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医学文化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通过变异维度创设学习空间,使预想的学习内容顺利转化为实践的学习内容和经验的学习内容。”这种承认并尊重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核心地位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学生看做有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的课堂主体,在强化知识内在关联性意识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经验方式和前知识对于目标新知识学习的潜在影响,最终引导学生建构更加客观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当前西方文化教学中往往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并没有经过对事物差异性的辨析,排除非本质因素影响,真正掌握本质特征,而是通过简单的重复强化来建立概念。”变异理论明确指出知识的建构要以学习者的经验心理结构和已掌握的信息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习的关联性,主动性和社会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只是向学生介绍概念的定义,而没有呈现这个概念的正反例,学生往往只学会了死记硬背,而无法真正掌握概念的关键属性。”因此,教师能够有效列举正反例是建立在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的深入考察和全面掌握的基础上的。
2以学生前知识为出发点的教学安排
变异教学理论强调,“为了领会事物的本质特征,就必须注意它与其他事物有何差异。要注意到该事物在哪个方面与其他事物不同,在差异的比较过程中,逐渐掌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教学策略上,变异理论指出,‘分离-变异-对比’的教学操作模式正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理解事物的关键。”这种以变异、对比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明确目标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对于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结构进行细致考察,然后客观筛选和提取学生前知识中,能够有效构成目标学习内容正反例的知识信息,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关键属性的差异对比,深入理解和掌握目标教学内容的本质内涵。基于教学实践并结合对于这一科学教学理念的反思,笔者对于如何将上述操作模式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操作步骤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尝试,总结如下。
2.1分离基督教文化的关键属性
首先,基督教文化知识体系是庞大而繁杂的,有效分离出这一文化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属性能够“化解知识难度,揭示知识的内在道理,使庞大数量的知识呈现出清晰而严密的内在联系结构,又能使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化,简约化。”基督教文化中的关键属性主要包括神论,人论,救赎论和末世论,而基督教对于人性的观点即是这四个基本教义的基础也是其联系纽带。“作为一种善恶两重的人性思想,基督教的人性论对西方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于今天的人类生活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学习和掌握基督教的人性论是把握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精髓的一把钥匙。由此可见,在基督教文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与其它次要属性区别并分离开来,并将其作为基督教文化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内容。
2.2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
其次,对关键属性进行变异,即在学生已有的文化知识体系中寻求能够区分人性论这一关键属性的相关信息。“在变异理论看来,不经历可替换的事例就不可能掌握任何一样东西。”显然,“人性”是一个具有理解难度的抽象概念,但是对于熟悉儒家思想的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也并不陌生。“数据表明,当代大学生一般认同传统的儒家伦理意识模式并加以承继。”儒家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是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著名的美学大师李泽厚先生曾在《中国思想史论》中阐明‘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在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风俗,信仰,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而儒家传统文化中的人性论“如所周知,至少可以归结为四种:性无善恶论,性善论,性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孟子提出的性善论。《三字经》开篇即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经典。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相反,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又被称为“原罪”的观点,指的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堕落随着生殖行为传给子孙后代,成为人类各种罪恶的根源,代代相传,绵延不绝。它与“人之初,性本善”的论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迥然不同又互为变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所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这一观点为引子,循序渐进地引出基督教文化中“人之初,性本恶”的论点,这既能在对立观点的碰撞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迅速开启学生对于“人性”这一概念的记忆与思考,启发学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去重新审视自身已有的对“人性”的理解和判断。
2.3运用变异的反例展开对比
最后,将基督教文化人性本恶观与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论,从理论基础和社会意义以及理论局限性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比较,以引导学生形成对于不同文化知识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并构建自身更加完善的文化知识系统。具体来说,在提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的同时,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探索和发掘这两种论断产生的不同理论前提和基础。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的理论前提是人作为特殊动物群体的本质,它是从社会伦理角度出发做出的判断;而基督教人性恶的观点是以人作为上帝创造物的本质为前提,从宗教历史渊源角度得出的结论。这种承认并畏惧“原罪”的观点也促进了西方社会对于法律的推崇、对个人权利的尊重和政府权利的制衡。与此相反,儒家文化人性本善观反映了对人性和人生积极的态度,它塑造了以‘善养浩然之气’的圣人贤人为代表的理想人格也维护了人的尊严。但是性善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它往往只是强调贤人政治和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社会法制体制建设的重要性。对于两种文化不同人性观进行对比是学生深化“人性”概念的理解、拓宽文化视野、完善文化知识结构体系的过程。“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运用变异理论的课堂在帮助学生学习上更为有效。”
