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作业绩的考核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
作者简介:张松顷,(1980-),男,河南工程学院经济师。
中图分类号:D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09(2009)12-0066-03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一般称为年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它是通过运用科学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收集、分析、评价和传递职工在其工作岗位上工作行为表现和工作结果方面的信息情况的过程。有效地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不仅能掌握员工对组织的贡献和不足,而且能从整体上为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在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实践中,绩效考核作为评价一个员工结果及其对组织贡献大小的一种管理手段,每一个组织都在事实上进行着绩效考核。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一种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每年都组织绩效考核工作,而且经常在年终进行,所以把“绩效考核”称为“年终考核”。笔者从管理的视角着眼,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年终考核现状进行分析,以期透视其绩效考核的效能,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
一、行政事业单位年终考核的现状
现行的“年终考核”办法虽然不同部门各有自身的特征,但总括其考核的基本框架和一般作法,却有着相似的地方。
1、考核前轰轰烈烈。每年12月初,人事部门按照上级意见,部署一系列年终考核工作,之后,各部门便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考核。考核前学习动员,使员工了解考核的基本内容、具体要求、考核人员的类别划分及各类别等次的评定办法等内容,本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学习动员看似轰轰烈烈,但实质上却很敷衍,多数人对考核工作漠不关心,得过且过,宣传动员工作基本是走过场。
2、考核中匆匆忙忙。12月中旬,各考核小组一般要用半天的功夫完成组内人员的考核,考核主要做以下工作:成立考核组织、个人述职、民主测评、领导小组测评、确定结果。个人述职要求从德、能、勤、绩4个方面汇报一年来的情况。但事实上大多数员工只是列几条所经历过的工作项目,既不同年初责任目标相对照,又无深层次的得失分析和下年度的工作计划。民主测评与领导小组测评,均按事前设定好的表格进行评定,表格只给出了优秀、合格、不合格3个评价等次,没给出考核标准,测评者只是凭着各自的印象和个人好恶“凭良心”划票。然后,考核小组关起门来按一定的权重值计算总得分并确定考核结果。就其结果而言,“原则干部得优少,好好先生得优多,埋头苦干的干部得优少,不干实事而人缘好的干部得优多”。
3、考核后无声无息。考核的最后一个环节应给被考核者以书面或以口头的形式通知考核结果,让其了解自己的绩效成绩,必要时应对不良绩效者进行面谈,使其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帮助其寻找改进不良绩效的措施,然而,大多数部门向来谨慎行事,一段时间内考核主体守口如瓶,不谈论考核结果。因此,本阶段基本上被一种有意的沉默和一种无奈的沉默气氛所充斥,甚至一些单位往往年终考核评价因不公、评奖过滥而怨声载道、人心浮动。既严重影响了内部团结,又直接影响了单位的建设和发展。
4、考核之后,上级主管机关只管要求上报考核评价等次结果,却很少过问考核过程和实际的考核效果。就这样,年终考核年复一年轰轰烈烈开始,无声无息结束。
二、对现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管理学分析
1、绩效考核管理目的指向不准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指出,绩效管理系统的目的主要有3个:战略目的、管理目的以及开发目的,而行政单位现行的绩效考核恰恰偏离了这一目的。首先,没有完全实现组织的战略目的,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既不是组织总体目标化,也没有完全与员工的岗位职责、责任目标挂钩。其次,没有完全实现科学管理目的。法国著名管理学家法约尔提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可见,绩效考核要实现管理的目的,其本身应渗透在以上几方面,但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并未完全体现管理的控制职能。再次,没有完全实现绩效管理的开发目的,大多数组织的绩效考核结果没有同员工的使用、培养、晋升、聘任、奖惩等方面挂钩,美好的愿望只停留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没有付诸于实际,考核成为例行公事,形式的成份多于实质的内容。
2、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
考核指标体系是绩效考核目的和内容的具体化,是对被考核者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科学评估的重要依据。现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欠科学。首先,指标体系粗放性明显。一是对德、能、勤、绩没有具体量化,考核实际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盲点”。二是对德、能、勤、绩的考核没有区别对待,重显绩,轻潜绩现象突出。三是指标体系的区分度不高,一方面,指标体系的设置与员工的岗位职责脱节;另一方面,虽把被考核对象分为几类,但考核的要素基本相同,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员工的目标取向。四是指标的可操作性不强,年终考核没有日常考核基础的铺垫,考核失去了重要的依据。
3、绩效考核信息来源不全面
给被考核者打分的人,就是绩效考核信息的来源,“通常情况下,从多种不同的信息来源获取绩效评价的做法往往会促使绩效管理过程更为准确和有效,最近在企业中广为流行的一个趋势就是所谓的360度绩效评价法”。即由员工的上级、下级、同事、服务对象及员工自评,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数得出考核结果。行政事业单位虽采取了类似的做法,但纰漏不少:一是执行者的范围没有达到360度。在考核人员的构成中忽视了服务对象,例如行政部门在干部的考核中忽视了民众的评价;高校在教师的考核中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等。二是绩效考核中存在一些评价者误差。另外,管理者“息事宁人”的管理哲学导致管理者倾向于给员工都打高分或者给予相同的评价,从而严重影响着考核信息的真实性。
4、绩效考核的反馈渠道不畅通
