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村教学质量

农村教学质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村教学质量

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分析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06-01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它关乎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教学质量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并受教学过程中诸要素制约。联合国科教学组织,曾对教学质量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学质量=(学生+教材+教法+环境)×教师。从这个公式中可以看到,在教学质量中,除了教师这个关键因素,学生、教材、教法和环境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关于教育质量影响因素,国内外专家的观点可谓是不断推陈出新,然归结到具体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的“元”探究上,人们却少不了困惑。

一、制约农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

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力所在,只有拥有了一流的师资,才能办成一流的学校,获得一流的质量。当前教师队伍很(不稳定)均衡,县城与分间出现严重的性的结构失调。城镇地区教师过剩,而农村学校由于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大批优秀教师的流失,每年都会有工作经验三年或以上的教师调往县城。这就加重了学科教师不足的农村学校负担。导致教师紧缺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不惜付出昂贵的金钱代价,把子女送入教学质量相对更好的城镇学校。综合其他各个方面的因素,相对较之下,农村教育就得不到更好的发展。

另外,大多数家长在高考的诱惑下,重视学生的智育,将学生纷纷勇往县城,县城班额大超编,教师授课不能面对每个学生,新的教学无法实施,批阅作业量大,无法做到精批细阅,更不能面对面批阅。

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哪个环节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国家计划生育的有效实施,如今农村的独生子女比较多,然而不少家长的思想观念落后,再者“留守儿童”的出现和家长的不配合更增加了。学校教育的负担,有些偏远山区的农村家长思想滞后现象严重,他们平时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认为孩子到学校老师就应该领管好,甚至有些家长不支持学校的教育。过分宠爱孩子而滋生了学生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这些都使学校管理的难度与日俱增,增添了学校教育二难度。因此,很难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家庭教育的缺乏,已经成为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绊脚石了。

二、存在的原因分析

1、(乡)村级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不高。如:学校对校产管理不严,教学仪器未能充分利用,乡村小学课程开设不齐,有的开齐确课时不足,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教学管理制度跟不上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改革步伐较慢,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开展较少等。

2、综合教学质量还不全面。如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藏文等学科成效一般,有的教师没有认真去上好这些课,当然还有教师人员不足或教学条件等一些因素的影响。其次,从全县统一要求的考试来看,成效不怎么好,有的学校平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致使学生的实践未能得到提高。

3、少数情况教学成绩相差过大。如个别乡镇个别科目的教学质量与同类乡镇比较相关过大,极少数学校的教学质量需尽快努力提高,极少数教师所任教学科的成绩悬差太大,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教师的教学工作应当是主要因素。

4、新课程堂教学质量不高。新课程教学理念落后。可以说是人人知晓,但是从目前情况而言,符合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课并不占主流,教师对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仍做不得不够,原因在于对新的教学理念认识不足,传统教学观仍残留在自己的脑海中,致使教学改革迈不开步伐,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体现新理念有做秀之嫌,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教学方法,真正体现新课程理念。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1、加强乡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考虑山区生源分散,乡村教学点多,班额不足等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师编额。二是改善教师年龄结构,每年批准少量年龄接近退休的教师退养(可退休不减薪),以利每年招聘少量师范类毕业生增加新鲜血液,激活队伍,增长朝气。三是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加强继续教育,不断充电提升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加大城镇教师支援乡村学校教学的力度。

2、努力推进乡村小学的教学改革。乡村小学应立足于校本教研,学校搞小的专题研究,教师进行课程研究,以新课程理念为航向,转变教学方法,讲求教学成绩,努力提高乡村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3、对校外借宿生居多,学校应有所作为。陪读的人员主要是爷爷奶奶,父母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与孩子沟通的机会较少,爷爷奶奶的教育方法不当,隔代相住,加上“代沟”原因成效不佳。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缺少父爱或母爱与良好的家教的孩子,对学习、对成长,无疑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对校外借宿生的父母做一些思想工作要求学生住校,经常对校外借宿生常进行家访,与学生家长父母取得联系交谈孩子的情况,常通报孩子的学习、成长情况。

