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短期投资方案

短期投资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短期投资方案

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第1篇

(一)税法规定的确认股权投资损益的标准

国家税务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印发的《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0]118号,以下简称《通知》)中,对企业股权投资所得(即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标准作了如下规定:

1.“被投资企业分配给投资方企业的全部货币性资产和非货币性资产(包括被投资企业为投资方企业支付的与本身经营无关的任何费用),应全部视为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企业的分配支付额”。

“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配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除股票外,均应按有关资产的公允价值确定投资所得。企业取得的股票,按票面值确定投资所得”。

2.“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企业会计账务中对投资采取何种方法核算,被投资企业会计财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包括以盈余公积和末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时,投资方应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

3.“被投资企业发生的经营亏损,由被投资企业按规定结转弥补,投资方不得调整减低其投资成本,也不得确认损失”。

上述“被投资企业会计账务上实际做利润分配处理”,当如何理解呢?按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分配利润一般分两次进行账务处理:一是利润分配方案提出时,将应分配股利或利润从利润分配或盈余公积中转入应付股利;二是实际支付股利或利润,即以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向投资企业支付应分配的股利或利润。

(二)会计法规规定的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标准财政部新颁发的《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对于股权投资损益的确认标准作了规定:

1.企业取得股权投资时,如购入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股利,其股利部分计入应收项目,以后收到上述股利时,则冲减应收项目,不作投资收益处理。

2.企业持股期间所分得的股票股利,不论原股票投资核算形式如何,均不作投资收益确认。

3.短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不论是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净利润或发生净亏损,均不作投资损益确认。在实现取得分派的现金股利时,也不作投资收益确认,而是按实收的现金股利冲减投资账面价值。

4.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只有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投资企业才能将本企业应得数确认为投资收益。

5.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在年终按应享有或应分担的被投资单位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的份额,确认为当期投资损益。

二、对税法与《企业会计制度》对股权投资损益确认标准不同形成时间性差异的分析

前已述及,根据《通知》的规定,税法上确认股权投资收益的标准只有一条,即被投资单位实际支付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投资所得的实现。但在会计上,则按照股权投资的核算形式不同和取得收益的载体不同,采用不同的确认标准,加之税法不能确认损失的被投资单位年度净亏损在会计的权益法下必须确认投资损失,这就使按会计方法计算的税前利润与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以下简称纳税所得)之间,因投资损益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差异,而且这些差异一般会在以后期间内转回,因此属于时间性差异。

(一)短期投资中股票投资收益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由于短期投资中的股票投资收到股利时不确认收益,但在税法上收到股利时即应确认收益,因此会产生差异,而股利收益在投资处置时可以转回,所以这种差异属时间性差异。但是,由于短期投资持有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所以只有持有时间隔年且在前一年有股利收入的投资才产生时间性差异。

(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会计上在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时确认收益,这一宣告一般在年度终了后4个月左右期间内实施,即在年度股东大会、股东会或类似机构正式批准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后宣告,而投资企业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一般也应在下一年度,所以只存在是否需要补征税款的纳税调整问题,不存在跨年度的时间性差异问题。当然,如果当年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当年因故不能实际支付,或者因投资企业的原因本领取,在投资企业仍存在一个时间性差异的问题。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被投资单位年度实现净利润时,投资企业应在年终按其应享有的份额确认投资收益,而按照税法则要在年后实际收到股利或利润时才确认投资收益,这样也形成了时间性差异。值得说明的是,会计年前确认收益,税法年后确认收益,所确认的收益一般并不相等,因为正常情况下,年后实际分得的股利或利润要少于年前入账的应享有净利润份额,这二者的差额虽然从理论上讲也属于时间性差异,但在具体所得税处理上还是按永久性差异进行处理为宜。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损失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时,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净亏损,除投资账面价值已冲减为0的情况外,投资企业必须按应分担的份额确认投资损失,但按税法规定则不能确认,这样也会产生差异。由于被投资单位的亏损可以由其在以后5年内用税前利润弥补,所以上述差异也属于时间性差异。

(五)分配股票股利形成的时间性差异

被投资单位以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投资企业在会计上不确认投资收益,但按税法规定应确认收益,这二者形成的差异中虽然也具有时间性差异性质,但如果是长期股权投资所取得的股票股利,则以按永久性差异进行处理为宜。

