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公共艺术美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设计美学的概念
在中国社会早期,董仲舒说过:“中者,天之用之,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这是我国早期的美学思想,崇尚的是合乎规律的中庸之美,“中庸”的美学思想渗透到中国社会、文化和艺术等各个领域。而在西方,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则提出了“美是和谐与比例”的观点。由此可见,早期中西方都认为艺术的美学是以和谐为基础的,和谐是人们对于艺术美学的认知。到现代,随着现代设计的不断发展,设计美学是在结合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以传统美学和艺术研究的理论为基石衍生发展而来。设计美学提倡将传统的美学规律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将文化表现融于设计,将艺术理论回归实践,指导现代设计活动和艺术审美未来的发展方向。
2 九江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美学内涵
2.1 公共艺术中的传承之美
随着九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竞争和新城区规划日益加剧,人们的生活方式、生存空间和审美需求都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变化。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环境空间内不可缺失的要素,以其独特的设计在城市街道、社区、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凝聚人气、艺术美感、启迪来者等人性化使用意义和艺术空间氛围。画家埃贡・席勒曾提出:“艺术永远不可能现代,艺术永恒地回归起源。”“起源”指的是艺术的历史溯源,九江市公共艺术设计必须从其美学溯源出发,探索其美学内涵,缅怀其传统民间艺术,才能传承设计项目中的九江地域文化特色。所以,对设计美学的探索,既是对赣鄱文化特有的传统性及延续性的反映,又是地域空间特色中的重要指导。例如,九江南山公园在设计中,设计定位于展现九江民俗风情历史,以入口处太极图的布置和金、木、水、火、土的小品安排,以极鲜明的中国传统形式展现青莲凌波、太极草坪、古韵风华、八方来仪、莲开盛世、九水汇江、七星忘庐等层次的景观节点,在大体设计思想上尊重了九江的地域文化特色,展F了九江城市的历史溯源。
当然,传承之美除了体现在民间历史与美术中外,还有一种是传统民俗情感的传承。由于公共艺术处在公共空间,它要求跟社会群体有一种心灵上的对话和共鸣,这是一种交流和展示的艺术形态。否则,公共艺术的场所精神和人文特色得不到体现。优秀的公共艺术会加深社会群体的感官记忆和民俗认知,如九江荷花垅的一组荷花雕塑设计,其意向和形态抓住了九江人民对荷花的特殊情感。荷花是九江市的市花,同时展现了九江古代大思想家周敦颐《爱莲说》中的高洁莲花精神,再结合地名,使得这组荷花雕塑公共艺术成了九江的地标性雕塑之一。
2.2 公共艺术中的规律之美
孔子曰:“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孔子强调“善”的内涵,“善”是一种内在美和功能美,“美”是一种外在美和形式美,只有既“尽善”又“尽美”的作品才是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由此说明,公共艺术设计需要尊重客观规律,尊重“美”与“善”的原则,即公共艺术必须合乎比例、尺度、体量、均衡等审美要求,符合人类伦理道德标准,与周边环境空间和谐,体现地域特色,具有真善美的正面社会意义,才是一个好的公共艺术作品。例如,九江大中路的一组清末民初具有九江茶市、米市风情的铜制雕塑,通过抬货的工人、点货的账房先生、来往的外国商人,形象地展现了九江当年作为四大茶市、米市的辉煌。又如张官巷到湓浦路这段分布了九江传统小吃的铜制塑像,分别是:萝卜粑、冰糖花、炒糯米等,非常写实地把人们带入回忆九江历史小吃的情景中。唯一略感不足的是,雕像的服饰可能与九江当时的情况有所出入。另外,在四码头信华广场也有打陀螺、财神爷、吹乐器等小的立体雕塑,为广场的商业空间环境增添了一份趣味和活力。
