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题研究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小学生托管行业的兴起缓解了家长的后顾之忧。然而,由于当前对托管机构的性质、托管机构的主管机关还不明确,对托管机构的管理也相对滞后,甚至有些托管机构属于家庭作坊式经营,配套设施不齐全、管理不到位、师资力量薄弱,存在卫生、消防及治安隐患等问题,引发了公众对“托管”行为的质疑。这势必影响被托管学生的身心健康,将严重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为学校教育的横向延伸,关心被托管学生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一种新的责任,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在现实条件下,对当前托管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些一系列学校应该如何有效管理被托管学生的正确教育对策无疑具有现实的价值和长远的意义。就此,本课题组对我校初一六个班的托管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一、 调查目的
掌握托管学生的基本情况,弄清他们对托管中心的态度与看法。了解托管服务存在的问题。为我们课题组进一步分析研究对托管学生的教育策略作好充分的准备。
二、调查对象及其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两个学校附近的所有托管学生。
一般情况:部分学生是全托管,他们大都来自叙永、古蔺,家庭收入微丰,家长比较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但是大都忙于自己的工作,无暇管理自己的孩子,再加上路途遥远,学生周末也不能回家。部分学生是由于家长工作忙,只是半托,中午、晚上在托管处吃饭、休息。
三、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采取的是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是由课题组成员统一分发到各个班级,让学生自主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出调查问卷135份,收回 129 份,回收率达95.6%;
四、调查时间:2010年10月28 日
五、调查内容
主要调查托管学生人数、托管原因、托管现状以及学生对托管的满意度。共向学生发放了 两份问卷,共14个问题。见《城市初中托管生人数统计调查表和《城市初中托管生现状调查表》。
六、调查结果
1、托管生中全托71人,占55%,半托58人,占45%;其中男生70人,占54.3%,女生59人,占45.7%。可看出托管生全托比例略高于半托,而男生也略多于女生。
2、从托管学生对托管中心的整体评价来看,57.5%的学生的评价是好,39%的学生评价是中,而只有3.5%的学生评价是差。这说明两种情况:一是托管服务还是得到大家的认可,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这也为我们对托管生的追踪调查提供了必要性。
3、对托管中心的饮食评价与上一点接近。不再赘述。
4、对托管中心老师是否关心你的思想状况这一点,有61.6%的学生认为是关心的,有22.5%的学生认为是偶尔关心,有15%的学生认为是从不关心。这可看出托管服务参差不齐,有一部分托管教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不大关心,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托管生的教育策略提供了必要性。
5、对托管中心的环境评价方面看,有 60.6% 的学生认为好,有 20.5% 认为是中等,有16% 的学生认为差。可看出托管中心的条件也是参差不齐。
6、对托管中心教师的评价有 60.6%%的学生认为好,有20.5% 的学生评价是“中”,有16% 的学生评价是“差”。总体评价是较好,但是也有16%的学生评价是“差”,这一类学生需要我们学校进行追踪调查,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让每一个托管生能健康成长。
7、托管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关注度,有60.6% %的学生认为好,有 20.5% 的学生评价是“中”,有16% 的学生评价是“差”。和第后面10点相结合来看,托管中心多数能提醒、督促学生学习,但是可能只停留于口头提醒,对于初一学生来说,这可能有效,但到后期,可能就会失去一定的监管作用。这也需要我们的学校教育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8、托管教学对学生的生活关注度,有60.6% 的学生认为好,有20.5% 的学生评价是“中”,有 16%的学生评价是“差”。从这点可看出仍有部分学生对托管中心的生活关注度不满意。也许是学生感受不到托管中心给予他们的关怀,也许是托管中心在这方面确实做得不够,这都证明了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9、从托管原因来看,有44.2%的学生是因为父母工作忙,有44.1%的学生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有11.7%的学生是父母无力辅导自己的学习。从此数据可看出托管学生都是因为父母不能看管教育自己的孩子而送其到托管中心,这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孩子来说,是一个较残酷的事实,这需要我们学校教育给予更多的关心、教育,这是我们研究此课题的最大必要性之一。