反馈是绩效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其根本目标是通过反馈使管理者和员工对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双向沟通,促进员工增强责任感。反馈有多种方式:向全体职工公开考核结果;直接向个人通报;公布和个别反馈等。但综观行政事业单位多年来的做法,其反馈渠道并不畅通。一是基本上忽视了反馈面谈,尤其是对得低分和绩效不良员工的面谈。其实“如果不让员工们意识到他们的工作绩效并没有达到预期绩效的要求,那么,他们的绩效是不会有所改善的。二是没有直接对被考核者个体进行结果通报。三是公开了考核结果,但时效性差。考核遗漏了沟通,意味着绩效管理体系失去了灵魂。
5、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不明显
绩效考核的根本目标就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激励是绩效考核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从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主导需要,这一需要的满足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但现行考核中一些具有创造性或者在工作中做出较大贡献的员工,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绩效结果。从期望值理论来分析,人之所以愿意从事某项工作并达成组织目标,是因为这些工作和组织目标会帮肋他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但由于上述绩效现象的存在,致使考核结果的准确度和利用率不高,一些员工通过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个人目标却无法达成,相反一些无所事事的人名利双收,导致人们对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不满,从而致使绩效考核的激励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完善现行绩效考核的基本思路
1、明确岗位职责和责任目标。年初在制订员工工作计划时应将当年的组织总体发展目标层层分解并具体落实到人,建立岗位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责任目标尽可能的细化、量化并作为年终绩效考核能看得见、摸得着的考核硬指标。
2、建立日常工作实录制,将目标管理同过程管理相结合,建立平时工作业绩档案,对每月(下转85页)(上接67页)完成工作项目的内容、时间、成效随时进行登记,以便使年终考核建立在平时工作绩效实录的可靠基础之上。
3、科学确立考核指标设计原则
一是客观性。要求数据真实、可核查、可印证。指标体系的内容,应由相互印证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指标”两个部分组成。
二是科学性。覆盖要全,要反映员工个体的岗位特点,同时要突出重点,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能够量化的要量化,不能量化的可以通过评价指标来解决。
三是可操作性。要简便易行,成本适度,量化考核既要总结近年来干部考核方面取得的成果,又要吸取以往考核繁杂、成本太高的教训,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考核结果科学、准确、真实可信。
四是可比性。要坚持纵向与横向比较并重,尤其注意纵向比较。
五是导向性。通过设计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体现组织战略目的对员工思想、品德、能力、业绩等方面的导向要求。
4.建立规范的考核评价程序。其主要程序应包括:①建立考评组织;②制定考评方案,明确规定各岗位考核评价指标;③述职;④评议;⑤全方位的民主测评;⑥综合评价后确定考核等次;⑦公示考核结果;⑧考核结果反馈;⑨评价结果的使用;⑩考核材料归入人事档案。
5.畅通无反馈渠道。加强双向沟通,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和工作环境,使绩效考核真正成为实现组织目标、改进员工绩效和个人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把绩效考核过程转化为每个员工一次积极的工作经历。
[关键词]企业;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178-01
1、前言
绩效考核已成为国内企业中流行的现代企业管理工具,企业的整体营运绩效,除与公司战略策略之规划、目标的设定不可分外,更具体的表现是与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回馈,企业就能激发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员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最终实现员工自我发展和企业的持续发展。但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的较多问题也同样值得我们思考。原有的激励机制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新的绩效考核工作更应该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和员工服务。
2、对绩效考核的认识
绩效考评简称考绩,就是对员工的工作现状和结果进行考查、测定和评估,即对工作行为和结果测量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员工的职务说明,应用过去制定的标准来比较和评价员工一段确定期限内对企业贡献的一个过程。绩效管理就是将绩效考评作为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绩效考评不仅包含应用某种方法考评员工工作绩效这一核心过程,而且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对绩效考评的影响作用纳入,同时把考绩结果反馈这一孤立的环节与员工培训甚至人力资源开发紧密地联系起来。
3、如何做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
3.1 有效落实绩效考核
实施绩效考核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因此,坚持全面的、系统的与辨证的观念,切实把让绩效考核落到实处,应成为企业开展绩效考核工作的基点。
考核思想深入全员工(这里既有作为被考核者的员工更有作为考核者的主管)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
绩效考核不是主管对员工挥舞的“大棒”,也不应成为无原则
“和稀泥”式的每人都好。考核不是为了制造员工间的差距,而是实事求是地发现员工工作的长处、短处,以扬长避短,有所改进、提高。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而且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在公司中要形成的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
3.2 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
绩效是相对于一个人的工作而言的,考核是为评价提供事实依
据,只有基于客观的考核基础上的评价,才是公平合理的。
