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1篇

1.缺乏具备高校资产管理专业素质的专兼职资产管理人员,日常管理手段相对滞后。大部分的独立学院还没有设立资产设备管理部门,资产管理工作一般由其他行政管理人员兼职,管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及业务能力都有待提高。在对于独立学院的资产设备管理工作中,还缺乏一定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在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于固定资产的建账、登记、粘贴条形码等一系列工作上还不够规范统一。

2.对于固定资产日常管理的意识淡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规范。许多独立学院的院系部门领导对于资产管理不够重视,更注重资产购置的管理,忽视了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学院领导的不重视,导致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缺乏一套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导致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漏洞,众多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

3.日常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较差。大多数独立学院存在资产管理日常工作不严谨。学院的固定资产和资产类别均比较多,大部分系部门没有设兼职资产管理员这个岗位,各系部门也没有建立部门自己的资产明细账,有些资产设备的使用系部门早已将设备报废淘汰,却没有及时到资产设备部门办理资产报废手续;有些系部门的资产早已购买很长时间,却没有及时办理登记入账手续;有的资产领用人发生变更却没及时通知资产管理部门,没有做好变更移交手续;随着时间延续,导致固定资产总账和明细账不符,各系部门每年例行的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只是应付差事,没有真正做到帐、卡、物一致。另外,没有专兼职的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的资产管理工作,导致固定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二、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改进与完善

1.注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业务水平强、有工作责任心的高素质、高水平的管理队伍是提高独立学院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不断健全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学院内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使每一位专兼职管理人员熟悉固定资产的申请、采购、登记、验收、建账到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再到固定资产的清查、报废、核销等一系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确保各项制度、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切实有效地做好资产管理工作。

2.独立学院领导应该高度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带头执行固定资产的相关规章制度、要求责任明确、落实到人,一套健全、完善、合理的适合学员发展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是资产管理工作的必备条件,只有将固定资产的管理步入规范化、科学化,才能将资产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科学化管理。做好充分的思想动员工作,对学院固定资产树立“人人有责”的意识。同时,随着独立学院的发展,新的问题会不断地出现,这就需要固定资产的规章制度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2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固定资产 管理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第一,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2006版会计准则取消了原会计准则中“单位价值较高”这一条件,但实务中企业仍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将单位价值在一定金额以上的项目计入固定资产,而商业银行一般是将因经营管理或提供服务而持有,使用年限超过1年,单位价值在2000元以上(含)的有形实物资产定义为固定资产。

一、 商业银行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目前商业银行的固定资产管理均遵循“统一规划、授权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模式,实行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三级分行共4个层次的管理体制,总行根据国家政策和本行经营战略,统一制定全行固定资产投资规划。各级行在授权范围内行使对辖内固定资产的购建、装修、使用、保管及处置管理权限,并承担相应责任。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价值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组织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和监督。办公室、科技、保卫等实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配套的实物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台账,负责固定资产购置、建设、验收领用、维修保养等事宜,监督检查固定资产使用情况,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负责拟定固定资产需求计划,规范使用和妥善保管领用的固定资产,接受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近几年来五大商业银行固定资产投资呈快速增长态势,以某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个二级分行为例,2011年至2013年固定资产每年新增额分别为949万元、2466万元和6941万元。随着固定资产数量和金额快速增长,加强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实际,就如何改进和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阐述一些看法。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受到了各级管理者的日益重视,但随着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财务核算制度的调整以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本身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一些因为管理不到位而产生的各种问题而逐步呈现出来。

(一)固定资产盘点不严,资产清查存在难度

按规定各级分支机构每年都组织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盘点,但由于实际工作中固定资产使用地点多、电子类机具数量大且型号相同,加之固定资产卡片信息填写不规范、固定资产部门之间调剂频繁,固定资产实物缺少编号,为固定资产的清查带来了一定难度,错盘、漏盘、重盘现象在所难免,清查工作难于做到真实细致。