三、股权投资损益形成的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处理

(一)关于股权投资损益的所得税征免规定

1.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规定》(财税字[1994]009号文件)指出,对联营企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一律先就地征收所得税,然后进行分配。

2.《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纳税人从其他企业分回的已经缴纳所得税的利润,其已缴纳的税额可以在计算本企业所得税时予以调整。

3.《通知》规定,“凡投资方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高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的,除国家税收法规规定的定期减税、免税优惠以外,其取得的所得应按规定还原为税前收益后,并入投资方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依法补缴企业所得税”。

根据以上规定精神,企业投资损益形成的时间性差异中,除计入投资企业利润的因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净亏损而确认的投资损失的情况外,只有在投资企业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时,才会发生因时间性差异而进行纳税调整,投资企业年终也会因投资收益产生其他方面的纳税调整,但这些调整则属永久性差异或应视同永久性差异产生的纳税调整。

(二)投资损益的纳税调整方法

1.已分回的投资收益。(1)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不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①凡投资企业年终尚未确认投资收益的,或者投资企业在上年已确认收益的,均不作纳税调整;②凡投资企业已在当年确认投资收益的(包括短期投资中股票处置),则按已记收益调减纳税所得;(2)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以下将上述双方税率的差异简称为“税率差”):①凡投资企业尚未确认投资收益的,可采用“补税法”进行纳税调整,即按还原后的税前收益和“税率差”计算应补缴税款,不另调整纳税所得;②凡投资企业已确认投资收益的,可采用“扣税法”进行纳税调整,即将分回所得在被投资单位的已缴税款并入纳税所得统一计算应纳税额,再扣除所得在被投资单位的已缴税款,计算出全年应纳税额。“补税法”、“扣税法”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来自被投资单位的税前收益=分回所得÷(1一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

应补缴税款=来自被投资单位的税前收益×(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一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

尚未确认收益时,全年应纳税额(补税法)=已作其他纳税调整后的纳税所得×投资企业适用税率十应补缴税款

分回所得在被投资单位已缴税款=来自被投资单位的税前收益×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

已确认收益时,全年应纳税额(扣税法)=(已作其他纳税调整后的纳税所得十分回所得在被投资单位已缴税款)×投资企业适用税率一分回所得在被投资单位已缴税款

2.尚未分回的投资收益。企业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在应分得的股利或利润尚未实际分回时就确认收益的,不论股权投资采用哪种形式核算,也不论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适用的税率就高孰低,均应在年终按尚未收到股利或利润对会计上已确认的投资收益(确认收益金额一已收到股利或利润),调整减少纳税所得。

3.投资损失。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年终确认被投资单位净亏损应分担份额记人损益后,纳税调整时应按确认的投资损失,调增纳税所

得。

4.记入应收项目的股利。企业取得股权投资时已宣告但未领取的股利,在实际收到时,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应采用“补税法”计算应补缴税款。

四、涉税股权投资损益的会计处理

(一)短期投资

1.企业收到被投资单位发放的持股期间现金股利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短期投资——XX股票”科目。

企业当年处置当年收到现金股利的股票,其账务处理与一般短期投资相同,其股权投资收益包含在处置净损益中。

2.年终,短期投资的股票投资余额中如果有当年已收到股利并且投资企业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的,应按照以上方法计算应补缴税款,借记“递延税款”科目,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3.年后,所持上年收到现金股利的股票处置对,按处置所得价款,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处置股票已提取的损失准备,借记“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科目;按处置股票的账面余额,贷记“短期投资——××股票”科目;按应转销的递延税款,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其差额,贷(或借)“投资收益”科目。

(二)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1.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投资企业按应分得的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实际收到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

2.上述已入账的投资收益如果当年末仍末实际收到,且投资企业适用税率又高于被投资单位适用税率,年终则应按规定计算应补缴税款,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

3.年后,实际收到应收现金股利或利润时,分录与上年收回的相同,但应同时计算收到股利或利润的应缴税额,即按已提取的应补缴税款,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按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计算的应补缴税款,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按其差额,贷或借记“所得税”科目(如已提数与应补数相等,则不通过“所得税”科目)。如果只收回部分,则按比例计算补税。

