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专业的项目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a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focuses on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The project-based graduation design mod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to construct work breakdown graduation project content system through project-oriented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selection,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mplete the professional whole process work de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to meet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生命周期;项目化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life cycle;project-oriented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195-02
0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介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涵盖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方面知识,涉及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培养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更注重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作为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一个主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领域具体问题的专业技能。本文提出基于项目化的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以实际工程项目导向来设置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设置毕业设计内容体系,建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阶段性、细分化、专业化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的引导,体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培养学生系统性地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具体任务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1 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项目是为创建一个独特产品、服务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种临时性工作[1]。每个项目都会在某些方面是独特的,项目的成果是唯一的,项目管理专业化分阶段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因此,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借鉴项目管理专业化的方式方法,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项目导向来构建毕业设计模式,体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从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工程管理包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设计与计划、执行与控制、经营及后评估等多阶段的工作,如图1,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根据不同项目阶段的内容和工作特性开展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活动。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也必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要求深入到项目的各阶段工作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经济、技术、管理、咨询等多方面专业性的锻炼。因此,基于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是指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依托具体的工程实际项目,按照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构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作分解结构设置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执行、结束等方面,学生根据专业所长、实习或拟就业的岗位选择其中的一个工作分解结构,完成项目活动层面的具体任务,从而提高学生领域内的专业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
2 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既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要联系工程项目实际,体现工程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图1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建设项目各个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涉及到很多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众多具体任务,各阶段、任务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选题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具体,通常是本学科专业知识在具体工程项目某一方面的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是一项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项单位工程。
以项目导向的选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选择必须是实践基地、实习单位或调研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针对该项目在建设程序中的不同阶段,形成以各工作阶段为特征的选题,每个阶段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毕业设计选题,体现出工作分解的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如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可以是某一建筑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具体包括投标分析、投标决策、投标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投标文件编制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选题不能大而全,最好是项目某阶段的工作分解任务,如果选题较大,可以将选题分解成有明确界限的小选题,真题真做,根据学生的专业所长,细分化,专业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x题内容的连贯性来反映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律性,向学生完整地展示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体会到项目建设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需要服务于项目建设的总目标。
3 工作分解的毕业设计内容体系
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任务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如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资源利用分析、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各方面任务。相应的毕业设计内容涵盖了从项目投资到后评估的整个生命周期环节,覆盖了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运用工作分解结构对项目的工作范围进行界定,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毕业设计的内容体系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在一个实际工程的工作范围内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单元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和交付成果。因此,毕业设计内容体系可以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分解单元进行设置。如表1。
将一个项目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每个阶段任务和选题内容要求相对完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独立完成,从而在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专业化的能力培养。
①项目策划决策阶段,根据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侧重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能够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融资方案设计、投资估算,进而能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设计与计划阶段,主要确定项目工作范围,进行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建立项目管理系统,确定标准质量及招投标管理,毕业设计选题主要侧重于国内标的施工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综合标、商务标和技术标),工程计量与计价。
③施工阶段,包括监督、跟踪、诊断项目实施过程,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进行进度、成本、质量、风险控制,材料、设备、现场、环境信息管理等工作。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主要侧重于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进度、成本、合同等工作分解结构的项目管理。
④结束阶段,包括项目的验收、交接、费用结算,项目运营、项目后评估等工作,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侧重于项目后评估和运营使用的物业管理。
⑤计算机应用软件平台,随着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软件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实践教学平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软件的应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往往也需要通过建立模型或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实现。在建模和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利用工程管理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分析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CAD技术进行绘制平、立、剖面图及Excel等文本软件进行文本处理,为专业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算量软件及BIM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应用招投标软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制作;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软件,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及施工组织的管理控制工作。
基于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构建工作分解的毕业设计内容体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项目管理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选题要依托本校的学科专业背景和资源优势,注重产学结合,力求有益于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应用。通过专业软件等辅助功能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学生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获得项目管理专业化的实践能力锻炼,对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许江林,等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五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2]王燕,李传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18-121.
