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核算的标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关于会计收入内涵的界定一直是会计研究的热门课题。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认收入是主体在其持续的、经常性的业务活动中,因生产或交付了货品、提供了劳务或进行了其他活动而获得的资产或清偿了的负债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收入是指主体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经济利益的增加,其表现为因资产流入、资产增加或是发生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权益增加。但作为会计基本要素之一的收入,国际会计界至今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定义。本文仅就会计收入的界定及其确认标准谈点浅见。
一、收入内涵的界定
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指出, 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的款项。收入作为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收入的来源应是企业的日常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关于收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我国会计准则将收入的来源归纳为“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日常活动应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有些交易或事项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所形成,这种流入的经济利益通常称其为利得,如企业出售固定资产取得的利益不作为收入。
2.收人的表现形式包括:(1)各种资产或资源的流入,即企业资产的增加,如增加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2)负债的清偿,即企业负债的减少,如以商品或劳务抵偿债务;(3)企业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
3.收入的结果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的三种表现形式,即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两者兼而有之,企业取得收入通常能够增加所有者权益。但收入若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净额,则可能增加所有者权益,也可能减少所有者权益。
4.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如增值税等。
总之,要正确把握收入的概念,必须分清收益、收入和利得的界限。收益包括收入和利得。收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利得来源于企业偶发的经济业务;收入要以总额并按照配比原则,与其相关的成本在会计报表中分别反映;而利得属于偶发性的收益,在会计报表中通常以净额反映。
二、收入的分类标准
1.按照收入形成的原因,我国会计准则将收入分为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而取得的收入等。
商品销售收入是企业收入的基本内容,可用于企业销售的商品包括企业为销售而生产的商品以及企业为销售而购入的商品,如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商品流通企业购进的商品等,企业销售的其他存货,如原材料、包装物等也视同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现金流入是企业收入另一主要内容。提供劳务的种类比较多,主要包括旅游、运输、饮食、广告、理发、照相、洗染、咨询、、培训、产品安装等。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劳务交易收入,如安装费收入、广告费收入、入场费收入、申请人会费和会员费收入、特许权费收入、定制软件收入等。这种收入的金额应根据企业与接受劳务方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来确定。
2.按照企业日常经营业务的主次分,可以将营业收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主要活动,可以根据企业营业执照上注明的主要业务范围来定。主营业务形成的收入称为“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是指主营业务以外的其他日常活动,可以通过营业执照上注明的兼营业务范围来确定。其他业务形成的收入,通常称作“其他业务收入”。
三、收入标准的确认方法
收入的确认不仅关系到流转税纳税时间的确定,同时还会影响成本、费用的正确结转,收入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成果的集中体现。收入的确认应当遵循实现原则,即只有企业的经营活动所导致的净资产的增加,才能确认为收入。常见的收入确认方法有:
1.生产法,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在完工时确认收入的一种方法。按生产法确认收入,通常适用于有客户定单,有确切的买主,并且生产周期较长的行业如造船业、建筑业,这类行业在确认收入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生产过程中按照完工进度逐渐确认,或在完工时确认收入,在运用生产法确认收入时,收入的总额必须是已确定的,并且可以计量,因而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确认已实现的收入。
2.销售法,是指在销售成立时确认收入的一种方法。在销售法下,收入的确认以销售是否成立为标志,因为在销售成立时收入确认的标准也得到满足。首先,在销售成立时,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企业不再对该商品实施继续管理权和实际控制权,劳务已经提供,收入已实现或已赢得;其次,在销售成时,已确定了销售价款,为收入的计量提供了依据;第三,在销售成立时,换出商品或提供的劳务已经转换为另一项资产,或清偿了某项债务。
3.收款法,是指在收到款项时确认收入的一种方法。如果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无法确切地预计最终收到款项,则收入的确认应予推迟。在收款法下,收入通常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后,并收到价款时确认收入。
参考文献:
[1]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4[S].财政部,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48