(三)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收益)

1.被投资企业当年实现净利润,投资企业按其应享有的份额,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或其他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下同]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年终计算所得税时,如果投资企业适用税率高于被投资单位,应按被投资单位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提出并列入利润表的分配数中本企业应分得的金额计算应补缴税额,借记“所得税”科目,贷记“递延税款”科目。

3.年后,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或利润,按应得金额,借记“应收股利”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实际收到现金股利或利润,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应收股利”科目;同时计算收到股利或利润的应补缴税款,分录与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相同。

(四)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损失)

1.被投资单位当年发生净亏损,除投资账面价值为0的情况外,投资企业按其应分担的份额,借记“投资收益”科目,贷记“长期股权投资——股票投资(损益调整)”科目。

2.年终计算所得税时,如果没有其他时间性差异调整,按计入当年损益的应分扭亏损份额和本单位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借记“递延税款”科目;按照税前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后计算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按已冲回投资损失和调整永久性差异后计算的全年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假定年底前均为预征,本计人所得税费用,下同)。

按照《制度》规定和谨慎性原则,如果预见被投资单位在规定弥补亏损期间内无足够把握弥补本年亏损的,则不应将所得税计入递延税款,而直接作为本期损益计入所得税费用。

3.以后年度,被投资企业以其实现的税前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时,除按规定在年终确认投资收益外,年终计算所得税时,假定仍没有其他时间性差异调整,应按税前利润加减永久性差异后计算的所得税,借记“所得税’科目;按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应分担的份额和投资企业适用税率计算的所得税,贷记“递延税款”科目;按已调减投资收益和调整永久性差异后的纳税所得计算的全年应纳税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处理可分为递延法和债务法,具体操作清参阅《制度》。

(五)股票股利和记入应收项目的股利

1.股票股利。企业从被投资企业分回股票股利,按《制度》规定不作账务处理,但应在备查账登记新增加的股份。

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教育投资 风险规避 方案 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在这个经济快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知识爆炸信息膨胀、互联网普及的新时代,面对着全球化国际化的局面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高校大学生人数的激增、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新时代的大学生该何去何从?本文旨在从大学生自身立场出发来谈个人教育投资及其方案的制定。

1 相关概念界定

“投资”是指为了实现某个能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目标,而将一定的资金投入某项事业的活动。教育投资不同于一般投资,它属于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这一投资是通过教育,增强劳动力的体力、智力,进而提高劳动力整体素质及生产能力,以获得更高的收益。①

教育投资,也称教育资源、教育投入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或者指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②

个人教育投资主要是指大学生作为投资主体在大学这一主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场所投入时间、金钱、精力等,以期望获得个人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方面的提高,从而更好地面对社会或是为适应社会的行为表现。

2 大学生个人高等教育投资方案制定的意义

作为大学生,将自己的教育投入看做教育投资,将教育过程视为一项事业来经营,从受教育的被动者转换为主动者,为自己的大学教育制定目标、实施方案以及风险规避,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提高主动性与积极性

通过对自己方案的制定, 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地位,使自己成为主导者可以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更加主动地实施自己的方案。

2.2 有效地规避风险

大学生自己制定自己的教育投资方案,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从而规避将来的教育投资风险。

3 大学生个人教育投资方案的制定

3.1 分析个人教育投资成本、收益和风险

对大学生而言,个人教育投资成本可分为:直接资本或货币资本指大学四年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等;间接投资成本主要是指个体因接受高等教育而可能放弃的工作收入或闲暇的效用。经济成本也就是货币投资成本,还有非经济成本如时间、精神投入无法衡量。

大学生个人投资教育收益主要有为两种③:显性收益指获得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毕业后工作以及未来的经济收入等物质收益,短期成效明显;隐性收益指某种优秀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训练、道德修养的提升、生活情操的培养等精神层面的收益,这种收益可能在短期看来成效不是很明显,但从长远来收益将是无穷的。

所谓个人教育投资的风险是指个人对教育进行投资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政策、个人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将面临着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的不利现象。

