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心理学专业;全纳性教育课程;特殊需求儿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8-0018-03

一、全纳教育(融合教育)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也称融合教育),主张在学校中要创造一种关注每一个人、加强合作、反对排斥和歧视人的氛围,并按照学生的不同个性和需求来进行教学,促进所有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全纳教育观念的确立,打破了原有的特殊教育的传统观念,对各个国家的教育界提出挑战。全纳教育理念,要求从全局角度出发,在接纳残疾儿童并提供相关教育服务的同时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融合的过程中,全体教师为所有学生的发展而努力。

在我国,谈全纳教育、融合教育,首先应该谈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我国对“全纳教育”理念的运作模式。鉴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章第十二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2]特殊需求儿童进入普通学校就读是受法律保护的。特殊需求儿童的加入,对普通教育的教师提出挑战,要求其在关注普通学生的同时要照顾特殊需求儿童,还要对所有学生的进步、发展负责,这就要求普通教育的教师应具备全纳教育的素质与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中指出“鼓励支持各级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教育部 中央编办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提到“支持师范院校和其他高等学校在师范类专业中普遍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培养师范生具有指导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教育教学能力”,《国家残疾人教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有计划地培养各类残疾人教育师资和专业技术人员,鼓励和支持高等师范院校与综合性院校举办特殊教育专业或开设特殊教育课程”。[3]因为全纳性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规定,尚未落实到具体操作环节,而且特殊教育教师培养体系与普通教育教师的培养体系是相对独立的,普通学校的师资培养并未设置特殊教育相关知识,这就造成全纳性教育师资的缺乏,从而影响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学习,导致随班混读的现象普遍出现。本文以心理学专业为例,探索培养全纳性教育师资的课程体系,建设符合全纳性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

二、昆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分析

昆明学院于2011年开设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内容和整个教育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专业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培养起良好心理素质的教育。教育学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注重基础理论、职业技能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具有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能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及相关学科教学与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也可在政府部门、社区与企业从事人力资源测评、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咨询等方面从事相关工作。[4]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身心素质,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技能,较强的分析解决中小学生与其他个体、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特殊需求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出,特殊需求人群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要服务对象。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培养的大学生,要求可以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学科教学工作,并要求大学生具备分析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践能力。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数6.34%;云南省总人口4300万,残疾人288.3万,占总人数的6.46%。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全国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人数已经占在校残疾学生总数的60.99%。[5]云南省相关调查显示,在普通学校随班和设置的特教班就读的残疾学生19729名,占84%。因此,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进入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针对特殊需求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是其必备的技能。

三、心理学专业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本文以改编的事实性问卷为研究工具,[6]了解昆明学院教育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融合教育)的了解情况。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42份,回收142份,回收率100%。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由表1可知,有58%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特殊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有所了解;有57%的大学生表示接触过特殊需求儿童,但不知如何沟通交流。

由表2可知,142位大学生中,有60人从未听过融合教育一词,所占比例为42%;其中98人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一般教师有区别”“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大学生,需要了解特殊教育相关知识”,所占比例为69%。有104人表示,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会接受并进行教育。

由表3可知,33%的大学生接触过《特殊儿童心理学》,24%的大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早期干预》的有关知识,21%的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中,曾了解过《特殊教育概论》相关知识。

由表4可知,21%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 ,18%的大学生表示对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课程感兴趣,17%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特殊儿童早期干预》课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对全纳教育了解较少,有部分学生在实习、见习过程中,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遇到的问题是无法与其沟通、交流,不知如何利用其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但是7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不排斥特殊需求儿童,在以后的工作中遇到特殊需求儿童,他们会接受并尽自己所能进行教育与帮助。69%的大学生认为特殊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有很大区别,一般教师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才能来教授特殊需求儿童。69%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大学生认为,从事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了解特殊需求儿童。

四、意见或建议

1.坚定的信念、接纳的态度。加快全纳教育师资的培养,重要的前提是要树立大学生坚定的信念和接纳的态度。在全纳教育开展情况的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不是没有全纳教育的相关知识,而是不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对特殊需求儿童有排斥、不接纳的心态。这是全纳教育开展的最主要的阻力,也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全纳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首先要将态度、信念融入到教学中,通过不断的实习、实践,让大学生了解、接触特殊需求儿童,逐渐接纳特殊需求儿童,认可全纳教育模式。并在开展全纳教学中,坚定信念,遇到问题、挫折不退缩、不畏惧。

2.将全纳教育课程设为必修课。在问卷调查中会发现,有超过50%的学生对特殊教育有初步的了解,而33%的学生表示了解《特殊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是因为昆明学院去年就对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将《特殊儿童心理学》设为专业限选课,并将《融合教育》设为专业必修课,所以大学三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对特殊需求儿童及全纳教育有比较全面的了解。通过必修课的开设,督促学生了解特殊需求儿童,并思考如何利用心理学专业来帮助、教育特殊需求儿童。目前已有学生表示,毕业后想从事全纳教育方面的工作,有些学生想进一步加深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将沙盘疗法应用于特殊需求儿童的诊断、评估与教育。

3.全纳性教育课程内容的分配。在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大学生希望学习的课程有《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病理学或康复学》、《特殊儿童早期干预》,因而在开设全纳教育相关课程时,可以将三门课程的知识进行整合,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使其在了解特殊需求儿童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来帮助特殊需求儿童的教育与康复。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高等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选编[Z].2012.

[2]张文京.融合教育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何金平,王建颖.特殊教育政策选编[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3.

