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信息化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施工企业 信息化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225-03
引言
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谁掌握了从海量信息中挖掘有效信息的技术,谁就能随时掌握市场动态,谁就占有了市场竞争的制高点。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对先进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在企业经营活动过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企业而言,这是机遇同时也是挑战。能否顺应时代变迁的需求,掐准市场发展的脉搏,充分利用先进技术,逐步推进管理模式的改善和创新,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
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不仅仅是单纯管理制度的更新、管理工具的变化,而是由表及里、自上而下的企业文化的变革、管理理念的更新。企业的管理模式是管理层管理理念的表征,是支撑整个企业系统正常运作的基础。评价一种管理模式优劣的核心是能否给企业带来期望的效益。进度、质量、成本是施工企业重点关注的三个要素,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可以帮助施工企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有效的跟踪进度、监督质量、控制成本,同时降低管理风险,提高管理水平。
图1施工企业三要素关系图
一、构建信息化平台的功能
时代在变迁,科技在进步,社会需求、经济发展、市场环境、科学技术等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均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这就导致企业的管理行为不可能是静止不动的,而必须跟随时代的脚步做出必要的调整。当今社会,先进管理理念层出不穷,高新管理技术更是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型信息化管理模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进度、质量、成本是施工企业的三个核心管理要素,三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存在如图1所示的此消彼长的不确定关系。最优的质量最快的进度最低的成本是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现实生活中,通常以追求三者之间的相对均衡,实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为管理目标。
图2企业树结构图
施工企业信息化是指从工程项目规划、招标、概预算、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合同、进度、竣工结算等整个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逐步提高工程项目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使信息对工程项目的贡献达到较高水平的过程[1]。通俗的讲,施工企业信息化就是以信息化管理理念为支撑,以现代化管理软件系统为媒介,构建企业级集成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企业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动态、实时、全面监控。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就是以科学技术代替人工劳动的过程,是一种符合当代市场竞争环境的,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增强竞争能力,降低管理风险的管理模式的革新。具体来说,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功能:(1)梳理组织流程。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职能,也是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化帮助企业理顺工作流程,顺利组织机构,明晰管理职能,杜绝管理的灰色地带,最终形成如上页图2所示的以信息化管理理念为根基,以管理制度为主干,以成本管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为手段的模块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2)全面监控企业经营活动。它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标志性管理手段。人工、物力、财力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三个要素,由此延伸出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三个相互依存、互通互联的企业经营活动数据流。企业信息化的目的之间就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三种数据流形式的管理,实现企业经营活动的透明化、公开化、科学化,全面监控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进程,并实现即时纠偏(如图3所示)。通过构建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都将被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化,并实现动态更新,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的“有章可循、有底可查”。高效管理软件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员工手工劳动工作量,而且通过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功能管理层可以快捷、方便的查询各类数据,包括财务数据、合同信息、人工信息等,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监控。(3)集成企业信息,辅助决策支持。管理模式革新的主要依据是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残酷。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全面性成为了市场竞争的主角。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构建,充分整合企业内外部一切资源服务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畅通信息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共享渠道,搭建具有科学性、准确性、实时性的辅助决策支持体系。
图3企业管理资源流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009年由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推出的《全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全面分析概况了当前中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2]。
从表中分析可知,特级资质企业和一级资质企业已开展信息化工作的企业共607家,仅占样本总数2 980家的20.3%。因此中国的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除资金投入不够、经验不足等因素外,还暴露出如下几点主要问题,它们向大山一样,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如图4所示)。
图4信息化问题结构图
1.名存实亡。管理模式的革新是一种由表及里、由内至外的系统变革,其核心是管理理念的更新,而不仅仅是规章制度的调整、组织机构的重组等外在特征的变化。实现了数据由手工录入至计算机控制,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安装了先进的管理决策支持软件,并不意味着实现了企业的信息化管理,如果不革新管理理念,只能使企业的信息化走向名存实亡的深渊,空有其表而空乏其心。
2.有名无实。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不是一种政令性的、条例性的强制性工作,这种管理模式的产生是伴随着企业发展环境的变换而形成的。高新技术的发展、市场环境的激烈竞争、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促成了这种先进管理理念的形成。如果仅仅将企业的信息化看成是一种应付检查、获取资质的工具,仅仅是一种表面文章,那么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必然停滞不前,有名无实,可能存在短期效应,但长远来看必然会因为无法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而被淘汰。
3.四面楚歌。管理模式的革新涉及管理理念的改变、管理制度的变化、组织机构的重组、人员岗位的调配等方方面面,必然会触动旧有管理体系,其实质是利益链的重新分配。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及未来不确定性的影响,管理模式的革新必然会受到各种利益集团的层次阻挠。企业信息化的功能之一是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监控,是一种权利的制衡手段,可以有效规避人为因素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负面影响。由于企业信息化涉及到权利体系的重组,因此也必然会遇到各种阻力,如处理不善,可能出现四面楚歌的状况而最终覆灭。
4.盲目跟风。管理模式的革新应当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不考虑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工作性质、战略需求,盲目模仿典型经验,盲目引入先进管理理念或管理技术,不仅无法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而且可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大量浪费,徒劳无功,甚至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得不偿失。
三、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只有通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有效服务于实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同样如此,它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目前企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了解企业的战略需求,了解企业的生产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才能顺利推进。(2)重点突破、逐层推进。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进必须首先要恰当解决权利利益的分配重组问题,突破了这一障碍,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考虑以成本管理为突破口和中心,以合约管理为主线,以全面预算管理为龙头,以网络化办公为支撑的方式来推进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3)革新管理理念。管理理念指导管理模式,管理模式体现管理理念,二者相辅相成,当两者达到协调统一时,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才会成功实现。企业的信息化应该着眼于构建新型信息化管理理念,即从信息化的角度去分析、管理、控制企业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4)运用领导魅力。管理模式的革新阻力重重,通过自上而下的推行、自下而上的配合才能解决问题。领导特别是中高层领导的重视程度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重要保证。有效运用领导魅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构建长效机制。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种长期的工作,因此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来保证信息化建设工作始终如一的、长期有效的推进,改变传统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存斌.中国施工企业信息化[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14.