【关键词】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专业协作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需要,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越来越大,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角度,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管理的特点和重点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项目管理、工程施工等方面论述了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各专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合,阐述了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工程管理的全过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述
1.1 工程项目质量
工程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的综合要求。同时,工程项目应该是对于业主的需求而言,并无统一的标准。
1.2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质量管理是下述管理职能中的所有活动;确定质量方针和目标;确定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质量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
1.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的对象是过程。控制的结果应能使被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为使控制对象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就必须采取适宜的有效的措施,包括作业技术和方法。
1.4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对施工项目而言,质量管理,就是为了确保合同、规范所规定的质量标准,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检测、监控措施、手段和方法。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遵循:质量第一、以人为核心、预防为主、坚持质量标准。
2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是指为达到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工程项目质量要求则主要表现为工程合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因此,工程项目质量控制就是为了保证达到工程合同、设计文件和标准规范规定的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手段和方法。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按其实施者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即业主方面、政府方面、承建商方面,这里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指承建商方面的内部的、自身的控制。
2.1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过程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的,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所以,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从工序质量到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单位工程质量的系统控制过程;也是一个对投入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开始,直到完成工程质量检验为止的全过程的系统过程。
2.2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依据
质量控制的依据分为共同性依据和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共同性依据是指适用于施工阶段、且与质量管理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工程承包合同文件、设计文件、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与质量管理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性文件。专门技术性法规。包括各种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定额等,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质质量控制对象制定的各类技术法规性的文件。
2.3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应对工程项目的施工生产进行全过程、全面的质量监督、检查与控制,即包括事前的各项施工准备工作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以及各单项工程及整个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建筑施工及安装产品质量的事后控制。
2.4 质量控制的内容与常用方法
根据工程质量形成的时间阶段划分,其质量控制相应的划分为事前、事中及事后控制。根据控制的主体对象不同又分为对人的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控制、材料的控制、施工方法的控制、施工环境的控制(即4MIE)以及施工工序的控制。
3 加强专业协作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模式
由于现行的管理体制,施工单位的分包现象普遍存在,分包单位在工作范围的界定上很难做到十分明确。作为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从设计、监理到施工的各单位首先要从对业主、用户负责的角度认识问题,要从履行合同中自己的责任义务的角度,认真对待协调问题。 同时,从提高行业标准,施工和管理水平上讲,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作为有关的技术管理人员首先要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协调管理工作。针对影响工程质量品质的一些关键问题,从技术上、人事制度上建立更有效的、更加科学的管理体制,明确每一个施工人员的目标责任。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的目的。
4 加强协调管理的具体措施
4.1 技术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设计图纸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图纸会签又关系到各专业的协调,设计人员对自己设计的部分,一般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人的工作就不一定能够一致。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从图纸上加以解决。同时,图纸会审与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的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我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再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4.2 管理协调
协调工作不仅要从技术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以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甲方、监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甲方管理人员、监理人员,首先要全面了解、掌握各专业的工序,设计的要求。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施工的每一个环节有序到位。
4.3 组织协调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甲方、监理人员应定期组织举行协调会议,解决施工中的协调问题。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在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队进一步明确施工顺序和责任。
5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和各专业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是至关重要和不容忽视的。做好质量管理控制和专业协作,有助于工程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作为一名工程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还要不断的总结,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促进建设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50326- 2006.