[4]昆明学院招生就业处.2013昆明学院报考指南[Z].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培智教育;教师;能力结构

一、研究背景

教师的能力结构是所有类别的教育都需要关心的一个重要话题。在普教中,国家出台了各级各类学校关于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从教师培养开始就精心设计培养方案,挑选课程,所有教师持证上岗,力争使教师在进入一线学校之前就具备职业所需的各种知识和专业技能。在特教当中,特教教师的准入制度一直是广大特教学者所关心的重要话题。有学者提出,应该将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纳入今后的特殊教育立法[1]。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有关特殊教育内容征求意见座谈会上,与会专家也认为,可以参考国外“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的做法,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和随班就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2]。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丁勇院长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积极开展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试点及推广工作[3]。过去及当前的一段时间内,由于我国特教师资培养能力的限制,以及现有一线教师成分构成的复杂性,使得特教教师资格的准入政策在短期内难以出台。但是,大势所趋,在不久的将来,特教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必将出台。为此,先期的准备研究应该尽早着手。在这种背景下,本研究对培智教育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一方面是初步了解我国特教教师的能力现状;另一方面,就如何优化培智学校教师的能力结构提供建议,希望对相关政策的出台有所参考价值。

二、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的

希望通过对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的调查,了解我国培智教育教师的能力现状,以及对于一个培智教师来说,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必备的。并就如何优化培智教师的能力结构提出建议。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利用一次全国培智教育培训班的机会,对来自全国十多个省份的近二十多所培智学校的骨干教师进行了调查。样本量为30人。样本覆盖面较广,涵盖学校较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自编访谈问卷。问卷所涉及的问题由两个维度组成:第一,作为一名培智教育教师,哪些知识和技能是必须具备的;第二,作为一名培智教育的教师,哪些知识或技能是当前最缺乏的。每个问题下面列出了二十一项知识或技能作为选项,可以多选或补充。且这二十一项知识和技能可归纳为十个大类,其结构如下:第一,康复技能。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康复、作业治疗、社区康复。第二,特教专业知识。包括特殊教育理念、特殊教育教学法、个别化教育、班级管理、特殊教育课程、特殊儿童评估。第三,心理学知识。包括行为矫正、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四,家校合作。第五,医学常识。第六,课题研究。第七,辅助技术。第八,政策法规。第九,教师职业修养。第十,教师基本功。数据的统计工具为Excel2003。

(四)数据的统计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以量的分析为主,适当辅助质的分析。在量的分析上,由于两个问题都要求受试者选择相关知识或技能,所以主要统计相同或类似答案的出现比例。在统计频数时,一张问卷上,只要出现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康复等康复知识,记一次康复技能;若出现个别化教育、班级管理等特教知识,记一次特教专业知识;其它类推。

三、研究结果

(一)培智学校教师认为教学过程中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从图1可以看出,在十大类知识中,特教专业知识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其次依次为心理学知识、康复知识、教师职业休养、家校合作、教师基本功、医学常识、辅助技术、政策法规。其中认为特教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康复知识是必备知识的人数远高于其它几类知识。

从图2可以看出,在二十一小类知识中,培智学校教师认为特殊教育教学法是最重要的。其次依次为儿童发展心理学、物理治疗、教师个人修养、特殊教育课程、语言治疗、班级管理、行为改变技术、个别化教育。

(二)培智学校教师教学过程中缺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发现,受试者在回答教学过程中所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一问时,选择到的知识和技能包括16个课程方向。这16个课程方向主要涉及类知识和技能,分别是:第一,康复技能。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康复、作业治疗、社区康复。第二,特教专业知识。包括特殊教育理念、个别化教育、班级管理、特殊儿童评估。第三,心理学知识。包括行为矫正、教育心理学。第四,家校合作。第五,医学常识。第六,课题研究。第七,辅助技术。第八,政策法规。

通过图3可以发现在类知识中,培智学校教师最缺的是特教专业知识。其它依次为康复技能、心理学知识、家校合作、医学常识、课题研究、辅助技术、政策法规。在这八类知识当中,特教专业知识、康复技能、心理学知识出现的频数远远高于其它类。此外,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似乎也有所突出。

通过图4可以看出,在16个课程方向中,排在第一位的是物理治疗。其次依次为特殊儿童评估、语言治疗、个别化教育、行为矫正、特殊教育理念、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四、研究结论

(一)培智学校骨干教师认为培智学校教师应该具备九个领域的知识

研究表明,培智类学校教师普遍认为,作为一名培智学校的教师,必须掌握九个领域的知识,按其重要程度排序如下:第一,特教专业知识。包括特殊教育理念、特殊教育教学法、个别化教育、班级管理、特殊教育课程、特殊儿童评估。第二,心理学知识。包括行为矫正、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第三,康复技能。包括语言治疗、物理治疗、职业康复、作业治疗、社区康复。第四,教师职业修养。第五,家校合作。第六,教师基本功。第七,医学常识。第八,辅助技术。第九,对政策法规的了解。

(二)当前培智学校教师相对缺乏的知识涉及领域,特别是其中的八个课程方向

这领域按其缺乏程度排序如下:第一,特殊教育专业知识;第二,康复技能;第三,心理学知识;第四,家校合作;第五,医学常识;第六,课题研究;第七,辅助技术;第八,政策法规。八个特别缺乏的课程方向,按其缺乏程度依次为:物理治疗、特殊儿童评估、语言治疗、个别化教育、行为矫正、特殊教育理念、家校合作、班级管理。

