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消除公共安全隐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路桥梁是社会的基础设施,也是衡量国家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保证设施完善、创造安全快捷方便的交通环境是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如何在减少维修成本的前提下保证养护质量是目前道路养护部门十分关注的问题。
一、加强道路养护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道桥养护管理工作是公路、城市市政设施完善,创造安全快捷方便的交通环境,充分发挥其使用功效的重要保证。养护维修工作人员通过对道桥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修复被损坏的设施部位,保证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为群众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及出行环境,从而实现道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通过开展道桥养护调查,及时为日常的道桥养护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信息,从而保证养护的优质服务水平。加强道桥养护的管理工作,可以及时弥补道桥在施工中的缺陷和不足,帮助解决在道桥在投入使用后遇到的问题,从而延长道桥的使用寿命。在道桥养护中提前做好道桥病害预防措施,及时进行治理,降低维修成本,保证道桥的高质量服务水平。目前我国道桥养护的技术较发达国家相比较为落后,机械化、信息化水平不高,从业人员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做好道桥养护管理工作,我们必须要拓宽视野范围,注意吸收和引进新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施工操作方法,从而促进道桥养护事业的快速发展。
二、道桥养护管理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
我国的公路、桥梁及城市市政设施的建设发展迅速,设施量迅猛增长。传统的道桥养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需要。在当前的道桥养护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养护工作的的滞后一定程度上缩短了设施的使用寿命,不利于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影响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第一,人们的主观意识没认识到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我国很多地区,为了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来。“重建轻养”的主观意识明显,忽视了设施养护的重要作用。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导致大量基础设施建成后,一直处于日常养护不到位的状态,从而使设施在短时间内就受到破坏,大大缩短了使用寿命,不能充分发挥道桥设施在交通、运输中应有的作用;
第二,建设期存在质量隐患,养护管理没有足够的资金保证。我国大部分公路、市政基础设施的修建主要是靠政府补助,自筹资金难度较高,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赶工期,求效益,忽略质量控制,设施的建设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用于道桥养护的资金不足,致使病害不能得到及时彻底的消除,这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道桥的使用寿命,影响道桥的正常运营;
第三,车辆超载现象比较严重,对道桥的损害程度比较大。由于很多地方对于车辆超载现象的管理和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导致很多地方的道桥遭到严重破坏。车辆超载现象给我国道桥的安全使用造成严重的破坏,进一步加大了养护工作的难度。
第四,政府没有出台重要的道桥养护政策和法律法规,保证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很多地方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制裁那些违反道桥使用的行为,使道桥的管理工作缺乏有力的行政权力,从而导致道桥设施遭到肆意破坏,加大了养护维修的工作量,无法保证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五,道桥养护模式落后,管理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低。很多地方的道桥养护设备比较落后,科技含量低,传统的养护方法导致设备、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工作效率低下。在我国的道桥养护管理工作中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影响道桥养护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三、如何提高道桥养护管理水平
由于我国的道桥养护管理水平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养护管理工作在道桥正常运营中的重要作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点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
第一,加大道桥养护管理的宣传力度,从主观意识上重视道桥养护的必要性。摒弃“重建轻养”的意识,通过报刊、媒体等多种途径来宣传道桥养护的重要意义,帮助人民树立爱路养路的意识,为道桥养护管理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二,为道桥养护工作的展开提供稳定的资金渠道。道桥养护是每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需要全民的共同参与。一方面国家对道桥的养护要有稳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道桥养护部门要开拓思路,拓展资金来源,弥补养护经费不足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道桥养护工作的正常开展,为社会提供一个交通便利的运行环境;
第三,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制裁车辆超限超载、违章掘路现象,从根本上解决道路被破坏的问题。政府应该出台重要的政策法规,严格制裁违规现象,从根本上保护道桥设施免受破坏。公民应该把道桥养护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共同爱护道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公民自身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
第四,加强对道桥养护工艺的研究,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汲取国外先进养护方法,引进先进的养护设备,改变传统落后的养护模式,从而使养护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加强道桥养护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道桥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保证道桥养护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要提高道桥养护管理质量,我们必须要坚持建设和养护管理并重,不能重建不重养,实现道桥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道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参考文献
[1]王雅红.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17).
[2]孔庆普;;城市桥梁养护与管理[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学会第三次全国城市桥梁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3]谢锦升.公路桥梁的养护与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1).
