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林下生态经济

林下生态经济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林下生态经济

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背景;林业经济发展;思想

生态环境的保护是进行林业经济发展工作的重要前提,有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高的重视,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现代经济背景下,需要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进行认识和了解,并且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高效合理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林业的经济效益,推动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

1提高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强化思想认知

思想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的执行力。想要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背景下对林业经济发展进行推动,就需要充分地对林业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行了解。林业生态系统建设工作具有多元、复杂的特点,需要多个部门及社会群众共同参与其中,实现以生态环境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想基础。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强化对于林业经济企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一些先进设备及技术的引入,对人工补植方式合理地运用,将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空缺区域进行高等树种的补植,对林业生态系统结构进行完善,有效地提升林业经济的生态效益[1]。

2制定合理规范的生态保护制度

想要使林业经济发展在生态保护的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推动,就需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制度作为支撑,并且结合多个不同岗位的相互协调、良好配合,才可以完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目标。对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以及确定林业经济发展的评估标准和监测内容,保证森林保护执法队伍的高素质,让有关专业人员可以对林业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法规能够真正地落到实处。同时,提高对林区过度开垦及采伐行为的惩处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生态保护措施,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3遵守生态环境保护原则,进行高效合理的林业资源配置

通过选用合理的林业资源高效配置模式,可以实现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的高度融合,能够一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林业生产发展,在建设过程中本着适地适树原则,对林木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其中,所谓适地适树,就是指林业单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做到:在适合种植乔木的地方不种植灌木,而在适合种植灌木的地方则不进行乔木的种植。通过适地适树的建设原则将林业资源优化配置,进而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林业生产的经济及生态效益。例如,有些地域主要是低山地带及汉水谷地的特点,故此可以尽量选取茶、油桐、杜仲和山茱萸等与地区相适应的经济树种,由此将该地区的资源优势更好地展现出来,从根本上做到对水土流失的预防,最大限度地提升林业产业的经济价值;在进行一些不具备天然落种更新的落叶松人工纯林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选择混交林的建设,如将樟子松、云杉块状等混合,通过对树种组合的优化、林龄结构的科学配置,能够更好地进行优质绿化苗木的培养,继而在进行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落实生态保护理念,推动林业经济的发展[2]。

4推动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加强生态及林业经济协调

在林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能依靠供应木材等具有经济价值的木材产品获得收益,并且可以通过对林业旅游的发展促进林业经济建设。所以,有关林业单位应该具备优质的林业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对林业资源的利用,创设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娱乐休闲场所,并且通过林业旅游业的发展进行较高的经济价值建设。因为林业旅游从本质上分析是国内扩大内需及保障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可以为各林业单位的发展建立一个优质的空间。所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林业经济的发展,能够大幅度地强化林业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林业经济效益,保障林业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3]。

5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

在实际进行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可以单一地依靠传统工作手段进行建设,需要引入对应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此基础上,需要有关单位对现代科技进行大力发展,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学习与借鉴,有效地确保国内的林业资源发展具备良好的可持续性。

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经济发展;意义;现状;策略

党的十报告中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林业承担着保护改善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等多项任务,是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经济则在帮助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的论断更加明确了林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1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林业产业是通过加工林业资源、提供木材、花卉、药材、森林旅游产品等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并获得经济效益的产业。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主体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从国际意义上来说,通过一个国家的森林绿化覆盖率及其国家对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能够反映出这个国家的生态环境的优劣及文明发展程度。林业是生态要素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林业在生态建设的很多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我国由于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盲目采用有增长无发展的消极林业经济发展模式,人类对林地、林木、野生动植物等资源的索取日益增强,进而导致大量生态资源在人类毫无节制的开发利用下濒临枯竭,大气污染、沙尘暴、洪涝灾害、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随之加剧,这不仅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国家意识到:我们应当自觉地走林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道路。开始关注林业工程建设的重要作用,及时推出了保护天然森林资源、退耕还林、建立林业自然保护区等诸多生态林业工程,逐渐改善了环境、获得了很好的环境治理效果。林业是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部门,也是最重要的生态要素之一。以森林为主体的林业资源承担了林业产品供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随着我国近年来由于过度关注经济发展速度,忽视生态环境保护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生态服务需求已经成为当今人们对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要求,林业经济发展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2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飞跃,林业经济也得到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林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2.1森林资源大幅减少且林业经济发展地区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对林木的乱砍滥伐,我国大木材的数量急剧下降,整体森林的蓄积量也急剧下滑。在人工造林中,幼林由于树种的单一也极易死亡。导致林业产业的森林资源支撑较弱,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停滞,质量不高,进而经济效益不佳。从资源分布来看,我国东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森林资源比较丰富,而中部、东部次之。但是,东南部发达地区,如广东、浙江和福建等省的林业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相对的,我国西部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是却因为没有很好地利用资源的优势,产权配置不合理,且市场中由于例如地方产业垄断、进入外地市场成本较高、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导致出现市场融合度不高的问题林业发展相对较为落后。这也致使全国林业经济地区发展较为不平衡,各区域资源的拥有量和发展速率没有达到统一。