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学质量;农村;办学;发展;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0;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32-02

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在当前,一些农村初中办学条件差,师资年龄老化,教育教学质量一般,生源外流严重,制约着农村初中的均衡发展。同时,农村初中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一多”“一缺”“一不适”。“一多”是学困生多、留守儿童多、单亲儿童多。随着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留守学生也在增多,家庭教育缺失。“一缺”是缺资金。虽然国家提出义务教育要均衡发展,但现实中一些城乡仍存在着不均衡现象。“一不适”是教师的年龄偏高,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深入到学生家中,组织教师多轮次家访,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狠抓学生发展,不仅让成绩好的学生吃得饱,也让学困生吃得好。教师的分层次教学,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多年来,学校学生的中考成绩在吉林省榆树市农村中学中始终名列前茅,也为上级职业学校输送了大量的特长学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体教师教学积极性的调动以及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因此,要提高农村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只有转变办学理念,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成。

一、依法治校,以德服人

办学有依据,治校靠法律。学校组织教师学法守法,利用法律维护教师的尊严。同时,定期邀请当地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上法律课,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教师的法治意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农村教育环境也面临着众多新问题和新形势,校园安全问题不仅成为社会大众关注的热点,也成为新时期初中学校管理的重点。为了确保初中校园的安全,为学生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管理。法律作为治理校园的重要武器,可以有效地防范来自校园外部的社会因素或者其他因素对于校园的威胁。与此同时,教师必须要严格遵从国家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确保不做违背相关法律的行为,如不得侮辱学生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等。这样才能确保全体初中教师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使他们知法行法,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的整体水平,还要注意不断提升学校领导及教师等相关管理人员和教育人员的个人道德素质,使他们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岗位作用,让“身正为人师”在校园遍地开花。除了为学生传授必要的教学知识之外,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管理好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确保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高尚的师德,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品行,使他们能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农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除了在平时的教学中保持良好的教师形象之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教学之外的形象,避免自己的不良行为通过互联网被无限夸大,给学生带来不良的影响。依法治校,以德服人,可以有效地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为后续的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以人楸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前提

在教学管理上,学校必须具有科学和民主的理念,重视全体教职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让他们参与到办好家乡的教育事业中来。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一些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比较差,教学质量也不是很理想。因此,要有效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质量,就要充分发挥教师以及相关教学管理人员的力量,来共同管理农村初中学校,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推动农村初中学校教育的发展。

学校领导一定要有大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同时,要树立“学生第一,教师第一”的思想,时时刻刻要做到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师,为所有学生谋前途,为家乡绘宏图,为教育谋发展。只有领导、教师、学生同舟共济才能办好农村教育。为了有效地发挥学校全体人员的共同力量来开展农村初中教育,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着手努力。第一,教师要为学生着想,为学生发展负责,不能辜负家长的重托。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来开展教学之外,教师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之外积极自主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第二,学校领导要树立教职工第一的意识,要把教师的位置摆在第一位。在教师的心中,学生应该是第一位的。办好农村教育,既能减轻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又能推动农村建设。这样,家乡学校的教学质量提高了,家长就不会为孩子择校犯愁了。因此,为了有效地提升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水平,学校领导和教师要以身作则,在教学中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从而推动教学的发展和进步。第三,对学生而言,学校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学生。学校领导者以及每一位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学为所用、学有所成,不但要关注优秀生,更要关注学困生。教会学困生做人,规划他们的未来,更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表现。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要把“学生”装在心中,这样,学校才有凝聚力,才有希望。同时,教师要教育学生用学习改变命运,用知识创造未来。

