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样的民俗文化

多样的民俗文化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样的民俗文化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花卉文化 民俗文化传承 文化多样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贵州民俗文化 旅游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贵州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内容丰富。

贵州民俗文化既有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的不同之处,又兼收并蓄了这些文化的特点,而文化的底层和核心却又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种少数民族,世居的就有17个,380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8%,其中超过10万的有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仡佬族等。各少数民族分散与汉族杂居在贵州的大部分地方,又相对集中聚居与我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贵州“多元共存,共生共荣”的文化景观,形象地被称为“文化千岛”,各式各样的民族节日,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形成了“好歌村村有,好酒家家有,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

(二)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市场广,开发潜力大。

贵州是一个知名度很高的穷省,过去“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区位劣势使得贵州的民俗文化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省委书记石宗源多次指出:“贵州虽然是欠发达地区,但同时也是一个资源欠开发地区,拥有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发展潜力大。”我省社科院研究员熊宗仁认为,从经济角度开贵州是“欠发达”的落后小省,但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是一块高地,是不可多得的瑰宝。总的来说,一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密集型产业―市场广。二是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才刚开始,刚起步,很多民俗文化资源处于待开发和未开发状态―开发潜力大。

(三)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区位优势明显,政府支持力度强。

过去贵州最突出的问题是山川阻隔,交通不便,外界对贵州的印象不是“夜郎自大”“黔驴技穷”就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如今这种区位劣势正在变成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贵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并将旅游业确立为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同时贵州人抢抓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快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为贵州民俗文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空间。贵州成为了东接湖南,南连广西,西近云南,北临四川重庆,西承启东,连南接北的交通枢纽和南下出海的重要通道。

二、贵州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科学规划,理不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一是贵州对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上容易两种极端,要么限制开发,要么单纯开发。前者是民俗文化的自生自灭,既无创新又无发展。后者是只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采取掠夺性开发,而忽视了民俗文化的稀缺性与不可再生性,以破坏和牺牲民俗文化为代价;二是开发者,管理者和领导者,认识不足,缺乏对民俗文化的深层次了解,而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么听之任之,要么过多的行政干预乱指挥,瞎规划,其结果是对民俗文化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破坏与毁灭而不是开发利用。

(二)产品档次低,内涵少,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滞后的又一特点是产品单一,结构混乱,雷同现象严重,缺乏丰富的,多样的,独特的产品,过多的强调资源的丰富性,忽视了深层次的文化性,特别是在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提高民俗产品的娱乐性和旅客的参与性远远做的不足。比如蜡染,本身是很好的品牌和名牌,可同样的布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图案到处都是,雷同化现象普遍存在,很难让旅客产生好感和兴趣,民俗文化资源亟待整合与提升。

(三)人才匮乏,服务水平低,管理跟不上。

贵州民俗文化旅游业服务差管理落后集中体现在人才的匮乏上,旅游业的从业者知识文化低素质差,认识不清,思想僵化保守,无法进行科学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与开发。一些景区管理混乱,服务质量差,员工责任心不强,旅游环境和餐饮卫生问题突出,甚至出现欺客宰客的现象。简单的管理制度和人事制度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大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同时法律的不健全与制度的缺失,呼唤相关部门科学管理和合理规范市场营造健康的民俗文化与投资环境。

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转变政府职能,构建服务行政府,以科学的理论指导民俗文化旅游业和谐健康发展。坚持以保护为重点的前提下,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以开发带动民俗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以发展促进民俗文化的保护。

