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建议

1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单位价值(含增值税)在5000元及以上,为铁路运输、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一般价值较高,使用周期长,是企业进行日常生产基础的必要工具,因此固定资产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重要的环节。企业科学管理和正确核算固定资产,有利于促进企业正确评估资产使用状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保护固定资产的安全完整,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固定资产管理包含固定资产的新增、改扩建、大修理、报废、无偿划转和盘盈盘亏等方面,应做到明确分工、强化使用、账实相符、核算规范。但由于固定资产管理琐碎繁杂,具体业务情况多样,加上过去信息化程度有限,因此在基层站段存在诸如固定资产账实不符,甚至于随意变更保管地点、管理不善造成资产流失等情况。

2基层站段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不健全

任何经济行为只有健全的制度做为保障,才能够有序可循有章可依,但是现实工作中,部分单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拟定固定资产管理相关的办法或者制度,只是根据以往经验或者约定俗成的习惯进行处理,长此以往,一些问题不断累积,时间长了更加难以辨别和分析。例如,一直以来洛阳机务段固定资产保管地点、使用部门发生变更,都是使用人或者部门领导商议后即进行调拨,未到财务和资产管理部门办理固资卡片和技术台账变更,一段时间后经办人员退休或是调转,导致资产变更情况无处可查,账卡无法核对。如果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中明确审批和处置程序,有章可依则可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

2.2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人员责任意识不强

随着近年来经济形势的愈加严峻,铁路改革的不断深入,铁路局对成本考核越来越严格,各基层站段对成本管理已经相当重视,但是固定资产的管理却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首先管理部门责任不清,各类别固定资产虽然确定了管理部门,但是并未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岗位,很多资产处于兼职代管的状态,管理人员没有建立完整的数量和技术资料台帐,不清楚资产究竟在什么地方、目前的使用状况,有使用部门提出购买要求时,盲目上报购买计划,造成企业多余的支出。同时管理部门数量台账与财务人员固定资产卡片核对不上,一旦清产核资就手忙脚乱,无法准确清点出来需要报废的资产。其次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是公家的财产,丢一点坏一点不算什么,对自己也没什么损失。例如,按上级单位要求将食堂移交给其他单位,但是食堂内之前配置的消毒柜等器具应一并移交,可是由于管理部门责任心不强,未将这些小额资产的情况及时与财务等部门沟通,造成这些资产仍在原单位账上,形成了账实不符的局面。部分使用人员对资产不爱惜,损坏丢失情况也偶有发生。

2.3固定资产核算不规范

由于铁路行业的特殊性,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也有不规范的地方。一是固定资产种类繁多,会计人员在组固入账时因为对生产实际不了解,即便与资产管理人员沟通,但是对部分资产该归入哪一个细目中仍然非常迷惑。二是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固定资产在发生更新改造支出时应当首先按照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并停止计提折旧,但是实际核算时,并不是这样执行的,而是待更新改造支出完成后,直接价值调整增加原固定资产的原价。三是会计人员对固定资产程序模块的应用没有完全掌握,造成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误。例如固定资产发生大修理支出应当在固定资产模块中大修理费用栏内标记出大修理时间及大修理金额以便于日后查询分析,但是实际情况是业务部门人员送来的发票直接列账,并未对程序中的固定资产卡片做出处理,造成大修理支出与资产对应不上,待年底需要上报资料时再费时费力查找究竟是哪一个资产发生了修理支出。还有诸如计划出售资产未转入“持有待售”等问题也频频发生。

2.4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铁路企业固定资产普遍存在账实不符的问题。一是许多逾龄资产早已提足折旧甚至已经办理报废手续,但因其性能良好却仍在使用,导致账上没有但是实物有的情况。二是部分资产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毁损或是丢失,但是管理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办理报废手续,导致账上有但是实物没有。例如,洛阳机务段固定资产卡片中有已经逾龄三十年之久的资产,这些资产很多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仍然在账,造成卡片数量非常巨大,降低了账务处理效率。三是资产保管地点使用人等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与财务和管理部门沟通,使账上的资产与实物资产无法核对。四是由于会计人员不了解生产实际,因此盲目按照业务经办人员送来的“固定资产新建、购置记录”中的名称入账,没有结合实际情况,使应该价值调整的却形成了一项新的固定资产等情况时有发生,也给账实核对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3如何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运营效益