3结语
【关键词】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基本要求
自1986年4月上海交大第12届学代会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以来,特别是1990年4月全国校园文化研讨会召开后,它就频频吸引人们的注意,并一再成为我国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1]。但目前阐述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文献并不多,本文尝试探讨和归纳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应该着眼的几个基本要求。
1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的要求
1.1 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我国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业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能否始终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育人系统工程,也是对大学生施行教育的基础工程,对大学生的成长发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旗帜鲜明地体现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始终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不可偏离的方向和要求,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指导思想上最基本的原则要求,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生命线。这一点对医学院校而言,也不例外,而且对于专业技术背景比较浓厚的医学院校来说,显得尤应值得重视。
1.2 体现和贯彻学校的发展理念
校园文化作为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展示载体和组成部分,应该最鲜明最直观地体现一所高校独特的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反之,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着眼于提炼学校的历史底蕴、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服务于学校发展理念的落实。建设和形成适合自身而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地激发和增强全校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对医学院校而言,不管各校的校情如何,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学校的发展始终脱离不了医学学科的发展,浓厚的医学色彩应是体现在医学院校的发展理念中的重要元素,这一点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就是要求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必然要带上浓厚的医学文化色彩。
1.3 体现和贯彻文化发展的规律
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的形成、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求规划者和建设者自觉认识和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因势利导,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比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发酵”,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就不能一蹴而就;又如文化建设的基础是物质,但是文化建设又远远不只是物质层面的建设,因此在评价校园文化建设的成果的时候就不能只看弄了几件看得见的实物,而更应该看重精神层面所取得的成效。对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来说,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特别要注意把校园文化的构建植根于我国深厚的医药文化之中,使之形之有依、成之有源,这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保持其合理性和吸引力的重要保证。
1.4 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
这是建设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在指导思想上的独特要求。相对其他学科而言,医学有其鲜明的特殊性,归结到一点就是它所直面的是人的生命,守护和保障的是人的最高利益。医学本质是一种“仁术”,正所谓“医乃仁术”也。医学的神圣性源于它守护人的生命和健康的神圣使命,医务工作者树立关爱生命的观念不仅是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的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更应该是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重要培养目标。医学院校独特的专业属性决定了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体现和贯彻关爱生命的精神。
2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的要求
从文化形态上来说,一般认为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4个层面[2],按这一划分方法,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内容上也有这4个层面的要求。
2.1 物质文化
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指的是高校教学、科研、生活、校园环境美化等方面的硬件设施,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对医学院校来说,要营造良好而富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可以在校园规划、校园建筑建造等方面体现更强的医学文化意味,让人一进到校园里面就感受到强烈的医学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楼、宿舍楼等公共场所悬挂一些医学名人的画像和名言,或者树立一些医学名人的塑像,这些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可以对学生“润物细无声”地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举个例子,在我国很多医学院校都可以见到李时珍的塑像,这往往成了医学院校毕业生毕业留影的必选背景物,成了学校作为医学院校的标志物。可见,它是有文化意义的,它可以不动声色地使学生们接受医学文化的感染,是医学院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2 制度文化