[2]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全国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调查报告[J].施工企业管理,2009,(4).
Research on Informationization Management Mode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LI Cun-bin,LIU Ting-ting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Beijing 102206,China)
一、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的基本情况
镇政府所在地大盂村,南距县城13公里,北距忻州市30公里,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也是商业、集市贸易的枢纽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是以建材业为主、农副产品加工和畜产品养殖加工为辅的新型小城镇。2001年进行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大盂村硬化了两条主街道,凿了一眼深井,扩建了一栋小学教学楼,新建了镇中学教学楼,镇中心卫生院,信用合作社和居民楼,依托深井水建了45栋节能温室。
经济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大盂镇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的引进落户。全镇的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县首邑西路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全年上缴税金2000万元,但目前受到金融危机严重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的不利局面。与此同时,经过积极协商联系,投资在千万元以上水泥粉磨站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全镇新的经济增长亮点。
(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几年随着小城镇建设力度的逐渐加大,交通、通讯、医疗、教育、水利、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镇容镇貌得到很大改变。
(二)人口不断聚集,就业结构不断完善。小城镇就业人口不断增加,小城镇人口就业结构呈多元化,主要以商业、服务业为主。
(三)集镇建设对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民营经济发展和集贸市场扩大提供了平台,二、三产业发展速度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大,一改过去冷清、沉闷的景象。
二、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民工向城镇集聚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及效果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政策和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揽全局,以加快创新为主题,以项目产业建设为主线,以城效经济为主导,着力构建“一带三产业”,即构建大运经济带,发展林牧、果蔬、生态旅游三个主导产业,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富裕农民群众,建设太原北部经济强镇。大盂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抓紧抓好太原工业新区规划建设的机遇,用足用好优惠政策,引进建设民营项目,使民营经济成为全镇经济发展的主力;壮大大运经济带,抓紧抓好省市规划建设大运经济带的机遇,依傍大运路的优势,加快项目建设,发展相关产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抓紧抓好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搞好试点,以点带面,建设生态美、实力强、人民富裕的新大盂。
(二)突出重点、壮大龙头。在全县“生态建设年”活动大力促动下,把主要精力放在投产项目即百城钢铁的达产达效上,把税收目标的实现全部寄托在百城钢铁上。通过外部环境的创造和内部企业的努力,对供料系统、除尘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融资、原料、技术、市场等多方面得到改善和开拓,生产效益有效提升,仅百城钢铁一家纳税就达1600多万元,仅次于龙辉、三兴、东铝,连续两年位居全县第四纳税大户,为全县财政税收做出突出贡献。把发展后劲放在研发项目即喜跃发彩色沥青的开发上,新建生产车间,购置稀浆封层和沥青洒布车辆,该公司承建了县城新阳大街改造工程,出资为阳曲公园修建了聚仙阁第一景观,为大盂增光添彩。与此同时,不失时机地争取到并配合好,顺利完成和推进了一批重点基础项目,争取投资8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近20000亩,顺利完成了建于移动新村投资达640万元的富士康敬老院,建于大盂中学投资达400余万元的文物古迹慈仁寺。顺利推进了一期投资700余万元的大盂中学扩建工程,二期投资200多万元的移动新村建设工程,全镇重点工程项目显著推进。
(三)夯实基础、提升功能。从事关群众长远发展的水、路、田入手,下大力气抓好基础建设。积极向市县交通部门争取,年内新修三条乡村路,分别是卷子头――三畛――大盂,大运路――大泉沟――张家沟――李家沟――大盂,大运路――南高庄――大盂——辛庄。至此,大盂镇将形成环形路网结构,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以此为契机,硬化卷子头、大盂、南高庄、张家沟等村主街道,新建铁猫公园、绿化大盂村主街道,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稳步推进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改造大盂村农田1400亩,新打深井1眼,修整田间路5公里,栽植田间林6000余株,铺设灌溉管道6000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优化产业,形成特色。巩固优化传统产业,以景庄、北家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在景庄、北家庄、金家岗等村规模发展小杂粮种植,以砂河、棘针沟养猪专业合作社为带动,发展农户规模养猪,以中低产田改造项
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现状调查报
“认知企业”实践报告
乡镇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工作调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调查
09年大学生手机市场的调查报
大学生人民广播电台实践报告
入党积极分子社会实践报告
手机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白色污染研究性调查报告