(三)当前康复类知识的缺乏成为影响培智教育的重要因素

从图3可以看出,康复类知识被认为是当前培智学校教师非常缺乏的知识,仅次于特教专业知识。究其原因,本研究认为,随着融合教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越来越多的中度智力缺陷儿童开始进入普通学校就读。如此一来,培智学校的生源受到影响,被迫招收重度甚至是极重度智力缺陷的儿童,包括部分自闭症,轻度脑瘫等原本公办校不招收的儿童。这些儿童在语言上、动作上、行为上等方面多少都存在问题,他们在接受特殊教育的同时,必须接受一定的康复训练。而当前的培智校教师大多从未接受过康复类的训练,面对新形势,他们急需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此外,本次调查的对象当中,有部分是民办特教机构和社会福利院的老师,这些机构招收的教育对象对康复的需求更加迫切。

(四)一些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科应该引起特教师资培养的高度关注

在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中,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容易被忽视,甚至被认为是非专业知识。本次调查发现,行为矫正、儿童发展心理学等相关心理学专业知识普遍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容易理解的。因为智力障碍儿童,特别是重度和极重度智力落后儿童大多存在行为问题。这也是最让培智校老师头疼的问题。行为矫正的各种原理和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各种行为问题,因此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是了解普通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一门重要学科,而智力障碍儿童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参照普通儿童的发展规律,如果不了解儿童发展心理学,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所以这门课程也很重要。

(五)一些非主要领域的知识也应该引起特教师资培养的重视

作为一名培智专业的教师,特殊教育学知识、康复类知识、心理学类知识相对比较容易引起重视,但是,教师基本功、家校合作、医学常识、课题研究、政策法规和辅助技术等知识却往往容易被忽视。本研究表明,作为一名培智学校教师必须掌握这些知识,并且其中的许多知识已成为一线教师的能力缺陷。

五、关于优化培智学校教师能力结构的相关策略

(一)优化特教师资培养方案,精心选择课程,提高师资培养质量

师范类院校是特教师资的培养基地。培养方案建设是影响特教师资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特别是专业课程的选择。一份好的课程设置方案应该根据一线学校对教师的能力需求以及未来特殊教育的发展方向来选择课程。不仅着眼于当前,而且面向未来。但是,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许多师范院校都是仅仅根据自身对特殊教育的理解来选择课程的。这样造成的一个问题是:各所学校培养出来的特殊教育师资能力结构差异较大,特别是对一线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充分,以至于毕业生走上岗位和仍需二次培训才能上岗或满足岗位需求。因此,优化特教师资培养方案,精心选择课程,是提高特殊教育师资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本研究表明,在课程选择上,应该把特殊教育教学法、儿童发展心理学、物理治疗、教师个人修养、特殊教育课程、语言治疗、班级管理、行为改变技术、个别化教育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纳入培养方案。在选修课当中应该包含教师基本功、家校合作、医学常识、课题研究、政策法规和辅助技术等课程。

(二)准确把握在岗教师培训重点,提高师资培训质量

能在师资培养阶段就尽可能的完善教师能力结构是最理想的选择。针对我国当前许多在职特殊教育教师并非专业出身的实际情况,加强在职培训是完善教师能力结构的重要选择。要提高培训的质量,必修准确把握培训的重点。要把握培训的重点,必须事先调查清楚一线教师最急缺的知识技能。本研究表明,物理治疗、特殊儿童评估、语言治疗、个别化教育、行为矫正、教育理念、家校合作、班级管理等课程是当前一线教师最急缺的知识和技能,应该成为培训课程选择的重点。

(三)加强在职教师的自我成长能力

在当前知识爆炸式增长的大背景下,加上一线教师每天都有可能面对新的问题。能力的准备和补救式的培训是很难从根本上满足不断变换着的教学需求的。所以,从根本上看,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每当遇到新的问题时,能第一时间通过自身的探索需求答案,而不是抱怨能力准备的不足或等待下一次的培训。要具备良好的自我成长能力,教师必须拥有强烈地求知欲望,良好的自学方法和习惯。除此以外,学校必须为教师的自我成长营造氛围,提供条件。比如,经常举办各种研讨活动,竞赛活动,为老师提供各种图书资料、信息化学习平台等。

参考文献

1.包万平,李金波,郭炜煜.我国特殊教育法律缺陷及其立法学术建议.继续教育研究.2009(12),68.

2.黄伟,杨希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有关特殊教育内容征求意见座谈会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10(4),95.

3.丁勇.关于我国中长期特殊教育改革与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10(10),5.

作者简介: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教结合 康复治疗 课程体系 课程实施

分类号 G760

1 缘起

“医教结合”成为热点是这几年的事情。从2009年教育行政部门发起“医教结合”的实验,到201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特殊教育处的谢敬仁处长发表《以人为本,科学推进“医教结合”实验和探索》,特教行业里掀起了一波探索“医教结合”的。不少特殊教育学校做了“医教结合”的尝试,总结了一些经验。但在实践中“医”和“教”怎么结合,已经进行“医教结合”的学校所总结出的经验是否有推广价值,尚需进行剖析探讨。教育部提出的是“医”和“教”有机结合。怎样才算是有机结合,教育部并没有给出一个清晰的界定和范例,对此各个学校还是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对当前的“医教结合”方式进行总结探究,认清相关实践方式的价值,判断这些方式对学生是否真正有意义、有推广的价值,以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般而言,一种教育思想,一项教育方针、政策,在学校的教育实践中会反映到课程上,具体而言就是相关课程的设置和实施问题。考察特殊教育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实施方式,可以了解“医教结合”的状况。剖析各学校“医教结合”方式的长处与不足,可以从中总结出值得各特殊教育学校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为特殊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

2 国内“医教结合”课程实施现状

自“医教结合”的口号提出来后,不少特殊学校对如何在校内进行“医教结合”进行了一番实验探索,对课程进行了一番改革,籍此实施“医教结合”。就现有文献来看,国内特殊教育学校“医教结合”课程的实施,大体上来看,主要有两种实施方式。