2.2林业经济结构过于单一

在现阶段,林业企业的规模不大,技术含量较低,效率不高,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现代林业经济发展产业链较短,产业结构过于单一,林业产业中的一、二、三产业发展极不协调,林业产业中的第一产业所占比例仍比较高,而二、三产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这也降低了整体的经济实力,对林业经济效益的拉动力不够,这成为了阻碍我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且加快转变林业第三产业发展方式可以促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林产业区发展,增加社会就业带动农民增收。林业第三产业不光是林业产业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整个林业产业体系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映林业现代化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2.3林业产业科技发展水平滞后

林业经济的发展,质的飞跃还是需要靠林业科技的发展创新。然而,目前我国林业产业整体素质不高,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有很多地区林业企业的科研技术人员、科研手段等还严重欠缺,林业的科技创新发展较为缓慢,创新成果很少。这也导致行业科技创新方面停滞不前,科技创新能力与林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例如林产品科技含量低,落后产能庞大的问题长期存在,加工林产品的相关机械设备智能技术水平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例如人造板质量参差不齐,总体无法保质保量。林业产业的经营运行,尤其是林产品的制作人工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例如木材销售厂家利用人工分检原木进行销售产品的分检,板材、家具利用人工分检进行原材料的分选分检。但目前存在人力成本过高,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现状。而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使得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人工劳动成本日益增加。林业产业现有的科技水平没有与我国现有科技水平相匹配。所以林业产业科技的发展创新是林业经济发展的核心。

2.4林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执行还不到位

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相应的政策制度和严明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地区和林业相关产业及行政管理部门对于林业的相关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执行还不到位,存在着一些破坏林木的违法行为,一些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未能得到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林业经济持续稳定地健康发展。

3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策略

在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林业经济的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针对我国目前林业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可以采取4个方面措施。

3.1提高林业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解决林业经济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森林资源,是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可以从树种的选择、培育开始,加强对森林树种生长过程的监管控制,提高成活率。并且切实加大林地以及湿地清理力度,为林业资源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在进一步提升林业资源尤其是森林资源的质量过程中,也可以打造森林生态旅游产业集群,提升地区林业经济的同时,也是一种可以缓解林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同时针对地区发刘曲星等:浅论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展不平衡的市场经济情况,可以通过发展林业资源,优化制作成本,进而降低市场价格的方式较快进入外地市场,促进市场流动。并且可以加大有关地方产业的宣传,利用互联网提高地方产业的品牌影响力,促进地方林产品外销,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

3.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优化林业经济结构,要积极发展林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应依照国家或地区林业政策确定优化方向,通过改造和提升林产品流通业,扩大林产品市场流通市场规模,大力发展森林绿地旅游生态休闲产业等方法,达到充分开发第二、第三产业市场,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可以在目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背景下,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资金融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因为互联网金融的理财属性更符合中小微企业的经济发展需求。而林业产业中中小企业作为产业的过半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可以有效的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及互联网金融开发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不仅可以对于中小企业起到发展模范作用,还可以通过增加龙头企业,提高核心企业数量,为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担保质押,促进林业供应链金融发展,达到发展林业产业,提高林业经济水平的目的。例如在进行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的木材加工业供应链金融结构和风险研究的实地调研时,发现绥芬河市木材加工业群就存在龙头企业几乎只有三峡木业一家的情况。龙头企业数量稀少导致三峡木业无法充分的实现自己核心企业的作用去帮助中小企业完成供应链金融,经调研得出引入铁路仓单质押的方法才可以化解中小木材加工业的资金困境。所以如果可以利用互联网思维去打造龙头企业,也是一种全面促进林业产业的方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林产品宣传,增加线上销售模式,进而扩大市场范围,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经济发展。