关键词:专业评估;模式;河海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2-0054-03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包含了学生、教师、课程、教材、实验室、实践实习基地、教学管理人员等相关要素。国内外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的理论与实践证明,专业评估是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行之有效的手段。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为进一步做好评估工作指明了方向:“各高校应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构建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评估制度。”因此,校内专业评估是强化高校自主意识,建立健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加强本科专业建设和管理,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一、校内专业评估的目的
第一,有利于各专业了解自身办学水平的现状。校内专业评估强调全员性、全面性、发展性,注重质量建设的过程性环节,全面、客观地考察教学全过程。通过“亮家底”“理思路”“促改进”的实践方式,为各专业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提高专业竞争力指明了方向。
第二,有利于高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通过对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诊断和分析,高校能够准确判断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结构的适应度以及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区域和全国的竞争力,促使高校在“合理布局、整体优化,面向需求、强化特色,注重效益、科学定位”的原则下,开展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强化优势特色专业,培育新兴潜力专业,调整缺乏竞争力的专业,形成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
第三,有利于高校科学评估各项教学政策成效。通过分析全校专业自评数据、学情调查数据和相关满意度调查数据,高校能够有效检验各项教学政策的合理性和执行效果,明确政策的改进方向,并为合理调控人、财、物等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有利于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校内专业评估是高校内部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激活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调动高校自我管理、自主参与、自我改进、自我提升的积极性[1],增强适应外部评估的能力,为将来接受外部整体教学评估和专项评估夯实基础。
二、国内外校内专业评估的经验
(一)学情调查
目前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学情调查项目有:美国的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项目、英国的全国大学生调查项目和澳大利亚的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项目[2]。以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NSSE)为例,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学业挑战度;主动合作学习水平;生师互动水平;校园经验丰富度;校园环境支持度。清华大学史静寰教授引进NSSE项目,分析了清华大学与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5个一级指标的差异性[3]。大学生学情调查以学生学习投入度、学习过程、学习成效为评价内容,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丰富了专业评估内涵。
(二)专业认证与评估
教育部组织的专业认证和住建部组织的专业评估是我国工程教育领域最具权威性的专业评估项目。如专业认证中水利类专业认证一级指标:专业目标,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学生发展,管理制度,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分为:合格,完全符合标准(P);合格,达到标准要求(P/C);合格,基本达到标准(P/W);不合格(F)。专业认证和评估的基本工作模式为找问题,找出专业的办学实际与评估标准的差距。专业认证和评估推进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建立了与注册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体系,促进了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国际互认。
(三)专业等级排名榜
近年来社会评价机构对专业办学的影响力逐年增大,社会评价机构以一套或一组指标作为质量度量,各类指标通常都划分为投入指标、过程指标和产出指标三大类[4]。如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专业评价的一级指标分为:办学资源,教学水平,科学研究,专业声誉。该中心将各大学的专业(类)分为五个等级,对高校各专业进行等级排名,受到广大考生和用人单位的关注。
三、校内专业评估的内容
河海大学历来高度重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2005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十一五”期间,学校制定并实施了《河海大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十一五”实施方案》(简称“彩虹工程”),逐步建立起标准明确、过程控制、评价合理、持续改进的河海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5]。2008年,学校实施了校内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培养质量评估、教学管理评估以及毕业设计(论文)评估等6项校内专项评估工作,为进一步改革、创新校内教学评估的模式和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学校高度重视新一轮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多次组织教学院长、本科教学督导、专业认证与专业评估专家、教育学专家、管理学专家进行研讨。通过深入研究国内外专业评估的理论前沿和先进经验,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明确了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评价、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评价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四大评估模块,保障了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建立了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新模式。
(一)专家对专业自评报告的评价