(二)挖掘民俗文化的内涵,打造民俗旅游品牌。

一方面是挖掘民俗文化需要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打造民俗文化的品牌,形成旅游产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对民俗文化挖掘,整合,创新需要加大宣传,通过大手笔,高频率,强刺激的造势,让外界了解认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再一方面是让贵州的自然景观与民俗文化内涵紧密结合,通过多种渠道将贵州民俗中的夜郎文化,屯堡文化,古镇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全方位深层次的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培育和引进人才,提升管理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一,发展贵州民俗文化旅游需要优秀的复合型人才,唯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才能打造品牌的民俗文化旅游业。积极培育和引进人才让他们参与到民俗文化旅游的各行各业中各种职位上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为贵州民俗文化旅游着出更大的贡献。二,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管理体制,实现由单一管理到全方面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三,硬件上积极改进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形成一系列的公共服务设施。软件上全面净化民俗文化旅游环境,努力民俗文化旅游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四、结论

旅游业在国际上被誉为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民俗文化旅游业着作为贵州旅游的一张王牌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前景,是朝阳中的朝阳。相信在贵州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下,一定能谱写我省的民俗文化旅游新辉煌,构建贵州的民俗文化旅游的精品体系,逐步树立具有国际垄断性的原生态民俗文化旅游品牌。

参考文献:

[1] 熊澄宇等著.《文化产业研究:战略与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黔滨等著.《贵州民族民俗概览》.贵州人民出版社

[3] 黄才贵编.《贵州民族文化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

[4] 胡惠林著.《文化产业概论》.云南大学出版社

[5] 贵州日报:《贵州:“两欠”背后的新机遇》

[6] 网站:金融界,《让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 贵州寻求旅游业撬动经济良策》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第3篇

河北省是一个民俗文化大省,燕赵大地现存民俗文化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旋律优美,曲调委婉,乡土气息浓郁的“昌黎民歌”;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之时的“井陉拉花”;浑圆深沉、刚柔相济、长寿保健的“永年太极拳”;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灿烂的“蔚县剪纸”等等均为特有的河北民俗文化。伴随这些独特民俗文化产生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是具有珍贵文化价值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有利于把丢失的珍贵民俗文化资源寻找回来,有利于民俗文化多元化的建设发展,有利于拓展档案资源建设途径,有利于增加馆藏档案资源门类。对于弘扬民俗文化,建设档案强省、文化大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现状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是河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人对于民俗文化档案的内涵还把握不够准确,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还没有清楚的认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还处于粗放状态。虽然政府机关对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采取了多种积极措施,但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仍处在比较被动的地位。

(一)民俗文化档案保护意识不足

民俗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师徒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传播。这种传承方式无论是在速度还是广度上都跟不上民俗文化的发展需求。随着岁月的流逝,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逐渐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老艺人人衰艺绝、老作坊推倒碾碎、老工艺失传等现状层出不穷,即便是幸存的年画、皮影、剪纸等经典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也已日渐衰落。在世的老艺人越来越少,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意识不强,参与民俗文化的积极性不高,致使流传于世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逐渐频临灭绝,对这些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工作迫在眉睫。

(二)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资金支持投入短缺

经济社会资源建设是社会活动的根本保障,而社会活动则要受经济资源建设的不断制约。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从资源建设项目的确立到完成都需要大量的财力做保障。然而河北各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平衡,部分民间艺人由于经济原因把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变卖现象屡屡出现,导致许多应该由国家档案馆保管的民俗档案资料依然散存民间。需要政府加大对于民俗文化档案资料征集、保护的投资力度。

(三)民俗文化档案管理力度较弱

目前民俗文化档案的管理归属较为模糊,很多部门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抢救还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导致许多优秀的河北民俗文化档案遭到破坏甚至出现消亡。民俗文化档案长期缺失稳定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参与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底气不足,这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北民俗文化事业的传承发展。

(四)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法制建设有待加强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在征集移交、抢救保护、整理保管等一系列环节上,法律法规制定的具体细节不够完善,还存在许多法律上的空白,还潜藏着引起法律纠纷的因素。民俗文化档案存在特殊性和多元性,相关部门应加快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专门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法制建设。

二、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途径

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实施困难,存在问题很多,需要档案部门联合政府其它相关部门,多方面、多途径建立齐全完整、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体系。