3.3提高林业产业科技水平,实现林业经济发展

依托国家“中国制造2025”政策来迅速提高林业产业科技的整体水平,需要广大林业科技人员利用互联网+提高林业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从而达到解放劳动力,优化产业体系结构,提高林产品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例如目前市场上已开始自主研发的多功能智能木材分检设备,一台设备可以成功地替代至少6个人进行木材分选检查工作,提升分选技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速度,这就是我国自主开发技术,利用研发的高质价优的智能设备来提升产量,解放劳动力的实例。再比如目前“中国制造2025”政策最新技术成果无人机设备,也可以用于林业产业中。利用无人机进行林业播种、喷洒农药、火情预警等等林业生产活动,可以有效地替代人工作业、代替大型飞机机械设备作业,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提高林业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是实现林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3.4深化林业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加大林业执法力度

针对我国林业体制政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进行林权改革。认真按照国家规定的“归属清晰、权责明确、流转顺畅”的要求,明确林木的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切实落实林业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制度。其次要加大对我国商品林使用权方式的研究和改革,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对林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度和支持度。有关法律也在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中施展着重要作用。必须建立“生态优先”的立法思路,健全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严格实行相关法律制度,控制森林资源的过度消耗。同时,加强土地管理,防止国有林地减少和逆转,加大对林地和森林砍伐和开垦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对木材加工经营单位也要依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通过法律的强制力量对林业经济的发展加以保护,是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总之,目前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虽然仍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为了推进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我国现代林业经济发展应该遵循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对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妥善解决和分析,遵循我国林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促进我国现代林业经济又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孔凡斌,荀龙巧,廖文梅.林业经济增长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与展望[J].林业经济问题,2013(2):187~192

宋洪峰,王刚,陈建成.南方集体林区林业经济增长因素分析[J].林业经济,2013(12):88~93

于龙江,刘俊昌,陈文汇.我国林业投资与产业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9):85~86

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第3篇

>> 新常态经济下的大学生就业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意向调研及对策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 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的90后大学生就业观现状 浅议经济“新常态”下的大学生就业与创业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浅析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浅谈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工作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困境与指导策略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升的对策分析 信息时代下大学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探索 新常态下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探究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研究 当前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李秋华.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发展策略[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徐真.高校毕业生就业动态预警机制的构建[J].中国就业,2014(7)

[5]任社宣.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05-31

【基金项目】广西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201204LX616);2014年度广西高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研究”专项课题

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花椒;生态经济林基地;优势;发展对策;甘肃临夏

中图分类号 S57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3-0129-02

Abstract Advantages of building millions of acres of prickly ash 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base were analyzed,including product advantage,ecological climate resource,natural resource advantages,development of the basic conditions.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was layout. Some countermeasures for Chinese prickly ash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hinese prickly ash industry in Linxia State.

Key words Chinese prickly ash;ecological economic forest base;advantages;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Linxia Gansu

发展立体农业是农业产业化的一条新兴之路,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载体,也是花椒生态经济林借鉴的可行模式。临夏州发展花椒已具备建成继甘肃陇南之后又66 666.67 hm2优质花椒生产基地的条件,现将其总结如下。

1 产品优势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受积石山、太子山山系影响,呈西南高,东北部低的倾斜盆地状态,属陇中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海拔1 580~4 636 m,高差在3 000 m以上,年平均气温在5.2~9.4 ℃;各地年降水量在210~1 030 mm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392.1~2 573.6 h之间。临夏州气候类型尽管总体上属甘肃省高寒阴湿区,但境内黄河、大夏、广通、三岔及洮湟诸河沿岸,气候温和,光热水土匹配良好。目前,全州花椒栽培面积达4.93万hm2,年产量2 100万t以上,年产值10 000万元。临夏莲花牌、炳灵牌花椒以其色香味俱佳,获得多个奖项,知名度越来越高,市价稳中有升。