校园文化的制度层面是指高校的教学科研规章制度、学生行为准则等组织管理方面的规定的总和,它反映了高校的管理特点,对学生发挥着引导、纪律训导的作用。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守则来影响学生,着眼于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工作操守和职业意识。
2.3 精神文化
校园文化的精神层面是指高校的历史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价值推崇等方面的因素,它是校园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反映的是高校独特的办学历史和办学特色,也是学校形成学校品牌和社会形象的核心内容。对医学院校来说,要求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要着力于培养学生对学校的家园认同感以及对医学的专业认同感,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学生在经过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之后,都能以校为荣,以学医为荣。
2.4 行为文化
校园文化的行为层面是指高校行政组织者的管理行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学生的日常行为所表现出来的同质倾向,是校园文化在师生的行为中的集中表现,集中体现了一个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而言,就是要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着力于培养学生关爱弱者、乐于施善的行为习惯,其目标就是要达到学生的言行举止让人觉得“看上去像个医务工作者”,并逐渐具备医务工作者的职业行为特征。
3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功能上的要求
校园文化建设不是弄虚工程,而应该立足于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校园文化建设要切实地体现出它的功能来,对医学院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上的要求需着眼于以下几点:
3.1 校园文化建设要成为医学院校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
和谐校园的构建是一项复杂的常规性系统工程,需要创造多种条件和因素,而且校园的和谐必然是一种动态的状态,不可能一劳永逸,这就特别需要保持和维护的保障机制。校园文化作为协调师生行为、统合思想认识的软性力量,可以无处不在地影响人、引领人、教育人,维护校园的稳定和和谐[3]。
3.2 医学院校校园文化要成为体现和凸显医学院校学科特色的重要载体
1999年国家实施高等学校扩招政策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了大众化阶段,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各高校的办学特色模糊,如何在扩大办学规模的同时塑构和凸显自身的办学特色,成了各高校培养和加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以及2002年教育部本科专业审批权限下放,越来越多的医学院校开始整合自身资源跨越学校的分类科域,开办非医学专业。目前,开设非医学专业并设置非医学专业院系,已成为我国医学院校的普遍现象。但很多医学院校在开设新专业的时候对这一举措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清醒的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其结果往往不能如愿以尝地突出自身的优势,而是在大办新专业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褪失了自己的特点,毫无办学特色。有一种观点认为医学院校相比综合性院校有一个先天不足,就是学科过于单一。事实上,鲜明的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恰恰是医学院校安身立命之所在。要培养和增强医学院校的竞争力,提升办学水平,关键不在于其开设了多少专业,而在于把优势学科做大做强。
校园文化作为生动展示高校特色的载体和高校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持和塑构医学院校办学特色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医学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调动各种资源,提炼办学历史、确立办学优势、凸显办学特色、理清办学思路、明确办学方向,这既是医学院校建设校园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其校园文化应该发挥的功能。
3.3 校园文化要成为培养和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医学被简单化理解为生物医学,医学被完全归到自然科学中去,医术被理解为价值中性的技术活,治病救人被等同于修理机器,医学的人学色彩很大程度上被遗忘和祛除了。这也是医学生日后成为医务工作者缺乏对病人的人性关怀的重要原因。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应该发挥对专业教育的不足进行补充的作用,解决专业课程不能解决的“技术为谁”的价值观问题。文化的最重要功能就是“化人”,医学院校在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加强对医学生进行医学伦理学、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的影响和教育,让医学生牢固树立向善向仁、治病是为了救人的观念和意识,培养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3.4 校校园文化要成为向社会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要辐射源
高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地方,也是我国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校园文化是我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日益频繁,高校校园文化对社会的辐射作用日益扩大。医学院校作为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摇篮,应该成为一个最推崇生命和健康的地方,而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也应该服务于此,应该体现生命和健康的显扬,并通过影响社会成为向社会传播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观念的重要辐射源。
参考文献
[1] 陈秀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自2007年初,在医学精英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制定了课程建设的基本规划。首先明确培养目标,即通过本课程的基本技能训练,希望学生掌握医学形态学研究思维方式和基本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触类旁通、灵活运用。因此,我们将该课程设置为临床七年制试验班三年级学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学分2分,40学时,理论实验各20学时。开课时间定在为期6周的基础科研训练之前进行。考核内容包括本课程理论课和实验课,各占总成绩的50%。
2多层次的教材建设