关键词:一体化;课程设计;工程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34-02
一、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改革的必要性
近年来,为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及外向型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专业培养计划中增设了许多课程设计,比如工程估价、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等,并且在某些课程中还加大了实践环节的比例,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经过数年的经验积累,对自己任课的课程设计任务目标、内容与基本要求都非常明确。这些常规教学手段对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然而,这些课程设计或实践环节都是由某一门课程所设置,人为地将一个项目的整体设计割裂开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对专业知识与技能整体的认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差。同时,由于现行课程设计体系中每门课程均强调自身设计的完整性、综合性,难免会出现重复设计任务,这不仅占用了学生较多的业余时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造成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了学习效率。[1]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设计作用,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达到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基于项目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将具有重要意义。
二、工程管理专业系统化课程设计内容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复合型和技术应用性的特点,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过调查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要求,结果表明,各方一致认同的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主要有:编制概预算的能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能力、工程项目管理的能力、工程合同管理的能力、工程造价软件使用的能力等。[2]具体岗位实践能力要求见图1。
2.基于工程建设程序的课程设计内容。作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今后工作可能涉及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各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加强以工程技术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方面的实践教学,强化专业特色。根据上述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可以培养方案中开设的相关课程设计内容有:工程项目的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编制施工计划、编制预算报告、进行工程结算、参加工程验收、编制合同管理文件、编制竣工报告等实践环节。[3]这些实践环节看似繁杂、独立,但他们之间又紧密衔接,涵盖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旨在依据工程建设程序,让学生共同设计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依次开展相关课程设计,具体见图2。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实施
1.结合专业培养计划合理安排课程设计的顺序。通常课程设计是单独安排在几周的时间内集中完成,所以课程设计之间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程序,考虑课程设计任务之间的专业知识要求及学生的任务强度,分步骤安排在不同学期,具体见表1。
2.课程设计的选题。考虑到进行课程设计一体化,即在专业培养计划中按一个具体项目的实施来安排,所以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以工程项目为导向、实际工程为载体,再现实际岗位的真实情景。因此可以选用真实具体的小型工程项目,比如普通商品住宅、公寓、写字楼或厂房等项目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使学生经过一个较为完整的建设全过程。
3.制定完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要进行课程设计的一体化改革,那么必须事先确定各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统一各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将前面课程的设计成果资料作为后续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各门课程设计的基础资料及成果资料要求见表2。这就需要加强各门课程设计指导教师间的协调合作,使指导教师都认可一体化改革能带来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正式实施前,各指导教师统一协调好,选择适当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资料,各指导教师明确各门课程设计的具体目标、内容、要求、进度安排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系列指导书,通过系列指导书也能够使学生在开始就明确某一门课程设计在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中的作用及前后关联的顺序。
4.课程设计的组织。安排课程设计除了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就综合素质的培养。前面也提到对于工程项目全过程的管理需要专业人员人际沟通、团队协作及工作协调能力,特别是在面对复杂的工程设计时,团队分工协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过程中采用“精讲、多练、勤思考、分组讨论”等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设计。[4]因此,课程设计的一体化要求各门课程设计分组完成,小组成员统一,每个小组成员在5人左右,当然在分组时应考虑到基础不同的学生尽量在各组中实现平衡分配,每个小组确定一名组长,组长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小组讨论决定总体设计方案,分配各组成员具体任务。组长的人选可以因课程设计不同而变换,这样尽可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可能担任一次组长的角色,培养工作协调能力。成员之间分工不分家,努力营造各小组“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际沟通能力。
四、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工作贯穿工程建设项目从前期决策、规划设计、准备、实施到运营的全过程,对项目进行总体策划、成本、工期、质量控制及组织协调等任务,以实现工程预期目标。进行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可以更好地使学生理解项目建设全过程,得到更好地专业化及系统化训练,提高其实践能力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郭伟,李锦华,焦爱英.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体化改革的设想[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07,(9).
[2]佘渝娟,黄志玉,杨柳.工程管理专业工程能力培养体系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
[3]张小富.关于工程管理专业设计课程教改的设想[J].高教论坛,2010,(1).
[4]李松,方晓波.给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3,(4).
[5]胡季英.工程招投标模拟课程设计研究与实践[J].四川建材,2012,(6).