2 生态气候资源分析

2.1 热量资源

临夏州热量资源的地域分布特征是北热南凉,有2个明显的趋向,一是热量从东北向西南递减;二是从海拔低的川谷向海拔高的山塬递减。5月下旬至6月中旬,是花椒果实膨大期,温度偏高是果实膨大最佳的气象条件。而临夏地区在5月下旬至6月是气候上的干旱少雨时段,温度升高,日照充足,有利于花椒的生长[1-2]。

2.2 降水资源

临夏州花椒全生育期各地降水总量(表1)为153.9~336.6 mm,大部分地方自然降水能基本满足花椒全生育期需水量。永靖县稍为不足,但其水利条件优于其他地区,可利用水源进行灌溉。6月下旬至8月下旬,是花椒果实着色成熟期色泽、油腺、香气发育积累的过程,即影响品质的关键生育期,成熟期主要影响的气象因子是气温和降水量,出现高温少雨天气对花椒生长不利[1],临夏地区在这个时期是降水量最多、温度最高的雨热同季,气象条件很有利于花椒后期生长,也是临夏地区产品受青睐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光照资源

临夏花椒全生育期各地日照时数为812.0~952.8 h,光照资源十分丰富。6―7月是果实着色成熟,也是需要光照的关键期,各地平均日照为411.2~481.8 h,完全能够满足作物光照的需求(表1)。

3 自然资源优势

与全国花椒之乡武都相比,临夏州的年均气温是武都的1/2,1月、7月的平均温度分别比武都低10.3、6.8 ℃,极端低温低19.5 ℃,但是临夏州的1月平均气温-7.4 ℃仍然能够使花椒正常越冬。临夏州的气候优势:一是日照时间长,一般年日照时数多为663 h,5―8月为183.8 h,较武都高32%,非常有利于优质花椒的生产;二是气温日较差大,年均和6―8月比武都分别高3.5、3.1 ℃,昼高夜低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三是湿度小,年均和8月相对湿度比武都分别低9、8个百分点,有利于花椒生长且可以抑制黑胫病的发生[3-4];四是虽然两地的降水量基本接近,但是由于临夏州的气温低,蒸发量少,水的有效性高。此外,临夏州的土壤含钾钙丰富,大气水土无污染,可以促进花椒的生长[2]。

4 基础条件

一是经过长期的人工栽培,临夏州已选育出了适宜本地生长、优质的2个主栽花椒品种刺椒和绵椒。二是栽培上,政府极力规划引导,科技人员与椒农紧密配合,开展了“花椒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10余个项目的研究与推广,编写了“花椒系列栽培技术”,为实施花椒生态经济林建设奠定了基础[5-6]。

5 规划布局与发展设想

突出花椒产业化,不搞花椒单一化。在海拔1 900 m以下主产区以椒粮经草间作为主;在海拔1 900~2 100 m的副产区,则以“椒树四周围田、地埂地边椒草镶边、荒山缓坡椒草占山、庭院、行道椒草成点、成线”的植椒格局[3]。规划花椒面积由2010年底的4.93万hm2,到2015年达到6.67万hm2。建议今后一是有序开发永续发展,从建园起,科学操作。二是依托资源优势,综合立体发展,实现以花椒产业化带动农林牧各业发展。三是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科技含量[7]。

6 参考文献

[1] 朱拥军,李建国,姚小英,等.黄土高原干旱山地花椒生长的气象条件分析[J].干旱气象,2009(1):52-55.

[2] 朱键,冯敏杰.花椒[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75.

[3] 谢宗谋,冯廷敏.花椒施肥试验初报[J].甘肃林业科技,2005(1):58-59.

[4] 刘萍.临夏州花椒生产特点及产业发展建议[J].甘肃林业科技,2003(4):80-83.