3.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从内部控制上下功夫

完善的制度是规范经济行为的有效保障,建立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式,能够对固定资产从购入、日常管理、更新改造到报废、调转等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避免客观及人为原因造成资产损失。首先应制定符合单位实际情况、便于操作、指令清晰的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使得经济行为有章可循,明确管理及使用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其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因管理因素造成的固定资产流失毁损,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同时考核主管领导,只有双管齐下,奖罚并用,才能确保固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

3.2强化固定资产管理意识,重视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之后,还应积极宣讲推进制度的执行,让广大职工意识到单位对固定资产是非常重视的,使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固定资产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和资产管理部门几个人的责任,需要使用部门、计划部门、车间职工共同努力,才能将之管好用好。首先应当让广大职工认识到固定资产的重要性,没有固定资产的单位运营无法正常进行,固定资产一旦发生毁损,损失金额将非常巨大,因此在日常使用时要爱惜。其次强化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固定资产的新增、后续修理、更新改造、减少要严格执行管理制度。最后资产管理部门更需要强化管理意识,避免诸如房屋建筑物移交其他单位,但是室内配备的工具却还在原单位账上之类本不该出现的问题。

3.3各部门加强沟通,避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

固定资产的管理非常琐碎,业务种类繁多,涉及多个部门,一个环节不顺畅,就会出现无法预料的问题。资产使用部门要经常与计划部门沟通,对于确实没有修理价值,并且其他部门也没有多余的同类资产时才能够向上提报新增计划;计划部门要多与财务部门沟通,项目审批后,预算是否批复、发票如何开具更方便组固、工程完工进度如何等情况财务部门均要及时掌握,并据以列账付款;资产使用部门要多与管理部门沟通,管理部门要实时掌握资产的使用状况,对于因生产结构调整或其他原因不需用的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要联系管理部门及时做出调拨或是出售等决议,并报主管领导批准,同时报财务部门调整账卡。以上种种只是实际工作中的部分实例,具体业务更加繁杂,需要所有部门相互协助、共同努力,完成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3.4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及时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财务人员是固定资产管理的核心力量,如果仅仅坐在办公室里做凭证、建卡片、挂账付款,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资产购建时,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工程或者设备安装的完工进度,根据完工进度列账并付款,固定资产购建完毕可以组固时,财务人员应当参与到资产验收中,对固定资产外观、用途、使用地点、保管人有清晰的认识后,才能够更加合理对资产进行分类,建立固资卡片,在固定资产日常使用中,财务人员要及时掌握资产状态,及时处理资产变更,对于逾龄资产要积极联系管理部门查看资产状态是否符合报废条件,还应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通过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总之,现代财务人员已经不能满足于做记账先生,必须深入到生产一线,了解资产实际状况,才能更加合理地反映经济业务。

参考文献

[1]李雪梅.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学习,2017(06).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前言

新颁布的新会计准则法指出固定资产的特性,其中一个是关于有形资产,其指出有形资产包括商品的生产、劳动服务、租赁及经营管理。固定资产在国有企业中占的比例相当大,是整个企业及账目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不应该出现任何问题,大问题当然必须避免,但是小问题也不可就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出现管理记录疏忽等问题。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一定要严格规范,不论是大型国有企业还是小型国有企业,都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法则。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的漏洞

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许多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管理就会出现差异和问题,因此就会出现部门之间工作不能协调的进行,矛盾和漏洞也就相应而生,这样管理的难度就会加大。所以要现在要抓住漏洞及时填补。下面就谈一谈管理中会出现的问题。