绩效考核是一柄“双刃剑”,考核实行得好,能解决很多实际问题,考核实行的不好,副作用是很多。所以对绩效考核一定要有客观的认识,绩效考核不能沦为为了考核而考核,考核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考核不能激发员工发展并整合为公司成长,那我们考核的结果可想而知。
因此,尤其要提升担当考核者的主管们的意识和素质能力,真正使他们在公司管理的各个层次发挥牵引力。
3.3 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考评方案是实施绩效考评的可操作方案。设计考评方案时要在把握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应用绩效考核理论和方法进行精心设计。一个良好的考绩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定义考核内容。2)选择考核方法。3)确定考评者。4)指定考评程序。5)确定考评周期。
许多企业,尤其是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考核工作一直是我们考核工作的难点,因为他们的工作与生产工人、操作人员相比具有复杂性、创造性,在考核实施过程中对考核指标的把握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企业应通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加强与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公司中为每位员工作出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核。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不同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考核指标也理所当然有所不同。
4、绩效考核在企业经营中的激励作用
4.1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激励因素的两个不同方面,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时,必须注意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证明,单纯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的激励效果是有限的。在先阶段,物质奖励确实是引发工作动机的重要因素,在某种条件下,工资、奖金的厚薄足以决定工作效率,但它不是万能的、绝对的,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有效的。精神激励不仅能满足员工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而且具有教育性,并能调解节物质需要,保持物质奖励的增力作用,防止由于长期的物质刺激而走上歧途。但是,又不能只搞精神刺激,不给员工一点物质实惠,长期没有物质奖励的支持,精神激励的效果必将减弱。因此,只有把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吸引并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
4.2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企业发展有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员工利益有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在调动员工积极性时,既要注意照顾员工的当前利益,使他们得到应得到的实惠,又要注意克服只顾当前利益,而忽视企业长远利益的倾向。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必须兼顾。充分满足员工的当前需要,有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5、绩效考核工作的改进与完善
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暴露出较多的问题,主要有:没有从分配上真正落实鼓励创新、鼓励贡献的管理意图;没有反馈,害怕冲突;考核过程缺乏员工的全体参与,不够透明、公正;考核结束后缺乏绩效改进方案,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详尽;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形式单一,不是奖励(金钱),就是末位调整(罚款)。
绩效改进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通过找出组织或员工工作绩效中的不足和差距,制定并实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和策略来提高员工竞争优势的过程。在绩效改进的过程中,倾听具有消除矛盾,减缓冲突的作用。每个员工在繁忙的工作压力和社会、家庭的精神压力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这些不如意的事情容易导致精神郁抑,导致对周围和环境的不满,这些积累的不满需要发泄。另外,沟通是内部协调的重要方法。绩效沟通应该持续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实施变更目标和工作任务,从而保证工作过程是动态的、柔性的和敏感的。
6、结语
总之,绩效考核对大多数企业来说是一项新鲜事物,在我矿实施也时间不长,在实施过程中碰到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是必不可免的,但我们可以对其逐步修改、使之逐渐完善,更有效地与我们的工作实际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绩效考核效能。通过对员工的能力发挥度、业绩贡献度等的把握,并保持对员工的有效回馈,从而达成薪资水平、升迁、加薪、人力配置、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决策。通过对员工工作绩效良莠的评价,就能激发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推动员工的能力发展与潜能开发,形成一支高效率的工作团队,实现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共同成长,最终促成员工个人自我实现和企业的基业常青。
参考资料
[1] 王玺、辛枫东《最新企业绩效考核实务》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为做好*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安徽省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办法》、《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以及《黟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暂行规定》(黟发[*]23号)等精神,现就*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考核范围和对象
全县各级各类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在职的科级及以下工作人员。
二、考核等次及优秀比例的确定