(一)加强民俗文化档案宣传力度

加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宣传力度,才能让人们感受到河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实现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首先通过互联网等各大媒体的宣传手段来扩展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增加对河北民俗文化资源建设现状的宣传,从而让人们认识到河北民俗文化发展的尴尬处境,激发人们对河北民俗文化的传承动力。

(二)增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鼓励高校多专业多层次地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研究专业人才,不断加强档案工作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定期举办河北民俗文化专业培训班和推行传承人方式综合培养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优秀人才,以确保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抢救工作的顺利开展及实施。

(三)加大对民俗文化档案资源投资力度

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短缺问题,相关部门应开发多种渠道,为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各级政府应做好长期经费规划,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做好对民俗文化档案的普查摸底、征集抢救、发掘利用。对民间艺人提供生产生活补贴,充分改善民间艺人生活条件,从根本上确保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得到有效支持,

(四)完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法制建设

为充分保障民俗文化档案构建的完整性,主要通过国家法律、中央和地方行政法规对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进行法律保护。可在民俗文化法律法规中制定专门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条款,并且对以往相关的法律法规中不适宜的内容进行修正及补充。开展河北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民俗文化档案可持续发展意识和法律法规建设必要性意识,积极促进河北民俗文化传统与现代化法制建设的融合,力求做到依法治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

(五)做好民俗文化档案资源的政策规划

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综合的文化建设工程,涉及许多政府相关部门。因此,政府各部门应发挥自身优势,发挥部门政策优势,整合政策资源。各级政府部门首先应将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纳入政府工作规划,省市级政府应设立相应的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机构。统一管理、协调民俗文化档案资源建设工作,组织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做好河北民俗文化档案的资源建设工作。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民俗旅游;文化;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125-02

民俗是一种地方文化,是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民俗事象和民俗内容为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以满足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已成为21世纪最受百姓追捧的旅游项目。

一、民俗旅游的特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与其他旅游形式相比,其具有很强民族性、地域性、文化性,是人文旅游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之一。具体特征表现为:

(一)民族性与地域性

我国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民俗风情差异较大。从衣食住行等生活习俗到等精神意识,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各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文化又带有极强的地域性,同一个民族,由于居住地不同,其民俗文化也风格迥异。因此,民俗旅游具有较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

(二)文化性与艺术性

民俗是民族的标志,是广大人民生活智慧和生产艺术的结晶,它涵盖着广泛的文化内容,如饮食、节日、艺术、等,几乎涉及文化领域的各个方面。民俗文化的艺术性充分体现在民族歌舞、民族工艺、民族建筑、民族服饰等方面。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的一种,其本质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因此,具有鲜明的文化性与艺术性。

(三)大众性与参与性

民俗文化来源于人民,回馈于人民。人民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表现者、支持者、参与者。无论是民俗旅游的发展还是开发,都依托于人民群众的创造和需求,其发展更取决于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从供需结构而言,民俗旅游比自然风光旅游、历史古迹旅游具有更为明显的大众性和参与性。

(四)多样性与神秘性

民俗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和社会民俗各个方面,涵盖内容之多、范围之广、内涵之深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旅游所无法比拟的。民俗的多样性决定了民俗旅游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使游客产生强烈的神秘感,从而激发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多样性与神秘性使民俗文化旅游拥有丰富的内容和巨大的吸引力。

二、民俗旅游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惊人的发展速度令世人惊叹。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俗旅游也得到全面发展。如今,民俗旅游已是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

(一)国内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80年代,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依托自身优势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各种风情旅游活动,民俗区和文化村是我国最早形成的民俗旅游聚焦地。如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山西的丁村民俗博物馆、重庆巴渝文化村、宁波象山民俗文化村、湖南客家民俗文化村、土楼民俗文化村、阿沛民俗文化村等。如今,每个省都建有多个各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俗区和文化村,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民俗旅游更是开展得如火如荼,已成为当地旅游的主打品牌。