关键词: 治安管理 项目要素 情境分析 项目设计
一、项目教学中的情境要素
项目教学法发端并成熟于欧美发达国家,其源于社会生产实践或企业工作任务,是一种围绕实训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完成项目任务的教学方法。这取决于其对于工科课程具有天然的适应性,在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教者的敏感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进行探究。一般认为,项目教学具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依据。二是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三是学习成果多样,教学评价多元。虽然很多学者也认识到情境创设在项目教学中的作用,但一般只是将情境看做教学项目的一个要素,关于情境要素在项目设计中所体现出的特点、功能的探究甚少。
情境不同于场景,也不同于情景。因为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学生的参与兴趣。通过教师主动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可感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态度回应与情绪体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训练能力,调适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场景教学的提法重视的是教学活动环境与背景的设置,对教学活动中师生参与的情绪态度关注不够。情境教学法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符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日益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和重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趋势。
项目设计中的情境既可以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又可以是借助信息手段形成的虚拟工作环境。情境创设的主要功能:一是情境有助于营造学生协作完成实训项目的“工作”氛围。在治安管理专业项目教学中,围绕项目任务,学生从案例信息收集、项目方案制订、项目实施到成果考核评估,主要采取小组的工作方式进行。为了项目顺利实施并形成项目物化成果,相互依赖、共同合作的学生其实是项目情境的一部分。二是高质量的情境创设有助于有效监控和再现项目“工作”的过程。实践知识与工作过程知识的情境依赖性,主要因为掌握它们相当程度地依赖于工作情境的再现。高度仿真的情境创设为学生职业能力的获得提供了相对理想的任务环境,助其更快适应工作岗位。简单地将情境看做教学项目的要素,易于产生完全可以以案设境、以事设景的观念,一般意义上也许并没有什么错,但换个角度看,因受制于主客观条件,如果不能创设出实训项目的特定情境,项目就无从谈起。结论是,情境不是项目设计可以信手拈来的工具,作为项目要素之一,其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要素综合体,要素变化,情境随之变化。
二、治安管理专业课程项目的情境要素分析
(一)典型情境――模拟派出所的项目要素分析。
模拟派出所作为治安管理专业一个典型的校内实训场所,应符合开展一系列重要的专业课程(如治安案件查处、户政与人口管理、治安秩序管理等)实训教学的要求。但从实训项目的教学需要来说,它只是提供了治安管理专业课程实训项目的情境要素。在此情境中能够组织实施什么样的项目实训,并不取决于其挂上的“模拟派出所”的牌子,项目实训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模拟派出所建设为项目教学提供了什么要素。因为是“模拟”的,如果说模拟派出所必然是一个虚实结合、基本构成要素确定的特定情境的话,那么该情境构成要素中实际的成分多一些,虚拟的成分必然少一些,反之亦然。从课程训练项目贴近治安管理部门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看,真实的基层公安派出所具备的项目情境要素最充分、全面,校内模拟派出所如果能够与基层公安派出所实现办案信息基本同步共享,就是不错的选择。底线的选择则是通过软硬件设施投入,建设高度仿真、信息化程度比较高的校内模拟派出所。
(二)典型课程――《危险物品管理》的情境教学特点。
项目化的“情境教学”以达到特定教学目的为出发点,灵活地创设典型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从而将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交流、能力训练有机融合。《危险物品管理》“情境教学”旨在把创设连续的、能够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情境,结合危险物品管理工作实际,使用工具手段,安排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相应的问题情景,取得可观、可用的能力训练效果。由于危险物品管理工作以掌握必要危险物品科学知识为前提,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来说,这个前提往往是不牢靠的,文科背景的学生更是如此。“情境教学”强调感性认识,重视受众的直观感觉,激发人的认识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危险物品识别及警情处置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突出价值。情境教学程序包括情境创设、情境展开、情境补充三部分。情境创设是情境教学的前提,必须贴近公安工作实际。比如可根据典型实例,创设实体情境;运用危险物品管理基本原理,创设推理情境;利用实物演示,创设演示情境;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创设体验情境等。情境展开即情境应用,教师合理组织人员角色扮演和任务分工,引导情境运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根据情境变化,启发学生联想,提出质疑,解决问题。情境补充实质上属于情境再造,是新的情境创设。