【关键词】 棚户区改造;公共安全;长效机制;意义
我国公共安全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治安防控等方面,事关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近年来,辽宁省棚户区改造为数百万户困难群众解决了住房问题,并带动了落后地区就业、社会保障、城市建设、经济发展,成为改善民生、加速城市区域建设与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同时对于解决当地的公共安全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棚户区是城市、工矿企业、林区、垦区周边集中连片的以平房为主的居住区,普遍存在使用年限久、房屋质量差、人均建筑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交通不便利、缺少独立的厨卫,采光通风不足,市政设施供给不完善,治安和消防隐患大、环境卫生脏乱差等明显特点。这些因素使得棚户区的公共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体现在环境、消防、饮用水安全、社会治安等方面,涉及到除安全生产以外的公共安全体系的其他各项内容。因此,作为政策的积极效果之一,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当地公共安全体系,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
一、集中连片棚户区的安全问题
1、房屋年久失修造成居住安全隐患
棚户区的形成大多按照就近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相继在各工矿企业周围建设了大量的简易住所。这些房屋建设年代久远,大多数都超过了其合理的服务年限,当时的设计标准与当今社会的居住要求相去甚远,许多加固标准为临时标准,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棚户区内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一般不足15平方米、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面积不足1平方米,人均绿地等多项指标均远远低于当今国家标准,给居民的居住安全带来隐患。
2、道路交通问题
棚户区交通条件普遍较差,道路布局和设施建设方面有很多缺欠。很多棚户区仅有一条主干道连接至市区,企业自身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机关等均沿路布置,道路的等级和功能没有区别,很多重型卡车也只能由此通行。随着时代推移,新增的交通量对原有交通设施提出严峻考验,拥堵、路面破损、交通事故等时有发生,为棚户区居民的日常出行造成诸多不便。
3、市政设施简陋
在市政设施方面,棚户区在建设初期并没有统一规划布局供电、供水、排水、供暖、供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许多棚户区居民多依靠邻近煤炭生产工厂的自备井取水,生活污水、雨水则仅依靠明沟自由排放,垃圾亦是随处乱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的棚户区根据经济状况,修建了一些简陋的供电设施、供燃气设施等,但由于节约成本,很多电线、燃气管凌乱穿插,不便检查和维修,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4、各种灾害隐患
棚户区的建筑质量普遍较差、未达到国家抗震标准,有的棚户区还处在煤炭采掘沉陷区,地质情况复杂,棚户区内街巷不足1 米,一旦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况,后果不堪设想。此外,棚户区根本没用任何人防工程设施、生命线系统设施的规划建设,灾害发生后救援难度也相当大。
5、社会治安问题
棚户区低廉的租赁价格“吸引”了大量低收入流动人群居住。棚户区的隐蔽性、无主管的环境使得许多违法犯罪活动滋生,严重扰乱当地的社会治安。棚户区的许多居民为企业职工,保障体系远不如政府给予的社会保障,这一群体也容易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二、辽宁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公共安全的积极影响
辽宁的棚户区改造对于改善公共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居住条件的改善提升了家庭生活的安全性。与过去低矮的平房相比,迁入新区的棚户区居民在生活条件上有了明显的提升,居住环境的内部安全问题得到了明显的改观。第二,公共基础设施的改善消除了诸多安全隐患。棚改新区的供暖、用水、用气等都纳入统一的市政建设,不再是以往依靠家庭自行供给,以往棚户区的消防安全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缓解。第三,生活模式的改变带来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棚改新区改变了过去高密度的居住环境,极大提升了居住的外部安全性,降低了很多入室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的机会与风险。
三、进一步提升辽宁棚改新区公共安全的思考
棚户区改造使得居住环境、硬件设施、道路交通等方面有了根本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居民应共同努力,建立长效机制,多方面夯实棚改新区的公共安全基础。
1、基于本地情况,积极促进棚户区经济发展
棚户区公共安全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贫困人口的集中出现。棚户区大多坐落于大型工矿企业周边。随着企业转型与居民下岗失业数量增加,居民的生活困境引发了居住条件、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各种公共安全方面的问题。棚户区改造使得当地居民在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解决这些公共安全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政府应该充分利用棚改带来的有利政策时机,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进行重新规划,并充分利用棚户区原有的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就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带来的各种公共安全问题。
2、树立公共服务理念,完善棚户区公共安全机制