10、托管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形式有:督促学生学习占70%,帮助辅导作业的2.5%,不检查作业的占20%。和上面第7点相同。
11、托管中心处理吵闹学生的方式有:严厉制止占84%,暴力制止的占4.1%,不管不问的占1.6%。大多数托管中心都能制学生的吵闹,但方式较单一、粗暴。忽略思想疏通,这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一大主题。
12、学生在托管中心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学习,学生人数占81.6%;玩,学生人数占21.3%;睡觉,学生人数占31.6%;看课外书籍,学生人数占40%。活动方式也不够丰富,主要在于学习。
13、学生对托管中心的秩序状况评价为:认为井然有序的有62.5%,认为杂乱无序的有3.3%,认为时好时坏的有35%。 从此可看出托管中心的管理是参差不齐的。多数托管中心的管理缺乏一个较严格的管理体系,所以有许多学生认为秩序状况时好时坏。
七、 调查小结
结题报告主要是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结果,是以把事情表述清楚为目的,不一定拘泥于固定的模式。但报告的基本要素应该具备,也就是以下几个问题要介绍清楚。
? 做了什么事情(研究的题目)
? 是谁做的(课题组成员--课题负责人、组员)
? 为什么要做(课题的目的、意义及背景)
? 怎样做的(课题研究的过程)
? 做得怎样(课题研究的结果)
? 结果和讨论(统计分析的结果、调查推论、尚待解决的问题、感受等) ? 参考文献(著作、杂志、报刊、网络)。
一、结题报告的撰写过程:
1.确立论点:对课题研究的根本看法。
2.整理材料:围绕论点,分析研究材料。
3.编写提纲:事先设计报告的框架。
4.撰写草稿:一气呵成。
5.修改定稿:精益求精。
二、常用结题报告的形式及结构
(一)论文
主要特点: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最大区别在于研究报告突出的是研究的过程性,而论文着重体现研究的结论性和理论性。论文最重要的是要有鲜明的观点和理论体系。作者通过自己研究所取得的大量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通过周密的推理,论证自己的结论和观点的正确性和实际价值。
论文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内容摘要
④绪论(引言)
⑤本论
⑥结论与讨论
⑦参考文献
撰写论文的注意事项
论文的题目是文章的总纲,它必须反映文章的中心。简明、醒目、有吸引力。 ? 内容摘要是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提要与结果的简短总结,主要是研究的问题、
所用方法和主要结论。要能了解报告的概貌.位置在前,写在最后。
? 绪论是论文的引子,它向读者介绍课题的背景、目的、意义,并提出观点,引
出下文。
? 简明扼要、实事求是。
? 本论是展示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部分,占结题报告的绝大部分篇幅,要较详细地
阐述研究者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具体情况,要突出重点,说明结果产生的条件及相关因素。
条理清晰,推理严密,材料翔实,观点鲜明,图文并茂。
? 结论是总结课题研究的数据和有关的统计分析,调查推论,应简短地说明每一
个结果与研究假设的关系。讨论则是对研究结果的评价,还应指出本课题研究的局限或进一步需要研究的问题。
观点鲜明,措辞严谨,与前文相呼应。
? 参考文献是指研究过程中参考过的文章或作品。既是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
也为读者核实和深入研究提供方便。
行文规范,实事求是。
? 撰写论文的其他注意事项
语言阐述必须精确、通俗而又简洁,专有名词术语要用得准确、恰当。一般不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饰手法,不采用想当然的描述。
(二)综合研究报告
综合研究报告适用于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或手段的课题。特点:
与论文相比,它能很好地展示研究的过程,同时它又与科研报告和调查报告不同,它体现报告的综合性和一般性,其着重点在于介绍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综合研究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作者
③课题的由来(问题的提出)
④课题的目的、意义
⑤人员分工
⑥方法、步骤
⑦研究的过程
⑧研究的结果
⑨结论与讨论
⑩参考文献
(三)教育实验报告
对某种教育现象实验后,对整个实验过程进行全面总结,提出一个客观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就是教育实验报告。
特点:
对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及相关结论的得出论证是重点。