3.2 具体方案的制定

3.2.1 确立投资目标

短期目标:根据学校课程安排打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专业技能以及大学每一阶段实现学业任务。

长期目标:大学阶段训练自己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工作生活做好准备;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圈为以后的工作、人生铺路,建立人脉网络。

3.2.2 投资项目和重点

学习:作为大学教育投资的重点所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必需的,同时相关证件如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将来找工作的通行证,在大学期间是必修的任务。学习过程中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及能力的提高以便为将来的变化做好准备。

生活:建立朋友圈、扩大交际范围、参与学校组织活动等都在充实着大学的生活,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在个人生活中要注重对自己文化修养、生活品味、业余爱好等生活质量方面的提高。

3.2.3 计划安排

大学四年在时间安排上可制定每一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如大一大二重在搞好专业基础的学习和英语、计算机证书以及相关专业证书的考试;大三大四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3.2.4 投资结果的评估

短期投资结果评估:可进行简单评估如证书的通过情况、学业考试的情况;也可进行详细的评估,如自己的专业应用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

4 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的规避

首先,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是未来工作生活的保障,在大学阶段,必须认真学好。同时在此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人文修养,陶冶生活情操,培养兴趣爱好,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其次,利用大学提供的各种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讲座、优秀的各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同时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最后,要有风险意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加上行动力。 随着竞争的激烈及未来的不确定性,需树立风险意识做好准备灵活应变。不管在学习还是生活中,养成仔细观察、思考的习惯,同时形成良好的行动力。

未来的世界是变化莫测的,无时无刻不充满着机遇与挑战,作为大学生,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在大学阶段制定好自己的教育方案充实自己,学好专业基础知识、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注释

① 邹强.个人教育投资风险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东北财经大学:12.

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第3篇

一、财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和剖析。为了客观地评价企业一定时期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各种财务指标。在进行财务分析、计算财务指标时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除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外,还应计算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主流动负债比率是经营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它是速动比率的延伸,能直观地反映出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实际能力,用该指标评价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更为谨慎;(二)进行长期偿债能力分析除计算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外,还应计算有形净值债务率和利息保障倍数。有形净值债务率是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扣除无形资产价值后的比率,它是产权比率的延伸,能更谨慎地反映企业清算时债务资本受到保障的程度。利息保障倍数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作为分母的利息费用不仅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费用,还应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同时从谨慎性角度出发,最好比较本企业连续几年的该项指标,并选择最低指标年度的数据,作为标准,以保证企业最低的偿债能力。

二、筹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筹资管理要解决的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团筹资不足,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四)根据利率变化趋势及偿还债务能力来确定长期债务与短期债务的合理比重。如果预期利率将持续上升,应考虑增加长期债务比重,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反之,可适当增加短期债务比重。但是实际上,利率很难预测出来,企业最好能合理搭配长短期资金来源,使企业在任何利率环境中都能生存。(五)采取融资租赁和寻求债务担保等方式转移筹资风险。融资租赁既可以将设备过时的风险转嫁给出租者,又可以适当减少不能偿付租金的风险;寻求债务担保既可以增强企业对外举债能力,并将部分偿债风险专家给担保人。

三、投资管理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

(一)短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是指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1、制定谨慎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条件;根据应收账款总成本(包括坏账损失、机会成本、收账费用等)最小化原则,制定收账政策、催收账款;建立合理的计提坏账准备制度,以补偿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规避坏账风险。2、预测存货的供应状况和耗用状况,确定合理的存货保险储备,避免因存货短缺而影响生产和销售;根据物价变动趋势,选择合理的存货计价,如物价持续上涨时,采用后进先出法等;3、确定合理的现金保险储备,以应付无法预料的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等情况,避免因现金短缺而导致财务危机,同时拟定解决现金短缺的应急方案。

(二)长期投资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投资行为。1、在固定资产投资管理方面:采用谨慎的决策方法,权衡投资的风险与收益,拟定最优方案;适应固定资产效率逐年递减、维修成本逐年递增的状况,采取加速折旧法,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在评价投资项目时以现金流量为基础,而不以利润为基础。2、在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管理方面:一是将证券投资的风险区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对子系统性风险,可通过国家政策走向、宏观状况、证券市场行情等因素的分析来规避;对于非系统性风险,可通过不同种类证券投资的有效组合,减少这种风险。二是采用谨慎的方法对证券计价,如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等。