随着棚户区基础设施和硬件条件的改善,居民潜在的公共服务与安全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国家通过集中投入的方式进行棚户区改造,改变了当地的各项基础设施与生活模式,对于解决棚户区公共安全问题起到了基础性作用。但集中投入不具有可持续性,因此更为关键的是建立公共安全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要转变观念,树立公共服务的理念,将公共安全作为一项公共服务纳入整体的政府工作。在确保履行基本政府职能的前提下,积极吸引社会资本与非政府组织的力量,通过创新各种合作模式,提供更加全面而有效率的社区公共安全服务。
3、注重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社会空间
棚户区改造的最终目标是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空间,而文化建设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生活条件改善和经济收入增长的基础上,加强棚改新区的文化建设对于增进居民相互了解,促进居民互相支持,提升公共安全也具有重要意义。棚户区居民常年集中工作和居住,具有相似的工作经历、生活习惯和文化认同感。当集中居住的居民不再为公共设施的利用斤斤计较时,更容易投入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公共服务中。公共空间与社区集体意识的形成,也必将形成良好的归属感与社区凝聚力,这将形成维护棚改新区公共安全的又一个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李立国.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求是, 2013(24).
[2] 李毅.煤炭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邯郸市峰峰矿区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年.
[3] 郑文升等.中国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棚户区改造与反贫困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2).
[4] 国务院关于加快棚户区改造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3)25号.
[关键词]海量数据;“预防”思维;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4.154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24-0-02
0 引 言
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是学校教书育人等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校园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校园安全的认识,提升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但目前我国各校在公共安全方面或多或少存在着诸多隐患:林生指出社会多元思想的交集、宗教势力以及网络技术的推动、网络犯罪等给校园安全带来巨大威胁;陆伟认为学校安全教育不足,治安管理落后,心理健康状况不佳、网络负面信息传播以及社会外部环境都是校园安全问题多发的重要因素。校园安全防范工作重点集中于治安管理、安全教育、心理健康与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内容,涉及学校的教研、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的各个环节。
大数据时代来临,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技术的日趋成熟,可以消除数据信息的不确定性,在信息产业、交通运输及公共安全等领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张春艳,2014)。大数据具有规模性(Volume)、多样性(Variety)和高速性(Velocity)等特点,云存储与云计算技术的发展让这些数据得以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将依托大数据思维和技术,基于海量数据的应用研究校园公共安全管理问题,构建海量数据应用下的校园公共安全管理机制,分析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1 海量数据下校园公共管理管理机制的建立
1.1 大数据环境下海量数据应用的内涵
任何数字化管理领域的海量数据本身都具有巨大的数据价值,但是人们探究某一具体数据时,它自身的数据价值密度却相对较低。多样性的数据包含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海量数据的应用有两个内涵,一是技术的应用,二是思维的转变。海量数据应用技术既包括诸如数据仓库、数据集市和数据可视化等旧技术,也包括云存储和云计算等新技术;而海量数据应用思维则是从海量数据中发现问题,用全样本的思维来思考问题,形成了模糊化、相关性和整体化的考虑方式。海量数据应用技术和思维的创新的融合发展,给很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科教文卫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与数据紧密结合,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也不例外。
1.2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公共安全管理的特点
1.2.1 校园安全管理中新技术手段得以应用
海量数据的应用在校园公共安全管理中所发挥作用,可以从技术手段和思维模式转变角度理解。校园环境内发生的种种事情,都是校园安全危机潜在发生的基础,同时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据集合。庞大的数据需要有相应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收集、存储、分析、统计与应用等操作,大数据新的技术手段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库表格的整齐排列,而是实现了向“消除僵化的层次结构和一致性”技术的革新,实现了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的处理。
1.2.2 校园安全管理从“应对”到“预防”的思维转变
