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重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统计学工程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C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统计学是用以收集数据, 分析数据和由数据得出结论的一组概念、原则和方法。可以说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据”的科学,任务是如何有效地收集、整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探索数据内在的数量规律性,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推断和预测,直到为采取决策提供依据。统计学是一门对总体现象数量特征进行计量描述和分析推断的科学。它所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具有客观性、数量性、数据随机性和范围广泛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统计学几乎不同程度的渗到所有人类活动的领域。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统计特征:1、数量性。工程项目管理中搜集、汇总、计算等一系列工作是由统计学工作来完成的,是由统计数据全面反映的。数量性统计信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是最鲜明的体现和最普及的应用,即通过数字揭示工程项目实施管理过程定时间特定方面的数量特征,帮助我们对工程项目的管理进行定量乃至定性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的施工管理方案。
2、综合性。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以统计数字显示或以统计数字为依据结合其它信息对自身进行定量定性分析,而且对与工程项目管理有联系的劳动力资源、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的供应来源、价格、条件以及市场预测等情况;并且以统计数字、统计指标来核算银行贷款利率、担保收费、保险费率及投标报价等有关的因素;同时各项法规,如企业法、合同法、劳动法、税收、工程管理条例以及技术规范、竞争对手情况等也与统计学相融合既统计学综合性分析特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得到充分体现。
3、统计学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每项工程项目的完成,从招投标前期准备工作到工程项目中标、施工中及完成计划竣工预决算阶段统计始终贯彻于全过程,同时统计信息无时无刻的及时、准确、快速反馈着工程项目管理中需要的重要指标,确保施工管理方案的有效实施。
在工程项目前期预测、评估中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中要实施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有利于工程项目施工前期工作的完善。管理机构的职能、组织、结构及制度一系列的选择、筹划和确定均需要统计信息上报的资源来完成,经数量性和综合性的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有准备的组织实施对工程项目的管理。
在选择组织管理方案中,也没有脱离统计的应用。在全面掌握工程项目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普遍性原理为管理工作了解必要的足够的细节问题,从而把未知因素降到最低。在关键点设立检查点,使得管理人员能够随时监控,及时发现问题,能对出现的异常现象做出快速反应。即以统计信息为基础,建立项目工程管理基线,进一步分配给各级工作细目,最后建立项目工程的管理沟通网络。
在工程项目施工中控制、反馈的应用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更加要求统计信息及时、详实、完整,随时需要将系统的统计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优化决策,优化决策实施过程又是统计信息反馈、调整、优化的过程,说明统计信息不是单纯地罗列数据,如同点连成线,要有机结合,否则只是满纸涂鸦,毫无意义。也不是单纯的技巧和手段,数学技巧往往容易使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产生错误印象。一切要以科学分析为基础,否则统计信息将失去光辉。
在工程项目结束中综合评价的应用。工程项目管理中横向涉及到技术、物资、机械设备、财务、劳资、概预算等不同的部门和专业,纵向涉及到总部、项目部、施工队、班组等层次,统计学也伴随始终。完整连续,层次明了,量化精细,动态联结的工程档案记录体系为综合评价工程项目目标完成提供了依据。
4、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方法的应用。抽样调查统计。抽样调查统计包括抽取总体中的一个部分进行检验(例如,从一份包括75张设计图纸的清单中随机抽取10张)。适当的抽样调查往往能降低质量控制成本。关于抽样调查统计有大量书面资料和规定。在工程管理应用领域,熟悉各种抽样调查技巧对于项目统计管理小组是十分必要的。
控制表是根据时间推移对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运行结果的一种图表展示,常用于判断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中”进行。当一个程序在控制之中时,不应对它进行调整。管理控制表可以用来监控工程施工中的变量的输出,尽管控制表常被用于跟踪重复性的活动,诸如生产事务,它还可以用于监控成本和进度的变动、容量和范围变化的频率,项目文件中的错误,或者其他管理结果,以便判断“项目管理程序”是否在控制之中。排列图。排列图是一种直方图,由管理事件发生的频率组织而成,用以显示多少成果是产生于已确定的各种类型的原因的。等级序列是用来指导纠错行动的管理项目小组应首先采取措施去解决导致最多缺陷的问题。流程图。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流程图应用很广泛,有助于分析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指运用数字技巧,依据过去的成果预测将来的管理办法。趋势分析常用来监测:技术上的绩效--有多少错误和缺陷已被指出,有多少仍未纠正,成本和进度绩效)))每个阶段有多少活动的完成有明显的变动。
5、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数据转化为数据库。为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自动化、快速化和决策科学化目标,要积极开发工程项目统计数据转化为计算机的数据库,发挥统计学在工程管理中更加系统、完善、优质的作用。以模拟法体现电子数据库处理系统的优越性为例,模拟法运用假定值或系统模型来分析系统行为或系统表现。较普通的模拟法模式是运用项目模型作为项目框架来制作项目日程表。大多模拟项目日程表是建立在某种形式的“蒙特洛“分析基础上的。这种技术往往由全局管理所采用,对项目“预演”多次以得出计算结果的数据统计分。
蒙特洛分析和其它形式、模拟法也可能用来估算项目成本可能的变化范围。由于实现了经验知识、理论知识、数据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决策、研究部门和资料信息部门的有机结合,弥补了单一学科知识和单一功能部门研究项目风险管理问题的不足,从而发挥了统计系统的整体优势和综合优势,这必然会为管理重大工程项目的风险提供科学的依据。