2.1 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这种做法的理念是尽最大的可能实施康复训练,试图在每一节课都把“医”融合进来。康复训练课、感觉运动课融合康复治疗在里面,音乐课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数学课、语文课也是融合康复医疗在里面。已经有特殊教育学校从这种理念出发进行了一些实践,并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哈尔滨燎原学校试图将“医”和“教”运用整合在生活语文、生活适应、生活数学和康复训练等学科教学中。上海浦东新区特殊教育学校声称已经摸索出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康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方式,认为(对脑瘫学生)除了设置专业的康复课,还要始终坚持在其他学科教学中融入康复训练。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的于文和张瑶同志甚至认为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康复。要将康复训练目标与学生的单元活动目标有机结合,在活动式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的语言、动作等技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康复锻炼。照此看来,实施这种理念的有关单位认为康复训练在学校工作中应该占主要地位,至少与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如此实施教育,看来似乎已经做到了教育教学与康复医疗的结合。然而这是否达到教育部所说的“有机结合”,这种做法是否有推广价值还值得讨论。

在每一节课都能兼顾到学生教育和康复的需要,确实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然而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课程设置的理念应该注重于提升特殊儿童的生活质量,增强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不是围绕学生康复治疗来设计课程。围绕学生康复治疗设计活动,是医院和康复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殊学校课程在提升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着力的时候,是否一定能兼顾到康复治疗的方面呢?一味强调治疗的课程,在提升学生生活质量、增强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方面,会不会顾此失彼呢?比如数学课堂上掰手指数数,是一种数学能力,当然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细活动的训练,但是否能因为这点把数学课停滞在只训练学生手指精细活动而忽视学生逻辑思维以及生活中使用数学的需要呢?

研究者指出,残疾政策集中于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和收养照顾服务,通过治疗、救助与有限的教育使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有所改善,是典型的社会福利模式。在西方,这种模式已经落伍,由集中于主流社会与公共服务体系平等接纳残疾人,提供各种支持与服务,消除社会歧视与环境障碍,维护残疾人平等参与的权利并促进其相关能力的发展的“权利”模式所取代。

一味强调康复治疗的“医教结合”模式,正是属于上述的带有救济性的福利模式。实施这种“医教结合”的学校,过于关注残疾孩子的缺陷,而忽视了残疾孩子融入社会、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面。

2.2 以“教”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

“医教结合”制度下,特殊教育学校课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是以学科教学为主,学科教学只管按照自己的逻辑和进度进行,在落实学科教学的基础上,另外开设康复训练课程。这种课程实施方式,基本上是把康复训练看作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并不占主要地位。上海市闸北区启慧学校认为,坚持“医教结合”就是要在认真落实基础性课程的前提下,开设运动康复教育、感觉统合康复教育、音乐康复教育、言语语言康复教育、行为训练等康复类的补偿性课程。该校的康复类课程开展也得到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永和医院华山分院、上海闸北区精神卫生防治中心等机构专家和学者的指导。

笔者所在的特殊教育学校,是“广东省特殊教育基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特殊教育实验基地”、“中国特奥培训基地”,现有65个教学班,有视障、听障、智障、自闭症、脑瘫5类残疾学生776人,其中智障、自闭症、脑瘫学生都是属于中重度残疾学生,对康复治疗的需要比较大,也在“医教结合”课程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学校以道德、文化、科学教育为中心,以身体、心理康复为基础,强化就业训练,培养学生“自尊自强、顽强拼搏、超越自我、立志成才”的品质,努力为残疾学生将来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打好基础。学校的课程结构主要参照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分为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学校“医教结合”工作的开展,主要体现在选择性课程上。除了选择课程,校方并没有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注意学生的康复训练需要。近年来学校除了大力引进康复医疗类人才外,还积极让教师参与各种康复培训,以提升教师进行康复性训练的水平。此外,残联还有“送医到校”项目,派有相关资质的专业人员到校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化训练。

相对于以“医”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方式,实施这种理念的学校所考虑的内容不太复杂,基本上都是在基础学科教学之外安排康复训练课,由教师或者康复治疗师在康复训练课上对学生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相对而言,这种实施方式能减轻教师负担以及压力,使教学成为教师所需考虑的首要问题,把康复训练的任务交由有资质的相关人员。实施这种“医教结合”,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残联、医疗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校方也需要有熟知康复医疗手段的相关人才,以便于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3 “医教结合”实施方式的探讨

国内有研究者认为,在“医教结合”理念下的培智学校课程应该由三个板块构成,即:康复训练类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康复训练类课程主要包括:运动康复、感知觉康复、认知康复、言语语言康复、作业康复、生活技能康复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文化基础类课程主要包括: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艺术、活动等,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的课程;劳动技能类课程包括: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或升入职业培训机构作准备的各类劳动知识与技能,这类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按这种理念,“医”并不需要存在于每堂课,而可以到专门的康复训练课中再进行,如此一来康复训练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活动,教学始终是特殊学校的中心工作。从特殊教育学校的现实来看,实施这种“医教结合”教育理念只需要在现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就可以做到,并不涉及课程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切合特殊教育学校、培智学校当前的实际。

上海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推进医教结合、提高特殊教育水平”项目的所在地。上海的“医教结合”理念反映在课程方面,主要是为康复课程实施的集体训练,也有在个训开展时候的个别康复。主要内容包括认知训练、运动康复、感知觉训练、行为情绪辅导、听觉语言康复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上海市的“医”是由特教康复、保健教师负责所处特教机构内学生的康复、保健工作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上海并没有在学科教学的时候进行“医教结合”,而是专门有康复课程和个别训练。这样看来,上海的做法与上述研究者的理念较为一致,把康复训练单独列出来,使得康复训练与教学不至于互相影响互相干扰。