这些雕塑的统一特色是铜制的人物历史形象,塑造形象,表现力生动,以明清样式石牌坊为中心,以中国传统长卷式绘画为表现形式,合乎造型“美”的需求。同时,铜的质感体现出一种复古和历史感,雕像生动展现了九江当年作为茶米之乡的繁华与九江传统小吃的特色,其叙事题材和所摆放的街道位置达到了“善”的和谐,使这组雕塑成为展现九江城市文化的一扇窗口。
2.3 公共艺术中的创新之美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共艺术朝着多元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使得人们对设计审美、设计形态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设计师不断创新,在设计作品中展现别具一格、特色鲜明的艺术形态,这是创新之美的内涵要求。而九江城市的整体公共设施大多围绕历史事件、地域文化、民俗民风等方面展开设计,在创新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
九江八里湖的胜利碑是为了纪念1998年抗洪设计的,整个胜利碑较为雄伟,碑高200.6米,早期可以乘坐电梯登上碑顶参观,后期关闭参观功能,整体造型模仿华盛顿纪念碑的欧式方尖造型。在公共艺术的创意上是一件单纯的借鉴作品,对于地域特色体现不足,创意意识较弱,但是它比华盛顿纪念碑还高的尺寸、体量,以及抗洪纪念意义,也使它成为九江的地标性设计之一。
而九江小坝李公堤和南湖沿岸的光电公共艺术设计,在夜晚时分,华灯初上,沿路有各种“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年年有余”“楚风编钟”等民俗浮雕设计,橙色、绿色、红色的灯光投射到壁画、树上、湖面上,如同一条璀璨的宝石项链一般映衬在湖面上,使整个城市美如幻境。这种光电的创意设计很好地衬托了九江浔城的山水之美。
别林斯基说:“在真正的艺术作品里,一切形象都是新鲜的,具有独创性。”公共艺术的创新之美更多是表现在“时代精神”上,设计师要把握设计地域的时代脉搏和地域个性,才能摆脱呆板、单调的设计。在以后的城市艺术设计中,设计师应注重从生活或民俗风情中汲取有特色的素材进行升华、加工,或采用与时俱进的材料与技术,并运用简洁明快的节奏韵律以及夸张变形等形式进行创意变化,才能设计出好的艺术作品,在设计意识上展现时代的进步。
3 九江市公共艺术的美学影响
在九江市这个快速发展、信息化进程加快的空间中,内外文化和物质的频繁交流使人们在繁忙工作之余,追求一种舒适、安全和美的生活方式,这要求空间中要构建具有美学价值和品位的公共艺术。所以,公共艺术强调公共性和美学性,这是当代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的审美取向。这种设计美学逐渐发展的目的是解决美化城市、美化环境、社会效益的问题,在公共场所体现对社会公众的沟通和关怀。所以,公共艺术设计是否具有美学特征,能否在这个公共空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取决于其艺术形式中美学内涵的表达,表达到位即可凝聚城市文化,得到市民的认同和尊重。同时,也会与周边环境产生一种和谐的意境,赋予环境创造性和启示性,体现公共空间的灵性和诗意。
公共艺术设计随着九江历史的发展,在城市公共环境中往往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城市中,其通常以雕塑、壁画、光电艺术和多元化艺术等形式出现,它们扮演着符合时代审美要求的角色,与环境互相依存,继承、发展文化。同时,环境的不同又制约着公共艺术的发展,两者在矛盾运动中,共同探索和谐之美。
4 结语
随着九江市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基于设计美学的影响,在城市各个角落、方位为市民提供美而实用的艺术作品和设施,展现九江城市的文化特色和人文关怀。美学指导下的传承、规律和创新之美是构建优秀公共艺术的基石,共同指导、完善九江公共艺术的发展,对九江这座城市文化内设计美学的探索,将成为九江市公共环境文化意识和审美气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九江公共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玉华.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美学原则[J].商业文化,2009(08).