6、工程项目管理中统计数据短缺的风险。虽然参与了大量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但所积累的工程项目统计资料却极其有限,即使收集了一些资料,也往往是零散的且攥在个人手中,互不相通。由于缺乏基础资料,工程项目管理就无从谈起,工程项目施工将无组织无方案,严重将导致利润损失。因此,长期发展的根本大计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科学大胆的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工程项目统计资料积累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企业内部创造良好的氛围;对企业内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建立持证上岗制度;从经费上为资料的积累提供保证;建立风险管理统计信息处理体系通过风险因素的收集、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风险的防范将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将到最低。
统计知识和应用古往今来,无处不在。以结绳记事开始,以容纳万象为最终目的。现代工程依靠估算、概算、预算等各种各样的工程定额,定额如何制定,离不开统计工作,还有工程试验等等,都离不开统计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统计学就是一门研究如何根据事物的随机性规律来收集、分析数据并利用于进行推断的科学;其贯穿社会生活的全部,是自然,经济,工程等各个领域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所以通过以上探究,使人们更清楚的了解了统计学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洪波.新时期统计数据质量观三议[J].中国统计,1998, 2.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现代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管理体系,只有保障建筑工程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的长期监督中,必须积极运用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行管理,进而达到理想的质量管理目标。
一、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有着客观的规律性,是按照建筑工程实施建设的基本程序分阶段逐渐形成的。每个阶段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管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三个质量管理体系- - 质量监督体系、质量保证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才能实现建筑工程质量整体优化的目标。
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
该体系是指建筑工程中各责任主体和管理主体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的组织实施方式方法。它包括直接参与建设主体的参建各方、中介组织对参与建设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与监督、代表政府和公众利益的政府质量监督。其中,建筑工程质量的政府监督是整个体系的最高层次,其监督的内容涵盖了建筑工程所有参与建设主体的质量行为和活动,是最整体最全面的监管。
2、 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该体系是指各参建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参建各方要树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科学质量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努力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
3、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体系
该体系是指建筑工程的质量的标准化和认证体系。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包括建筑工程质量评价、建筑工程活动质量评价和建筑工程服务质量评价。评价标准是该体系的关键,评价标准随着建筑工程质量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是建筑工程质量需求的具体化和度量化,该体系是基于评价标准的质量评定过程,通过有效的评价,对建筑工程质量给予形象地可识别的描述,促进建筑工程各主体提高质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二、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1、 增强质量意识
提高人员素质工程质量监督是一项集法律、技术、经济和行政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属行政和技术的监督执法。因此,监督队伍素质的高低、执法能力的强弱是搞好工程质量监督的基础。当前,我国的工程质量不断提高,但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倒塌事故及工程问题时有发生。这些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与我们的质量意识淡薄有很大关系。目前,由于设计市场、施工市场、建材市场的庞大且经营行为不规范,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因此,只求利润,缺乏质量意识的现象日趋明显。如果我们的监督体系不重视质量,没有一个强的质量意识,提高工程质量将成为一句空话。要振兴建筑业,必须提高监督队伍的质量意识。监督机构是工程质量认证的专门部门,它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新的形势下,培养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建立监督机构的内部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监督站的地位和作用,是我们提高整个建筑业质量意识,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
2、 严格管理从业组织资质和从业个人资格
现在建筑行业的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很多都存在问题,这说明管理方面依然有很多漏洞,一些从业组织和个人违反资质管理规定,无证、越级、超越范围和挂靠承接各种设计、施工、监理等工程任务现象屡见不鲜,为建筑工程质量埋下诸多隐患。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制定全国统一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统一管理全国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建立完善注册建筑师,注册工程师,注册营造师,注册监理师等专业人员从业资格制度,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全国统一的建筑市场步走向成熟。需要强调指出政府不能仅仅满足于完善从业资质认证制度,而且还须注重规范从业资质复核制度,其应着力改变目前主要光凭企业报送资料进行资质年检的办法,应综合评价企业近期的工作业绩与经营状况,施工质量等多种因素,来决定企业是否保持原有等级或者进行等级升降,促进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紧密结合,遵循市场规律进行优胜劣汰,实行资质等级动态管理,更为重要的是一定要从制度上将工程质量责任与从业组织和个人的根本利益直接挂钩,造就从事与工程质量息息相关的有效制约机制,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真正纳入良性循环的健康轨道。