三、治安管理专业课程项目设计的基本结论
(一)情境是项目的关键要素,情境创设是项目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情境是项目要素之一,情境创设基本反映项目设计的能力。一般认为项目要素包括项目内容、项目活动、项目情境、项目结果,四要素缺一不可。由于对各项目要素的具体内涵存在不同看法,各要素之间的边界比较模糊。项目内容主要体现项目主题的工作任务要求,项目活动重点关注项目实施中的人员分工、步骤、程序。项目情境本质上就是一个项目实施的工作环境,既可以是真实的,又可以是纯粹虚拟的,大多可能是虚实结合的,项目结果关乎项目考核与评价。从对项目情境进一步的剖析及对情境教学程序分析,能够得出情境创设是项目设计核心和重点的基本结论。
(二)项目情境创设应具体开放性,保证项目情境具有适应性和张力。
项目情境创设应具体开放性,首先因为项目情境要素具有流动性与不确定性。从公安工作实际来看,对公安工作岗位任务来说,“不可能再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同样适用,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案件,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工作情境。落实到或虚或实或虚实结合的教学项目上,必须在情境创设环节尽可能考虑情境要素的变化可能,其因时就势变化的流动性,使项目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张力。从情境教学的三阶段来看,情境补充阶段是情境教学的总结补充阶段。教师头脑灵活、具有应变能力对项目实施当然重要,但项目情境设计适应性能强化其应变能力,能够保证其迅速作出反应,作出合理补救,或现场灵活解答,或迅速展开想象,再造项目情境。
(三)情境创设必须虚实结合,提高项目设计信息化水平。
课程项目设计应具有情境虚实结合的灵活性。首先是因为项目要素的存在具有时空局限性。项目情境要素的存在具有时空局限性。如时间的局限性,如何在课堂上根据一个发生于晚上的案例创设项目训练情境。空间上的局限性,如治安管理工作的典型场景如旅馆、车站码头等不可能搬到课堂或者校园内,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虚拟出具有一定仿真性的工作任务情境。利用信息化手段创设项目情境,某种程度上正是手段局限性的反映。前述模拟派出所建设就是虚实结合进行项目情境创设的典型例子。公安工作信息化是公安工作形势需要,提高课程训练项目情境设计的信息化水平,有助于项目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在相关专业之间实现课程训练项目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王占军,曹.危险物品管理实务.群众出版社,2006,9.
[2]徐涵.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职教论坛,2007(6).
[3]曾伟.“模拟公安派出所”――公安院校实习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构建.科学时代,2013(3).
[4]李骥.浅谈治安管理实践性教学――以模拟公安派出所教学为例.课程教育研究,2012(20).
关键词 连锁经营与管理 项目教学 教学组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Project Approach in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QIAN Jin
(Nanji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of Tourism and Nutrition, Nanjing, Jiangsu 210012)
Abstract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with emphasi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actical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the author of recent years in the profession of teaching experience, discusses the "project approach" in the chain and operational procedures and management expertise for teachers, students requirements, but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some limitations of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methods.