1.管理者职责不明确。由于国有企业中部门较多较繁杂,但部门与部门之间管理又需要合作,此时管理者之间的工作分配、任务要求就会出现交集和矛盾,相互推卸责任,使得一些工作没有人去落实,出现管理疏忽。特别是在进行中间传递的事情上,比如资产投入时的单据在传递后出现部门与部门之间账单不一致的情况,使管理出现错误和混乱的情况。

2.账务混乱的现象。账务混乱是现在很多大型国有企业所遇到的一个问题,由于其内部资金运转多而庞大,账目就会出现核对混乱对不上号的情况,使资金管理出现问题。这个问题主要由两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是公益捐赠、资金调动以及一些特殊途径的资产调动没有被记录在账上,就出现有账却找不到资金来源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资金管理人员的疏忽和失职,这里面其中一些人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知识较高,但还有一些人则不然,他们的专业意识相对薄弱,将企业为员工配置的东西归为公共财产而不记入到固定资产账目里面,这样也会造成账目核对不上的情况。

3.资产记账的不规范。对于已经失效的过去的固定资产,国有企业并没有按照严格要求对其进行审批销账;还有就是在对建筑方面没有房产证和土地使用证的土地面积在记录是出现偏差,造成账上的面积和实际的面积有所出入;有些国有企业的办公场所在施工之初为“在建工程”没有记录在账,但是使用多年后仍没有进行账目改动,这些国有企业的管理存在很大问题。

三、如何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

严格遵守管理制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国有企业或相关部门要认真的制定出一套管理准则,使企业的管理走向合理的道路,使账目不再出现混乱的状况。下面就介绍几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明确各部门职责。在大型国有企业中,因为其部门的繁多,所以各部门的职责一定要明确,做到各尽其职,分工明确,不要出现漏管和冲突的现象。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一般为使用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所管理,在管理时,这三个部门的分工就要明确,各部门主要负责哪一方面的管理和记录。大部分企业中,固定资产的实物直接由使用和管理部门负责,而财务部门主要是对其进行核查清算并有监督的作用。如果公司愿意再进一步把这三个部门的职责进行分配就会更好一些。

2.严格实施管理制度。制度的规定以及落实都需要员工的自觉和管理人员的监督,他们彼此相辅相成。比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报废制度的时候一定要通过高层管理人员的审核,普通员工不得擅自将固定资产报废,必须严格进行企业规定的各项流程进行资产报废。在整个流程中,拟定一个固定资产管理报废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个表当中要包含详细的信息,这样财务部门和管理部门在最后核对时出现问题就有据可查了。在进行固定资产报废的过程中,除了经过上层领导的批准还要经过下面各个部门和部门员工,一个部门完成资产报废的整个过程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部门之间要完成各自的任务,协调合作。在整个过程中,要有监督部门对其操作者进行严格的看管。

3.对固定资产投资及运营的监管。国有企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管理应该制定快捷清晰的管理制度,对于相关流程和规则比如固定资产的创建、中途的使用情况,最终的结果都要仔细制定。在资产投资管理的过程中要明确基本理念,即固定资产在进行购买的时候,要遵守不浪费的原则,按部就班的进行审。国有企业在创建固定资产时要反复斟酌,依据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查通过后再落实。国有企业中固定资产的运营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对国有资本权益的保护,这些权益中包括保护权益、发展权益等权益。在对国有资本进行运营管理时。主要操作人员是与国企出资人相关的组织和部门。企业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自身要求,制定有效的资产体系和管理监督机构。

四、总结

我国国有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离不开国有资产的支撑,同时它还促进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是我国经济不可缺少的部分。在企业之间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合理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运行的一个表现了。国有企业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的严格把控和实施不但可以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还可以提高企业在国家或企业间的竞争地位,使企业可以在正确合理的管理制度下蓬勃发展,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国有企业在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的同时,也要去寻求突破和创新,不断研究和更新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顺应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要求。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保持稳定前进,不被社会和企业打败,达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齐晓华.浅谈国有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之友,2010(31).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第3篇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公有资产管理,防止资产流失,提高使用效益和规范资产处置程序,根据国务院和财政部对企业资产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对企业公有资产管理提出如下意见:

一、企业有有资产的范围和形成

企业公有资产指国有(集体)企业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专项资产和其他资产,不含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和住房公积金等。

根据谁投资、谁所有和谁收益的原则,企业公有资产形成的资金来源有:(1)国家财政和企业主管部门直接拨款投资所形成的资产;(2)视同投资所形成的资产;(3)转移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如财政企业主管部门集中其他企业利润再投入某一企业作,购置或建造的资产;(4)划出资金形成的资产;(5)享受减免税收形成的资产;(6)享受税前还贷形成的资产;(7)借贷资金形成的资产;(8)从其他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无偿调入的资产;(9)用企业利润或基金购置或建造所形成的资产;(10)有其他经济成份合资合营后增加的资产中按公有投资份额应获得的资产等。

二、企业公有资产存量的确认

企业公有资产存量的确认,以*年清产核资报表的实际存量数额为准,对帐实不符的,由企业写出说明,主管部门确认签章后,报县财政局备案。

三、企业公有资产管理及处置

停产企业在停产期间,仍要对所属各类资产进行妥善保管、维护和维修,保证安全,防止流失或损失。

企业公有资产出租出借时,在征得主管部门同意后,由企业制定出租出借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核,再报县财政局备案,按规定程序进行操作。其租赁主出借收入,要首选用于下岗职工安置和缴纳职工养老金和失业金等。

企业公有资产和股权转让,要以职代会(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批准,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入县招投标服务中心等法定产权交易市场进行公开拍卖或竞争性转让。买卖双方达成产权转让协议后,转让产权方填报《国有(集体)产权转让审批表》,经投资主体或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局审批。同时办理公有资产产权变动或注销登记手续。其产权转让收入应首先用于职工安置和缴纳职工养老金、失业金及医药费等。

企业改制时,其申报的各种资产损失和不良资产,经中介机构验证后,报财政、税务等部门审批。对待处理财产损失、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科目中的潜亏挂帐和长期投资损失,财政、税备等部门依据有关规定,予以核销;对3年以上符合规定的难以收回的应收帐款和3年以下的已经形成损失具备核销条件的应收帐款予以核销;对于报废的各种实物资产扣除残值后净损失,财政等部门予以核销。

对不具备核销条件的不良资产(包括应帐款、淘汰的实物资产等)经批准后从净资产中剥离,随剥离的非经营性资产和一次性计提的各项劳动保障费用,一同办理移交手续,移交到企业主管部门管理。

经财政等部门批准核销的资产损失按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调整帐务,并实行帐销案存,办理移交手续,由企业主管部门管理。

企业改制时,其公有资产剥离,首选由改制企业提出资产剥离报告,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规定,报主管部门审核后,以县财政局、劳动社会保障局等部门确认。劳动社会保障局对从企业评估的净资产中剥离的职工安置人员、标准、条件进行审核。县财政局核批企业剥离资产项目、金额。

改制企业剥离非经营性资产和核销不良资产应遵循如下规定:(1)改制方案中若涉及所属医务室、职工宿舍、食堂等无法转为经营性的非以营性资产需要进行剥离或核销不良资产的,企业在进行疟疾评估前先提出申请,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财政局审批;(2)申请办理非经营性资产剥离或不良资产核销时需报送的材料为:①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出具的有关书面报告;②中介机构出具的专项审计报告,并附核销和剥离资产相关原始资料。

核销和剥离资产实行委托管理制度,由财政等部门委托企业主管部门管理。

企业土地使用必须符合涟政发[*]137号《县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县城区土地资产管理规范用地行为规定(试行)的通知》和涟政发[*]138号《县政府关于印发加强县城区规划建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要求。