3、注重全面质量管理
现阶段的建筑工程绝大多数仍属各级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 显然, 管好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十分重要。此外, 相当数量的建设单位并不真正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 这是导致建筑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 对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 应由国家建设部和各级地方建委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 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 实施全过程的集中管理, 工程竣工后移交给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 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不能直接参加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这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属于非盈利性常设组织, 既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权, 又在工程项目上行使政府的管理职能, 其行为接受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这种做法可以先行组织试点, 取得一定经验后, 再推广应用。除此之外,对于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 政府应该坚持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 强化政府对于重大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
4、严格检验进场建筑材料质量
在国内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制中,对于建筑材料的质量检验始终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而且是造成重大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的质量通病往往不是由施工操作等人为因素引起的,而多数是缘于建筑材料质量不过关。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把关中,应通过多家对比后选购,必须以质量为前提条件。特别是对部分关键材料的采购,一定要经过合理、合法的招投标来进行,并保证招投标流程的规范性与公平性。另外,建筑材料进场时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按规定对材料进行签证取送样复试,确保所用材料质量合格。
5、 在建筑质量监督中充分利用信息化优势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技术、新工艺被融入到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当中,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了提高了监督管理效率。因此,为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实践过程中,应当将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具体表现为:实现与行政主管部门信息网及相关招投标市场信息网之间的信息互动,严格市场准入,施工企业必须具备有符合国家规定的注册资金,专业技术人员,设备等资质条件;搭设工程质量监理信息平台,将监理过程监控信息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信息源,把监理的体系信息建立与市场信息进行联动;建立和健全材料试验机构,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对在场建筑材料应及时进行检查,并将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建材相关信息作为过程监控及质量验收信息,引入质量管理运行中,建立多信息接口平台的信息体系,为工程提供、收集完整的电子档案信息,为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服务。
6、 提高监督人员的素质
质量监督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应从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技术素质两方面入手。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正确处理与建设各方主体的关系,以其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公正廉洁,不参与有损质量监督公正性和客观性的业务行为,不,以维护政府监督的形象;所谓业务技术素质是指质量监督人员除了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精通专业技术规范外,还要掌握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随着建设行政工作法制化的推进,质量监督人员应用法律和法规来处理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并依照法律程序处理与建设主体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依法监督、依法行政。目前,质量监督重点要做好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考试工作,争取在近期内取得执业资格。只有这样,才能合法地对各方主体执行监督职能。
总之,在新形势下, 如何实现对建筑工程质量的有效监管, 切实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当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所面临的形势下, 依法进行建筑工程质量监督, 加强对建筑工程责任主体和工程实体的质量监督, 同时要以人为本, 加强人才培养和监理的作用, 各方共同配合, 共同协调, 相互监督, 将会使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军. 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建材与装饰: 中旬, 2011( 4) .
