工具产品,如CVS、Subvision、VSS等,所有学生都熟练掌握这些工具的使用,完成了项目的共享、更新、提交和版本管理等,为将来到软件公司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毕业实践过程管理体系

管理出效益。没有严格的管理,即使知识体系再先进,也无法保证每个开发小组都能按计划完成各自的开发任务。现在的大学生虽然对新知识渴望,对新技术兴趣浓厚,但做事普遍比较散漫,缺乏责任心,随意性严重,这些都是工作中的大忌,不及早改正这些不良习惯和作风,必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酿成大错。

我们在实训过程中完全实行公司化管理,为每个准员工配备工作卡,上下班使用电子指纹打卡器打卡,杜绝代考勤,将之与学分进行挂钩,违反纪律就得不到相应的学分,严重的延缓毕业,甚至得不到学位证书。

项目经理为每个小组制定详尽的日、周、月开发计划和进度,每个小组长对经理负责。每天小组开会,总结项目遇到的问题,并布置开发任务,每个人都要求仔细填写每日工作记录表,并汇总遇到的问题。每周由项目经理召开总结会议,小组长汇报各自小组的开发进度、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新思路新建议,并形成标准报告。这些环节和措施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钻研、工作总结、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而这些技能是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学习和掌握的,必须在长时间的工作实践中才能领悟并潜移默化地掌握。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当今软件系统因为功能复杂,系统结构庞大,团队开发,客户要求高,开发时间短,因此对质量的要求更加严格。软件公司普遍成立了QA部门,专门负责软件测试、质量评估,对系统中的Bug进行检测。而在校学生普遍缺乏质量意识,为提高进度和工作量,编写的软件稳定性极差,初期阶段对此根本不介意,这也是历届实训在开始阶段一定会遇到的问题。

在软件实训中,专门强化学生对软件质量的责任感。项目经理和QA成员每天对各小组的项目进行测试,每周编写测试报告,统计Bug出现率,并进行学分扣除,每周召开质量会议,不断地灌输质量意识,提高每个学生对质量的重视程度。在项目的考核中,也把软件质量作为第一指标,加大质量在考核中的份额。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引导、督促和考核,到实训结束时,每个同学的质量意识都有了质的飞跃,有可能影响他们的一生。

软件成功部署后,所有开发小组召开项目总结大会,对开发项目进行综合评比,从文档编写、架构设计、代码规范、团队合作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每个成员编写项目开发报告,总结在实训中的经验和教训、成功与不足。从每个同学发自内心的报告和发言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确实成长了,稳重了,成熟了,责任心强了,经验丰富了。

6改革成果和思考

经过我们精心打造的毕业生,得到了软件公司的青睐,每期实训生近70%能进入软件公司工作,其中20%能进入较知名的软件公司,这在目前经济危机企业普遍减少用人数量的情况下是难能可贵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学生知识和技能娴熟,到企业能很快适应,在质量意识、团队合作、做事认真、工作细致、责任心强等诸多方面都符合企业的要求,有几名同学刚工作1~2年就成为公司的主力,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培养模式是正确的。

模拟软件公司不如真正的软件公司,我们计划成立软件开发公司,以零利润接揽实际的国内和外包软件项目。因为面临无法按时交付受处罚的风险,强迫我们更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这是模拟软件项目永远达不到的。我们已经和多家软件公司接洽了很长时间,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合作初期的非关键项目外包给我们,为他们节省巨大成本,同时锻炼毕业生的能力。

近三年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和创新证明,加强毕业实践对提高大学生就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生经过系统的毕业实践锻炼,自信心大大增强,就业竞争力提高迅速,能迅速地适应企业的要求,融入到实际项目开发中。

参考文献:

[1] 龚威,王赢,谢媛媛. 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的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09(9):136-138.

[2] 赵国冬. 实验创新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计算机教育,2009(9):30-31.

[4] 刘书勇,张国印,武俊鹏. 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9(8):14-16.

[5] 邱钦伦. 对软件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思考[J]. 计算机教育,2009(9):23-25.

[6] 马润成. 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供需现状、就业形势和工作对策[J]. 计算机教育,2005(10):68-70.