1989年,我国第一个大型民俗旅游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在深圳开业,从此,主题公园为民俗旅游的发展开辟新的领域。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再现了宋朝古都的往昔,广州清远故乡里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汇集着当地民俗的精华。此外,江苏乌镇、云南丽江古城、山西乔家大院等古城、古镇,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敞开的主题公园,是民俗旅游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从1992年开始,中国国家旅游局以民俗事象为主题,组织策划多次专项旅游活动,如1995年的“中国民俗风情游”、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2002年的“中国民间艺术游”、2004年的“中国百姓生活游”等。各级地方政府组织筹办的民俗旅游活动更是举不胜举,如无锡华西村开展江南水乡特色的民俗旅游,山东安丘县石家庄村开展带有中国北方特点的民俗旅游。在政府的主导、推进下,以民俗为主体的文化旅游在中国蓬勃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格局下,旅游对文化内涵的挖掘越来越深入,游客对文化内涵的认知越来越高。民俗旅游作为文化旅游的主要形式,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它不仅能满足人们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而且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多样的表现形式、独特的地域风格令关注的人们心驰神往、令已游的客人回味无穷。民俗旅游是当今我国旅游业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展望

对美、日、法、英、德5国游客访华动机的调查表明:了解中国人民生活是首要目的,其次是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最后是游览风光和品尝佳肴。另一对访华美国游客的抽样调查表明:欣赏名胜古迹的占26%,而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最感兴趣的高达56.7%。可见,旅游活动正在从单一的观光旅游向文化旅游发展。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成为部分国人的刚性需求,视觉的冲击加上心灵的震撼令越来越多的游人喜欢民俗旅游这种形式。总之,中国的崛起令世人赞叹,中国的民俗令游客心动。因此,从需求角度而言,无论是国外游客还是国内游客,人们对民俗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民俗旅游的需求空间越来越广阔。从供给角度而言,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是名副其实的旅游资源大国,素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之说。“十一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是对旅游发展的全新定位,这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国正在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助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政府的主导必将提升民俗旅游的供给水平。此外,民俗地居民愿意敞开家门发展旅游的强烈意愿也为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民俗旅游的开发

用科学发展观审视后发现,我国民俗旅游越来越抛离其原生态的文化生存语境,随意策划、低端同质导致旅游产品缺乏特色。民俗旅游开发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更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共同努力。

(一)民俗旅游的开发原则

文化性原则。在物质生活丰厚的今天,精神文明备显重要。文化作为精神文明的根基,是各种旅游形式的灵魂所在。在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时,开发者应从史学、民俗学、社会学、文学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把民俗文化的“神”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整合包装中凸显地域特色,完整地表现民俗文化的精华,丰富民俗旅游的文化意蕴,提高游客的参与度。

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不仅包含着民族的差异性,而且包含着民俗的区域差异性。把握游客“求新、求奇、求乐、求知”的旅游动机,使游客真正体验到与自己生活环境不同的异质文化是开发的重点。在开发时要遵循独特性原则,凸显自身的人文优势和地域优势,因地制宜地利用好本地区的独特优势,充分体现其异质性,紧紧抓住民俗文化旅游的生命所在。

保护性原则。“破坏了名胜古迹,就失掉了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属性和环境”(瑞士旅游局局长瓦尔特·勒先生)。保护不仅是对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而且包含着对人类生存空间的保护。从长远看,保护民间艺术文化不仅能保护历史文明的丰硕成果,而且可以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深层开发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因此,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在保护中挽救濒临消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建筑艺术群等。

体验性原则。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在于游客可以亲自参与到民俗活动中,体验民风民俗,感受浓郁的人情味。因此,在进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必须在深入发掘旅游地民俗事象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为旅游者创造广泛参与民俗活动的机会,体现文化的吸引力。

多样的民俗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字:中学语文、民俗文化、渗透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保障

新课程标准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基本途径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切勿盲目的渗透民俗文化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