近几年,全国各地频发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如“楼歪歪”、“楼脆脆”、“楼倒倒”、“大桥坍塌”等现象频繁出现,成为众多媒体追逐的新闻热点。从总体来看, 我国建筑质量水平并不很高。这方面的问题归纳起来,有如下表现:(1) 许多工程结构隐患严重,甚至导致建筑倒塌。 (2) 相当一部分工程质量不合格, 严重影响其使用功能。(3)装饰工程质量低劣,给排水、电气、燃气、消防等设施不能满足安全防护要求。
造成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质量法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二是建筑市场行为不规范,监督查处不严。有的建设单位将工程肢解多头分包, 有的过分压低造价,有的购买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设备,有的施工单位层层转包工程。三是企业经营思想不端正,放松管理, 甚至偷工减料。四是质量监督检查不严,有的监督站或监理公司人员素质不高。五是一些供电、供水、消防单位搞行业垄断,迫使施工企业走歪门邪道。此外, 还有规划、设计、配套设备等方面存在的质量问题。
几乎每一宗质量事故均可找到技术、材料、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具体原因,然而引起建筑工程质量滑坡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质量监督体制的不完善。
虽然我国有一整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其中包括政府监督、企业自我监督和监理监督。企业的自我监督不用说了,因为有利润在里面,所以监督力度就不够。即使企业技术人员遇到一些质量问题,也因为没实行强制性手段,最终也会得过且过,造成部分质量隐患。再说监理监督,工程项目的监理几乎都是从施工阶段开始的,而且侧重于工程质量方面,远未达到建设监理的预期效果。在许多项目中的监理人员,只有质量控制权、进度控制权,而由于种种原因投资控制权仍掌握在业主手中。这使得独立的社会监理单位难以有威信取得甲方的信赖及施工单位的理解和支持,难以建立起自己应有的威信。工程监理的收费偏低,监理单位间的不良竞争,使得监理人员的素质偏低,使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督形式大于内容。所以,必须加强政府监督,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正是代表政府行使监督权的单位。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的建议:
1、目前我国通过发放施工许可证进行第一步的监督。而在国外实行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和使用许可制度是世界各国政府对于建筑工程质量微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美国、新加坡等都是实行两种许可制度的代表国家。通过施工许可和使用许可的具体实施,既避免了不具备条件的工程项目盲目上马,给工程建设参与各方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杜绝了质量不合格的建筑工程交付使用,给国家和使用者合法权益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2、在这些发达国家,竣工验收由业主、承包商及中介机构负责完成,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并不直接参与具体的竣工验收工作,也没有核验工程质量等级的任务,颁发使用许可证是在竣工验收之后。我国建筑法确立了施工许可制度和竣工验收制度,政府工程质量监督机构需要介入竣工验收并核验工程质量等级。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建立使用许可制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着“谁设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的国际惯例原则,政府工程质量监督应由核验工程质量等级转变为监督竣工验收工作。
3、国际上,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分为全部政府管理、部分政府管理、全部委托管理等几种形式。在德国,凡是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项目均由联邦、州建设部或地方建设局发挥业主作用,进行统一筹建。在我国,相当数量的建设单位并不真正具备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这已经成为导致建筑市场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对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投资的公共工程,应由国家建设部和各级地方住建局设置专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从可行性研究、设计委托、施工发包,到竣工验收,实施全过程的集中管理,工程竣工后移交给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工程项目的所有单位或使用单位不能直接参加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这些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属于非盈利性常设组织,既代表政府行使业主职权,又在工程项目上行使政府的管理职能,其行为接受计划、财政、审计、监察等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除此之外,对于国家投资的重大工程项目,政府应该坚持实行稽察特派员制度,强化政府对于重大工程质量的监督控制。
4、建立健全建设法律体系。健全的建设法律体系是建筑市场高效有序运作的根本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建设管理经验,我们发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建筑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完善建设法律体系上。
5、完备建筑市场准入制度。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在建筑市场的准入制度上大做文章。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供求关系严重失衡,勘察、设计、施工的生产能力明显过剩,过度竞争造成了不良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市场混乱问题。所以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在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从事正当的专业活动方面,严格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创新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建筑工程管理是确保建筑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形势下,一定要创新现场施工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以此来推动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
1.加强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管理的重要性