大学生就业工作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全程性、阶段性的教育过程,必须从大一时就开始实施。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要转变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思路,形成覆盖低年级学生的,以职业发展教育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拓展教育,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行个性化的指导。

在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阶段的今天,如何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教育,对学生提升个人竞争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全程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必须从低年级学生抓起,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

一、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是指从大学生一进校开始就对其进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面的教育工作,其目的主要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激发大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职业胜任能力,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具有全程性、阶段性的特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应当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是高校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般而言,职业发展教育包括三个阶段:意识唤醒阶段、实践辅导阶段、就业指导阶段。低年级学生处在意识唤醒阶段,该阶段职业发展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自我认识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了解所学专业性质、能力要求和前景,激发学习动力;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尽快完成角色转变,正确认识自我,初步认识生涯发展规划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二)在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有助于学生做好就业准备

1、有助于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在西方发达国家,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始于幼儿园。而在我国,从幼儿园到高中,缺乏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因此在低年级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尤为重要,有助于学生明确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明确职业发展和职业选择,规划职业生涯,并培养相关职业素质。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为就业指导做好准备

职业实践是学习与工作、学校与社会的连结点和过渡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主要是大二学生)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职业技能,从而为将来进行就业指导打下基础。

二、当今高校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校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上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逐步建立起“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高校学生就业市场机制,各高校也成立了职业指导机构。但是高校的职业发展教育大都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忽视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具体表现在:

(一)职业发展教育起始时间晚,对低年级学生存在空档

职业发展教育是阶段性、全程性的教育;但在注重“就业安置”的理念指导下,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基本上处于以毕业班学生为对象的“毕业生职业指导”状态,时间安排大多也只是在毕业阶段或提前到大三开展职业指导,真正从大一开始开展全程指导的少。

(二)职业发展教育内容单一,方式缺乏吸引力,无法满足低年级学生的需要

职业教育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上,缺乏对职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许多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主要集中在就业政策的讲解,就业信息的,就业经验方法的介绍上,职业指导变成了事实上的“应试指导”,因此很难引起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三)职业指导人员的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更缺少大师

职业指导的专业人才缺乏,组织力量薄弱。目前高校不仅职业指导工作人员数量少,达不到学生职业指导的实际需要,而且普遍缺少职业指导的专职教师,更缺乏职业指导大师。由于缺乏职业指导知识的正规培训,思想上还未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还不甚了解,缺乏扎实的职业指导知识和过硬的指导技能,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 转贴于

三、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路径思考

对于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根本思路在于从根本上转变以就业指导为中心观念,具体措施是要从职业教育的专业化、个性化入手,淡化管理功能,强化教育和服务功能,以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素质的拓展教育为重点内容开展工作。具体要点如下:

(一)以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为中心,让职业教育覆盖低年级学生

要完善对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首先要改变过去以就业指导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将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为核心,使得职业教育覆盖低年级学生。

(二)紧紧围绕低年级学生实际,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研究工作

从现实需要和发展趋势看,职业指导研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科学性;二是针对性;三是实用性。另外,在职业指导的研究方法上还应该注重三个结合,即:结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结合本校实际,结合社会实际。职业指导要深入研究社会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形势特别是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变化,掌握社会用人需求标准及其变化动态和发展趋势,从而为低年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明确职业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三)以专业化、专家化为核心,建立高素质的专兼职职业发展教育队伍体系,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对低年级学生侧重的是职业教育,既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又具有高度专业化的特点。因此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应该不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创新精神;还应该有着较宽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每一个学生的对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又是各不相同的,只有具有高素质专业化的指导人员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四)以人才测评为依托,建立学生个人职业档案体系

在职业指导中,帮助低年级学生进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核心内容,而这项工作需要科学的依据,需要以适用于学生群体的职业倾向、职业能力等方面的测评量表作支持。所以建立职业测评系统对于职业指导工作举足轻重。

学校要从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建立学生的个人职业档案体系,包括:职业指导咨询档案、职业生涯规划档案、毕业生跟踪调查档案、职业指导工作总体计划、工作总结、典型案例分析等等。此举是对工作的督促与检查,是积累工作经验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水平有极大的帮助。

(五)建立实习基地、用人单位与学校的沟通机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有效,需要实践的验证。目前一些条件比较好的大学已经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习基地,通过实习可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验证和及时修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要与毕业生接收单位合作,对大学生毕业后在其工作单位表现进行信息反馈,以便改进低年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使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符合实际。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发展阶段,我们要研究和借鉴国外职业指导理论发展的成果和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体系、模式和运行机制,构建科学的高校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尤其是完善低年级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早日形成以专业化就业工作队伍为根基的,以科学研究为先导的,服务学生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大学生职业发展工作新格局,实现职业发展教育的制度化、系统化、专业化和科学化,促进并实现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高,实现有效就业,促进学校长期健康发展,保障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维护社会繁荣稳定。

参考文献

[1]陈国光,陈铭康.学校职业指导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