我国医疗机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与人们生活医疗水平的提升密切相关,因此,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以提升医院的整体形象和服务水平,保证人们在医院治疗的良好效果。随着新医院会计标准的颁布和实施,医院对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加强了财务会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1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概述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下,医院注重财务部门的管理,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完善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是为更好的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加强医院对各部门的管理和控制,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策略。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是根据医院的管理要求,以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从而依靠会计信息的准确、可靠以及有效性,提高医院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带动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重视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重要性,在实践过程中,减少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差错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损失。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是根据相关的法律和国家规范标准制定的,对医院的各部门、配套设施、财务管理意见会计工作人员都提出了高要求,以达到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制定的目的,从而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完善和创新。
2目前完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遇到的问题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高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广和运用,使得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遇到很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的贯彻和落实,从而影响医院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目前,完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遇到的问题如下。
2.1认识不够,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代化建设中,各种化工企业的不断发展推动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化工产品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使得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变得越来越差,人们的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而且,医院只注重医疗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以扩大医院的规模,促进医院的发展。医院管理人员对会计核算质量控制的认识不够,导致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制定出现问题,因而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给医院的财务管理带来极不利的影响。医院管理人员对医院会计核算质量认识的严重缺乏,医院财务管理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控制,使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断下降,长此以往,对医院未来的发展和经济效益带来深远的影响。
2.2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
新医院会计标准的实施下,我国现代医院在财务管理上,制定了相应的会计制度,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促进会计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性。但是,在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上却没有完善的内容和管理制度,使医院会计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会计方面的问题,对医院的正常运营造成极大的影响。例如,会计核算中,经常会遇到核算费用和实际支付的项目内容不符合的情况,医院对于费用的真正用途不清楚,无法进行会计核算质量的控制,给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很多困难。
2.3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实践问题
医院是公共性医疗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因此在实际的运行中,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管理和实行出现很多问题。医院注重医疗水平的提升,对于医院内部的控制重视不够,导致财务管理方面出现问题,影响医院的正常运营。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落实,使医院整体的管理失去效应,影响医院资金的灵活周转和长期发展。
3完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有效策略
完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是医院长期管理工作的需要,是现代化建设的要求,顺应了时展的步伐,促进医院未来的长远发展。因此,医院要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实用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促进医院财务管理等的有效性。因此,医院应采取的有效策略主要有以下三点。
3.1提高认识,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现代化建设中,医院不断提升个人意识,加强对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认识,重视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健全会计部门管理制度,加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提升,以有效促进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贯彻和落实。与此同时,建立财务部门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考核制度,定期进行会计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加强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管理和控制,提升全体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3.2加强管理,提高医院整体效益
医院财务部门的会计核算中,成本核算人员在工作中是很重要的,占据着整个医院财务管理的最核心地位,因此,必须加强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管理,以提升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促进财务部门真正有效地进行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在实践过程中,注重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执行,完善和加强会计工作人员对医院各部门经济活动的监督和管理,审核费用开支,杜绝资金浪费。医院要注重推行国家的改革政策,录取高科技的专业人才,定期进行专业技术的提升培训,严格按照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执行,增强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提升医院整体效益。
3.3完善标准,实现会计核算现代化