实验方法。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目的是使人了解研究结果是在什么条件下和情况中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并可依此进行重复验证。应包括:①怎样选择被试。②实验的组织类型及采取这种组织类型的依据。③实验的具体步骤。④因果共变关系的验证⑤对无关因子的控制情况。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提出数据和典型事例。数据要经严格核实,要注意图表的正确格式;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可适当加入典型事例,能使人更好地理解实验结果,使实验更有说服力。
分析与讨论。
是运用教育教学理论来讨论和分析与实验结果有关的问题。如:①由实验结果来回答课题研究所提出的问题;②对实验结果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论证;③把实验结果与同类研究结果相比较,找出得失优劣;④提出可供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本实验存在的问题。
结论。
它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它直接来自实验的结果,并回答实验提出的问题。下结论语言要准确简明,推理要有严密的逻辑性,结论适用的范围应同取样的范围一致。
(四)调查报告
适用于用调查的方法进行研究的课题。
特点:
不仅要反映调查的过程,还必须明确调查的要素(时间、对象、范围、内容、方法等),其着重点应反映调查方法的科学性,范围覆盖性和对象的代表性,突出表现
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调查者透彻的分析找出规律,形成结论,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调查报告的结构
①题目
②调查组负责人及组员
③调查情况概述
④事实描述
⑤事实分析
⑧结论
⑦处理意见或建议
三、写好结题报告的注意事项
(1)要设计好表格。
研究结果多以表格的形式来呈现,表格对总结结果非常有效,特别是报告中包括大量的统计资料时更是如此。
(2)重点放在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上。
人们阅读或审查科研报告,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开展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是如何解决的,研究结果在现阶段达到什么程度,还有什么问题需要继续解决等。
(3)观点的阐述要与材料相结合。
在报告中怎样使自己的论点清晰有力地得到论证,这是应关注的核心问题。论点的证实除了依靠严密的逻辑推理外,还需要依靠科学事实的支撑。研究报告一定要有具体材料,尊重事实,从事实中提炼出观点。
(4)要实事求是。
——过程、方法与保障
李臣之 主编 海天出版社
第一部分 教师做科研的基本过程
任何科研,在程序上都由“选题——开题——做题——结题”诸过程得以完成,在学理上由“问题——资料——分析——结论”诸环节得以实现。
第一章选题:从“问题”到“课题”
一、问题在哪里
文献阅读、教教育调查、经验升华和学术交往四种路径相互影响,都能引发系统的思考。,使原本模糊的问题逐渐清晰化。
(一)教育实践的追问与调查
教育理论必须根植于教育实践。
1.经常追问教学中的困惑。
2.在教育调查中发现问题。
(二)教育经验升华
案例1—3教育日记伴我成长——书信书信谈话法在班级体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三)学术交往
1.与专业研究人员互动
案例1—4研究伙伴合作同行——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漫画手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丰子恺漫画)
2.与同行的自由争论
(四)阅读文献
1.借鉴文献
2、质疑文献
3.参照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
主题班会——学生自主行为及课程开发研究
二、将“问题”转化为“课题”
(一)缩小问题范围
(二)梳理关键概念
(三)课题的表述
课题名称包括三部分:研究对象、研究的中心内容和研究方法。
1.指明研究对象
2.说明研究中心内容
3.提示研究方法
注意:1.避免使用宣传口号:课题在表述时一般使用陈述语气,表明作者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
2.反映研究的关键词句。
3.简洁明了针对性才会强。
三、确定问题的原则
(一)社会所需
1.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
教师做科研的目的就是促进教育教学实践的变革,或者说引起教育教学实践行为的积极变革。
2.为丰富教育教学理论提供实践基础
(二)能力所及
三个领域可以改变:一是课程问题。二是教学问题。三是管理问题。四是德育问题。
(三)条件所能
人的实践行为离不开具体的个人条件、学校环境条件及社会条件。研究行动需要勇气、理想与智慧,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有所为。
四、如何申报课题
(一)选择恰当的申报层级和领域
(二)申报表的填写
(三)申报的注意事项
第二章 开题 :设计研究蓝图
一、开题的价值与内涵
(一)开题的价值
1、有利于吸收研究智慧;2.有利于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开题的内涵