专家全面审阅专业自评报告,系统总结专业建设成效、存在的问题,并明确改进的方向。专业自评报告主要依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验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精神,开展教师发展、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教学管理和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评估,全面考察专业建设现状,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提高专业品质。教师发展包含教师培养和教学水平2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师资结构、教学培训、教学团队、评优评奖、教学满意度等。教学改革包含培养模式、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成果4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专业改革、专业教育、课程规划、教材选用、教材编写、教改立项和获奖、教学研究论文等。实践教学包含实验(实践)项目、实习状况、毕业设计(论文)3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实验开出率、综合性实验、社会实践、校外基地、实习效果、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和质量等。教学管理包含过程管理、质量保障、教研活动3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教学文件、教学组织、领导听课、同行听课、院督导听课、学情调查、教研组织与成效等。培养质量包含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学习成效、社会声誉4个维度,主要观测点为:专业技能、综合素养、毕业率继续深造率、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竞赛获奖、论文专利、就业质量、社会评价等。
(二)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的评价
对在校大学生开展专业认识、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和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参与专业建设的积极性。专业认识包含专业兴趣、前景期望2个维度;教学质量包含课程体系、课堂教学、课后指导、实践教学、创新创业教育5个维度;教学管理包含教学纪律、行政服务、班导师服务3个维度;教学保障包含师资配备、实验设备、教材及学习资源3个维度。
(三)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的评价
对毕业生开展培养过程、核心课程、专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推动专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专业教育、实习效果、毕业设计(论文)、就业教育5个维度;核心课程包含课程重要性、课程有效性2个维度;专业技能包含多项特定专业技术能力;综合能力包含批判性思维、良好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10项综合能力。
(四)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的评价
对用人单位开展毕业生专业理论知识、工程(社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合作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等方面的满意度调查,了解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收集用人单位需求,鼓励行业用人部门深度参与专业课程设置,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四、校内专业评估的程序与方法
(一)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校内专业评估涉及专业教师、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评估专家等众多人员,操作流程复杂,只有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化平台才能保障评估工作顺利实施。信息化平台应体现流程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流程化是指系统能满足在线自评、在线调查、在线审核、在线评估等功能,保障校内专业评估工作有序、高效开展;集成化是指系统能实现多角色数据共享功能,如在校生、毕业生调查模块中“本学期课程学习状态”“课外学习活动情况”“毕业生综合能力”等学情调查数据能够自动被专业自评模块读取;智能化是指系统能提供大数据挖掘、统计功能,提升专业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二)开展专业自评
一是专业负责人在学习、领会校内专业评估方案后,对照校内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收集相关支撑材料,认真、细致、实事求是地填写专业自评报告。二是学院审核专业自评报告数据的真实性。三是专业自评报告经学院审核通过后,在全校公示,接受广大教师、学生监督。专业负责人还需为在校生、毕业生满意度调查提供专业核心课程清单和相关专业技能明细。
(三)实施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评价
教务处组织开展在校生对教学工作满意度评价,并与就业指导中心一起做好毕业生对专业培养满意度评价、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满意度评价工作,并最终提供各专业三类评价的调查数据。教务处还需汇总整理好校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研究性示范课程、全英文课程、新生研讨课、学位率、毕业率、教师获奖等数据明细,进一步减轻专业自评工作负担。
(四)注重专家评估
专家遴选的标准为:一是专业相近。评估专家必须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二是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评估专家必须是从事过系主任、教学副院长等教学管理工作的专家。三是专家多元化。每个专业安排2―3名专家进行评估,其中至少1名为校外专家。教务处统一组织专家开展专业评估工作,专家通过网络查阅专业自评报告,依据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价,并撰写专家评价意见。
(五)形成专业评估分报告