在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之前,人们面对少量数据结果习惯于“因果关系”思考,由“因”到结果进行探究,这是一种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大数据技术,可以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应用,实时实现数据的更新与监控,可以实现校园环境动态可视性,关注事物之间相关关系。在海量数据分析基础上,对校园公共安全影响因子的考量不仅仅需要知道为什么,更需要知道是什么,从而进一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时发现安全风险,采取防控措施。
1.2.3 海量数据应用推动多部门协同联动
传统的校园安全管理缺乏海量数据支持,往往局限于单一部门防范措施的推动。一方面单一的安全防范措施不能够有效整体排查与应对校园公共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不同部门掌握不同的资源与数据,无法实现有效协同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底下。海量数据应用需要校园安全管理的保卫科、警卫处、物业管理、医疗保健与心理健康教育等多部门的联动,实现各部门数据的开放共享。
1.3 海量数据应用下校园安全管理机制
海量数据应用于校园安全管理务必需要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这个系统包含校园环境内各种与安全风险相关的数据信息。校园安全管理数据库包含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校内或校外周边常住人口的年龄、户籍、宗教、教育与病历等)、网络信息传输数据库(网络信息记录、通信记录等)、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建筑布局、气候、交通道路、人口布局、安全隐患布局与安全设施布局等)、心理健康状况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心理健康测评数据或心理健康跟踪数据)、医疗卫生监控数据库(校内外流动人口医疗记录、校内食堂等设施卫生监管数据、校外娱乐餐饮服务卫生数据等)、校园安全事件案例库(校内历史安全案件记录或典型安全案例)等。
山东青岛市建管局近日启动了安全预警谈话机制,8家施工现场存在事故隐患的企业负责人被“请”到建管局接受“特别提醒”。据悉,8家被“传唤”的建筑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安全施工隐患,如个别施工企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检查数量、频率均达不到要求;有时施工现场在塔吊、深基坑、施工用电等方面存在事故隐患,还有个别建筑企业施工现场脏乱差现象严重。据介绍,启动安全预警谈话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避免各类安全隐患,通过与在安全问题上打“马虎眼”的建筑企业负责人谈话,采取“先礼后兵”的方式,使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
(中国安全生产报)
北京一司机二环路“漏油”被控危害公共安全
北京华昊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司机高淑宝因在二环路遗洒柴油,妨碍交通,涉嫌危害公共安全被公诉。近日从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证实,该院已受理此案。
2005年4月22日凌晨5时许,高淑宝驾驶公司所属的油罐车,从雍和宫工地返回公司车队途中,因忘记关闭油罐车取力器及输油球阀,致使油管爆裂,大量柴油遗洒在二环主路,湿滑的路面造成多起翻车、追尾等交通事故,10余辆车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坏,部分车内人员受伤。后来,高淑宝在被他人告知漏油后,关闭取力器和输油球阀驾车逃逸。
事后,公司主管领导刘某等人为掩盖遗洒柴油的事实,向民警提供了虚假证明及假花名册、工资表等材料。而涉案的9名嫌疑人之间订立了攻守同盟,毁灭了相关证据,并将高淑宝和当天同在车上的两人送往郊区藏了起来。事故发生后,北京交管、消防、环卫等部门联合行动,实施了封路、清污、交通分流等措施。因案发时正处于早高峰时段,致使交通陷入瘫痪达3个小时。此次事故造成经济损失人民币409万余元。
遗洒事件发生后,北京市交管局事故处、西城交通支队等有关部门成立了专案组,追查遗洒车辆及肇事司机。民警调查了全市18个区县43家油料库的十几万项出入库记录,足迹遍及5省9市,行程6.3万多公里,侦查1500辆油罐车,直到同年7月中旬才锁定肇事车辆。同年8月16日,北京市西城公安分局对二环路洒油事件以重大责任事故罪正式立案。同年9月19日,西城公安分局调查后将犯罪嫌疑人移交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日前,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认为被告人高淑宝构成因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至西城区人民法院。
(中国青年报)
京九・鹰厦线钢轨开始“体检”
为确保铁路大动脉的运行安全,从5月11日开始,南昌铁路局对管内京九、鹰厦铁路近900公里的线路钢轨进行探伤检测。
此次“体检”的探伤检测车,从京九南线上的吉安火车站开始工作,途经兴国、赣州、定南等站后,绕道从赣龙线进入福建省境内,再经龙岩、漳平、永安、南平、邵武等站转回江西鹰潭站,完成对鹰厦线上的钢轨探伤任务;最后再返回南昌,对京九线南昌至九江段钢轨进行探伤检测。探伤检测的钢轨总长达881.85公里,预计18天完成。
据了解,钢轨探伤车所检测出来的钢轨分析数据,将在24小时内抄报给线路钢轨的所辖单位。对于探伤车检查出来的伤损钢轨,铁路工务部门将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校核、处理,以确保铁路的技术状态良好,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中国安全生产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