年度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合格)、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四个等次。
考核标准按照《关于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工作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黟人字[2002]55号)执行。各单位优秀比例控制在实际参加考核人数的13%以内,对*年度受到上级主管部门与政府人事部门联合表彰的先进单位,其单位优秀比例可适当提高,但最多不得超过15%。县委、县政府目标管理、招商引资、人口与计划生育、等考核规定中对优秀比例和考核等次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按县委组织部黟组干字[2007]8号文件,对在县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含不是班子成员的科级干部)年度考核中评定等次为“优秀”的领导干部(含非领导职务),在*年年度考核中定为优秀,且不占单位优秀指标,被评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的,在*年年度考核中定为基本称职或不称职。
确定为基本称职(基本合格)、不称职(不合格)等次,考核小组要认真核实情况,准确把握,并按规定审核。
三、考核程序
(一)个人总结。被考核人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年度书面总结,重点是履行职责的工作实绩,并填写《国家公务员年度考核登记表》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登记表》(样表见附件1、附件2)。
(二)述职与测评。中层以上干部要求在全体人员会议上进行述职,其他人员交书面述职报告,在此基础上进行测评。
(三)提出考核等次。根据测评结果,由所在科、股、室主管领导写出评鉴意见,提出考核初步等次,单位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对主管领导写出的评鉴意见和提出的考核等次进行审核,提出考核等次意见。
(四)对考核拟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人员,要在本单位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三个工作日,对反映的问题,单位考核委员会或考核小组应进行核实,经认真核定确认不符合优秀等次条件的人员,应重新确定考核等次。
(五)部门负责人签署考核意见并最后确定考核等次。
(六)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样式见附件3、附件4)。
(七)被考核人签署意见,被考核人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申请复核和提出申诉。
四、考核要求
(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考核程序进行;
(二)坚持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要以平时考核为基础,凡是认真履行《黟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暂行规定》第三条所列行为,成绩显著的,在年度考核评优时优先;凡是有《黟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公共服务行为规范暂行规定》第四条所列行为之一的,考核等次按《暂行规定》第六条第(一)、(二)款确定。
(三)坚持领导与群众相结合,扩大考核层面。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单位和部门的工作人员,必要时可面向社会,在一定范围内接受直接服务对象的评议。
(四)把国家公务员学习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的情况列为考核内容。根据县委组织部、县人事局《关于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考核的通知》(黟人字[*]173号)文件,列入公务员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考核的对象中未参加考核或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年度考核不定等次。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未按规定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不得评为优秀等次。
五、几类特殊情况人员的考核
(一)提前离岗人员,不参加年度考核,计算考核年限。
(二)下列人员不参加年度考核,不计算考核年限。
1、非单位派出,但经单位同意外出学习的人员,超过半年的;
2、年度内病、事假累计超过半年或事假连续超过三个月的;
3、年度内已办理退(离)休手续的。
(三)下列人员参加年度考核,不确定等次。
1、选拔到农村基层工作锻炼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作为录用国家公务员的参考依据。
2、新录用在试用期内的人员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考核情况作为任职定级的依据。
3、对于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对立案审查尚未结案的人员,只进行年度考核,暂不写评语,不定等次,待审查结束有结论后再定。经审查,没有问题的,根据本人表现补定考核等次;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从受处分的当年起,按规定进行考核,不补定立案审查期间的年度考核等次。
(四)下列情况人员,考核处理办法是:
1、新调入、转任的人员,由其调入的现工作单位进行考核,并在年度考核中确定等次。其调入前的有关情况,由原单位提供。
2、挂职锻炼的人员,由挂职单位提供材料,原单位负责考核并确定等次。
3、单位派出学习、培训人员,由派出单位了解学习、培训情况,进行考核,确定考核等次。
在现代企业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因此从企业员工出发加强绩效管理能有效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如果企业的管理以企业为中心脱离员工,则会使企业管理僵化,降低企业的工作效率。因此企业绩效的管理应该动员全体员工参加,以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管理者为引导,一同开展科学的企业绩效管理,从而增强企业的工作效率。只有企业员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才能构建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二)加强对绩效考核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