三、建章立制,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人叫人动人不动,机制调动积极性。”学校先后制定了《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值日制度,考勤、查课制度,班主任考核管理制度,期末统考、中考奖惩制度,教研活动制度,课题管理制度,政治学习制度等。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教科研、教育教学竞赛、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考试考核等机制,而所有的机制都指向人,指向“人”的发展。机制再好,在执行时也需要公正、公平。为了让学校的教学风气正,不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凡学校的大小事情,都放在阳光下操作,让教师监督,让教师清楚、明白。这样,学校风清气正,教师也服从管理,努力工作了。建立了机制,取得了人心,提高教学质量就指日可待。

四、做好教科研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为了改变现状,让教师学到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校要下狠功夫培养和锻炼教师,以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1. 加强敬业爱岗、服务奉献的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

学校狠抓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了《教育法》《新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七严格”“八不准”等法律法规文件,引导他们用正确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因此,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已成为教师队伍的基本要求。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文明教师”“师德教风先进个人”评选活动、“青年教师读书活动”、向优秀教师学习活动。同时,学校每学期还进行师德教风测评,极大地增强了师德的导向和感化功能,规范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学生评教活动的开展,也有效地规范了师德行为。

2. 用教育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

学校建了一个电子书包教室,每个班级都配置了液晶白板、100兆光纤,完善了校园资源库,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网络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海量的教学资源,使他们自主学习和共享知识成为了可能。学校还抓住一切机会让教师参加“骨干教师评选”“榆树市课堂大奖赛评比”“科研优秀教师评选”“微课大赛”等活动,只要取得名次或奖励,学校都会利用一切机会宣传,鼓励教师大胆推广,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导演,利用微课资源构建高效课堂。学校要狠抓备课、公开课和课题研究的落实,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含金量,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抓实干,从而推动教研文化的发展。

五、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交流平台,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助手

1. 建立学生家长信息库

每学期开学,学校会对每位学生家长的情况进行登记,了解每位家长的家庭经济情况、家庭住址、联系方式、打工去向等。这样做,既便于教师与家长沟通,也便于教师进行家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

2. 建立家长、老师、学校微信群

利用空间和综合素质评价平台使教师、W生、家长可以通过电脑端和手机端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表现。如开学初各班建立学生信息登记,及时更新学生的联系方式;下发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关注学生;对学生家长来校或请来的家长,教师要做好接待,和学生家长及时沟通。

3. 开好每学期一次家长会

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有部分是留守儿童,选择好时机召开家长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能及时转变家长对孩子溺爱的做法,并能有效地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改善学校教育中存在的不足。这种保持与家长沟通联络通气的家长会做法本校已坚持了多年,效果很好,取得了家长们的理解和支持。因此,让家长们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的助手,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提高学生成才的机会。

六、结束语

总之,困扰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有很多,一是面对偌大的学困生团体,教师任重道远,需要研究良方。二是受应试教育的困扰,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农村初中学校生源外流严重。个别私立实验初中不规范办学,利用各种方法扩大招生,使农村初中学校举步维艰。因此,只有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促进农村教育的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华,张军侠.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初中教育的困境及发展前景[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2]张锡清.改革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提高农村初中教育质量[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0(02).

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质量;农村;教学发法

英语是初中教育阶段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听、说、读、写等基本英语技能,而且要熟悉相应的专业英语知识。但经过实践、观察发现,其结果令人担忧,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水平,远远没有达到新课标的要求。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好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有效性的问题,已经引起教育界的各方重视,成为初中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成果,就提高农村初中英语的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希望能为广大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经验。

1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方法传统。在农村学校学校中,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依然盛行。教师往往偏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课堂教学也常常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昏昏欲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按照考试的要求按部就班的走下去,教师、学生都是被动的、消极的。

1.2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不少农村地区,部分家长、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不学都无所谓,反正不会送孩子出国,这就导致了部分学生上英语课不好好听讲,不是走神、说话,就是做小动作,甚至有逃课的现象。其实这完全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我国的国际化进程逐步加快,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其使用范围也早已经走进了中国。如果掌握不了英语这门语言的使用,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都会造成一定的困难。