专业评估结果实施分类指导,学校将专业竞争力等级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强竞争力专业,是指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品牌(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建设点的专业。强竞争力专业是学校的优势专业,是吸引考生和用人单位的“拳头”产品。强竞争力专业要能体现“领头羊”作用,应获得更多、更高等级的教学获奖和教学改革项目;应大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应高质量通过教育部和住建部的专业认证和专业评估;应大力拓展国际化教育,开设了全英文课程、本科生中具有一个月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学生比例高;应有较高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率等。第二类为新办专业,是指毕业生不足三届的专业。新办专业应具备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且执行良好;师资队伍结构应合理,能够胜任教学工作;实验、实习条件应有保障;学生、用人单位满意度好等。第三类为一般竞争力专业,是指除强竞争力专业和新办专业之外的专业。一般竞争力专业应有准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能够主动适应和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应有强化学生专业认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具体措施;专业建设应取得一定成效,有省级及以上教学改革项目或奖励;教师积极参与校内外各项教学培训,有一批教研成果;就业率达90%以上等。教务处与学院共同分析评估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数据,依据各专业的竞争力等级,明确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对应对策,并最终形成单个专业评估分报告。
(六)形成专业评估总报告
学校从全校层面汇总专家、在校生、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数据,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分析学校在专业建设中的成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供对策和建议,并最终形成校内专业评估总报告。
五、校内专业评估的成效
2012年,河海大学组织57个本科专业开展了校内专业自评工作,3906名在校生、3610名毕业生、311家用人单位参与了问卷调查,邀请了校内外67位知名专家在线评审,了河海大学本科教学专业评估分报告和总报告白皮书。本次校内专业评估构建了利益相关者协商共治的长效机制,评估主体多元化,评估内容多样化;打破了评价结果唯分数论制约,而是根据专业竞争力不同等级给予专业相应指导,激发了专业在校内专业评估中的主动性,变“要我评”为“我要评”;建立了学校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常态化的联系机制,使专业面向社会发展实际培养学生,提高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建立了循环评估和后继评估机制,完善了校内常态化监测的教学评估制度。
参考文献:
[1]宋彩萍.高校专业内涵建设自主评估框架维度甄别与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
[2]史秋衡.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
[3]史静寰.清华大学本科教育学情调查报告[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
一、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次土地调查是国务院部署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目的是全面查清全市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登记等制度,构建完整统一的土地登记体系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土地资源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掌握真实准确的土地数据,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编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和改善土地调控,实行科学决策,保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农民权益,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和实施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的重要支撑;是提高政府执法行政能力和国土资源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方式和管理职能转变的重要措施。
我市在1992年完成了第一次土地调查。十多年来,土地利用现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做好第二次土地调查,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决策,实现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促进我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标和任务
(一)主要目标和调查范围。
主要目标是采用先进技术方法,在现有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38号)和《*省第二次土地调查技术实施细则》的要求,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补充调查,全面查清全市范围内(涉及11个镇、街)的土地利用状况,掌握准确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加快土地登记发证和城镇地籍调查的进度,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和土地登记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二)主要任务。
第二次土地调查的主要任务包括:开展农村土地调查,实地调查变化地块的地类和面积,查清全市农村各类土地的利用状况;开展城镇土地调查,掌握城区和各镇的城镇土地状况;开展基本农田状况调查,查清全市基本农田状况;建设土地调查数据库和地籍信息系统,实现调查信息的互联共享。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及时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具体任务如下:
1.农村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是指对城区、各镇城镇土地的土地调查。开展农村土地利用状况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点任务。按照调查内容,农村土地调查分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农村土地权属调查两部分。
(1)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1︰10000比例尺为主,以行政村为调查单位,按照国家统一的技术标准,以卫星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在GPS等技术引导下,实地调查全市城镇以外的每块土地的地类、位置、范围面积、分布等利用状况,查清全市耕地、园地、草地、林地、农村居民点等各类土地的分布和利用状况。