四、股利分配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财务风险控制手段;内部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1

国资委印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指出全面风险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企业应该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其中企业风险,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影响,一般可分为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法律风险等。财务风险是企业风险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企业普通时期财务风险主要由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收益分配风险等构成。企业特殊时期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之外,在特殊情况下,进行重大的财务活动时所涉及的财务风险。

《指引》中还指出,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确定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风险管理有效性标准,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理工具的总体策略。以下就实务中具体的财务风险控制手段进行分析。

一、风险分散——多元化风险控制法,是指企业通过多种经营及对外投资等方式分散财务风险,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富最大化。

1.经营方式多元化。由于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外界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企业为了分散风险可以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品和劳务多样化,提高经营稳定性。在企业突出主业和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可以使得不完全相关的产品在时间和数量上互相抵消收益和损失,分散单一经营给企业带来的收益不确定风险。

2.投资方式多元化。企业投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投资方式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同的,企业应将资金投资不同的投资品种,以达到分散投资风险的目的。当然,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收益也越大。企业应进行合理的多元化投资,实现收益性、风险性、稳健性的最佳投资组合。

二、风险转移——财务风险转移法,是指企业通过某种手段将部分或全部财务风险转移给他方承担的方法。转移风险的方式可以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企业应根据不同的风险采用不同的风险转移方式。

1.保险转移,是指企业事先订立保险合同,为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购买财产保险,一旦预期风险发生并且造成了损失,保险人必须在合同规定的责任范围之内进行经济赔偿。实务中如企业购买的财产保险、为职工购买的社会保险等。保险转移是将风险本身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是最常见的风险转移方式。企业应让相关人员预先对该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的重要性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估测后投保。

2.非保险转移,主要是指通过风险性资产或财务活动本身的转移,以达到向他人转移风险的目的。实务中常见的财务风险转移方法如:

(1)将特定的业务交给经验丰富、专业化程度较强的公司去完成。如企业预测到所承包的工程中某项目的风险因素较突出,那么企业可以通过将该项目转移给分包商的方式来转移这部分风险。又如企业发行股票可以选择包销的方式,由股票发行的证券商一次性将上市公司所新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购下来,并垫支相当于股票发行价格的全部资本,从而将股票发行的风险转移出去。

(2)在对外投资时,企业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避免因企业独自承担投资风险而产生的财务风险。

(3)对企业闲置的资产,可以开展租赁业务进行闲置资产再利用,或者对外出售、采用非货币易进行置换等,将资产闲置带来的资产损失、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转移给承租方或购买方。

(4)采用负债方式筹资时,企业可以与债权人、第三方达成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

(5)国际贸易中为了转移汇率变动带来的财务风险,交易双方可以采用货币和利率交叉互换,或者签订远期外汇合同,进行远期外汇套期保值。

三、风险预防——财务风险预防法,是指在财务活动中,企业积极采取防护性措施,以专门应对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降低其对公司财务的不良影响。实务中,企业常见的财务风险预防方法如:

1.为预防资金回收风险,企业应当加强对赊账客户的管理,做好对每个客户的资信记录与评估工作,对应收账款的账龄进行分析,建立赊销责任制度。如中石化对资源市场内客户的授信额度进行控制,对企业应收、预付等科目余额下达具体的考核指标,要求下属子公司定期对各单位的往来款项进行清理,严格控制一年以上的应收款项,降低坏账风险。

2.对大宗的赊销业务,企业应在销售合同中与债务人达成详细的还款协议条款,必要时可以要求对方对债务提供保函等信用担保凭证,有效的预防资金风险。

3.设立财务风险准备金,即在损失发生前以预提等方式建立风险基金。如根据生产经营情况以一定方式从留存收益中计提一定的偿债准备金,为以后偿还债务提供资金来源。又如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利用准备金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降低风险损失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4.有效的利用财务预算。企业通过财务预算,明确现金使用的时间,避免不合理的现金支出、滥用,从而通过控制资金的使用过程控制企业的财务风险。如中石化推行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是包括财务预算、业务预算和资本预算在内的“全额”预算,将财务指标层层分解细化到“全员”,对经营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控制,在确保财务指标完成、防范财务风险、实现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风险回避——财务风险回避法,是指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应综合评价各种方案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在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前提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以达到回避财务风险的目的。企业在实务中可以分两种情况:

1.存在几种备选方案的情况。在存在几种备选方案的情况下,企业应选择财务风险较小的项目或方式。以投资方式的选择为例,一般来讲,长期投资风险大于短期投资风险,股权投资风险大于债权投资风险,所以,企业选择投资方式时,应从投资目的出发进行综合评价,尽可能采用风险低的债权投资和短期投资。

2.单一选择的情况。在进行财务决策时,如果风险源唯一,企业只能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此时,对于那些具有明显的不利后果,或者难以识别和计量其风险的财务活动,企业应采取主动放弃的方法规避潜在的财务风险。例如,在融资业务中,对资信可靠度较低的对象不予受理;在投资经营活动中,对缺乏市场前景调查、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的投资、营销计划,应予以拒绝。

选择风险回避意味着放弃可能从风险中获得的收益,同时企业在该业务或事项上的前期投入也将成为沉没成本。因此,企业应当谨慎选择风险回避策略,综合考虑其是否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以及风险回避的成本和效益后作出决策。

五、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降低法,即企业采取措施降低客观存在、无法回避的财务风险。实务中如:

1.通过支付一定的代价来减少风险损失出现的可能性,或降低损失程度。如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当市场不可测因素增多,股票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而降低投资风险。又如在保证资金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负债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以达到降低债务风险的目的。

2.采取措施增强风险主体抵御风险损失的能力。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生产方案、优化产品结构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3.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控制系统,配备专门人员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分析、监控,以便及时发现并化解风险。如中石化企业内部设立全面风险管理办公室,以及大力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审计,强化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目前企业内部控制逐渐呈现与风险管理靠拢和一体化的趋势,即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建立适应企业风险管理战略的新的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走向风险管理。中石化2013版内部控制风险清单中详细列示出企业在筹资管控、资金管理、担保业务、金融衍生品业务、资本运作等方面的财务风险,企业应当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风险,灵活运用各种财务风险控制手段,采取行之有效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短期投资方案范文第5篇

由此看来,因收入不同、心态不同、生活方式、风险承受能力不同,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应该根据各自不同的行为特征和理财趋向,制定不同的理财规划。

在制定家庭理财规划,配置家庭资产时,一定要充分考虑个人事业发展、家庭的成长等多方面因素,选择适合不同家庭时期的资产组合。一般而言,风险承受能力低时,在投舞组合中应以风格稳建的资产为主,如存款、债券、偏债基金,风险承受能力强时,在投资组合中可选择一些收益高、风险高的资产,如股票、偏股基金等。

家庭理财的4321定律

在家庭资产配置方面,目前比较流行的是理财4321定律。即家庭资产合理配置比例是,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资,30%用于家庭生活开支,20%用于银行存款以备应急之需,10%用于保险。

但是,4321定律只是一般规律,各人在制定家庭理财规划时,有三点必须考虑。

一是家庭的风险属一性。大家需要根据个人及家庭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资产种类,尤其需要考虑家庭资产积累状况、未来收入预期、家庭负担等,因为这些因素与个人及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息息相关,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资产种类和相应的投资比例。

二是家庭理财目标,这决定了投资期限的长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需要对个人及家庭的财务资源进行分类,优先满足家庭的理财目标,构建核心资产组合;再将富余资金配置于具有一定风险的资产,构筑周边资产组合,在保障家庭财务安全的基础上通过投资来增加收入。在两类资产组合下,便可清晰地得出具体股票类资产、债权类资产、现金类资产的配置比例

三是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确定了理财目标、风险属性后,一个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案就是随后需要决定的了,也就是需要制定一个可行性方案来操作,在投资上称之为投资组合,投资人的风险承受力是考虑所有投资问题的出发点,风险承受力高的,可以考虑较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工具,诸如股票,偏股基金:风险承受力低的,可以考虑低风险的工具,债券、偏债基金、保险等。