如今,我国社会已步入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行业内各建筑企业的竞争也日益剧增。如何在这种竞争和压力下生存和取得更大的发展是每一个建筑行业不懈追求的目标,实践证明,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其内部管理上入手,要不断的完善其管理手段,创新管理模式,提高其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生产力,确保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2.现场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技术落后,难以适应现代化施工。
目前,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新的施工技术层出不穷,而工程管理领域的技术仍然滞后。大型现代化工程项目对工程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项目之间、同一项目不同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对纷杂的信息处理束手无策,尤其是面对紧迫的工期或者国外客户时,更是捉襟见肘,这势必会延长工期,造成施工资源的极大浪费,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同时,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还没有掌握先进的管理技术。
2.2.环保理念较为薄弱,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
传统的工程管理追求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而忽略了工程期间和完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这日益引起工程界和环保界的关注。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人员只是强调施工进度和成本,而忽视对周边环境的保护。施工工地往往造成较大的噪声污染和粉尘污染等,引起周围居民的不满,使群众和施工方关系紧张,反过来也会影响工程的高效进行。
2.3工程管理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领域,其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方在国际竞争力上还和国际先进水平有不小的差距。大部分的设计单位业务过于综合,其组织也过于繁杂,有的监理方也满足不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监督力度不够,只是简单的着眼于工程的质量监督,却忽略其他的有关市场因素,出现国内不少大工程项目都是由国外公司承担的现象。此外,缺少完备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无章可循。建筑企业须有具体管理单位和机构,配有建筑专业管理人才,明确各部门职责,按照项目的具体要求分配任务。但是,我国大多数建筑企业并没有一套完善管理体制,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还处在初级阶段,人才缺口大,不少管理人员都是身兼数职,往往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
2.4落后的管理理念与方法
作为一项建筑工程管理的灵魂性内容,管理理念的先进抑或落后都会成为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内容。落后的理念往往会造成落后的管理方法、模式及制度。我国在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工程管理无法出现科学、规范的标准,造成不少工程项目管理达不到预期目的。在工程进度管理中,不合理的管理方法造成管理部门在进行工程进度的制定时,没有详细研究和考察将实施工程,仅仅是凭借经验,造成工程无法顺利进行,对于突发状况无法应对,保证不了工程进度。
3.现场工程管理的创新措施
3.1创新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的应用首先是体现在其管理技术上。最典型的就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如今,我们已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已被应用于各个领域。建筑企业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信息化管理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和效率。同时,如今的工程管理不仅仅再简单局限于一门科学,而是综合了众多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建筑企业在创新管理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人才的管理。要聘用既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经验,又具有很强综合素质的人担任管理人员,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潜力,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
3.2创新建筑企业管理理念,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
时代在不断地变化,各项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建筑企业应审时度势,使自身的管理理念与时俱进,并处理好企业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在工程施工期间,建筑企业必须要树立精品观念,将精品工程作为工程建设的目标。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加强施工单位的管理,提高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的意识,加强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并充分结合以往的优秀的施工案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推动施工技术的进步与发展。通过综合各个方面来提高管理水平,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就需要创新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理念,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意识,最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3.2创新建筑企业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管理体制。
制度是建筑企业实施管理措施中的有效保障。有些企业在其管理体系上实行“制度一百年不变”的政策,其管理体制中很多条例是根据多年前的社会形态和市场经济条件而制定的,有些早已过时或者不符合如今的市场情况。而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一些建筑企业并未对其管理体制进行更新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能够为建筑企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而陈旧过时的管理条例只会阻碍其管理和发展。因此,在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中,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工程管理的管理制度,招投标管理办法以及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检测单位的工作监督与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到位。第二要改变以往重进度、轻质量、主要以工期衡量政绩的片面思想,减少行政干预,任何事关工程质量的行政决定均应多采纳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的专业意见,切忌以外行指挥内行。