企业公有资产处置申报应提交如下材料:(1)经企业职代会(职工大会)或股东大会的同意处置决议;(2)经主管部门审核的企业改制方案;(3)企业产权界定申请表;(4)企业资产剥离报告;(5)法定中介机构对改制企业的审计制造、资产评估报告、评估基准至新企业创立日期间审计报告;(6)主管部门审核的公有资产处置报告;(7)县体改办对企业改制方案的谁或评价文件。

上述企业改制材料报送齐全且有效的,由县财政局办理公有资产处置审批积案手续。

股份制企业的公有股权管理规定:

1、对原有公有制企业改造成股份制企业的,对原有资产进行清查登记,委托评估,以评估后的资产作为投资入股,若公有控股的,公有股权由县财政局委托企业法定代表为公有股东代表,在经营活动中遇有扩大投资和产品转向等重大决策时,其公有股权代表应将方案报财政局审批后付予实施。

2、对已改造成股份制企业中的公有股,应按照章程中规定,对前有亏损,需用后期盈利补亏,对盈利的,要按期分红,公有股应分的红利,要按期足额缴县财政局。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建设及应用

中图分类号:U2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是能源的高效率供应,供电企业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提供稳定的电力能源,在新时期供电企业获得发展和适应需要的必要基础是生产和管理的自动化和科学化,应该利用科技和管理的进步浪潮,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途径建设好供电企业的生产,满足社会对供电企业的需要,同时做到供电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综合发展。当前应该讲配电生产管理列为供电企业建设的关键内容,要以自动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为途径,实现对供电企业系统性的建设,进而实现供电企业对市场经济良好地适应,提高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潜力。

一、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的概述

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该系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紧密结合配电生产管理的特点,是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

1、系统构成

由于配电网信息量非常大,该系统要实行对整个配电网的信息采集,所以一定要建立一个分工明确且完备的系统。系统从一个监控的SDADA系统着手,在此基础上,加上配电网分析与管理软件,再加上若干个子系统,共同完成复杂的工作。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

图1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

2、系统功能

系统主要功能有很多,具体如下:其一,设备台账统计管理。这一功能负责将各分理处的所有配电设备资料和台账进行保存和统计,分类依据是所属单位、类别、型号、属性等特性的不同。合理分类与保存,便于查询管理。其二,设备巡视管理。根据线路运行的有关规定,合理制订阶段性线路设备巡视计划,并执行计划内容,将巡视结果填写记录,如有缺陷情况,及时记录,并开立缺陷单。其三,故障管理。该功能主要负责记录配电线路设备障碍,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填报,以便查询和分析。其四,设备检修管理。主要负责记录各单位设备检修情况。其五,安全管理。主要负责填报和审批安全技术组织措施,以及与配电安全工作相关的所有内容。其六,设备变更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管理和控制设备变更情况,简化审批流程。其七,值班管理。记录值班情况和工作日志,实现信息共享,方便各部门实时查看。其八,工程管理。这一功能主要是通过计算机进行工程立项、工程前期组织措施、任务书、施工过程整改措施等的生成传递以及管理,同时还包括工程后期竣工验收及资料管理。

二、供电企业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的原则分析

1、统一规划

配电自动化系统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设计理念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为达到数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建议采用集中与分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数据和功能设置合理分布最终从整体上提高系统的各项性能,为达到数据的统一性,获得最大投入效益,就应该采用统一的电网描述数据,确保“信息孤岛”现象不再出现。

2、因地制宜

配网的建设是根据其所在地理特性加以建设的,这就要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该时刻的对地理信息系统加以应用。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地理信息系统应作为整个系统开发的支撑平台,使得包括配电SCADA在内的DMS的所有子系统都构筑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使得他们不仅可共享非图形数据,而且可以共享图形数据,共用统一的图形资料。