在教育较为发达,同为华人圈的新加坡,他们的特殊教育课程体现出相当大的“医教结合”的思想,相关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新加坡的特殊教育课程在架构上归纳起来有三大类:(1)功能性课程;(2)辅助课程活动;(3)以康复训练为主的专业服务。功能性课程旨在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实用文化课、生活技能课、美育及体育。辅助课程活动的设置旨在进一步推动功能性课程的落实、促进学生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应用、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及优势发展的需要。具体包括:游泳、戏剧表演、歌唱表演、工艺制作、野外活动、童子军等活动。康复训练专业服务则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及家庭康复与教育指导,补偿学生的身心缺陷,服务项目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和言语语言治疗等。三类课程以功能性课程为核心,其他两类为辅助,三者相互联系,互相补充。他们主要在开设文化教育类课程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课程,开展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语言治疗、音乐治疗、社工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专业服务和相关支持。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新加坡的特教课程体系也是以教育教学为主,康复训练只是教育教学的一个补充,并不是特殊学校所考虑的最重要内容。

在2007年教育部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课程设置原则就强调了“教育与康复相结合”这点,提出“在课程特色上,针对学生智力残疾的成因,以及运动技能障碍、精细动作能力缺陷,言语和语言障碍、注意力缺陷和情绪障碍,课程注意吸收现代医学和康复技术的新成果,融入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咨询和辅导、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等相关专业的知识,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乍一看,似乎是在呼吁要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康复治疗。但值得注意的是,方案中的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部分还指出“考虑了智力残疾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培智学校课程体系。”

一般性课程体现对学生素质的最基本要求,着眼于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的基本需求,约占课程比例的70%~80%;选择性课程着眼于学生个别化发展需要,注重学生潜能开发、缺陷补偿(身心康复),强调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相关服务,体现学生发展差异的弹性要求,约占课程比例的20%~30%。两类课程的比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这就充分说明,作为一般性课程的学科教学还是应该按照自身的逻辑与规律进行,康复训练不应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

4 结论

从上面的论述,结合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当前的实际来看,在每节课都进行“医教结合”恐怕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培智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作为学校机构,中心工作应该是教学,康复治疗只能作为学校教育的辅助工作。把康复训练工作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显然是抹杀了学校作为教育场所的基本属性。

4.1 以康复为中心的“医教结合”制度存在实施障碍

能在每一节课都进行康复医疗和教学的有机结合,当然是最理想的。但在实践中,是否有可能在每一节课都巧妙地把康复医疗结合进来?学校的人力资源能不能达到每一节课都设计好并实施相应的康复医疗?相关的康复治疗仪器是否足够让每一个班每一节课都能进行康复医疗?这些恐怕都是难解的问题。

在当前以班级教学为主的特殊教育中,存在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同一班的学生需要的康复医疗并不一样,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有些学生需要进行运动协调感方面的训练。在班级教学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每一节课中所设计的康复训练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

从学科自身特点来看,学科教学有自己的逻辑结构以及规律,不能为“医”而“医”。不能因为学科中某些内容可能会发展学生某方面的能力而不断重复这部分内容。毕竟学科教学是提升学生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过于注重康复训练,忽略了学科教学,将使学生缺乏融入社会的基本技能,使他们始终为“圈养”的人从而丧失了生活质量。

从学校的定位来看。为“医”而“医”会从根本上丧失学校作为教育主要场所的基本定位,从而使学校沦为不入流的康复训练机构、医疗机构。

从人力资源的配置上来看,学校教师所接受的训练都是如何成为教书育人的教育者,而不是成为理疗师。有学者更尖锐地指出,特殊教育教师既从事点医疗干预,又能进行教学服务其实是一种不符合学科发展规律且不切实际的奢望。因此,指望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设计并实施“医教结合”只是为难教师,从而产生更多形式主义上的、而实际上对学生毫无裨益反而浪费师生时间与精力的“医教结合”教学方式。

4.2 “医”在特殊教育当中的现实定位

在我们大陆,培智学校的学生主要是中度、重度的智力障碍、脑瘫或自闭症孩子。毫无疑问,他们有康复治疗的需要,但值得注意的是,康复治疗并不能让他们变成普通人,也不会让他们掌握普通人所具有的所有语言、交往或者动作技能,唯有教育才是他们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不能因为“医教结合”而把“教”放在次要位置。更不能在教育教学中为了“医”而强行在教学当中插入“医”。这种做法实质上是违背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使学校工作陷入主次不分的泥潭。有学者甚至提出“医教结合”是历史的退步,是对特殊教育本质的歪曲。由此,应当牢牢确立教学的中心地位,把“医”置于教育的辅助地位。

4.3 学校中合理的“医教结合”方式

实施“医教结合”制度较为合理的方法应该是,按照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必修课该上课时候上课,该怎么上课就怎么上课,不必殚心竭智地把“医”放到普通课堂。实际上,按照一天6个课时,一周五天来算,一周有30个课时。课程方案中的20%~30%的选择性课程,就有了6~9个课时选择性课程。这就保证了至少每天都有一个课时可以用于学生的身心康复训练或者潜能开发。如果再加上每天下午课外活动的时间,实际上每天都可以抽出2个课时用于学生的康复训练。弹性较大的选修课安排中可以安排多些时间进行康复训练。如果有更多的康复训练要求,还可以利用每天下午下课后的课余活动时间进行。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培智学校 课程开发 智力障碍学生