医院内部控制的不断完善和加强,促进医院的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中,医院要不断完善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改革和创新会计管理方法,利用现代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推动医院财务的改革向前发展。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普遍运用,医院在严格执行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同时要注重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使医院会计核算水平不断提升,与时代接轨,提高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经济成本,促进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运用,使医院会计核算变得方便和快捷,增强了成本核算数据的高效性、可靠性和时效性,进而逐步实现会计核算现代化。
4完善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意义
我国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完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4.1时展的需要,推动医院改革进程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完善,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高科技信息网络技术不断推广和普遍运用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医院改革的进程。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完善,使医院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分配,提高医院资源的利用率,达到资源优化的目的。医院会计部门严格按照规范标准执行,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使医院会计工作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4.2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会计核算发展的需求
我国对医疗机构实施的大量改革,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促进了医院会计制度的完善,是现代会计核算发展的需求。会计核算是对医院各部门费用的审核和监督,在医院财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系着医院的正常运营和医院未来的长远发展。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提高了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使会计核算人员的工作变得更有效,提高医院资金的流动性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医院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4.3提升医院整体形象,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医院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医院的日常工作变得井井有序,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共同促进医院整体形象的提升。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不断完善,提高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得到很大提升,使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变得规范化、现代化,降低人为因素带来的医院经济损失,从而增强全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素养。医院会计核算质量控制标准的完善,提高了医院整体形象,赢得了人们的信赖和支持,促进了医院的长远经济效益和发展。
一、税收会计核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税收会计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不明确
按照我国现行对会计体系的分类方法,把会计分为企业会计和预算会计两类。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是预算会计体系的组成部分;另一种观点认为,税收会计并非预算会计的组成部分,税收会计与预算会计是并列的关系。对于这一问题,国家有关的会计制度和准则中没有明确说明,甚至在1997年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中出台的一系列预算会计准则和制度中也只字未提税收会计,给人的感觉似乎税收会计不属于预算会计。因此,从上个世纪后期开始,税收会计总是独立于预算会计之外,其在会计体系中的地位始终不明确。正是这种模糊定位使对税收会计的研究无法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和深度,制约了税收会计的进一步发展。
(二)税收会计核算功能趋于统计化
从现行税收会计核算科目设置和核算内容来看。历次税收会计核算改革或会计报表的调整,都是根据税收政策的变化而变化,核算内容越改越复杂。核算指标和核算体系越来越庞大,也使得税收会计核算的信息化举步维艰。目前,全国尚没有一套成熟的税收会计核算软件,其原因就在于对税收会计核算功能的定位不准,从目前的核算功能看,很多是属于统计范畴的,会计与统计不分,所需的统计指标用会计核算的方式反映和获取,势必加大会计核算难度,也不利于税收会计职能的发挥。
(三)现行税收会计制度的设计过于复杂
1、会计核算单位设置层次过多。税收会计设置了上解单位、混合业务单位、双重业务单位和入库单位四种不同的会计核算单位,四种核算单位核算范围不尽相同,除了入库单位完整地反映了税收资金运动的整个过程之外,其他三种核算单位只是部分反映了税收资金的运动过程。这种多层次的会计核算单位的设置,虽然与税收征管机构的设置比较接近,但从会计核算体系上看并不科学,造成了对同一核算对象多次重复核算问题。
2、会计核算科目设置较多、较繁。由于税收工作的特殊性,经常要求税收会计对同一个数据从不同角度进行反映,以满足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不同管理需要,使得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设置非常复杂。主要是明细科目层次多。例如,反映“欠缴税金”的科目,既要按纳税户设置明细,以满足分户管理的需要,又要按税种设置明细,以满足分税种管理的需要,有的还要按征收单位或征收人员设置,以满足考核各单位或各征收人员的工作质量的需要。税收会计明细科目的这种复杂性在其他专业会计中较为少见。
3、会计核算凭证的取得缺乏客观性。税收会计核算的主要凭证――税票,既是完税证明,又是预算收入凭证,还是统计核算凭证;同样一份税票,它的不同联次具有不同的作用,有的是在途税金核算凭证,有的是入库税金核算凭证。几乎所有的税收会计核算凭证均由税务机关统一制定、统一印制,绝大部分凭证由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统一制定并集中印制,少部分由地(市)、县级税务机关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税务机关规定的格式自行印制,这种主要核算凭证由一个部门制定和印制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会计核算客观性的条件。
二、税收会计核算改革的基本思路
1、在核算内容上,应主要从进行税收收入的核算,逐步过渡到对税收成本收益的核算。应对税收会计进行重新定义,确立新的税收会计核算体系,改革核算内容,明确划分范围。在对税收收入的核算上,立足于宏观税收收入的核算,注重分征收单位和税种来源的核算,取消分户核算,进一步减轻税收会计的核算压力。在支出核算上,确立一个基本核算单位,支出项目分别从人员经费、征收费用两方面进行核算。