二、撰写开题报告
撰写开题报告主要包括陈述研究基础、说明研究方法和叙述整体研究方案三方面的内容。
(一)陈述研究基础:介绍研究的缘起,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综述,并对课题研究的关键概念进行界定,以明确课题研究的对象。
1.介绍研究的缘起:本部分要将对选题的系统思考表述出来,围绕“社会所需、能力所及、条件所许”组织内容。
2.阐述该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就是说清楚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一般可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中存在这个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有针对性。在语言上可以用“丰富……”、“发展……”等有研究目标性的短语。
3.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地综述:文献的收集和整理是教师做科研比较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可登陆《中国期刊网》,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教育类专著有较强的影响力:《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全球教育展望》、《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报刊复印资料》(中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等刊物发表的论文影响比较大,是搜索的重点;中国期刊网(中国基础知识实施工程“CNKI”的一部分)上发表的相关文章也应重点收集。
4.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5.对关键概念进行界定
(二)说明研究方法
一般包括文献调查法、观察法、思辨法、行为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概念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
(三)叙述整体研究方案
一份完整的研究方案应该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怎样研究?研究的预期成果是什么?
1.课题研究的目标
2.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3.课题研究的步骤
4.课题研究的成果表达形式: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论文、经验总结、调查量表、测试量表、微机软件、教学设计、录像带等,其中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是课题研究成果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从内容构成来看,一项主题相对集中、内容比较充实、材料相对完整的教师研究成果一般包含这样几个方面的要素:一是大量鲜活的教育故事、教学课例、具体的操作材料;二是具体的案例、操作细则中提炼出来的若干实践活动样式、教学模式;三是统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过程的主导理念。
(四)写好开题报告的技巧
1.提出问题注意“层次”。
选题来源包括:⑴与自己实际工作或科研工作相关的、较为熟悉的问题;⑵自己从事的某专业问题发展迅速,需要综合评价;⑶从掌握的大量文献中选择能反映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或新动向的题目。所选题目不宜过大,越具体越容易收集资料,容易深入。
2.瞄准主流文献,随时整理。
3.研究目标具体而不死板。
三、开题论证的运作
(一)开题论证的程序
1.选择开题论证会的地点:小型会议室,最好是圆桌会议。切忌阶梯教室。
2.参加人员
开题论证会一般有如下程序:首先,上级领导宣读课题立项通知书;接着,课题主持人宣读课题实施方案;最后,与会专家、领导及课题组成员研讨课题实施方案。
(二)开题论证的注意事项
开题报告陈述,时间30分钟左右比较合适;简要交代任务来源和背景;重点“指出”存在问题,不必花太多时间细述发现这些问题的过程;对主攻方向要有比较充分的论证;详细论证研究内容、方法、方案及其可行性。
第三章 做题:教学研究合一
一、教师做科研的双重特性
(一)在研究中教学
在研究状态下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是中国教育教学变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张华教授近年来大力倡导重建课堂教学的方向,主张把教学变成研究,提出的诸多观点对教师做科研很有启发:
1.把“备课本”变成“教学研究记录手册”,鼓励创造性备课。
2.把设计教学目标与创设教学情境并重,侧重情境创设。有目标,但不拘泥目标。
3.讲授教学与对话教学并重,侧重对话教学。不论讲授,还是对话,都不能流于形式,都要基于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态度。
4.把学生自己的观念视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倾听学生,研究学生(包括研究学生的“错误”)。