(二)帐实不符一定程度上存在

账实不符主要表现为有账无实、有实无账和账实不匹配。其主要原因有:调出、报废及损坏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进行账务处理;使用部门不了解固定资产报废流程,在网点搬迁、装修及资产清理过程中擅自处置、报废固定资产,造成有账无实;出入库管理规定执行不到位,实物管理部门未办理出入库手续直接调出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直接领用固定资产,从而造成在账实不符;通过费用等其他途径形成的固定资产,未反映在固定资产账户,造成有实无账。

(三)固定资产核算处置不规范

一是固定资产装修改造,未能将拆除部分或者上次装修费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虚增固定资产价值。二是项目竣工决算造价不真实,为逃避预算投资控制内,对建设项目进行拆分处理;由于工作疏忽决算未能包含所有费用项目,从而造成漏项。三是在建工程达到预定使用状况或完工已移交使用,但未及时结转固定资产。

(四)固定资产投资事先论证不严谨

一是营业网点规划建设不科学,商业银行出于同业竞争、业务发展、经营转型等方面考虑,每年都会进行一定规模的营业网点新建、扩建、搬迁、装修等项目,基层行有时为了完成上级行网点建设任务,在进行网点购置、选址、装修方面未能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从而造成网点选址不当、装修投入过大,未能达到网点建设目标。二是网点建设周期过长。为降低装修对业务产生的不利影响,网点装修改造过程中一般将建设周期控制在二至三个季度内,但实际工作中往往超期,其原因主要有是银行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另外一个施工方不认真履行合同,施工过程中物力、人力投入不足,从而导致了预算不断变更调整,项目建设周期延长。

(五)固定资产管理粗放,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一是营业网点营业面积过大,建设时各类功能区齐全,投入使用后缺少相应人力资源支持,造成网点及设备闲置浪费;二是贪大求全,盲目攀比。装修改造中盲目追求高档豪华,不切实际,未能做到物尽其用;三是设备购置缺乏技术把关,业务使用部门不是根据工作需求提出采购申请,而是片面追求设备大、好、全,导致购置的资产大材小用、性价比低。

(六)闲置固定资产管理不严,降低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因管理松懈部分有使用价值、可调剂使用的固定资产闲置浪费。闲置房屋对外租赁价格偏低,甚至因缺乏管理被他人无偿长期占用,不仅租金无法收取,还可能导致财产的占有权和处置权无法落实。

三、对策及建议

固定资产作为商业银行开展业务经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银行业务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提高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管理者必须通过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运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扎实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从而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益,保障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

(一)完善固定资产制度,规范流程操作

建立和完善各类固定资产登记、调拨、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通过业务培训等多种方式,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固定资产规章制度,从而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严格出入库管理,严禁私自调拨固定资产,调拨固定资产时调拨单与固定资产实物同时下发,不要使实物与单据脱节,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一致;提高工作责任心,固定资产卡片记载信息一定要要做到全面、详细,绝不能简单、随意,做到卡片与实物型号、规格一致;规范财产清查制度,盘盈、盘亏固定资产必须查明原因,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

(二)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正确反映固定资产价值

要加强入账依据的审核,检查会计资料手续是否齐全,金额是否控制在上级行批复之内,杜绝项目拆分;加强项目完整性审查,认真检查项目决算、审计报告,防止项目遗漏;认真核查改扩建项目,严格按照会计核算要求结转改扩建项目的固定资产原值;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及时结转在建工程,切实做到账实相符;对固定资产毁损、提前报废的,及时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报告和账务处理,并注销固定资产卡片。

(三)完善营业网点建设的评估、评价制度

要通过对营业网点区域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科学合理地进行网点建设规划,并由此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及投资预算方案;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过程全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信息,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对不认真履行合同的供应商依据合同收取违约金,对履约能力严重不合格的供应商坚决列入 “黑名单”,从而避免网点建设周期延长现象的发生。

(四)严把固定资产的配置、采购关

固定资产配置要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使用部门购置需求要进行充分论证,要全面了解业务需求及设备功能用途,技术部门要参与设备的论证、采购与验收过程,减少采购的盲目性,做到资产的合理配备和节约、高效使用。

(五)加强闲置资产管理

要根据闲置资产的性质、类别采取不同的处置方式,对于微机、电子机具类闲置资产要在全行范围内进行调配,使闲置资产在不同机构、部门间进行流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使用效益;对拟对外出租的闲置房屋,要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合理租赁价格,签订租赁合同并收取保证金确保租金及时收取及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参考文献:

[1]王玲.商业银行固定资产风险的形成和对称分析[J].风险管,2013,10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3篇

摘 要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保证事业单位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促进事业单位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总量不断扩大,构成日趋复杂,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由于社会对公共服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上级主管部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事业单位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促进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问题 改进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固定资产“重购置、轻管理”。近年来,通过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得到进一步的规范,但长期以来形成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的情况并未完全改观。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与管理规章的学习,事业单位的许多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比较淡薄,思想认识不够,责任心不强,存在着职工认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己无关,是单位负责人及财会人员的事情,而单位领导往往忙于繁重的行政事务,忽视了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不强是导致单位固定资产闲置、流失、浪费等现象时有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日常管理基础工作相对薄弱

目前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有些单位因制度不健全而无章可循,有些单位虽然规章制度制订了不少,却执行不力,或者因为制度存在缺陷而不具备可操作性。制度不健全或虽有制度但执行监督不力,结果是一样的。它会使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责任心逐渐削弱,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从而导致固定资产毁损、流失。在日常的管理中,有的部门采购身兼多职,既管采购又管验收、报销,造成固定资产监管不力;有的不对实物进行验收,而只凭购货发票进行登记;有的部门之间固定资产调拨,不按规定向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审批,履行必要的手续,时间一长固定资产实物在哪儿无人知晓;有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长期未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结果造成固定资产家底不清、账物不符、账账不符。

(三)缺乏有效的管理机构,管理职责不明确

目前,大多数事业单位没有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而是采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即多个部门分头管理。业务科室管专业仪器设备,办公室、后勤部门管理房产、家具及一般设备和图书资料,财务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价值核算。上述这些部门都在管理固定资产,实际上却没有一个机构对固定资产负责协调管理。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确,缺少统筹协调,相互交叉时就容易发生职能部门相互推诿、相互扯皮的现象,重复购置现象在所难免,出现漏洞和浪费也难以避免。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保管、维护不力,处置不规范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数属于非经营性资产,不计成本,不核算盈亏,由国家财政拨款或用国有资产创收收益购置,以及部门之间相互调剂,无偿使用。由于缺乏必要的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职责挂钩,保管、使用、维护、转移则监控不力,造成设备闲置、非正常损坏、流失等现象较为普遍。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不够规范,有的固定资产账面有反映,实际已经报废;有的固定资产到了报废的年限,不办理报废手续,长期挂账,金额很大,有的单位固定资产出售不申报,不评估,不公开,资产报废、报损不作技术鉴定,资产处置收益不按规定用途使用等。不能做到定期进行固定资产清查盘点,报损、报废不及时,不按会计准则进行账务处理。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对公共服务工作的保障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其他各项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关系到单位的发展和职能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领导要带头,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在行动上积极建立和健全固定资产购建、保管、使用、维护与盘存等制度,积极组织加强实施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知识的教育培训。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促进公共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1.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国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具有权威性的专门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明确分管领导和相关的专业人员,确立定期会商制度,专门负责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彻底解决多头管理职责不明的问题。

2.要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网络,形成单位固定资产综合协调管理机构、各类固定资产使用科室部门、资产使用人员,分工负责、管用结合、统一领导的固定资产管理局面。

3.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机制,明确责任人,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层层分解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并真正落实到人。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队伍建设,要选拔和造就一支思想正确、作风踏实、责任心强、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善于管理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要努力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业务技能,保证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防止固定资产流失

要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关键。事业单位应根据国家固定资产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和完善一整套完备的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在资产使用上,应坚持“随事不随人”的原则。健全资产移交制度,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对调离本单位或离退休人员,要先清资产后离岗,先撤销资产使用卡,收回由个人占有使用的资产,然后办理调转手续;对单位领导离任,将资产与资金同时纳入审计程序,将任职期间的资产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离职审计,依据资产和资金审计报告进行离职移交;对本单位内的调动,按其工作需要,仍需使用的资产,可以采取变卡不移物的办法,由财务部门调整资产变动手续;对新的任职岗位不需要继续占用的资产,绝不能物随人走,变成私有资产。