(2)农村土地权属调查。土地权属调查主要是查清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公路、铁路、河流以及农、林、牧、渔场(含劳改农场)等国有土地的使用权状况。充分利用土地调查成果,加快推进土地登记发证,完成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土地权属界线的调查以行政勘界资料为准。农村土地权属调查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土地资源详查和更新调查的成果资料。对于土地权属无争议、权属界线没有发生变化、权属资料齐全规范的,经核实无误后,可沿用已有资料,不再重新签订权属协议书;对第一次土地资源详查和更新调查权属调查成果资料存在错漏的,要予以纠正,并写明情况;对于整镇(场)、村之间合并或只是权属主体发生改变或资料不完善的,可在原有权属资料上进行补充完善;其它情况,则重新签订土地权属调查协议书;对土地权属界线有争议的,力争得到调处,不能解决的,填写土地权属界线争议原由书,并划定工作界线。
2.城镇土地调查。城镇土地调查是对城镇范围以内的土地开展1︰500比例尺调查。依据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充分利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结合运用全球定位系统、全站仪等现代化测量手段,查清城镇内部土地利用状况及使用权状况,确定城镇内部每宗土地的界址、范围、界线、数量、用途等。通过汇总分析,掌握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金融商业服务用地、房地产用地、开发园区用地等土地利用状况。
3.基本农田调查。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区(块)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保护地块(区块)落实至土地利用现状图上,统计汇总行政区域内基本农田的分布、面积等状况,并登记、造册。
4.建设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系统。
(1)建立土地利用数据库及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按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标准,在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所形成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及管理系统成果基础上,将本次调查形成的遥感影像、正射影像图、土地利用现状、土地权属、基本农田数据等对现有土地利用数据库进行更新和完善,建立集影像、图形、属性、文档等为一体的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土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土地权属数据和基本农田数据等进行管理,满足日常变更等业务需要和数据上传、接收、交换、备份、更新维护、日常应用等工作的需要。
(2)建立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按照地籍信息系统建设有关技术指标和要求,组建地籍信息系统,对城镇地籍调查和地籍测量结果的图形数据、宗地属性以及各种表、卡、册等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管理,并提供编辑录入、查询统计、日常变更、制图输出、登记发证以及办公流程等管理功能,满足日常业务及管理需求。
5.成果汇总。
(1)数据汇总。在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基础上,逐级汇总市、镇(街、场)、村辖区内的各类土地利用数据以及基本农田和城镇建设用地等数据,形成综合及专题调查汇总成果。
(2)图件编制。利用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机辅助制图等技术,采用缩编等手段对全市土地调查图形数据进行整理缩编,编制出各类土地利用图件、图集和各种专题图件(集)等。
(3)成果分析。根据土地调查结果,结合相关资料信息,开展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一是对耕地(包括基本农田)等各类土地的数量、分布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二是对土地利用结构、集约程度进行分析,预测土地变化趋势;三是分析城镇建设用地数量、结构和分布情况,为城镇土地开发、潜力挖掘、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提出建议。根据土地调查及分析结果,编制出鹤山市第二次土地调查报告。
6.20*年与2009年的变更调查。为保持成果的现势性,并满足国家土地调查成果统一时点的要求,开展20*年、2009年全市土地变更调查,将调查成果统一到2009年10月31日同一时点,汇总土地调查成果并上报。
三、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工作步骤与组织实施
(一)进度安排(详见附件)。
(二)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领导。市政府于今年5月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府办副主任、市国土资源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市发展改革局、建设局、民政局、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局、环保局、统计局及各镇(街)的负责人组成的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负责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和全市调查成果的维持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顺利开展。
1.强化宣传,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各镇(街)和有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省政府、*门市政府有关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方针政策和国务院及省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册(标语)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大力宣传土地国情国策,宣传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的目的意义、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为顺利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2.做好技术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市有关部门要选派思想作风过硬,工作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技术人员,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业务培训,以提高土地调查队伍的素质。