关键词:工艺美术 美学 要义 内涵
美术又叫造型艺术,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通常指绘画、雕塑、建筑、实用美术、工艺美术、书法、摄影、篆刻等。最早在17世纪的欧洲就开始使用这一概念,当时即与美学密切相关,泛指含有美学情味与美学价值的活动及其产物,如绘画、雕塑、建筑、文学、音乐、舞蹈等,以区别于有实用价值的工艺美术。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技术日益创新,美术品类也不断增多,才逐渐集于现在美术概念的内涵。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中的一种,自然也与美学息息相关。有人讲:“美术美术,美学之术。”此话对于工艺美术而言,也十分适用。因此,研究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无论是对于工艺美术的理论研究还是对于工艺美术的创作实践,均具有重要价值。
具体而言,工艺美术的美学要义可以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予以解读。
一、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
工艺美术作为美术中的一种,也属于造型艺术范畴,它是“以美术技巧制成的各种与实用相结合并有欣赏价值的工艺品,通常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物质产品,又具有不同程度精神方面的审美性。作为物质产品,它反映着一定时代、社会的物质生产和技术发展水平;作为精神产品,它的视觉形象(造型、色彩、装饰)又体现了一定时代的审美观。”①
工艺美术本身又是一座十分丰富的艺术宝库,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美的世界。它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日用工艺,即经过装饰加工的生活实用品,如绣花枕套、被面、床单、窗帘、门帘、玻璃器皿。这类工艺美术品以实用为主,装饰为辅。第二类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如竹编、草编、柳编、蜡染织物、刺绣、泥塑、木雕、剪纸等。这类工艺美术品一般工艺比较简单,价格并不昂贵,具有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第三类是特种工艺美术品,如玉雕、瓷器、象牙雕刻、景泰蓝器皿等。这类工艺美术品工艺精细复杂,价格昂贵,主要供观赏与收藏之用。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是相当丰富的。
二、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与美学关系十分密切的工艺美术,其本身就具鲜明而又丰富的美学特征,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造型类
作为造型艺术之一的工艺美术,造型美是其美学特征的题中应有之义。所谓“造型美”,是指运用线条、形状、构图等多种形式因素,通过夸张、均衡、变形等多种艺术手法,创造出工艺美术品的外观形式美。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工艺美术品核雕《夜游赤壁》,就在果核上雕出苏轼、黄庭坚等人乘舟夜游赤壁的情景,不仅有人物的造型美、舟船的造型美,就连小船的一条锚链,也由40多个小如米粒、细如发丝的椭圆形小环连接而成,环环相扣、转动自如、巧夺天工,创造出工艺美术品造型美的奇迹。
2.色彩美
色彩美也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色彩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并具有强烈的表现性。色彩是所有造型艺术的重要语汇,它对于工艺美术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色彩可以表现情感、情绪、象征等美学韵味与美学意味,分为情感色、象征色、固有色等。各种色彩都有不同的艺术功能与美学特点,各种色彩的互相结合、互相对比、互相烘托,构成五光十色的绚丽的艺术世界。工艺美术的色彩美的成功,同样不胜枚举,例如,玛瑙雕刻的《虾盘》,原材料是一块淡青色的玛瑙,而上面有一处是赭红色,于是淡青色便雕成磁盘,赭红色便雕成大虾,色彩协调,充分彰显出工艺美术的色彩美。
3.装饰美
装饰美同样是工艺美术的重要审美特征之一。许多工艺美术品都具有装饰、美化生活的功能,例如,漂亮的窗帘能使满室生辉,美丽的窗花能令人赏心悦目。
4.工艺美
工艺美术,顾名思义,以工艺美为最重要的美学特征之一。我国先秦时期的科学著作《考工记》,就强调了工艺美术制作工艺与制作技巧。例如,我国最精致的“金银错”工艺品《狩猎纹车饰》,是河北定州出土的汉武帝时代的工艺品,它用金、银和其他金属丝、片嵌入铜器表面,构成花纹,然后用错石平磨,制成与狩猎有关的如猎人骑马、拉弓射虎、猎犬逐鹿等各种图像,共有人禽兽畜123个,充分体现了汉代工艺美术的高超工艺。
5.材料美
材料美也是工艺美术的重要美学特征之一。例如,以玉石为原料的玉雕,不仅名贵,而且又有鸡血红、宝石蓝、翡翠绿等不同品种,各显千秋。又如,木雕中的红木、楠木、橡木等也都是名贵材质。而金、银等器皿,其材料本身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美学价值。
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也是十分鲜明而丰富的。
三、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
工艺美术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其审美价值上面。所谓审美价值,是指“客观事物所具备的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引起人的审美感受、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的实践价值和精神意义”。(《辞海》缩印本)人本身以及人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具有审美特性的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审美价值。工艺美术品的审美价值,是艺术美、生活美、劳动美的“三美合一”。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与文化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求美、爱美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于是工艺美术便走进千家万户。例如,室内装修从地面装饰、满墙装饰,到家具、灯具、茶具、酒具、餐具以及床上用品,处处都有工艺美术品的位置,工艺美术逐渐成为生活中美的亮点。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审美体验中,又会升华、提升人的审美情趣,优化人的审美心理结构等。由此可见,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是十分丰厚、巨大的。
综上所述,工艺美术的美学内涵、美学特征、美学价值,是其美学要义的三要素。
注释:
生活中,我们能从多个地方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艺术,广场上放映的一部精彩的电影、表演的一段优美的舞蹈,艺术馆或者博物馆里陈列的艺术品、古董,甚至我们家里的一些特色的盆栽、漂亮的挂画、精美的工艺品……都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同学们,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艺术就无处不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天地,共享艺术的魅力吧!