关键词:煤炭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建设;探讨
当前国内社会与经济的稳步提升,使得煤炭业的发展也备受关注。基础建设项目中的财务工作与会计核算是这些企业中财务工作的一个主要部分,也是开展财务工作时最易出现问题的步骤。而基础建设与企业财务工作的融合,使得这两项工作被纳入到了煤炭企业的会计核算系统内。会计核算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规划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机遇,企业要更加规范化的管理会计核算工作,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应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
一、会计核算精细化概述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也跟着不断的变化,如今企业的会计核算不仅核算企业的收支情况,也核算企业经营活动的预算,因此,会计核算影响着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策略,从而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情况。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性,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会计核算能力和职业素养。会计核算人员的会计核算能力包括核算企业的收入、负债、资产的能力、控制企业成本的能力以及预算未来利润的能力[1]。科学、合理指导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准确的反映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情况,根据会计核算的结果,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指导企业未来业务的发展方向,保证企业实际的收支情况与会计账目一致,确保企业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准确性、清晰性、合理性、透明性。
二、煤炭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建设措施
(一)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用法律法规保障企I的会计核算制度,使其得到有效的执行。相关政府部门更要严格的监督企业的会计核算,财政部门定期查看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且惩罚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违法违规操作,以此调动企业遵纪守法的进行会计核算工作[2]。在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中,企业应对原来所有的制度进行优化与整合,比如,其一,可以重新编写预算工作监管方法、资产控制方法、成本管控方法、核算管理方法等制度;其二,可以根据企业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中的需求,制定一些新兴的、与实际更为契合的制度,其中有开展会计基本工作的方法、会计部门与人员的管理方法、会计核算的监督方法、会计核算的租赁方法等制度,并对每个岗位的责任进行合理地分配与确定,将精细化的标准作更为深入的细化,最终形成一个严谨合理的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标准。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
会计核算人员的素质包含职业道德素质与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素质是会计核算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条件,而专业素质是会计核算人员的专业水平,其直接关系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煤炭企业应制订与会计工作者的行为相关的规定,确立其职业素质、工作纪律、行为规定等方面的内容,在实施规定期间促进会计工作者综合素质的培养[3]。同时,煤炭企业要依据我国的会计制度与企业自身的运营情况,尽可能多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与企业精英举行专题讲座,针对会计的核算方法、会计的准则等方面进行教育与培训,从而促进企业中财务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提升。此外,企业还可组织财务工作者开展核算技能比赛,并积极参与到当地相关管理部门组织的财务电算化的比赛活动中,这样不仅能使会计工作者获得更多的成就感,还能促使其综合素质的全方位提高。
(三)建立严格的监督以及考核管理机制
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助于企业会计核算的规范化管理。企业会计核算人员为企业的正确决策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因此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保障会计核算工作的准确运行。企业的监督管理机制包括企业的稽查制度、企业的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煤炭企业应对会计系统实施等级性的管理,将科学发展观当作依据,并制定有关的考评体系。考评的标准是针对精细化会计核算工作的所有环节、所有的核算对象,并根据具体的绩效来对每一项工作进行考评,再结合最后的总分设置标准化的等级[4]。结合量化考评,规范奖惩制度,对考评企业中的前三名,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还要给已达到上述规定的标准化等级的企业颁发相应的证书。运用这种严格的量化考评体系,能够促使竞争与激励机制的形成,从而推动会计工作效率的提升及相关业务更好更快地完成。
三、结束语
总之,为了减少风险与成本,保证并推动煤炭企业经营收益的发展,企业应正确开展基础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工作。就要不断的完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并建立严格的监督以及考核管理机制,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从而提升煤炭企业中的会计核算质量及水平,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咏梅.煤炭企业会计核算精细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6(19):100-101.
[2]闫淑卿.基于煤炭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精细化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12(06):143-144.
关键词:会计电算;全通用;中央数据;分组核算;自动转账
Abstract:Thebrand-newforminputmethod,unifiesthecertificatemoduleandthereportformmodule,realizesthecertificatedatahighspeedinput;Usingthecodingtechniqueandthereportformmodule,theproductioncostcalculationreportform,willrealizethecostaccountingatonefellswoopentiregeneral,thushassolvedan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biggestdifficultproblem;Foundedthegroupingcalculation,thusprovidesalwaysclassifiesisbroaderthan,themorecomprehensiveaccountingindicesandsooneightmajorpartcontents,constitutestheaccountingcomputerizationentiregeneraltheoryframe.