分类号 G764

1 问题的提出

适应能力是区分智力障碍与非智力障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内外智力障碍儿童教育训练内容中的重要项目。中、重度智力障碍儿童适应能力的缺陷较严重。“适应能力直接受智力影响外,更是与环境交互的功能状态。适应能力作为生活的重心,有动态、可变的特点。只要给与足够时间与支持便能增进适应能力、生活能力”。已有研究表明:中度智力障碍儿童10岁以前适应行为发展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11、12岁左右成平稳状态,7、8岁以前发展较快。换言之,通过教育训练与环境影响,智力障碍儿童的适应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学校在个人所接受的一切教育中起主导作用。学校的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等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007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该方案立足于智力障碍学生的发展需求,注重以生活为核心,构建了由一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两部分组成的九年一贯制培智学校课程体系。但仅有宏观的方案,没有课程标准与教材,学校在实践中仍然面临许多具体的操作问题。研究者也发现,我国培智学校十几年的校本课程改革研究参与面广,但研究成果少、质量不高且不平衡;研究面广,研究重点突出,但研究特色不足。在此现状下,部分地区的学校在校本课程的研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浙江杭州扬绫子学校、北京宣武培智学校、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等。在这一背景下,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经过实践,总结开发了一套智障儿童生活适应性教育课程。

2 培智学校校本课程研发的意义

2.1 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

原有的课程存在学科本位及注重传授知识的倾向,也存在内容陈旧,难度不符合学生水平等问题。原国家教委组织编写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虽强调了综合课程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按生活适应、活动训练和实用语算3个领域设计教学内容,但还未充分体现“以生为本”,仍是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对残疾学生的特殊性和个体差异照顾不够。

2.2 满足教育对象发展需求的需要

首先,教育对象从十几年前招收轻度智障为主到以中、重度智障为主,并伴有精神障碍、孤独症等其它类型问题,其所需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所要实现的教育目标,与以前的教育对象有了本质的区别。其次,为了使教师更好地开展教育实践,并推进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订与实施,也需要有一套具有本地域特点的培智课程。

2.3 教育观念的转变

当今教育改革中,拥现出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例如,教育观念由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学习。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需要、优势与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等。原有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无法适应新的教育观念,深入研究一套适合中、重度智力智障学生发展的课程及教学模式是培智教育发展的需要。

3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理论依据

3.1 个别化教育理念

个别化教育是一种以适应并发展学生的差异性和个别性为主旨的教学策略与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需要、兴趣、身体状况等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或方案,采用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学方法和不同的教学评价手段进行教学,从而使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并取得最大限度的进步。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坚持个别化教育的理念。

3.2 生存教育理念

生存教育是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学生系统传授生存的知识和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生存意识、生存能力和生存态度,树立科学的生存价值观,从而促进个性自由全面健康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过程。由于智力落后儿童的特殊性,培智学校更应坚持生存教育的理念。

3.3 生活教育理念

生活教育理念既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的趋势,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创造能力。生活教育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组织课程与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应坚持生活教育的理念。

3.4 环境生态课程相关理念

环境生态课程理念主张将儿童置于日常常态生活(着重指其家庭、学校、社区、职业)环境中,依其能力水平及适应现状,以未来适应生活环境为导向,充分了解生活环境,运用生活环境,为促进发展而提供适合其教育需求的课程。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应依据学生的环境生态,为学生适应环境而服务。

3.5 生活质量理念

生活质量(Qualicy of Life)有多种中文译法,还有人译为“生命质量”、“生存质量”等。研究认为,个体特征(如智力障碍程度、健康状况、适应行为、自我决定能力、社会能力等)、环境因素(如安置方式、就业模式、照顾者特征、社会支持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能对智力障碍个体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培智学校的课程开发与教育教学应该为提升智力残疾儿童的生活质量作准备。

4 校本课程的研究实践

4.1 确定校本课程总体目标

确定课程目标有助于明确与教育目的的衔接关系,从而明确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指导教师为学生拟定适合的教育内容;还可作为教师教育、教学的指导依据与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环境。

学校校本课程总体目标如下:(1)使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具有良好的品德,养成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2)掌握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一定的日常生活、劳动、生产的知识和技能;(3)掌握锻炼身体和调控心理的基本方法,发展自身潜能,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具有基本的休闲、娱乐能力和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4.2 确定校本课程的特点及主要领域目标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课程目标一旦有了明确的表述,就在一定程度上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提供了一个根本的方向。目的是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实现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能够使学生学到

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学校通过几轮的实验研究,在参考重庆师院专家编制的“弱智儿童适应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地域特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了本地区化的修改,最终确定了“海淀培智中心学校生活适应课程”。智障儿童适应性教育是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智障儿童在环境中的功能性适应能力的培养,注重与其日常生活相关的有效、实用的能力教育及在居家生活、社区生活、职业生活中运用,从而提升智障者生活品质,让他们过上更独立、更统合、更具生产力的生活。学校生活适应课程的特点是以适应性教育为目的,功能性教育为手段,以个别化教育为原则,利用生活中常态环境,并创设适合智障儿童需要的环境展开相应的教育与训练。

该课程分为十大领域,主要内容为:沟通、自我照顾、居家生活、社交技能、使用社区、自我管理、健康安全、适应性学科、休闲娱乐和工作。结合以上领域,具体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体现为十个方面。

(1)沟通技能。主要指:人与人、事、物的接触,对人、事、物的反映、理解、接受、表达方面的技能。学生可以通过符号行为(如:语言、文字、图形、手语等)与非符号行为(如:表情、动作、姿势)进行交际与交流。