【佳作一】
我喜欢的一幅画
我家的墙上挂着一幅名画――《意大利山村溪流》。画面景色迷人,充满了春天勃勃的生机和乡土气息,真是令人陶醉。
你看,在蔚蓝的天空下,一座座大山昂首挺胸,山上的树显得那么苍翠,那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密密层层,整个山野都成了树的世界,好像一片绿海。在一片绿海的后面坐落着高大的雪山,山顶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
高山的前面是一片广阔的草地。草地上盛开着一丛丛野花,色彩鲜艳,美极了。望着它们,我仿佛闻到了阵阵花香。
草地中央“站”立着一排排小木屋,在辽阔的草地上显得那么小。
近处,一条飞奔直下的小溪正在欢快地流着,溪水打在石头上,飞溅着团团浪花,啊,我仿佛听到了溪流在唱歌,声音是那么清脆悦耳。你看,溪水多么清,清可见底,小溪两旁的野花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欢快地起舞。
小溪旁边,一条笔直的石铺小路伸向远方。
在这绿的世界里,连石头也是奇形怪状的,有的像鸡蛋,有的像饼,有的像……
啊,这山,这水,这花,这树……真是如诗如画,仿佛把我也带进了这美丽的世界。
【推荐理由】
作者观察细致入微,描写优美生动,令人身临其境,犹如看到了树木的苍翠,听到了溪流的声响,闻到了野花的幽香,赏到了石头的奇形怪状……作者凭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和优秀的文学才能,笔下流淌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春景图。
“南瓜”饰品
【佳作二】
我们家卧室的转角处有一个醒目的橙色南瓜。这个南瓜是我的婶婶送给奶奶的,奶奶一直摆放在我的家中。这个南瓜,为我家增添了几分姿彩。
这个南瓜直径大约是36厘米,顶端有一个大约4厘米的瓜柄。一大片的橙色中,有一小点的绿色,整个搭配得非常协调,越看越像《灰姑娘》里的南瓜马车!
这个南瓜是玻璃的,重约3斤,表面非常的光滑,冰冰的、硬硬的,让人爱不释手,就像捧着一个聚宝盆。那深绿色的瓜柄有点透明,给人们想象的空间,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活力。一个南瓜整体被分成了10份,真是十全十美呀!这个南瓜构造较为简单,跟农民伯伯种出来的南瓜样子是一样的。这个南瓜不是那么的鲜艳夺目,而是一般的橙色,显得特别真实。这简单朴素的颜色比镶着奇珍异宝的陶塑南瓜好得多。
这个南瓜非常逼真,真像刚从蔓上摘下来的新鲜南瓜!它表面泛着亮光,如果在不开灯的情况下,把这个南瓜放在餐桌上,说不定,贪吃的人会冲上去咬一口。
南瓜那朴素的颜色使我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它的诞生与玻璃工人那双勤劳的手是分不开的。我认为:玻璃工人不仅勤劳,还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必定会有更多的人得到更美的艺术享受!