电脑,我认识你很久了,可你从来没有光顾我家。你的功能真多,我真羡慕你。通过你,人们在网络上能找到各种各样的资料,看到无穷无尽的信息,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每星期我总是认真地上信息课,让你带着我学习。每当同学们高兴地谈论自己家的电脑时,我多么渴望家里有你的身影啊。
回家时我多次向爸爸、妈妈提出要买一台电脑,可他们总把它当耳边风。我又着急,又气愤,可最后还是无可奈何。瞧,这次困难又来了。
这次老师布置任务,要搞小课题研究,要查大量的资料。这下可好,家里有电脑的人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上网查资料,没有奔波劳碌之苦。而我呢,约好了同学去找资料、搞调查,可等了大半个小时才来了一个同学。这实在太不公平了,说不定他们十分钟就完成了,而我们却半天也弄不好。更令人伤心的是我们的“采访”往往没有结果,耽误了我们许多时间,连做作业的时间也没以,只好晚上“加油补裤裆”。
你就像宝贝一样吸引着我。如果有你,我就能轻松地搞好小课题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如果有你,我可以把我的作文打好发到网上去;如果有你,我可以浏览许多的优秀作文;如果有你,我还可以玩我自己喜欢的游戏。
啊,电脑,你什么时候才能来到我的家,我一定热烈欢迎你。
所谓“小课题研究”,笔者认为,就是以学术思维和科研意识来审视和理性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出现的问题的行动研究。也是教师根植于教育教学实践对自身的工作进行自我观察、内省、反思、探究与行为跟进的一种研究方式,具有“真”、“实”、“小”的特点[1]。“小课题”研究当前正逐渐走入一线教师的教育生活,成为一种深受一线教师喜欢的典型小问题研究。但是,我们教师也勿以它“小”而走入研究误区。
一、“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总结”吗
“教育总结”,即是教师立足于最真实、最普通的教育环境、教学状态、管理困惑,对“常态教学下的关键问题的思考”。但“教育总结”,重在对“做了什么”内容的呈现和就事论事的反思,大多感性有余而显理性不足。而“小课题”研究首先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想清楚——写出来”的,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思考、螺旋上升的过程。“做出来”就是脚踏实地地研究教学存在的问题;“想清楚”,就是对存在的问题思维加工的过程;“写出来”就是把问题理性地想清楚后写出,作为自己实践与思考的结晶。换言之,“小课题”研究最重要的既不是呈现方案也不是总结,而是通过“确定的小课题研究的题目——设计出小课题研究的方案——反思小课题研究的进程——调控小课题研究的进程——收集小课题研究的效果——物化小课题研究的成果”的具体活动进程实现研究目的。这是从课堂教学出发,从教师的困惑点出发,从教学的关键点出发,从教育管理问题出发,对有价值的实践经验和存在的教育问题进行理性地判断,“对策即成果,收获即效果”是对“小课题研究”成效的朴实写照[2]。笔者的“小课题”《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3]研究便是对教师“二次成长”中瓶颈与突破的“为什么”和“如何做”等有关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阐释。“小课题”《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4]研究是笔者对某地市中职校近70篇参评论文写作问题作定性定量分析研究的有规律结论。它们都是笔者将教(育)学工作过程到研究过程的一种转换,是把自己的实践对象变为研究对象的一种认知,是对教育理论、教学实践和自身知识积累“三素”的有效融合。
二、“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随笔”吗
“教育随笔”,即对教育事件及时感悟的记录。重在记成功的教学方法、记教学中的失误、记教学中的遗漏、记教学中的感悟,思教育管理中不足,大多表现为零散的“豆腐块”。而“小课题”研究则是对这“豆腐块”式教育随笔的系统元认知,是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追问,并不仅仅停留于教育日记撰写、教育叙事叙述、教育案例的提炼、教育反思的记录。“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经验即成果”。笔者的“小课题”《当前教师教育“自”缺失问题的诊断与对策》[5]研究是关于对“教学主张”缺失对有关教师“自”问题产生影响的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小课题”《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6]是关于当前中职校专业教学,主要包括日常的专业教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课外技能兴趣小组辅导教学;国家、省、市技能大赛集训教学;单招高考专业教学(高职升学教学)四种课程教学方式呈现“四张皮”(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统筹性、融合性)问题的求解与论证结果。它们的研究流程都是:“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课题(问题即是课题,设想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实践中运用拟定方法)———研究过程(具体组织实施,问题得到解决)———研究结果(总结研究成果)”。这是对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关事件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我评价、自主提升、自动追求教育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持续过程。