(四)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加强维护,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

要加强调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打破部门、专业的界限。根据开展工作的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备固定资产,充分利用现有的固定资产。对使用固定资产要明确相应的管理责任,不能“只用不管”,要按“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固定资产维护和保养,切实保护固定资产的完整无损,对于发生损失和丢失现象的责任者,既要批评教育,又要视其情节轻重进行赔偿和惩罚。加大监督力度,使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常态化、制度化。这样既可以节约资金,又减少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问题,提高固定资产利用效率。

(五)加强内部监察和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规范资产管理行为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医院 固定资产 管理

医院的固定资产,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服务等各项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保障人民健康卫生事业的重要条件;是反映医院经济实力、规模大小和医疗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的医院绝大多数为公立医院,主要通过财政补贴、贷款及自筹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购置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归属于国有资产。

如何加强国有固定资产管理,搞好产权界定,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医院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固定资产管理是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固定资产管理,充分发挥其效能,对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医院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阶段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管理意识淡薄,设备购置盲目,核销处置不及时等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已成为医院管理者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一、目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购置中存在盲目性,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由于缺乏责任心或某些利益的驱动,一些单位管理者比较热衷于买设备、搞基建,在事先没有经过科学论证和效益分析的情况下,就匆忙地购置,结果导致购进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甚至闲置,造成资金的极大浪费。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关人员责任不明。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没有统一部门、多头管理,财务部门管总帐、管金额;总务管房屋、家具;设备科管设备,各部门无明细帐或明细帐不健全。各零用科室无责任人管理财产,无收发、维修记录。固定资产经常几年也不盘存一次,已报废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核销。造成帐实不符。

3.固定资产核算方法不完善,固定资产帐面价值失真。当前医院会计核算固定资产采用的是历史成本法,并且不计提折旧。(以提修勾基金的形式在净值产中反映,而不是固定资产的抵减科目)医院固定资产余额越来越高。与之相应的老化程度越高,却得不到客观、及时的反映,不利于主管部门的监控、管理、评价。医疗设备大多属高新科技设备,更新淘汰快,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核算中却没有相应的加速折旧及资产减值准备,造成帐面固定资产严重失真。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办法

1.建立固定资产三级管理模式,明确责任、制度到人。从基层抓起,第三级是资产的占用部门,一般是基层科室。大的科室还可细分为若干单元,避免管理范围过大,影响管理质量,三级部门是资产使用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明细帐和资产卡,领用保管有专人签字、负责。人员调动应及时移交,定期盘点和对帐。第二级(中间级)是职能管理部门,如设备科、总务科、基建科等部门。这一层负责承上启下,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任务重、责任大,宜思想好、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负责人。第二级应分部门、分科室建立数量金额式明细帐,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进、领用、报废毁损情况,并建立资产卡片与领用科室一式二份,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领用、维修、转移等情况。第一级是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心,是固定资产的最高层。人员可由院长、分管后勤的副院长、财务负责人及经济管理专家等组成。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负责全院固定资产管理,负责起草各种管理规定,及这些规定的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定期(每年至少一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进行贵重仪器设备抽查。并设立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帐。

2.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及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1)固定资产管理中心,指定一系列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清查核对制度、固定资产档案管理制度,报损、报废、调出审批制度、考核评比奖惩制度等。

(2)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医院定期对本单位的帐务收支,固定资产及经济效益进行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的营运收益;必须注意审计固定资产折旧是否足额提取,固定资产是否得到充分利用,是否有帐外固定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有无流失现象,切实解决固定资产帐实不符,闲置浪费及被非法侵占的问题。

(3)实行公开招标采购,任何部门购入大型仪器设备必须执行请购、询价、公开招标程序。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及管理部门一起从使用的实际出发,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价格关,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安全性、可靠性。杜绝盲目采购。

(4)加强固定资产指标考核,强化增值意识,将固定资产管理列入医院对使用科室考核的内容。科室必须按制度将各项固定资产管理落实到人,由科室经济核算员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质管理核算制度;由设备科负责考核使用情况及设备定期保养维修,协助科室提高设备使用率,财务科将科室资产占用、维修、损毁等情况量化成数据,进行奖惩。并将结果进行公布,通过考核强化科室保值、增值意识,促进增收节支。