【推荐理由】
小作者从身边的寻常工艺品入手,细致描写了南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他能联想到劳动人民的艰辛,非常难能可贵。
【妙语连珠】
音乐艺术类:
余音绕梁 曲高和寡 阳春白雪
绕梁三日 响遏行云 天籁之音
曲终奏雅 引商刻羽
书画艺术类:
笔走龙蛇 妙笔生花 画中有诗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出神入化 引人入胜 大处落墨
鬼斧神工 光彩夺目 百家争鸣 别具匠心
呼之欲出 精雕细刻 龙飞凤舞 巧夺天工
韦编三绝 叹为观止 烘云托月 双管齐下
炉火纯青 惊世骇俗 入木三分
【知识锦囊】
1.在古代,人的文化修养是用琴、棋、书、画四方面的才能表现的,弹琴为四大才能之首。琴和笛、箫等其他乐器一样,隔墙也能欣赏其乐声。而“琴”字从“今”,强调“当面演奏”,是对于其演奏的隆重性、郑重性而言的。它是为高贵宾客演奏用的高级乐器,宾客在聆听琴曲时,必须正襟危坐,这是一种文化素质和修养的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
2.《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体裁“风”“雅”“颂”和修辞手法“赋”“比”“兴”,合称《诗经》的“六义”。
游走欧美,常被问及Korean?Japanese?Vietnam?China?小小的欧洲眼误使我们记忆深刻,平添复杂思绪,亚洲的共同面孔几乎成了共同利益逃不掉的大名片,相连的山水孕育相似的历史传统、风土民情、崇拜祖先、迷信城隍、占卜、星相、风水,共有传统节日有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并且在隆重的春节有“肥肉姜葱红对联,幡旗爆竹大粽粑”的概括,这些乍看起来像中国古代的场景,却是今天越南平民的日常生活,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使亚洲文化在来来往往中多多少少保留了彼此的痕迹,人类发展轨迹的规律如此而已。京族女子的袍子与清末民初的中国旗袍;越南国粹漆画与汉王室贵族的奢华日用漆器;昆明街头的百年越南咖啡老店的硬壳面包;今天高楼上的越南鞋业广告……
江水南流,往事难驻,只留下新一轮的文化互往。云南作为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省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几年间,以它悠闲散漫的气质吸引了众多知名艺术家在这儿建立工作室。上河会馆和昆明创库的创建,更为在昆明这个边疆城市生活创作的艺术家们提供了与外界交流的平台。艺术家们在不断地创造一些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机会与缘由,探讨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
NGUYEN THI THANH MAI
现代漆艺设计师,出生于1983年,现就职于顺化大学。
她用冰作为媒介进行创作,《The Cover》是她从越南北部的大树上采摘的刺用冰封冻成正方形,在展览过程中冰在慢慢地消融,黑色尖锐的刺渐渐凸显。作品方与圆、阴与阳、冰冻与消融、坚硬和软弱……在同时交替地呈现,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疑问和消解。
LY TRAN QUYNH GIANG
1978年出生于越南河内,2002年河内美院毕业。
GIANG是一位外表安静少语,内心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人,她作品中,多是孤寂、悲伤的人。她用刻刀建构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王国,喜欢用整棵树干来制作装置作品,树枝的尽头是一些小人的形象,忧伤而落寞。动物和人都象征着她的孤独,象征着她与世界的关系。作品中人物形象受到严重的扭曲,表现出严重的病态,四肢干枯,张开大口呼喊着救命,被一种深深的焦虑感所折磨着。她的人物都是被束缚着的或者是被囚禁着的,她这样将自己与外部世界隔离开来,仿佛是为了自我保护,是为了拒人于千里之外。
NGUYEN PHUONG LINH
装置、行为、图片艺术家。1985年生于越南。
她是越南比较活跃的当代艺术家。除了作为一个视觉艺术家,她还做一些实验性的艺术和非盈利性的艺术。作品最早强调探讨女性身份,结合艺术家的年轻和充满活力的态度,达到令人震惊的视觉效果。她目前作品更关注一些材料的东西,最近用一些盐、植物、动物的骨头创作,试图探讨材料本身的多重含义。她的作品既是感性的却又包含了女性身份的主动意识。