(2)自我照顾技能。主要指学生自我服务的技能与能力。

(3)居家生活技能。主要指家庭生活中的基本能力。居家的时间规划、安全、社区行为等划入适用性学科和其他领域中。

(4)社交技能。主要指人在社会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及与人交往方面的正面行为技能培养。例如:结交朋友、表达好感、与人合作、对人关心,同时有对负向行为的遏制与修正。如:发脾气、嫉妒、打架、污言秽语、过分犹豫不决等。

(5)使用社区技能。主要指对社区环境的认识,对社区资源的利用及在社区中的行为能力。例如:购常用物品,对社区中商业单位(百货公司、菜市场)、公共设施(运动场、电影院、医院、街道、人行道)及行政与治安部门的运用等相关技能的掌握等。

(6)自我管理技能。主要指做决定的能力,如自我把握、分析、判定等,是自我主动性的体现,表现在对时间的把握、行动动机及解决问题等方面。

(7)健康安全技能。主要是指维持自己良好的状态,健康安全技能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合理饮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常识、安全常识、急救常识等。

,(8)适用性学科技能。主要指认知能力以及在学校中所学的相关技能,不按年级划分学科。强调学科技能可以增进学生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的获得与发展。例如:书写、阅读、使用数学知识购物等。

(9)休闲娱乐技能。主要指个人选择多样的休闲娱乐种类及形式的能力。此项能力是生活适应能力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娱乐的技能又包括表达选择和需求、社交互动等方面的具体技能。

(10)工作技能。指一个人拥有一份兼职或全职(支持性或非支持性)工作,或是参与社区中义务的活动。相关的技能包括特有的工作能力、适当的社交行为、适当的工作技能(如:完成工作、遵守时间、寻求帮助、接受批评等能力)、金钱管理技能、往返工作场所及与工作伙伴的互动等。

4.3 校本课程设置

依据相关理念及校本课程目标,设置的校本课程有:生活语文、生活数学、单元活动课、生活适应课、社会实践课、感知训练课、计算机、康复训练、体育、音乐和美术。

4.4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阶段

4.4.1 第一阶段:编制学生评价手册

1998年开始,学校结合实际情况为每个学生编制了《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学生评价手册》。评价手册中包括:学生自然情况调查表、身体发育情况调查表、家长教育子女情况调查表、学生家庭教育文化人际关系环境调查表、个别化教育计划表和个别化教育评估表等。

学校将功能性课程理论用于教学实践,发展出以10个适应性技能为基本领域,分为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儿童生活适应教育课程。整个评估表共有评估项目1300多项,基本上涵盖了智障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等方面所具备的生活能力指标。

4.4.2 第二阶段:开发智障学生综合评估系统软件

为了方便教师使用,降低工作强度,在《海淀培智中心学校学生评价手册》的基础上,增加了评价的功能性和支持性,开发了《伟思童智障学生综合评估系统》软件,软件会自动计算分数,生成各领域的柱形图、饼图及十大领域的总饼图,可以进行多种直观的教学需求与效果分析,有助于教师提出适合儿童需求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展示教学效果。课程本位评估是进入个别化教育的一个关键步骤。

4.4.3 第三阶段: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的实践

(1)分析评量结果,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目标。运用学生综合评价系统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量,可以有效地分析学生最迫切需要的发展目标。

(2)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对学生综合评价的结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后,综合考虑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家庭以及社区环境为学生制定书面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综合评估系统为个别教育计划的制定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也是联系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的纽带。

(3)制定单元主题,进行核心课程统整。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个案研讨后,教师需将全班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目标进行统整,制定相应的单元主题,并进行单元目标的分析,按照分科或综合实施教学的方式将单元目标进行课程统整,并在教学中落实。

(4)再评估。每学期末对学生的个别教育计划完成情况进行领域评估与综合评估,之后进入下一个学期/学年的循环周期。

5 课程开发的实践效果

首先,促进了学生发展。本课程要求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花教育计划,并坚持与家长进行一对一的个案研讨,让家长参与学生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之中。学生的个别需求得到了满足,在每学年进行的综合领域评估中,学生在不同领域中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同时,据教师与家长观察,孩子们的生活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从毕业安置来看,学生毕业后安置形式也从单一安置,发展到多种形式安置,部分学生实现了支持式就业,进入了普通工作岗位。

其次,初步构建了培智学校多元评量体系,开发了学生综合评估软件操作系统,促进了培智学校的课程改革。该软件的特色在于开发了界面美观、方便使用的课程目标评估软件,便于教师使用,而且可以做多种直观的教学需求与效果分析,有助于教师提出适合儿童需求的教学目标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等,也有助于展示教学效果。

第三,通过课程改革,提高了教师素质,锻炼了教师队伍。教师们开展学生评估的能力、制定与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能力、单元主题教学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当然,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学校仍然有许多亟待深入研究的领域。例如,校本课程改革如何满足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如何充分发挥多元评量体系的作用,如何改进课堂教学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实践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文京,弱智儿童适应性教育再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3,(5):19-23

2 郭兰婷,单友荷,张惠开,等,影响学龄儿童适应行为的因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4:207-209

3 王辉,我国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研究的现状、反思与展望,中国特殊教育,2010,(12):48-51

4 王艳杰,中、重度智障儿童生活适应能力的生态化教育模式初探,中国特殊教育,2006,(6):26-27

5 Kathleen Teague Holowach著,中、重度障碍者有效教学法,李淑贞译,台北:心理出版社,1997,1-7

6 肖非,关于个别化教育计划几个问题的思考,中国特殊教育,2005,(2):10-15

7 李秀,特殊教育课程理论的发展趋势,现代特殊教育,2007,(7-8):32-33

8 童富勇,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若干特色,教育评论,2003,(4):88-90