keyword:Accountanttheelectricitycalculated;Entiregeneral;Centraldata;Groupingcalculation;Automaticaccounttransfer
前言
“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就是立足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研究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标准化模块结构和主辅核算贯通等基本问题的一系列观念和方法体系。
很多学者认为各单位会计核算存在个性,不可能实现全通用的电算会计。无可否认,各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的确有很多个性,但这些个性往往是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如各会计主体设置和使用的会计科目有可能不一样,尤其是明细科目也许相差甚远,但它们都是会计数据分类核算的归属,其账户的基本结构仍然是左借右贷,可以用相应编码来表示各会计主体相差甚远的这些科目。又如企业会计与预算会计的会计报表差别很大,但它们都是从账簿中采集数据编制的,可以运行电算会计不同的编表指令来编制这些差别很大的会计报表,而编表指令用户是可以自定义的。因此,对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全通用理论研究可以忽略不计。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它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理论研究的基本出发点。
会计核算的高度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共同的会计理论基础。自15世纪复式簿记诞生以来,会计核算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严密的基本理论体系。会计电算化虽然使得核算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会计基本理论仍然适用。(2)规范的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有一整套规范化的专门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形成一个较完整的会计核算方法体系,任何单位的会计核算都要相互配合地运用这些专门方法。(3)整齐的会计数据流程。会计核算数据的总体流程具有高度共性,那就是“凭证数据一账簿数据一报表数据”。会计电算化中,账簿数据不是编制报表的依据,而主要为分类管理提供数据,并非可有可无。因而只要是会计核算,任何单位都要遵循这一共同的会计数据处理流程。(4)通用的会计核算制度。2000年12月财政部颁发了《企业会计制度》,这是一一个不分行业、不分部门、不分所有制的全通用企业会计制度。这为全通用理论研究提供了制度保障。(5)各模块的全通用。在实务工作中,账务处理和报表模块被公认可以实现全通用,而其他如工资、固定资产、销售等模块,普遍认为经过努力也可以逐步实现全通用,但成本模块则普遍认为不能全通用。实际上各单位成本核算存在高度共性,利用编码技术和报表模块可以实现成本核算通用化设计。
综上所述,全通用理论是可行的。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全通用可以为管理信息系统和审计电算化提供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数据平台,实现会计数据资源的高度共享,从而有利于会计电算化实务的发展。全通用理论框架主要由以下8个部分内容构成。一、核算方法全通用
会计电算化核算方法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对会计数据进行采集、编辑、存储、加工和输出时所运用的一整套专门方法,其目的是为经营管理提供电子会计信息,实质就是会计核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方法。
会计软件设计者总是首先调查数据流,完成科目编码和数据表的设计;然后分析任务,划分模块;最后围绕数据表和科目编码,自上而下地逐一模块设计调试,完成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数据输出等方面的设计任务。因而会计电算化核算专门方法有9个,即科目编码、数据表设计、模块划分、初始化、系统维护、数据输入、数据编辑、数据加工和数据输出。这9个专门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不能相互取代,必须配合运用,共同构成全通用电算会计核算的方法体系。9个专门方法全通用,是会计电算化全通用的技术性保障。
二、主辅核算全通用
日常会计核算,我们通过科目编码进行,也称为编码内核算。但编码并非万能,有些更详细的核算内容,仅依靠科目编码是无能为力的。如工资一般按工资总额组成内容进行明细核算,很难同时按职工姓名进行明细核算。又如材料一般按类别或库别等口径进行明细核算,很难细化到成千上万的材料品种。这些工资到人、材料到品种等的核算内容,实际上是更为详细的明细核算,即使强行编码到如此详细的程度,如国内某些会计软件可进行九级编码,记账凭证的编制也无法适应。因此,编码并不是越详细越好,也不是编码级别越多越好。编码内核算不能满足管理和核算需要时,就必须用编码外核算进行补充。哪些内容纳入编码内核算,哪些内容列入编码外补充,并没有现成的统一标准,完全要根据本单位核算与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来决定。实行主辅核算相结合,既能适应日常会计核算需要,又能满足管理者对各种管理信息的需求。
编码内、外核算存在大量数据交流,比如各种口径的工资汇总表、发出材料汇总表、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辅助核算内容,都会产生大量表格数据,将其打印出来,就是原始凭证,需要据此编制记账凭证来输入机内。这些凭证数据的手工输入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全通用电算会计应寻求一种更快、更有效率的自动输入方法,即表格输入法,来实现编码内、外核算的贯通。
三、主控模块全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