人生五阶段家庭资产配置

在确定了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家庭时期的财务状况、风险承受力后,理财专家给大家总结了一套分五个家庭期的理财规划方案。

第一阶段,单身阶段,20岁至30岁左右,这一期间的特点是,单身尚未组成家庭,个人收入不高,但在逐渐增加,以租赁住房或与父母同住为主。

这一阶段,大家对投资理财已经有初步了解,可能也开始摸索投资的步骤和规律在这个时期,投资人可承担较高的风险,因此可采取较积极的投资策略分配投资组合,例如放较高的比例在与股票相关的投资上。

理财目标:为组建家庭筹备,积极创造财富。

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强,期望获取高收益。

资产组合建议:积极型投资(股票、偏股基金)70%:稳健型投资(债券、储蓄存款、货币基金、偏债基金、现金)20%:保险10%。

第二阶段,家庭组建期,婚后第一个十年间,30岁到40岁左右。

这一期间,家庭成员工作稳定,进入收入高增长时期。应注意投资的收益问题,另一方面,这期间的花销多集中一些昂贵的长期项目(购房、装修、买车等)。从投资的观点看,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依然较高,故而应追求较高的投资回报。投资组合应偏于积极,但因为有家庭有负债,故也要留有一定比例的资产投入保守类项目。

理财目标:子女教育经费;购房款等。

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强,期望获得高收益。

资产组合建议:积极性投资60%:稳健型投资30%;保险10%。

第三阶段,家庭成长期,指结婚后第二个十年,40岁到50岁左右。

这一阶段,家庭成员资产快速成长,以薪资和理财收入并重,家庭已经积累了相当财富,准备满足高档住房需求,子女的培养费用也是这一阶段主要负担。因此,投资时应兼顾到收益和成长之间的平衡问题。

理财目标:子女教育费:转换高档住房的费用:开始为养老积累财富。

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期望获得稳定、较高收益。

资产组合建议:积极型投资50%;稳健型投资40%;保险10%。第四阶段,家庭兴旺期,结婚后的第三个十年,50岁到60岁左右。

这一时期,个人的事业和收入已达到峰顶,家庭支出开始减少,没有重大支出项目,为退休准备积蓄成为重点。此时应调整投资组合的比例,减低积极性投资比例,而侧重稳健型投资,以期避开较高的市场风险,投资组合以保守为主导。

理财目标:调整投资组合,降低风险性投资比重,规划退休后的生活蓝图。

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较强,但开始减弱,期望获取稳定、较高收益。

资产组合建议:积极型投资20%;稳健型投资70%:保险10%。

第五阶段,安享晚年期,指60岁退休以后。

这一阶段,将完全依赖理财收入及退休金,前期的保险投入将获回报,家庭理财以安全为主要的目标。应着眼于有固定收入的投资工具,使老年生活确有保障。

理财目标:养老、旅游、为子孙遗留财富。

风险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差,期望获取稳定的收益。

资产组合建议:积极型投资10%:稳健型投资90%:保险投入开始获益。

理财的十条忠告

家庭的资产配置方式,直接决定今后的家庭财富的增长,不妨考虑选择专业的理财规划师设计些理财计划。理财专家给出了十条忠告。

一、在建立家庭资产的初期阶段,应当选择一个低风险的简单投资机构。

二、购买住房是一种建立终生资产的行动,所以应当深思熟虑。

三、在获取任何不动产之前,都应当考虑好资金支付能力和支付方式等问题。

四、建立一个家庭资产情况一览表,这可以使你随时了解家庭情况的变化以及有关法规的变化。

五、使你的家庭资产多样化。在组成家庭资产的过程中要使固定资产、货币资产和金融资产这三者大体处于平衡状态。

六、 使家庭资产增值。一份资产应当根据其确定的目的来增值。

七、使家庭资产活起来。如果你为家庭资产选择的是中长期投资,那就很难考虑这一点,只有短期投资方式才能达到这种目的。

八、你应当关心税制的执行和它的变化情况,如果有必要改变你的积蓄方针,请不要犹豫。变化投资方向和注重投资安全可使你更好地应付各种形势。

九、不要忘了为退休做好准备。退休前你最好用其他一些投资方式来弥补社会保障措施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