在开课之初,我们沿用了原有的校编教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材建设。2008年8月,我校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同主编的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作为一部适用范围较广的教材,目前已经在全国十几所院校使用。同时,我们提供《电镜技术》、《实验动物学》等辅助教材目录供学生参阅。
3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第1版)教材涵盖的内容较多,我们结合学系的科研优势和实验技术的实用性,合理优化教学内容,制定了理论课和实验课教学大纲。理论课教学中,每个章节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或实验原理进行讲解,可以通过自学消化理解的内容、目前已不常用的技术或实验方法,或与其他学科如电镜技术、实验动物学等交叉的内容均不纳入授课范围。此外,我们还结合新技术发展和学科新动态,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内容,逐年补充最新的实验技术或相关内容,例如多个公司推出的En-Vison、MaxVision、EliVisionTMplus和Polink-2plus等新的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改良的Alexafluor系列荧光素和美国BIOTIUM公司最新开发的CF系列荧光素等。在教学过程中,则根据课程组成员的科研特长安排授课内容,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作为一门医学实验技术,熟练应用这门技术进行科学研究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实践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我们设置的实验课教学精选了石蜡、冰冻组织切片标本制作和HE染色技术;碱性磷酸酶染色技术;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我们还安排了实验设计及课堂讨论的环节。
4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三年级的临床七年制试验班学生还处在基础课学习阶段,虽然学习了与科研相关的基础知识,但是并没有真正接触科研工作。为了防止“纸上谈兵”,我们在完成理论课教学和实验技术实践之后,还特意安排了一次独具特色的实验设计及课堂讨论进行“模拟练兵”,通过设计自己感兴趣的小实验,深化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具体内容分为三部分:引言(研究背景)部分包括该领域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概要、实验目的和意义,大约500字;材料与方法部分包括实验对象(人或动物)、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突出体现免疫组织化学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选用的抗体种属来源和显色试剂,以及详细的操作流程;结果部分对预期结果进行简要的分析。学生通过自由组合分成大约10个小组,每组3-4人,利用3个学时对设计的实验以PPT的形式进行答辩,由3-4名老师作为评委,对实验设计进行提问和点评,各组学生进行自评和组间互评,最后授课教师进行总结。这种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深受学生欢迎。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通过“查阅文献-实验设计-小组答辩-评委提问-解答讨论-总结归纳”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对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这门技术的应用范围和适用原则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5合理的考核方式及评定标准
本课程理论和实验考核各占总成绩的50%。理论课考核我们尝试了多种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对错、问答题、叙述题和综合运用型试题,采用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两种形式。最终,我们选择了闭卷考试的形式,题型确定为选择题、判断对错、问答题,并且已经建立了完整的试题库。综合运用型试题以开卷的实验设计考核替代,占总成绩的20%,其中引言8分,实验材料和方法6分,预期结果与结果分析6分。实验课中标本制备和染色占总成绩30%,HE染色标本、碱性磷酸酶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占10分。染色切片标本经显微摄影后提供照片,照片显示的阳性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为4分;照片清晰为3分;照片颜色纯正、构图美观大方3分。
6学生反馈及后续调查
在针对临床七年制(试验班)的教学反馈和教师的自反馈调查中,我们发现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对本课程的满意度均逐年提高,该课程最终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认可。最重要的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开启了科研之门。经过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的学习,试验班学生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为期6周的基础科研训练中,并且能够积极参与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申请。由于经过本课程培训的学生能够敏锐地感受科研热点,合理地将组织化学与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应用于实验设计,实验方案设计具有一定可行性,体现一定程度的创新性和创造力,所以中标率明显高于其他班级的学生。
7结语
首先介绍化学的定义,不同的教材对化学的定义有着不同的表述,笔者采用的定义是: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离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然后从“原子、分子、离子层次”、“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几个方面逐字逐句解释其内涵和联系。强调“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组成和结构,性质决定用途”这一辩证关系和基础理论对化学及相关课程学习的普遍指导意义,这一规律对于单质、无机物和有机物普遍适用。之后,介绍化学的四大分支,使学生对化学类后续课程有一个初步了解。其中,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所有的化学元素和它们的无机化合物。无机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两大结构(原子结构与周期系、分子结构)、四大平衡(电离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配合平衡)、元素化学。同时介绍各章节分配的理论课时及其实验课时,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及重点章节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可以对化学发展史和无机化学的研究趋向做简单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也可留出时间让学生自学。
2化学与医学及检验学的联系