3.4.加强信息化建设,工程管理高效化。由于项目之间和项目内部的高关联性,工程管理人员面对海量的信息,对信息的及时有效处理成为巨大的挑战,而目前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旧有的处理技术和处理模式,这难以适应现代化工程管理的需要。在工程管理中主动引进信息技术,增强员工专业素质提高驾驭高科技的能力。管理人员要运用管理科学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提出相应对对策,从而实现施工企业保障质量,加快速度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3.5.引入绿色管理理念,施工现场更加友好。
倡导绿色管理理念,就是要求我们在工程管理活动中既要重视效益和效率,又要管对环境友好性。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作为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主动强化环保意识,在施工中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将施工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减少噪声污染、粉尘污染、渣土污染和光污染等。工程管理人员要增强社会责任感,避免短视行为,注重工程的长期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工程的过程控制,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实现业主、施工方和社会的双赢。
4.结语
在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和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双重背景下,工程项目管理领域的从业者面临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首先要认清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增强自身专业素养,通关创新思维,利用管理新理念新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我们要从观念和程序两方面改进施工管理模式,理顺关系、增效降耗、集约经营确保企业的竞争实力。工程项目的高效管理对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高效管理是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要积极推进现场工程管理的改革转型,更新理念创新方法,使企业面向国际,走向世界,赢得未来。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网工程 项目 成本管理
一、研究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的企业运营管理,从而使得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也与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有较大差异。工程项目的复杂性、一次性、单件性、团队性和相对不确定性等特点使得项目成本管理具有自身独有的特性。目前,由于工程财务管理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知识的缺乏,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相对比较薄弱,那么如何在事前、事中、事后加强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成本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市场因素及其它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这就要求投资者对工程成本的管理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既要全面又要有侧重点。一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想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就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合理规划,意外应急”。
二、电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是电网项目前期工作难度加大,部分项目批复严重滞后,影响工程结算、决算等方面的工作。电网项目在可研阶段需要取得国家对环评、水保、土地预审等批复意见。一方面,审批涉及国家级部门多,政府有些部门办事效率低下;另一方面,政府对电网项目审批监管严、工程造价审核细,导致电网项目前期费用上涨,前期批复工作无期限周期较长,前期工作难度加大。
二是缺少对工程项目真正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做不到对项目全面管理,如目前所采用的监理制度及施工管理模式,都是对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进行管理,而没有介入对项目影响较大的决策阶段和运营阶段的管理。没有一个部门真正地将工程项目从开始到投运增资管起来,缺少一个部门能做好各部门的协调工作。
三是忽视工程项目财务管理现象比较普遍,将质量、安全放在第一位,对财务管理要求缺乏认识,工程策划时很多时候不征求财务管理人员意见,一味的强调财务为建设服务,而不是寻求经营的最大效益,更有甚者纵容和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认为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束缚了其手脚,结果干出了违法的事情,损害了公司的利益。
四是审计部门缺乏事中控制。审计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度规定,对资本性支出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效益性及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计监督与评价;对项目的建设程序、资金管理、投资控制以及会计核算规范等进行监督和评价
五是对分包工程的会计核算,无统一要求,各家有各家的做法,省公司应统一摸索出一套合理分建设工程的会计核算方法。
六是由于投运资料不能及时送至财务部导致已投运的部分电网工程项目资产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暂估入账,不便于按时计提折旧,真实地反映公司的资产状况。大部分电网工程项目未能按照规定时间完成结算、竣工决算编制、竣工决算批复等方面工作。
三、如何加强电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项目前期
财务部门全程参与工程前期管理、积极做好事前财务监督。财务部门在工程前期管理工作中应首先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可行性研究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控制工程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投资决策阶段工程成本是正确确定建设项目计划投资额的关键,对项目投资者正确控制成本具有重大意义。不论何种项目,其前期工作的核心是编制符合实际估算值,正确确定投资估算值,对于以后控制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实现预期投资效益有着重大影响。其次,相对于建设项目的的其他后作,投资决策阶段的成本管理,对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最大。因而在此阶段的决策,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大。在建设过程中,成本管理的有效性是随着建设过程的进展而不断减少。从建设项目各阶段对项目成本的影响程度可以看出,决策阶段加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最有效。