绩效考核的核心思路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考核方案,抓住企业管理的核心开展绩效考核,利用有效的手段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注重考核的整个过程以及考核完成后的反馈。因此绩效考核管理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完成这项繁复的工作,培养绩效管理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绩效管理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绩效考核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相关管理知识,也需要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绩效管理人才才能把绩效考核管理落到实处。因此不仅需要在企业文化中弘扬这种绩效意识,也需要在企业中正确引导员工的工作意识并培养专业的绩效管理人才,让员工理解绩效管理的实质。企业对绩效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增强绩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经验,了解绩效管理的方法,理论结合实际,从而不断提升绩效考核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管理的良好成果必须依托于科学、完善、准确的绩效管理机制,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合适的绩效考核机制。包括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绩效考核实施的方法、绩效考核后的反馈以及考核结果的处理办法等等。同时绩效管理人员应该端正意识,良好的业绩不是单纯依靠考核就能得到的,而是依靠科学的管理体系管理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必须与企业的发展方向、战略相一致,把员工的个人绩效和企业的绩效结合起来,借鉴和学习其他成功企业绩效考核办法,从而最大限度挖掘企业和员工的工作潜力。
(四)加强绩效考核后的分析、反馈和交流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
1 农机专业合作社人员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人员多为农机拥有者,他们的文化水平较低,很多人没有经过任何形式的专业培训,处于“无师自通”的状态。在他们的脑海里,只要能够操纵农机开展作业就行,而对其维护、保养、作业要求等并不关注,凭经验逐步摸索,有毛病就修,没毛病就干,把农业机械当成累不坏的工具,导致常常在关键时候出毛病,影响整个作业期,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2 培训工作不受重视
一方面销售厂家对驾驶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短,流于形式。销售方往往只注重卖商品,千方百计推销自己的产品,而对顾客的售后服务就没有那么热心了,在培训方面不愿花钱费力气。另一方面,由于乡镇一级农机管理机构严重弱化,对驾驶员培训工作无法顾及,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作为保障,导致基层农机驾驶员培训工作难以开展。只能依靠县级以上农机校或监理部门开展培训,驾驶员培训参与率严重不足。
1.3 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农机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相应的管理和财务知识、科学的发展规划和理念,这在没有竞争或规模不大的情况下,影响有限。但是,随着农机合作社业务的开拓和农机作业市场的竞争,信息不灵、缺乏沟通、管理粗放、责任不明、分配不当等问题逐步显现出来。尤其是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如果没有畅通的信息渠道,没有便捷的通讯装备,跨区作业就能以实现。同样,缺乏科学管理能力,会限制合作社成员积极性的发挥,导致成员之间不和谐,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质量和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
1.4 土地规模限制发展
尽管近年来土地流转速度加快,但很多农民小农意识依然存在,他们不愿把土地交给农机合作社去管理经营。在土地规模依然有限的情况下,农机专业合作社无法放开手脚在大地上驰骋,需要到处寻找尽量连片作业的作业市场,影响了合作社机具潜能的正常发挥。
2 开展合作社人员培训的途径
2.1 大、中专院校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依靠力量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技术培训也被提上议程。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涉农专业免费为农机合作社人员进行学历、技能教育。在教学计划安排上,结合农机合作社成员的特点,寻找农闲时间办班,同时,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技能培养,强化素质教育。通过短时间学习与实践,使学员掌握一定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对农机合作社的管理者来说,还需要在管理方面提高自己,掌握一定的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和制度管理知识,为农机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2 农机推广站和农机校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主要力量
农机合作社人员培训应同当地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利用农机推广部门、农机校的人才优势和技术力量,做好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利用阳光工程等机会,参加培训学习,提高能力水平。省级农机推广部门应加大培训力度和资金投入,改变以往理论脱离实际的说教式培训,将农机新技术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农机推广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掌握不同地区农机技术需求,协同各类专家、学者同农业生产相关部门,编撰可操作性强、通俗易懂的农机推广技术实用教材,包括影像光盘、推广图册、电脑课件等,使农民一学就会、一看就懂,提高培训效果。
2.3 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发展方向
网络信息技术以其高效快捷的优势,成为今后农机合作社人员开展远程培训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省级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农机合作社的信息网络,建立专门的农机合作社网站,开设与农机合作社工作相关的栏目,以技术培训为重点,以管理培训为补充,为农机合作社人员提供现代化的学习平台,同时为农机合作社提供信息服务,为其跨区作业提供支持。
2.4 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是农机化技术培训的有益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