3.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保障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质量。第二次土地调查要严格按照有关调查技术规程进行,健全质量检查体系,严格验收制度,并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实行公开招投标,以合同方式规范调查行为,选择技术新、信誉好、质量高、有相关资质的作业队伍承担,确保土地调查的数据、图件与实地三者一致。要切实保证调查成果真实、准确,严禁弄虚作假和篡改调查成果,对虚报、瞒报土地调查数据的,一经发现,要依法严格处理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关于对宜昌市建设三峡航运枢纽情况的调查报告
宜昌市政协调研组
一、宜昌三峡航运枢纽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宜昌城市与长江航运共兴衰,同发展。近年来,我市抢抓三峡工程建设、三峡后续发展、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战略等机遇,加快航运建设,提高航运能力,宜昌航运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航运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宜昌港是国家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近几年,我市逐年加大航运投入,改善航运条件。至2009年底,宜昌港共有六大港区,港口拥用长江岸线总长35389米,各类泊位380个,年货物通过能力8852万吨,滚装车120万辆,年旅客吞吐能力816万人次。三峡大坝蓄水后,全市顺水延伸,通航里程增加。全市有各类等级航道678.4公里,其中长江干流232公里,清江及支流217.2公里,长江三峡库区支流127.3公里,其他支流101.9公里。
(二)翻坝运输体系初步形成。三峡船闸从运能和安全角度考虑,从2004年开始限制滚装船过闸。我市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建设银杏沱、靖江溪、杨家嘴、岱狮、夜明珠等5个滚装码头,开展了南北分流和“水-陆-水”的翻坝转运。截至2009年底,累计翻坝转运旅客300万人次,货物1830万吨,集装箱2.8万TEU,商品车6820辆,滚装车209.9万辆。
(三)船舶转载疏通航运。三峡大坝蓄水后,库区航道得到改善,5000吨级船舶重载吃水3.8至4.5米,可以直达重庆,但宜昌以下荆江河段每年11月至次年3月近半年时间是枯水季节,水深2.2至3米,仅能通行千吨级船舶。宜昌港在艾家河建立了船舶转载基地,船舶出渝在此减载后,到城陵矶加载下行;船舶进渝在城陵矶减载后,到艾家河加载上行,保障了长江中游浅区的运输畅通。
(四)临港经济较快发展。我市优良的航运条件是招商引资的重要资源,吸引了大运量企业布局沿江。几年来,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成功建立了宜昌开发区工业园、红花套创业园、白洋装备工业园等一批临港工业园区;引进了三峡全通涂镀板等一批重大项目;发展壮大了宜化集团、兴发集团等一批重点企业。企业临港通过依托水路运输,降低了生产成本。2009年,枝江市三宁公司支出水路运输费用3000万元,与铁路、公路运输相比同等货运量成本降低50%、80%。同时,依托库区高峡平湖和两坝一峡独特风景,以三峡游轮集散中心为主体,以宜昌港、太平溪、茅坪等港站为支撑,以高速船、新型标准化休闲观光游船为载体,形成服务于三峡旅游“港航并举”的汇集枢纽。据2009年统计,全市完成港口综合货物吞吐量3537.5万吨,其中集装箱4万TEU,旅客吞吐量201.6万人次,与2005年相比,三项指标均年递增20%以上。
二、三峡航运枢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据调查分析,宜昌航运还存在不畅、不顺、不活、不强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一)科学规划方面。规划衔接不够。《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发展规划》已经专家组评审通过,而作为三峡现代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峡航运枢纽,还没有形成科学、统一、权威的发展规划。宜昌的航运建设与城市规划、工业园区规划脱节,规划难以协调统一,岸线管理难度加大,造成资源浪费。如云池港岸线长2510米,已纳入宜昌航运规划的深水港用地。90年代中期,宜化集团在港区用地中心建起了发电厂,把港区用地截为两段,给云池港按规划建设和运行设置了障碍,限制了发展。码头布局不合理。我市的客运码头、滚装码头、货运码头、磷矿码头、重件码头、综合码头等等布局分散,码头专业化水平不高,码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发挥码头聚集综合效益。宜昌港主作业区位于城区中心,不利于环保和大运量货物搬运装载。码头建设各自为政。据不完全统计,宜昌段长江干线的大小港口、码头已达200余个,企业自建码头多,基础设施难于形成规模效益。
(二)管理体制方面。多头管理协调难。宜昌市内两坝间和库区港航管理的部门涉及到三峡开发总公司、三峡通航管理局、长江航务管理局、长航海事局、宜昌市海事局、地方海事局等相关单位。多头管理加大了协调难度。环节过多成本高。宜昌市航运多头管理,增加了环节,使港口物流效率低成本高,相对于周边港口而言竞争力不强。枝江、当阳甚至宜昌城区的一些货物转而流向物流综合成本相对较低的荆州港。审批复杂办事慢。据初步了解,新建设一个码头,一般要经过土地预审、工程可行性报告、水利防洪评价、航道安全评价、环境评价、安评等等流程,然后还要进入行政审批的相关程序,审批完结快则半年,慢则一年以上。
(三)口岸建设方面。宜都、枝江等地反映,我市水运口岸为国家二类口岸,不适应外向型经济要求。在基础设施方面,按照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口岸监管场所达标建设要求,我市口岸在基础设施及查验配套设施建设上存在外贸闸口不全、卡口读写识别系统缺失、电子监控设备联网监控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通关效率。同时在沿长江地带,没有临港物流园区和保税港区,不利于外贸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投资主体方面。国家扶持资金有限。据了解,国家有关规定,上级交通部门在项目建设上的扶持资金只有总投资额的10%-15%,对动辄投资过千万元的港口建设而言,扶持资金难以发挥作用。地方财力难以支持航运建设。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航运建设投入7.6亿元,是公路投资的4%,而同期,万州市投入15亿元。投资上的差距,使宜昌水运的优势难于得到充分显现。企业造血能力不足。依靠企业自身积累投资码头建设难度较大,部分企业投入码头怕担风险,筹集资金额度有限。这些因素直接导致部分码头投资不足,配套不到位,营运水平不高。金融支持力度不够。据枝江市反映,金融机构建造船舶一般不提供贷款支持,其主要原因是船舶流动性大,不便于管理,而一艘千吨级船舶一般需500至1000万元。金融服务滞后,直接影响了航运发展的速度与规模。
(五)翻坝体系方面。重船舶建造,轻港口配套。滚装船越来越大,车位由最初的20个发展到40个、64个,而翻坝转运港口的配套设施落后、相对不足,现代化作业水平不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翻坝运输需要。重码头建设,轻道路建设。现有港区疏港公路等级低、交通不畅;三峡专用公路仍然实行封闭式管理,制约了货物快速集散;港区没有铁路进港,难于实现水公铁无缝衔接,不能发挥综合交通效益。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夷陵、秭归等地反映现行以“水-陆-水”为主的翻坝方式,任务繁重、涉及面广,但由于缺少现代化的电子信息系统,不能及时掌握重庆港、武汉港、上海港等重要港口的船舶进出港信息、物流信息、仓储信息等等,造成信息不对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翻坝运输的效率。