3、稳定性及适用性

采用层次化的软件、硬件系统体系结构,可以有效的起到后期对系统的维护、扩展做到补充达到真正的适用性,消除了瓶颈效应的发生,而配电网未来的规划发展建设也可以通过各层次加以应用,最终保证了系统的相对稳定性和适度的超前性。

4、包容性及灵活性

为了使系统建设能随着电网发展和社会需求同步的目的,应该在建设过程中对系统进行分层、分布式并分期、分阶段逐步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各项功能,并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弹性、包容性和灵活性。

三、自动化系统建设对于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的价值

1、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能够将配电生产管理的相关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加工和处理,全面掌握综合数据,及时、准确、高效地处理各项业务工作,有效减少冗杂多余的环节,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所有工作信息都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传递和处理,基本实现无纸化作业,节省大量时间。综合信息统一管理,还便于企业进行决策和业务考核。

2、提高企业配电质量

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全面实现自动化管理,有效减少因人工操作不当造成的事故,同时掌握了综合数据,一旦发生故障,系统能够及时发现,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提高事故处理效率,也保证了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3、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1 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可以使得供电公司各项业务工作更加规范化,能够有效提高生产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公司的服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3.2 自动化系统对配电信息进行统一采集和管理,方便管理者实时查看,对配电设备进行监督和检查,避免因漏检、漏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及时发现故障,便于管理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减少因故障带来的损失。

3.3 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全面管理,高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减少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总费用投入。

3.4 配电信息统一采集,避免因人工疏忽造成数据重复录入,减少人力成本,同时也避免冗杂多余的数据占用过多的存储设备,减少设备购置费用,节约资源,降低企业运行成本,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四、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及应用的途径

1、优化配电生产系统

当前,供电企业在配电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落后和不安全设备,这不但不适应自动化生产的需要,而且还有碍于供电企业生产和管理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自动化管理的目标,供电企业要对配电生产设备进行优化,选用适应配电生产实际,有利于系统升级,适应配电网络发展的设备和电气,为供电企业总体的自动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目标实现,打下坚实的技术和设备基础。

2、变革配电生产管理方式

为了实现生产管理自动化,供电公司所制定的配电生产目标必须具有针对性和明确性,通过对技术进行革新,达到节约生产成本和保证配电生产安全的目的,从而提高企业服务质量,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配电生产信息的数据库以及管理系统,全面掌握配电生产管理的全部信息,科学分析数据,制定有效措施和方法,推动配电生产自动化的实现。通过建立自动化系统,实现科学管理,从而降低人力和物资的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完善配网自动化的管理机制

通过生产管理机制和标准的建立提高了配电网管理水平,在运营过程中对调度、配电以及通信等环节加强管理,在此应该努力通过提升生产管理维护工作人员的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来实现。在实际管控过程中,要通过选择一些经验丰富、对配电网自动化技术比较熟悉的技术员进行难度比较高的工作,如硬件改造、开发等;对于配电网自动化生产管理机制的完善方面,应该对尽快制定符合配网自动化管理的制度,让管控工作能够朝着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迈进,让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制定与智能配电网运营配套的生产管理体系,打破传统模式下配电网生产管理的专业壁垒,实现配电网运行、维护的信息化、一体化管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供电公司将会面临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环境,在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供电企业必须认识到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的必要性,加紧对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不断完善供电企业配电生产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工作效率,从而节约企业人力、物力成本,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竞争力,更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

参考文献

[1]许建.供电公司配电生产管理的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以及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04).