Key wordschain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project teaching; teaching organization
0 引言
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类属商贸管理学科,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该专业主要为连锁企业培养后备人才,使他们:(1)具有一定的连锁企业总部经营管理能力;(2)具备门店开发与管理能力;(3)具有熟练的连锁门店运作管理各岗位的操作技能;(4)能运用电脑处理业务资料;(5)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精神;(6)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这些能力中应用、创新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最为核心。
跟踪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发现具有良好实操能力和与人沟通合作能力的中职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相比较重理论轻实践的大学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能发挥特长,受到重用和赏识,就业层次高、情况好。
回顾学生培养过程,笔者发现学生能力的形成与提升与进行的课程改革不无关系,特别是“项目教学法”的运用。
1 项目教学简介
项目教学(project-learning)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在特定的学习集体(项目小组)中,根据学习兴趣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或活动的愿望(项目创意),对活动的可行性做出决策(是否立项),并围绕既定的目标(项目成果)决定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自行计划、实施和评价学习活动的教学活动。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作为教学方法的项目教学,在学科课程和综合课程中,项目教学与其他各种教学方法互为补充;二是作为课程的项目教学,在独立设置的项目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公民教育等主题活动中,由师生共同围绕项目的确立、计划、实施、评价等环节进行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实现教学做合一。(摘自《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2 项目教学在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具体实践
2.1 项目选择
选择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1)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从学生中收集项目是常见的做法;(2)项目应符合教学目标,特别要与学生的就业能力相适应;(3)工作难度要适宜,不但要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考虑,也要考虑教师的能力,要挑选教师能够把握、学生乐意做的项目。
2008年,学生根据校内调研发现在校学生购物难,与老师共同确立了“模拟超市”的项目实践课程。目前“模拟超市”成了学校里第一个校内的实训基地,为“连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了校内“高仿真”的实践场所。
2009年,学生主动提出要模仿当下热火的“淘淘巷”、“莱迪格子铺”商业形式在学校建立“学生创业园”,经过与老师共同调研、研讨最终确立了这个项目,“学生创业园”在学校营运而生了。这两个项目的确定都是由学生提议,师生共同商讨而最终立项的。
2.2 时间确定
充分的时间能够保证项目的完成,一般1至2个月的时间可以基本完成一个项目。
2.3 制定计划
(1)第一步制定流程计划:明确了项目中究竟“要做什么”,接下来要明确的就是“先做什么和后做什么”,也就是制作流程计划。(以下以“模拟超市”项目为例)
(2)任务计划:在流程确定之后,还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具体的任务:
(3)制定时间计划:目的是为项目的主要活动阶段和各阶段中的具体活动定一个时间框架,从而控制项目各阶段的时间进程,并保证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示例略)
(4)制定人员计划,将计划流程中所确定的各项活动、责任和任务分配给每个项目小组或个人,要对参与者数量和项目的任务进行统筹安排,以便形成一个清晰完成的组织结构。
(5)制定项目的材料和成本计划:明确项目需要哪些必须的材料、技术条件及资金,同时分清楚那些事现成的,哪些是可以自己去张罗的,哪些必须依靠别人帮助。
2.4 实施
根据项目时间计划实行项目,主要经过四个典型的实施步骤:(1)准备材料:包括收集信息,研究原理,获得材料等,本项目通过调研获得。(2)对获得的材料和信息进行评价和加工:整理分析调研结果,为后续做准备。(3)制作项目作品:开设计划中的符合师生需求的“模拟超市”;(4)协调、反思和调控:试运营和改善处理问题,改进操作。
2.5 评价
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在项目进行的关键时间点(里程碑)组织项目小组个人的自评和互评,纠正错误完善操作;第二,项目过程中组织小组之间进行项目总结汇报并相互评价,让个项目小组能够对整个项目有完整的认识。第三,项目完成时(结项),将项目进行展示(例如“模拟超市”项目曾在南京市商贸专业技能展演中展示),每个小组以项目结题的形式进行汇报,完成总结报告。
3 实操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教师的角色