1.3生源质量不好且两极分化较重。由于一些乡镇地方招生秩序较乱,生源竞争日渐激烈,生源质量的两极分化十分严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都远远落后于城市和城镇的学生。但从英语这门学科来看,农村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都没有达到小学毕业生的合格水平,并且学生成绩分化严重,既有在英语结构上的分化,又有在英语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上的差异,这就使得好生较好,差生较差,距离拉开得过大,形成了不同类型的学习障碍。

1.4评价方式单一。在新课改推行下,不少城市学校已经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由原先的一元化的评价机制转变成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然而,在不少农村地区,很多中学依然采用着一张试卷定优差的做法,这也就导致了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缺乏内在的动力。

2初中英语教学策略探析

2.1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还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的实质就是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与情感交流的过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更是通过交流与沟通来学习、掌握的。如果在英语的学习中没有交流与沟通,就是再好的英语教师也教不出优秀的学生来。然而在日常教学、学习中,很多学生害怕老师批评、同学嘲笑,从不敢张嘴读,到头来学的竟是哑巴英语,渐渐失去了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长期屈服于教师、教材的权威,学生害怕去犯错误,其内心的自卑、恐惧感日益强烈,学习英语的动力和信心也逐渐消退。因此,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具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

2.2改革教学模式,实现分层教学。面对农村生源质量差,生源两极分化严重的问题。学校及教师应尽快改进教学模式,根据生源质量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现分层教学。入学后,学校可以根据学生英语摸底考试的成绩,将学生按照基础好、基础一般、基础较差的标准分成A、B、C三个层次进行分组,并给每一个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分层作业、分层要求的措施,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得到一定的提高,重新拾起学习英语的兴趣与信心。

2.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自主学习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先决条件,英语的学习、掌握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也不是在课堂上学习就能熟练掌握的。英语的掌握要靠学习者在生活中长久地学习,因此,学生要学会如何高效地学习、掌握英语技能,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方法,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全面地掌握英语技能。

2.4科学设计英语作业练习。英语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的作业设计、布置原则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部分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首先,作业设计重记忆,轻应用。教师在布置英语作业时一般都会让学生抄写句子或单词,以加强单词的记忆,提高单词储备量。然而这种作业只会起到短时的效果,时间一长,学生就把机械记忆的单词都遗忘了,根本没有起到强化单词运用的效果。其次,作业布置缺乏层次。传统的作业布置就是吃“大锅饭”,根本没有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层次的学生做一样的作业,没有层次性,这就使作业在不同的学生身上产生的效果不同,有的学生感到作业难了,还有的学生则感到作业过于简单了,最终就使得优生和差生的分化更严重了。再次,英语作业布置重量不重质。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绝大部分初中英语教师喜欢采用题海战术来提升学生的成绩,布置作业的时候往往不考虑学生的课业负担,在作业量上就比较随意,这就使得学生做了不少重复的习题,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最后,部分教师作业批改不及时、不认真。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外延,是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和加强,然而有的教师却不能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及时、认真的批改,而且缺少批语与指正。这就使得学生认为教师对作业不重视,使学生逐渐降低了完成英语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有学生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

3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第4篇

一、影响农村小学教学质量的因素

1.优秀教师资源稀缺

受交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很多小学教师由乡镇转移到城区进行教学,导致一大批乡村优秀教师的流失,导致农村小学教学教师资源缺乏,不利于提升农村小学教学质量。

2.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不够

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充分配合,三方如果有一方和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脱节,就会直接影响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农村地区的很多家长到外地打工,长期在外工作,无法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和成长。

3.留守儿童数量多

农村地区中有很多学生的家长在外地工作,不能照顾自己的孩子就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的父母、亲朋好友。这些孩子的成长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在学习中很容易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迷恋网络、逃学旷课等不良学习习惯。4.农村地区优秀学生的外流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农村地区的家庭经济情况也得到了好转,家长对自己孩子接受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农村地区的家长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城市接受更好的教育。长此以往,导致农村地区的学校失去更多优质的学生,影响了农村地区教学质量。