(六)增强实力方面。一是港口综合实力必须加强,宜昌港由于后方紧邻城区,被城市包围,陆域用地紧张,不具备建设以码头为平台的物流园区条件,码头只能维持单纯的装卸功能,难以发展商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二是水运企业竞争实力必须加强,宜昌港2009年集装箱吞吐量为4万TEU,而同期荆州港是8万TEU,而在规划上,到2020年荆州港100万TEU,万州港150万TEU,而云池港只有20万TEU,与荆州、万州存在一定差距。
三、 建设三峡航运枢纽的基本思路
宜昌市伴水而生、依江而兴。近年来,宜昌水路、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已经与武汉、南京、重庆等港口枢纽高度关联,紧密融合,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建设三峡航运枢纽,正当其时。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基本思路:
(一)明确功能定位,进一步增强区域辐射能力。宜昌航运枢纽要建设成翻坝转运、船舶转载的重要基地,形成承接东西、辐射西南西北重要的集装箱、滚装船、大宗散货和旅游中转、集散重要港口,中国腹地江海连接的重要通道,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宜昌位于中西部的结合部,是西南、西北地区通江达海、东部地区沿江西进的纽带;从经济效益上分析,长江航运运能大、运距长、能耗小、成本低、占地少、污染轻,单位运价是铁路的1/3、公路的1/10,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从发展趋势上看,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长江宜昌段由3000吨级驳船组成的万吨船队可直达中下游各港,并经上海、南京等港与海运市场相连;从区域辐射上看,长江干支流航道的舟楫便利和长江沿线汇集多条铁路、公路主骨架的运输通道,使其运输腹地可深入云、贵、川乃至陕、晋、蒙、疆等广大区域。
(二)确定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强航运综合能力。要加快港口建设,形成疏运网络,到2020年,按照建设规模化、现代化大港的要求,重点建设云池深水港、枝城水铁联运港、红花套港和坝区翻坝港,使宜昌港成为亿吨大港,为三峡航运枢纽建设提供坚强的硬件支撑。加强主要港区的快速疏港通道建设及其与跨区域铁路、公路主骨架的衔接,增强港口的对外辐射能力;拓展宜昌港的功能,延伸港口增值服务,巩固并不断扩大运输规模和市场份额,做强做大港口。要加快航道整治,提高通航标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以宜昌长江干流航道建设为重点,改善现有支流特别是库区支流航道条件,逐步提高通航标准。抢抓三峡后续发展规划机遇,积极争取资金,重点建设青干河、九畹溪、咤溪河、黄柏河等19条库区支流和清江、沮漳河航道,实现干支直达、航道网络化。同时加快实施长江中游枝江至城陵矶段畅通工程,确保航道水深、航宽、弯曲半径等技术指标满足常年通航5000吨级船舶要求。
(三)不断优化结构,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能力。为适应长江货运专业化、客运旅游化的趋势,重点建设集装箱、汽车滚装和旅游客运系统。采取资源优化、战略合作、托管、重组、合并等多种方式,加快引导和推动现有货运港口资源优化组合,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长江三峡库区船舶标准化工作,依靠政策引导和行业宏观调控,通过淘汰、改造、新建等途径,优化运输船舶结构,实现运力结构和运输结构的基本适应。
(四)完善保障系统,进一步增强航运集聚能力。要按照高效运作,高效服务的要求,健全和完善港口综合服务系统,实现基础设施、运输工具、机械设备及人员机构等交通资源的效率最大化,要不断提高港口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水路交通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行业管理的数字化和商务信息的电子化。与长江流域、西部地区衔接互动、资源共享,全面发展港口作业、中转、配送、贸易、等业务,形成与航运相配套的、具备多种服务功能的现代化航运枢纽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水陆空无障碍通关环境,建成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铁路、航空等各类信息资源于一体的资讯共享平台,形成航运信息交换系统,扩大区域性集聚能力。
(五)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增强发展活力。坚持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航运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满足水运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巨大需求和运输市场更高的服务要求。促进港口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拓展港口投融资渠道;通过租赁、合资、独资、股权及经营权转让等各种形式扩大社会资本参与港口建设和经营。消除社会资本进入和退出航运市场的各种行政性和经济性障碍,建立有序的运力投放机制和市场。
四、建设三峡航运枢纽的对策建议
宜昌建设三峡航运枢纽是一场攻坚战,在实施中,必须实现资源、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跨区域有效互动和优势互补。为此,我们建议:
(一)科学制定规划。一是以国家相关规划为依据,与《三峡现代物流中心规划》、《宜昌市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相衔接,认真做好长江航运发展规划、港口布局规划及各港口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港口规模、腹地范围、货物流向、陆域面积等情况,明确港口性质和功能。二是对岸线资源实行统一规划、有序开发、高效管理,避免资源浪费。三是加强干支线航道、港口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四是切实加强对干支线航道、港口岸线和后方陆域等战略性资源的规划控制。
(二)健全完善翻坝体系。由于三峡船闸日益显现通航能力不足,三峡大坝断面成了长江黄金水道的瓶颈。据交通部水科院的预测,到2020年,通过三峡大坝断面的货运量将达到1.8亿吨,而船闸的双向通过能力只有1亿吨,大批的货物要翻坝转运。要统筹规划三峡翻坝转运体系的翻坝码头和翻坝公路、铁路,明确各港口功能定位特别是货物种类,科学预测货物吞吐量,不能各自为政,避免市场恶性竞争和港口建设的重复投资。在港区上,建设云池、枝城、红花套、坝区综合港区;在高速公路上,建设宜巴高速、太张高速和江南翻坝高速公路;在铁路上,建设枝城港港区铁路闭合线、紫云铁路、十宜铁路。这样,形成南北分流、高效运转的翻坝转运体系,使南岸形成“一路两港”格局,即江南翻坝高速公路、大坝上游茅坪港和下游红花套港,形成水陆、水陆水联运格局;北岸形成“三路三港”格局,即宜巴高速、十宜铁路和三峡专用公路,大坝上游太平溪港、下游云池港和田家河港,形成水公铁联运格局。
(三)优化水运口岸环境。努力争取国家批准宜昌港为一类开放口岸,推行“一岸两点”(市中心国际集装箱港区、云池港)口岸监管场所。努力抓好大通关建设,完善港口网络服务功能,促进口岸物流信息、港口作业信息与海关通关信息全面对接互动,全力推进口岸与腹地的联运,开展跨区域口岸通关合作,联手打造“区域无障碍”通关环境。努力降低港口运营成本,进一步清理港口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不合理收费,规范涉及港口企业的经营服务性收费项目,使宜昌港口综合物流成本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