3.完善医院会计制度,规范对固定资产的核算。

医院固定资产核算方法比较特殊,购入固定资产时,根据资金来源的不同,借记“专用基金一一般修购费”、“事业基金”、“财政专项支出”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同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月末按一定比例计提“专用基金――一般修购费”,这样核算不仅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真实价值,也无法为估计固定资产的残值和转让价值提供参考。建议参照企业会计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办法对医院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高新医疗仪器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法,以更好适应显示中高新医疗仪器设备价值高、更新淘汰快的特点。并于季末、年末对固定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利于在会计报表上真实反应医院固定资产价值。

4.建立计算机网络

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来管理固定资产。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利用计算机能大大地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质量,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把各责任中心的终端链接起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范文第5篇

固定资产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实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观念的制约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我国中等职业院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疏漏。学校相关负责人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其安全、完整和增值等,实现中职院校快速可持续发展。笔者着重对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反思,以提高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质量。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和反思

一、引言

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国家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对中职学校的资金投入力度,从根本上完善了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加大了对固定资产的投入力度。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负责人要结合中职学校的实际发展诉求,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和管理质量。中职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设置有固定的资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登记,并建立线上资产管理平台,对各部门实物保管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协助。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相关管理人员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应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对学校固定资产进行有效管理。

二、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缺失

固定资产管理一直是中等职业学校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其制度层面存在诸多疏漏和缺失。加之,固定资产管理过于形式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不注重对固定资产和相关设施进行采购、验收、维护和保养等。对学校内部固定资产实际状况不明确,很难保证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一般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财务核算都是由财务部门执行的,而教学设备的管理是由不同学科进行负责的。并没有结合学校发展现状,设置固定的资产管理部门,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职责不明。

(二)资产管理意识不足

中职学校应用国家财政拨款,对相关配套设施进行购买和引进。但是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缺乏严谨的资产管理意识。普遍存在重购买和轻管理的现象。当前,很多中职学校已经将网络化管理模式应用到了固定资产管理中。但是并没有委托专职人员进行管理,导致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疏漏。固定资产主要目的是满足相关学科的日常教学需求,各部门基于自身利益,对固定资产进行重复购买,导致资金浪费严重,资源共享效率低,缺乏统一的资产管理规划。

(三)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不规范

固定资产管理需要结合设备购入资金和购入过程中的相关费用,进行记账。但是,实际固定资产的计价方式却是以发票为主,不重视对安装费用和运输费用等进行记录,使固定资产入账不够准确和完整。针对已经投入使用,但是移交手续缺失的固定资产,要先按照估价进行入账,核定好实际价格后,对入账进行调整。比如,部分中职院校建筑竣工之后,验收和决算工作滞后,相关账目不明确。部分获赠的艺术品等没有原始凭据,无法办理入账手续,形成大量账外资产。资产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不重视资产台账核对,导致资产管理混乱,无法明确反映中等职业学校资产管理情况。

三、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反思

首先,固定资产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管理人员要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分配,最大程度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相关部门要结合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并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对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划分。校长负责对全校资产管理进行宏观指导,并对重大事物进行决策。财务部门主要对固定资产进行核算。总务部门要对全校固定资产进行统筹管理,并注重管理过程中的权威性。同时,各科室也要有专门人员对本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并做好日常使用记录,将资产管理过程中的变动或者损坏及时上报管理小组。资产管理小组也要及时对学校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真正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其次,学校要制定固定资产管理规章制度,并将相关奖惩措施落实到位。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需要以完善的奖惩机制为依托,进而结合固定资产管理情况,对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和质量进行评定,以此督促他们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同时,学校也要建立清晰的固定资产使用情况表和评价考核表,充分调动相关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积极性。第三,重视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近年来,我国财务人员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培训比较缺失。学校要通过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再教育,使其不断拓宽专业知识,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沟通与交流,不断取长补短,从根本上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质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提供充足的硬件设施。

四、结束语

固定资产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物质基础,直接关系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方向。财务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要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高资产利用率,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

作者:赵晓红 单位:山西省晋中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