近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要求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加强公共消防安全基础建设,提高全社会防控火灾能力;整治重点环节,预防和消除火灾隐患;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严格责任追究制度。公安部消防局表示,这将是指导“十一五”时期消防工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加强公共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的原则,以群众反应强烈、安全隐患突出的群租房为重点,在街道集中组织开展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全面规范房屋租赁,强化治安、消防安全措施,从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不发生涉及出租房屋的案事件和重大公共安全事件,为推动“三大建设”,迎接党的胜利召开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
二、目标任务
(一)摸清出租房屋和居住人员底数,全面、及时、准确采集登记信息,执法管理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整改、查处房屋违法租赁行为,房屋租赁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
(三)切实解决出租房屋治安、消防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出租房屋安全隐患得到全面彻底整治。
(四)明晰部门管理职责,充实出租房屋管理力量,建立执法联动、信息共享制度,出租房屋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三、整治重点
(一)人均租住面积低于当地政府规定最低标准或者居住人数10人以上(含),存在治安、消防等安全隐患的出租房屋。
(二)属于违法建筑或者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出租房屋。
(三)没有依法依规履行登记备案手续或未签订治安责任书的出租房屋。
(四)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出租房屋。
(五)居住与生产、储存、经营混合设置,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三合一”等租赁场所。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和调查摸底阶段(8月)。制定出台工作方案,明确排点和标准,全面部署出租房屋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积极营造集中整治的良好社会氛围。组织人员开展“拉网式”实地走访调查,全面排摸出租房屋和居住人员情况,采集登记信息,查清风险隐患。
(二)集中整治阶段(8月至10月)。坚持边排查、边整治,对排查发现的出租房屋违法违规等突出问题和风险隐患,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彻底解决问题、消除隐患。
(三)总结巩固阶段(11月至12月中旬)。开展出租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自查自评,并建立工作台账,总结推广出租房屋管理成功经验,建立健全出租房屋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措施
(一)广泛宣传发动。各社区(居)、各单位要结合深化“三进三帮”大走访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中整治工作宣传,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出租房屋管理规定,主动抵制违法租赁行为,积极举报出租房屋各类安全隐患和藏匿其中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强有力的宣传发动,动员广大群众和平安志愿者等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出租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采取进村入户等多种方式,利用各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做到家喻户晓。
(二)全面调查摸底。集中整治工作以社区(居)为基本单元,统一组织力量,深入社区村组和企事业单位,全面开展调查摸底,确保实现不漏房、不漏人。调查摸底工作要做到“五个清楚”:一是出租房屋底数清楚,全面掌握并逐一登记各种类型的出租房屋;二是居住人员情况清楚,逐人采集登记信息,对可疑情况第一时间核查处置;三是群租房结构清楚,对每个出租房间结构和居住人员逐一编号、标注、登记;四是违法租赁房屋底数清楚,对发现的违法租赁房屋分类建立台账并明确整改措施;五是安全风险隐患情况清楚,按照“一房一策”的要求,逐一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
(三)集中整改隐患。对调查摸底发现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安全隐患,在逐一制定整改措施的基础上,明确整改期限,落实整改责任,督促整改到位。对属于违法建筑,不符合安全、防灾等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以及违反规定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出租房屋,要责令限期改正,依法予以处罚。对排查发现居住出租房屋的精神病人以及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等人员,要及时纳入视线,落实帮扶和管控措施。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要及时落实化解措施,防止升级恶化,酿成重大案事件。对存在消防隐患的群租房,要立即整改,拒不整改的,坚决依法处理。对非法房屋中介机构以及利用出租房屋从事违法经营活动的行为,要及时查处取缔。对违规从事房屋租赁业务的房屋中介机构,要限期整改。对涉及出租房屋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大打击力度,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要督促落实企业和用工单位安全管理责任,积极发挥房屋中介和物业管理等各方资源的作用,推动出租房屋安全隐患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街道出租房屋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为副组长,具体部署和安排;综治办、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局分局、司法所及各社区(居)为成员单位,具体抓好落实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