5.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存在问题

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一些农村学校不具备开办幼儿园的条件,对于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学校会将这些学生安排到一个班级中,对这些学生进行基本的教育。受师资力量的影响,很多幼儿学校不具有专职的教师,只是安排一名教师管理一个班级的全部学生。幼儿阶段学习教育的缺失对学生小学阶段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策略

1.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力量,其素质高低对教学效果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为此,提高农村地区小学教学质量需要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在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下,一些农村小学形成了自己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实现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的实现对农村地区小学教师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村小学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素质具体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聘请校外的优秀教师到学校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引导农村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二,组织农村学校的教师到更先进的学校进行学习交流,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第三,完善农村教师的备课制度。对于农村青年教师要积极组织他们学习聆听优秀骨干教师的示范课,并做好相应的听课记录,通过学习交流提升自身教学素质。

2.加强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区一些农村小学也安装了多媒体,弥补了传统黑板、粉笔教学的局限。为此,教师可以应用这些多媒体软件开展小学教学,实现教学的形象化、直观化。比如在进行语文新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上网收集一些和讲授课程有关的图片以及历史背景,利用多媒体软件将这些文字、图片配以声音向学生展示,加深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热爱,提升语文教学效果。

3.形成完善的学校内部管理

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对学校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村小学更需要强化自身的内部管理。农村小学要更进一步强化自身内部管理的原因是本身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发展薄弱,不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剧了优质师生资源的流失,不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完善的内部管理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微观上实行年级负责制,在宏观上,学校各个年级要分组检查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管理。

4.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农村教学质量范文第5篇

一、转变观念,扩展教学思路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一方面,要转变思想观念。一是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为主;二是将数学教学与人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在传授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另一方面,要扩展教学思路。即是从“填鸭式”的教学思路中跳脱出来,要在教学中进行知识的扩展,合理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二、因地制宜,巧设教学情景

数学作为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理性学科,而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正处于重要的开发阶段,因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一些特别的工具去帮助他们理解和认识相应的数学知识。而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教育存在教学硬件设施相对不足的现象。因此,作为农村地区的教师,应该联系农村地区实际,利用农村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袤的地域空间优势,因地制宜,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将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加以合理利用,将其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辅助工具,巧设各类教学情境。如在初学数字时,农村孩子可能无法向城市孩子一样有一些精美的数字教学的小工具,但是教师可以教授孩子利用农村地区的一些资源进行小工具的制作,如让学生回家去找高粱的小杆子制作成可以辅助数数的小棒子;在学习四方形时,可以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家的四方形的田地开始,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去了解自家田地的周长、面积、边长等知识开始等等。通过这种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境设定,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展开积极地联想,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三、因人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形式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情况,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孩子,与城市孩子相比他们面临的问题可能更多,遇到的困难也相较突出。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及时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加以了解,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开展不同的教学形式。如有的学生性格可能比较内向,学习比较被动,教师就应该以鼓励教育为主;有的学生思维活跃、敏捷,教师就应该以引导教育为主,积极地引导学生展开进一步的思考;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教师就应该以实践教学为主,对其进行知识的传授等等。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孩子接触新事物较少,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大量借助各类新事物、新手段,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新的事物。如在教学中有条件的话,教师应该多运用幻灯片、影视、计算机等新媒体开展教学,这既可以调起学生的好奇心,促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能熟悉这些新事物,了解更多的新科技知识。

四、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因此,一方面,教师要借助一些日常的生活常识来作为数学教学的切入点,并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一些东西制作数学学习的辅助小工具,如前面我们所说的制作高粱杆的数数小棒,学习自家田地的周长、面积等,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一些课堂知识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课堂、课后的小实验,或是让学生与父母一起参与一些日常生活小实验等。如在学习浓度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并在父母的帮助下动手参与家中的农作物所用的农药水的调配等活动,这样既让学生学习了有关浓度的问题,又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活跃气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