NGUYENHUY AN, HOANG MINHDUC, VU DUC TOAN
对于越南当代艺术的探索是从传统佛像雕刻的艺术家Nguyen Hanh Duc堆满各种佛像金刚的堂屋开始。
越南当代艺术现象本身有种很“生猛”的特质,因为长时间积压爆发,让它在尝试和探索上都表现得很真实而强烈。越南艺术家在创作上的材料语言,因为艺术家在一种比较艰困的现实条件下进行创作,身体或者廉价的、废弃的创作材料恰恰成为他们表达的利器。另外,越南民族性中那种“残酷的诗性”很多时候都能在他们特殊的表达中呈现出来。从事装置和行为为主要创作方式的艺术家更多地选择这种“廉价”的方式让自己不断地处在创作的探索中。
年轻的当代艺术家几乎都在日常从事大量的非架上创作尝试,这点上表现得非常“勤奋”。他们对材料的态度几乎是执拗的,他们常常对收集的细碎材料投以高度的专注。有时候甚至对着些苔藓一类的渣渣反复琢磨和实验。如果对于艺术可以投以如此的热情,那么所有“渣渣”都可以“有话可说”,没有“渣渣”是浪费的。
花朵画廊
花朵画廊(原苔画廊)(Contemporary Yunnan),一间在昆明从事当代艺术展示、推广、交流和收藏的空间,2011年由刘丽芬女士创立。画廊专注于年轻的艺术家群体,致力于以地域性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基础的跨领域、跨地域的艺术合作。
“花朵画廊”安逸于郁郁葱葱的小院,定期举办艺术活动,商店集艺术花店和咖啡店为一体。
地址:中国昆明金鼎山北路15号,金鼎1919艺术园A区(昆明市氧气厂上行100米,马克餐厅旁)
邮编:650031)
电话Tel:+8687165385159
网址:
一、一件件手绣品
母亲,称呼起来非常亲切,她最疼爱自己的儿女。就拿母亲给自己孩子缝制的兜肚儿和虎头鞋来说吧,这是做母亲的拳拳爱子之心,那浓重的色彩反映出母亲的殷殷盼望之情。一双虎头鞋不单单只是为了给孩子穿,还是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那虎头上精心绣着一对大大的眼睛和一双粗壮的眉毛,真是虎风虎气。更有趣味的是,虎鞋的四周加上四只虎爪,这样使虎鞋底加宽了,孩子走路时着地面积大,立身站得稳,这象征着母亲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能有个好的身体,像虎似的勇猛健壮,投入社会后励精图治,大有作为。
过去,绣花是衡量妇女品性与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能绣一手好绣品的年轻女子被冠以心灵手巧的美称,也成为年轻男子们追求的对象。旧习,姑娘出嫁前都要亲手绣制一双精美的绣花鞋,在举行婚礼的庆典时穿上,然后就一直珍藏到年老再拿来做寿鞋用。姑娘出嫁时,如果陪嫁的东西中有她亲手制作的生活用品,这些枕头顶、被帐、手帕等都绣上了精美别致的图案,将会赢得婆家人的称赞、好感和尊重。这就是民间工艺美术的精深之处,它的每一件作品都表达着一种感情、一种精神,无论是希望还是欢乐,都给人们带来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珍惜,这种热爱与珍惜中饱含了人们的心声和感情,它是最能接近人民、最能接近生活的群众艺术。
二、一幅幅乡土剪纸
剪纸是一种通过图形来呈现劳动人民观念、情感与愿望的艺术形式,它将人们的现实生活加以提炼与升华。乡土艺术家往往把生活的自然情感进行回忆与沉思,融入到剪纸中,因此,剪纸艺术中的图形、色彩都是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进行感悟、升华而形成的民间艺术语言,它是用外在形式宣泄内在情感的一种艺术行为。
每当逢年过节,剪纸就是人们用来表达祈福迎祥的美好愿望的载体。其时屋里屋外和院内都是要进行装饰的,花枝招展的是窗户,艳若朝霞的是门画楹联。新年前夕家家户户扫房清尘,务必做到窗明几净,然后再在洁白的窗纸上贴满红红翠翠的窗花,别有一番风致。而在新婚之典,一应用品都需有“礼花”的覆盖,“礼花”亦称“喜花”,悦目养眼,别有意趣,不仅充满喜气,还能讨个彩头,礼花上的象征之物,有花草树木、吉物器皿、图腾字意与抽象图案等,它们包容了人们祈盼吉祥如意的理想、祝福。比如婚嫁贴“喜”字就很有讲究,出嫁女的一方应贴“禧”字,这表示的是喜庆和吉祥,而娶媳妇的一方则应贴“喜喜”字。这个“喜喜”字,原本属于民间的集体创造,以“喜喜”来比喻喜上加喜,这一方面根源于民间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一种民族的共同心理,她们在剪“喜喜”字时,又将底子与花鸟、瑞兽、图文等形象组合在一起,增加了剪纸的内容和意蕴。