3.1.1 甘当“配角”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角,教师有意识地充当配角,在项目教学中,教师直接从项目活动中退出来,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自己组织和实施项目活动。在没有教师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学生可以借此获得独特的学习机会,取得一些独特的学习效果,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心会增强,对学习活动的整体认识会提高,对学习途径和方式会更主动的选择。教师从引导者角色解脱出来,用“陪伴学生成长,一同度过这段时光”的心态来对待项目教学过程。
教师的指导主要是理论上的,教师在发挥自己角色和作用的时也要舍得下功夫:充分扎实的准备,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贴合实际,操作科学有效,在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时,适时适度的指导可以使学生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比如在学生的销售项目中快速准确的收银技巧的练习,真伪币的识别都是需要教师准确指导的,教师指导时就应该突出重点、发挥特长。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这里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在项目教学进行的第一个月,教师特别需要与学生“并肩作战”,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项目活动经验后,教师应该“退居二线”只在学生需要时才出现。
3.1.2 冒充“外行”
在项目教学中要求教师本身就是参加过行业培训、具备社会实践经验和实操能力的专家。这些需要专业教师长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经验。
但在项目实施中,为了能锻炼学生成为“行家里手”,教师还要勇于接受自己是外行的角色。面对连锁经营与管理的综合实训项目,任何一个教师在教授中都会遇到自己学术盲点的部分。勇于当“外行”与学生携手向行业专家或者其他老师求教,向有特长的学生学习,这过程的本身也教会了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态度。
教师有时候还要故意冒充“外行”,这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高的要求,学生总是很“懒惰”希望老师做得越多自己便享受的越多,教师如果也是“外行”是“靠不住”的,能催生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发挥学生的好奇心理的优势。
3.2 对学生的要求
(1)提前阅读相关教材。准备一定相关知识,注意预习。相关课程,广泛获取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信息。为接触企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明确自己在项目中扮演什么角色,站在什么角度。(2)建立项目小组。学生在完成项目时以小组的为单位,所以小组的建立是保障项目完成的关键,项目小组的规模应适中。最满意的小组规模一般不大,大概四到五人即可,过大和过小都会出现一些额外的问题。小组人多时集体活动时间难安排,不易协调。人少虽然短小精干,机动灵活,但各项工作分配难度较大,可能每人身兼数职, 工作量偏多,影响工作效率,导致任务无法完成。建立项目小组的方法有学生自由组合结合成小组、教师分配学生进入相应的小组和随机产生项目小组。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水平和整体特点进行分组,比如如果班上同学普遍能力较强可以用随机产生的方法分组,再由各小组推选组长,教师只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微调就可以了;如果班上两极分化严重,则可考虑采用教师分配的方法,将不同层次的同学分到一组,以便小组合作的开展。(3)明确在小组中担任的角色。站在具体任务人角度观察思考,能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各种工作的艰辛,从而具有压力感和紧迫感,能激发个人的潜能和创新能力。在负责人(小组长)的角度,就必须从全面的综合的角度去分析与决策,锻炼学生综合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每个学生在建立小组后要确定各自身份。
4 项目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使用建议
项目教学法绝不是惟一有效的连锁经营与管理的教学法, 不能取代和排斥其他的教学法,包括传统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项目教学法主要依靠各小组学生参与实践,摸爬滚打, 才能摸索出经验和规律,这与依靠有经验的教师集中讲授的方法比较起来,时间长,效率自然要低些。(2)项目教学法利用课余时间,且每周都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用于汇报和交流各小组的工作,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一定要合理安排工作,保证教育教学指导的完成,与其他教师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3)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随机性的突发事件,教师必须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和理论涵养才能胜任此教学法,教学中衍生出新的拓展项目,教师也该因势利导为今后的项目开发创设条件。(4)项目教学法的评价主要采用汇报和自评与互评,可能会收到主观因素的影响,邀请没有指导任务的教师参加评价,可以更加客观与公正。
5 结语
总之,项目教学法有利也有弊,从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看,事实证明是利大于弊的。教师在使用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依照经验与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配合运用,就能产生较强的组合效能,使其各显所长,互为补充,发挥协同配合作用。
参考文献
[1]鲁道夫.普法伊费尔,傅小芳.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