项目各阶段发生的成本费用比例和影响投资的比例
项目阶段 策划和决策阶段 设计阶段 施工阶段监理 竣工验收阶段 实用阶段
发生费用比率 1%-2% 5%-6% 40%以上 1% 50%
对投资影响程度 65%-95% 15%-65% 10%-15% 1% 5%-10%
为加强决策阶段的项目成本管理,我们在做可行性研究时应合理确定项目规模,同时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并合理确定工程项目的投资估算。我公司规定新建变电所及线路可研规划时,所址、路径应有两个及以上比选方案,并须落实对造价影响较大的外部条件,相应选出优化的技术方案。财务部门要对建设成本进行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既保证项目切实可行,又避免投资的盲目性。
2、设计阶段
长期以来,我国都是由设计单位出施工蓝图,施工单位照图施工。施工图设计与实际脱节的情况普遍存在,既造成浪费,又影响工期和施工质量,降低了投资效益。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了设计施工一体化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设计和施工相分离的状态。设计与施工相互沟通能使施工单位为设计单位提供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将长期施工中所积累的经验融合到设计中去,把降低工程项目成本落到实处,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设计阶段是影响项目投资的关键时期,会较大影响工程项目投资的成本,此阶段应加强对工程设计阶段的技术与经济的综合管理。在整个设计阶段,必须统筹考虑技术与经济,一定要改变“画了算”的现象,应贯彻“画算结合”的原则。财务部门参与设计方案的造价估算、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和审查。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对设计取费标准进行审查,避免盲目扩大规模,虚列费用。
3、招投标阶段
参与招投标全过程,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保证公平、合理、经济、可行。在工程建设中,所有项目均应实行招标,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安全、成本或安全稳定影响较大的(设计、设备材料、施工、监理)项目的实施,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确定承包商和供货商,以降低工程造价和建设风险。
⒋、合同签订阶段
加强法律意识,严谨合同条款,规范合同签定。合同文本一般采用国家颁发的通用合同文本,但在合同条款制订方面,应充分体现工程的特点,准确表达合同双方的权利与义务,选择最合适的发包方式和费用结算方式。标的数额小旦单一面窄,则合同条款简单易行;标的数额大、涉及面广、执行期长等待点时,则要求合同条款严谨、内容清晰、职责分明。
健全合同管理机构,正确处理合同纠纷与索赔。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合同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要体现管理过程中的科学性、严密性,而且还要体现管理者的智慧。合同管理是双方履行合同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也不是有问题就过问没问题就不问,更不是随便叫个人应付一下的工作。合同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合同双方正当的合法权益,直接影响到各自履行的义务,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要想把合同管理工作做到井井有条,令双方满意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首先要健全合同管理机构,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对合同进行分专业指定专人进行跟踪管理,对合同中有可能出现问题提前与有关部门人员进行沟通,对合同中有已出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财务部门配合内部法律部门,严格执行国家合同管理的有关法规,着重注意付款方式、进度结算、项目结算等事项,保障合同合法有效、全面履行。工程实施阶段应以合同管理为中心,建立建全合同管理制度。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项目建设单位须运用信息系统,落实合同的贯彻情况。对费用调整,要求做到事前控制,中间跟踪检查,事后审核,杜绝合同外费用的发生。各级项目建设单位对工程造价实行“静态控制、动态管理”,依据批准的初步设计内容进行建设,并按划分的工程静态投资范围合理用好基建资金。工程实施阶段的资金和用款计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略有余度”的原则,既要降低资金沉淀,又要保证工程用款需求,节约建设期贷款利息。
(二)工程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阶段是实现投资决策意图的阶段。此阶段是工程建设周期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最达,工程项目管理难度最大的阶段。工程建设阶段,节约投资的空间不大,但是浪费成本的可能性很大,应该从组织、技术、经济、合同等多方面加强工程成本管理。
1、工程款的管理
工程款是工程支出的重要内容,工程项目建设周期长、管理过程复杂、资金量大。公司依据上级有关规定,对工程款项的申请、审定、支付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范。
工程项目在开工支付预付款项前,由工程管理部门依据批复概算编制工程费用分解表。财务部门通过对概算与分解表的对比审核及费用开支合理性的分析,在工程开工前即对工程开支有了总体上的把握。
工程支付资金实行月平衡、周调度、日安排的管理制度。每月18日前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进度计划编制工程资金支付月度计划,财务部门在每月24日前审定后报省公司财务部。
工程预付款实行按合同约定拨付,预付比例不低于合同金额的10%,不高于合同金额的30%,对重大工程项目,按年度工程计划逐年预付。对于没有签订合同或不具备施工条件的工程,财务部门不予预付工程款,杜绝以预付款为名转移资金情况的发生。
工程进度款执行监理审批制,严格按照监理单位审核的月度工程进度付款。坚持按月结算与支付。即实行按月支付进度款,竣工后清算的办法。工期一年以上的工程,在年终进行工程盘点,办理年度结算。项目负责单位根据工程管理部门、监理部门签字确认工程进度款结算单,开具发票向财务部门申请付款。
2、工程物资采购与领用管理
(1)工程物资的采购
对于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两级招标管理体系实施意见(试行)》中规定的招标采购范围的工程物资,严格坚持由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统一招标采购。对于不符合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和网省公司统一招标采购范围的物资,由本公司招标办公室负责招标采购。严格按照《国家电网公司构建两级招标管理体系实施意见(试行)》的要求,贯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履行合法合规的程序,综合考虑信誉、质量、价格、到货时间等因素,把好工程物资的采购关。