民间常见的剪纸内容有:婚嫁用的枕头、鞋面,多取“龙凤呈祥”“双龙戏珠”“麒麟送子”“如意石榴”等嘉言吉语和喜庆祝福的内容;用于寿公寿婆的服装,则剪些“团寿”“长寿”的变形字,“龟寿鹤年”“吉祥如意”“杞菊延年”“松鹤长春”等图案;用于儿童的鞋帽、肚兜、围嘴儿等,则多取狮型、虎型、兔型与鱼型等,皆有虎虎有生气与活泼可爱之喻。民间艺术家们剪出的图案,都是其心中的真实感情和活泼灵性的流露,无不烙上她们热爱生活、熟悉生活的印迹。既反映出农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又折射出淳朴善良、朴拙厚道的民风。她们的剪纸作品情浓意长、精美绝伦,是生活的装饰,是生活的礼赞,也是生活的记录。
三、一张张民间年画
民间年画是一种古朴的艺术,有“画尽意存”之美,那浓郁的乡土气息散出迷人的芬芳。在我们老家传颂着一个有关民间年画的故事:
1998年初春的一天,家乡迎来了一位远道而来的陌生的台湾客人,他是1948年时期,由青岛随部队去台湾的,这一别50多年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特别是家里还有位95岁的老母亲。他在那无数个日月里,时刻思念着故乡这片热土,但他没有条件回大陆来。在1998年春天他去日本出差时,乘机找到了中国驻日本大使馆询问,提出想回大陆探亲的请求。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他,同意他由日本回大陆来。很快给他办好手续飞回家乡,使他见到了一别50多年的老母亲和其他亲人。不久后,他要回台湾的时候,家乡的亲人没有送给他什么金银财宝类的贵重物品,却只送给他一本《清明原版木板年画线刻精选》画册和其他民间工艺品。
他回到台湾后日夜反复阅读,使他从灵魂深处忆起了童年时代在故乡的情景,如在过大年时,家家户户的室内张贴着各种内容的民间年画,窗户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剪纸,孩子们手里玩着各种各样的民间玩具……这些都使他的心情物化,体验到中国民间工艺美术的魅力、神秘和伟大,那独特而颇具情调的艺术形式,绚丽多彩,璀璨斑斓。也感受到中国的民间工艺美术,是一条乡间的路,是一分赶集回家的喜悦心情,是一家人过年过节时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盼。它用自己特有的语言描绘着自然,描绘着生活,这是民间能工巧将用他们的勤劳满足着自己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融会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出对热土的爱、对故乡的眷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立像以尽意”,我们的民间工艺美术是讲究“立像尽意”的,一件件工艺品包含着浓厚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在它平凡的外表下蕴藏着一片火热的心,体现出一个人心中真实的思想感情,使人们懂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犹如一方富饶肥沃的土地,又似花园里绚烂的花朵,在艺术之林绽放出灿烂的光彩。
从此,这位台胞决心回到故乡以实际行动报答亲人们的深情厚恩。所以,在同年金秋他辞退了职务,回乡投资6000多万元人民币,建起了一个“民艺蔬菜加工基地”,每年可以加工冷藏蔬菜3600万吨,销售到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个基地拉动了该地区农业生产种植结构,使8千多亩粮田变为菜园,原来每年每亩收入几百元,现在则达到1万元左右,使周围十几处村庄的3000多名闲散劳动力安置了工作,每人每月工资1千多元,不仅使乡亲们致富,还给国家增加了税收。现在的“民艺蔬菜加工冷藏基地”已经成为这个地区的龙头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腾飞发展增添了力量。
民间工艺美术展示着人类深厚的感情,它是一座桥,是一座传达人们思想感情愿望的连心桥,时刻不断地在传递一个“情”字。人间有了深厚的情,才能达到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共创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