企业资产管理建议范文第5篇

摘 要 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是指以信息化手段为载体,通过建立无形资产管理平台,统一无形资产信息标准,固化管理流程与业务流程,将无形资产的登记、使用、运作、退出等各环节纳入信息化管理,实现无形资产动态管理。搭建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实现无形资产管理的有效手段,对企业提高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无形资产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建立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难点,并提出实现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无形资产 信息化管理模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和企业的发展,无形资产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并越来越显现出对企业的重要作用,无形资产数量的多少、价值的高低,管理水平高下等已成为一个企业是否拥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由于缺乏对无形资产的正确认识,以及管理制度及方法的缺失,使得无形资产无法给企业带来应有的丰厚收益,甚至还因管理不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提升无形资产管理水平,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是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无形资产信息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强化无形资产管理的相关措施及建议,以期能有效、规范的提升无形资产管理。

二、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现代社会中无形资产逐渐成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无形资产是集经济、技术、法律为一体的重要资源和先进生产力要素,它不仅是一个企业兴衰成败的重要资源,也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

虽然无形资产收益在整个企业收益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而且无形资产在企业的收益实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但是仍然有绝大部分企业在会计账表和各种管理软件中几乎没有反映无形资产的踪迹。无形资产在管理方面仍处于“三无”状况:没有无形资产资源;没有专门管理无形资产的人员和机构;没有无形资产经营管理制度。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意识淡薄,企业管理人员对于无形资产缺乏正确的认识,不了解其真正价值和内容,更没有保护意识,对待企业无形资产远不及对待其它资产那样重视;二是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缺少完善、科学的管理方法。

三、无形资产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外部环境促成

我国对无形资产的保护立法目前还不够完善,缺少无形资产的相关法规,出于维护企业经济利益及长远发展的考虑,企业需要加强无形资产的保护与运作,而实现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建立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

(二)内部需求推动

企业为实现无形资产的有效管理,往往存在着种种管理需求,如:需全面掌握无形资产投入成本与形成成果间的关联,需详尽分析无形资产运作成果,需恰当评价无形资产投入产出效益等等,而满足管理需求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建立既能满足管理需求,又适应于自身发展的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

四、无形资产信息化建设的难点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形资产投入已成为企业除固定资产投资外另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无形资产在企业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无形资产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无形资产的管理,防止无形资产流失、规范无形资产管理、提高企业无形资产竞争能力和水平,已成为企业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意识上的缺失,管理理论的不成熟,以及实现手段上的匮乏,使得企业在提升无形资产管理中仍然面临着重重困难。

(一)管理观念难以转变

一直以来,无形资产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相比较为弱化,不少企业注重有实物形态资产的管理,却忽视了无实物形态,但对企业生存发展发挥重大作用的无形资产管理。要在短时间内扭转滞后的管理意识并树立只有运用信息化手段才能有效提升无形资产管理的理念,无疑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二)管理理论不尽完善

企业无形资产的管理还不能像企业的实物资产那样,有一整套科学的管理思想、理论和方法用于指导实践,也没有先进的经验可以学习借鉴。只有依靠领导者思想理论水平和管理技巧,通过不断摸索、修正、改进、完善,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无形资产管理制度。管理科学中的先进方法,用于有形资产管理的经验很多,但用于无形资产管理方面的却很少。理论及方法的缺乏给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带来很大困难。

五、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无形资产管理意识

1.加大宣传力度。企业要加强无形资产的管理,就必须加大宣传力度,在企业内部由上而下宣贯建设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的必要性。要让员工,尤其是企业管理者意识到,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的管理主流,如果仍采用落后的纯手工的管理方式,一则不符合当前管理手段的发展趋势,二则提升管理的力度十分有限。建立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不仅可以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实力,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员工从繁琐的日常管理与核算工作中解放出来。

2.加强培训力度。首先,企业应加强无形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培训,要针对管理职责不同、涉及流程不同的部门采取不同侧重点的多次强化培训,确保无形资产信息化系统培训取得实效。其次,设立无形资产信息系统服务小组,开通热线电话,一方面可负责无形资产信息系统的维护,另一方面还可解决各部门在运用系统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提供再次培训等服务,使之能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的管理。

3.注重队伍建设。无形资产涵盖面广,概念复杂,且涉及到诸多专业领域和法律知识,这无疑对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和法律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拥有丰富的知识,还要具有先进的管理意识,独到的管理理念和很强的法制观念。管理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无形资产的保值、增值,更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利益,因此企业应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管理队伍的素质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