为规范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管理工作,适应公司“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需要,保障公司电网建设和生产经营的物资供应,提高物资管理效率和效益,物资管理包括项目物资管理、废旧物资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物资管理遵循“四个集中”原则,即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配送、集中结算。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两级招标管理的有关规定,公司招投标管理中心对物资需求计划进行分类,分别上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招标或自行组织招标。
(2)工程物资价款支付及出入库管理
为了实现工程物资的计划上报、出入库流程的信息化,公司组织研发了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这一系统涵盖公司物资管理过程中的计划、采购、合同、收付、库存、查询及统计分析等业务,涉及公司所有物资计划申报、审批及出入库。系统采用ERP理念,全面采用网上审批流程,迈出了物资管理业务的全过程、流程化、信息化的第一步。这一系统的研发,也进一步规范和固化了工程物资价款支付以及物资出入库整个流程。
在信息化物流系统中,对各环节的工作状态、时间有直观清晰的反映,督促各环节待办工作的进行,强大的查询功能也有助于发现管理中的问题,明确管理责任,落实考核。
每月月末,财务部门与物资管理部门进行当月物资结存稽核工作。物资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物资进行日常盘点,并有盘点书面记录。财务部门则要对结存物资实施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实。
财务部门要加强与物流中心的沟通协调,督促物流中心及时办理各项配送物资的收料入库手续和领用手续,督促物流中心及时登记各项物资收、发料明细台帐,每月对物流中心的物资明细账和财务部门物资总账的一致性进行核对,确保各项物资的明细账与财务部门总账的一致性,确保各项物资的明细账和实物的一致性。(考虑物资配送中心应配备相关财务人员,加强对物资采购结算、物资收料和发料的管理)。
3、工程完工后及时转增资产管理
国网公司会计核算办法中规定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应当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之日起,根据工程预算、造价或者工程实际成本等,按估计的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了竣工决算手续后再作调整,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所购建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指资产已达到购买方或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状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判断:
A、固定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工程)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B、所购建的固定资产与设计要求或合同要求相符或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或合同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C、继续发生在所购造固定资产的支出金额很少或几乎不再发生。
《江苏省电力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修订)》规定基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由工程建设部门提供固定资产交接清册,实物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人员到场清点验收,并提出固定资产增资申请,财务部门办理增资手续。在建工程完工交付使用时竣工决算尚未完成的,由工程建设部门按工程概预算、造价或成本等资料提供估算价值,编制固定资产交接清册,经实物管理部门现场验收后,财务部门暂估增资,待竣工决算办理完毕后,按照实际成本调整暂估价值。
4、工程决算的编制
工程竣工决算报告是综合反映工程项目从筹建到竣工决算日的投资情况、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是考核工程概、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工程建设成本,准确核定新增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
由于决算编制阶段涉及的部门比较多,每一步骤出现拖延,都会影响决算的编制进度。为每一环节限定时限,成为了必要的手段。目前公司结合上级有关精神,对工程结算、决算的具体时限要求如下:220KV及以上电网工程项目应在工程项目经完工验收后六个月内编制完成,110KV及以下的电网工程和其他工程项目应在工程项目经完工验收后三个月内编制完成。
为了推动精益化管理,在上述各环节工作时限内,应进一步将结算、审核、审计时间段进行细分。如工程的土建部分结算根据实际可以提前进行审核和审计,以减少工程决算编制阶段的时间压力。
工程竣工决算报告在上报审批前,必须经内部审计单位或中介机构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其中:220KV及以上工程由省公司审计部组织审计,110KV及以下工程由各单位审计部负责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工程决算编制阶段,财务工程管理人员和资产管理人员到现场,核对设备清册所列设备与实际设备是否相符,并拍照,为建立固定资产台账和编制固定资产卡片提供有利依据。对固定资产制定统一编号,与公司其他信息系统编号一致,方便与其他系统的连接,实现对固定资产的跟踪与监控,为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管理,打造良好的开局。另外,核对不须安装的机械设备、生产工器具及家具等资产的辅助台账与实际是否相符,并对这些资产的使用部门进行登记,坚持“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工程中形成固定资产及流动资产的管理力度。
工程安装费用、其它费用的分摊是工程财务决算编制的重要环节。财务人员要通过对工程概、预算、工程价款决算等依据进行认真分析,以此为基础确定不同资产的费用分摊,从而合理、准确地反映每一固定资产价值。
四、结论
由于电力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独特性,项目中任何较大的失误都会带来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必须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对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评价工作涉及项目的方方面面,从项目整体,到各个子项、各个部门、各个队组的各项管理工作。只有处处严格,层层把关,才能确保项目的全局成功。电力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大、工期长、影响因素多,控制投资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在电力建设的过程中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最大程度的获取投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 南京大学会计系,基于价值创造的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