[5] 陶红.临夏发展花椒生态经济林基地设想[J].中国林业,2012(12):55.

林下生态经济范文第5篇

1.1优越的气候条件保山典型的立体气候,充足的光、热、水、气,特殊的地形地貌,多样的土壤类型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动植物生长繁育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植被覆盖率高且恢复能力强,有利于植物和虫子的生长繁殖,为畜禽提供丰富的食物,全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宜畜禽的野外活动和采食。

1.2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市林地总面积128万hm2,森林覆盖率62%,退耕还林(果)面积4.633万hm2,泡核桃种植面积23.33万hm2,红花油茶1.333万hm2,银杏0.67万hm2,丰富的林地资源为发展生态养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外,还有4万hm2的茶叶,1万hm2的咖啡和柑橘、荔枝、桂圆等经济林果地可以发展林下生态养殖。

1.3实现林畜共生双赢利用林果、林虫、树叶、草等供畜禽采食,畜禽粪便和吃剩余的草渣混合,快速分解利于植物吸收,起到及时补充土壤养分的作用。林地可以营造出空气清新、凉爽舒适的环境,适宜畜禽生长,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药物使用量。同时畜禽可以吃到林下“活食”和新鲜的野草,减少饲料消耗,降低饲养成本,还能生产出生态环保、健康无公害的畜产品,实现“畜-果-粪”的良性循环,有效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实现林畜共生,两相得益。

2保山林下生态养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不够,投入不足地方政府和畜牧部门对林下养殖、林畜结合,开发林下资源生产优质生态畜产品的认识不够到位,畜牧与林业部门沟通协调不够,科技人员对林下生态养殖的研究不够深入,一直只讲林畜矛盾,没有寻求共生双赢的有效途径,以至多年来引导性的资金投入较少,金融和社会资金投入得不到有效拉动。

2.2畜禽良种化程度不高养殖户对优良品种不够了解,长期按习惯进行选择,良种化程度低,出栏率低,效益不高。

2.3技术欠缺对不同林地下饲养不同畜禽密度如何定,如何饲养才能发挥好的经济效益,如何进行疾病预防,如何饲养、饲养多长时间才能达到优质生态等无直接经验,都有待进一步摸索。

2.4零星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养殖户靠自发饲养,产品量少,知名度低,没有相应的企业或经济组织帮助开拓市场,饲养出来的优质生态畜禽,饲养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优质不能优价,甚至养出来找不到合适的市场。

2.5基础条件差林下养殖区域绝大部分都是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的地方,致使一些先进养殖技术无法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林下生态养殖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3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的对策

3.1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栏、印发宣传资料开展广泛宣传和进行正面引导,对发展林下养殖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的宣传,让更多农户了解、认识林下态养殖发展前景。通过计算收入对比、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召开户主会和参观考察等方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生态养殖的热情和积极性。

3.2统筹安排,科学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政策引导的原则,把发展林下生态养殖与畜牧业内部结构调整结合、与无公害畜产品生产结合、与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结合、与新农村建设规划结合,多模式、多角度、深层次挖掘林下养殖的发展潜力。

3.3培植龙头,示范带动培植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或养殖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带动农户发展林下养殖,建设生态养殖基地,开拓生态畜产品市场,开展生态畜产品加工,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鼓励和帮助企业积极申办无公害、绿色畜产品认证和优质畜产品产地认证,注册商标,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做大做强保山畜产品“生态”品牌。着力发展一批基础强、潜力大、机制新,规模化、组织化程度高,发展能力强的示范场(户)。加快提升林下生态养殖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种养平衡,实现清洁生产,全面提高全市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4强化服务,合力推进组织市、县、乡畜牧科技推广技术服务队,整合技术服务资源,深入实地搞好服务,开展各种养殖培训,为林下养殖从业者送去实用的畜禽养殖技术,做到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指导,针对性解疑答惑,努力提高养殖户的科技素质,培育养殖能手和养殖致富带头人;不断总结林下养殖的经验,如养殖密度、养殖技术、最佳出栏时间、疾病防治等,增加科技含量;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完善预警分析平台。通过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市场行业信息,引导养殖户合理调整结构,实时销售,及时补栏,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