三、“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故事”吗
“教育故事”,即教育案例当中的一种类型。它是教育活动中的“当事人”、“实践者”——教师以故事的方式来叙述那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真人、真事、真情感的短文。这种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了教师对教育的解释和理解,它既不直接定义教育内涵(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的应然(做什么),只是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教育故事”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一种呈现方式,但是“小课题”研究不仅仅是对教育叙事、案例的表述,更是注重针对自身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某些问题或话题进行持久关注和不断反思追问,并有效改进实践的研究性教育行为,其成果有完整的表述方式。一种是教育叙事研究,主要包括题目(简洁点题);引子(研究起因);背景(研究背景);事件(经过或调查的结果)[7]。笔者的“小课题”《我研故我乐——我的教科研之道》[8]研究便是对“教师教科研的成长之路”的困惑、路径、对策的一种系统的教育叙事研究。一种是陈述方式研究,主要包括研究题目,研究目的,研究对象(样本选取),研究过程(简述),研究结果的分析,结果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应用的情况介绍等内容。笔者的“小课题”《中职校教学质量提升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基于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工作调研》[9]研究便是参加省教育厅关于“职业教育质量提升”有关课题组调研内容完整的陈述表达。
四、“小课题研究”就是“教育论文”吗
“教育论文”,即教师综合运用综合理论知识将平时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经验或研究进行了总结、分析和讨论,没有固定的结构格式,呈现的写作形式也不尽相同。“小课题”研究成果呈现方式的表达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到教学案例、课堂实录、教育故事、田野笔记,大到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学术专著,可以表现为抽象文字(如教育论文),也可以表现为具体的教具、学具,还可以通过真实的教育教学活动来表现课例、案例等。但关键的是,“小课题”研究还遵循自己的逻辑推理与研究规范。这是一个“研究——实践——调整——完善——实施”的过程。笔者的“小课题”《关于中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以Y市为例》[10]研究,是对中职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一个“调研分析——辨明道理——梳理经验——归纳知识——最后得出成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方法,它是一种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螺旋提升的过程。教师要善于从教学小事、教育小现象、管理小问题入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反驳假设,产生新的问题,并不断修正已有的论题解释,形成新的见解,并使得研究的问题对象发生预期的变化,与此同时,研究者本身也实现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永和.将“个人课题”进行到底.江苏教育研究,2010(33).
[2] 尧逢品.微型科研课题价值及实现.教育科学论坛,2012(5).
[3] 周如俊.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懵懂现象”的透视.教育科学论坛,2011(5).
[4] 周如俊.关于中职校教师教科研论文写作的问题分析与建议.中等职业教育,2012(7).
[5] 周如俊.当前教师教育“自”缺失问题的诊断与对策.教学与管理,2010(16)
[6] 周如俊.中职校“四类”课程问题与有效对策——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例.江苏教育·职业教育,2012(103).
[7] 刘桂辉.教师如何做叙事研究.中国教师,2006(8).
[8] 周如俊.我研故我乐——我的科研之道.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1).