作为医学生,首先让学生了解化学与医学的联系。历史上,化学家很早就努力为医治疾病制造药物(如、抗生素药物等),为医学和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现代医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体中生理、心理和病理现象的规律,从而寻求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以保障人类健康。显然,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而人体包含着由八十多种元素构成的上万种化学物质,这些物质间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人体的一切生理现象(如消化、吸收、排泄、循环等)都是这些复杂化学变化的外在体现。此外,人体内元素含量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人体必需元素的缺乏和过量都会导致人体化学平衡失调,进而导致多种疾病(如缺钙会导致佝偻病、缺铁会导致贫血、氟过量会导致氟骨症)。最后,治疗疾病要依靠药物,而药物本身也是化学物质,其药理作用与其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药典中有很多无机药物如碳酸氢钠、碳酸钙、氢氧化铝、氯化铵等,可举例让学生了解。下面介绍化学与检验专业的联系。由于大一新生刚入校,还没接触检验专业课,教师可简单介绍一下检验专业: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化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如何通过实验室技术、医疗仪器设备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该学科要求使用各种光电仪器及化学试剂完成实验分析,所以偏重理科,要求有较好的化学基础。接下来让学生了解经过检验得到准确结果是治疗疾病的首要及关键步骤,激发学生学习检验专业的热情。然后结合具体例子,如临床检验常运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测定血、尿、胃液等生物标本中某些成分的含量,以帮助正确诊断疾病,来说明检验专业学生打好化学基础的重要性。这部分最后可选择播放高分子化学家周其凤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一歌来活跃课堂气氛。歌词中的“化学究竟是什么,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的你我,是化学过程的结果,你我的消化系统,是化学过程的场所”,“记忆和思维活动,要借化学过程来描摹”,“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也是化学密码解锁“这几句形象地说明了化学与人体的紧密联系。
3进一步强调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掌握其学习方法
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医学人才。为此,医学教育工作者应以转化医学理念指导医学教学改革。首先,调整教学内容。医学教学要与时俱进,在确立以基本理论、技能为重点的教学内容的同时,及时将各专业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应用贯穿到教学中,使医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对攻克疾病的重要性。在讲授具体知识点时,不仅要讲清基本原理,更要说明该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开展与理论教学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减少演示性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目前,医学院校采取的教学模式有基于讲座的学习方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基于个案的学习方法(CaseBasedLearning,CBL)和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LBL是最常用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为特点,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CBL是以典型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讨论的教学模式。这两种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PBL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小组讨论式及自学式教学模式,在塑造学生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有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比LBL和CBL教学模式更有优势,契合转化医学理念,但也存在缺陷,如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为克服这些教学模式的缺陷,美国Oklahoma大学的LarryMichaelsen提出了基于团队的教学模式(TeamBasedLearning,TBL),它结合了LBL和PBL教学模式的优点,注重大班教学的系统性和小组学习的高效性,以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为引导,避免了PBL教学中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现象的发生。这一教学模式作为新兴的医学教学模式,已在欧美多所医学院校使用,取得较好效果。最后,还应重视开展医学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多开展临床见习、病例讨论、社区见习等活动,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提出问题,以解决提出的问题为目标进行科学研究,实现从临床问题到实验室研究的转化。
2以转化医学理念培养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培养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关键,在转化医学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引导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应用相结合,从临床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和方法。因此,非常有必要对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培训。
首先,要保证教师的科研内容与临床实践不脱节。目前医学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中,病理学和护理学是与临床实际工作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因为我国大部分病理学教师同时承担着附属医院病理科的病理诊断工作,护理学教师也在临床各科室轮岗。但其他一些基础课程(如病原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理学等)教师常由从事基础研究而缺乏临床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担任。
因此,医学院校可通过组织基础学科教师有选择地参加临床科室查房和全院疑难病例讨论,组织临床学科教师参加医学科研沙龙等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医学院校还可设立转化医学科研基金,鼓励基础学科教师与临床医生联合申请,为基础科研人员与临床医生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临床医生可将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反馈给基础科研人员,基础科研人员可通过研究及时将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