9 王辉,培智学校现行培养目标课程问题的探析,中国特殊教育,2003,(2):35-38

10 黄笑笑,韦小满,智力落后成年人生活质量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2009,(10):38-40

11 肖非,刘娲,培智教育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观念的优化,中国特殊教育,2004,(5):21-26

12 张文京,许家成,弱智儿童适应教育课程与实践,重庆:重庆出版,2002,12,230-234

13 孙鹏,于文,儿童生活适应教育训练丛书之课程目标,北京:蓝天出版社,2004,15-20

14 徐波,王某使用电梯的个人课程编制,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8,(10):3

15 王淑琴,培智学校社会适应性校本课程建设初探,现代特殊教育,2009,(5):29-31

16 于文,培智学校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中国特殊教育,2001,(3):6-10

特殊教育课程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特殊教育;现状;问题;加强;建议

特殊教育是使用一般的或经过特别设计的课程、教材、教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设备,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旨在达到一般和特殊培养目标的教育。它的目的和任务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要求和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发展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增长知识、获得技能、完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现状

1、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积极发展。进行特殊教育就是为了开发我国残疾幼儿的智力,在进行特殊教育的过程中培养残疾幼儿的认知能力、自制力和意志力等,我们还可以在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学前班,主要是针对年龄较小,或者是因为某种原因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对于暂时不能班级学习的残疾儿童需要开展特殊教育。在经过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这些残疾幼儿(适龄儿童)能够适应群体生活,逐渐提高自理能力,逐渐接受课堂教学模式,为正式编入班级接受文化教育的残疾幼儿做好前期准备。通过对残疾幼儿进行特殊教育后,一半以上的残疾幼儿在短时间内的认知行为、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家长看到这些变化后也对自己的子女有了信心,也会更加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从而形成了良心循环,营造了积极的社会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刚入学教育和管理的压力,让学校扭转了被动的局面。

2、特殊教育课程改革强力推进。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应该贯穿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的设置实验方案,从开全学科、开足课时等方面进行设置。各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在学生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方面进行中试,还应该对残疾儿童的教育与康复手段进行有机整合,这样才能提高残疾儿童的生活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融入社会、劳动和就业的能力。特殊教育学校还应该实施个别化教学,让不同程度和类别的残疾学生得到发展,为残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让聋生拥有自信,感受不一样的美好

1、与他们成为好朋友,给予他们对自身不足和优势的分析。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全面认识自己。在交朋友的过程中,教师也会了解到有些学生从小就喜欢拆装玩具,因而他的动手能力很强,有些学生喜欢用沙子堆砌小房子,那他的思维方式是独特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因为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感受到自己的独特,从而树立了信心,自尊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也更增强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用长久的眼光去看学生的成长。经常鼓励那些平时被冷落的学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希望,享受到点点滴滴的成功,并更加努力!

3、对学生要拥有一颗宽容的心,在他们心里总会有低落的情绪,他们做事缺乏勇气,总会在困难面前退缩,教师应该在学生心里种下自信的种子,对待学生心里的波动应该用宽容的心来善待他们。

三、更新教学方法,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教师应该更新观念,摒弃传统思想,改变陈旧的观念。让学生更主动地学习数学,改变原来被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掌握更多学习数学的方法,还可以用举一反三的方法,让学生创新思维,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

1、在预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逐步适应,掌握预习的重点,学会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再迷茫,带着问题去思考、来上课,从而学习更有针对性!

2、听课更有思路,传统方法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被动地学习,无法进行互动和交流。在新课程标准下,对教学有了很高的要求,它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双向互动,让学生不会产生课堂枯燥的感觉,同时还给学生促进思维的发散,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在解几何应用题时,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概念相结合考虑,从而得到不同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渐渐地就能熟练地运用知识和概念了。当然对图形的理解和分析在数学学习中也很重要,教师应该动态地把图形进行分开、移动和合并,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思维方式更为多样,更能喜爱数学这一学 科!

3、对学生作业情况多加指导。在平时,教师总是习惯了给学生布置作业,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后再进行批改,省去了与学生交流的环节。而“特殊教育”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来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交流,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可以通过查缺补漏的方式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较难的题,学生可以先自主探究,确定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后,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来感受另一种想法的独特魅力。从而让学生对完成作业不再是一种应付的心态,更能认真对待,积极完成。

4、对错误进行耐心指导。对于聋哑学生,在纠错过程中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他们的自尊心,对于作业错误,要面对面进行交流修正,要让学生感受到对的方面和错的方面,全面认识自己在做题过程中的好与坏,并加以指导和分析,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教师对于作业情况有很好的反馈。

四、多进行心理指导,让学生思维更广阔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因为学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指导和辅助,让学生看到前方的路并不是迷茫的,更有信心走下去,让学生不再犹豫,不再害怕,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挑战自己,教师为学生开启了一扇窗,让学生拥有更阳光的童年。教师在读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重点的突出朗读,给学生心理暗示,让学生从中学会在题目中抓重点,更会审题、读题,这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做题。

五、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视野更开阔

通过 PPT,Flash 等多媒体的应用,让数学融入生活,走进我们身边,而不再只是书本上捉摸不到的、硬生生的知识点。多媒体让学生有兴趣学数学,拉近了数学和学生的距离,通过动画、声音让数学世界多姿多彩,丰富无比!同时,也让特殊教育中中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得到大大地提高,更加强了视听效果。

总之,特殊教育中要充分考虑到聋哑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让课堂更为活跃,让学生更为积极。让阳光射入聋生的心灵,告别自卑,迎接灿烂的人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